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
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
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
打开
流通
使开口
渡河
排好队列,摆好阵势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 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 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 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 股,门官歼焉。 《子鱼论战》
如:“振长策而驭宇内。” “策”,从“竹”, 本义与竹条有关,故“策”在句中的(竹意质思)是马鞭
“刂(刀)、弓、戈、斤(斧)、”关兵器;
“犭、鸟、虫”关动物;
“讠(言)、忄(心)关心理;
“禾”关五谷;
“贝”关金钱;
“皿”关器具;
“宀”关房舍;
“求”关毛皮;
“系”关捆绑;
“纟”关丝织品绳索; “歹”关死亡 ;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
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可
以利用相邻字的这种意义“相
同”“相反”的关系,推断实词的意
义。
敝-疲劳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2.今主上幼冲冲-,年贼幼臣虎踞,雄才奋用 之秋也。
四、借助成语推断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根
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1、敌则能战之。势均力敌 (敌:相当、匹敌)
2、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
有的放失 (的:箭靶)
3、布大怒,以兵胁涣 短兵相接 (兵:兵器) 4、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
言简意赅 (赅:完备)
5.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 薄:接近、靠近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速:招致、招引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风劲草: 疾:强、大
3.变姓名,诡踪迹 (动词,隐藏)
4.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动词,在腰间佩戴)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动宾短语,懂得道理)
七、借助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
在上下句中处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语意思往往 相同、相对或相反。考生可以利用这一结构 特点推知词义。
例如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一句中, “顽鲁”的正确意义是
(以--用)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 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
八、借助联想推断 高考文言文段虽然出自课外,但文段中
的实词则大部分都在课文中出现过。因此,
考生可以通过联想,来推断高考文段中实词
的含义。 例如 : 1.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2.齐人勿附于秦。 附:归附 3.使老弱女子乘城。乘:登 4.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摆好阵势
六、借助词性推断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其词性是动态的,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 性,意义也就不会相同(即词类活用)。考 生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文中的位置推断它的 词性,再根据它的词性推断它的意义。
例如 “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 不惮勤”一句中的“勤”字的词义是
A.勤快 B.尽力 C.勤勉 D.辛苦
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
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
“月”关肉;
“饣”关“吃”
练习: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
2.至七月,乃扶病入觐 觐-朝见、拜见 3.……秦军引而去 引-向后撤退
4.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掉 关税),去禁(废除各种禁令),薄敛(减 少田租),已责。 责-债务
5.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到…去
三、借助相邻字推断
分析 “勤”在这里做“惮”的宾语,应该是个名词,所以“勤 快”“勤勉”都不对,它们都是形容词。“尽力”是动宾结构,虽然可 以做宾语,但用在这里也不太好,一般只说“不害怕吃苦”“不害怕流 血”,没有说“不害怕尽力”的,所以应该选择“辛苦”。
例如:
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名词,险要的地势)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形容词,强劲的)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蠢笨
分析 “顽鲁”与上面“贤俊”是相对应的一个词语。“贤 俊”是“贤能而俊俏”,那么,能与之相对的只能是“愚昧 而蠢笨”了,其他几项中的词语,如“鲁莽”“固执”“粗 鲁”“顽皮”等都是指人品,而非天生的资质,不能与之相 对。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五、借助语境推断 一个词一般有多种意义,只有在具体语
言环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一定 要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考查词义,即根据 上下文进行判断。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 “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 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 路以目。
堵塞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借助字音推断 ★借助字形推断 ★借助相邻字推断 ★借助成语推断
★借助语境推断 ★借助词性推断 ★借助语言结构推断 ★借助联想推断
一、借助字音推断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
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借助原文 中的通假字并结合文意,推断它的本字,用 本字的意义解释通假字。如:
1.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翼-翌
2.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 ,或至涂而反, 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涂-途 反-返
3.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供
5.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倍-背
二、字形推断法
形声字占பைடு நூலகம்分之八十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 了有利条件。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
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
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
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
解词训练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
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
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
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