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士对夏商周工程和李学勤的评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内人士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和李学勤的评价

(1)

到底是李学勤喜欢给人作序,还是别人凑上去求序,这恐怕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李先生年轻时候是有野心、学术上想往上爬(这些本身是正当的),很多做法按照今天来说有失厚道。但是“历史标准”原则大家都是知道的,必须看到这是“正常”的普遍行为,包括你我的父辈(只要不是只在家种地做工)几乎无一可以避免都参与进去了,只是程度和效果不同而已。毕竟李先生还是在学术上有野心不是害人的纯政治,除非有证据表明他有在当时环境下都过头的行为。

以今天的标准,李学勤先生学问是很好的。当然人无完人,他学术的不足在于系统性研究不是强项、下结论比较随意、还有点过去的老“价值观念”(《古史考》编者则远过之),但是其作品所具有的洞察力合启发性仍然是当代罕见的。作为一个位居高端的学者,想找个突破口在学术史上留地位,这极端正常,没有什么值得诛意的。李先生拿疑古开刀,确实很多地方为了立异而有意贬低疑古再行“归谬”,不算很严谨。我以为李先生的“释古”在学理上是错误的,但是依据新资料很多具体地方说得有道理。抱歉,扯远了。

至于断代工程,确实长官一时心血来潮,但是靠政府资金进行一项极端有价值的研究(怀疑这点的兄弟我都懒得和你说),这很正常。对比之下拿五角大楼、CIA项目的美国学者海了去了。但是在四年(实际上至今未完)时间里,长官早拿这事忘得干干净净,也不存在政府故意压课题组出具体结论的说法,课题领导小组确实有强求一致的地方,但这多半是因为学术观念比较老旧。花了2000多万(追加),多数用在加速器质谱仪、发掘等费钱的玩意上,一百多号(教授博导居多)人剩下能有多少?结果归纳前人居多、创新居少,不过在眼下的学术水准中“良+”是绝对有的,毕竟极端艰难的课题,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此类基础工作,其意义仍然是巨大的,至少值那几十辆进口轿车的钱。

说到底,李学勤仍然是一个纯学者,一个有学问、有想法、有些世故同时也与过去难以割断联系的学者,值得这么刨根问底吗?若他都应该如此追究,估计中国社会上游该有5成人得下狱、处决。倒是《古史考》是在不该还用文革的调调编纂。

(2)

李学勤先生和某些考古学工作者有过节(太多中国考古学家在上古史上的无知骄傲,足以让我蔑视他们),何以见得是李学勤先生的错?我也在考古混饭,要是把考古的底揭一揭,估计大家会一股脑骂中国考古如何如何了。

依靠法规和自身神秘外衣的保护,中国的考古一直是金玉其外。老一辈考古学家的学术功底都很好,俞伟超、邹衡、宿白……考古学本身也是博大精深的。可是现在的考古学已经堕落为什么了?

李学勤先生固然不是田野考古学家,可是谁说考古学家就一定是做田野的?大家知道出土的东西头号重要的是带文字的,这些资料60岁以下的考古学家基本完全没有能力处理。挖、挖,找个技工就成,排队、排队,其实考古学界内部

就对此怨气冲天。要不就是借用人类学理论,可是自己独有的技术合方法呢?没有自己独立的学格学科就应该取消。

现在的考古研究生几乎很少选择历史考古的,都喜欢新石器。为什么?画鬼容易文献难通。而历史时期的考古恰恰应该是中国考古贡献给世界的头号大餐,这却成了事实上的死穴。断代工程全部、或者半数交给考古学,不如不做。

我本人在几乎所有大的方面反对李先生的观点,还是陈梦家的超级支持者,所以对于李学勤先生的感觉大家也能猜得出来,不过这么贬低李学勤是在太过分。楼上有兄弟说这是“现在激起弱势群体的反弹”,我完全同意,不过反弹超过底限一样该批评。比如《古史考》编者说李先生“从来不会写超过5千字的论文”就是不值得一驳的谎言。

《古史考》编者不是圈子里的人,道听途说的东西太多,若对簿公堂肯定要输。

(3)

大家讨厌吹嘘,可是在中国只要你做点事情肯定有一对老妓在背后放P。你只要说这个年代可能要早几十年,那边报纸就说“中国文明比埃及还早”。你只要说这个问题传统观点可能错了,那边就是“中国历史即将被改写”。与李学勤何关?

断代工程确实有些地方不可原谅,都是大家熟视无睹。比如有些观点是外国人最早提出,工程有意回避等。

李学勤无论如何不至于被如此揭批,虽然比起裘锡圭的学问和其他地方要差不少,严谨也不够,但这属于学术话题。也只有妄人才敢说李学勤没学问。

《古史考》编者的很多揭批“事实”与实际不符,纯属道听途说,这点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若李学勤诉诸法律,那边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如果法官公正的话)!不过我觉得李先生不会。

(4)

【可是仗着国务院的牌子,《夏商周年表》就已被《辞海》和一些字典采用】——————————————

这和国务院、断代工程风马牛不相干。就像有些“学者”主动热脸凑上去拉当官的进各种学会、甚至工程院挂衔一样,其实被拉者也许想都没想过。我知道有太多的经过苦难时代的老一辈读书人,把钱、权看得很重,为了很少一点经费就可以主动干这种事。至于出版社,多半是出于“与时俱进”的心态,未必是受什么压力。难道不接收1046会被撤职?

不管怎么说,目前任何一家观点(使用断代工程一半资料的都没有)都不如断代工程研究来得彻底(我没说工程就一定对),把它作为“通行的假说”亦无不可。若作为官方立场强迫接受就过了,但是我没听说,在线哪位听说了请告诉我,我一起骂。就算是投资,也不是股东完全说了算的嘛。

中国现在这个样子,可以说按照严格标准几乎每行每业、绝大多数学者都是问题成堆,象裘锡圭先生这样的学者凤毛麟角,而李学勤先生各方面应该在平均水平之上很多。即使打“擦边球”(李先生经常在一个问题上正、反、中多方下注,结果正确答案总归难逃五指山。我不知道他是否有意还是不停修正自己观点)也

不应该被如此揭批,再说就算要清算也应该按规矩来。你什么时候听到法官在宣判时候破口大骂已经被定罪的、劣迹斑斑的被告?理智和价值中立是进入学术殿堂时候最基本的规矩。作为一个优秀学者,李先生应该受到起码的尊重,有问题要澄清可以学术争论。

断代工程的很多问题是学术“政治”(学术圈利益角逐),与官方几乎完全无关。人当官的在乎你1027还是1046啊?只要结论出来自己可以第一个上讲台发言、被传媒报道就成了。5人小组也不是李学勤简单作主得了的,不同意见多得很,比如被《古史考》收的很多论文(他们未必每人都有兴趣加入揭批行列)。但是作为一个课题组,在结论出来后个人应该闭嘴也是起码的纪律,就象任何一个协作群体的合作原则一样。有不同意见可以内部提、或者以后另行研究。

至于文革时候那些文章,我们可以回去问问自己父辈,只要他是所谓“干部编制”而不是纯体力劳动者,哪个没有写过或者相信过这些?只不过活来没有李先生成功罢了。要不要忏悔?要,整个民族都应该为那个疯狂的年代忏悔,不过这和人身攻击完全不相干。

赞同如此揭批李学勤者,请从自己父母清算起。

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为国家世纪之交的一件断定中国上古历史线索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最终的研究结果是争议多,不理想,但有深远影响,毕竟他开了一个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先例,为以后类似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不能过分苛求上个世纪的人。

谈夏商问题,有这样几个焦点,一,徐旭生“夏墟”探索及后来发现二里头,是夏朝还是夏商两朝延续的遗址?二,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的“亳”都之争,西亳说,桐宫说;三,牵扯到一些人,邹横,李伯谦,赵之荃,李学勤诸位先生。

我们先说历史的梗概:

中国在经历了仰韶龙山两个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后,进入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然后进入夏朝,后来商灭夏,周灭商。但是相关问题由于时间久远难以澄清。

问题一:二里头遗址的性质。50年代发现二里头,二里头在河南偃师,经考古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考古学称之为“期”。初步认为1-2期是夏遗址,3-4期是商文化。后来邹横论证其均为夏文化。此后争议不断。主要论证在夏商文化分解是在那一期的问题。

问题二:偃师商城。1983年发现。确定为商代城址。史书多次称商汤所建的亳都就在偃师。两者结合,大家认为我们发现了历史上商汤的亳都,就是偃师商城。有学者称伊尹放太甲的桐宫就是偃师商城。桐宫就在亳都内。

问题三:郑州商城。邹横老师论证这才是商汤所建的亳都,偃师商城是西都或陪都。由此引发争议。有人认为是后来的商王仲丁的嚣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