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案(优秀8篇)
三年级科学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授课时间:,累计某某,某某课时我们的“过山车”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2.能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并且根据设计图拼搭过山车模型。
难点:制作过程中轨道铺设及曲线轨道的调整。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或铁架台和泡沫保温管)、小球、细绳、软尺、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过山车视频、教学课件。
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7各种过山车的图片。
)大家认识这些游乐设施吗?(预设:它们是过山车。
)2.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过山车由哪几部分组成?(预设:轨道、支架和车。
)它的轨道有什么特点?(预设:有些地方是直线,有些地方是曲线;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
)3.追问:(教学提示:播放游乐场里过山车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过山车的运动有哪些特点呢?(预设:有时在爬升,有时在滑落;有时做直线运动,有时做曲线运动;在坡度大的地方下滑得快,在坡度小的地方下滑得慢;……)4.揭题:过山车看起来可真有趣。
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吧!(板书:我们的“过山车”)由于3年级的学生缺乏乘坐过山车的经历,因此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同时也为后续设计“过山车”的运动路线做铺垫。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1.过渡:我们知道过山车的轨道主要由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组成,现在,我们先来尝试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大全
标题:创意科技活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2.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活动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2.提前准备好相关教案和活动指引。
活动一:造纸机制作1.教师首先介绍纸的重要性和制作过程。
可以观察纸张的成分和纸张的结构。
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用彩纸、胶水和剪刀制作属于自己的造纸机。
3.学生可以互相观察、交流和改进他们的造纸机,并进行创作。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造纸机,并展示如何使用。
活动二:航天飞机制作1.教师介绍航天飞机的基本原理和航天飞机的发展历史。
2.学生使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的航天飞机。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的航天飞机,比如改变飞机的形状、增加附加装置等。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比赛,评选出最远飞行和最稳定的飞机。
活动三:太阳能扇制作1.教师介绍太阳能的原理和应用,与学生一起制作太阳能扇。
2.学生使用彩纸、太阳能电池板、电线和小电动机等材料制作扇子。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的太阳能扇,比如增加扇叶的数量、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等。
4.学生可以在室外使用太阳能扇,并观察太阳能扇的运转情况。
活动四:小型电路制作1.教师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2.学生使用电线、电池、灯泡等材料制作小型电路。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比如并联、串联等,并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的变化。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小型电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活动五:编程机器人小车1.教师介绍编程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语言的使用方法。
2.学生使用编程软件和机器人小车进行编程练习,比如编写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指令。
3.学生可以尝试编写更复杂的程序,比如绕障碍物、跟随线路等。
4.学生进行机器人小车比赛,比较不同程序的执行效果和速度。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创意科技活动,学生在动手制作和创造过程中增强了对科技的理解和兴趣。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透明胶带、剪刀、直尺、镜子、光源(如手电筒)。
(2)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活动过程:(1)引入: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路径。
(2)实践操作:让学生用透明胶带和剪刀制作一个简单的光路演示器,观察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的现象。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光路现象,探讨光在非直线传播过程中的变化。
(4)拓展延伸: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更多知识。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增强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彩纸、剪刀、胶水、针线、羽毛、硬纸板。
(2)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活动过程:(1)引入:讲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气象现象。
(2)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制作风向标,学会观察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风向标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4)拓展延伸: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气象知识,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秘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性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磁铁、铁钉、铜线、小铁块、实验桌。
(2)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活动过程:(1)引入:讲解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关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磁铁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探讨磁铁的磁性原理。
(4)拓展延伸: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玩具、磁性挂钩等。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剪切、粘贴、拼接、测量等。
2. 常用科技制作材料:纸张、塑料、木头、金属等。
3. 简单科技制作项目:制作小船、纸飞机、模型车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制作项目。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科技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准备相关科技制作项目的图纸和说明书。
3. 准备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科技制作作品的完成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科技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剪切、粘贴、拼接、测量等。
3. 示范制作过程: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如制作小船,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图纸和说明书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意。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自主选择一个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进行实践。
2. 教师设置一些制作任务,如制作一个纸飞机,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并展示制作过程。
八、拓展活动: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科技制作项目进行制作。
2. 教师组织科技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九、课后作业: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巧,整理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篇
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篇202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
(2)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和瓷的相同与不同,如硬度不同,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颗粒的粗细不同等。
2.知识与技能:(1)认识玻璃和陶瓷特点的相同点,如不会生锈、腐烂,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
它们的不同点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
(2)了解玻璃与陶瓷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
(2)体会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
二.教学准备;1.学生自带一些玻璃、陶瓷用品,变色眼镜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
(1)学生汇报。
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
在些什么用途?(2)师生小结。
2.研究玻璃和陶瓷。
(1)用放大镜观察、铅笔敲、互相刻划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还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
(2)学生研究后汇报。
(3)教师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后会变软,而陶瓷不会变软;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
它们都可以作为盛东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为他们不会生锈、腐烂。
(4)师生共同小结小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比较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
可以用互相刻划比较软硬,放大镜观察颗粒的大小。
从而区别陶与瓷。
4.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1)介绍中国的陶瓷技术。
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
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一个词,“ahina”。
(2)学生阅读p56的图,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3)小组交流。
(4)个别同学汇报交流。
5.介绍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途。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范文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范文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范文(精选2篇)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范文篇1活动目的1、了解纽扣玩具的基本原理。
2022-2023学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技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2022-2023学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技上册教案全册全套第一单元:人类和科技第一课:科技带给人类的改变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改变;2. 掌握与科技有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技上册》第一单元;2. 多媒体设备;3. 教学图片和实物。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现代科技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科技带给人类的改变和影响。
呈现(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介绍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包括通信、交通、医疗等方面;2. 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了解科技产品的外观和功能;3. 教师讲解与科技有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电脑、手机、互联网等。
操练(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自己生活中科技带来的改变进行交流;2.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产出(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对科技的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2. 学生可以描述科技带来的改变,或者分享自己对科技的看法和体验。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多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扩展活动1. 学生自行收集科技产品的图片,制作一张科技展示海报;2. 学生组织一次关于科技的小型展览,展示自己收集的科技产品。
第二课:科技的利与弊教学目标1. 分析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2. 培养学生辨别科技利弊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技上册》第一单元;2. 多媒体设备;3. 图片和案例素材。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去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
呈现(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介绍科技的利与弊,包括便利性、信息获取、社交等方面的好处和负面影响;2. 使用图片或案例素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探究(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根据给定的问题或情境,分析科技的利与弊,并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和解释。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科技2. 年级:三年级3. 课时:45分钟4. 教材:《科学》5.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简单的机械学习轮轴、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及应用制作一个简单的轮轴或杠杆模型2. 第二课:水的奇妙性质学习水的溶解、蒸发和沸腾等性质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观察溶解过程3. 第三课:电路的基础学习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和灯泡等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发光现象4. 第四课:地球和宇宙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系的组成等制作一个地球仪或太阳系模型5. 第五课:生活中的科技学习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手机、电视等进行一个简单的科技产品使用实验或观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2.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践能力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合作能力4. 观察法: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了解科技的应用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规范性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五、教学资源1. 教材:《科学》2. 实验器材:简单的机械模型、水、电路元件等3.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科技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内的桌椅排列整齐,实验器材和教具准备到位。
2. 实验材料:准备每个学生实验所需的基本材料,如轮轴模型、杠杆、滑轮、水、电路元件等。
3.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和实验操作视频。
4. 教学指导手册:准备每个实验的详细步骤和指导说明,以便学生参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科技产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知: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讲解本节课的科技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通用15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通用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1.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
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
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
(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第一章:科技制作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制作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定义和分类。
2. 科技制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3. 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科技制作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科技制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4. 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科技制作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简单电路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制作简单电路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定义和组成。
2. 电池、导线和灯泡的使用方法。
3. 制作简单电路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电路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演示如何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制作简单电路。
3. 分组让学生实践制作简单电路。
4. 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电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制作简单电路的能力。
第三章:风力发电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2. 风车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 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风力发电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演示如何制作风力发电设备。
3. 分组让学生实践制作风力发电设备。
4. 引导学生思考风力发电设备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风力发电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能力。
第四章:太阳能小车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和转化。
2. 培养学生制作太阳能小车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太阳能的利用和转化原理。
2.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和使用。
3. 制作太阳能小车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太阳能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通用11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通用11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肯定的环境里,有肯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测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外形。
用拓印树皮的观测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立场、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测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改变。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测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争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预备】学校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测所需,同时为各小组预备:一张观测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测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测,每个小组尽量观测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测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测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测的树长在学校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次来观测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沟通: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测方法来观测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测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约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测笔记。
〕二、观测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测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外形、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测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觉?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测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测的顺次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测记录1、整理:分小组依据观测记录整理成观测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测记录,能猜出是学校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测记录,思索、沟通:我们观测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争论,我们发觉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爱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测它,它会怎样改变?把你的意外发觉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觉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优秀11篇】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优秀11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在以下科学素养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3、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
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
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
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二、教育对象基本情况分析: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三年级一期的学生初涉科学课程,所以将教学定位在扶和引。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科学课堂主要将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手电筒、蜡烛、凸透镜、白纸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讲解资料。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展示相关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光的传播特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4)学生动手制作小实验,如光的传播路径演示器,加深对光的传播特点的理解。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二、活动主题:认识简单电路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知道电路中有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讲解资料。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展示相关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动手连接简单电路,观察电路中的现象。
(4)学生动手制作小实验,如简易报警器,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活动主题:制作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知道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和大小的。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2. 活动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风向标、箭头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讲解资料。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展示相关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风向标。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动手制作风向标,观察风向标的指向。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的传播速度。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激光笔、透明塑料尺、白纸、直尺、玻璃板等。
3. 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用激光笔照射白纸,让学生看到光线的传播路径。
(2)让学生将透明塑料尺放在激光笔的光线上,观察光在塑料尺中的传播。
(3)讨论光的传播特点,如直线传播、速度快等。
(4)用玻璃板代替塑料尺,让学生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情况。
(5)总结光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指南针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原理,知道地磁场的方向。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活动准备:缝衣针、磁铁、棉线、塑料瓶等。
3. 活动过程:(1)讲解指南针的原理和地磁场的方向。
(2)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指南针,将磁铁磨成针状,用棉线穿过磁针,固定在塑料瓶上。
(3)让学生观察制作的指南针,了解其指向规律。
(4)进行实验,验证指南针的指向准确性。
(5)总结指南针的作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活动主题:探究声音的产生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活动准备:气球、塑料尺、玻璃杯、水等。
3. 活动过程:(1)让学生观察气球被吹鼓的过程,感受声音的产生。
(2)让学生用塑料尺敲击玻璃杯,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讨论声音的产生原理,如振动、介质传播等。
(4)进行实验,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5)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活动主题:观察植物的生长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知道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光的传播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活动准备:(1)透明塑料管若干根。
(2)彩色纸张若干张。
(3)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光在透明塑料管中的传播方式。
(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学生动手操作,将彩色纸张放入透明塑料管中,观察光的传播效果。
(4)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光的传播特点。
(5)教师总结光的传播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应用光的现象。
二、活动主题:制作简易风向标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
2. 活动准备:(1)硬纸板、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2)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风向标的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风向标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3)学生动手制作风向标,并进行装饰。
(4)学生将自己的风向标立于教室外部,观察风向变化。
(5)教师总结风向标的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风向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活动主题:磁铁的秘密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活动准备:(1)磁铁若干块。
(2)铁钉、铁片等铁质物品。
(3)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磁铁的性质和磁力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学生动手操作,用磁铁吸引铁质物品,观察磁铁的吸引范围。
(4)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磁铁的排斥现象。
(5)教师总结磁铁的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应用实例。
四、活动主题:制作简易电池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池的原理和作用。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研究活动。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教学重点: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槽、橡皮泥,水杯、盐、细铁丝。
2、学生准备:橡皮泥、铝箔、潜水艇、筷子、塑料管、泡沫板、生鸡蛋或土豆、硬币、针线。
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准备:记录卡、放大镜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新课——科学,谁能说一说,你认为科学课上我们会做些什么?”(学习科学知识,观察,做可实验,进行科学考察等活动)“对,科学课上我们就是要记性一些观察、实验,要亲身经历一个个的认识周围环境,认识周围事物的探究活动,在研究、认识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
可不要小看这一个个的活动,今天我们人类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科学家在观察、实验、研究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
谁知道一些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吗?”二、学生自主学习。
1、看图上的树。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页,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树,叶子,枝条,茎……)让学生把看到的记录在活动本上。
2、回忆曾经看到的树。
师:“你在大树前看到过什么?” (生说出记录)“想再去看一看吗?” 生在说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用记录的词语:嫩绿、绿叶、黄叶;大树、小树;绿皮、干皮等3、观察一棵树。
(1)讨论观察方案。
师:“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2)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大树前开始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学生把看到的记录在活动本上。
4、比较三次的记录。
带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表格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2. 教学内容:(1)了解简单的科技原理和科技产品。
(2)学习基本的科技操作技能。
(3)开展科技实验和制作活动。
二、第一课时:认识科技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技的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1)讲解科技的概念和作用。
(2)分享一些有趣的科技产品和发明。
(3)让学生讨论自己对科技的认识和感受。
三、第二课时:学习科技操作技能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讲解和演示一些基本的科技操作技能,如使用显微镜、做电路实验等。
(2)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四、第三课时:开展科技实验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科技的魅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讲解和演示一个简单的科技实验,如制作火山爆发模型、探究光的传播等。
(2)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第四课时:科技制作活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制作活动体验科技的乐趣。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讲解和演示一个简单的科技制作活动,如制作太阳能小车、搭建桥梁模型等。
(2)让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教案表格待补充六、第五课时:科技探索与创新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的习惯。
2. 教学内容:(1)讲解探索精神和创新的重要性。
(2)分享一些科技探索与创新的案例。
(3)让学生分组进行科技探索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七、第六课时:科技与生活的关系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珍惜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教案2.使用数字设备
第二课时:使用数字设备数字设备用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展学习、生活和工作。
我们要做数字设备的主人,正确、规范地使用它们。
讲授新课:学习活动1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又称电脑,它像人的大脑一样,具有计算和存储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很多任务。
计算机要正常运行,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持。
其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是硬件,用来控制硬件并实现一定功能的程序及文档是软件。
二者缺一不可。
台式计算机的硬盘由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组成。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系统,用来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
应用软件用来帮助人们完成各种任务。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完成教材P10的任务单。
动手实践:1.尝试操作计算机。
(1)启动计算机。
(2)移动鼠标指针,找到相应的软件。
(3)启动软件,打开对应的窗口。
(4)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找到“关机”选项后单击,关闭计算机。
小拓展:鼠标的基本操作。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认识鼠标并学习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习活动2 认识平板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又称平板电脑,是人们经常会用到的数字设备。
在使用前,可以开启护眼功能。
讨论:你使用平板计算机做过什么事情?上网、拍照、听音乐、看电影、画画……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动手实践:1.设置平板计算机的护眼功能。
(1)启动平板计算机。
(2)点击“设置”图标,查看基本信息。
(3)点击“显示和亮度”选项,再继续点击“护眼模式”中的“全天开启”,启动护眼功能。
根据需要,继续设置平板计算机的桌面、音量等。
学习活动3 正确、规范地使用数字设备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教材P13的6幅使用数字设备的图片,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正确、规范使用数字设备的行为有哪些”,并在最后进行总结。
1.安全使用角度,主要关注使用数字设备的场景是否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例如,过马路时,不使用数字设备。
使用数字设备时,尽量不进食。
2.健康使用角度,主要关注数字设备对身体的影响。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科学小实验——制作彩虹糖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虹糖的制作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彩虹糖材料:白糖、食用色素、水、模具。
2. 实验仪器:烧杯、量筒、滴管、搅拌棒。
3. 安全用品:防护眼镜、手套。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彩虹糖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步骤制作彩虹糖。
3. 观察与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彩虹糖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五、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食材制作彩色糖果。
2. 学生可以探究彩虹糖的保质期,了解食品保存原理。
3. 学生可以进行彩虹糖营销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活动主题:科技探索——太阳能小车制作七、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和太阳能小车的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八、活动准备:1. 太阳能电池板、小车框架、电机、电池、导线等制作材料。
2. 剪刀、胶水、螺丝刀、钳子等工具。
3. 安全用品:绝缘胶带、防护眼镜。
九、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太阳能小车的原理和制作流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制作太阳能电池板:学生分组制作太阳能电池板,了解电池板的工作原理。
3. 组装太阳能小车:学生根据图纸组装太阳能小车,安装电机、电池等配件。
4. 调试与优化:学生测试太阳能小车的性能,优化设计,提高小车的速度和稳定性。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制作的太阳能小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十、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板,比较其性能差异。
2. 学生可以研究太阳能小车的节能环保特点,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优势。
3. 学生可以进行太阳能小车比赛,培养竞技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活动主题的设定:重点关注环节:活动主题的设定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需要重点关注。
【最新】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3)知道吗:
在实验中,我们看到,水面会比玻璃杯边缘高,并呈鼓起的状态,每放进一枚回形针,水面就会更高一些。水面为什么高出杯口而不溢出来呢?这时因为水分子会相互吸引,彼此拉动,产生一种表面张力,所以水的表面会鼓起并高出容器边缘,当水的表面鼓起到水分子无法“手拉手”时,水就会溢出来。
在纸条的实验中,红水能沿着餐巾纸和报纸上升,是因为餐巾纸和报纸比较柔软,里面有孔隙。餐巾纸的孔隙更多,所以红水上升得更高。
在吸管的实验中,红水能沿着吸管上升,是因为吸管内有孔,而且孔径越小红水上升得越高。
像纸条和吸管那样,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孔隙越小,水上升得越高。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3、课外延伸:试一试。
集体教案
个性化修改
1、吹泡泡的科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制泡泡液吹出泡泡,使学生知道吹出的泡泡和哪些因素有关。
2、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独立研究的必要技能,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泡泡液的调制;泡泡的大小与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玻璃杯里装了满满的一杯水,放入回形针后,水也不会溢出来。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水有张力。放入回形针的多少。
三、教学准备:一只玻璃杯、一些水、几盒回形针。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玻璃杯里装了满满一杯水,这时放入一些回形针,水会溢出来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碘淀反应。
三、教学准备:碘酒1瓶,棉签几根,面粉少许,杯子1个,小棒1根,干净的毛笔1枝,白纸几张,开水1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吹泡泡的科学活动内容:吹泡泡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各种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
2.观察各种洗涤用品所吹的泡泡的形状和大小,通过尝试使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变化情况,培养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3.感受参加科学活动的快乐,并体验成功的愉快。
活动准备肥皂、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等常见洗涤用品;人手杯水和一根小木棒;吹泡泡的工具;活动过程1.提问:(1)师: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2)老师试着用清水吹泡泡,不成功。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做出能吹出泡泡的水?(3)引导学生讨论:在水中加入什么可以让水变成泡泡水?2.制作泡泡水:(1)请学生把自己要的洗涤用品加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并搅拌。
(2)引导孩子观察洗涤用品加到水里,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加入不同洗涤用品的水有什么不同。
(1)加入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洗手液的水还是透明的。
(2)加入洗衣粉、肥皂沫的水却变混浊了。
3.吹泡泡,体验浓度对吹泡泡效果的影响。
(1)用吹泡泡的工具来试试做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
(2)师:你用什么做的泡泡水?哪个小朋友用了跟他样的东西?(用另个小朋友做的泡泡水试试。
)为什么他的可以吹出泡泡,你的却吹不出?(3)小朋友互相换换,看看谁做的泡泡水最容易吹出泡泡。
4.探索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泡泡。
(1)师:你见过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
)(2)逐出示不同形状的管子(管子的粗细和大小不同):这是什么形状?你觉得用它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圆的吗?5.尝试更多、更特别的吹泡泡工具。
例如:用硬纸壳卷成小棒,在一端剪开成喇叭状;吸管;泡泡枪等。
师:这些工具也可以吹泡泡,我们还可以试着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看看用它们吹出的泡泡有没有不同。
6、比试比试:看谁吹出的泡泡又多、又大、又不容易破。
2.溢不出来的水活动内容: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活动目标:1、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入一定数量的回形针,水没有流下来,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
2、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在猜想和实验的巨大差别中认识到做实验进行探究的重要性。
3、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充满悬念的、有趣的,并尝试给探究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活动时间:1课时知识链接:在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入一定数量的回形针,出现明显高于杯口的水凸面,出现这一神奇的现象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它有如一层薄膜铺在水面上,禁锢了水的流动。
当水凸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产生的重力超出表面张力的承受限度,水就流下来了。
这个实验中还有一大看点是,看起来在杯中的回形针接近半杯,实际上它们总体积是比较小的,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隙。
至于能放多少个回形针,这次实验主要跟杯口的大小和原有水面的高度有关。
材料准备:装满水的大饮料瓶、较多数量的回形针、大小不同的杯子两个活动过程设计:一、倒水活动,预设情境:1、引入:请一个同学来装一杯水,尽可能装满。
2、把小的杯子放讲台上,学生倒水。
并让其他学生观察判断能否再向杯中加水,直至确定杯中不能再加水为止。
3、拿出一个回形针,问:这样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放入回形针后水会不会满出来流下来?4、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小心翼翼地把回形针放入,水没有流下来。
二、自由猜想,实践探究:1、猜想:不让水流下来,这个杯子能放进多少个回形针?2、学生自由发表,教师按一定的顺序记录在黑板上。
3、请一个学生上台放回形针,提示竖立轻放。
4、在放入较多回形针后(比如50个以上),给学生第二次机会,重新猜测。
5、继续实践,直到水溢出为止,记录放回形针的数量。
三、畅谈感受,尝试解释:1、请学生说说感受,并小结:做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而且尽可能多做几次。
2、尝试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3、可进一步引导观察回形针在杯中的占领空间,虽然看起来有许多,实际上是一个错觉,它的总体积其实还是比较小的。
四、有意拓展,课外延伸:1、换另一个大杯子,猜想:装满水后能放多少回形针。
2、学生实验。
3、分析影响放回形针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杯口的大小、原有水面的高度、液体的不同,放的人的手法等)4、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实验。
3.向上流的水活动内容:水为什么会向上流活动目标:1、纸条和吸管里的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是水的毛细现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充满悬念的、有趣的,并尝试给探究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材料准备:餐巾纸、报纸、挂历纸、吸管、透明胶带少许、小木棍1根、玻璃杯1个、红墨水1瓶、滴管1支、清水1杯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问:为什么会向上流呢?你能通过实验帮方方解释这个疑问吗?二、动手实验,解决问题:1、纸条的实验:在玻璃杯里倒入半杯清水(用红墨水将水染红)。
分别用餐巾纸、报纸、挂历纸的下端伸入红水中。
观察:各纸条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比较:发生的现象有什么差别?思考:这种现象和差别与纸条的什么因素有关?2、吸管的实验:用透明胶带把大小不同的三根吸管按顺序并排固定在小木棍上,然后把小木棍横架在盛有红水的玻璃杯口上,使吸管的下端能伸入红水中。
观察:各吸管里有什么现象发生?比较:发生的现象有什么差别?思考:这种现象和差别可能与吸管的什么因素有关?3、实验原理分析:(1)餐巾纸和报纸里面有孔隙,吸管内有孔,所以红水能沿着他们上升。
(2)孔隙越多,孔径越小,红水上升得越高。
(3)水的毛现象:像纸条和吸管那样,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孔隙越小,水上升得越高。
三、拓展延伸:1、思考:酒精灯为什么能源源不断的燃烧?2、试一试,帮一帮:小明一家人准备旅游,家里养的鲜花没人浇水,你能想个办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4、奇妙的吸水瓶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吸水瓶的制作过程。
2、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教学准备:有盖的矿泉水瓶1个,吸管1根,蜡烛1枝,火柴1盒,水1杯,锥子1个。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护士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外一拉,药水立即被吸进注射器里,手指质量捏住铅笔的笔胆把笔嘴变得放进墨水瓶里,一松手,墨水立即被吸进笔胆里。
药水和墨水为什么会自己进到注射器里和笔胆里?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这问题。
二、动手实验用锥子把矿泉水瓶盖上钻一个孔,把吸管插入孔里。
融一点蜡烛滴在瓶盖上吸管的周围,使瓶盖与吸管密封。
把瓶盖拧紧。
杯子里装一些水。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往水里滴几滴红墨水将水染红。
把矿泉水瓶倒过来,将瓶子捏瘪。
将吸管伸进红水里,然后松手。
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发生?想一想:杯子里的水为什么会倒流到瓶子里去呢?请你思考下面的问题:当瓶子被捏瘪时,瓶内的空间是变大了还是小了?瓶内的空气是增多了或减少?当松开手瓶子原状时,瓶内的空气是变稀了还是变密了?此时,瓶外的空气稀密有没有变化?瓶内外空气的稀密不同,空气压力有什么不同?杯子里的水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被压到瓶子里去的?三、学生小结现在你能解释前面提出的注射器吸药水和铅笔吸墨水的现象吗?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5、显字小魔术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发现显字小魔术的奥秘。
教学准备:碘酒1瓶、棉签几根、面粉少许,杯子1个,小棒1根、干净的毛笔1枝,白纸几张,开水1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见过魔术师表演魔术吗?那神奇的表演真是奇妙极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魔术。
二、动手做往杯子里倒一些面粉,再加适量的开水,用小棒搅成稀薄的面粉糊。
用毛笔蘸上面粉糊,在白纸上写几个字或画一个简单的图案。
待纸晾干后(纸上没有湿),用棉签蘸满碘酒,在刚才写字或画图案的地方平涂过去,奇迹立即会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汇报比试比试懂得了碘淀反应后,我们就可以玩了更多更奇妙的魔术了。
比一比,看谁设计的魔术更奇妙!利用碘淀反应的性质,还能帮我们做许多事情。
三、动手试试找一些不同的食物,如面包、馒头、米饭、红薯、猪肉、白菜等。
在这些食物上分别滴几滴碘酒,观察滴碘酒的地方会有什么现象产生?想一想,如果食物上滴过碘酒的地方出现了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如果出现的蓝色有深浅不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6、纸飞机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制作纸飞机教学准备:厚的挂历纸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飞机是一种非常快捷的交通工具,你知道它在空中怎样飞行的吗?让我们制作一架纸飞机来进行观察吧!二、预备活动取2张纸片,将其中的一张捏成纸团,两只手分别拿着纸片和纸团提升到一具相同的高度,同时松手,观察它们下落时有什么不同。
记下它们下落的路线。
三、制作纸飞机裁一块长方形的纸,纵向画三条虚线,将纸分为四等份。
分别把顶上的两个角折向中间然后又将两个折出的角分别再折向中间,使纸的上部呈现尖角状。
在离尖角处1厘米的下方画一条平行于底边的虚线。
沿虚线将尖角部折向里面。
将纸沿中间的虚线向里对折,然后沿两边的虚线向外折,做成两个梯形的机翼。
调整翼面,使两个翼外缘稍向上弯曲。
在飞机的尾部两边各折出一个小机翼。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试一试:将飞机沿水平方向掷出,它就会盘旋着滑翔。
知道吗纸飞机在空中滑翔时,是机翼获得的升力在支持着它。
同时通过尾小折翼控制飞机的升降和转向。
四、想一想你还能设计出其他形式的飞机吗?7、小小“保险箱”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制作保险箱教学准备:搭扣、锤子、橡皮筋、钉子、小木棍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百宝箱,里面装着自己喜爱的画片、图书、玩具等。
可怎样才能妥善地保管这些东西呢?你可以在百宝箱里安上一个搭扣,让它成为一个“保险箱”二、动手做在箱盖内的合口处装上扣鼻,在箱子内侧的合口处装上搭扣。
盖上箱盖,让搭扣能够正好扣上扣鼻。
在箱内的搭扣两旁各钉一枚小铁钉,系上橡皮筋,把搭扣压在箱子的边沿。
在箱内搭扣的基脚上方钻一个小孔。
使小孔正对着搭扣。
当你合上箱盖时,用小木棍从小孔伸进去推一下搭扣,箱内的搭扣在橡皮筋的作用下,会“自动”扣住箱盖上的扣鼻。
从外表上看上去箱子上没上锁,可是别人怎么也打不开它。
娄你想打开箱子时,只要用小木棍伸进小孔往里推开搭扣,箱子就打开了。
三、试一试除了箱子之外,你能把你的抽屉也改成不锁的“保险”抽屉吗?8、返回式滚筒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制作返回式滚筒,培养学生爱科学的信心教学准备:火柴2根、大的金属螺帽2个、棉线、橡皮筋1根、带盖的塑料宽口瓶1个,锥子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有这样的一种滚筒,当它从你手中滚离以后,又能够自动滚回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学们不妨自己制作一个这样的滚筒来研究一下。
二、动手做拿棉线将2个螺帽与橡皮筋拴在一起用锥子在宽口瓶的盖子和底部的中心位置各钻一具小孔把捆有螺帽的橡皮筋的两端分别穿过瓶子两端的小孔,然后各用一根火柴拴住。
三、试一试在平地上把滚筒推出,当滚筒停止向前移动时,你是不是发现它又返回来了?如果把滚筒从一个斜坡上放下去,滚筒还能够自动滚回来吗?学生讨论:为什么滚筒会自己回来四、汇报:当你推动滚筒朝前移动的同时,滚筒里的橡皮筋跟着扭转;当滚筒停止向前移动时,筒内的橡皮筋开始反向扭转,滚筒就自动返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