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
金融危机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教训

金融危机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教训金融危机是指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机构倒闭、金融市场崩溃和经济衰退的一种现象。
2024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原因、过程及影响教训。
原因:1.住房泡沫:2002年至2024年期间,美国住房市场经历了一波空前的房价上涨,房价高企导致了过度的保值贷款和次贷款,最终引发了住房泡沫的形成。
当房价开始下跌时,许多人无法偿还其贷款,银行也开始遭受重大损失。
2.资本市场的失灵:由于过度解除监管,许多金融机构开始出售高风险资产,同时将这些资产转移给其他机构,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不透明的金融网络。
当这些高风险资产不能履行其承诺时,整个金融体系遭受冲击,导致金融市场的失灵。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国家的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国家的政府债务迅速上升,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开始担忧,并纷纷削减对这些国家的债券投资。
这导致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过程:1. 金融危机爆发:2024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许多次贷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导致银行的损失急剧上升。
2024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Lehman Brothers宣布破产申请,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
2.全球金融市场崩溃:由于对银行的不信任和恐慌,全球金融市场迅速崩溃。
股票市场崩盘,大量机构倒闭或被迫向政府寻求救助。
同时,信贷市场也几乎冻结,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来运营业务。
3.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金融市场崩溃之后,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
生产和消费活动受到抑制,企业裁员增加,失业率上升。
经济活动的减少导致了全球贸易的大幅下降,进一步恶化了经济状况。
影响教训:1.强化金融监管:金融危机的教训之一是强化金融监管和监管机构。
政府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监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并制定合适的措施来规范金融市场。
2.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金融危机揭示了许多金融机构存在不透明的交易和风险转移行为。
欧美债务危机

这意味着冰岛将拒绝偿还其 所有欠款,欠款不还,以后将 不能在国际上得到借款,冰岛 成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一个 倒在债务面前的国家! 2009年冰岛经济比2008年 下降6.5%,为历史最差纪录。
时隔1年, 2009年11月25日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迪拜酋长国 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国企实体 “迪拜世界”,将其 590亿美元债务延迟偿付6个月
中国
年份 2001 GDP(亿元) 109028.0 财政赤字(亿元) 2516.6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20475.6
136634.8 160800.1 187131.2 222240.0 265833.9 314901.3 345023.6 397983
寻求俄罗斯帮助
冰岛政府7日宣布,将寻求从俄罗斯借债40亿欧元以渡过难关
考虑加入欧盟
冰岛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但并非欧盟成员国。冰岛一些 政府部长13日承认,受金融危机所迫,冰岛可能不得不考虑 加入欧盟问题。
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身陷严重金融困境的冰岛政府10月24日宣称,其已初 步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一揽子救助协议,其中包 括将在2年内接受20亿美元的贷款。
•
5 月 10 日欧盟 27 国财长决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设立一项
总额高达 7500 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帮助可能陷入债务 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阻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至此希腊主权债
务危机演变为欧元区的保卫战。6 月 7 日受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拖
累,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 1 比 1.19,创下自 2006 年 3 月以 来的最低水平。
3149.6
2934.7 2090.4 2281.0 1662.5 -1540.4 1262.3 7397.0 9500
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高赤字
如果将债务杠杆比喻成潮水,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政府联手利用公共财政的“再杠杆化”掩盖了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
但是这种掩盖是暂时性的,自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最常想起的词语就是“高赤字”。
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不平衡
欧元区现阶段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
然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年的不对称性使得各项矛盾和问题得以积累。
在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矛盾开始暴露,直指主权债务危机。
尽管货币一体化为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搭建了更大的融资平台和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对称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优势。
另一方面,欧元区签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并没有完全遵循最优货币区的要求,各国的实体经济结构不尽相同,这样更容易遭遇“不对称冲击”的影响。
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周期不同步,欧元的诞生也未能显着缩小这种差异。
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
无法也不可能满足成员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偏好,从而增加了危机蔓延的可能性。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历史原因:高福利政策
高福利意味着政府的高支出,必然伴随的则是高税收。
高福利政策使得欧洲各国在经济发展上缺乏一种活力,并且在财政支出上远高于非高福利国家。
不得不说,高福利是高赤字的一个重要源头。
第十章 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

宏 观 经 济 基 本 面 因 素 的 恶 化
外部不平衡
经常项目赤字
本币实际汇率升值(高估)
金融体系的不健康运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 财政巨额赤字(政府对银行的隐含担保所致)
内部不平衡
高企的通货膨胀 较低的外汇储备
金融脆弱性 (亚洲金融 危机后)
银行的脆弱性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汇率的脆弱性
资产负债的 期限不匹配 银 行 的 脆 弱 性 信 息 不 对 称 商行难以 有效筛选 借款人
(三)由于投机冲击一般会导致同业拆借利率上 升,若央行通过提高利率增加投机成本,在汇市上保 卫该国货币,这将引起该国股市急剧下跌。这样,投 机者在投机攻击前,先在股市或股指期货市场上抛空 (或投机攻击后在股市、股指期货市场上买入),这 样即使汇率因央行干预而不变,投机者仍可在股市或 股指期货市场上盈利。 这种方法的具体途径可表示如下:
流动性风险 (商行)逆向选择(贷前)
(借款人)道德风险(贷后)
政府对商行隐含 担保(兼管宽容)
(商行)道德风险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金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场 的信 息不 完全
人们对 金融资 产未来 价格的 判断具 有“盲 目性”
人们对 金融资 产进行 投资时 具有 “羊群 效应”
金融资产的价 格大起大落, 特别是当人们 的信心丧失时, 会导致金融资 产价格的急剧 下降
图10—1
B货币汇率高估,市场上存 在B货币贬值的强烈预期
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一)
抛空(卖出)B货币的远期
现在 1A=25B
未来(一个月后) 1A=26B
羊 群 效 应 B 货 币 贬 值 现货市场将A换成B: 1A 30B
交割远期货币合约: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一、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股市崩盘事件,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这场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大萧条,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和经济体系。
华尔街股市崩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炒作和财务不正规的行为导致的。
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起的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抵制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并施加石油禁运。
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应不足,油价飞涨。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引发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三、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单日跌幅事件,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在这一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6%,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股市崩盘。
这次危机揭示了市场过度依赖计算机交易系统和缺乏监管措施的问题。
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货币和金融市场遭受重创,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起因于泰国银行业的问题,随后迅速扩散到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危机导致了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和经济衰退,对亚洲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由于对新兴科技公司过度投资和高估价值,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互联网泡沫。
然而,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突然下跌并持续下滑,标志着泡沫破灭。
这次危机导致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破产和投资者损失惨重。
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导致了次贷违约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多家银行破产或被迫接受政府救助。
七、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0年,希腊宣布其公共财政状况严重不稳定,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浅析08年金融危机与12年欧债危机

浅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说起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可谓人尽皆知了,但要具体的呢?下面我就微观经济学的一些知识来浅浅地分析下这两次危机。
08年金融危机,又名次贷危机、信用危机、金融海啸、华尔街海啸。
起因:在美国,贷款买房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分为优级和次级按揭贷款两个层次。
次级按揭贷款的借款人是指那些信用较差或收入水平较低的人。
而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比优惠级的高2%--3%,对于银行或者是贷款机构而言,这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
从2000年美国政府出台低利率和减税政策后,美国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房价上涨(美国政府出台的减税政策使得居民净收入增加,房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不变,因而房价上升)。
美国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和从日本、中国、中东等地涌入的资金,使得美国银行有足够的钱进行低息贷款。
于是美国银行充分利用杠杆原理(用借贷来扩大交易收益)来赚得盆满钵满。
首先,房贷公司向买房者提供贷款,然后,投资银行用借来的资金以较高的价格买下房贷,命名为债务抵押债券,并把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三A安全投资,被卖给只想承担低风险的投资者,第二部分为三B,被卖给其他银行家,最后风险最大,收益也最大的部分被卖给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家。
对于房贷公司而言,优级按揭贷款的数量已经逐渐饱和。
于是,为了利益,越来越多的房贷机构开始转向次级贷款业务。
因为在房价逐年高涨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次级按揭贷款的借款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只要将房屋出售就可规避风险。
一些贷款机构为了竞争,甚至盲目降低贷款条件。
一时间,美国次级房贷市场迅猛发展。
然而,从06年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房价下降,次级贷款利率不断提高。
导致次级贷款者还贷负担变重,于是,大量的贷款人选择放弃房贷,将房子还给银行或房贷公司。
于是,市场上代售的房子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低(贷款人弃房行为数量的上升,使得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贷款利率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因而房价下跌)。
欧债危机的定义

一.欧债危机的定义: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由希腊单一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
二.欧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及过程自2007年夏天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采取了货币与财政双宽松的刺激政策。
这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抑制了全球经济下滑;但与此同时,由于大规模举债,各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大大提高,特别是对欧洲一些由于人口结构等因素本来就债台高筑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既偶然又必然地爆发了。
希腊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直接起因是2009年11月希腊新政府上台之后,发现上届政府掩盖了真实的财政状况。
新政府将财政赤字由预期的6%上调至12.7%,大大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
消息的披露迅速引发了惠誉、标准普尔与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相继下调了希腊主权债务评级。
2010年5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这个希腊财政预算的大洞逐渐扩大,其它欧盟国家如果不想掉进这个洞就并必须得小心而行,特别是那些在财政上比较薄弱的国家。
显然所有欧元国家都想把这个希腊财政预算的大洞填不上,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一旦一个欧元国家宣布破产,这会对其他经济相连的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填补这个大坑,其他欧元国家,欧洲央行和希腊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救助措施。
但是由于这个坑是在是太大了,这个坑的瘟疫效应引起其他欧盟国家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同时出现了信用危机,受主权债务问题影响国家GDP占到欧元区GDP 的37%,欧债危机由此爆发。
这场欧债危机已经撼动了整个欧元体系。
三.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欧债危机从表面上看是国债危机,但是如果往深处想,其实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问题,是整个欧盟区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的问题。
目前,美国国债(不含间接债务和隐性债务)总规模为14.27万亿美元,占GDP之比达到98.3%,与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相比,负债水平仅次于希腊和意大利,高于英国、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等国。
浅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浅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摘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初始发端,在欧元区固有的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缺陷下产生的。
此次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情况下对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深远的影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我国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一国政府不能及时履行对外债偿付义务,推迟付款甚至宣布“国家破产”而不予付款造成的国家信用危机。
2009年后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息息相关。
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萎靡,欧洲各国为振兴内需而实行极度宽松的财政政策,某些成员国国债发行量剧增,在经济形式并未立即转好情况下,到期外债远远大于这些国家的GDP,从而产生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唤醒了各国对其政府债务的担忧。
从全球范围看,金融危机后各国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内对外债台高筑,主权债务潜在风险压力依然较大,救助金融危机的手段很可能酿成新的危机。
对于我国来说,研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评估其影响,同时引以为鉴,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与基本情况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允许的3%上限。
随后,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
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
政府失职、过度举债、制度缺陷等问题的积累效应最终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
在欧元区十七国中,以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五个国家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
次贷危机案例分析

金融创新的适度性
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创新时,应充分评估创新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确保产品的合理 性和可持续性。
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创新的规范和监管,防止过度创新和违规行为,维护金融市场 的稳定和公平。
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等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金融创新的健康 发展。
05
次贷危机的应对策略
短期应对策略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高风险金融衍生品交 易等。
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促进经济平衡增长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手段,促进经济平衡增长,减少对房 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
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
国际政策协调
加强各国政策协调,避免政策冲突和负面溢出效应。
击。
多样性
03
为了全面了解次贷危机,应选择不同国家、地区和市场情况的
案例。
案例一:美国房地产市场
概述
美国房地产市场是次贷危机爆发的起点,也 是影响最深、范围最广的案例之一。
次贷产品
包括次级抵押贷款、Alt-A贷款和无担保债 务等。
房价下跌
由于过度借贷和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大幅 下跌,导致大量房屋被收回和法拍。
影响
对欧洲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引发了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也加剧了欧元区的分裂风险
。
03
次贷危机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析:美国房地产市场
总结词
过度扩张、低利率环境、高风险贷款
详细描述
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00年代初期经历了过度扩张,房价不断攀升,吸引了大量购房者和投资者。同时,低利率环 境使得贷款成本降低,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提供高风险、高回报的次级抵押贷款。这些贷款通常没有严格的信用 审查,利率较高,且在贷款发放时未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如何解决欧洲债务为
危机国家已经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解决自身的痼疾,周边国家、机构的援助方案与援助力度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危机的进程。 德国作为欧元区内经济总量最大的主权国家,其对危机国家的救助意愿与救助能力将成为 左右危机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德国经济与财政状况正在逐步恢复,前景较 为乐观,因此德国有余力向危机国家提供帮助。从另一角度出发,稳定和谐的欧元区是德 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德国自身已无法游离于欧元区之外而独善其身。一方面,欧洲货 币一体化进程基本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决定了德国难以退出欧元区;另一方面,德国 也不可能坐视危机国家的问题恶化而“隔岸观火”,一体化的制度设计注定是“牵一发而 动全身”,只有共同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德国有救助危机国家的意愿。虽然此前 德国国内在救助问题上纷争不断,但只有实实在在地向危机国家伸出救助之手,才真正符 合德国自身利益。2011年7月中旬,经过国内的激烈争论,德国政府宣布将与欧洲央行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调确定针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计划。法国国内形势虽没有德 国乐观,但情况较为相似。如果德法能够在救助问题上进一步通力合作,则救助进程将可 能大大缩短。 在针对本次危机的救助过程中,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纷纷向 危机国家提出应对方案,伸出援助之手。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均先后向欧盟委员会申请 救援,救助方案正处于制定之中或执行初期。这些组织对爱尔兰的救助是一个较为成功的 案例。2010年末,爱尔兰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接受850亿欧元援助达成协议。根 据协议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的联合审查组将每季度对爱尔兰 财政、金融、经济情况以及推进救助计划的成效进行审查。2011年7月中旬的审查结果显 示,救助计划如期推进,资金运用状况良好,爱尔兰政府稳步实施了协议规定的相关举措, 对行业工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调整,尤其重点调整了一些目前失业率较高行业的工资结构。 这些调整对于宏观经济供给层面的复苏具有积极意义。此次审议后,爱尔兰将再度获得40 亿欧元的救助资金。
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认识_陈四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则不断涌现。
在此过程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救市措施方面主要以恢复和重振 “金融力”为着力点,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着力点主要是“推动内需、振兴产业”。
这种差异将影响未来全球经济金融新格局的形成。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程度日益加深,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确有必要重新梳理和认识2008年的金融危机,剖析各国救市措施的差异及其影响。
一、2008年金融危机的基本过程和特征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致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次贷危机(2007年2月—2008年9月)。
21世纪初,在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下,房地产市场呈现繁荣发展趋势;同时诸多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扩张,进一步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到2007年第一季度,美国房屋抵押贷款余额高达10.4万亿美元,次级贷款在房屋抵押贷款的比重也从1999年的2%上升到2004年的12%。
在经济过热的背景下,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致使房价大跌,购房者难以通过将房屋出售或抵押获得新融资。
这导致违约情况越来越多,次级抵押贷款机构也相应亏损和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暂停发债,次贷危机由此产生。
2007年3月底,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无力偿还债务,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次贷危机中第一个倒下的美国大型金融机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认识◎陈四清作者简介:陈四清,中国银行副行长。
构。
随后,标准普尔和穆迪分别一次性调降高风险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务评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次贷危机正式爆发。
第二阶段: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9月—2010年2月)。
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诸多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破产,危机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
到2008年9月底,美国五大投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均受重创。
随后危机进一步蔓延至全球:在欧洲,以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诸多知名银行为首的大型金融机构频频告急,欧洲各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和波动,英、法、德股指大幅下挫,2009年9月较2008年年底平均跌幅达25%左右;在新兴市场,很多国家的股市、债市和汇市均向下出现剧烈波动,至2008年12月,MSCI新兴市场股价指数累计下跌6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主权债务危机的概念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
主权债务危机则是指一国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向国际组织或外国金融机构借贷,而最终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归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原因1、欧洲各国政府出于不同目的的大量举债造成巨额债务负担。
借债没有真正或合理的用于发展经济,导致最终偿债没有来源而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2、脆弱的经济结构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
支柱产业多为农业、旅游业等,导致欧洲国家对国际依赖性太强。
如此脆弱的经济结构一旦遭遇类似第二次石油危机、次贷危机等严峻国际经济环境,危机各国经济近乎瘫痪,极大地降低了其偿债能力。
3、政府财政支出居高不下且难以削减。
首先,危机各国的公共福利支出很高,且具有刚性需求,削减会遭遇民众的强烈反对。
其次,为了发展经济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也是必需的。
4、税收的锐减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税收锐减使得本来财政赤字已经很高的政府不能通过增加内部税收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而不得不求助于外界。
一旦债务循环断裂,债务危机也就随之爆发。
5、缺乏弹性的固定汇率制度加剧了债务危机。
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投入大量外汇储备,容易引起外汇储备不足;另一方面固定汇率制度下一旦汇率被高估,将导致出口创汇收入大幅下降,从而不能及时偿还外币面值的债务。
6、危机爆发前的外部经济环境较为恶劣。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跨国融资变得更加困难,使得债务危机国不能及时借到新债偿付旧债,从而不得不被迫宣布延迟支付主权债务。
(三)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影响中国的出口。
欧洲是中国的大的出口对象国,如果因为债务危机使得经济复苏减缓,对中国出口的复苏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2)影响中国的货币调整,宏观经济调整会受影响。
中国今年开始实际利率出现了负值。
另外资产泡沫、物价上涨,中国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的粮食和蔬菜类的涨价也是非常明显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第一,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始于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和金融体系崩溃。
此次危机引发了东南亚地区经济下滑,导致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危机的原因包括外债积累、固定汇率政策、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和金融监管问题。
第二,俄罗斯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导致俄罗斯卢布贬值和债务违约。
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债务问题和严重的经济问题,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和金融机构的腐败。
第三,全球金融危机(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是2024年爆发的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加剧了银行系统流动性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倒闭和经济衰退。
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次贷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问题,以及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
第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24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主要涉及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高度负债、低增长和缺乏竞争力的经济结构。
此次危机引发了欧元区的稳定问题,威胁到了整个欧洲经济。
这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如下:首先,这四次危机都起源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但危机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它们都是由于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加剧导致的,但其具体原因和特点各有不同。
其次,这四次危机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危机爆发后,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出现动荡,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企业和家庭面临债务问题。
再次,这四次危机都揭示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亚洲金融风暴和俄罗斯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和监管不力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揭示了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和风险管理不善的问题。
最后,这四次危机都促使各国和国际机构采取了行动来应对危机。
国家采取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促进经济复苏。
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提供了贷款和援助来帮助受危机影响的国家。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中国经济战略的挑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 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 金融危机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今年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积极的复苏和回升态势,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使经济复苏依靠政策驱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走势分析1、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自主增长动力仍显不足。
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增长2.7%,增幅比去年四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季度增长。
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回升,储蓄意愿逐渐下降,消费支出动力明显增强。
一季度,占GDP三分之二的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环比折年率增长3%,拉动当季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
私人投资特别是存货投资继续增长,拉动当季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
一季度,美国失业率达到9.7%,表明当前美国经济仍处于无就业复苏的状态。
进入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仍在持续。
4月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0.8%,增速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达到73.7,已连续多个月回升。
5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达到59.7,已连续10个月超过50点;非制造业活动指数升至55.4,连续5个月超过50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由上月的 57.7升至63.3。
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缓慢,通货膨胀压力温和,为美联储继续实施低利率政策提供了较大空间。
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等影响,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更长时期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内。
从美国经济复苏状况来看,一季度美国经济虽然实现了3%的较高增长,但其产能利用率并不高,与危机前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缺口。
目前,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失业率依然高企,4、5月份仍高达9.9%和9.7%,这对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将形成较强制约;同时,联邦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急剧攀升,导致财政风险集聚。
2009财年,美国预算赤字总规模达到1.42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据官方预计,2010财年联邦预算赤字规模达到 1.5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左右;到今年底,美国国债总额占GDP的比重升至90%以上。
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异同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异同及对中国的启示一、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异同1、相同之处:(1)危机的爆发受前期的宏观政策影响较大。
在危机爆发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美国与欧洲五国都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美国放松了房地产个人信用政策,美联储甚至将利率降到了1%,与此同时,配套了减税政策来刺激经济。
欧洲各国在危机之前都曾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而产生了高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这毫无疑问会增加财政风险。
(2)房地产市场都是重要风险聚集地。
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资金大量贷给没有稳定收入证明的次级贷款者,从而积聚了巨大的违约风险。
爱尔兰、西班牙等国政府的房地产刺激计划,使得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在信用审查中放低门槛,产生了大量不良债务,直接导致了债务危机的爆发。
(3)从影响上来说,都对中国产生了不利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股市震荡,美元贬值,进口需求乏力。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价值下跌,股市也经过传导直接下滑,没有强力的需求出口自然乏力。
在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政府调整了外汇储备,增加了欧洲资产,但是欧洲也爆发债务危机,令中国再次遭受损失。
2、不同之处(1)直接主体不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政府以主权担保,获得对外借款,主体是各国政府,债务性质是对外债务,危机发生后,主要在国家间传导。
美国次贷危机主体繁多,次级贷款者、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都卷入其中,主要是在金融行业中震荡。
(2)导致危机的原因不同。
欧洲:高支出、高福利政策和庞大的政府机构已经成为政府的负担;希腊等国家的经济缺乏生产性,例如,希腊的主要产业为农业、旅游业、海运业,极易受到外部经济活动的冲击;欧盟内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一致,各国经济发展也不均衡。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发放了大量的次级贷款聚集了巨大的风险,又将不良贷款证券化卖给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风险虽然转移了,但是规模也变得更大。
投资银行又将证券化后的产品进行复杂的包装,包装成高收益和低风险的产品,同时转卖给保险公司等,风险变得更加庞大,最终房地产价格下跌后,引发连锁反应。
金融危机事件的案例分析

金融危机事件的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金融危机是指经济和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导致各行业、各国财政的不断紧缩,致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近年来,金融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深刻影响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金融危机事件案例,以期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教训。
二、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从2007年8月开始的一场金融危机,因次贷(subprime mortgage)贷款风险高,而引发的信贷危机和全球经济危机。
最初,美国抵押贷款公司Freddie Mac和Fannie Mae发行了一些房屋抵押贷款并出售给投资者,美国一些借款人因信用记录差而很难使用常规方式获得抵押贷款,于是推出了“次贷”项目以获得房屋抵押贷款。
然而许多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次贷贷款出现违约情况,这导致了次贷市场的恶性循环,催生了金融市场的应激反应,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因此破产。
此外,多位投资大佬对这一市场的不健康趋势和泡沫提出警告,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未能有效监管和控制金融市场风险,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三、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欧洲许多国家面临财政持续赤字和高额债务的经济危机。
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到西班牙、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几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局面几乎每年都在逐步恶化。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欧盟内多个国家欠款过多,欧盟各国的政策协调不足,多个国家因过度开支,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表面上看,欧盟国家的竞争力和债务水平共同恶化。
同时,国际金融机构发行了大量的欧洲国家债券,其中许多是由于投资人追求较高收益而投资,带有高风险因素。
当各个国家债务危机爆发时,投资者无法获得足够的回报,导致了债务危机的加剧。
四、美国次贷案美国次贷案是指在2008年,美国主要的投资性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导致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困境。
次贷危机助长了富人进一步谋取投机性收益的行为,当难以偿还贷款和创造财富的房地产市场崩溃时,从二级贷款市场到权益和债务证券的非传统型投资受到很大的冲击。
经济大事件

经济大事件经济大事件是指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通常包括全球经济、国家经济和行业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常常引发市场波动,影响投资者信心和经济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些影响经济的重要事件。
1. 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近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大事件之一。
由于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导致全球股市的崩盘、金融机构的倒闭,引发持续的经济衰退。
2. 贸易战:近年来,贸易战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事件。
中美贸易战对全球贸易和投资造成重大影响,加剧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3. 原油价格暴跌:2014年至2016年的原油价格暴跌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的重大事件。
由于石油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原油价格从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30美元以下,对全球能源行业和产油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4.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放缓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
2015年中国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以及制造业下行等问题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担忧。
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从2010年开始爆发,在欧洲造成了严重的金融紧张局势和经济衰退。
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财政危机引发了对欧元区的担忧。
6. 英国脱欧:2016年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引发了全球市场的震荡。
这一事件对英国经济、欧洲经济以及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7. 新冠疫情:自2020年开始爆发的新冠疫情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大事件之一。
疫情引发了全球大范围的封锁和经济活动的停滞,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8. 美联储加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加息通常被视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事件。
加息可能导致全球资金流动性紧张,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冲击。
9. 全球通货紧缩:全球通货紧缩是指全球经济环境下货币供应量大幅缩减,导致货币获取困难和通货膨胀抑制。
这可能导致经济活动放缓,投资下降。
10. 中美经济关系: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和贸易关系的变化也是重要的经济大事件。
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经济合作或合作停滞等问题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金融危机与欧洲经济的困境

金融危机与欧洲经济的困境金融危机是指在金融系统中爆发的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干扰,甚至整个经济体系陷入困境。
欧洲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金融危机中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1. 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1.1 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此次危机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导致大量贷款违约,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随后迅速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
欧洲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1.2 欧洲经济的衰退金融危机导致了欧洲经济的衰退。
由于金融机构的崩溃和信贷紧缩,企业融资条件恶化,投资减少,产出下降。
此外,金融危机还触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消费者信心低迷,消费支出下降,进一步拖累了欧洲经济。
1.3 欧债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还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即欧债危机。
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债务激增,无法偿还债务,金融市场对这些国家的信心急剧下降。
欧债危机由此爆发,挑战了欧洲经济体制的可持续性。
2. 欧洲经济面临的困境2.1 经济增长乏力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已成为一大困境。
长期低增长使得欧洲国家难以实现繁荣和就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极端主义抬头。
2.2 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危机造成的失业问题是欧洲经济所面临的另一个困境。
由于企业的裁员和关闭,失业率飙升。
尤其是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给欧洲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2.3 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欧洲经济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
许多欧洲国家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激增。
这使得这些国家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削减开支,但同时又进一步拖累了经济增长。
3. 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3.1 联合行动欧洲国家应采取联合行动来应对金融危机。
各国政府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经济政策,避免局部化风险蔓延至整个欧洲地区。
3.2 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次贷危机的第一个阶段是什么危机

次贷危机的第一个阶段是什么危机次贷危机的第一个阶段是债务危机阶段。
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春季开始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008年10月初,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海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总的来说,此次次贷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债务危机阶段,即由于房地产价格下跌,利率上升,导致次级房贷的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而引发的危机。
第二阶段是流动性危机,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相关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不能及时应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
第三阶段即信用危机,投资者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恐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贷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
本讲学习重点
1.
2.
目前全球国际收支格局及新特点
该格局引发了次贷危机和债务危机
3.
4.
国家破产——冰岛主权债务危机分析 全球危机中的北朝鲜币制改革
从金融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
一、在过去的很多年内,全球国际收支 形成了以下格局:
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输出商品; OPEC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输出资源; 美国则是通过输出以美元计价的金融产品
5.两点冷启示
(1)中国应该警惕,美国会不会也用民 主手段如法炮制? (截止2011年8月底,中国购买
1.137万亿$美国国债)
(2)“民主是个好东西”,既可以拿来 赖帐,又可以减轻政府的信誉压力。
注: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详细分析了民主的利于弊,引起 轰动。文章指出: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相对而言,民主是人 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2.冰岛——曾经的“人间天堂”
2005年,冰岛还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975美元位 居世界第三。冰岛的福利几乎无所不包: 生病,不必发愁,因为医疗费用几乎全免; 上学,不用掏钱,直到大学都免费; 孩子多,不必紧张,每个不满18岁的孩子政府都会发 放足够的生活补贴; 失业了,失业救济与上班时所赚工资相差不大; 病假和产假,期间不仅几乎全额领取工资,即使公司 裁员,对这部分人也有“豁免”。 然而现在的状况是:冰岛欠世界350亿英镑,也就是 说每个冰岛人欠11.6万英镑(约136万元人民币), 冰岛将不得不面对破产的窘境。
6.教训:
训)
(痛定思痛,冰岛,乃至整个世界都在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
致该国面对如此的窘境。)
(1)“国家破产”的窘境证明脆弱的实体经济是不足 以支撑庞大的虚拟经济的。(2011年下半年温州等地民间高利贷资金链断裂就是教
因为自然资源贫乏,冰岛人明白靠捕鱼维生是没有可能令国家富有的,所 以他们便大力发展金融业,以高利率与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吸引海外 资金。社会经济资源开始向扶植金融产业方向倾斜。 冰岛的银行开始了无节制的借贷,用5.45%的利息吸引整个欧洲的储户, 构成了几乎整个冰岛的银行系统的三大银行在宽松信贷的基础上迅速扩张, 其联合资产5年之间增长了10倍。 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导致冰岛的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经济结 构呈现出倒金字塔形状。冰岛的净外部负债超过了GDP的2.2倍,为其经 常账户收入的3.7倍。 冰岛选择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利用高利率和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 吸引海外资本,然后投入高收益的金融项目,进而在全球资本流动增值链 中获利。 这种依托国际信贷市场的杠杆式发展,收益高但风险也大。全球化带来了 全球资本的流动,一个国家可以搏杀于全球资本市场,参与金融利益的分 成,并攀上全球金融生态链的高端,但前提是有足够强大的实体经济做支 撑。而冰岛却把发展经济的筹码过多地押在了虚拟经济上,忽视了实体经 济的发展。
几个小时后又改为可以用1000:1的比率存款; 最后兑换限度也被扩大,一个四口家庭最多能兑换30万 元。
该规定使任何超出限额的现金都变成废纸,也就是说很多 人的终生储蓄一下子就完了。
2.朝鲜政府进行货币改革后,表示 给工人、办公人员等发放的薪水金 额不变。
朝鲜用新货币支付相同数额的薪水,实际 等于将员工薪水上调100倍,因为旧币兑 换新币的比例为100比1,货币升值100 倍。
(2)首当其冲的“凶手”就是美国的“次贷 危机”。现在很多人一提“次贷危机”便认为那是
美国的问题,事实上,冰岛的“次贷危机”更为严重。 冰岛家庭平均承担的债务达到可支配收入的213%, 比美国140%的比例还要高。
(3)这次危机还要归咎于那些对冰岛坐视不 理甚至落井下石的昔日盟友。这次西方主要国家
图3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分布——绝对水平
单位:本国经常账户余额占全球GDP 的% 数据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08。
三、债务危机使“欧猪 五国” 在2011年的一 年内政府全部更迭
不到一年时间,遭遇欧洲 债务危机打击的爱尔兰、 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 西班牙“欧猪五国”
3.朝鲜当时的实际情况:包括大米在内的所有物资都极度匮乏,因此
物价暴涨在所难免。 朝鲜的大米价格在2010年3月8日上升至最高点1公斤1300朝圆,普通 工人月工资只能买3公斤大米,而家庭存款不够买1公斤大米。
在政府各种政策的控制下,3月22日朝鲜平壤多数集市内,1公斤大米 的价格从3月19日的900朝鲜币下降至600朝鲜币。
(如国债等)来购买国外的商品与资源。
全球国际收支形成了以下格局:
中国为代表的国家输出商品 美国输出国债等美元金融产品
全球
经济
OPEC为代表的国家输出资源
二、该体制导致了全球国际收支失 衡,并引发了次贷危机和债务危机
失衡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 第二,而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则出现持续的经常账户 盈余。
4.民主投票决定:欠的账不能还
英国与荷兰政府先垫付。由于冰岛三大银行在金融危机 冲击下破产,不少英国和荷兰储户损失惨重,英国和荷 兰政府不得不先预付大笔资金救助这些本国储户。 随后,英荷两国政府坚持要求,这笔损失应由冰岛政府 赔偿。冰岛政府则抗议说,在经济重建的压力下,拿出 这些赔偿款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三国政府协议赔偿:2009年10月,英国、荷兰与冰岛 三国政府经过多次磋商达成协议,确定冰岛向两国赔偿 56亿美元,冰岛议会随后通过了这个议案。
2010年3月6日举行的冰岛全民公决,93.1%的投票者反对政府 赔偿议案,否决了赔偿英国和荷兰储户损失的议案。这种靠民主 投票的方式废除外债,冰岛开了先例。
“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一国政府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 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到了还债期无力偿还。 冰岛、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等, 已经相继陷进或面临陷进主权债务危机。 冰岛成为了第一个被称为“国家破产”的国家。
图1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不断恶化
单位:各国经常账户余额绝对值之和占全球GDP 的比重 数据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08。
图 2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分布——相对水平
单位:本国经常账户余额占本国GDP 的% 数据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08。
如图1 所示,用世界各国经常账户余额绝对值之
和占全球GDP 的比重来衡量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指标, 自2002年以来不断恶化。该指标由2000年的3.7%一路 攀升至2008年的5.9%,已经远远超过1974年石油危机 后的4.3%。(注:如果各国的外贸顺差和逆差都不大, 经常账户余额就会接近零)
源自3.冰岛欠英国140亿英镑债务还不上
英国普通民众在冰岛银行有40亿英镑的存款, 机构存款则有100多亿英镑,冰岛的银行现在 已经还不起这笔巨债。 英国首相布朗威胁要控告冰岛,宣布将引用 “反恐怖法”,冻结宣告倒闭的冰岛银行在英 国的资产,以保护英国储户和公共机关的存款。
冰岛总理哈德尔面对英国的威胁,在接受媒体 采访时,严厉抨击英国政府“威吓弱小邻邦”, 冰岛为此准备付诸法律行动。
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朝鲜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 源进行供给,货币改革注定会失败,并不会对重塑 “社会主义”秩序带来帮助。
(五)本次货币改革的结果
1.剥夺家庭已有的财富,打击了富人。 2.造成物价飞涨,老百姓怨声载道。
(六)尾声:找了个替罪羊,改革不了了 之
本次货币币改,造成朝鲜物价暴涨、民怨四起。 主持本次币制改革的朝鲜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长朴南基, 因货币改革失败2010年3月在平壤被枪决。 报道称,朝鲜货改失败后,朝鲜居民对此产生了不满情 绪,因此朝鲜将责任推给朴南基,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 予以枪决。 朝鲜当局给朴南基加的罪名是“作为大地主的儿子,潜 入革命队伍,蓄意置国家经济于死地”。
的合作远不如他们在处理其他问题时看起来的那样团 结,例如欧盟内部迟迟不见协调动作,有人便称“金 融危机前国家的自私本质暴露无疑,这使得欧盟一体 化更加遥遥无期。”
四、全球危机中的北朝鲜币制改革
韩国板门店 一侧的韩国 游客正在一 块展板前看 新出的朝鲜 货币。
(一)北朝鲜2009年12月1日推出新货币。
(四)本次货币改革的目标
1. 打击富人,扶持上班的普通职工。
(朝鲜这次货币改革的真正目的是打击那些通过市场买卖赚了钱的部分 富人。很多曾经推着小车卖鸡蛋的妇女集体抗议,因为她们辛辛苦苦积
攒的存款不允许兑换)。
2009年11月30日,朝鲜宣布本国货币上升100倍,全国普通民 众只有一个星期时间都要把旧钱换成新币,并且有限制:每个家 庭可用10万旧钱换成1000新币。任何超出限制的现金都变成无 用,很多人的终生储蓄化为了乌有。
西班牙 合称piigs 欧猪五国。Pig是“猪”)
(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 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
都 实现了政府更迭,这五个 国家也出现了欧债危机的 五位“炮灰”前领导人。
四、国家破产
——冰岛主权债务危机分析
什么比公司破产更可怕?国家破产!
(三)朝鲜实际上调员工收入100倍,结果只 会造成物价飞涨
朝鲜当局表示,通过币制改革将把物价降低到2002年朝鲜当局 规定的大米价格:1公斤45朝圆。而实际上,2010年3月份大米 价格涨到了1公斤1300朝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