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决策方法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设计环节代码:课程设计环节名称: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英文名称:Statistical Forecasting and Making Decision课程设计周数:1周学分:1学分适用对象: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与环节: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统计预测与决策等。

二、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是统计学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对所学知识全面的综合应用。

其目的与任务在于加深对预测方法和决策方法的理论理解,掌握统计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实证分析,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及计量经济学等统计学相关知识,结合实际的问题掌握二手数据收集、分析数据及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

三、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方式每位同学独立成组完成该课程设计,每个小组任选一个与经济预测相关的课题(不允许重复)进行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形成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实证论文。

四、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指导方法与要求该课程设计主要由学生上机自主完成,教师答疑的方式进行。

设计中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预测与决策理论方面的知识,根据选择的题目任务,对调查得来的(或者收集得到的二手资料)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综合与加工分析,并利用相关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预测与决策分析。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用预测理论解决实际中的经济问题,建立数理模型,通过有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掌握预测与决策中各种理论知识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在预测过程中中,学会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领会撰写实证论文的基本技巧。

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现象内在的本质,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内容和时间安排(一)课程设计方法及要求(一天)时间:周一地点:计算科学学院实验室具体内容:介绍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课程设计论文框架、格式等撰写要求及课程设计考核、评分标准等内容。

第八章旅游决策方法(公开课)

第八章旅游决策方法(公开课)
旅游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是指一项旅游投资所取得的 结果和原期望结果的差异性。 两种类型:一是系统风险,又称市场风险,是指企业 本身无法回避的风险,也是所有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风险, 如物价上涨、经济不景气、高利率和自然灾害等所引起的 风险。二是非系统风险,又称企业风险,是指由于经营不 善、管理不当等一系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意外事故所引起 的风险。

案例1:假如某旅游投资项目可以向三家银行贷
款,其利率各不相同,为使贷款利息最低,应
选择哪一方案?
银行贷款利率表
方案1 7.0% 方案2 6.5% 方案3 7.5%
2、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是指对自然状态是否发生事先不能肯定,而且对各 自然状态可以发生的概率也无法加以预测的情况下 进行的决策。常见的决策方法有三种:
自然状态 需求量较高 需求量较低 收益 期望 投资方案 概率 值 0.7 0.3 大面积开发 1500 -200
小面积开发
800
100
l500×0.7×2十5320×0.7+(—200) ×0.3×2+(—800) ×0.3—4550=914 需求量较高(0.7) ④
1500×0.9×4+(—200) ×0.1×4=5320 5320 需求量较高(0.9)△1500万元 需求量较低(0.1)△-200万元 -800 (—200) ×1.0×4= —800 需求量较低(1.0)△ -200万元 800×0.9×4+100×0.1×4=3280 3280 需求量较高(0.9)△ 800万元
表8-4
状态 方案 独资 集资 合作
各方案在各处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
较高 0 450 400 一般 0 130 100 较低 390 40 0 很低 650 50 0

旅游决策分析方法1

旅游决策分析方法1

第一节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有:
吸引游客前来
促使人们出游
四大地理背景
自 然 地 理 因 素 文 化 地 理 因 素 经 济 地 理 因 素 环 境 质 量 因 素

一、自然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质、地貌、气候、 水文、土壤、矿藏和生物七大要素组 成。 大的差异产生旅游愿望。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文化区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 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 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界限难以界定,有时不得不用国界来 划分。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居住方式和生产特点。

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远 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根据地带性、非地带性以及地区性 的分异规律,可将地表自然环境的差异分 为三级:

(1)一级差异——自然地带——基调景 观差异(热量)

(2)二级差异—同一自然地带内沿海与内陆的差 异(水分)


(3)三级差异——由于地区性的原因 而形成的奇特或秀美的自然景观。 (岩性、地质作用、封闭孤立的演化 环境、自然之谜发生地、特定地点出 现的自然现象,相对纯自然区域)




古代世界在陆地最集中的欧、亚、 非三块大陆上发育了著名的四大文化。 可将古代世界分为四个古文化圈: (1)东亚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 朝鲜、蒙古、越南; (2)欧洲文化圈,即在欧洲本土; (3)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及其周边 地区; (4)中东地区文化圈,包括西亚、北 非。

《旅游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80273课程名称:旅游统计学英文名称:Tourism Statistic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旅游类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部分旅游类专业课程、基础数理课程等二、课程简介《旅游统计学》是为旅游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讲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旅游经济管理中相关的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与统计软件、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统计推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类别数据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预测等内容。

开设统计学课程前,要求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每周教学时间为3课时,运用多媒体等媒介进行课堂讲授。

使用中文教材(参见后文的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并在讲授过程中结合统计软件实现计算与分析的演练。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使学生能使用SPSS或Excel等软件分析数据。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旅游情景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2、理解统计对于中华复兴的重大意义(二)教学内容1、统计及其应用领域2、统计数据的类型3、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三)思考与实践1、统计的本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第2章数据的收集(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数据收集(二)教学内容1、数据来源2、调查方法,实验方法,数据的误差。

(三)思考与实践1、如何更好的收集数据2、好的数据收集有什么标准(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一)目的与要求1、制作图表2、完美制图的方法(二)教学内容1、数据的预处理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三)思考与实践1、如何进行质量良好的数据处理(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数据的分布度量(二)教学内容1、集中趋势的度量2、离散程度的度量3、偏态与峰态的度量(三)思考与实践1、三个主要的概括性度量是什么2、理解平均数(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2、理解概率分布的特征(二)教学内容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用Excel计算正态分布的概率和分位点。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课程介绍- 简要介绍旅游经济学的定义和学科范围- 解释旅游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2 课程目标- 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旅游经济活动的运作机制- 理解旅游经济政策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 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3 课程结构与评估- 详细介绍课程的模块和内容安排- 解释课程评估的方式和标准第二章:旅游经济学基础理论2.1 供需理论在旅游经济学中的应用- 讲解供给和需求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分析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对旅游需求的影响2.2 旅游经济的市场结构- 解释旅游市场的特点和不完全竞争条件- 探讨垄断和竞争市场在旅游经济中的应用2.3 成本与效益分析- 讲解成本与效益分析在旅游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研究旅游项目的效益评估方法第三章:旅游经济的影响因素3.1 旅游需求- 研究对旅游需求影响的因素,如收入、价格、文化、技术等 - 分析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和旅游市场细分3.2 旅游供给- 探讨旅游资源与旅游服务的供给机制- 研究旅游企业的经营策略和效率3.3 政府政策与旅游经济发展- 分析政府在旅游经济中的角色和影响- 讲解旅游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第四章:旅游经济的影响评估4.1 旅游经济的经济影响评估- 研究旅游业对就业、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的贡献- 探讨旅游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影响4.2 旅游经济的社会文化影响评估- 分析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如文化保护、社会融合、文化冲突等4.3 旅游经济的环境影响评估- 讲解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如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 - 探索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第五章:旅游经济学的应用领域5.1 旅游规划与开发- 解释旅游规划和开发的概念和重要性- 探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和方法5.2 旅游经济政策与管理- 分析旅游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研究旅游企业的管理和运营策略5.3 旅游市场营销- 讲解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 探索旅游产品开发和品牌推广的方法第六章:案例分析与实践6.1 基于实践案例的课堂分析- 运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对实际旅游案例进行分析- 探讨不同旅游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6.2 实地考察与实习-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加深对旅游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 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介绍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决策理论与方法/ Theory And Method of Decision
课程代码:030538
学时:32 学分: 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开课院系:信息管理
教材:卫民堂.决策理论与技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主要参考书:决策理论导引. 李怀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了解最新的决策技术,培养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决策概论
决策的价值
决策和决策过程
决策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章:常用的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方法
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
第三章:效用理论
效用和效用理论
基效用理论和方法——期望效用值理论
序效用理论和方法——无差异效用曲线及其应用
第四章:群决策理论
群体决策及其特点
群体决策的类型
群体决策的择案规则
第五章:决策思维
决策思维过程
决策思维方式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使学生理解决策分析中所包含的决策理论;
2.使学生能较系统的掌握各种定性与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3.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方法的特征、应用条件和应用领域;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决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说明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该课程属于管理基础课程,需要一顶的数学基础
有关课程考核问题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旅游决策会计》教学大纲

《旅游决策会计》教学大纲

《旅游决策会计》教学大纲编写说明《旅游决策会计》阐述了决策会计的概念及其在旅游企业这个特殊经营领域中的运用。

学生应在大体熟悉会计概念和程序,或已修完基础会计方面的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本课程共包括五章内容(因另开设《项目管理》《财务信息分析》课程,故有关财务报表信息分析,资本预算等内容在本课程中不详谈)第一章涉及了基本的成本概念,本量利分析。

第二章介绍了经营决策分析需考虑的特定成本概念第三章论述了成本倒向定价法,并结合饭店客房房价及餐馆食品定价的例子加以说明。

第四章讨论了如何编制预算,如何运用预算控制经营活动,以及在不同的旅游企业中如何采取不同形式的经营预算等问题。

第五章论述了现金管理,包括现金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

第六章论述了发挥会计职能所需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现金收。

现金支出,应收帐款,应付帐款、存货、工资、固定资产及有价证券。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36课时分配表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第一章基本成本概念及本量利分析一、成本的一般性质,与支出费用的联系与区别二、与销售相关联的成本购买决策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对比,混合成本的分解三、本量利分析及其应用4第二章经营决策分析需考虑的特定成本概念一、几种特定成本概念及应用二、间接成本费用的分配三、旅游企业的成本控制6第三章成本导向定价法一、成本加成定价法二、客房定价三、餐饮定价四、菜单工程4第四章经营预算一、预算类型、编制原因二、预算编制及控制三、差异确定及分析4第五章现金预算一、现金及其重要性分析别二、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区别三、现金预算编制四、营运资金的管理6第六章内部控制一、内部控制定义、目标、特征二、内部审计三、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4目录第一章基本成本概念及本量利分析第一节成本的一般性质,与支出费用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销售相关联的成本购买决策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对比,混合成本的分解第三节本量利分析及其应用第二章经营决策分析需考虑的特定成本概念第一节几种特定成本概念及应用第二节间接成本费用的分配第三节旅游企业的成本控制第三章成本导向定价法第一节成本加成定价法第二节客房定价第三节餐饮定价第四节菜单工程第四章经营预算第一节预算类型、编制原因第二节预算编制及控制第三节差异确定及分析第五章现金预算第一节现金及其重要性分析别第二节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区别第三节现金预算编制第四节营运资金的管理第六章内部控制第一节内部控制定义、目标、特征第二节内部审计第三节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第一章成本的基本概念和本量利分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不同类型的成本怎样随企业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

旅游市场学教学大纲

旅游市场学教学大纲

旅游市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全面介绍旅游市场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探讨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分析方法和营销策略,培养学生对旅游市场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旅游市场的运作模式,掌握旅游市场的特点和规律,为未来在旅游行业的从业者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目标1.了解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

2.掌握旅游市场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3.理解旅游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和需求。

4.学习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5.培养学生对旅游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1. 旅游市场概述•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分类•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2. 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调查和研究方法•旅游市场规模与结构分析•市场需求与供给关系分析3. 旅游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旅游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旅游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分析与预测•旅游市场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管理4.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旅游产品定位和差异化策略•旅游市场营销渠道的选择和管理•旅游市场品牌建设和推广策略5. 旅游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旅游产品的包装与创新•旅游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或企业,亲身感受旅游市场运作。

4.课堂演讲: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课堂练习:通过小测验和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对课程前半部分内容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论文:针对旅游市场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占总成绩的30%。

六、参考教材1.王明. 旅游市场学[M].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20.2.王伟,孙建. 旅游市场营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3.赵越,徐辉.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七、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决策方法与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ourism Decision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课程代码:
学 分:2 学时:32
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考试方式:期末开卷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旅游决策方法与统计分析是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学位课,是指导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从事旅游决策管理与统计分析工作、旅游专业研究工作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决策方法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决策方法与统计分析的主要方法、工具和过程及其在旅游中的应用,为将来从事旅游决策管理工作、旅游统计分析工作和旅游专业研究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安排
课堂理论方法讲授和实际案例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26-28学时)、课堂讨论交流(4-6学时)。

(三)教学要求
课程学习应当结合指定参考书目,上课前应进行该部分的阅读预习,遵守教学纪律、认真钻研与融会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研讨活动,将课程学习、理论应用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并能够将所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旅游管理决策实践及专业研究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主题 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与把握旅游决策的新背景;旅游管理研究阶段划分与转型。

1. 旅游发展与决策的新背景
2. 中国旅游管理研究阶段划分与研究转型
第2主题 旅游决策概述(3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旅游决策的内涵与特点、类别;掌握旅游决策的本质、竞争优势理论。

1. 旅游决策的基本问题:旅游决策内涵与特点
2. 旅游决策的本质:Simon理论
3. 旅游决策类别与竞争优势理论
第3主题 旅游服务质量差距模型(3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顾客服务购买决策的理论、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1. 顾客服务购买决策的理论
2. 顾客差距模型
3. 服务商差距模型
第4主题 旅游决策的基本要素(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决策要素的相互关系,掌握旅游决策系统的构成要素。

1. 决策者及素养
2. 决策目标与自然状态
3. 备选方案
4. 决策后果与决策准则
第5主题 旅游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8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决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确定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和风险性决策过程及在旅游中的应用。

1. 确定性决策及应用
2. 不确定性决策及应用
3. 风险性决策及应用
第6主题 旅游多属性决策方法(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多属性决策的理论、方法原理,掌握多属性决策方法在旅游中的应用。

1. 多属性决策方法的理论、方法原理
2. 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应用
第7主题 旅游研究的问卷调查和测量方法(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旅游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掌握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的方法,指数和量表的种类和操作;旅游问卷的设计。

1. 科学环:旅游研究的基本范式
2. 旅游研究的选题: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3. 概念的操作化
4. 指标的测量:指数和量表
5.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6. 旅游研究的问卷设计
第8主题 旅游研究的抽样调查(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各种抽样调查方法的区别及适用范围,掌握常用的抽样调查方法。

1. 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2. 概论抽样的方法:
3. 非概率抽样
4.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第9主题 问卷调查和抽样应用案例(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旅游研究中的量表制作、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的基本规范,掌握其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 旅游研究中的量表制作案例分析
2. 旅游研究中的问卷设计案例分析
3. 旅游研究中的抽样调查案例分析
第10主题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及适配度统计量(4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常见的基本统计方法,掌握基本的模型外在质量的评估和内在质量的检验。

1.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性
2. 测量模型
3. 结构模型
4. 结构方程模型图中的符号与意义
5. 模型的概念化
6. 模型的修正
7. 模型适配度检核指标
8. 模型识别的范例
第11主题 结构方程模型在旅游统计中的应用 (2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问卷设计、因子分析等基本原理以及对旅游领域中遇到问题的判断。

1.探索性因素分析(EFA)
2.验证性因素分析(CFA)
3.旅游统计中的应用分析
三、 参考书目录
1. 方志耕,刘思峰,朱建军等. 决策理论与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2. 张智光等. 决策科学与艺术.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3. 蔺雷,吴贵生. 服务管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 莫娜J.菲茨西蒙斯(著), 张金成, 范秀成(译).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 A.J.维尔 (A.J.Veal) (著), 聂小荣, 丁丽军 (译). 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第3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易丹辉.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高等院校研究生用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9.邱皓政,林碧芳.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系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