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抑制胃癌多药耐药相关因子特性研究
姜黄素抑制胃癌多药耐药相关因子特性研究姜黄素是一种从植物姜黄中提取出来的天然化合物,早在古代就被用于药用,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姜黄素对多种癌症具有抗肿瘤作用,包括胃癌。
而胃癌多药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能够抑制胃癌多药耐药的化合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姜黄素抑制胃癌多药耐药相关因子的特性进行研究。
一、胃癌多药耐药的相关因子1. P-gpP-gp是一种膜蛋白,在肿瘤细胞中起着泵出化疗药物的作用,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抑制P-gp蛋白的功能被认为是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2. MRPMRP是一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它也可以从肿瘤细胞中将药物泵出,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
3. 抗凋亡蛋白抗凋亡蛋白的高表达也是导致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
抗凋亡蛋白可以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导致化疗失败。
二、姜黄素抑制胃癌多药耐药相关因子的研究1. 姜黄素可以抑制P-gp和MRP的表达和功能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降低P-gp和MRP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减少它们泵出化疗药物的能力,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增加。
2. 姜黄素可以降低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姜黄素还可以降低抗凋亡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通过调节凋亡信号通路和抑制抗凋亡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增强化疗的疗效。
三、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姜黄素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
而这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姜黄素对胃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
姜黄素通过抑制P-gp和MRP的表达和功能,降低抗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最终达到抑制胃癌多药耐药的目的。
四、结论姜黄素具有抑制胃癌多药耐药相关因子的特性,能够增加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化疗的疗效。
姜黄素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姜黄素 活性姜黄素(curcumin ,二阿魏酰基甲烷) 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莪术、郁金等的块根或根茎中提取精制得到的一种酚类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是姜黄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姜黄素可溶于甲醇、乙醇、碱、醋酸、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于苯和乙醚,不溶于水,是一种光敏性很强的物质, 需避光保存。
其分子式为C 21H 20O 6, 结构见图1 。
图1 姜黄素结构式近年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HIV 、抗菌等方面有很好的药理作用, 而且姜黄素毒性低,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本文就姜黄素主要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抗肿瘤作用1985年印度的Kuttan 等[1]首次提出姜黄和姜黄素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性。
自此以后, 众多学者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 证实了姜黄素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
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已经将姜黄素列为第3 代癌化学预防药物,且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
1.1 抗肝癌的作用实验证实姜黄素具有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孙军[3]通过姜黄素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BEL- 7402 的实验研究证实,姜黄素可通过蛋白酶体途径减少人肝癌细胞HIF- 1α蛋白的表达。
并且有学者根据姜黄素的药理特性及各种剂型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提出将较大剂量姜黄素与碘化油混合进行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4]。
厉红元等[5]报道了姜黄素可抑制肝癌细胞QGY 的生长。
其抑瘤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
72h 的中效浓度(IC50)为49.50μmol/L ,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姜黄素能使QGY 细胞聚积在S 期,电镜观察发现姜黄素可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诱导细胞凋亡。
Chen 等[6]发现它可以抑制某些与入侵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14 (MMP14),神经元细胞结合分子,以及整合素Alpha 6 和Alpha 4;且可在mRNA 和蛋白水平上降低MMP14 的表达和MMP12 的活性。
姜黄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l eE] A C lC r i ,0 8 5 ( ) 20 i s J . m ol a do 2 0 , 1 2 : 1 . n l 1 1 J f S C a igto o i : o w c ny ug o a a f A . h s p nn h w l a o oi y u cn 8 e n r o f s et er e J . ol ado ,0 6 4 ( ) 1 6 . e h i [ ] JAm C i C r il2 0 , 8 9 : 7 3 s
重庆 医 学 2 1 0 0年 8月 第 3 9卷 第 l 6期
r f r o h Ame ia o lg f a d o o y Ame ia e) ! f t e o rc n c l e o c r il g / e r n c
2 5 22
h at so i in ts oc n pat eg ieie E ] J er asc t ak freo rci u l s J . ao c d n
Xi a等 利 用 RN 扰 技 术 特 异 性 地 抑 制 结 直 肠 癌 细 胞 A f MD 1 P g R 及 — P的 表 达 。 致 阿 霉 素 及 长 春 新 碱 在 胞 内 浓 度 的 导 上 升 , 而 使 阿 霉 素 及 长 春 新 碱 的 细胞 毒 性增 强 。 从
d t1 . 9 9 j is . 7 3 8 2 1 . 6 0 9 o : 0 3 6 /.s n 1 1 8 4 . 0 0 1 . 6 6
一d~= ~~.一 一一一 坩~~一 一 一 一m~ 一 Ⅲ~一~ 一 一 .一萋 洲 Ⅲ 一~ ~一~ 川 M 一 一 ㈣ "
姜黄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耐吉西他滨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
姜黄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耐吉西他滨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我们使用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处理SW1990细胞,观察细胞的存活率,并确定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显示,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IC50显著高于对照组。
接着,我们将姜黄素与吉西他滨联合处理SW1990细胞,发现姜黄素能够显著降低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使得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增加,IC50显著降低。
这表明姜黄素具有逆转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究逆转作用的可能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我们检测了细胞凋亡情况,发现联合处理组中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吉西他滨单药处理组,说明姜黄素能够增加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诱导的凋亡作用。
我们检测了几个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联合处理组中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而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减少,说明姜黄素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增强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凋亡作用。
我们还发现联合处理组中细胞周期G0/G1期的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的比例减少,说明姜黄素可能还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来增加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我们还对姜黄素可能的信号通路进行了探究。
结果显示,联合处理组中p-AKT和p-ERK的表达水平较吉西他滨单药处理组有所下调,而p-p38的表达水平较吉西他滨单药处理组有所上调。
这表明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AKT和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增强p38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增加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本研究证实了姜黄素能够逆转SW1990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并初步揭示了其可能的机制。
这为姜黄素作为辅助药物用于胰腺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进一步探究姜黄素的抗肿瘤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希望未来能够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姜黄素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膀胱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Re e s lEfe to v r a f c fCur umi n P —g e a e a e c no p M di t d Bl dd r Tumo uli u — r sst nc r M tdr g e iia e
i Ce lLi e BI —8 / n l n U — 7 ADR
G zob et l opt , i a g , bi 4 0 2 , hn ) ehu aC nr si l Y h n Hue 4 3 0 C ia aH a c
ba a eyoc s nwtot rneoyi as J .Srk ,18 2 rl r r cl i i u ai t nr [ ] t e 9 9, 0 t uo h c t r t o 增加 H F一1 蛋 白的稳 定性 , I 抑制其降解来实现的 。 () 8. 1 : 4 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血 再 灌 注 组 、 手 术 组 和 用 药 组 H F一 … 缺 假 I 张 薇, 李若溪 , 建华 , 许 等.低 氧条 件下 大 鼠视 网膜 HI F一1 n 1 的m N R A表 达 无 明 显 变 化 , 示 缺 血 缺 氧 并 非 在 基 因 转 录 水 提 及 P 3的 表 达 及 相 关 分 析 [ ] 5 J .国 际 眼 科 杂 志 , 0 6 6 20 , 平对脑组织 HI 的表达进行诱导 。 F一1【 0 ( 4): 9 . 7 5 目前 已有不少学者就 H F~ 仅在 脑缺血再灌 注时 的表达进 r ] 赵荣瑞 .缺氧诱导因子 一1 HF一1 的基 础研究与 临床意义 [ ] I 1 d (I ) J. 行 了研究 , 在基 因水 平的研究 尚为 数不 多。本 实验 运用 R a— 但 el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0 6,7 3 :2 . 20 3 ( )2 6 t eP R方法检 测了 H F一1 在盐酸川芎 嗪预处理 的大鼠缺血 『 贾闪闪, i C m I 5] 骆健峰 , 良冈, 胡 等.葛根 素对慢性 低氧高 二氧化碳性 肺 再 灌 注 脑 组 织 中 的 mR A 转 录水 平 , 研 究 H F一1【 脑 缺 血 N 为 I 在 0 动脉 高压大 鼠肺血管低氧诱导因子 1 d的影 响 [ ] 中 国新 约与临 J. 床 杂 志 ,0 6,5 6 : 4 . 20 2 ( ) 4 4 再 灌 注 时 的表 达 提 供 了重 要 实 验 思 路 和 手段 。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doc
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08-11-27 上午10:28:14 浏览次数:794作者:汪海慧成扬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1卷第6期2007年l1月【摘要】姜黄为传统常用中药,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对机体各系统作用广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管粥样硬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861X(2007)06-0073-04姜黄(Curcuma longa Linn)来源于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胁刺痛、风湿肩臂疼痛、跌打肿痛、闭经、癞瘕等多种病证。
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和姜黄挥发油,姜黄素类主要含姜黄素(curcumin)、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fhoxvcurcumin)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fhoxycurcumin)。
其中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肝肾功能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开发的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姜黄素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1、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
核因子KB(NF—KB)可激活多种与炎症有关的基因的转录。
在哮喘患者气管中,许多增加炎症反应的刺激因素,如过敏原等,都能导致NF—KB的激活,从而增强气道炎症。
姜黄素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减轻哮喘的发[1]。
姜黄素还可通过减少结肠黏膜Thl细胞因子(IL-12、IL-1、IFN-γ、TNF-α)的表达,增加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降低脾细胞及循环中IFN-/IL-4的比值,治疗由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2]。
姜黄素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E R等 研 究认为 L R P引起 多药耐 药的机制 有 两种 : ( 1 ) 阻
止 以 细胞 核 为靶 点 的 药 物 通 过 核 孔 进 入 细 胞 核 。 即 使 进 入 细
王 家智 ,陈小伍 ,朱达 坚
广东省佛 山市顺德第 一人 民医院( 5 2 8 3 0 0 )
多 药耐 药是 目前 肿 瘤 细胞 免 受 化 疗 药 物 攻 击 的 最 重 要 的细胞防御机制 , 它是 指 肿 瘤 细 胞 对 一 种 化 疗 产 生抗 药 性 同 时, 对 其他 从 未 接 触 过 的 、 结 构 和 作 用 机 制 完 全 不 同 的 抗 肿
广东 医学
2 0 1 3年 3 月 第3 4卷第 5 期 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M a r . 2 0 1 3 , V o 1 . 3 4 , N o . 5
・
7 9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姜 黄 素 逆 转 大肠 癌 多 药 耐 药 的研 究 进 展
胞 核 内的 药 物也 会很 快被 转 运 到 胞 质 中 , 以 降低 药 物 分 布 的
核质 比率; ( 2 ) 将 胞质 中的细胞 毒性 药物转 运至 运输 囊 泡,
使 药物 呈房 室 性 分 布 , 并 最 终 通 过 胞 吐 机 制 将 药 物 排 出 细
受体来抑制 B C R P m R N A表 达 , 从 而降低 B C R P生物合 成 , 发
瘤 药物也产 生抗 药性 的现 象 。大肠癌 细胞 的 多药耐 药原
姜黄色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姜黄色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摘要】姜黄素(curcumin)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已有很多报道,对不同的肿瘤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机理。
大多数是从信号传导途径、阻滞细胞周期及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对这些机制的综述可以为今后对姜黄色素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姜黄色素;抗肿瘤;机制姜黄素是从姜黄属植物姜黄、郁金、莪术等的根或茎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作用[1],有关研究表明,姜黄素是一种安全并且有效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很有开发前景的天然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对姜黄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现仅将姜黄色素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抗肿瘤作用机制1.1多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治疗肿瘤的一条有效途径。
细胞凋亡通路一条是受体介导的通过细胞内外的凋亡信号活化启始的Caspase-8,引起Caspase的级联反应,最终激活下游的Caspase-3使细胞凋亡,另一条途径是依赖线粒体的,活化的Caspase-8作用于Bcl-2家族成员Bid,使其催化断裂,其端部分活化并转位至线粒体膜,导致通透性改变,释放出细胞色素C,后者与结合分子Apaf-1结合后,再与proCaspase-9结合,形成凋亡复合体,活化Caspase-9及下游的Caspase-3引发凋亡。
姜黄素诱导凋亡大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Fans与Fasl系统研究发现CA46表达少量Fas蛋白,经姜黄素诱导后CA46细胞内c-myc,bcl-2,突变型p5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Fa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升[2];②Caspases蛋白酶家族姜黄素通过诱导肺癌细胞caspase-8高表达(阳性率可达80%)促其凋亡[3],诱导人卵巢细胞株A2780,肺腺癌A549细胞和Hela细胞的凋亡的试验研究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4];③抗转录因子NF-KB 是调控多种细胞因子、化学因素、生长因子、细胞黏附因子和某些急性期蛋白基因表达所必需的转录因子;在TNFR1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姜黄素能够抑制NF-KB的表达来促使细胞凋亡[3],能够下调egr-1、c-myc、bcl-XL、NF -KB和p53的基因表达,抑制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5];④调控凋亡基因在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的研究中发现Bcl-2家族而不是lAP家族(至少不是Survivin)参与了姜黄素诱导的肿瘤细胞的凋亡,姜黄素处理组肿瘤细胞Bcl-2和Bak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Cox2,Bax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没有变化[6];但是关于姜黄素是不是通过诱导所有肿瘤细胞Bcl-2家族来诱导凋亡还有待证实;⑤诱导DNA裂解药物诱导凋亡产生的DNA降解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激活不依赖钙离子的核酸内切酶,产生50-300kb的大分子片段,第二是激活依赖钙离子的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部位切断DNA,产生小分子的梯状电泳条带;用Cur对细胞作用后,提取细胞DNA 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DNA的降解但尚未见明显的梯状条带,如果预先用钙离子螯合剂处理细胞,可阻断DNA降解和细胞凋亡,说明姜黄素可引起细胞内钙库的动员和钙离子的释放[7];⑥失巢凋亡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脱离黏附接触或者是接触不完全后出现的凋亡现象,被称为失巢凋亡(Anoikis)。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姜黄素是姜黄植物中的一种化合物,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
近年来,姜黄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被发现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和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本文将总结近年来姜黄素在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
首先,姜黄素被广泛研究其抗肿瘤活性。
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
其中,姜黄素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研究最为突出。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此外,姜黄素也被发现可以增强常用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
其次,姜黄素还具有抗糖尿病的潜力。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提高胰岛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来减少血糖水平。
此外,姜黄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糖尿病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姜黄素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
此外,姜黄素也被证明具有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血管功能。
姜黄素还展现了对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保护作用。
一项针对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姜黄素能够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最后,姜黄素对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显示出潜力。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神经元。
姜黄素还具有抗神经遗传性疾病的作用,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异常蛋白的聚集,减少细胞毒性和降低炎症反应来减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
总之,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在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尽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阶段,但姜黄素的临床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姜黄素药学研究进展
姜黄 素 (u c mi ,C c ru n UR)是一种 多 酚 化 合 物 ,多 产 于 日本 、 印度 、 中 国等 热 带 和亚 热 带 国 家 。
它 在 自然 界 中有多种 不 同结构 ,主要 是 由姜 黄 I( 7 ) 约 7 、姜 黄 I 约 1 ) I( 3 、姜 黄 II( 7 )组 I 约
究 中 ,用 MT T法 测定 不 同时间 点 C UR对 2 3细胞 的细 胞毒性 ,随 C 9 UR浓 度 的增加 ,细 胞存 活率 逐渐
下 降 ,呈 明显 的量 效关 系 ;且 给药 时 间越长 ,细胞 的生 长抑 制率 也 越大 ,呈 时 间依 赖 性 ,提示 C UR对
2 3细胞具 有 时间和 剂量依 赖关 系 的细胞毒 性作 用 。实 验 结果 表 明 C 9 UR 的细胞 毒 性 是 由超 氧 化 物 的 阴 离 子 的增加造 成 的 。王 牧等 [ 1 进行 了 C K- C 8实验后 用 AF 探测 细胞 ,测定 C M UR对 肝癌 He G p 2细胞 生 长增 殖 的影 响 。实验 结果 表 明 ,C UR可 明显抑 制 肝癌 He G p 2细胞 的 生长 ,细 胞存 活 率 与 C UR 的作
法 测量 其在 甲醇 中 的最 大 吸 收波 长 为 4 0 m,在丙 酮 中为 4 5 4 0 m。其 熔 点 是 1 3 ,分 子 量 为 3n 1~ 2n 8℃ 3 8 3 g mo ,生 物半 衰期约 为 1 4 ht。C 6 .7 / l . 5I ] UR在 强碱性 水溶 液 中稳定 性增 加 ,在 强酸 性 环境 中降解 极 度 缓慢 ,其 主要代 谢产 物 四氢大麻 酚在 中性 和碱 性环境 中 比较稳 定 ,但仍 有抗 氧化 活性嘲 。
d i 1 . 9 9 j is . 6 3 1 0 ( o : 0 3 6 /.s n 1 7 — 4 9 R) . 0 2 0 . 3 2 1. 70 5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_黄果
前言 近年来,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均显著升高[1],手术仍然是目前早、中期恶性肿瘤治疗的第一选择。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提高,术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细胞生物学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大部分患者难以承受术后相应的序贯疗法,特别是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
姜黄素(curcumin )是一种酚类色素,广泛存在于姜黄、郁金、莪术、菖蒲等姜黄属植物的根茎中,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所特有的抗肿瘤生物学效应,使之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6]。
本文主要就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姜黄素的药理学作用 姜黄素是一种亲脂性分子,可以迅速渗透细胞膜,诱导细胞凋亡。
由于姜黄素的吸收不佳,新陈代谢快,易快速分解,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FDA 认定姜黄素是“安全”的,虽然姜黄素表现出多样的药理作用,但是在人类或者动物中,其毒性可以忽略不计。
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新生、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等作用。
此外,姜黄素可以通过调控蛋白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对肝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产生很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简介:黄果,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肿瘤外科,E-mail :cos19880303@ 。
*通讯作者:刘国文,男,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肿瘤外科,E-mail :lgw8318@ 。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黄 果,王佑权,谭米多,谢海辉,李 伟,刘国文*(南华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湖南 衡阳,421001)摘要: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 ),如:Survivin、NAIP、XIAP、Livin 等,同样表达抗细胞凋亡Bcl-2家族蛋白。
IAPS 介导的凋亡抑制可能是肿瘤细胞耐药而存活的原因之一;Bcl-2家族蛋白在抗肿瘤凋亡及促其凋亡中发挥作用。
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新生等,可以通过调控蛋白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抗肿瘤作用。
高良姜的研究进展
高良姜的研究进展高良姜,又名姜黄、黄姜,是姜科植物蓝果姜的干燥根茎,具有提神、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高良姜还可以作为一种药物来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会围绕高良姜的药理学、化学成分、药效评价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药理学研究进展高良姜的生物活性高良姜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姜黄色素、姜黄素等。
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实验发现,高良姜多糖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改善肝脏病理学损伤。
不仅如此,高良姜还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菌、抗病毒和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
高良姜的抗癌效应高良姜中的姜黄素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吸引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种既有良好生物活性,又有极强安全性和良好耐受性的化合物。
研究发现,高良姜中的姜黄素具有抗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同时还可以逆转耐药性等。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高良姜中主要含有姜黄素、姜黄二酚、姜黄酚、萜烯类等多种化合物,其中姜黄素是最为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之一,被广泛用于医学和保健领域。
姜黄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神经保护等,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功效。
药效评价高良姜作为传统中药和保健品,对其药效的评价主要通过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
研究表明,高良姜存在诸多的临床和预试验数据表明,高良姜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如消化道疾病、肝炎、糖尿病、肿瘤等。
同时,由于高良姜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还在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开发利用高良姜作为一种植物性天然药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为新药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已有多个高良姜类似物和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例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正在进行姜黄素的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研究,以及其它多种磨合黄内酯和姜黄素类似物的药理学和临床研究。
结论高良姜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供多种疾病的治疗。
姜黄素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2 姜黄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袁 其中包括耐药的肿瘤细胞株曰同 时还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 D1 的表达袁在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遥 有研究[4]证实姜黄素可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袁主要是通过抑制胸苷激酶活性来阻断 细胞 DNA 的合成从而将肿瘤细胞阻滞在 S 期遥 Jon[5]等发现姜黄素能 将细胞阻滞在 G2/M 期与细胞核异常装配有关遥 综上所述袁姜黄素对 不同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都基于不同的作用机制遥
1 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袁 范婷婷等[1] 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细胞 PTN 的表达和增殖袁 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 量依赖性遥 有研究表明[2]袁姜黄素可抑制乳腺细胞增殖主要是通过诱导 细胞分裂停滞在 G2 和 G2/S 期遥低浓度的姜黄素就可以抑制未成熟的 淋巴瘤细胞增殖袁且其作用与作用时间及剂量呈正比袁同时下调 p53
咱责任编辑院曹明明暂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93
能诱导 p53 野生型乳腺癌细胞凋亡袁同时伴随 Bax 蛋白表达水平的升 高而导致的 DNA 结合活性增强及 p53 表达水平的升高曰 实验结果进 一步表明袁 姜黄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依赖于 p53 基因相关途径遥 Bhaumik 等[8]研究报道姜黄素诱导 AK-5 肿瘤细胞凋亡通过激活caspase 蛋白表达遥此外袁细胞在姜黄素的刺激下细胞色素 C 释放袁线粒体膜电 位消失袁且细胞内 ROS 升高遥 研究发现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 用[9]袁姜黄素能使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袁通透性增加袁膜电位消失及 ATP 合成抑制遥 因此袁线粒体是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遥
肿瘤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研究进展
综述肿瘤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研究进展安徽省肿瘤医院桂留中化疗仍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肿瘤细胞的耐药常使化疗最终失败。
根据肿瘤细胞的耐药特点,耐药可分为原药耐药(Primary drug resistance,PDR)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PDR只对诱导药物产生耐药而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性,如抗代谢药类;MDR 则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产生交叉耐药性。
MDR的表现十分复杂,既可有原发性(天然性)耐药,也可有诱导性(获得性)耐药;还有典型性和非典型性耐药之分。
由于MDR给化疗带来了困难,近年人们对其产生的机制以及试图寻找逆转剂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简介MDR产生的机制并着重介绍近年逆转剂的研究进展。
1.MDR产生的机制1.1膜糖蛋白介导的机制1.1.1 P-gp与MDR 1976年Ling等首先在抗秋水仙碱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上发现了一种能调节细胞膜通透性的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因其相对分子量为170kd,又称P-170。
[1]。
P-gp主要分布在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中,在人类正常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肾上腺、肺脏、胃肠、胰腺等组织中表达较高,而在骨髓中表达较低。
P-gp属于ATP结合盒家族的转运因子,其生理功能为在ATP供能下将细胞内的毒性产物泵出细胞,对组织细胞起保护作用。
P-gp由mdr1基因编码产生。
人类mdr1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2区一带一亚带(7q21.1)。
1986年,Gros将编码P-gp的mdr1cDNA直接转染敏感细胞后,转染细胞表现出完全的MDR表型,从而提供了P-gp能够导致多药耐药的有力证据。
现已证明,许多肿瘤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均与P-gp过量表达有关。
P-gp随mdr1基因扩增而增加。
P-gp有多个药物结合位点,因而具有多种药物泵出功能,不过其底物多为天然性抗癌药如长春碱类、蒽环类、紫杉醇类和鬼臼毒素类等。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姜黄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姜黄素的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姜黄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它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抗炎作用炎症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姜黄素通过调节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显著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环氧化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抗肿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它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活性。
此外,姜黄素还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4、神经保护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姜黄素显示出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它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二、姜黄素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姜黄素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此外,姜黄素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消化系统疾病姜黄素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对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姜黄素可以减轻肠道炎症,缓解症状。
在肝脏疾病方面,姜黄素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此外,姜黄素还对胃肠道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 述
姜 黄 素 抗 肿 瘤 作 用 及 机 制 的 研 究 进 展
饶 佳 黄仁魏
[ 摘
要 ] 姜 黄 素是从 草本植 物 姜黄 ( ucma na 根 茎 中提 取 的一 种 酚性 色素 ,有 着广 泛 C ru l g) o
X 、cA 1 I P表 达 ,激 活 C sae3 ,导 致 L I P 、X A ap s. 、8
胞 白血 病病毒 I ( T I) 感染 的 T淋 巴细胞 系 HI V— HU 一0 T 12皮 下 接种在 重 症 联 合 免疫 缺 陷 小 鼠 ( e S. vr cm ie mu oei e c c ,S I ,结 果 e o bn di nd f inymi
姜 黄 素 ( uc m n 的分 子式 为 C O ,相 C ru i) : H加 对分子 质量 为 3 8 4 6 . 。可 溶 于 甲醇 、乙醇 、碱 、醋 酸 、丙 酮 和氯仿 等有机 溶 剂 ,在 水 中溶解 度低 。商 品 化 的 姜 黄 素 含 有 3种 主 要 成 分 : 即 姜 黄 素 (7 ) 7 % ,脱 甲氧基 姜黄 素 ( 7 ) 1 % ,双脱 甲氧基 姜 黄素 ( % ) 8 5年姜 黄素 由 V g l P l t r 3 。1 1 oe 和 e e e 首 li 次分离 得 到 ¨ 。众 多 学 者 对 姜 黄 素 抗 肿 瘤 作 用 及 其 机制做 了大 量 的研究 ,证 实姜 黄素 可 以抑制 多种
的 药理作 用 ,具有抗 炎、抗氧 化 、抗肿 瘤 等 多种 生物 学功 能 。 由于其抗 癌谱 广 ,毒 副作 用 小, 美
国国立肿 瘤所 已将其 列为第 3代癌 化 学预 防药 ,并进入 临床 试 验 阶段 。该文 就姜 黄素 的抗 肿瘤 作
姜黄素研究进展
姜黄素研究进展摘要】姜黄素(curcumin, 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 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HIV病毒、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本文从药理作用、毒理研究、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姜黄素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姜黄素【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013-03Research progress of CurcuminLiuMingyi, Wuhan JianminGroup Sui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Hubei Province, Wuhan 441300, China;Wang Yunshan, Center Hospital of Sui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Suizhou 441300, China【Abstract】Curcumin is extracted from the Zingiberaceae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a phenolic compounds,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ti HIV, hypolipidemic, anti atherosclerosis effect.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ed the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kinetic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curcumin.【Key words】Progress; Curcumin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7-双(4-羟基-3-甲氧基苯)-1,6-庚二烯二酮,(E,E)-1,7-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1,6-heptadene-3,5-dione;Diferuloylmethane;Natural yellow 3;Turmeric yellow;分子量368.37,分子式为C21H20O6;为芳香族基团和不饱和脂族;化学结构式为:图1-1姜黄素结构式熔点183℃,姜黄素溶于醋酸、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对光不稳定、易分解,溶液的PH值对姜黄素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1]。
姜黄素的临床研究和抗炎、抗肿瘤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临床研究和抗炎、抗肿瘤治疗作用研究进展姜黄素是中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心血管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且几乎无毒。
在一期临床研究中,连续4个月日服3600mg-8000mg姜黄素,除了较轻的恶心和腹泻外,并没有出现明显毒副作用[1]。
在动物模型和细胞水平上,姜黄素对各种炎症、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高脂、糖尿病等的作用被广泛研究,已经有大量报道,也存在大量中文综述文献介绍[2-5]。
为了节省篇幅,本文将在相关的章节中对所涉及的药理方向做部分介绍。
本节中,我们主要介绍姜黄素的临床实验进展和姜黄素在体内作用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概况。
1 姜黄素临床研究与实验在中国,姜黄经常用作局部止痛药和缓解肠胃气胀,纹绞痛,肝火,胸痛[6]。
在过去的几十年,各种临床研究已表明姜黄素的确对高脂血症、血栓栓塞、心肌梗塞、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和癌症有较好的疗效。
当前,姜黄素正在处于多种类型人类癌症的I/II期临床实验中,也用于治疗其他的与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有关的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7,8]。
姜黄素在临床实验中的安全性Lao和他的同事研究了姜黄素在健康志愿受试者体内的安全性。
健康志愿受试者口服姜黄素从500-12000mg/day。
这些姜黄素是从姜黄植物中提取的标准粉做成胶囊给受试者,含有不低于95%的三种类姜黄素的混合物,其中姜黄素75%,二去甲氧基姜黄素2%,去甲氧基姜黄素23%。
给药后72h观察,在24个受试者中7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腹泻,头痛,疹和大便异常。
而健康志愿者口服姜黄素(纯品片剂)达到12000mg没有导致显著的副作用。
到目前为止,限于药品用量,姜黄素的最大耐受剂量尚未测试得到[9-12]。
2 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不论是在动物实验还是在针对人体的临床研究中,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都很低。
在Cheng引用来源设计的一期临床研究中,所选的病人第一次摄取姜黄素后,通过HPLC可测定血清中的姜黄素浓度。
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摘要姜黄(Curcuma longa L.),又称黄姜、姜黄根、姜黄子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姜黄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重点综述姜黄中主要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认识姜黄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姜黄中主要活性物质姜黄素姜黄素(Curcumin)是姜黄的重要成分之一,拥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功效,被认为是姜黄具有治疗作用的主要成分。
近年来,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改善神经系统、减缓老化等功能,并且在心血管、肝脏、肾脏等多个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芳香化酶抑制剂除了姜黄素,姜黄中还含有多种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姜黄素前体、姜黄二酚和姜黄内酯等。
这些芳香化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活性物质姜黄中还含有很多其他活性物质,如姜黄甙、黄姜素、姜黄醇和姜黄酸等,它们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姜黄药效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姜黄中的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吸收速度、代谢和清除速度等方面的原因。
此外,一些姜黄药效物质的生物利用度还受到姜黄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比如姜黄素前体可以与其他成分形成复合物,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因此,提高姜黄药效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是提高姜黄药效的研究热点之一。
姜黄药效物质的临床应用姜黄以其良好的药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
现代研究表明,姜黄中的活性物质不仅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还可以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发挥协同效应,因此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姜黄在治疗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等方面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
除此之外,姜黄还在体外肿瘤细胞实验中表现出抑制肿瘤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候选物之一。
结论综上所述,姜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它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是姜黄素(curcumin,Cur),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炎、 抗氧化、抗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肿瘤等。Cur逆转
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近年来研究
的热点。现将肘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Cur对其逆转的研究进
因的表达。从而逆转其对阿霉索的耐药。Varadkar等[16]发现
亡诱导药物的敏感性。 1.3凋亡相关基因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许多化疗药物都是 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所以说阻lf:细胞凋亡可
酶等共同完成,当肿瘤细胞中这些酶的活性增强或合成增加
时,DNA的修复机制加强,削弱了抗癌药物的作用,从而导致
DNA复制所必需的酶。Lee等[5]发现无糖状态下的人结肠癌 细胞HT-29中的TopoⅡ表达降低。致使肿瘤细胞对鬼臼乙叉
苷等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而使用链霉菌属的分离物AA一98
耐药。Yang等¨¨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特异性抑制人胃癌细 胞SGC7901/VCR中的HSP27后,发现其对长春新碱及阿霉 素更加敏感,再用免疫共沉淀检测HSP27后发现其具有DNA 修复功能。
等【l川将Cur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MCF-7AHR,发 现其能通过抗透明质酸酶反应(AHR)依赖信号途径,有效降
低细胞中BCRP的表达。
2.2
Cur逆转酶系统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Andjelkovie等¨]
研究发现,Cur作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NCI—H460/R 后,能使细胞中TopoⅡ和GST下调,增加药物的细胞毒性,使 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和Gz/M期,以及增加p53等凋亡相关基
[1 73 Antman EM,Hand M。Armstrong Pw,et a1.2007 fo—
cused update of the
the glycoprotein lib/Ilia inhibitor
tirofiban[J].N
Engl
J
ACC/AHA 2004 guidelines for the
顺铂等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并发现细胞中LRP的 表达较母系明娃增加。在结直肠癌细胞中也有类似发现。
1.1.4 BCRP)
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1998年Doyle等从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系MCF-7/Ad—
万方数据
2226
重庆医学2010年8月第39卷第16期
if
you
can
I,ancet,2005,366(9497):1607.
the
rise[J].J
Am Coil Cardiol,2006,48(9):1763. CP,Gibson
[23]COMMIT(CLOpidogrel
and
Metoprolol in Myocardial
[1 o]Sabatine MS,Cannon
[J].I。ancet,2005,366(9497):1622.
Investigators.Effect of
on
[203
Simoons
ML,GUST()IV-ACS lI b/HI
a
[243 Winter RJ。Windhausen
versus
F,Cornel
JH,et a1.Early invasive
Med。200I,344(25):1879.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 farction: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肺癌H69AR耐药细胞系可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而细胞
中MRP表达升高。带负电荷的药物能被MRP排出细胞外,
从『『ii造成MRP高表达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MRP的药泵作
重功效,故其作为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较其他化学逆转剂有很
大的优越性。姜黄(curcuma)是一种常用中药,其主要有效成
用与P—gP并无协同,其特异性的转运底物是胞内与还原型谷 胱甘肽共轭结合的化疗药物。王同【z J等通过建立人肺腺癌多 药耐药细胞株A549/ADM发现此细胞MRP的表达较亲代明 显升高,并出现对ADM,DDP、VP一16及VCR不同程度的
重庆医学2010年8月第39卷第16期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n
2225
report
cardiology/American
[213 Cannon(:P。Weintraub WS.Demopoulos
parision of early invasiv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d
展综述如下。 1肿籀多药耐药的机制
1993年
Scheper等从肺癌细胞株SW-1573/2R120中发现了LRP。
1.1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1.1.1
LRP与进入胞质或核周的化疗药物结合,从核周转运到胞质 1976年Juliano等发 或直接从胞质通过胞吐作用将药物转运出胞,从而造成胞内药 物浓度降低而产生耐药性。王志举等¨1在体外用紫杉醇诱导
肉瘸耐药细胞MES-SA/Dx-5内的浓度及其细胞毒性和凋亡 诱导,从而逆转耐药。Hou等[1朝实验证明Cur能下调人结肠 腺癌细胞Caco-2内P—gp及MDRl的表达。Wortelboer等u4]
将Cur作用于马一达氏犬肾细胞系(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s)后,能有效抑制细胞中MRP介导的转运功能。Ebert
acute
myocardi—
lines[J].Am [1 8]Jaffe
see
Coil Cardiol。2008,51(2):210.
you go
infarction: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AS.Chasing troponin:how low can
on
[22]COMMIT(CI,Opidogrel
and
Metoprolol in Myocardial
cardiology/
Infarction Trial)collaborative group.Addition of clopi— dogrel al
10
practice guide—
aspirin in 45,852 patients with
耐药。
Cur对肿瘤多药耐药逆转的研究
针对目前已知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人们对Cur逆转多药
耐药已做了以下研究。
2.1
Cur逆转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Angelini
等【12 3发现Cur能抑制P—gP的作用,并明显增加阿霉素在子宫
transferase,GST) GST
1.2.2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A。et a1.Corn— strategies i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practice
guidelines[J].J
conservative
Am Coll Cardi01,2007,50(7):e1.
coronary
syndromes treated
with
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采用手术结合化、放疗等综合治疗措 施.以提高患者生存质最。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 治愈率。但化疗的最大障碍是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研究 耐药产生的相关机制和寻找有效的逆转剂逐渐成为肿瘤研究
的热点。
Xia等…利用RNA干扰技术特异性地抑制结直肠癌细胞
MDRl及P—gP的表达,导致阿霉索及长春新碱在胞内浓度的
syndromes[J].N Engl J Med。2005,353(11):1095.
revascularisation:the
Ⅳ一A(:S (收稿日期:2010—02—25修同日期:2010-04—25)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1,357(9272);1915.
2
与之作用后。TopoⅡ表达上升,并能逆转其耐药性。而Topo Ⅱ还可以参与合成出具有外排泵功能的膜蛋白,将药物泵出细 胞。针对一些不以TopoⅡ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 Andjelkovie等16】研究发现,Cur作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 胞株后,能使细胞中TopoⅡ下调,从而逆转其对阿霉素的
建立了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A549/TXI,20,其对紫杉醇、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
现了一种可以使细胞内药物摄人正常。而药物外排能力却明显 增强的高分子糖蛋白——P-gP。随后P—gP在多种肿瘤细胞中 均被榆测到,而结直肠癌则是表达水平最高的肿瘤之一。P—gp 在肿瘤细胞膜上过度表达,与化疗药物结合后.在药物尚未发 生细胞毒作用时,即将其泵出细胞外,使得细胞免受化疗药物 的毒性作用而产生了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
细胞周期抑制剂FTC作用于耐米托蒽醌的人结肠癌细胞S卜
M1-3.2,使之耐药性得到逆转。 1.2酶系统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1.2.1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 11)TopoⅡ是
能,抑制细胞增殖。达到杀灭肿瘤的作用。然而细胞中存在
DNA损伤修复机制,由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
可以催化药物与GSH结合,促进药物转化、代谢,从『『Ii降低抗 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王志举等【31发现人肺腺癌多药耐 药细胞系A549/TX!。20对紫杉醇、顺铂等化疗药物均有不同 程度的耐药,并检测到细胞中GST的表达较母系明显升高。 结直肠癌细胞中亦有类似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