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废墟》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能够分析并欣赏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写作风格;(3)能够解读并运用文中涉及的成语、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速读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废墟》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分析并欣赏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写作风格;(3)解读并运用文中涉及的成语、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中作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见解和思考;(2)培养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余秋雨先生及其作品《废墟》;(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激发学生对废墟的思考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意,体会作者情感;(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难句等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2)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和完善。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的含义和象征意义;(2)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布局和语言特色;(3)解读文章中涉及的成语、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运用练习。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2)结合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文章;2.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的认识和体会;3. 搜集有关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废墟教案
《废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历史悲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3、懂得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4、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
5、学会欣赏散文。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2、对废墟文化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1、对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及现代文化价值的理解。
2、对文中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深化。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欣赏、朗读课文,为生字、生词正音。
2、梳理文章思路,思考作者的行文脉络。
3、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4、搜集文中所涉及的相关废墟图片并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废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对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认识。
一、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各小组分别介绍所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教师总结整理,出示课件。
余秋雨(1946~)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
浙江余姚人。
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
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2、字词积累(1)瓦砾(lì):破碎的砖头瓦片。
(2)诅(zǔ)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3)殒(yǔn)灭:死。
(4)咆哮(páo xiào):(1)(猛兽)怒吼;(2)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或人的暴怒喊叫。
(5)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也作“盘跚”。
(6)昭(zhāo)示:明显地显示给人看。
(7)皈(guī)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也作“归依”。
(8)曦(xī):阳光(多指清晨)。
《废墟》
文章围绕着怎样认识和对待废墟 这个话题,揭示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 涵,启发人们正视废墟,从它所昭示 的民族悲剧中奋起,以废墟为起点, 迈向美好的未来,提出了保留、容纳 废墟的主张。
语言特点
一、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笔下的物以生命。如“废 墟吞没”、“瓦砾散落”、“石柱站立”、“幻想殒灭”、 “明月苦笑”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废墟的荒芜,侧面写出 了作者“诅咒”的原因。
语句理解:大清王朝不见了……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昨夜的故事 指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哄抢、焚毁 的不幸事件 前夜残梦 大清王朝曾有过的强盛和繁荣
今日的游戏 再建圆明园只是当今人的自我陶醉
排比句式,富有气势,指出了铲除废 墟是得不偿失的,只能获得一种虚荣心的 满足,却抹杀了历史,毁掉了对后人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只能导致健忘 和自大。
阅读第二部分,找出表明作者见解的语句
•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 人类的大明智” •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 伤痕斑斑” •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并非所 有的重建都值得否定” •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 在于保存”
为什么废墟不必要遮盖?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 的失落,我们才能更沉着,更大气。 作者由废墟想到悲剧的依据是什么? 鲁迅: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曾经的美好和现实的毁灭
作者说“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 化”,什么是废墟文化?
废墟文化即悲剧文化,中国历史充满了 悲剧,但中国人怕看悲剧,总想逃避,驱逐 废墟,掩盖悲剧,殊不知“没有悲剧就没有 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只有“坦然 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 才会更沉着、理智,因此,容纳废墟,才能 正视历史,创造未来。
《废墟》教案
《废墟》教案余秋雨复习要点理解本文主题,体味散文的特点。
一、作者余秋雨,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
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霜冷长河》、《千年一叹》。
余秋雨的散文是散文苑地里的一支奇葩,有对历史凝重的思考,有对名山大川的礼赞,有对古代文化名人的叹惋,有对名胜古迹的吟咏,有对文化源头的探究,也有对世事沧桑,人间冷暖的感叹,是独树一帜的文字精品。
二、字词1、根据拼音写汉字瓦lì()guī()附sǒng()恿jiǎo()揉修shàn()盘huán()sù()愿jí船()2、成语填字怙恶不悛秣马厉兵良莠不齐同仇敌忾纨绔子弟鳞次栉比铤而走险汗流浃背弱不禁风励精图治三、理解本文的主旨1、主题作者笔下的废墟首先是指古代建筑的残留遗址,主要是指圆明园这一座刻写着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废墟,同时作者也联想到了包括玛雅文化遗址等在内的其他废墟。
其次,在本文中废墟还是一个被赋予特定内涵的符号,它是古代文化的表征,是历史演变的脚印,它包含着古代文化传统以及历史留给人们的教训、思考、借鉴。
废墟提醒人们正确对待民族昔日的荣耀和耻辱,从而以更坚实的脚步走向未来。
2、为什么说“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废墟是悲剧,废墟是奋斗的失败,废墟是成功后的失落。
3、如何理解“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但中国人却喜欢看有大团圆结局的悲剧,因为可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
4、作者为什么提出“废墟不必遮盖?因为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才能更沉着,更大气。
四、本文写作特色作者思路开阔,读古论今,健笔凌云,驰骋中外,开阖自如。
主要运用了议论、抒情的方法,思想深刻,感情深沉。
文中句式长短相同,错落有致,节奏感强,琅琅上口。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各尽其妙,产生了具有穿透力的表达效果。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废墟》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分析并评价作者余秋雨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和语言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废墟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反思历史和现实中的废墟问题。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作者余秋雨的背景和文学成就。
简述《废墟》的内容和主题。
2.2 教学重点:分析《废墟》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解读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3 教学难点:理解《废墟》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废墟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废墟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废墟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废墟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废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废墟》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阅读理解:评估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3 思考与反思:评估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对废墟与人类文明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废墟》文本。
5.2 辅助材料:废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相关阅读理解题目。
5.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等。
六、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废墟的直观感受。
6.2 学生活动设计: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作业与评价7.1 作业设计: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废墟与人类文明关系的短文。
废墟 教案模板
既然废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是历史的见证,那为什么还有人不同意保存废墟,而一定要丢弃废墟呢?在文章中,作者从民族文化心理方面加以分析。
三、梳理课文:学生阅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
⒈“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那什么是废墟文化?
明确:废墟文化就是悲剧文化。当看到生活中如此美好的事物被毁灭时,出于各种原因,人们纷纷选择了回避或掩盖。老百姓或许是不忍看到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幻想被毁灭,选择了回避。而统治者是不愿看到如此美好的事物被自己亲手毁掉,所以选择了掩盖。
所幸的是,中国人中也有人能正视悲剧,将假面撕开,让我们看到了真实。出示课件:《呐喊》自序“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我们也正应该如此,正视废墟,正视悲剧文化,超然地承认失败,我们才会在
失败中奋起,我们中国人才会变得沉着、大气。中国才会真正的腾飞。
学生讨论第四部分:
⒈为什么说“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明确:如何对待废墟所代表的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取向和文明程度的象征。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容纳废墟,正视废墟所拥有的“历史文化”、“悲剧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
⒉“只有在现在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的内涵。
明确: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很多人类失去了精神的家园,成为无根之人。而废墟丰富而凝重的物质会使浮躁的现代人静心,废墟的前车之鉴令现代人反思,不要重蹈历史之覆辙。这样,废墟的意义在现代和将来就会就得以充分的提升了。
余秋雨《废墟》教案
余秋雨《废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废墟》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余秋雨对废墟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欣赏散文的美。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废墟》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作者对废墟的深刻认识和独特感受。
2. 分析并欣赏散文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观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深入理解作品。
3. 鉴赏法: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余秋雨及其作品《废墟》。
2. 讲解:详细讲解《废墟》的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废墟》的见解。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如语言、结构、意象等。
5. 实践: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欣赏和分析。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废墟》的内容,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分析鉴赏,写出分析报告。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废墟》文本2. 参考资料:关于余秋雨的生平介绍、散文创作理论、废墟文化的相关文献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4. 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废墟》文本,做好笔记七、教学内容1. 文本细读:深入解析《废墟》中的关键段落和语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2. 文化背景:介绍废墟文化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3. 文学鉴赏:分析《废墟》的语言特色、结构布局和意象创造,教授散文欣赏的方法4. 思想探讨:探讨《废墟》中所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八、教学步骤1. 文本回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2. 文化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材料,导入废墟文化的讨论3. 文本细读:针对《废墟》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废墟》中的某个话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提炼文本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废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设计相关的单元测试题,测试学生对《废墟》及散文欣赏的掌握情况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的空间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3. 反思学生学习: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4. 教学改进:根据反思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以优化后续的教学过程十一、扩展阅读与研究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与《废墟》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其他散文家的废墟主题作品,以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余秋雨《废墟》教案
余秋雨《废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废墟》,了解余秋雨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解题思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文化废墟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介绍余秋雨生平及其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2. 文本解读:分析《废墟》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3. 文化思考:探讨作者对文化废墟的关注和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 《废墟》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文化废墟的关注和思考。
四、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责任感。
2. 分析《废墟》中的象征手法和语言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余秋雨及其作品《废墟》。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废墟》,了解作品内容,概括文章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重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语言风格。
5.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废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责任感。
7. 课程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废墟》的价值观念和艺术特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废墟》中的文化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文本为例,剖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 针对《废墟》中的重要段落,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废墟》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教师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思考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废墟(教案)
《废墟》【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历史悲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懂得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
3、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难点:对文章中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和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什么是废墟?(释义: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北京有圆明园,南京有古城墙,苏州有古城门,唐山有大地震留下的痕迹……”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
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
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废墟》,让学生了解作者余秋雨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废墟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废墟》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独特见解,以及废墟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废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作者简介、文章梗概、写作特色等。
2. 学生预习《废墟》,了解文章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PPT,展示作者余秋雨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废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旨。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废墟的价值,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讲解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 案例分析结合现实中的废墟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废墟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废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7. 课后作业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废墟,让学生亲身体验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
2. 邀请历史文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废墟的保护和利用知识。
七、课堂互动1.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废墟故事,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 开展小组竞赛,让学生围绕废墟的保护和利用主题,制定出具有创意的方案。
八、评价机制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余秋雨《废墟》教案
余秋雨《废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废墟的历史沧桑与美感。
2.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解析: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与力度,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废墟的历史与文化:介绍废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使学生了解废墟背后的故事,增强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散文创作艺术:分析课文中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2. 解析法: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废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使学生了解废墟背后的故事。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废墟图片或视频。
3. 废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达效果。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3. 对废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认识。
4. 学生运用散文创作艺术的手法的情况。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废墟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废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与力度。
3. 解析课文: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对废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进行总结。
七、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废墟的短文,可以是对课文的续写、改编或个人感悟。
2. 调查身边的废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八、课堂拓展1. 邀请专家或相关领域的人士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废墟保护的认识。
废墟
阅读第四部分思考: 阅读第四部分思考:1、废墟在文 中的意义有哪些? 中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同废墟的含义 如何理解“废墟的留存, 如何理解“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 象征” 象征”? 废墟的留存见证了历史, 废墟的留存见证了历史,是历史演变的脚 印,它包含古代传统及历史留给人们的教 思考、借鉴。 训、思考、借鉴。
为什么废墟不必要遮盖? 为什么废墟不必要遮盖?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 后的失落,我们才能更沉着,更大气。 后的失落,我们才能更沉着,更大气。
如何理解: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 如何理解: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 所有的废墟驱逐? 所有的废墟驱逐? 民族的魅力来源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 民族的魅力来源民族的文化, 才是世界的, 才是世界的,一个深沉的民族要敢于面对 一切成功和失败。 一切成功和失败。
废墟的含义(占有 废墟的含义(占有117页) 页 本文的主旨(占有 页 本文的主旨(占有117页) 本文的文眼? 本文的文眼?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朗读课文,探讨以下问题: 朗读课文,探讨以下问题:
• 作者对废墟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又 作者对废墟的态度是什么? 寄情,又诅咒? 寄情,又诅咒?
一、背景介绍:
关于写作这篇文章的背 景是因为当时在国内, 景是因为当时在国内, 有人提出了修复圆明园 废墟的建议, 废墟的建议,主张保留 废墟者有之, 废墟者有之,主张修缮 者有之, 者有之,主张重建者也 有之。一时间, 有之。一时间,沸沸扬 扬,引起一场不大不小 的争议。 的争议。参议者各持理 莫衷一是。为此, 由,莫衷一是。为此, 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 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
余秋雨《废墟》教学设计
余秋雨《废墟》教学设计(总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余秋雨《废墟》教学设计余秋雨《废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能理解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2.明确废墟的含义,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欣赏和评价散文优美而充满哲理的语言;4.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
能力目标:1.掌握赏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品味语言-把握主旨;2.能查阅、筛选所需材料情感目标:正视废墟,正视历史,明确肩上的责任,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1.理解废墟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现代文化价值2.通过对文章素材的理解,深刻领会散文的“神”与“形”的关系【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主旨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学时安排】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读后感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余秋雨《废墟》教学设计余秋雨《废墟》教学设计“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并非所有的重建都值得否定”“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讨论交流:为什么“没有废墟的大地”反而会“太挤了”教师归纳: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大地上高楼林立,然而这些高楼更伫立在人们心里人们在忙碌中荒芜了精神家园,成为无根之人而废墟的丰富而凝重的特质会使浮躁的现代人静心,废墟的前车之鉴令现代人反思因此,如果没有废墟,拥挤的不仅是大地,更是人们的心田第三部分:写废墟具有悲剧文化价值,应当正视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讨论交流:“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什么是废墟文化?教师归纳:废墟文化即悲剧文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悲剧,总想逃避,驱逐废墟,掩盖悲剧,殊不知“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只有“坦然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才会更沉着、理智,因此,容纳废墟,才能正视历史,创造未来(放映圆明园废墟图片)第四部分:废墟具有现代文化价值,应该容纳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教师归纳:如何对待废墟所代表的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取向和文明程度的象征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容纳废墟,正视废墟所拥有的“历史文化”、“悲剧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理与情的融合统一余秋雨用一种抒情散文的形式普及文化,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的民族意识,并对读者起到浸润作用他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智性的议论和诗性的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三、交流讨论,把握主旨要点设计:讨论关键问题,概括文章主旨方法设计:点拨法、教授法思路设计:在交流讨论中完成文章主旨的概括,教师做适当的点拨和讲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一)交流讨论问题1:第二部分中,“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是人类的大明智”表明作者的什么态度?明确:对于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因为废墟是过去的历史的证明,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问题2:第三部分里,说“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如何理解?明确:问题3:谈谈废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明确:废墟不会阻碍社会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废墟的留存,正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分析:“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的构建”,废墟使现代人更清醒地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台阶,从而更理智地审视历史,迈向未来对待废墟,是存是留不同的答案,显示着现代人不同的气度因此,废墟的留存,象征着现代人的文明,我们应该带着废墟走向现代,而不是丢弃历史,盲目前进问题4:作者是怎样揭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明确:作者通过对废墟多角度的评述来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价值――废墟是古代的使节和祖辈辉煌的壮举,是历史的传承;悲剧文化价值――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只有让人们看到悲壮,看到崇高,才能激发人们去奋斗;现代文化价值――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它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它会给人以自信,激励人们走向现代(二)归纳主旨主旨:揭示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启发人们正视废墟,从它所昭示的民族悲剧中奋起,以废墟为起点,迈向美好的未来文章围绕着怎样认识和对待废墟这个话题,提出了保留、容纳废墟的主张四、回顾全文,总结写作特点要点设计:概括总结写作特点方法设计:归纳总结思路设计:教师可提醒学生总结写作特点的切入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最显着的特点:一是选材上:集中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神”:对废墟的存留进行评述,揭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形”: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现代文化价值,古今中外着名废墟二是表达上:抒情与评述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运用了大量的抒情性极强的评述语言,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运用了联想、想像、排比、比喻、拟人等手法,结合长短句,生动形象三是结构上:采用横式结构,具有极强的跳跃性四个部分分别揭示废墟的文化内涵,既独立又有联系,多角度表现主题各部分:从世界着名文化遗址到中国文物古迹;“真正悲剧”的评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有力地表现了主题五、概述余秋雨散文特点,作为结语余秋雨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这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及创新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另外,在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余秋雨的散文,已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因此,余秋雨散文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应用设计】1.谈谈学习本文后的体会2.自主阅读《文化苦旅》,领略余秋雨“大散文”的一贯主题:总结中外文明兴衰荣辱的规律,探索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之路(推荐《阳关雪》、《十万进士》、《一个王朝的背影》)。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能理解废丰富的文化内涵2.明确废的含义,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欣赏和评价散文优美而充满哲理的语言4.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力目标:1.掌握赏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品味语言-把握主旨2.能查阅、筛选所需材料情感目标:正视废,正视历史,明确肩上的责任,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1.理解废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现代文化价值2.通过对文章素材的理解,深刻领会散文的“神”与“形”的关系【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主旨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学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文章写作的背景2.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体会文章的抒情基调3.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4.教师总结: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哲理【思路设计】由于余秋雨的散文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在文化表象之下有着深刻的内涵,所以,在课堂上对文章的背景和余秋雨的散文成就有必要做简单的交待,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余秋雨的初步印象再来欣赏文章文章较长,可采用速读的方法,学生能初步说明文章的抒情基调即可在“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的环节里,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对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哲理综述【学法设计】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余秋雨的相关信息,为课堂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2.从“废”说起,介绍余秋雨其人及其在当代散文创作中的地位3.学生速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抒情的基调4.通过讨论,学生归纳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5.教师总结: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哲理,让学生得到一个整体印象【教法设计】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展示【过程设计】一、作者简介及本文写作背景要点设计: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方法设计:多媒体展示,教师讲授法思路设计:老师将一些废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并由此介绍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由教师讲授,和学生以前的了解,为正文的学习提供帮助导入:提到废,人们都能从记忆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新疆楼兰古城遗址,北京的圆明园等等它们或显赫于华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乱冢之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但对许多人来说,浏览,也只是观光而已,并没对它有什么更深的见解读了余秋雨的《废》,相信我们会对废有更深的思索,会以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过去留下的种种痕迹要读懂一位作家的作品,首先必须对这位作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走近秋雨,就如走进一本深厚的文化的大书,他的散文更是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新领域余秋雨(1946~),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历任该校讲师、教授,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出走十五年》等,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作者为什么写作这篇文章呢?1980年10月18日,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人联名发出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反对声随即响起,当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读者来信《研究探讨无妨,整修大可不必》圆明园复建争辩就此拉开帷幕主张保留废者有之,主张修缮者有之,主张重建者也有之一时间,沸沸扬扬,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参议者各持理由,莫衷一是“废派”专家分布多个学科领域“整修派”则多为清史专家和圆明园专业研究者,他们认为,部分地重现这座万园之园的胜景,比断壁残垣的遗址更能体现圆明园的价值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复原园内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将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公布,确定要修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10%的古建90年代作者在全国的争论声中写下了这篇文章,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二、整体感知课文要点设计: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调方法设计:阅读实践、归纳括思路设计:先让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再布置阅读思考题:作者对废怀有怎样的感情?文章的基调是什么?然后请学生回答学生速读(五分钟),提问学生回答:作者对废既怨恨又喜爱,证为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话:“我诅咒废,我又寄情废”,它的侧重点在“寄情废”,这句话同时也奠定了本文抒情的基调三、理清文脉要点设计: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设计:朗读法、讨论法、归纳括法思路设计: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依次找出各个部分中能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以此总结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由于文章内容较长,所以安排分组完成)然后教师总结归纳明确文章内容:第一部分:总写“寄情废”的原因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我诅咒废,我又寄情废” “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没有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出发,走向新的废” “废是归宿”,“废是起点”,“废是进化的长链”“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废就是建筑的黄叶”讨论交流:作者对废的态度为什么既寄情,又诅咒?教师归纳:我“诅咒废”是因为,废中有屈辱有血泪有衰亡有痛苦,它代表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所以,作者诅咒它然而我又“寄情废”,因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用废作为奠基的,废完成了它的经历,它老了,它死了,但作为一种存在,它的意义不同一般的沧桑美,它的历程给人以启迪,它悲剧给人以心的震撼,它让现代人沉静、反思他的沧桑美转化为沧桑的力量,撑起现代的构建废充满了力与美,所以作者又“寄情废”,而这种情感正是文章所表现的主旨第二部分: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应当有选择地保存和修缮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并非所有的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并非所有的重建都值得否定”“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讨论交流:为什么“没有废的大地”反而会“太挤了”?教师归纳: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大地上高楼林立,然而这些高楼更伫立在人们心里人们在忙碌中荒芜了精神家园,成为无根之人而废的丰富而凝重的特质会使浮的现代人静心,废的前车之鉴令现代人反思因此,如果没有废,拥挤的不仅是大地,更是人们的心田第三部分:写废具有悲剧文化价值,应当正视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中国历来缺少废文化”“废不值得羞愧,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驱逐”讨论交流:“中国历来缺少废文化”什么是废文化?教师归纳:废文化即悲剧文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悲剧,总想逃避,驱逐废,掩盖悲剧,殊不知“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只有“坦然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才会更沉着、理智,因此,容纳废,才能正视历史,创造未来(放映圆明园废图片)第四部分:废具有现代文化价值,应该容纳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古代的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教师归纳:如何对待废所代表的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取向和文明程度的象征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容纳废,正视废所拥有的“历史文化”、“悲剧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总之,文章以“我诅咒废,我又寄情废”开篇,道出了写作本文原因它既是本文的“文眼”,又是全文的总纲,是作者多方评述废的基本出发点文章的四个部分,既独立又有联系,以“寄情废”为中心,从历史的真实性、悲剧的意义和现代文明的需要等几个方面对废进行审视评述作者的思想纵横驰骋,呈现出一种积极的跳跃性,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是一种跳跃性的横式结构四、教师述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哲理,作为结语情感是散文的生命面对废,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我诅咒废,我又寄情废”“诅咒”是因为“废吞没了我的企盼”,“童年的幻想,全在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一片阴影”但是短暂的“诅咒”之后,作者看到的则是更多的“废”下所蕴含历史文化底蕴“我又寄情废”,这份情感同样也是复杂的,无情的批判中却又包含了深的希望“没有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出发,走向新的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为基地,因此废是起点废是进化的长链”作者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满怀深情地赞美了“废”此时的“废”已不是“满目疮痍”,“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但作者在尽情赞美中又不忘批判,“中国历来缺少废文化,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剖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废不值得羞愧,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接着一针见血指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驱逐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因此,“古代的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挟带着废走向现代”这是对废入木三分的剖,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揭示,痛快淋漓,然而在让人痛苦难看之际,却又不忘给你指明出路,这就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味道吧。
《废墟》教案4
《废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废墟的现实意义,体会作者的人文情怀。
2、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理解废墟的现实意义,体会作者的人文情怀。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序幕:用三维动画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学生活动学生边欣赏多媒体圆明园的三维动画边聆听音乐《把根留住》,激发学生的历史感。
教师活动序幕:用三维动画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学生活动学生边欣赏多媒体圆明园的三维动画边聆听音乐《把根留住》,激发学生的历史感。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选自余秋雨先生代表作《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化散文《废墟》。
我想先问问同学们,什么是废墟?第86页注释1说:废墟是受到破坏后变成的荒芜地方。
那么说到废墟,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圆明园!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愚昧落后,软弱无能,丧权辱国的一段历史的象征,它的矗立便是警示国人莫忘国耻,奋力自强,撑起民族的脊梁。
学生认真聆听,悉心观看,仔细思考。
学生根据图片整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为什么对圆明园的印象如此深刻?我们来了解一下圆明园。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余秋雨《废墟》教案
余秋雨《废墟》教案余秋雨《废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历史悲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理解废对现实的指向,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3、懂得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4、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
5、学会欣赏散文。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2、对废文化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1、对废的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及现代文化价值的理解。
2、对文中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深化。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欣赏、朗读课文,为生字、生词正音。
2、梳理文章思路,思考作者的行文脉络。
3、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4、搜集文中所涉及的相关废图片并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对废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认识。
一、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各小组分别介绍所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教师总结整理,出示课件。
余秋雨(1946~ )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
浙江余姚人。
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
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2、字词积累(1)瓦(lì):破碎的砖头瓦片。
(2)诅(zǔ)咒:原指祈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3)殒(yǔn)灭:死。
(4)咆哮(páo xiào):(1)(猛兽)怒吼;(2)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或人的暴怒喊叫。
(5)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也作“盘跚”。
(6)昭(zhāo)示:明显地显示给人看。
(7)皈(guī)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也作“归依”。
(8)(xī):阳光(多指清晨)。
废墟教案——精选推荐
废墟教案废墟教案 作为⼀位兢兢业业的⼈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教学效率。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是⼩编精⼼整理的废墟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废墟教案篇1 ⼀、教学⽬标: 1、体会⽂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的使命感。
2、理解句⼦的含义。
3、激发学⽣的历史使命感。
4、理解拟⼈⼿法和景物描写的作⽤。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课时 课前预习: 1、⽣字词: 远瀛(yíng)观甲胄(zhòu)充塞(sè)碣(jié)⽯嗫(niè)嚅(rú)迤逦(yǐlǐ)窸窣(xīsū) 2、解释: 莽苍苍:郊野苍茫⼴⼤的景⾊。
奇耻⼤辱:难以想象的极⼤的耻辱。
若⽆其事:就像没有那么⼀回事⼀样。
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像在诉说。
形容声⾳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停⽌。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的声⾳。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情境导⼊: 1、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请学⽣运⽤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2、(没有条件的可以由废墟的认识引⼊)废墟在⽣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废墟的映像?(9。
11世贸⼤楼的废墟;唐⼭⼤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可引导学⽣⾃由发表意见 ⼆、⾃由朗读课⽂,整体感知课⽂内容 思考: 1、作者写了⼀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的? 3、题⽬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的写作思路: 第⼀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的激情。
废墟 教学设计
废墟余秋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废墟的特殊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文章关键句段的分析和内容的讨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体会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弄清楚废墟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理解废墟的特殊内涵。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想:本文是课外文章,拟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启发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废墟,理解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一):请同学们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废墟。
问题(二):到底什么样的古老的(年代久远的)、破损的东西才是废墟呢?【设计目的】:文章中的废墟与日常生活中的废墟迥然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进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1.带着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齐读之前,介绍作者。
余秋雨: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担任该院院长。
1987年获国家科委、文化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的创作。
作品集有《山居笔记》、《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
三、解难答疑1、针对一中的问题(二),继续提问:现在同学们认为作者眼中的废墟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雷锋塔新旧两张图纸,讲述旧雷锋塔所蕴含的历史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废墟的初步内涵有一定的认识。
(小结:废墟是包蕴着一定文化内涵的古代遗迹。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形象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对废墟有进一步的理解。
四、分析课文1、找出文中寄予作者对废墟感情的句子。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2、作者为什么诅咒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
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
(附:怎样理解“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说明废墟留给人们更多的苦涩与无奈。
)3、为何寄情废墟?(抓住“但是”这个转折词进行讲解)废墟是课本……废墟是过程……废墟是起点……废墟是归宿……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秋雨《废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能理解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2.明确废墟的含义,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欣赏和评价散文优美而充满哲理的语言4.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力目标:1.掌握赏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品味语言-把握主旨2.能查阅、筛选所需材料情感目标:正视废墟,正视历史,明确肩上的责任,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 1.理解废墟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现代文化价值2.通过对文章素材的理解,深刻领会散文的“神”与“形”的关系【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旨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学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文章写作的背景2.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体会文章的抒情基调3.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4.教师总结: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思路设计】由于余秋雨的散文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在文化表象之下有着深刻的内涵,所以,在课堂上对文章的背景和余秋雨的散文成就有必要做简单的交待,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余秋雨的初步印象再来欣赏文章文章较长,可采用速读的方法,学生能初步说明文章的抒情基调即可在“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的环节里,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对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综述【学法设计】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余秋雨的相关信息,为课堂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2.从“废墟”说起,介绍余秋雨其人及其在当代散文创作中的地位3.学生速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抒情的基调4.通过讨论,学生归纳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5.教师总结: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让学生得到一个整体印象【教法设计】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展示【过程设计】一、作者简介及本文写作背景要点设计: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方法设计:多媒体展示,教师讲授法思路设计:老师将一些废墟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并由此介绍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由教师讲授,和学生以前的了解,为正文的学习提供帮助导入:提到废墟,人们都能从记忆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新疆楼兰古城遗址,北京的圆明园等等它们或显赫于繁华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乱冢之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但对许多人来说,浏览,也只是观光而已,并没对它有什么更深的见解读了余秋雨的《废墟》,相信我们会对废墟有更深的思索,会以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过去留下的种种痕迹要读懂一位作家的作品,首先必须对这位作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走近秋雨,就如走进一本深厚的文化的大书,他的散文更是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新领域余秋雨(1946~),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历任该校讲师、教授,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出走十五年》等,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作者为什么写作这篇文章呢?1980年10月18日,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人联名发出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反对声随即响起,当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读者来信《研究探讨无妨,整修大可不必》圆明园复建争辩就此拉开帷幕主张保留废墟者有之,主张修缮者有之,主张重建者也有之一时间,沸沸扬扬,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参议者各持理由,莫衷一是“废墟派”专家分布多个学科领域“整修派”则多为清史专家和圆明园专业研究者,他们认为,部分地重现这座万园之园的胜景,比断壁残垣的遗址更能体现圆明园的价值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复原园内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将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公布,确定要修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10%的古建90年代作者在全国的争论声中写下了这篇文章,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二、整体感知课文要点设计: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调方法设计:阅读实践、归纳概括思路设计:先让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再布置阅读思考题:作者对废墟怀有怎样的感情?文章的基调是什么?然后请学生回答学生速读(五分钟),提问学生回答:作者对废墟既怨恨又喜爱,佐证为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话:“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它的侧重点在“寄情废墟”,这句话同时也奠定了本文抒情的基调三、理清文脉要点设计: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设计:朗读法、讨论法、归纳概括法思路设计: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依次找出各个部分中能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以此总结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由于文章内容较长,所以安排分组完成)然后教师总结归纳明确文章内容:第一部分:总写“寄情废墟”的原因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归宿”,“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讨论交流:作者对废墟的态度为什么既寄情,又诅咒?教师归纳:我“诅咒废墟”是因为,废墟中有屈辱有血泪有衰亡有痛苦,它代表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所以,作者诅咒它然而我又“寄情废墟”,因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用废墟作为奠基的,废墟完成了它的经历,它老了,它死了,但作为一种存在,它的意义不同一般的沧桑美,它的历程给人以启迪,它悲剧给人以心的震撼,它让现代人沉静、反思他的沧桑美转化为沧桑的力量,撑起现代的构建废墟充满了力与美,所以作者又“寄情废墟”,而这种情感正是文章所表现的主旨第二部分:废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应当有选择地保存和修缮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并非所有的重建都值得否定”“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讨论交流:为什么“没有废墟的大地”反而会“太挤了”?教师归纳: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大地上高楼林立,然而这些高楼更伫立在人们心里人们在忙碌中荒芜了精神家园,成为无根之人而废墟的丰富而凝重的特质会使浮躁的现代人静心,废墟的前车之鉴令现代人反思因此,如果没有废墟,拥挤的不仅是大地,更是人们的心田第三部分:写废墟具有悲剧文化价值,应当正视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讨论交流:“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什么是废墟文化?教师归纳:废墟文化即悲剧文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悲剧,总想逃避,驱逐废墟,掩盖悲剧,殊不知“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只有“坦然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才会更沉着、理智,因此,容纳废墟,才能正视历史,创造未来(放映圆明园废墟图片)第四部分:废墟具有现代文化价值,应该容纳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教师归纳:如何对待废墟所代表的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取向和文明程度的象征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容纳废墟,正视废墟所拥有的“历史文化”、“悲剧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总之,文章以“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开篇,道出了写作本文原因它既是本文的“文眼”,又是全文的总纲,是作者多方评述废墟的基本出发点文章的四个部分,既独立又有联系,以“寄情废墟”为中心,从历史的真实性、悲剧的意义和现代文明的需要等几个方面对废墟进行审视评述作者的思想纵横驰骋,呈现出一种积极的跳跃性,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是一种跳跃性的横式结构四、教师概述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作为结语情感是散文的生命面对废墟,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诅咒”是因为“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但是短暂的“诅咒”之后,作者看到的则是更多的“废墟”下所蕴含历史文化底蕴“我又寄情废墟”,这份情感同样也是复杂的,无情的批判中却又包含了深邃的希望“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作者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满怀深情地赞美了“废墟”此时的“废墟”已不是“满目疮痍”,“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但作者在尽情赞美中又不忘批判,“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剖析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接着一针见血指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因此,“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这是对废墟入木三分的剖析,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揭示,痛快淋漓,然而在让人痛苦难看之际,却又不忘给你指明出路,这就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味道吧【应用设计】1.思考:何谓“废墟”?它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2.课外查阅文中提到的废墟遗址,整理出来,下节课上交流(圆明园、古罗马角斗场、庞贝古城、柬埔寨吴哥窟、玛雅文明遗址、马王堆汉代老太、黄鹤楼、滕王阁、阿房宫)第二课时【学习要点】1. 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2. 品味语言3. 把握文章的主旨4. 总结写作特点【思路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能理清文章的脉络,但要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还需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和关键句进行细细品味,建议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达成知识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法设计】1.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讲授课文中提到的废墟的有关历史知识2.反复吟诵重要语段,思考讨论,品味文章的语言3.思考讨论,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过程设计】一、由检查作业导入要点设计:检查作业、交流课外查阅资料、导入新课的学习方法设计:交流、多媒体展示思路设计:教师先检查作业,重点在指出废墟具有文化价值,然后检验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情况,锻炼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可适当补充要点,以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巩固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的学习(由上节课的作业导入)何谓“废墟”?废墟通常是指古老的、破损的东西,在本文作者认为废墟是包含着一定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废墟具有文化价值说说你所查阅的著名废墟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学生交流,不要求全面完整)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介绍提到的废墟的相关历史资料:1. 圆明园废墟: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的总称,今只存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北郊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原为康熙帝四子胤稹的藩邸赐园胤稹继位,即雍正帝,又将园扩建增修,至乾隆9年(1744)基本建成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毁于兵燹(xiǎn),园中珍贵文物惨遭洗劫,一代名园化为废墟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鸟瞰图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庭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圆明园全景效果图】【现状】1983年国家决定将其建成遗址公园,经多年逐步修整,于1988年6月正式开放福海等局部范围,占全园3/5的面积2003年,圆明园开始对九州景区进行整修,目前,九州景区的山形水系已基本恢复,各景点遗址清理完毕,经过科学发掘,在原址复建和重修桥梁10余座景区各岛之间既独立成景,又通过桥梁联结为一个整体,已可窥见当年的概貌2008年7月29日,整修的后圆明园遗址公园九州景区首次对游客试开放至此,圆明园已有4/5的面积与游客见面目前九州景区前、后湖及曲院风荷的水环境已恢复当年盛况,游客可泛舟其上,观赏美丽的湖光山色(1)大水法废墟:【大水法及远瀛观复原效果图】九州清晏2004年,圆明园遗址公园对九州清晏景区进行全面整修正大光明殿圆明园正殿1860年,英法侵略军抢掠烧毁圆明园等西郊诸园时的指挥部即设于此海晏堂是圆明园中最大规模的欧式建筑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雕以水报时,闻名世界【名称】万花阵【文物现状】1860年遭英法联军劫毁,现存的万花阵是1989年重建而成的【简介】万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圆明园内一座大规模的欧式迷宫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方阵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米,墙高约1.2米它由阵墙、中心圆亭、碧花楼和后花园组成,曾是封建帝王的游乐场所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容易走入死胡同,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2. 古罗马的角斗场:公元前80年左右,古罗马创建了用两个半圆形剧场相对而合成的圆形剧场以供这种活动之用罗马大角斗场是所有圆形剧场中的最大者,位于罗马市中心东南可容纳观众5万余人1900多年来,大角斗场还曾先后作为基地、客栈和酒店使用过3. 庞贝古城:古罗马中小城镇,位于意大利南部维苏威火山西南脚下10公里处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大爆发被火山灰掩埋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4. 吴哥窟:即吴哥寺,柬埔寨的印度教毗湿奴神的神庙为吴哥古迹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集中代表“吴哥寺”梵语意为“城市似的庙宇”位于暹粒省暹粒市吴哥王城以南约1.6公里处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在位)所建,后来成为他的陵墓15世纪上半叶吴哥都城废弃,寺院荒芜19世纪中叶重新修整,成为世界闻名的古迹5. 玛雅文化遗址:中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由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并及于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这一文明约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形成,至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毁灭6. 马王堆的汉代老太:出土于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发掘了1号墓1973至1974年初,发掘了2号、3号墓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名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7. 黄鹤楼: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说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8.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9. 阿房宫:秦始皇始修建的宫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秦始皇35年(前212),在周都丰、镐之地,亦即秦的上林苑内,建新宫城──阿房宫阿房前殿至今尚有高大的夯土台遗存,东西1200米,南北450米现存台面南部略低,北部略高,最高处约7~8米后被农民起义军烧毁,当时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二、吟诵语句,品味语言要点设计:吟诵、品味语言方法设计:思考讨论、讲授归纳思路设计:教师先交代文章总体的语言风格,然后针对文章的重、难点设计出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对内容的理解我们在阅读课文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语言既充满感情,又富有哲理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在抒情性上带有浓重的理性思辨色彩,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理性思考,这种风格使读者在获得情感上的感染的同时,还有更多的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请同学们诵读并品味下面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思、态度:1. “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你分析还应有什么成分?归纳:还应有的是热爱、惋惜、赞叹、欣赏2. 为什么说“废墟是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作者由废墟想到悲剧的依据是什么?归纳: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悲剧的特性是曾经的美好和现实的毁灭,这就与废墟如出一辙,废墟也代表着曾经的荣耀与现实的苍凉“英雄”正是民心所向的敬仰者,他曾经接受过掌声与喝彩,然而他残疾了,黯然地退居人后,独自舔舐伤口用它来比喻废墟,真是贴切入髓,匠心独具3. 指出“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一句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归纳:比喻的修辞把历史比作秋天,把废墟比作黄叶,把大地比作母亲,生动形象,便于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废墟,因为它的自然,因为它曾有过的历史,因为它最后的皈依,形成了一种形式美4. “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指出这个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归纳:用一连串结构类似的句子来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入,表明“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补充介绍孔尚任和白先勇)5. 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归纳:阐述了“现代”的内涵,突出“现代”的一切特征,语势强劲,表明“现代”应用自己的睿智和胸襟,兼容古今中外的文化,这样才能发展教师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首先在于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笔下的物以生命文章第二小节中动词的运用非常经典,如“废墟吞没”、“瓦砾散落”、“石柱站立”、“幻想殒灭”、“明月苦笑”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废墟的荒芜,侧面写出了作者“诅咒”的原因其次是借助类比的手法,在无声无息中达到抒情的效果“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接着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引发黄叶与大地的关系,得出“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接着作者又以“雪峰”、“登月”、“人生”的伟大和希腊悲剧等类比得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的结论再次是善于引入中国历史,借助史实来达到抒情的效果“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接着指出“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等人不想大团圆,从而包含深情地赞美“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