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学校德育方式变革研究 陈玉琨 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摘要】互联网时代对小学智慧德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增强了教育的全球性和互动性。

本文从智慧德育的定义与内涵入手,探讨了传统德育与互联网时代德育的区别,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及实践方法,并提出了评估标准。

结论部分强调了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引领教育变革,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将成为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塑造更加智慧和和谐的未来社会。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变革、实践、影响、重要性、定义、内涵、区别、方法、评估标准、意义、发展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互联网时代对小学智慧德育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小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和多样化的知识获取方式。

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使得他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展现自己的才华、交流思想。

互联网时代也给小学生的智慧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量巨大,小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和误导,难以辨别对错,容易迷失方向。

互联网时代小学生日益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缺乏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和实践经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互联网时代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可能受到网络暴力、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等负面影响,容易产生消极行为。

互联网时代对小学智慧德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进行小学生的智慧德育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1.2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样化和丰富,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发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变得尤为重要。

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策略探讨

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策略探讨

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策略探讨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时代,数据正在成为影响着我们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已经在学校德育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数据技术可以为学校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来跟踪学生的德育发展,并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德育教育课程。

然而,目前在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对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策略探讨。

一、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问题1.学生需求与学校德育教育课程之间的不匹配传统的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主要依赖教师的经验和直觉来设计和开展,这导致了课程的单一和简单。

然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如果德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匹配,就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成长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2. 老师的德育教育课程能力和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需要教师们具有全面的德育教育素质,包括教育哲学、学生心理学、行为科学、沟通技巧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育和德育教育培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老师没有充分的德育教育素质和能力,导致他们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教育需求。

3.缺乏有效的课程评估和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德育教育课程中,评估和管理机制比较单一且不够科学化。

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会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得不到确切的反馈和调整。

同时,由于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没有整体的管理体系和体系建设,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二、优化策略探讨1. 设计定制化的课程学校应该采用定制化的德育课程设计来匹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当前,在大数据时代,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培训。

同时,教师们需要相应地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与适应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市中办三友小学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十分严峻、防控工作任务艰巨。

教育宣布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并提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鼓励学校将教育教学转移至线上场景。

线上学习讲述了三大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讲授了新形势下有关新课改的教育内涵与创新, 还讲授了家校共育与班级管理的创新;此外针对班主任还讲授了有关创建德育和美育方面的知识,藤梅芳校长讲授的让德育富有魅力和效力。

吴颖民校长讲授的准确把握德育为新核心理念的内涵。

全汉炎校长讲授的生态美育的实践探索。

石家庄东风西路学校教育处主任、全国生命教育形象大使李佟讲授的让课程孕育能量,让生命光荣绽放。

华东师范大学首批终身教授陈玉琨讲授的智能化——班本课程与德育课程建设。

钟杰老师讲授的如何打造高效的班级管理团队——时代学校德育方式变革研究。

众多有经验的老师使我在教学与管理、教育与教学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我要谈一下自己对接任班主任以来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经历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也就是只做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应该是班级里的一员。

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行为习惯如何,与班主任有很大关系,这不仅要求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和艺术。

第一、作为班主任应放下师道的尊严,走近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与他们是平等的。

关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关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 近年来,国内许 多学校都在倡导新 的教育理念 ,其意义在
样化 : 可以量化 的部分,进行量化评价 ; 不能量化 的部分 ,则 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作 品评价、成长档案评价 、课 堂激励评 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 ,视 “ 正
式评价 ”和 “ 非正式评价 ”为同等重要 ,把期末终结性的总结 评价 与 日常激励性 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 。绝不能把德育评价 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 “ 打分 ”或 “ 划分等级 ” 。 ( 二)构建多元化 的德育评价方 式 多元化的德 育评价指的是德育评价 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主 体的多元化 。就德育评价 内 容生的个性 ; 既要 关心结果,更要 关注品
主观 能动性 ,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 面的发展。 确立 ” 以人为本 ” 的德 育观应注意以下两点 : 一是老师与 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过程 。
( 三 )构建 过程性的德 育评价方式 过程性德育评价又叫形成性德育评价或进行型德育评价。 学生成为道德教育的共同参与者。在道德教育中,双方要相互 并突出 理解、相互尊重,通 过交流产生共鸣,促进道德的内化 。二是 德育过程 性评价是在对 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 中进行的 发挥评价在进行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它可以及时掌握对学生进 要明 白道德教育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 行德育工作中的问 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或者掌握学生在思想品 二、调整德育的自身结构 调整德育的 自身结构 ,包 括德育 目标、内容与方法三个方 德 和 行 为 习惯 中的错 误 倾 向 和发 生 的 问题 ,便 于及 时 改进 ,所
【 中图分类号 】 G 4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5 ) 5 - 0 1 6 6 . 0 l

长三角校长培训笔记之十

长三角校长培训笔记之十

长三角校长培训笔记之十——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9月18日上午,第五期长三角校长研究班学员聆听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陈玉琨教授《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革》的报告。

在报告中,陈玉琨教授重点谈了四大问题,数字化时代的变革及其意义、翻转课堂的兴起、翻转课堂的技术要求、上海对信息技术与教育关系的认识。

其中,陈玉琨教授强调,“上海经验”值得借鉴。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指出,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将颠覆学校的原本形态,改变目前的教育生态。

上海提出在3-5年的时间里,实施三步战略,实现8化目标,即第一步打造信息化的环境,第二提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技术支撑,第三步人工智能与教育科学结合,实现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和系统开放化。

关于“翻转课堂”,陈玉琨教授指出,翻转的关键就是先自学,后教学,课下课上相结合,同时,实现思维可视化和感觉多样化。

对于课下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构建知识图谱、优化表现方式、设计进阶作业与单元测试、设计在线师生与生生互动的途径与方式。

对于课上工作,关键要突出以下工作,巩固和强化知识点,系统梳理课文内容,拓展和加深知识面,探究创新表现手法,课堂完成作业。

在报告中,陈玉琨教授还播放了部分微课作品,并点评了作品的优劣。

不可否认,信息化教育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就我校目前教育教学形势来看,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是头等大事。

部分教师习惯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手工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当然现有的班班通资源确实有点落伍,教学效果不好,但有总胜于无,用好当下的,是关键,况且新的电子白板已经由省明德工作办公室在筹备中,如果我们所有教师不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备课、上课过程中不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我们的课堂就不能做到高效,我们的课堂就可能单调,少了许多活力,就不能很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
校加 强政 治理 化 课 和 思 想教 育 课 程 教学 加 其学 时数 制
、 ,
如 提 高这 些 课 程 在 学 校 中 的 教 学 地 位
保 障 或增
,
在 充 实教 学 内容 和 改 革教 学方 法 上 下 功 夫等 ( 这 种 主 张 在 学 校 实施 五 天 工 作
尤显 突 出 ) ;
压 缩 各类 课 程 总 学 时的情 况 下
,
影 响 到 在校 大 学 生 知
才能 积累
选 择 过程 中 的 行 为 方式
并给 高 校 的 学 生 思 想 教 育 工 作 带来 较大 触动
, 、

起人 们 的 必 然 思 考 毋庸 置疑 的是 : 多 么 急 剧 的 变化 位
, ,
作 为社 会 主 义 条件卞 的高等 教 育
。 ,
无 论 社会 经 济
.
别 是道 德 关 系 的作 用 内侈的 结 果
准则 思 想 发 展 规 律而 言
,
对青 年 学 生 而 言
,
,
其 逐 步 认 识 并 月 学 会 掌握 社会 行 为

在实践 活 动 中处理 社会 关 系 的 过 程

也 就是 他们 的 品德形 成这 程

因此
,
,
就 他们 的
绝不 是仅 有 政治 理论 和 道 德知 识 的 单 方 面 学 习 积 累 而 足 其 中在 每
” “
’,
而 是需 要 有

内在 的认识 发展
,
情 感 的接受 和 外 在 的 行 为 等 方 面 的 聚 合 方 可
“ ” “ ” 、 “
一个

德 的质 的细 微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面临的冲击及机遇,提出小学德育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发展优势,正面应对社会环境发展给小学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和具体问题,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为小学智慧德育创造新道路。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智慧德育;教学变革基于我国长期对互联网产业的支持,互联网逐渐成为促进社会多方面发展的有效助力,也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提供了途径与思路。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导的小学德育工作已不能适应教学需求。

因此,教师团队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针对小学智慧德育的新要求,改革教育方法。

同时,面对互联网时代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要深入探讨解决方法,积极应对时代挑战,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创新智慧德育教学模式,促进新时期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对小学智慧德育带来的挑战(一)外部环境复杂化互联网发展致使原本的教育教学环境受到强烈冲击,给小学智慧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德育工作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承担,两者相互促进、衔接,为学生的德育创设相对稳定的环境,小学德育工作的展开很少受到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交换速率加快,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增多,小学德育也因此受到冲击。

基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因素,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难以满足正确树立学生价值取向的德育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性单纯,是树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这个时期要针对学生的心智特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互联网发展本质上是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的互动平台,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可以促进思想文化交流,同时也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造成了风险。

小学阶段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尚且不足,未经筛选的各类信息内容通过互联网渠道传递给学生,会增多学生受糟粕文化影响的机率,给德育工作来带难度。

(二)价值观念多元化互联网发展为信息交流提供了便捷、快速的途径,加快了各类思想传递、演化的速度,致使社会价值观念不断碰撞融合,创新出新的思想理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给小学的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并要求德育工作者要逐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推进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一、注重人性化理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学生们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但是,面对繁杂信息,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德育工作者应该注重人性化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

在实践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倡导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健康的人生导向者。

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之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保持心理健康。

二、关注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德育工作者应关注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规范网络行为,避免受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当前市面上的网络素养教育资源,制定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的学习计划,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学生如何识别网络骗局,规范使用网络。

三、以游戏化学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游戏化学习的工具和平台也开始出现。

利用游戏化学习的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积极利用网络游戏、APP等平台进行游戏化学习。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寓教于乐。

四、多元化活动,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互联网时代,学生素质的应变能力越来越强,德育工作者不得不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活动形式,适应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和学习风格,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教育游戏、德育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展览中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智能时代的德育心得体会

智能时代的德育心得体会

智能时代的德育心得体会智能时代的德育心得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临着众多的诱惑和影响,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塑造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我常常思考如何在智能时代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在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信息的碎片化也变得普遍。

这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来源,但同时也让他们容易受到道德观念的冲击和侵蚀。

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他们具备辨别和判断信息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讲解真实案例和道德故事,让学生了解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能够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在智能时代,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

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兴起,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困扰。

因此,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导他们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相互监督和支持,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智能时代,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竞争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革新,只有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中脱颖而出。

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创新项目和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接触真实的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智能时代,全球化的发展让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

“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 观后感

“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 观后感

“智能时代的德育”学术研讨会观后感“浙江大地到处充满着鲜活的思想教育资源,也是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的高地。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表示,浙江有条件也有责任加快探索“智能时代的德育”这一重大迫切但又十分艰难的命题,同时也迫切需要汲取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智慧。

聚焦“智能时代的德育”大背景,与会专家分别围绕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变迁,智能时代的交往方式、认知方式的变化与价值观形成,智能时代学校德育的新形势、新特点,智能化综合评价和具身德育研究等五个主题展开研讨。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教授指出网络公民依然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面对网络公民存在的“公民资格”缺失问题,需要开展数字公民教育、网络道德和科技伦理教育、公民理性教育、公民责任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指出,价值观是“教育”和“教育改革”的起点,智能时代教育价值观之“不变”表现在教育的本质和教师的爱,教育价值观之“变”则表现在“好课堂”“好教师”等方面。

“主题重大、话题新颖、群贤毕至、观点纷呈、思想前瞻、对策可鉴。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浙师大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袁振国在总结发言中用六个关键词概括本次研讨会,他表示,专家们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对智能时代的德育进行了有益探讨,尽管还在探索期,但是形成的多样性观点将是推动我们认识不断深化的动力。

抽象
和空灵的思想为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务实和具体的思考为理论落地提供了实践支撑,将推动智能时代的德育工作更加有效,更加亲和,更加人性化。

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策略探讨

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策略探讨

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策略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行各业数据的大量积累,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大数据技术可以让我们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来发现潜在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也需要进行反思和优化。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反思学校的德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要素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需求的变化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已经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首先,德育课程教学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进行反思。

在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行为规范和做法,然而,这种教育形式在现今的情景下已经过时了。

学生现在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和参与感,需要更加自由和灵活。

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的德育课程需重新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推广策略等方面。

第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学校完善德育课程。

作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技术,大数据可以帮助学校更深入了解学生的绩效状况、学习习惯以及各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完善现有的德育课程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第三,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德育教育的方式。

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通过一些教材、课件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讲解课程的基本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但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能不需要这些基础知识,而是需要更具操作性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教师需要更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开展比赛、活动、讨论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二、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针对以上反思,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优化策略,如下:1. 教师重视提高学生参与感和互动性。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探究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参与度,适时地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演讲比赛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高校德育思维方式探究——评《高校德育思维方式发展研究》

高校德育思维方式探究——评《高校德育思维方式发展研究》

高校德育思维方式探究—评《高校德育思维方式发展研究》杨开勇周玉芳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接收、处理和反馈 的数据和信息已经数倍乃至数百倍于过去,因此,要想更好地透视和分析教育创新问题,高校及教师 都应当将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转化为复杂化的思维方 式,从而更全面、更专业地根据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来科学总结和归纳高校德育中的问题和不足,切实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其中,思 维方式的转变与革新正在深刻影响着高校德育的创 新方向和改革成效。

白翠红的《高校德育思维方式发展研究》是当 前对高校德育进行反思性研究的最新成果,着眼于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中思维方式的应用、不足与创新。

在该书中,作者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和 实际问题,认为当前高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 教学思维的简单化,未能及时有效地随着时代的变 化而进行升级创新。

在该书第一章中,作者概述性地将高校德育思 维方式分为两大类型,即简单性思维方式和复杂性 思维方式,并分别列举了两种思维方式的应用原则 与方法。

从第二章到第四章,作者从思维方式本身、德育社会背景和德育主体诉求三个角度探讨了当前 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所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同时,作者强调,高校及教师应当跟随社会背景的变化而 变化,主动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诉求,并采用 复杂性的思维方式来推进德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与发 展。

第五章则以实践为导向,促进德育思维方式理 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

具体来说,作者从协同发展、功能耦合和内容整合三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了复杂性 思维方式指导下高校德育的实践策略。

首先,复杂性的德育思维方式要求高校及教师 树立一体化建设和协同化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借助 互联网或信息技术的力量,打通德育与教学的各个 环节。

在高校德育中运用复杂性的教学思维方式,不仅要求教师运用发散性的创新思维来开展德育教 学,同时也要求教师树立一体化建设观念,将整个 高校德育的管理工作划分为环环相扣的各个子系统,进而根据子系统的结构关系和功能特性来进行综合 管理和协同发展,确保高校德育能够在复杂思维方 式的视野下实现系统的优化升级。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方式,它将在未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意识。

当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时,学校作为学生道德觉悟的启蒙地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需要了解和关心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个体和伦理价值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中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优势。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和课程,并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和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应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它们无法代替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交流能力。

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需求。

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还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知识更新迅速,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就业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新知识的能力。

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还应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义务,并具备对社会、环境和社会公平的关注。

学校应该通过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并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德育的价值导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技能和创新能力,关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强调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课程改革实践与体悟

德育课程改革实践与体悟

德育课程改革实践与体悟
邱训娟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9(000)034
【摘要】德育旨在熏陶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公民责任意识的现代新人.我们在实践中尝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更突出强调全员全程育德.
【总页数】2页(P107-108)
【作者】邱训娟
【作者单位】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江苏·南通,22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1
【相关文献】
1.传统文化背景下高校"体悟式"德育探析
2.让德育走心入行——金阊实验小学校\"体悟式\"活动项目的研究
3.让德育在“互动、引导、体悟”中生发——以陈雅倩老师《人民代表为人民》一课为例
4.德性自觉:明镜体悟的学校德育实践
5.体悟式德育:从“知德”到“修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

论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

论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
车琨
【期刊名称】《科教导刊》
【年(卷),期】2010(000)022
【摘要】德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才能达到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目的.本文首先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加强大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出新时期大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最后提出应该从理念、体制和工作方法三个方面来加强大学德育工作.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车琨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论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
2.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之我见
3.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
4.认真贯彻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
5.大力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字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方法创新思路探讨

数字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方法创新思路探讨

数字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方法创新思路探讨发布时间:2021-05-06T16:35:08.370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3期作者:李阴伟张亚婷邵飞飞[导读]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各领域,迎来了数据爆炸的数字化时代李阴伟张亚婷邵飞飞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梁村乡初级中学,河南省濮阳市 457400摘要: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各领域,迎来了数据爆炸的数字化时代。

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科学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观念和德育方法,以创设高效的中小学德育课堂。

本文结合中小学的德育现状,探究中小学德育方法的创新思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中小学;德育方法;创新思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应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科学的运用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技术,不断的创新中小学的德育理念和创新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德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一、当前数字化时代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当前数字化时代下,在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教师依然占据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德育知识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德育学习中感觉非常枯燥,对德育内容的认知不深刻,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

另外,信息化让学生的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面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学生感觉非常“空洞”,在德育学习中缺乏主动性。

(二)教学模式落后在数字化时代下,中小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信息网络,使得学生对德育教学课堂的“新颖性”要求更高。

但是,当前德育教学课堂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方法都非常落后,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中也感觉非常“乏味枯燥”,导致中小学德育教育开展效果不理想,德育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难以提升[2]。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学教育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智慧德育更加需要与时俱进,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如何实现智慧德育的变革与实践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急需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德育教育侧重于灌输学生道德准则和规范,强调纪律和规范的教育方式,而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接触面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更多的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参与社交互动。

互联网时代的小学智慧德育需要有以下几点变革:1. 强调价值观引领: 互联网世界的多元化和开放性让学生面对更多的信息和观点,而这些信息和观点往往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让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2. 提倡创新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这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学校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实践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小学智慧德育需要更多地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小学智慧德育的变革,学校和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智慧德育教育。

1. 举办讲座和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讲座和实践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进行智慧德育的教育,让学生对当前社会和时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他们的价值观引领。

2. 设立德育课程: 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小学智慧德育,学校可以设立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德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资源,增强学生在信息丰富的环境下的处理能力。

3. 开展社会实践: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意识。

4. 建立家校合作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小学智慧德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合作,建立家校合作平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支持下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时代学校德育方式变革研究
陈玉琨
1技术:教育变革的力量
早期私塾制,1905年,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学校。

今天我们的教育始终受到技术的推动,技术的支持。

1.1 造纸术的出现使现代教育成为可能。

书:知识的载体。

学富五车,也就几十个KB。

纸代替了书简,使教育得以普及;印刷术:推动了书的普及。

技术使得班级授课成为可能。

17世纪,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进行概括,今天全面教育走进了学校。

班级授课分学段、分学科、高效,但因材施教难以实现。

个性化是个困难的问题,尝试改革中,选课制就是为解决个性化问题,学分制也是这个原因,走班制也是个改革的举措。

2014年,美国马斯克招收120位学生,按兴趣分组,项目学习,最低智商136。

1.2 信息化与智能化时代的变迁
教育变革两个案例:
北京早报闭刊,2008年年底,闭刊词:报自己比做精美的早餐,网络、键盘,有的人没错,只是不年轻了,有的事物没错,只是该转身了。

日本一协会调查,很多人读书的时间为零。

没有书了,国学怎么办?会成为艺术,美术等一件奢侈品存在。

华为预测,2025年,14%的家庭会有机器人管家,教学机器人也会走进教室,现在已经实现了,北京实验小学,机器人上课,教师成为教学辅导人员。

未来的课堂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2智能化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