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一考定终身弊端 看各国大学咋招生

合集下载

高校招生制度的问题与改革

高校招生制度的问题与改革

高校招生制度的问题与改革高校招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其制度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

本文将围绕高校招生制度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考。

一、高校招生制度的问题1.1 分数至上的倾向当前高校招生制度过于强调分数,导致学生们学习压力沉重,面临的竞争如同一场攻坚战,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失去了创新和兴趣。

1.2 偏向重科学忽视综合素质当前高校招生过于注重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这种狭隘化的评价方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3 地域差异带来的不公平高校招生制度存在地域差异,优质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学生面临的机会不足。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区域发展的均衡。

1.4 选拔标准的单一性高校招生制度存在着单一的选拔标准,即高考成绩。

这种模式不利于选拔具有特长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发展需求。

二、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思路2.1 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时,应该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高考成绩,还应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潜能。

2.2 关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高考改革层面,更应该注重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通过改进中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高校招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才。

2.3 引入多元化招生方式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还要考虑引入多元化的招生方式,例如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加大对特长生的录取比例等。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公平地选拔到各方面具有潜力和特长的学生。

2.4 地域差异的补偿机制为了解决地域差异带来的不公平问题,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还需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补偿机制,确保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学生能够享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招生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的回溯、反思和前瞻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招生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的回溯、反思和前瞻

Review, Reflection and Strategy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of "One Test for Life"
作者: 边新灿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19
出版物刊名: 教育学报
页码: 130-14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一考定终身;新高考;综合评价;多次机会
摘要:"一考定终身"是驱动新高考改革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广义的"一考定终身"与"唯分数论"交叉.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演进中曾尝试用中学"预选"改变单维评价的"一考定取舍",用春季高考、多次机会克服"单一机会"给学生造成的过重心理压力,用自主招生、"三位一体"等推进综合评价,弥补"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单维评价的缺陷.新高考朝着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的方向,形成了破解这一顽疾的组合拳,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也遇到困难和问题.中央深改委会议提出破"五唯"为高校招生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注入新的动力.改革要深入推进,必须在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之间求得最大公约数,必须妥善谐调科学选才与公平选才、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考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还要把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结合起来,把长远目标"求真"和阶段性目标"求优"结合起来,设计"阶段性最优"或"阶段性较优"方案,通过阶段性努力的积聚实现最终目标.。

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几点认识

对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几点认识

态 中。
( 二)建立公平与诚信制度 ,创造 良好 的招生环境 。改革 开放 3 O 年 ,我国经济得 到迅速发展 ,但是各 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 西部 的差距仍然很 大。高校在 自主招生的过程 中,考虑 的, 源 大都足 城市 和发达地区学生 ,有 的甚至 只有熏 点 中学的学 生才有 资格 去 申请参 加 ,这 对 农 村 和 贫 困地 区学 生 来 说 是 非 常 不 公 平 的 。有 些 优 秀 学 生 因 经 济 条 件 不 好 ,不得 不 放 弃 参 加 自 主招 生 。 因此 ,高 校 应 该 考 虑 给 那 贫 困学 生 在 经 济 上提 供 一 定 的 帮 助 ,让 他 们 也 能 享 受 自主 招 生 带 来 的好处 。同时 ,高校应该建立诚信制度 ,加强 中学 以及学 生的减信教 育 ,使 中学推荐的学 生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生或特 长生。对 那些弄虚作 假 的中学采取取消推荐 自主招生资格 的惩罚 ,而对 滥竽 充数的学生也 应 做 出相 应 的 处 罚 。 ( 三 ) 建立 明确 的 法 律 或 法 规 ,依 法 自主 招 生 。 俗话 说 : “ 无规矩 不 成方 圆 ” 。高 校 的 自主 招 生 也 不 能 是 随 心 所 欲 的 ,想 招 什 么 样 的学 生就招什 么样 的学生。政府应该建立相关法 律或法规 ,规范高校 的 自 主 招 生 ,尤 其 是 对 扰 乱 正 常 的 中学 教 学 秩 序 的 做法 要 严 格 取 缔 。 ( 四 ) 学 校 的 自主招 生 接 受 社 会 监督 ,高 校 对 招 生 方 式 有 选 择 权 。 自主招生程序首先 由高校发布招生简章 ,学生报名 申请,岛校组 织考 核 ,制定考试方式 ,学生参加高考 ,成绩达 到所 报学校录取规定 便被

高考改革:就是要改变“一考定终身”

高考改革:就是要改变“一考定终身”

l l

l婚姻限制 。 . 20年 , 0 3 夏季高考时间 由传统 的7 日提 前到6 月7 月 l7 日。 _ 20年 , 0 3 北大 、 清华 等2 所高 校被赋 予5 2 %的 自主 .招生权 。 ̄2 0 年 , : 0 5 享有这一 自主招生权的高校扩 大到 1 1 l了4 所 。 2 l 20年 , 0 3 北京 、 上海试 行高考 自主命 题后 ,0 5 2 0 年 .高考共有1 个版本 的高考试卷 。 5 0 20年 , 0 6 上海 的复旦 大学 、 海交大各 拿 出3 0 上 0 个 1名额 , 实行 “ 真正 意义” 的 自主选拔招生 , 上 两校采取 面 .试为主 的方式 录取学生 。被 录取的学生 , 不再受5 %自 0主招生 权的高考 “ 一本 ” 录取分数线 限制 , 考生 虽然参 I加高考 , 可分数 只作为参考 , 或者是对 比分析的“ 样本 ” .——研 究面试选拔与高考选拔有多大的相关性。 l
高 考 改 革 路 还很 长

20年 】 , 00 月 北京 、 安徽等省市开始实 行春 、 两季 夏 2 0 年4 日,教育部宣 布取消高考考生年 龄和 0 1 月2
高考招生 。
美籍华人 、 国高 等教育管理博 士刘 一林 先生说 ,l 美 高考制度改革利于考生公平竞争 ,起码不会 因为考 生 时的失误而耽误 了一生 的前程。 据刘博士介 绍 , 在美 国, 高校 在录取学 生时 , 国 美 高考(A ) S T成绩 只占4 % 0 0 5 %的 比重 。而且 , 校考 量 各 学生 的情况不 同,越好 的学校 ,A 成绩在 总体 的考 核 ST 中所 占的比例越小 。 除此之外 , 高校还要看高 中生的在 校 总评 成绩(P )占录取考核 的 1%左 右 ; P 程( G A, 0 A课 高 中阶段 学习的大学课程 , 可以抵大学学分1 和荣誉课 程 f 超越 高 中水 平的 高级 课程 )两者最 少 占录取考 核 的 1%; 0 社会 实践 和个 人才能 占考核的2 % 0 个人 陈 0 3 %; 述( 简历和志 向说明) 个人 和推介信 占考核 的1%。 0 刘博士说 ,A 一年共有7 sT 次考试 。 由于考题 是从数 以万计 的题库 中, 按照易 中难所 占的规定 比例 抽调 , 然 后组成 一张卷 子 , 以 , 所 每次 的考 试难度基本 相 当 , 学 4 【 生 友2o 1上 月 】 生多次参加考试 ,多给学生一些 机 1分就可 以入学 , 同时也要设置难度 系数很大 的大学 , 除

从美国大学招生反思我国大学招生制度

从美国大学招生反思我国大学招生制度

只有一 次高考 ,高校 完全 依据学生 的高考 成绩进行 招生录取 。 与美 国大学招生制度相 比,主要存 在着 以下 一些 问题 : ( )我 国学生 入学机会少 。美 国的大学入学考 试主要 由 一 两大非赢利 的私人机构组织承担 ,其中教育考试服务中心 (T ) E S 提供S TI A ( 为学科考试A ) A 和S T I 原 I T 考试 ,美 国大学考试 中心 (C ) A T 提供A T C 考试 。S T 年举行7 ,A T A每 次 C 每年举行5 ,学生 次 可 以多 次参 加此 类考 试 ,其最 好 的成 绩作 为升 学依据 ,避 免 “ 一考 定终身 ”现象 的发生 。而且 ,许多学校在不 同的时 间采 用不 同的录取方式,学生有很多的机会 进入 大学深造 。 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现状 而 在我 国,往往 是一考定终 身,每年一次 的高考是学生进 美 国大学招生制度 总体来说 ,就是 全面考察 、综 合选拔 。 入 高校 的唯一机会 。高考成为全 国青 年走 向成 功的独木桥 ,考 美 国的中学后教育机构 ,除二年制学 院不需要提供统 一入学考 生缺少 成才 的选择 与机会 。仅凭 一次限定科 目的学业选拔考试 试S T C 成 绩外 ,其他 院校一般 都要求 申请者提供 一种考试 成绩 作为招生 的唯一依据 ,将错 失许 多综合素质 或专项素质 一 A 或A T 成绩 。与我国大学 以高考成绩作为惟一 的录取标准不 同,美 国 流 的可 造 之 才 。 大学只把 S T C 成绩作为招 生录 取的一个方面 ,能否进入某 A 或A T ( )我 国大 学 自主 权太 小 。高校 办 学 自主权 最集 中的 二 所高校还取决于其他许多因素,包括 : 表 现 即为 自主 招生 。美 国高校 有 充分 的办 学 自主权 , 高校 可 ( )申请者 中学所学课程与 学业 成绩 。这是美 国高校招 以按 照 自己的需 要确 定招生计划 与录取的方式 。美 国高校录 取 一 生录取 的最重要标准 ,要求较高 的大 学还规定 了必修 课程 、学 模 式大致可分为 四类 :其一 ,著 名的具有博士 学位 授予权 的研 习年 限以及学 习成 绩。常春藤等高校要 求 申请者提供 在中学班 究 型高校 ,尤其是 著名 公私 立学校 实行 “ 高选择 性 ”( i h y h g l 级 中的名次 ,作为大学综合录取排名的依据 。 s l c i e 的竞争性录取 方式 。其二 ,少 数具有博士学位授 予 ee tv) ( )获得高 中毕业证书 。一般 而言 ,高 中毕业 是大学入 权 的研 究型大学 和一些具有硕士 学位授予权 的学院与大学采 取 二 学 的基本要求 。美 国有关机构为不 能顺 利取得高 中毕业证书 的 选择 性 的招 生录 取方式 。其三 ,一般综合性 高校与 四年制 院校 学生提供 了同等资格考试 。 实行 “ 最低 限度 筛选 ”的招 生录 取方式 ,满足 基本入学条件 的 ( )申请者 统一入学考试S T C 成 绩。每所高等 院校 学生大多能被大 学接受 。这 是美 国众多高校 录取的主流方式 。 三 A 或A T 都要 求 申请者提供S T C 成 绩,但 由于采用综 合性 的录取标 还 有一类是二年 制社区学 院和初 级学 院大 多采 用开放性 的入 学 A 或A T 准 ,因此没有最低分数线 ,以扩大选择范围。 方 式,只要 学生具有 高中毕业 资格 即可 以进入该类学院学习 。 ( ) 申请 者 的特长 与 兴趣 、个性 等情 况 。高 等 院校 主 四 而 我 国则不 然 ,我 国大 学 的招生 只 能 以高考 为依 托 , 以 要通 过 申请书和 中学的推荐信来 了解 申请者 的这 些表现 。不 同 高考成绩作 为进 入大学 的唯一依据 ,各高校 不可能脱离 高考而 的大学对考生 的考 察有不 同的侧 重点 ,主要包括 学生 的学术趋 进 行 自主招 生。 目前 , 自主 招生只集 中在 少数高水平研 究型大 向、智力 、个 性、兴趣 、人 际关系、课外活动 能力与实践等方 学 。在 我 国现 有 的 国情 下 ,不 可 能成 为 招 生 的主 流 。

如何破解“一考定终身”困局

如何破解“一考定终身”困局

j 性 .对 一 些 因偶 然 原 因 发 挥 失 常 的 学 生 很 不 公 平 . 然 这 学 两 年 后 王 远 悄 悄 地 退 学 了 . 年 后 人 们 发 现 他 在 街 上 三
} 成 许 多 优 秀 的 学 生 运 转 势 落 笔 者 认 识 一 个 重 点 中 学 以 捡 破 烂 为 生 知 情 人 认 为 王 远 的 退 学 方 面 是 与 心 理 造
过 独 木 桥 的 现 象 正 在 改 变 但 是 考 试 竞 争 仍 然 具 有 残 酷 点 . 也 有 一 些 学 生 非 常 脆 弱 。 加 上 现 在 学 校 和 家 长 出 于 但
: 考 个 理 想 的 分 数 与 学 校 仅 是 学 生 与 家 长 的 心 愿 , . 不 也 各 种 考 虑 , 学 生 的 要 求 本 身 就 特 别 高 , 子 一 旦 超 过 了 对 孩
粉 碎 、 腿 残 废 的 她 得 以保 住 生 命 。2 0 双 0 9年 4月 1 6日 , 她
莘 莘 学 子 残 酷 的 考 试 竞 争

流 着 眼 泪 向媒 体 记 者 说 出 了 心 里 话 “ 实 在 太 累 , 愿 做 我 宁
个 差生 。 十 学 校 !尽管 她死里 逃 生 , 落 下 了终身瘫 痪 。 我 艮 ” 但
场 , 是 再 怎 么 赶 , 也 只 做 了 一 半 试 题 由 于 一 个 科 目 教 了那 么 多 的 学 生 , 象 最 深 刻 的 就 是 王 远 “ 学 习成 绩 可 他 印 他 】 响 , 个 男 孩 的 情 绪 大 受 影 响 , 下 来 的 考 试 也 都 不 十 分 优 秀 , 当 时 该 校 高 三 年 级 6 0多 名 学 生 中 几 乎 没 有 影 这 接 在 0

一考定终身更公平辩论稿

一考定终身更公平辩论稿

一考定终身更公平辩论稿今天对手的辩手试图告诉我们,多元、多样化的考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表现等因素,突出人的特殊才能,所以是公平的。

先说多次数,对方辩友在这里很聪明,他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考多少次才能减少他口中的发挥失常。

两次,五次,还是一百次,两百次?显然对方辩友也无法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

我方在二辩申论环节也有指出这个问题,那就是当今的教育专家一味讲多考。

却从未有人提出,到底考多少次才能是有效的,比一考公平的。

因此,对方辩友是在他自己假设的高考里做推理,没有结合实际。

退一万步讲,对方辩友即便说考n次是最合适的,他也没有告诉我们,当下或者未来的中国能否承受得起庞大的考试成本,我方在一辩立论就已经指出,举办一次高考就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更何况多次呢?再谈多样性,对手辩手今天说,因为多样性考试的存在,那些有才华的人才能被选拔出来。

对他们更公平。

在我们的询问中,对方也承认目前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多项考试项目存在作弊、开后门的情况。

对方辩手说这是暂时的,以后可以解决。

且不说没有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就把责任推到明天是否合理。

即使将来我们真的有了立法和监管,人性的贪婪和普遍存在的贫富不均也很难甚至不可能解决。

我质问对方辩论的时候他也承认了这一点。

人性的贪婪会让无数考生和家长铤而走险,主观性很强的自主招生实施也很难监管。

根据我们第二次辩论列举的事实数据,很多自主招生项目,比如奥数、外语、绘画甚至音乐,都需要很高的财力。

那些没有余力让孩子学这些东西的家庭公平吗?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提到了这一点。

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

高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减少教育资源和家庭收入的偏差带来的不公平。

那么,一味追求多元化是不是有点浪费钱呢?而一考相对多考,在选考方式和内容上比较简单,实践经验丰富。

在监管和操作层面,更复杂的多元测试更能体现公平性。

这一点我们这边在申请和查询阶段已经详细讨论过了,回答了为什么更公平,我们认为公平是什么的问题。

我国高校现行招考制度的弊端及其解决思路

我国高校现行招考制度的弊端及其解决思路

我国高校现行招考制度的弊端及其解决思路高校招考制度在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对于基础教育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关系到公民享有高等教育资源与发展的平等性,制约着国民的整体素质与人才构成。

“知识单一化”、“计划属地化”是我国高校现行招考制度存在的突出弊端,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严重的负面效应,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标签:高校招考制度;弊端;解决思路[文献标识码]A一、高校招考制度的地位与作用这里所说的高校招考制度,主要是指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考试与招生制度。

它由考试制度与招生制度两部分构成,成为高校录取工作的行为规范。

高校招考制度在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对于基础教育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

在学历成为就业、社会分配、干部选拔主要因素的时代,上大学是学生、家长的普遍期望,升学率是检验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所以,高校招考制度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考什么、怎么考,对基础教育都具有根本的导向作用。

例如,高校招考时只考书本知识,就必然导致基础教育“唯知识论”或“知识中心论”,培养出的学生则普遍是“书呆子”型。

又如,高校招考时实行单一的笔试制度一考定终身,就必然导致基础教育忽视对学生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情况下,强化素质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2.它是公民平等发展权利的“晴雨表”,关系到公民享有高等教育资源与发展的公平性。

上大学是个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特别是对于农村、落后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而言,是拓展发展与选择空间、改变个人乃至家族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在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都是国有资产,其中,属于“一表”的一流院校全部为“国家所有”——全民共享资源。

所以,高校招考制度是公民平等发展权利的“晴雨表”,怎么招、是否公平合理,关系到公民享有高等教育资源与发展的公平性。

例如,高校招考时在统考前提下首先分地区分配招生计划(名额),就必然导致各地区录取分数线的不统一,造成公民享有高等教育权利上的不平等。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利弊及对策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利弊及对策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利弊及对策(文山学院云南文山663000)赵玉琳摘要为了适应自主办学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开始实施自主招生的办法,这项措施使高等学校招生的自主权扩大了,也改变了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不足。

但自主招生作为一种尚不完善的新型招生方式,仍存在各种不足,比如自主招生的公平诚信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校自主招生的利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促使自主招生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对策由于我国高考制度本身的缺陷日益暴露,高考教育制度也在进一步改革,自主招生弥补了高考的不足,促使高等教育适应了大众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行自主招生扩大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有利于选拔高考失利却有特殊才能的人,对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同时,由于高校自主招生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和缺陷,因此,政府和各高校应共同努力找出各种对策,进一步改革高校自主招生,完善人才选拔方式。

一、高校自主招生的内涵及现状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和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也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新探索。

它是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导向,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教育部及相关教育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根据自身教学资源的条件,各高校独立的制定招生计划,来选拔录取优秀人才。

我国的自主招生政策自2001年起正式实施,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第一批自主招生的试点院校,到2007年全国自主招生的试点院校达到59所,2011年发展到80多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招生的改革趋势。

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主要有加分模式和完全自主模式两种,前者是在高考分数的基础上享受加分,后者则是完全自主的形式,考生是否被录取完全取决于面试,各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人数在原则上不得超过本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5%。

随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尤其是完全自主招生模式相关制度的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已成为高考的一个重大变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高校招生制度

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高校招生制度

1我 国现行 高 校招 生 制度
1 1一 元 化 的考 试 模 式 .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向多元化方 向发展 , 是招生考试 沿用的 但 还是精英教育时代的一元化考试模式 , 业成 绩成为选择学生人 学的唯 学 标准 , 并且用 同一张考卷来测评 参考 的全体 学生。这种方式显 然不利
校招生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 关键词 】 革 : 改 完善; 高校招生制度
中图分类 号 :432 G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2 320 )2 0 9 — 2 10 88 (09 1 — 16 0
谓“ 分流 ” 是在 中等教 育阶段对 学生 采取 分别定 向培 养 的办 法 , 即一部 分学生接受 中等职业技术 教育 ; 一部 分学 生接受普通 中等 教育 , 毕业 后
20 0 9年 1 2月
大 众 商 务
Po l rBu i s pu a sne s
No 1 2 0 . 2, 0 9
( 总第 18期 ) 0
( u l i l, O 18 C muav yN .0 ) te
如何进一 步改 革和 完善我 国高校 招生制 度
钟 碧 玲
(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 学院 , 陕西西安 7 0 6 ) 1 0 2
了很大 的成就 , 但是就 考生个体而 言并没 有感受 到 , 为他们 的选择权 因 依然很有 限。 1 3 招 生 录取 中 的 “ 尖 ” . 取 招生是各高校对学生资源 进行统 一分 配的过程 。生源 本身就 是一 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 质生源 更是一种 稀缺 资源 , 优 生源 竞争 是每年 招生 工作中的重 头戏。在 我 国现 行 的招 生录 取 工作 中采 用 的是 “ 尖 ” 取 策 略, 即先 由第一批招生高校进行 录取工 作 , 由第二批 招生 高校在 第一 再 批 挑剩的考生中选拔录取 , 下的考生 再 由第 三批招 生高校 进行挑 选 , 剩 以此类推 。这种做 法仅 维护了重点大学 的利益 , 大了教 育资源分布 的 扩 不均衡状况 。政 策的设计不应该仅仅站在重点大学 的立场 上 , 而是要 对 低层次 的学校进行适 当补 偿。从招生方面而言 , 生源 不足的学校提 前 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向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向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向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培养作者:项纯来源:《今日教育》2013年第02期一、传统的考试招生制度弊端说(一)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招生制度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招生制度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它的高利害性导致学校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赢得考试、获取高分成为了教育和学习的直接目的。

这也就衍生了一系列问题:考试科目倍受重视,非考试科目遭遇轻视,甚至难以开全、开齐,课时被挤占;考试内容成为教学内容,偏重于知识考查的考试内容导致学校和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学生负担沉重,却换来“高分低能”的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考试、填报志愿如赌博,一次考试的糟糕发挥淹没平时无数的努力,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等等。

第二,考试的形式单一,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

传统的考试招生制度中采用的考试基本都是纸笔测试,纸笔测试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不利于考查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局限性是较为突出的。

第三,评价标准唯一,分数绑架公平。

考试的总分数实际上成为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

依照总分的高低排序选拔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却可能是绑架了公平,使一部分有专长、有偏科、有特殊才能的人遭受了不公平,束缚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整齐划一的考试招生模式束缚个体的自主、多样化发展在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中,往往过多强调的是统一、共性的特质,忽视或者说无法顾及个体和个性。

一方面,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和选拔人才的多样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只能以高考分数为主要甚至是唯一判断标准。

而事实上,各个高校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同的专业更有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他们在招生录取和培养人才时,都希望能挑选出来适合自身培养的人才,对于学生潜质、兴趣以及能力结构的要求也有差异,却未必需要是分数最高。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考试忽略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不利于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的选拔。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举措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举措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举措解读在此次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容中,最受家长、学校关注的无疑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决定》规定,“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决定》公布后部分家长在得知这一决定后对即将到来的教育新现状表示“很期待”。

当然,许多教育专家们对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也各有感想。

那么在他们在看来有新的教育制度改革哪些亮点和难点呢?江苏省洪泽中学校长邢道乾告诉记者,在《决定》出台后,他仔细研读了教育方面的几个表述,他认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招考分离等是改革高考制度,深化素质教育的‘机制’保障”。

在邢校长看来,中国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就是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的存在,只有追逐高分才能步入好大学,所以很多强调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课没有开全、开足、开齐。

“事实上,这一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有目共睹,但是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照抄照搬国外的经验都有可能遭遇失败,比如在国外实行学分制,高中的学分可以用来就读大学,如果照抄照搬就要考虑中国是否会产生舞弊等情况”。

那么对于“取消文理分科”,刑校长又是怎么看的呢?他说,过去江苏省也曾试行过“大综合”的会考文理方式,如果“取消分科”不善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同样的文理分科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素质的不健全,选择文科,理科的逻辑思维较差,而选择理科则缺乏了人文素质的修养,而大学和社会需要的都是素质全面的人才。

2014年浙江大学招生:高考成绩占60%范文

2014年浙江大学招生:高考成绩占60%范文

2014年浙江大学招生:高考成绩占60%范文日前,浙江大学明确今年在浙江首次开展“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即把考生高中会考成绩、高校对考生的自主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综合分择优录取考生。

今年,浙江大学计划通过“三位一体”录取17个专业的100名考生,所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只占录取权重的六成。

浙大方面对此表示,这种尝试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高考成绩占60%日前,浙江大学首次“三位一体”招生面试基本结束,全省有282名学生参加。

根据招生简章,其综合成绩,按“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0%+高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30%+高考总分(折算成满分100分)×60%”计算形成。

与现有的大类招生模式不同,“三位一体”是报考时就0定好专业,入校后不能转专业。

浙大“三位一体”的面试资格线是,参加“华约”笔试并拿到有效成绩。

“华约”是指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微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7所学校组成的自主招生三大联盟之一。

笔试分数线各校不同,自主招生的面试也由各校自定。

据浙大招生处消息,至少明年还会使用“华约”考试的成绩,但未来可能会采用新的笔试模式。

从整个浙江来看,今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规模扩大,共有36所高校参加,新增试点高校15所,招生计划3500多名,比去年增75%。

浙大、上海交大首次在浙江实施“三位一体”招生。

此次,浙大共推出10个大类17个专业,包括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俄语、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大气科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等。

针对这些专业,不少考生报怨专业偏冷门,“至少不是浙大的热门专业。

中国高考招生制度弊端分析

中国高考招生制度弊端分析

平行 志愿是高考 志愿 的一 种新方式 ,平行志愿投 档模式从 2 0 0 3 各 高校 严格执行 录取方法 ,增强 录取的公正性 。
(二 )贯 彻 执 行 高考 “ 户籍 制 度 ”
所谓 的高考户籍制度 ,就是 指考生可 以凭 借相关证 明就 近报考 ,
并享受 当地 的录取政策 。近 日,方案公布后 ,有许多人在微博上表示 提档 比例为 1 0 2 %,则被提档的 1 0 0 名考生中 ,肯定有 2 人面临退档风 反对 ,认为这些随迁子女如果能在北京等 地参加 高考侵犯了本地人的 险 ,分数越接近投档线的考生风险越大 。 ( 假设学 校不增加计划) 考生一 利益 。在这里 ,笔者认 为 ,随着越 来越多的外地人融人大城市 , 如果 旦被退档 ,由于平行 志愿实 行一 轮投档 ,不补充 投档 ,被退档考生只 仅 以户籍来保护 一些人 的特权 , 认 为冲淡了他们的优势 ,这种 观念是
教 学管理
商 品与质 量
・ 7 5 ・
中国高考招生制度弊端 分析
武 晗 左 月 廉 美含
阜新 1 2 30 00) ( 辽 宁 工程技 术 大学 ,辽宁
【 摘
要 】高考 ,” 普通 高等 学校招 生全 国统一考 试 ”的简称我 国高校入 学考试 分为 普通 高考、 高职 单招 、成人 高考和 自学考试 。高
【关键 词 】招 生 制 度 ;地 区公 平 ; 综合 素 质 文章编号 : I S S N 1 0 0 6 -6 5 6 X( 2 0 1 4 ) 0 1 - 0 0 7 5 - 0 1
我国自1 9 5 2年起 实行 ,开始在全 国高校实行招 生的统一命题 和 这样 的学 习方法 与环境 也极大 的压抑 了考生 创新 能力的发 展 。 考试 ,确定 统一 考 试科 目 、时 间 和报 考条 件 ,规 定统 一 的 录取 办 法 和政策 。众所周 知 ,高考 对学子 的人生 有着举 足轻重 的影 响 ,其 公平 性 、科 学性越 来越受 到人们 的重视 。随着 高考招 生制度 的不 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一考定终身”弊端看各国大学咋招生2014年01月24日人民网-人民日报高考涉及招生、考试、录取等多个环节,本报记者深入驻在国高中和大学招生机构采访,获取国外高考的第一手信息,以飨读者美国注重个人特质和学习潜能本报驻美国记者廖政军美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强国,拥有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

美国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不乏世界顶尖学府,同时有80多万教师,2000多万在校学生,其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

同时,美国的高等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分析和创造能力,力求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那么,在学生选拔过程中,考试制度如何发挥作用?学生又如何应对考试?一般而言,美国高中生要想进入大学,须首先通过任意一种俗称“美国高考”的全国性考试——学术能力倾向测试(英文简称SAT)或美国大学入学测试(英文简称ACT)。

美国弗吉尼亚州莱斯顿郡橡树山高中的校长罗伯特·托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高考制度设置强调了学生们的平时学习成绩,不希望他们的学习只是以上大学为目的。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大多数学生都会有书读。

”他还说,大学招生时,尤其注重考察考生的高中平时成绩有无上升的趋势,并以此来判定该名学生进入大学后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

以SAT考试为例,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测试考生的英文与数学推理能力,申请美国大部分大学时要提供这项成绩;第二部分则是单科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申请大学的要求,在逻辑、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历史等科目中至少选考两至三门,单科成绩往往会在申请重点大学时派上用场。

SAT考试每年举行七次,题型多为选择题,其内容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该考试不限年龄与次数,也就是说,美国高中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后可以随时参加SAT考试,如果成绩不理想,可以选择多次参加。

考生最终可以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来申请大学,但许多高校要求考生填报历次SAT成绩。

不过,无论是SAT还是ACT都不是通向美国大学的唯一凭证,考生的学业平均成绩(英文简称GPA)是另一个重要参考值。

美国的高中学制是四年,即9年级至12年级。

每位想升学的高中生首先必须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其前提是在四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

美国高中生的期末成绩评分一般分为A(优秀)、B(良好)、C(中等)、D(中下)、F(不及格)五个等级。

要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和考上大学,考生四年高中学习的平均成绩必须在“良好”以上,而相应的GPA的计算是把各科成绩按等级乘以学分,再以总学分除之。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招生机构,录取工作主要由各所大学的录取委员会负责,录取标准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每所学校都采取院系分招政策,每个院系都有各自特色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和专业发展,以及培养的人才素质能力,在招生工作中灵活应变。

考生们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在收到各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可以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奖学金以及自己的兴趣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作出最后的选择。

美国高考制度中,大学与考生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托本校长介绍说,在美国,考大学是一个融合专业学习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

成绩好并不能保证被录取,因为还要看考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

美国教育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

一方面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学习一技之长,增加社会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申请大学时不可或缺的推荐信,这些推荐信可以由教师或社会组织负责人撰写,而能够真正反映考生个人特质的推荐信更能吸引大学录取人员的目光。

目前就读于爱达荷州新圣安德鲁斯学院本科二年级的亚当告诉本报记者,整个高中学习并不局限于课业学习,而是尽可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他自己比较喜欢文学,因而找到了一些与文学相关的课外实践机会,并获得了推荐信。

“学习不应只是专注于书本,因为大学也不想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

”综观美国高考制度,不难发现,无论是看重考生平时学习成绩,还是重视考察考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其目的都是为了发掘学生未来的学习潜能。

譬如说,美国的SAT考试题目可谓千奇百怪,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有的题目要让考生撰写一份电视节目企划书,有的题目要求考生用自己的理论对一种外太空物质作一完整的辩论,还有的题目是让考生用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等元素写一篇生动的故事。

这些看似刁钻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出富有想象力和有趣的答案。

许多美国大学还要求考生提交多篇论文,甚至组织一场面试,以便更直观地认识并发现考生的个人特质及学习潜能。

和美国际教育有限公司创始人谢锁良告诉本报记者,在从事中国学生赴美就读高中和申请大学等业务中,发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问题不大,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往往个人特质和潜能的发掘不够,而对于申请大学过程中的论文和面试等环节,中国学生也缺乏优势。

据托本校长介绍,为适应变化,美国大学招生考试也在进行改革,今后的招生中将弱化考试成绩的分量,更加注重考生的论文及面试表现。

德国高校录取结果受司法监督本报驻德国记者黄发红德国也进行高考,但不直接以高考成绩作为申请大学的衡量标准,而是要结合高考前最后两年所有平时考试成绩,计算出一个“高中会考成绩平均分”。

高考成绩只占其中的约1/3,平时成绩占大头。

同时,不论是高考科目还是平时考察的专业科目,学生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余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分值比重较高的专业科目和考试科目。

德国大学在招生中有很大自主权。

根据教学资源不同,招生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为不受限制专业,通常所有获得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获得这类专业学习资格。

这类专业目前占德国高校专业总数的45%;第二种情况为地方性限制专业,如果某一专业的申请学生数量超出了高校录取名额,高校会在地方教育部门许可后采取筛选录取,筛选过程中,会考平均成绩是主要参考标准,另外,高校还可以根据情况设置辅助标准,例如高考科目成绩、等待时间、独立考试、招生面试以及实习经历等。

其中等待时间是指考生为等候某个专业学习机会而错过的学期数。

由于会考成绩长期有效,如果学生一定想上某一专业,可以选择等待。

这一等待时间也会被作为衡量标准;第三类情况为全国性受限制专业,这通常是近年最热门的专业,目前为医学、牙医、药学和动物医学这四个专业。

这类专业高校资源最为紧缺,申请人数最多,因此实行全国统一分配。

这类专业的招生名额由“高校招生基金”(SFH)统一分配。

其中20%的名额根据学生会考平均成绩分配,还有20%根据学生等候时间分配,剩余60%则由高校自主分配。

SFH新闻发言人伯恩哈特·谢尔告诉本报记者,这样的招录机制既缓解了高考的压力,又有利于学生平时扎实学习。

平时所有科目的考试成绩最后都会在会考成绩中体现。

另外,高校专业的录取标准也都公开透明,学生在平时就能明确自己哪方面的成绩更有利于进入该专业学习。

谢尔介绍,一些热门专业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对分数要求也很高。

例如全国限制专业的申请人数是录取名额的5倍。

另外,由于地方性限制专业的录取由高校决定,学生在申请时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考生往往会同时申请多所学校。

这也为高校处理这些申请造成了负担。

过去两年来,SFH 引入了在线申请平台,考生在接受了一家高校的录取通知后,其他申请过的高校会自动获得该学生被录取的信息,可以让高校更有效地分配名额。

高校的录取结果直接受到司法监督,这种特殊的法律地位也是德国招生体制的一大特色。

申请学生可以把高校的筛选结果提交给行政法院鉴定,这种权利直接来源于德国宪法《基本法》第十二条。

学生高中毕业,国家作为学校的主体赋予了学生进入高校的权利。

这一权利虽然不是指国家要保证给每位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但国家必须保证这些机会的分配过程是透明的,并经得起法律检验。

此外,高校还需保证其所有的教育资源都已经充分利用。

本报驻英国记者黄培昭英国高等教育行业之所以保持较高水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注重生源。

英国大学招生的一套做法颇为行之有效,保证了大学生源选拔和新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严格说来,英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考”,实行的是“证书制”和“积分制”。

根据这一机制,英国中学生要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考试结束后,学生有三种选择,一是参加工作,二是上技术和专科学校,三是继续读书然后进大学。

对第三类的学生来说,他们还要接受为期两年的免费教育,这一阶段叫作A—level。

英国中学生从进入A—level起,就算“高考”开始了。

这种多样选择在客观上避免了“一锤定音”的现象。

在两年的A—level期间,学生采用单科结业的方式,参加“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一共有四次考试,一年两次。

倘若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满意的话,还可以选择补考。

在A—level学习期间,学生需要根据个人兴趣以及自己将来上大学时准备攻读的专业,来选读学习的课程。

这实际上等于早早地就帮助他们实现了与大学拟学专业课程的提前对接。

同时对于高校来说,有效保障了生源的质量,确保了将来大学教学的水平。

伦敦威斯敏斯特区负责教育事务的政府官员西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A—level考试由英国负责普通教育文凭的若干个专门考试委员会牵头进行,而作为录取单位的英国高校则不参与其中。

这种“招考分离”的方式,在客观上保证了入学考试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使暗箱操作变得非常困难。

就录取而言,在得到由独立的专门考试委员会寄出的成绩后,考生向专业的申请机构申报,高校根据申报者的成绩通盘权衡后再予以录取。

事实上,中间还有严格的监督、审核环节,高校只负责自主选择适合本校的学生进行录取,录取工作本身也做到一视同仁,并接受舆论和社会的监督、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