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学勤
李学勤在古文字学研究方面的成就
李学勤在古文字学研究方面的成就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
1952年至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墟文字缀合》。
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室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1991年至1998年任所长。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
在古文字学方面李学勤有着突出的成就,比如在甲骨文断代和西周甲骨文方面他都有着独特的见解。
下面就是对其成就的简单列举。
第一,他认为21世纪的甲骨学,应该属于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阶段,需要着力探索的,所以他列举出了了下列七个课题。
一,文字的研究甲骨的鉴定研究,由文字的辨识考释开始。
文字的释读,始终是甲骨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关键所在。
已发现的甲骨文,究竟有多少不同的字,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
这是因为进行统计的各家,在哪些字形是异体别构这一方面,理解互相不同。
不过无论如何,把数量推断在4000至5000之间,是妥当的。
在这4000至5000个字里面,得到释读并为大家所公认的不及一半,所以他认为考释文字仍是我们迫切的任务。
没有释读的字,不少是比较希见的人名、地名。
尽管有人说,释出一个字,好像发见一颗行星,但这样的字能否考定,究竟关系较小。
至于一些甲骨文中的常用字,有没有正确释读,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裘锡圭先生近年释出宾组卜辞内的“皿”字1,不仅好多文句的难点涣然冰释,还促进了月食记录的顺利推算2。
有计划地将这一类字选出释读,会对学科前进多所裨益。
释读古文字,一般就是说明该字相当后世的某字,这便要指出其间字形演变的联系,有时也涉及音和义的演变。
不能说明这种联系,释读即缺乏可信的基础。
李学勤先生与河洛文化
人文中原59研究丝绸之路,呼吁还洛阳以其应有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现代丝绸之路”呼之欲出。
洛阳无论是在古丝绸之路还是在“现代丝绸之路”上,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991年6月,洛阳市史志办在全国史学界征集“洛阳与丝绸之路”研究稿件。
至翌年3月,共收到稿件50余篇,精选出33篇编辑成册,命名为《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特邀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的李学勤作序。
此前我与李学勤先生素昧平生,冒昧去函邀其作序,心里并没多少谱。
想不到先生很快便亲自手写序文寄给我们,令人喜出望外。
先生的序一气呵成,字字珠玑,明显是在认真阅读了每位作者的文章后,经过深思熟虑而写就的,这篇序文对全书而言,无疑具有高屋建瓴、纵览全局的“定盘星”作用。
先生从丝绸之路的渊源说起,界定了丝绸之路的定义,进而阐述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称“这是一个新颖而重要的研究题目。
以前一提到丝绸之路,便联想到长安,这无疑是必要的,因为从狭义的丝绸之路观念去看,自然应强调长安的历史作用……不过如果从广义的丝绸之路观念加以思考,就可以看到洛阳也具有很高的重要性,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必须还洛阳以其应有的地位”。
先生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包括西安的专家学者在内的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同。
河南大学教授朱绍侯先生《洛阳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一文的论述即十分契合这一观点:“西汉的首都在长安,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西汉政府经营西域的出发点是长安,西域诸国与西汉政府贡使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的汇集点也是长安,因此长安很自然地成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
到了东汉时期,洛阳成为首都,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对外联系的中心,因此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自然也就从长安转移到洛阳。
此后的曹魏、西晋、2019年2月24日凌晨,北京,一位86岁老人的脉搏永远停止了跳动。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辞世,致哀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辞世,致哀李学勤先生今晨辞世,享年86岁。
他是这个时代里殊为难得的百科全书式学者。
古泉文库为李学勤先生的离世表达我们诚挚的敬意。
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
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钱币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李学勤先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文化研究,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众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
人物生平1933年,李学勤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喜爱读书。
1951年至1952年,就读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金岳霖。
1952年夏,入学不到两年的李学勤在既未毕业、也未取得任何学位的情况下,离开清华,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辅助曾毅公、陈梦家,编著《殷墟文字缀合》。
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担任侯外庐的助手。
1985年至1988年,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提出了“走出疑古时代”口号。
1991年至1998年,出任所长。
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
2004年起,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他是少数于清华肄业、而后成为教授的特例之一。
李学勤担任人文社科学院历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1年9月2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召开前,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馆长聘书颁发仪式,李学勤正式担任受聘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任期五年。
2013年7月9日,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于成都金堂举行。
该奖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发起,历时六年的网络投票、五个月的正式评议,正式公布了该奖获得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
李学勤简介_李学勤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李学勤李学勤(1933~ )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北京市人。
1933年3月28日生。
1952年肄业于清华大学系。
1952~1953年在中国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
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任该所副所长。
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并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
1985年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
李学勤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牍帛书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50年代,他缀合、整理殷墟发掘所获甲骨,用排谱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历史地理,并首次鉴定出西周的甲骨文;他首创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辞说,继而又就历组卜辞等问题提出两系九组的新分期法。
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分期、分区、分国别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大成就。
在系统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础上,他对商周时期的礼制、职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探索。
50年代后期,他综合研究战国时期金文、陶文、古玺、货币文字及简帛,从而促使古文字学领域中新的分支——战国文字研究形成。
他从1975年起先后参加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湖北江陵张家山竹简等出土文物的整理注释,并利用这些新材料,对战国以至汉初的学术史、文化史进行探索,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李学勤曾多次前往欧、美、澳、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研究当地公私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物,与外者进行搜集和研究,出版了《英国所藏甲骨集》,同时准备出版有关欧洲所藏青铜器的专著。
已出版的专著有《殷代地理简论》(1959)、《中国青铜器的奥秘》(1980)、《东周与秦代》(1984)、《古文字学初阶》(1985)、《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主编,1985~1986)等,论文迄今已发表近二百篇,主要有《论殷代亲族制度》(1957)、《战国题铭概述》(1959)、《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1977)、《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1981)、《重新估价中国的古代文明》(1982)、《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1983)、《对古书的反思》(1986)等。
李学勤:国学回顾与展望讲座实录
李学勤:国学回顾与展望讲座实录编者按2019年2⽉24⽇,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学勤先⽣因病去世。
承蒙先⽣始终关怀和⽀持岳麓书院教学、科研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书院上下感念⾄深。
2000年以来,李学勤先⽣先后四次莅临岳麓书院讲学,让书院师⽣及社会各界⼈⼠受益匪浅。
今⽇,我们推出先⽣在书院讲学的第⼆场讲座实录。
“国学”是什么?应该怎样研究“国学”?2005年10⽉30⽇下午,先⽣受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之邀,主讲书院明伦堂讲会第7期,对中国国学研究作了回顾和展望,并就“国学”的相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各位⽼师、各位同学:今天我荣幸地来到这⾥和⼤家见⾯,向⼤家请教,确实很⾼兴。
本来这次来参加楚⽂化研讨会,时间很紧,担⼼来不了,不过还是来了,很⾼兴。
之前我和朱(汉民)⽼师商量,是不是可以谈⼀下“国学”的问题。
平时我很少谈这个问题,因为怕⾃⼰的把握不够,不过因为这⾥成⽴了国学研究基地,这是⼀个很⼤的事情,⼤家⼜是⾃⼰⼈,所以就随便谈⼀下,希望⼤家批评指正。
◈⾸先,⼀些媒体问我什么是“国学”?我认为,这个词,它的界说和定义⼀定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且这个不同将长期延续下去,不是说在⼀个时期就会得到⼀个统⼀的国学的定义,这是做不到的。
因为,什么叫做“学”?对学的内容,⼈⼈都有不同的意见,今天我们想要给“国学”下⼀个公认的定义是不可能的。
可是,如果我们从历史的⾓度来考虑,“国学”这个词还是可以讨论的。
“国学”这个词第⼀次出现的时间还有待考察,我认为这个词的产⽣⼀定是和西学相对应的。
之所以有所谓“国学”,就是因为有“国”以外的“学”,所以实际使⽤这个词是在晚清,就有了中学、西学的对⽴,中学就是“国学”。
前⼏年发⽣了⼀件事情,与我本⼈有关。
1992年,我在清华⼤学建⽴了⼀个汉学研究所,研究外国⼈对中国的研究,当时也没多想,西⽅研究中国的⽂化叫汉学,我们也就这么叫了。
结果引起轩然⼤波,很多⼈说这个词是带有殖民主义⾊彩的,扣了很多政治帽⼦。
李学勤 探索中国古代文明
探索中国古代文明--李学勤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圣凯诺·世纪大讲堂。
有人说你要了解一个人的未来,最好是掌握他的过去,最好是能清晰地掌握他的童年,这对了解他的未来是有好处的,实际上对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如果你想预知一个民族的未来,最好是能探索他的本源,所以本期的世纪大讲堂,它的节目的名字叫做"探索中国古代文明"。
嘉宾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李学勤。
好,现在大家看到坐在我左侧的就是李学勤先生。
我们知道在不久前,我们国家启动了一项工程,叫断代工程,其中有四位首席专家,第一位就是我们的李先生,第二位是李伯谦,考古学家,还一个天文学家,叫席泽宗,还有碳14的测年的一个专家叫仇世华。
那么,李先生是光临我们这个节目的第二位断代工程的首席专家。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李先生他记忆力非常非常得好,尤其对他领域内的事情,细枝末梢全都特别特别的了解,不信咱们做个测验。
第一是天再旦,听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李学勤:天再旦当然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记录了,它是见于古本《竹书纪年》,这是说在西周的时候,有一个王是周懿王,周懿王的时候,在他所居住的郑这个地方,郑这个地方,就是在现在的陕西华县,在这个地方天亮两次,每一次就叫做旦了,这个天亮两次就叫天再旦,这个经过现在的天文学的推算,就相当于公元前的899年。
主持人:就是我们说的日食是吗?古代的一次日食?主持人:好,最后一个名词考试,三焰食日,一二三的三,火焰的焰,食是吃掉,粮食的食,日,就是日头,太阳。
李学勤:三焰食日,应该说在科学研究的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一个课题了,因为是在30年代,在安阳殷墟的甲骨文里头发现的,那么当时在安阳殷墟的小1屯,用我们考古学的词在小屯C区,小屯C区一个著名的窖穴里面,这个窖穴叫YH127,在窖穴里面发现了,迄今为止也仍然是最大量的一批甲骨,这些甲骨里有一个龟甲,它刻了在商代武丁的时期,商王,商代后期的一个王叫武丁,他这个时期的一些卜辞。
历史学家李学勤去世:那个一生追索中华文明根脉的人走了
龙源期刊网
历史学家李学勤去世:那个一生追索中华文明根脉的人走了
作者: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2019年第10期
人物时事速递 >>
2019年2月24日,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学勤先生辞世,享年86岁。
他一生致力于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等领域。
马王堆帛书、定县汉简、睡虎地秦简、清华简等珍贵材料都是他参加或主持整理的,他为中国夏商周断代史的补充和解释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广博的研究领域中,先生始终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奥秘作为研究重心。
他常说,更好地把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展现出来,对那些贬低中国古代文明的说法加以纠正,是我們历史学者的责任。
人物素描用学术研究回应质疑,将中国文明向前推进
外国学者认为商代以前只是氏族社会或部落群居,所以商之前根本不属于国家,这段历史不能算在中华文明史之内。
国家于是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
作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一直处于争议中。
但他从未与批评的声音对峙,而是用学术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考据研究中,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证,从文献记载验证挖到的文物。
比如王城岗遗址,大体和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相对应。
这样一来,不再是考古人自说自话。
从王城岗、阳城遗址到新砦遗址,再到二里头遗址,贯彻夏代早期中期晚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中国有据可依的历史年代向前推进两千多年,一直到夏代初年。
【适用话题】博学专注中国历史严谨。
我与李学勤共同主编《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我与李学勤共同主编《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作者:郭志坤来源:《世纪》2020年第06期李学勤先生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等。
我长期在上海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两地相隔,可专业爱好相同心相连。
他知识渊博,待人厚道,热心助人,在共同主编《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过程中,对我的教诲良多。
李学勤先生多次建议我组织编纂大众化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在长期往来交流中,李学勤先生总会提到史学“通俗化”话题,认为史学工作者的天职就在于把所认识、所了解的历史知识通俗地告诉大众。
李先生不止一次讲了司马迁在通俗上下了很大功夫,是通俗中国历史的典范,在引经据典自然离不开《尚书》,而他本人曾受学于《尚书》博士孔安国,亲得古文《尚书》之学的传授,然而他在引用《尚书》时,对于古奥费解的字词,都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应该说是在“通俗化”方面的重要创意。
另外,司马迁还尽力将史事叙述情节化,使之活现于读者眼前,无愧于历史家的大手笔,这些,都是后人需要学习的。
遵照李先生的教诲和期望,我做了一些通俗化的编纂工作。
从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岗位上退下来不久,我受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我知道李先生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常常求教于他。
如《新四军女兵》撰稿事宜,我去北京出差时拜访了李学勤先生。
他听了此次北京之行的目的,便半开玩笑地说:“你从古代史转到近代史了。
战线拉得好大啊!”我连忙解释说:“没有转行,这仅是一次短期打杂。
”随后,他建议我继续在中国历史知识的普及方面做些工作。
李先生说,20世纪50年代,吴晗以史学界权威和北京市副市长的身份,向学界提出写一点通俗文章、通俗读物。
他不仅撰文提倡,还亲自主编影响很大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其成功之道在于丛书通俗易懂。
紧接着他说道:“你是否能从新的角度,来编撰一部通俗中国历史?”虽是征询的口吻,其实这是一篇好大的命题作文,我马上摇头说:“无能为力,也无从着手!”李先生又坦诚地说:“不是要你自己单枪匹马地撰写,而是组织一批学者来编撰。
李学勤:《诗论》的题材和作者
李学勤:《诗论》的题材和作者【摘要】李学勤是中国当代著名诗学家,他所著的《诗论》探讨了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首先介绍了李学勤的学术背景,接着概述了《诗论》的主要内容和文学价值。
随后分析了李学勤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他的文学思想。
结尾总结了李学勤在诗歌领域的贡献,并展望了《诗论》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通过对李学勤和《诗论》的详细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著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也可以了解李学勤在文学领域的独特见解和影响力。
【关键词】李学勤、《诗论》、题材、作者、学术背景、主要内容、文学价值、影响、文学思想、贡献、影响。
1. 引言1.1 介绍李学勤李学勤,字林生,江苏靖江人,中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文化学者、画家,中国文艺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学艺术评论家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擅长文学评论、散文创作,其作品著录于《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求是》、《当代》、《诗歌报》等报刊。
李学勤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央编译局工作,任翻译编辑。
其研究领域包括文学理论、文化批评、文化研究、文化比较、文学思潮、小说、散文等,尤以文化批评、文学理论见长。
李学勤的学术成果丰硕,著有《诗论》、《松树》等多部作品,深受读者好评。
他是中国当代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对中国文化研究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概述《诗论》的题材《诗论》是李学勤的一部重要著作,其题材涵盖了诗歌的创作理论和审美理念。
在这本书中,李学勤系统地探讨了诗歌的本质和特点,分析了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表现形式。
他不仅对古代诗歌进行了深入剖析,还对现代诗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展望。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诗歌进行对比和分析,李学勤试图探讨诗歌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从而揭示诗歌的持续发展和更新。
在《诗论》中,李学勤还提出了许多对诗歌创作具有启发性的见解和观点,为广大诗人和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李学勤:用一生解码中国文明根脉
李学勤:用一生解码中国文明根脉
李学勤是中国著名学者,其学术研究涉及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他的著作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被称为当代最杰出的古典文献学者之一。
他表示,自己的一生都在研究、探讨中国文明的根脉,并试图从中发现并总结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特色。
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立志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成为一名学者。
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但他始终保持着衷心而有力的联系,将自己的知识和成果带回中国,为发扬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曾研究过《论语》、《道德经》、《周礼》等经典文献,以及《资治通鉴》、《新唐书》等史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和思考方式。
李学勤认为,中国文明源远流长,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挖掘其中的宝藏,以便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他的研究深入浅出,特别注重将古代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使其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感受。
他坚信,研究中国文明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深刻理解历史的轨迹和文化的演进,同时意味着对未来的启示和指南。
他写道:“如果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传统有充分的了解和了解,就可以更好地讲述关于事物的故事,指出其方向,更好地风险规避,更好地面对各种疾病。
”
在李学勤看来,中国文明是一个宝藏,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和开发的宝藏。
他的研究贯穿了整个中国文明发展的历程,从而发现并且总结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思路。
总之,李学勤一生都在为了研究和总结中国文明的根脉而奋斗,始终坚信仅仅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个宝藏,激发出更广阔的文化力量,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李学勤:用一生解码中国文明根脉
李学勤:用一生解码中国文明根脉作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李学勤先生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中国文明的根脉。
他认为,了解和掌握中国文明的精髓,需要用一生的精力去解码中国文明的根脉。
中国文明的根脉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二是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三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文明的精髓和内涵。
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国有着悠久的书写历史,藏书丰富。
从古代的六艺和礼乐制度,到诗词歌赋和史书编纂,都是重要的文献资源。
通过分析这些古代文献,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显现。
其次,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化和政治事件,如黄河文明的形成,先秦时期的道家、儒家、法家的兴起,唐宋诗词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的经学思潮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发生在特定的时期,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内涵。
只有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深入了解,才能真正掌握中国文明的根脉。
最后,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文化是中国文明的核心,表现在语言、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
例如中国独特的中文语言和汉字书写系统,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带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学内涵,更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刻思维方式。
总之,研究中国文明的根脉,需要用一生的精力来投入,需要深入研究古书、历史和文化,需要跨越时空障碍,理解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领悟中国文明的精华和魅力,才能把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传承下去。
李学勤先生读《山海经探秘》之感言
李学勤先生读《山海经探秘》之感言1. 引言在当代我国学术界,李学勤先生可以说是声名显赫的大家级学者。
他以其深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博大的胸怀,多年来一直在我国古代文化与文献学领域发光发热。
而他读完《山海经探秘》后的感言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瞩目。
2. 《山海经探秘》的深度与广度评估我们需要对《山海经探秘》的深度与广度进行评估。
《山海经》作为我国古代文献中的珍贵宝藏,记录了丰富的地理、民族和神话知识,对于我国古代的地理概念、人文传统和文化认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而李学勤先生在阅读《山海经探秘》时,深入挖掘了其中的深奥内涵,对其中所包含的地理形态、民族风情、神话传说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使之增添了新的时代价值。
3. 文章内容探讨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从李学勤先生的角度出发,探讨《山海经探秘》的重要内容。
李学勤先生强调了《山海经》对于我国古代的地理概念的重要性,他指出《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地理信息不仅仅是古代我国人对于地理环境的观察和认知,更是对于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贡献。
李学勤先生关注了《山海经》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关系,他认为《山海经》中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是我国古代神话传统的珍贵遗产,对于我国古代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李学勤先生还对《山海经》中所涉及的各族民族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从中发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4. 总结与回顾李学勤先生读完《山海经探秘》后的感言,不仅是对于《山海经》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的肯定,更是对我国古代文化、文献学和民族文化的认可与传承。
在当代我国,我们需要像李学勤先生一样,以敬畏的心态去读懂《山海经》,去探寻古代我国的文化智慧,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想共享一下自己对于《山海经探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山海经》不仅仅是一部古代地理、民族、神话的经典之作,更是我国古代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通过对《山海经》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古代我国的地域面貌和文化传统,更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指引我们走向现代文明的新境界。
李学勤等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
李学勤等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李学勤与《春秋公羊传注疏》
2.《春秋公羊传》的历史地位
3.李学勤对《春秋公羊传》的注疏贡献
4.对李学勤注疏的评价
正文
李学勤,字伯简,清朝著名经学家。
他精通多种经典,对《春秋公羊传》的注疏成就尤为突出。
《春秋公羊传》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极高历史地位的经典著作,是儒家经典《春秋》的重要注解之一。
该书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线,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并附有丰富的评论,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李学勤对《春秋公羊传》的注疏,采用了传统的“疏”的方式,即在原文下面添加注解,对原文进行详细的解释。
他的注疏,不仅对原文的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还对原文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地名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使得《春秋公羊传》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
李学勤的注疏,受到了当时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他的注疏,既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得《春秋公羊传》的学术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他的注疏也反映了清朝时期《春秋》学研究的高度成就,对后世的《春秋》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百科全书式学者”李学勤去世
“百科全书式学者”李学勤去世李学勤肖像。
清华大学官方微信供图本报记者任敏覆满爬山虎的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是稀世之宝清华简珍藏之处。
自2008年以来,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带领团队在这里孜孜不倦地释读古老竹书,破译古文字密码。
2月24日0时11分,这位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等身份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溘然长逝,享年86岁。
李学勤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1951年至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李先生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属中国社科院)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此后一直在这里工作。
2003年起,先生回归母校,出任清华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他也是为数不多的成为母校教授的清华“肄业生”。
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种种身份,让李学勤先生有了“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之美誉。
李学勤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在多学科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例如,在甲骨学研究方面,他建立了殷墟甲骨“两系说”的分期理论,发展了“非王卜辞”的研究,并首先鉴识出西周甲骨文;在青铜器研究方面,他从“形制、纹饰、铭文、字体、功能、组合和铸造工艺”等方面开展综合性研究,推进了商周年代学的建立和商周史研究的发展;在战国文字研究方面,他率先提出战国文字“五系说”;在简帛研究方面,他参加了马王堆帛书、定县汉简、张家山汉简的整理,并主持了睡虎地秦简、五一广场东汉简等多种珍贵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
人生最后十年,李学勤的名字与清华简牢牢“绑定”。
在他主持之下,清华简的抢救、保护、整理与研究有条不紊地推进。
中心研究员李均明回忆,释读清华简,先生既当“指挥”又亲自上阵,除了释读自己的篇目,对于别人的篇目也会拿回去一一过目,反复斟酌。
一般竹简释读时,都要在文末添加注释,他记得,李先生会帮助别人修改注释,“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尽量引用最好的资料,以做到精益求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李学勤
专书
1.《通向文明之路》,商务印书馆,2010年4月。
2.《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李学勤卷》,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11月。
论文
1.《由新见青铜器看西周早期的鄂、曾、楚》,《文物》2010年1期。
2.《清华简九篇综述》,《文物》2010年5期。
3.《建国六十年来甲骨学的回顾与展望》,《殷都学刊》2010年1期;《新华文摘》2010年15期;《高等学
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4期。
4.《论高青陈庄器铭“文祖甲齐公”》,《中国文字博物馆》2010年1期。
5.《楚国申氏两簠读释》,《江汉考古》2010年2期。
6.《试说青铜器铭文的吕王》,《文博》2010年2期。
7.《关于杨筠如先生晚年事迹的补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3期。
8.《论西周王朝中的齐太公后裔》,《烟台大学学报》,2010年4期。
9.《再谈甲骨金文中的“”字》,《湖南博物馆馆刊》,第6辑。
10.《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期。
11.《探寻久被遗忘的周代应国》,《文史知识》,2010年11期。
12.《从清华简谈到周代黎国》,《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二、赵平安
1.《释“”及相关诸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何簋铭文在文字演变上的意义》,《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3.《释孛及相关诸字》,《文字学论丛》第五辑,线装书局,2010年。
4.《汉字——我们的精神家园》,《光明日报》2010年3月11日“光明讲坛”专版。
5.《文化遗产图书的经营大有希望》,《中国文物报》2010年10月29日。
三、李均明
1.《秦汉帝国标准化概述》,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
2.《战国简所见舜之形象》,《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2010年。
3.《读清华简札记》,《第一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文集》,2010年。
4.《战国数字》,《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5.《回忆简帛整理》,《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四、李守奎
1.《保训二题》,《出土文献》,中西书局,2010年。
2.《包山司法简致命文书的特点与138-139号简文书的性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
3.《包山120—123号简补释》,《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4.《出土楚文献姓氏用字又异写现象初探》,《中国文字博物馆》2010第2期,2010年9月。
五、赵桂芳
1.《战国饱水竹简的抢救性保护》,《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2.《国务礼品文莱苏丹龙辇的保护修复》,《中国文物科技研究》2010年第2期。
六、沈建华
1.《清华战国楚简<保训>所见商代先祖史迹传说》,《古文字研究》第28辑,2010年。
2.《清华楚简“武王八年伐旨阝”刍议》,《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3.《清华楚简<祭公之顾命>中的三公与世卿制度》,《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4期。
4.《殷周时期的河宗》,《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七、廖名春
1.《〈周易系辞传〉干专直新释》,《周易经传文献新诠》,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0年1月。
2.《先秦尚书“顾命”释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学刊》2010年第3期。
3.《清华简保训篇解读》,《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3期。
4.《简帛〈五行〉篇“不仁思不能清”章补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中华书局,
2010年。
5.《〈周易•晋〉卦爻辞新释》,《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
6.《清华简与尚书研究》,《文史哲》2010年第6期。
7.《〈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初读》,《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8.《郭店简“訇”、上博简“”字新释》,《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9.《帛书〈五行〉篇“酉下子轻思于翟”段新释》,《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书局2010年10月。
10.《郭店简语丛诸篇“卯”字试释》,《文史》中华书局,2010年第6期。
八、彭林
1.《对叙事主义史学理论的若干辨析》,《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转载。
2.《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光明日报》刊发摘要。
3.《构建史学知识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九、刘国忠
1.《清华简〈金縢〉与周公居东的真相》,载于《出土文献》第1辑,中西书局,2010年。
十、刘风华
1.《<小屯南地甲骨>2667版与历草类》,《古文字研究》第28辑,2010年。
2.《<小屯南地甲骨>2667版新探》,《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3.《无名组胛骨卜辞的书写风格和行款布局》,《中国文字博物馆馆刊》2010年第1期。
十一、陈颖飞
1.《从追寻符号的魅力到探索中国古代文明——李学勤先生访谈录》,《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3期。
十二、袁金平
1.《新蔡葛陵楚简“大川有氵介”一语试解》,《语言学论丛》,第42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
十三、孙飞燕
1.《<保训>释文两则》,《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11日,第6版。
2.《<容成氏>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7期。
3.《读<容成氏>札记》,《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
十四、马楠
1、《西周“五门三朝”刍议》,《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