HIV病毒学与AIDS发病机制

HIV病毒学与AIDS发病机制
HIV病毒学与AIDS发病机制

有关AIDS的若干问题 专辑

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30万。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转。但是,如果现有控制艾滋病的能力得不到明显加强,到2000年,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将有可能超过百万。本专辑选自日本《病理 临床》杂志1998年7月号“AIDS !诸问题”特集,9篇文章涵盖了基础、预防和临床全面内容,资料新颖、具体而且实用,全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姚桢教授主译,并审校。

HIV病毒学与AIDS发病机制

山本典生 等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 an imm unodefi-ciency virus ty pe1,HIV-1)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 ndrom e,AIDS)的病原体。1995年以来,对该病毒的宿主体内动态研究领域取得了深入的了解,继而在HIV/AIDS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为:验证了蛋白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以1∶2比例的联合疗法可使血中HIV RNA浓度降至检测界限值以下。从而,有望将艾滋病由“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

另一重大成就是发现了辅受体即第二受体(coreceptor,second receptor)。从而解决了迄今未曾澄清的3个问题:即对HIV侵入细胞的机制、病毒之细胞定向性差别,以及对CD8+T 细胞生成HIV增殖抑制因子,都有了长足的进一步认识。

一、HIV病毒学

1.病毒结构

(1)基因结构 HIV原病毒(prov irus) DNA的基因结构如图1a所示,具有逆转录病毒基本结构之gag、p ol、env基因。gag基因编码结构蛋白,p ol基因编码切断结构蛋白之蛋白酶(PR)、逆转录酶(RT)与整合酶(IN)等颗粒内酶,而env基因则编码包装病毒颗粒之包膜蛋白。HIV除此3种基因外,还有辅助基因,即病毒所必需的调节基因tat、rev,以及体外病毒增殖上并不需要的v if、v p u、vp r和nef基因。

(2)病毒颗粒结构 HIV-1病毒颗粒外侧有非共价键结合的gp120与g p41,为构成包膜之蛋白(图1b)。细胞源脂质双重膜内侧有于N 末端附着豆蔻酸甘油酯之p17(MA)衬里蛋白。再内为由p24构成之病毒颗粒核心部分,最内乃为病毒基因(单股链RNA,2拷贝)和逆转录反应引物细胞源tRNA(1y s)、p ol基因产物(RT、PR、IN)。病毒基因RNA中伴有p7 (NC)。有报道除上述主要结构蛋白外,病毒颗粒内还有v pr、nef基因和宿主细胞源之亲环蛋白(cyclophilin)A等。

2.病毒的生命周期 病毒的生命周期分为吸附、侵入、脱壳、逆转录、原病毒DNA整合、原病毒DNA转录和病毒颗粒形成等步骤,以下依次简述之。

(1)病毒之吸附与侵入 病毒的生命周期,由其g p120同靶细胞表面CD4结合而开始。结合与CD4分子末端结构域1有关,在g p120则为非连续域参与结合。结合便使g p120之寡聚化功能和立体结构发生改变,使V3环显露,于是引起V3环与辅受体即CCR-5或CXCR-4之复数的细胞外部分相结合,形成g p120和CD4及辅受体之复合体,导致HIV-1病毒颗粒与细胞膜之接近。嗣后,以gp160之立

?

241

?

日本医学介绍1999年第20卷第6期

体结构改变而显露出的g p41N 末端疏水性融合结构域插入细胞膜,

遂构成病毒的侵入。

图1 a :HIV -1原病毒D NA 的基因结构与剪接模式

b:HIV -1的病毒颗粒结构

(2)脱壳、逆转录与原病毒DNA 的整合 侵入细胞质的病毒于脱壳后,在病毒颗粒内的逆转录酶作用下由病毒RNA 形成原病毒DNA 。此过程,首先于病毒RNA 5′末端引物结合位点(prim er binding site,PBS)结合tRNA 。以此tRNA 为引物,逆转录酶开始对5′末端合

成负链DNA ,同时模板病毒RNA 为RNA 酶H 活性所分解。当负链DNA 之合成抵至5′

末端时,便介其本身的R 序列与病毒RNA 3′末端的R 序列结合,此为第一跳跃(first jump)。剩余部分的病毒RNA 可作为模板形成完全的负链DNA ,但由于RNA 酶H 不分解病毒RNA 之多嘌呤(polyparine ,PP )序列段,故此RNA 便成为引物而合成正链DNA 。当正链DNA 合成至模板DNA 5′端之际,即介其本身的PBS 序列同负链DNA 的PBS 序列相结合,

此为第二次跳跃(second jump)。如此,最终便可合成两端各具末端重复序列(LT R )之全长双股链DNA 。合成出的DNA 在整合酶作用下可整合进入细胞染色体。该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首先,由整合酶自正链和负链的3′末端切取T T 序列,此称3′末端加工(3′end pro-cessing);将显露出的OH 基同由整合酶切断的宿主DNA 相结合,此称链转化(strand trans-fer );自链转化形成的宿主DNA 缺口(gap )由细胞之修复酶修复之,即为缺口修复(g ap r e-pair )。原病毒DNA 之整合在完成病毒生命周期上,乃为必要的过程,否则病毒便不能复制。

(3)原病毒DNA 转录与病毒颗粒形成 由原病毒DNA 转录的mRNA 约有30种,依其剪接次数可划分为3类:未剪接(unspliced)m RNA 、一次剪接(singly spliced)mRNA 和多次剪接(multiply spliced )mRNA 。

从未剪接mRNA 可翻译gag 蛋白和pol 蛋白。gag 蛋白在HIV-1蛋白酶作用下能加工为衣壳(capsid )蛋白(CA )、基质(m atrix )蛋白(M A )、核壳(nucleocapsid)蛋白(NC)和p6,pol 蛋白则可由核糖体移码(ribosome frame

shift)作用下翻译成为gag -pol 融合蛋白,并由其本身的蛋白酶加工为RT 、PR 和IN 。

由一次剪接m RNA 可翻译出env 、vif 、vpu 和vpr 蛋白。env 为自g p160所翻译,系由细胞加工蛋白酶加工为gp 120及g p 41。

从多次剪接mRNA 翻译出者为tat 、rev 和nef 蛋白。

感染HIV 后最先出现的m RNA 是多次剪接m RNA ,由此首先生成称做tat 、rev 和nef 之早期蛋白。其中tat 与rev 可由其内含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 LS)而移行定位于核,tat 与rev 二者中先行作用者可能为tat 。tat 与mRNA 上的反式作用效应元件(trans-acting responsive elem ent,T AR)相结合,作用于转录开始复合体或转录延伸复合体而可使转录量提高至100倍以上。尔后,随着早期蛋白rev 出现蓄积,依其作用使细胞质内的未剪接mRNA 和一次剪接mRNA 增高至可检

?

242?

测值以上。此乃缘于rev与未剪接mRNA和一次剪接mRNA所含rev-效应元件(rev-respon-sive element,RRE)相结合,将mRN A由核运送到细胞质。于是,细胞质中出现未剪接mR-NA和一次剪接mRNA,并成为可能翻译gag、po l、env、vpr、vpu和vif等蛋白。此类翻译出的蛋白中,env蛋白前体在高尔基体中附加以糖,形成的gp160在缺v pu蛋白情况下于内质网(ER)内与CD4相结合,不复加工为g p120和gp41。但当于vpu蛋白存在下则CD4发生降解而不能形成g p160-g pCD4复合体,唯能正常加工g p160。gag及gag-pol前体蛋白可因N末端豆蔻酸甘油酯化而变为能与细胞膜结合。除上述gag、pol和env结构蛋白外,还有vpu、nef 等病毒非结构蛋白,更有各种细胞蛋白参与其中方可完成病毒颗粒形成、出芽和释放等一系列的加工过程。

二、AIDS的发病机制

1.HIV的复制与突变 一旦感染HIV,体内病毒量瞬升,呈短暂性增高。尔后迅即减低,但决非降至0值,而是体内长期残留病毒而且持续多年。这一期间常表现为无症状状态,只是CD4+T细胞逐渐缓缓减少,及至降到界限值以下时,便会发生卡氏肺囊虫病(孢子虫肺炎)或巨细胞病毒肺炎或恶性肿瘤等,而进展为AIDS的发病状态。

当初,曾以为病毒在漫长的无症状期间是安静的潜伏状态。后来发现,其实不然。实际上,在无症状期间也是反复进行着病毒大量复制和排除,以及同此相应的CD4+T细胞大量死亡和再生。据报道,每天可有1×1010个病毒诞生,约1.8×104个CD4+T细胞被杀灭并有新的补充。于是与如此巨量的病毒复制同时又有剧烈的病毒突变。病毒生命周期中虽有逆转录反应阶段,但催化此反应的逆转录酶则以每1700~4000核苷酸1次的比率发生差错(erro r)。将HIV的RNA以9.2Kb计,则其每复制一次虽为数甚微,但估计亦可出现1次突变。加之HIV容易发生重组,越发扩大了病毒多样化的特征。于是出现逃避免疫监视机制的逃逸突变和抗药性毒株,进而导致AIDS发病。

2.CD4+T细胞减少 关于CD4+T细胞减少的机制,目前有以下几种学说。

(1)HIV能产生直接损害细胞的物质,即当病毒由细胞释出时便已造成了对细胞的直接损害。

(2)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蛋白

g p120与未感染细胞表面上表达的CD4分子结合成合胞体,而此对细胞可发挥损害作用。

(3)表达于感染细胞表面的或附着的病毒蛋白为CT L所识别,于是细胞遭到攻击而致损害。

(4)凋亡致损说。此为当前集中瞩目的学说。有报告称HIV之tat、gp120可增强Fas配体(Fas-L)的表达,又有报道感染HIV之T细胞的Fas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表达增强而易导致凋亡发生。还有报道感染HIV之T细胞中生成的gp160与CD4结合,继而依某种机制在Ca2+、钙调蛋白和酪氨酸激酶的参与下引起凋亡。另外,亦见nef可增强Fas-L表达的报告。最近《Nature》(391:397~401)披露nef 下调M HC-I而使感染HIV细胞免疫CT L攻击。逃脱CTL攻击,最终联系到CD4+T细胞减少是值得重视的。

考虑到CD4+T细胞减少与AIDS发病密切相关,抑制CD4+T细胞凋亡似应视为较好,然而又有抑制凋亡反致病毒量增多的报道。看来问题是复杂交错的。

3.细胞定向性与趋化因子受体 HIV依其靶细胞可粗分为3类:首先是能感染CD4+ T细胞和培养T细胞株,但不能感染巨噬细胞的T细胞株定向性(趋化性)HIV(T?tropic H IV),其次为能感染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但不能感染培养T细胞株之巨噬细胞定向性HIV(M-tropic HIV),第三是对任何细胞均具感染性的双定向性HIV(dual tropic HIV)。

就病毒方向的细胞定向性决定因子的研究,已有用M定向性和T定向性嵌合病毒加以探索。已阐明:HIV的g p120中V3环的作用非常重要。就宿主方面的研究,最近亦有进展。

?

243

?

HIV /AIDS 的流行病学

曾田研二

一、全球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动向

1.流行状况 至1997年11月末止,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接到来自全球197个国家与地区的174万例艾滋病患者疫情报告。从不同地区报告累计数的年度消长看,自80年代后半起,非洲的报告例数增加显著。依不同洲际区分来看,南北美洲(45个国家)的报告例数最多,占48.3%;其次为非洲(54个国家)占35.5%;欧洲(40个国家)占11.4%;亚洲(42个国家)占4.3%;大洋洲(15个国家)占0.5%。然而据WHO 于1996年末的统计,包括

成人小儿在内全球艾滋病患者累计实数为1290万人。估计其中非洲比例最大,占81%,美洲10%,欧洲2%,亚洲7%,大洋洲0.1%以下。目前生存中的HIV 感染者(包括艾滋病患者)不同地区累计数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最1995年底,Gallo 研究组报告3种CC 趋化因子属趋化因子——上调激活、正常T 表达与分泌(reg ulated upo n-activation 、nor mal T ex -pressed and secreted,RANT 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 (m acrophag e inflammatory pro tein 1- ,MIP 1- )和M IP 1- 可抑制M 定向性株感染为契机,Berg er 等发现了辅受体。据此,已往不曾揭示的3个问题—— H IV 侵入靶细胞时,与CD 4共同使用的辅受体究为何物; 感染HIV 细胞的定向性差异,究系因何而致; CD8+T 细胞所产生的HIV 增殖抑制因子究为何物?——一并获得基本解决。其解答是: 为趋化因子受体; 为依所用趋化因子受体之不同而异。M -定向性HIV 以CCR -5(配体为RANT ES 等),T -定向性HIV 以CXCR-4(配体为SDF-1)作为辅受体而应用,可吸附和侵入于细胞。外周血激活T 细胞表达有CCR -5和CXCR -4,M -定向性HIV 和T -定向性HIV 均可感染; 为尚且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单凭辅受体配体趋化因子同HIV g p120具竞争性而抑制病毒侵入这一机制还难于全部解释CD 8+T 细胞抗病毒因子(CD8+T cell antiviral fac-to rs,CAF),即CD8+

T 细胞所产生的HIV 增殖抑制因子。辅因子之发现,又可用以开发动物模型,这方面的研究已在进行。

M -定向性H IV 于感染伊始直至AIDS 发病,始终可检出之于整个病期,但其起重要作用

的时期可能是在感染初期。与此不同的是,T-定向性H IV 则多出现于无症状期中呈AIDS 发病的患者,由其强烈的细胞损害作用概可推测到同AIDS 发病的密切关系。感染H IV 的CD4+

T h 细胞可分为Th1及T h2两类,其各自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在T h 1为IL -2、IFN - 及T NF - (LT );在Th 2为IL -4及IL -5。T h 1与细胞免疫相关,Th2则与体液免疫相关。细胞免疫在抑制HIV 感染进展上可能重要,因而多瞩目于Th 1。作者试将IL -12和IL -4添加于

CD 4+

T 细胞组分别作成Th 1和T h 2环境,观察M -定向性HIV 与T -定向性H IV 对CD4+

T 细胞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Th1环境下,M -定向性HIV 较T -定向性HIV 具有强的致病力;而在Th 2环境中,则显T -定向性较M -定向性HIV 的致病力为强。从Th1和M -定向性H IV 的关系来看,曾臆测Th1表达有CCR-5,此已由最近的报道(Bonecchi et al :Nature 391:344~345)所证实。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提出如下的假说: 感染HIV 后的初期便有Th1型免疫应答诱导。在该条件下,M -定向性HIV 增殖而损害T h 1细胞; CD 4+T h 1细胞长期受到损害的结果,可导致T h1型免疫应答低下而诱导免疫缺陷; Th1型免疫力变弱,于是倾向于Th 2型,导致T -定向性HIV 增殖遂损害T h 2细胞。

姚 桢 译

?

244?日本医学介绍1999年第20卷第6期

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

篇一: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篇二:2013年第一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莎车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预防艾滋病 工作计划 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措施。中学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和中坚力量,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为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各种优势,大力增强我校广大师生的预防艾滋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预防艾滋病工作力度。根据县防艾办要求和相关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一、总目标: 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二、分目标: 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高中: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 初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教学内容: 1.艾滋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2)什么是艾滋病。 3)hiv/aids的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 (4)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②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③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穿耳、纹身等。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2.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 3.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 4.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 5.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6.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教学活动建议 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情况、对人类社会危害的相关资料。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传播途径。 3.集体讨论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4.小组活动,危险度分级(日常行为)辨别hiv感染的高危行为及预防措施。 5.角色扮演:拒绝不安全行为(包括吸烟、吸毒、酗酒、到不健康场所活动等)。 高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4课时) 教学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以及艾滋病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2.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3.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 4.吸毒与艾滋病。 5.无偿献血知识。

HIV病毒学与AIDS发病机制

有关AIDS的若干问题 专辑 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30万。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转。但是,如果现有控制艾滋病的能力得不到明显加强,到2000年,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将有可能超过百万。本专辑选自日本《病理 临床》杂志1998年7月号“AIDS !诸问题”特集,9篇文章涵盖了基础、预防和临床全面内容,资料新颖、具体而且实用,全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姚桢教授主译,并审校。 HIV病毒学与AIDS发病机制 山本典生 等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 an imm unodefi-ciency virus ty pe1,HIV-1)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 ndrom e,AIDS)的病原体。1995年以来,对该病毒的宿主体内动态研究领域取得了深入的了解,继而在HIV/AIDS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为:验证了蛋白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以1∶2比例的联合疗法可使血中HIV RNA浓度降至检测界限值以下。从而,有望将艾滋病由“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 另一重大成就是发现了辅受体即第二受体(coreceptor,second receptor)。从而解决了迄今未曾澄清的3个问题:即对HIV侵入细胞的机制、病毒之细胞定向性差别,以及对CD8+T 细胞生成HIV增殖抑制因子,都有了长足的进一步认识。 一、HIV病毒学 1.病毒结构 (1)基因结构 HIV原病毒(prov irus) DNA的基因结构如图1a所示,具有逆转录病毒基本结构之gag、p ol、env基因。gag基因编码结构蛋白,p ol基因编码切断结构蛋白之蛋白酶(PR)、逆转录酶(RT)与整合酶(IN)等颗粒内酶,而env基因则编码包装病毒颗粒之包膜蛋白。HIV除此3种基因外,还有辅助基因,即病毒所必需的调节基因tat、rev,以及体外病毒增殖上并不需要的v if、v p u、vp r和nef基因。 (2)病毒颗粒结构 HIV-1病毒颗粒外侧有非共价键结合的gp120与g p41,为构成包膜之蛋白(图1b)。细胞源脂质双重膜内侧有于N 末端附着豆蔻酸甘油酯之p17(MA)衬里蛋白。再内为由p24构成之病毒颗粒核心部分,最内乃为病毒基因(单股链RNA,2拷贝)和逆转录反应引物细胞源tRNA(1y s)、p ol基因产物(RT、PR、IN)。病毒基因RNA中伴有p7 (NC)。有报道除上述主要结构蛋白外,病毒颗粒内还有v pr、nef基因和宿主细胞源之亲环蛋白(cyclophilin)A等。 2.病毒的生命周期 病毒的生命周期分为吸附、侵入、脱壳、逆转录、原病毒DNA整合、原病毒DNA转录和病毒颗粒形成等步骤,以下依次简述之。 (1)病毒之吸附与侵入 病毒的生命周期,由其g p120同靶细胞表面CD4结合而开始。结合与CD4分子末端结构域1有关,在g p120则为非连续域参与结合。结合便使g p120之寡聚化功能和立体结构发生改变,使V3环显露,于是引起V3环与辅受体即CCR-5或CXCR-4之复数的细胞外部分相结合,形成g p120和CD4及辅受体之复合体,导致HIV-1病毒颗粒与细胞膜之接近。嗣后,以gp160之立 ? 241 ? 日本医学介绍1999年第20卷第6期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贤昌中学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目前正在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艾滋病是通过病毒传播的传染病。因为它是由多种症状和体征组成,所以叫做综合症。 (二)感染艾滋病病毒有什么症状 急性HIV感染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颈、腋及枕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脾肿大。 艾滋病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一个月。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腹泻> 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10%。中青年患者有突发的咳嗽、气短、血氧分压下降的肺功能衰竭,要考虑卡氏肺囊虫肺炎。 (三)艾滋病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当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与健康人的血液或黏膜(如尿道、阴道、肠道等)接触时,病毒就可能得到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有下列三种: 1. 通过血液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污染注射器、针头、血液及血液制品、其他医疗器械等,如果消毒不严病毒即可借机传播。 2. 通过性接触途径感染。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含有艾滋病病毒,与这些发生性接触时,可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3. 通过母婴途径感染。母亲感染艾滋病病毒之后,可以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把病毒传给后代。 4.那些人容易得艾滋病?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输入血制品的人;艾滋病病人的妻子或性伙伴;和多个异性有性接触的人;受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患性病及血液病者;出国、回国探亲及劳务回国人员。 (四)哪些接触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 人们对艾滋病都"谈病色变",其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垂直传播、经血液传播。所以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1、干的接吻又无口腔粘膜的破损,不会感染艾滋病,但如果带有大量唾液且有口腔粘膜的破损,血液的渗出,则可能传播艾滋病。 2、共同进餐不会传染上艾滋病。 3、同住、同用一浴池、坐便器不会传染上艾滋病。 4、咳嗽、打喷嚏、谈话不会传播艾滋病。 5、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五)怎样预防艾滋病? 1、生活态度严肃,男女青少年要友好相处,正常交往。讲究性道德,洁身自好,自爱自重,自觉抵制“性自由”、“性解放”等思潮的侵袭及其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 2、建立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提不与别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和其它容易传播污染血液的生活用品,避免不洁性接触等。 3、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提倡使用安全套。 对于中学生来说 1、开展正面教育至关重要 (1)接受正面教育是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手段。 (2)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防误交“毒友”,杜绝任何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途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性采取严肃谨慎的态度。 2、预防性病、艾滋病教育处方 (1)遵从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针灸、美容、穿耳朵、验血型或手术。 (6)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患有性病、艾滋病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正确使用安全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的危险。怀疑自己患有艾滋病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麻江县疾控中心)检测和治疗并对患者保密。 (8)同情、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反对歧视行为

第三章 艾滋病

第三章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十五节艾滋病 一、学习要点 ㈠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艾滋病(AIDS)的传染源是艾滋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通过性接触、注射途径、母婴及器官移植等医疗行为进行传播;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为高发人群。 ㈡掌握艾滋病的临床特征 艾滋病毒(HIV)感染人体后经2~10年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在临床上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在艾滋病期临床谱十分广泛,主要表现有①体质性疾病;②神经系统表现;③机会性感染;④继发肿瘤;⑤免疫缺陷并发的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㈢掌握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主要依靠检查抗-HIV来建立实验室诊断,常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做初筛试验,而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做确诊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用检测P 24抗原、用Northern blot 或RT-PCR法检测HIVRNA来明确HIV感染。 ㈣熟悉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CD4+T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其他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

二、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母婴传播 2.肺孢子虫肺炎 3.卡波氏肉瘤 名词解释答案: 1.母婴传播:已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将HIV传播给婴儿,此称之为母婴传播。 2.肺孢子虫肺炎(PCP):由肺孢子虫引起的肺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及短期发热,呼吸急促和紫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部少有罗音,X线胸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痰或支气管灌洗液等检出肺孢子虫可作出诊断。 3.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是HIV与人庖疹病毒8型共同感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常侵犯皮肤或黏膜。 (二)填空题 1. 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②----------------------------------③-------------------------------------④------------------------------- 2. 艾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②---------------- ③-------------------④------------------⑤------------------ 3. 目前抗HIV的药物可分为三大类①-----------------②-------------------③----------------- 填空题答案: 1.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病毒直接损伤②非感染的CD4+细胞受累③HIV感染干细胞④免疫损伤。 2. 艾滋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肺部②胃肠系统③神

2016年艾滋病全球与全国流行情况梳理汇总贴(by-BD最新)

2016年艾滋病全国流行状况 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经染病死亡的24万人,总数应该在100万人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很低,但感染人数在亚洲位居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此为06年的数据,而且应该为估计的,仅仅作为参考不可当真) 《2013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报道,截止2013年底,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436 817例,死亡136 274例,现存活的艾滋病病人173 825例,艾滋病感染者262 992例。 截止2014年12月,全国报告现存活HIV/AIDS病例500679例,死亡15873例。2014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103501例。 截至2015年底,我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57.7万;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85万(72万-102万)。2016年6月,国家卫计委出台新政,艾滋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标准修订为:"对所有HIV感染者提供治疗",为实现为90%HIV感染者提供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提供了政策保证。 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645541例,报告死亡198523例。现存活HIV感染者379543例,AIDS病人265998例。2016年8月,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12130例,既往HIV感染者本月转化为AIDS病人2587例。本月报告死亡2206例中,本月死亡952例,既往死亡1254例。本月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 3.6∶1,AIDS病人男女之比为3.6∶1;15岁以下HIV感染者90例,AIDS病人11例。 2016年8月,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 异性性传播7963例(65.6%); 同性性传播3093例(25.5%); 注射毒品传播577例(4.8%); 母婴传播79例(0.7%); 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43例(0.4%); 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9例(0.1%);

40期艾滋病预防控制信息

40期艾滋病预防控制信息 艾滋病预防控制信息 总第40期2003年6月第6期(总第40期)2003年6月10日出版 目录 防治动态 卫生部组织开展“2003年全国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103) 中美CDC完成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监测系统的联合评估(103) 儿基会项目官员、卫生部专家赴河南省上蔡县考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10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东南亚区域二期项目将在我国四省实施(104) 全国19座城市调查显示北京人对艾滋病最了解(105) 青年志愿者与佑安医院共建“爱心家园”(105) 各级工会参与预防艾滋病工作(106) 省际交流 广东省将流动人口纳入艾滋病监测(106) 重庆市向同性恋者发安全套预防艾滋病(106) 湖南省提出遏制艾滋病五大方案(107) 一季度香港有52人感染艾滋病病毒(107) 国外信息 美国艾滋病防治策略(107) 美国科学家认为HIV-2病毒于1940年传给人类(108) 肯尼亚一些女性能天生抵抗艾滋病(109) 艾滋病成为南非头号杀手(109) 日本开发出高精度检测艾滋病病毒新方法(110) 南非获准艾滋病疫苗试验(110) 非洲艾滋病感染率下降(111) 英国性病传播速度惊人(111) 津巴布韦:艾滋孤儿祖母养(112) 短讯 新华人寿为医护人员提供艾滋病保险(112) 我国专家提取中草药有效成份治疗艾滋病(112) 凯莱英公司建抗艾滋病药物中间体生产基地(113) 活动预告 法国将在巴黎召开国际艾滋病学会大会(113)

卫生部组织开展“2003年全国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认真贯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加强艾滋病的监测工作,了解不同类别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和人群基数,掌握艾滋病流行现状并为流行趋势预测提供基础数据,为艾滋病防治措施和决策提供依据,卫生部疾控司组织了今年全国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计划,该项调查在对现有监测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开展感染率调查的人数约8万余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专家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吸毒人群、暗娼、有偿献血员、同性恋者、性病门诊就诊者、医院无关联检测等人群进行现场调查和血清学调查,性艾中心负责确定调查技术方案并对全国31个省市有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目前该项调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卫生部疾控司) 中美CDC完成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监测系统的联合评估 为了确定如何加强中国HIV哨点监测系统和HIV实验室系统的工作,以及为中美合作艾滋病项目设计的实验室提供建议,2002年9月16日-27日,美国CDC的监测和实验室专家与中国CDC的同事一起对广东、江苏和山东的HIV监测系统进行了评估。这也是中国CDC和美国CDC合作艾滋病防治项目的一部分。日前,中美专家共同完成了评估报告。在报告中,专家们总结了HIV哨点监测、HIV和AIDS病例报告以及这三个省的HIV实验室检测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以及开展全球AIDS项目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哨点监测方面,评估小组认为存在的问题有:现实中所用的调查方法与监测方案里的标准方法并不一致;在拘留所等地点进行的强制检验和医院等地进行的自愿检验所采用的检测标准不同;由于资金及人员不足,对哨点工作的核查有待加强。他们建议中国CDC应该与各省CDC监测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扩大哨点监测的覆盖面,同时在监测中纳入行为监测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评估HIV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率。 在病例报告方面,评估小组认为现有三种报告体系过于复杂,他们初步的意见是江苏省三合一的报告体系值得推广。小组还提出其它方面的建议,如提高病例报告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改进电子数据输入和管理;对保护病人的隐私给予更大的关注;重新总结对AIDS病例的定义;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表格来收集临床、行为和危险因素信息。此外,评估小组还建议开展更多的HIV匿名检测和无关联检测,一方面可以消除HIV监测哨点和HIV/AIDS病例报告系统中数据的偏性,另一方面可以用很少的花费提供整个国家低危人群的资料。 对于HIV的实验室系统,评估小组认为实验室的装备良好,人员培训到位。但是确认实验室过于集中在省级CDC中的HIV实验室,造成大量的样本在实验室间的传递和重复测定。整个实验室体系的结构还需进一步加强。 报告认为将监测作为中美双方优先合作的领域是正确的。同时,美国CDC可以在监测方案的标准化和监测数据的管理方面为中国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支持,通过

2017年度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学习知识问答试题有规范标准答案

2017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问答试题 有答案 学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问答试题 一、是非题:(每题2分) 1.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 1 . 对 2 . 错 2. HIV是艾滋病病毒的英语简称,不是艾滋病的英 语简称。 1 . 对 2 . 错 3.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以后,会很快发展成艾滋病病人。 1 . 对 2 . 错 4.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是艾滋病病人。 1 . 对 2 . 错 5. 艾滋病病毒对体外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都可以将其杀灭。 1 . 对 2 . 错 6. 艾滋病病毒具有迅速变异能力,所以疫苗研制很困难。 1 . 对 2 . 错 7. 如果认真服用医生开的药,艾滋病患者就能痊愈。 1 . 对 2 . 错 8. 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1 . 对 2 . 错

9. 患性病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1 . 对 2 . 错 10.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没有症状的时候不会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1 . 对 2 . 错 11. 艾滋病的潜伏期可以长达10年以上。 1 . 对 2 . 错 12. 几个人共同进餐,如果食物略有污染,正常人可能不会因此而发生腹泻,但艾滋病病人却有可能发生腹泻。 1 . 对 2 . 错 13. 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1 . 对 2 . 错 14.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避免经性交途径感染艾滋病。 1 . 对 2 . 错 15. 只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就可以避免经性交途径感染所有的性病。 1 . 对 2 . 错 16. 不应该歧视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 1 . 对 2 . 错 17. 和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会传播艾滋病。 1 . 对 2 . 错 18. 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子体内繁殖。 1 . 对 2 . 错 19.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拥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权利。 1 . 对 2 . 错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一)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一) 【关键词】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近27年的时间里,艾滋病已经波及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染者总数已超过6000万,20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目前,它已经不再仅仅是众多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一个,而成为了与气候改变和极度贫困等同的非传统威胁。由于该病潜伏期长、隐蔽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化、病死率高,目前即无能治愈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预防,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严重困难。 1艾滋病的病原学特点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这是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病死率几乎达100%。 2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 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病例。截至2008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76335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2322例,死亡38150例;2008年报告HIV45572例,AIDS14509例(其中由HIV发展为AIDS3844例),死亡9748例。平均每月新报告HIV约3800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HIV感染者。在我国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

2.1时间分布特点 我国HIV/AIDS的流行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1985~1988年被称为输入散发期,病例多数为境外输入性。1989~1994年被称为局部流行期,以云南省德宏州的瑞丽等个别地区发现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为标志。1995年至今被称广泛流行期,其特征是: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的HIV流行已在云南、四川等更多的地区出现,快速发展到大部分省;以中部数省为主的非法采供血人群中发生HIV感染,并经人口流动和二代传播扩散至更广大的地区;部分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的性乱人群中HIV感染率越来越高。目前,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决的措施,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法采供血行为,用血安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但是经静脉注射吸毒和经性传播HIV的势头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尤其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方式,其中又以男男同性恋人群为主,而且在一些地区已出现HIV感染者的第二代传播(母婴传播、家庭内性传播等),对全国HIV/AIDS的流行蔓延无疑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 2.2地区分布特点 艾滋病疫情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2000年报告HIV感染者最多的4个省份:云南、新疆、广西和广东,合计报告人数占全国报病总数76.7%(3989/5201),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HIV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而海南、福建等南部及东南沿海省份,以性传播为主。河南、山西、安徽等中部地区,感染者主要为有偿采供血人员及流动人口,感染途径多不详。

医护人员在接触艾滋病患者时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医护人员在接触艾滋病患者时,如何做好防控措施毫无疑问,艾滋病是20世纪以来人类遭遇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艾滋病的理解就是患上艾滋病就等于被判死刑。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全世界艾滋病病毒并没有像之前人们预言的那样失控蔓延,相反,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下,近10年来,人类因感染艾滋病死亡的人数正逐步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也在不断下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也在不断研发,这些讯息都让人类看到了彻底治疗艾滋病的曙光。联合国在近一两年也屡次提及要在2030年真正消灭艾滋病。这不是异想天开! 但是,从目前来看艾滋病仍然是人类生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的防控工作仍然艰巨。远离艾滋病,人人得健康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有一人群,明知艾滋病的危害,因为责任与使命,仍要与艾滋病进行亲密的接触,这就是医护工作者。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艾滋病防治条例》,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诊治艾滋病。 既要保证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权利,又要确保医护工作者自身的安全,因此,医院有责任培养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对艾滋病两种错误的认识 1、谈艾色变,对艾滋病患者极端排斥,恐惧,对待艾滋病患者如临大敌,认为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就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甚至拒绝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服务。 2、不以为然,没有充分意识到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生命

力强,即使被损伤,患病几率也低。 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要求,严格落实首诊(问)负责制。对门诊、急诊、住院和自愿咨询检测过程中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要积极、科学、妥善地做好接诊和相关处置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诊治。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现已证实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有三种:1、性传播(75%的艾滋病)2、血液传播(5%静脉吸毒,3%输血或使用血制品)3、母婴传播? 爱滋病毒非常脆弱,一旦离开人体就会死亡,一般的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病。目前认为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咳嗽、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蚊子叮咬等。 医护人员在对艾滋病人治疗过程中感染的风险主要在于体液,血液,造成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艾滋病感染 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戴手套,接触后洗手。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医务人员在手部皮破损情况下进行上述操作,必须带双层手套。 口罩与防护眼镜。接触患者不需戴口罩和防护眼镜。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

预防艾滋病的10条基本知识

预防艾滋病的10条基本知 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预防艾滋病的10条基本知识 向全社会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科普知识,是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避免使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艾滋病虽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于个人来讲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有: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爱自身、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乱性。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6)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安全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 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是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 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知识

xx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知识 xx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为“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借此时机,向同学们宣传下艾滋病防治知识,以提高同学们防艾控艾的意识,提高防控艾滋病的能力。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自艾滋病病毒开始流行以来,在全世界已经有超过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2200万人已经死亡。近几年来全球每年有将近500万例艾滋病新感染者,每天有14000-15000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我国自xx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的流行不仅在蔓延,而且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二、艾滋病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 科学研究表明,艾滋病在当今世界各地迅猛传播,并不是艾滋病病毒突然变得强大了,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在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同性恋人群中迅速传播; (2)广泛的世界性旅行,带病毒者很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3)静脉吸毒者大量增加; (4)输血需求者增加; (5)人群的城乡流动频繁; (6)卖淫、数量增加,性乱行为增加。 三、艾滋病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四、不会传播HIV的途经 HIV不会通过空气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咳嗽、打喷嚏、一起喝茶、共同进餐、共用工具或办公用具、共用马桶、共用电话、一起游泳等均不会传播HIV,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 五、艾滋病的预防 目前艾滋病虽无法治愈,但因其传播途经明确,且易控制,对于一个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来说,要避免感染HIV并不困难。 1.预防性传播 (1)洁身自好,遵守性道德是预防HIV经性传播的关键措施。(2)提倡安全性行为。 (3)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使用。 2.预防血液传播 (1)注射毒品可因共用注射器引起HIV传染,因此绝对不可尝试吸毒。 (2)剃须刀、修脚刀和一些美容器械经常会使皮肤发生不易觉察的轻微擦伤,因此不要去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院、公共浴池等场所。 内容仅供参考

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基本知识 1.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2.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3.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4.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6.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7.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8.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9. 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10.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重要信息 1.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后才能从人体的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检测出抗体之前,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潜伏期,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他们在发病前外表上与常人无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

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病原学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约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1] 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 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

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 生危机问题,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已经造成的危害和潜在的威胁是史无前例的。 艾滋病防治工作所需要的资金 数量相比,资金不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2006年防治条例》。明确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承担、多渠道筹资”的筹资机制。我国艾滋病防治资金的主要来源为政 府财政投入。此外,国际合作项目资金数量仅次于政府 投入,其来源相对稳定,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一、目前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草率性和盲目性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它的预算编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造价问题,而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分析和论证。现实中,许多单位往往在年底前1-2个月时间内才开始编制下一年度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表,科学性和严谨性无法得到保障,导致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较大的草率性和盲目性。 (二)财政拨付资金进度与事业开展项目在时间上难以保持一致 由于申请和审批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几乎所有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都是在次年的3-4月份才获得财政批复的专项资金,一些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到单位更是接近下半年甚至年终或者跨年。拨款时间与项目实施时间的不一致,不仅影响了工作进度和质量而且影响了财务对资金的有序管理,甚至可能会导致资金管理失控。如艾滋病、肺结核和霍乱等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重大公共活动的卫生保障等,不仅投入很大而且不管是否能够得到专项资助,都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如此势必会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这些专项的批复,如果与开展的时间越不一致,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就会越大。 (三)缺少对专项支出的过程管理和专项成果管理 现在有许多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并不是资金的使用部门,其专项资金往往由上级单位申请之后,便根据业务需要拨付到下级单位,上级单位无论是账务核算上还是资金管理上都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使用状况,而下级单位又不能及时将这些反馈给上级单位,这就形成了信息交流不畅。由于信息交流不畅,资金的拨付与项目进度就很难保证一致,人为造成上级单位专项资金长期滞留,导致项目资金跟不上项目进展,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角色被弱化 重业务、轻财务是大部分事业单位对待专项工作的通病,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也不例外。许多单位把专项工作的财务管理当作纯粹的服务工作,只是赋予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把财务管理完全游离于业务管理之外,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支出没有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手段,各项费用基本上是实报实销。至于专项申请是否符合财政要求、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和专项资金的效益是否符合预期等财务管理问题则认为是财务的内部业务问题而不加重视,甚至不予过问,严重弱化了财务控制意识,造成了财务管理在专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处于盲从地位,无法发挥监督、控制职能。 二、原因分析 (一)体制原因

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案

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操作规程 艾滋病病毒为血源性病原体,可通过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亦可通过职业接触传播。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艾滋病病人血液或其他潜在性传染物质,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通过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屏障或粘膜屏障,导致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因此,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一、医务人员防护 1、预防职业暴露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护目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放入利器盒,或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电话报告感染管理科(8320),并到感染科找专家进行评估: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局部皮肤; (2)如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及答案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 考试时间:姓名:分数: . 一)单选题 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A、40 B、60 C、80 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 。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 )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 )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0、PCP首选治疗是: ( ) A、氟康唑 B、复万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 )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14、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 A、血常规 B、尿常规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HIV抗体确诊试验 15、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二)是非题 1、初筛检测结果为HIV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为HIV感染者( ) 2、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感染艾滋病。() 3、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5、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 ) 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 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7、我国HIV-l主要流行株是HIV-l的B,E亚型。() 8、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9、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 IV。() 10、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目前主张联合用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