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__专题辅导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的内容及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的内容及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的内容及地位内容摘要: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独创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以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也值得我们学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这个问题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犯有严重错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大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辅导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辅导

• 2)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关系
–集体智慧的结晶 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1、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 • 1 )在拨乱反正、改革起步中形成主题(从11 在拨乱反正、改革起步中形成主题( 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 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 • 2 )在全面改革中逐步发展,形成轮廓(至十 在全面改革中逐步发展,形成轮廓( 三大) 三大) • 3 )在深化改革中走向成熟,形成体系(至十 在深化改革中走向成熟,形成体系( 四大) 四大) • 4 )在全面建设小康中继续发展深化创新(十 在全面建设小康中继续发展深化创新( 四大以来) 四大以来)
邓小平理论在走向成熟、 邓小平理论在走向成熟 、 并形成体系阶段 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有( 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有()。 • A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提出了“三个有利于” • B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 . 提出了计划市场两种手段都可以为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用 • D .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 • E .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阶段 标志性事件
•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标志) (标志)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基本路线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 的主要内核) 的主要内核) • 重新确立思想路线(邓论产生的前提) 重新确立思想路线(邓论产生的前提) • 农村改革(分田到户)与办特区 农村改革(分田到户)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和 社会历史条件
• 2、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 1 )国际背景:当今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新 国际背景: 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 2 ) 国内背景 - 历史根据 :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国内背景- 历史根据: 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 3 ) 国内背景 - 现实依据 : 改革开放以来伟大 国内背景- 现实依据: 实践。 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各自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各自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各自的深刻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其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重要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何毅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完整版)毛概复习提纲

(完整版)毛概复习提纲

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有什么相互关系?(第5-8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b.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第10-17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为何提出?它们相互之间有何关系?(第26-27页,也可参考专题课件)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即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全书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全书文风朴实,不讲空话,在简明扼要的论述中,总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其言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做作之态,确实是一本震撼我心灵,改变自我审视世界和自我目光,使我由衷地体会到,这本书引导我树立科学正确的信仰。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的历史条件中形成的,是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确立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三中全会以后,他多次强调了这一点。

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

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

他根据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原理以及我国的历史经验,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和特点出发,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自己的道路,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中,始终贯穿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反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

他认为,丢了老祖宗,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同时又强调不能唯书、唯上,扬教条主义,要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本书启迪我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观点审视世界和未来。

通过这本书,我变得善于理论思维,不是唯心的而是唯物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

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谁何时最先提出的?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是什么?中国革命实践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①根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②发展: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③形式: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发生的时期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至今)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之间的关系?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是什么?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①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②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③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④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科学内涵: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活的灵魂: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历史地位: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10.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1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写进党章的时间和会议?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邓小平理论: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12.群众路线的含义是什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战胜种种困难,创造种种奇迹,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及经验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可以分为不同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刺的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铭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1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

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

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1]。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2],而且影响很小,仅仅是介绍到中国的众多西方社会思潮中的一种思潮。

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迅速传播起来,并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2.1 早期救国之路的探索[3]1840年的鸦片战争,击碎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大国”的迷梦,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自此开始,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屡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同时,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开始面向世界,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新的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从而缓慢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双重的历史任务,一是使中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使中国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实现社会现代化,达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肩负着双重历史使命,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

毛概整理后1-15章知识点

毛概整理后1-15章知识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如何提出的?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二、简要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知识要点:两次飞跃,成果名称,载入党章、进入宪法等;)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科学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

三个代表: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004年又写进宪法。

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知识要点: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除了上面讲的几个方面外,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自19世纪中叶问世以来,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发展、政治变革、思想变革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学习和实践经历了多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更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开始了对这一新思想的学习和传播。

但直到20世纪初,中国才真正进入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阶段,学者们通过研究马克思的理论,试图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欧洲工业化国家存在巨大差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未引起广泛共鸣。

随着中国革命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走向成熟和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迅速展开,马克思主义正式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

然而,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实践与国情相结合并不够紧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矛盾和隔阂。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尤为重要。

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学校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纳入课程,培养了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实践者。

再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推进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最后,中国通过不断总结和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毛概复习题

毛概复习题

复习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以及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行,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的理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群众无限,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总结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主要在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四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民主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

马克思主义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及其所解决的根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及其所解决的根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两次结合及其所解决的根本问题【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革命问题建设问题【论文摘要】自上个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革命与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而且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解决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并从中产生了两大重要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中国共产党8O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日益结合,从而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革命与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而且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第一次飞跃及其所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之前,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但都以失败告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从此,中国革命逐步走上了正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到了曙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并在随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一)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制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克服了从外国搬来的“城市中心论”,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人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建立红色政权,进而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与经验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在毛泽东领导我们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正式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丰硕成果。

本土化和当代化的统一,从基本原理的应用深入到理论本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显著特征和基本经验。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张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德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一起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贯穿于上述各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在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基本指导思想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革命道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下,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0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复习重点(一)

0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复习重点(一)

0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复习重点(一)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根本利益的科学体现。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这是因为:1、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教义,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它所概括的是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般规律,而各个国家与民族的情况又是千差万别。

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规律和民族历史特点的理论和路线,即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才能领导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和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

仅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中国共产党要想中国革命得到发展和取得成功,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专题辅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专题辅导

胡锦涛在安徽省农村考察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与毛泽东思想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19.5—1945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19.5—
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 和奠基人。 1:首先高举反对本本主义旗帜:是第一次 历史性飞跃的孕育和奠基。 《反对本本主义》是1930年5月毛泽东发 表文章中的内容。著名论调:“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出处。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在党内 存在一种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把共产国 际决议神圣化的倾向,这种现象几乎把中 国共产党陷入绝境。共产党历史上三次 “左”倾错误:瞿秋白,李立三,王明。 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王明的老师)
发表《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上奠定了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1937年7、8月间,抗战爆发 前后,毛泽东在“抗战军政大学”发表的两篇讲演稿。 《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性。思想上讲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与特殊性(中国国情)的统一角度强调了 理论与实践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了马克思 主义方法,同中国国情出发,总结中国革命独特经验, 找出中国革命特殊的规律。
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能产生, 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能产生,发展 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过程当中, 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过程当中,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 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必然产 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941—1943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反对教条主义,从思想路线上清除了教条主义, 1941 1943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反对教条主义,从思想路线上清除了教条主义, 1943 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自然而然 水到渠成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年中共七大的召开自然而然, 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专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专题
20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
1.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2.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 3.富农、中农、贫农的作用 4.发动群众运动重要性
21
第二阶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时期(1927-1935)
这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 1、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理论的形成 2、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1982年,党的十二大: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 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的结晶。”
34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第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和发展。 第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 本主义》中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思想路线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 重要性, 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 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 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 想。
24
第三阶段: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 —遵义会议以后至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
这阶段主要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明确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并深刻 认识两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夺取政权理论(形成的标志)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专升本政治简答题

专升本政治简答题

一1、简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答: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主席,我们党把它称为毛主席思想。

党的七大把毛主席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到了自己的章程中,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是:(1)坚持“一个中国”。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国两制”长期不变。

这种不变,既是承诺,又有《基本法》作保障。

3、“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答:“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主要是: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可以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二,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涵义,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主要是:第一,它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它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两次飞跃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两次飞跃的历史

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㊂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任何轻视党的建设的态度,任何不重视党的建设的行为,任何不能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㊁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大局中举足轻重的思想,将不能使党在时代飞速发展㊁科技进步神速的汹涌潮流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㊂值此关键时期,值此重要时刻,重提实事求是思想,对于消除国家内部㊁社会内部所面临的深刻矛盾,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对于统一一切力量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勇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武器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把执政能力十分担忧,共产党能不能真正成为人民和国家的代言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否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㊂20世纪后期,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驱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摇篮的苏联解体了㊂这不仅是俄国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世界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更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㊂从一个一度成为世界一极的超级大国,到最后落到亡党亡国的惨淡悲剧,不得不令人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原因㊂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苏联没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没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能与时俱进充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㊂3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但苏联解体留给世界的经验教训仍历历在目,使得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执政能力低下㊁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和时代的需要所带来的严峻威胁㊂作为马克思理论的集大成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明白旧的理论概念,如果不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容,那么再好的理论都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㊂为使得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梦想,他们创造性地将实事求是思想与求真务实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实事求是思想成为在新的时代锐利武器,向着党内腐朽破烂的陋习㊁歪风㊁邪气坚决开火㊂保障发展为了人民的重要途径㊂实事求是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思想本身就蕴藏着鲜明的人民性㊂正如资产阶级的国家有代表其集体利益㊁集体思想㊁集体目标的理论学说的指导,无产阶级的国家同样有代表无产阶级集体利益㊁集体思想㊁集体目标的理论学说的指导㊂任何一种符合社会发展历程,符合时代变化趋势,符合人民广大要求,符合国家㊁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理论学说,都具有其鲜明的阶级性㊂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而以这个伟大理论作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更是坚定不移地相信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的主体地位㊂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深刻把握时代脉搏,认识掌握发展规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贯彻实事求是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始终保证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有的主体地位,更顺应时代与现实要求适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党不忘初心,不忘使命,牢记担当,奋力拼搏的真切印证㊂始终将人民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㊁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放在心里㊁落在实处,是党持之以恒的奋斗方向㊂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持之以恒㊁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㊂百年党史历程告诉了我们铁的规律,只有紧密联系群众,紧密团结群众,紧密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于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监督工作,才能有效推进生产力提高㊁社会发展㊁国家富强,任何背离群众的行径,任何远离现实的工作,任何脱离实际的政策,都会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㊁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产生难以预料的损失㊂参考文献[1]习近平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Z].[2]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Z].[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7.[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5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两次飞跃的历史与逻辑彭姝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杭州311121)摘㊀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部分认识产生质变形成新的指导思想,这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达成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两次飞跃达成的标志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㊂这后面两次飞跃之间并非是相对独立的关系,也不是接续和替代的关系,两者是继承和叠加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一大特点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历史;逻辑中图分类号:D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2.24.004㊀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㊂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㊂这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面两次飞跃的历史和逻辑,提出要从更长远的历史脉络㊁更深刻的理论视角出发的新要求㊂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历史性飞跃的提出与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是中国革命经历曲折磨砺之后,不断胜利发展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要求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其阶段性和渐变与突变相结合特征的集中概括,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的双重内涵㊂㊃8㊃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成为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这一词组的第一人,此后,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线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㊂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前,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过两次 历史性飞跃 ㊂学者大多从实践与理论这两个层面研究 历史性飞跃 的判断标准,其一,要通过实践上的创新实现改变世界的结果;其二还要通过理论的科学发展来解释世界㊂总体上,要达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性飞跃 是有特定历史背景和时代阶段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的部分认识产生质变形成新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已经证明其正确性与权威性,一旦跨过某一节点,可以说达成了 历史性的飞跃 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㊁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㊂2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共十七大会议上明确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包括邓小平理论㊁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㊂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包括从发现到解决重大现实课题的很长一段历史过程,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这代表着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㊂尤其邓小平理论提出后,在此这一理论的实践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㊁面临问题的转变等,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被相继提出,三者被概况为一个大系统才算是达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㊂在大系统中,邓小平理论起到打基础㊁搭框架的作用㊂何为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所要解答的两个基础问题㊂不同于在战争与革命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发展的毛泽东思想,二战后,国际政治环境相对和平基础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才是邓小平理论诞生的时代基础㊂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已经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迈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历史背景下总结而出的㊂有必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时代背景,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新的实际㊁新的问题再次结合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等领导人明确提出要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深化改革㊁持续对外开放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㊂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在科学回答和解决党和国家重要问题的基础上诞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出现㊁发展和完善搭建了坚实基石和科学系统的大框架㊂其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肇端㊂改革开放新阶段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更深入结合,产生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㊂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㊂ 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正是回应了这一邓小平提出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不仅体现出 与时俱进 的理论品格,还从经济㊁政治㊁文化三个层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公㊁为民的本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的一种补充说明㊂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国家开始着手解决创新协调能力依旧不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立但其不完善的方面依旧阻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但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没有改变等问题㊂并在此过程中形成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的科学发展观㊂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经济㊁政治㊁生态等多方面建设的要求相结合的成果,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旗帜 地位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全新的高度上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丰富和发展㊂由此可见,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个重要指导思想一脉相承,都是以中国不同时代的实际国情和中国人民的阶段性需求为纸,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笔,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㊁思想渊源,两相结合绘出美好画卷,;另一方面,每一指导思想都是在继承前期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不断推陈出新的,是对不同时期不同重大问题的回答,呈现出多样化和阶段化特征,以此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标志成果㊂3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如历史‘决议“所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㊂从某种层面来讲,这一判断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而得出的结论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方面实现新的飞跃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七十余年执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采用的理念㊁政策等就是我们所说的执政规律,要从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揭示中国共产党展开政治活动和自身建设的规律㊂‘决议“中分 十三个方面 梳理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方针政策,尤其在从严治党㊁自我革新,推动经济发展㊁政治制度化㊁规范化㊁程序化和文化自信㊁国防建设等方面阐述深化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在更深一层次地认识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后下的最洞见症结的论断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上达成新的飞跃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新时代理所应当是要揭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问题,也正是在这一前提下,习近平突破性地提出要进行 两个结合 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最新提出的 结合 ,发挥着培基固本㊁正本清源的作用,一方面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有力支撑,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发展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文化冲突中稳住根基㊂只有激发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千年来绵延不绝,深植民心的优势,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以坚定态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具体实践与优秀文化的双重维度上实现新的飞跃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同样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更深层次认识,并在这一方面实现新的飞跃㊂统而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能够被概括而出,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判断没有过时的有力证明;更是暗示目前世界㊃9㊃范围内可以说基本是处于对立面的两种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㊁社会主义,又或者可以说是基于这两种不同经济基础诞生的两种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制度㊁资本主义制度,近百年来,在两方的不断较量中,社会主义一方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处于优势地位㊂ 两个大局 时代背景下,纵观世界历史和新中国发展历史,习近平有底气也首先提出要促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构建一个符合先进价值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奉献具有中国价值属性,又可供借鉴的方案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们党的领导下㊁在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中不断建设发展㊂结合中国共产党不断向深处钻研㊁剖析 三大规律 并有了新的领悟㊂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情况㊁发展经验等,在习近平号召下集大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那么不言而喻,这一思想也理所当然地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意义㊂4 新的飞跃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需要根据中国实际发展情况和实践经验不断调整的长期前进过程㊂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表现出指导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㊁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世价值,又是在继承㊁发扬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解决阶段性难题总结而出的具体经验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系,党的十九大以后这一论断在被明确写入‘党章“中的㊂是以新的飞跃的论断,并非是在对前一论断进行否定,而是对其的完善和提升㊂在理论内涵层面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㊂(1)首先,在命名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显而易见地就蕴藏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八个字,以这八个字为要素进行命名的思想归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点是不置可否的㊂(2)新的‘决议“虽然把需回答的时代课题,从一个扩展为三个,其核心仍然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㊂(3)无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 八个明确 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新的‘决议“中的 十个明确 ,都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原点对外辐射的㊂因此,命名㊁核心㊁内涵上悉数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思想,不可能被排除在其理论体系之外㊂另一角度,从相应的历史阶段来推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发展,仍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孕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的㊂并且命名中的 新时代 三字所指向的是历史时期不错,但 新时代 这个历史时期与之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关系并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叠加和发展的关系㊂新时代仍然是属于改革开放时期,进入新时代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度过了改革开放时期,实际上 新时代 人处于改革开放进程中,只是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代称㊂因此,只要是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党的指导思想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大系统中㊂实际上,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不同历史时期之间的逻辑关系已经发生了转换㊂前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还以新的形式在后一个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代代传递下得以延续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基本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在1956年基本完成,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我们今天实际上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时,只不过不同的是我们以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式在向前推进㊂同样道理,进入新时代并不是表明完成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而是在新时代以新形式继续推进这一任务㊂这样的逻辑关系的转换就使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关系在体现突破创新的同时,还相当多地体现出坚持继承的方面㊂新的历史‘决议“通过后,理论界有部分观点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的飞跃这一论述,是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分离出来,获得了独立理论地位的标志和依据㊂如果仅从 第二次飞跃 新的飞跃 都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这些表述来看,这样的认识似有其合理性,但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进程着眼,无论是从哪个层面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应当被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不应当轻易否定‘党章“中对两者的定位㊂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结论,与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不矛盾㊂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一同奋斗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答的时代问题㊁体现的理论内涵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相当范围和相当程度上是带有突破性的质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㊂不论怎样改变都不会也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主旨㊂第二次飞跃基础之上的新时代的新飞跃,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继承创新的发展逻辑㊂纵观历史,从1938年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一任务的提出,八十余年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然达成三次飞跃㊂在充分的理论和百年不断的实践支持下可以证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 两个结合 并非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正确判断所处历史阶段㊁社会主要矛盾和所面临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持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与此前的历史飞跃的关系不是接续和替代的关系,而是继承和叠加的关系㊂并且在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的现实基础上,实现中国梦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依然艰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会中断㊂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0.[2]阮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纲:修订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406-407.[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4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3.㊃01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它被称作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认识史上的里程碑。
知识扩展: 六届全会详解,毛泽东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 阶段论》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 1928年:六届一中全会 莫斯科召开,米夫(中山大学校长) 王明后台。 1930年9月,六届三中全会,周恩来批李立三路线,左倾路线。 1931.1 ,六届四中全会,米夫到中国,王明(真名 陈绍禹)上台。 1934.1. 六届五中全会,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达到了顶点。 1938.10 ,六届六中全会,抗战时期,为克服“王明”左倾错误,首次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 1937年时王明回莫斯科, 1938年回国后是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44.5-1945.4 六届七中全会, 1941召开延安开展整风运动 ,学习,最终 通过了 《党成立以来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关于建设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 议》
胡锦涛在安徽省农村考察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与毛泽东思想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19.5 —1945
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 和奠基人。 1: 首先高举反对本本主义旗帜:是第一次 历史性飞跃的孕育和奠基。 《反对本本主义》是 1930年5月毛泽东发 表文章中的内容。著名论调:“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出处。 20世纪 20年代后期, 30年代前期,在党内 存在一种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把共产国 际决议神圣化的倾向,这种现象几乎把中 国共产党陷入绝境。共产党历史上三次 “左”倾错误:瞿秋白,李立三,王明。 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王明的老师)
1941—1943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 ,反对教条主义,从思想路线上清除了教条主义, 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明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给林彪的一封 信,标志着农村向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
《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上奠定了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1937年7、8月间,抗战爆发 前后,毛泽东在“抗战军政大学”发表的两篇讲演稿。 《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性。思想上讲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与特殊性(中国国情)的统一角度强调了 理论与实践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了马克思 主义方法,同中国国情出发,总结中国革命独特经验, 找出中国革命特殊的规律。
世界最大水电工程:三峡
国际指挥 中国共产党
A :1927.11—1928.4 瞿秋白 (党的负责人:向 宗发)特点:大革命失败, 4.12反革命政变,党内 出现冒动,急于求成思想。
B: 1930.6—1930.9 李立三 特点:立三路线, 听命于共产国际,神圣化,教条化。
C: 1931.1—1935.1 王明路线 (遵义会议当时党 的负责人是张闻天)红区:革命根据地,白区: 国民党统治)
第一次 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 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和发展了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 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919年5月—— 1956年 五四运动,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任务是推 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义主制度。 特点:找到了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是实践成果 毛泽东思想( 1945年七大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任务:实施改革开放,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过渡。
特点: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人发富起来了 是实践成果
(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七大报告概括 是理论成果
建党 90周年中两次历史革命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历史,并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区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普 通原理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形成的具体过程。中国 化马克思主义:专门指具有中国民族形式, 特点的科学理论 ( 强调结果 )
联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能产生,发展 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过程当中,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必然产 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专题辅导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王明志)
LOGO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交流提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 两大理论成果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与毛泽东思想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与第二次历史 性 飞跃的准备 1956—1987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三件大事分别是: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建党 90年的历史划分为 1921年至 1949年、 1949年至 1978 年、 1978年至今三个时期。他表示,在中国共产党 90年的探索中, 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导言
红船领航 90载,搏风击浪一帆悬。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岗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 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 90年波澜壮阔, 90年壮丽辉煌。
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年来,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 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 务,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三件大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