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实验共47页
临床免疫实验内容

实验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密度梯度离心法。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重为 1.075~1.090,而红细胞与分叶核白细胞的比重为1.092。
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比重为1.077±0.001,与淋巴细胞比重相同,而红细胞较之为重,通过离心,即可将淋巴细胞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①肝素抗凝静脉血;②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为1.077±0.001);③D-Hanks液;④0.4%的台盼蓝染液;⑤器材:离心机、恒温水浴箱、显微镜、细胞计数板等。
(四)实验方法①抽取抗凝血2ml,与等量D-Hanks液混匀;②取分离液2ml,缓慢加入释血液4ml;③2000 rpm离心20 min,观察细胞分层情况;④取出PBMC,用4倍量D-Hanks液洗涤2次,每次1500 rpm离心10 min;④用10%FCS的Hanks液还原体积至1 ml,取样镜检计数;⑤细胞存活率测定:取一个1.5ml EP管,加入等量的细胞悬液与台盼蓝染液,混匀后静置5min,镜检;⑥注意事项。
(五)实验结果①PBMC的计数= xxx 个/ ml;②细胞存活率=实验二淋巴细胞检测(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免疫组化技术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实际应用;2.熟悉E花环形成试验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判断。
(二)实验内容1.酶免疫组化技术测定CD3+T细胞数量(操作)(1)原理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以细胞涂片或组织切片为检测对象,应用酶免疫技术对特定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显色,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判断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抗原的表达。
本实验采用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与待检T细胞表面CD3分子结合,加入二抗,即聚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小鼠IgG,通过HRP催化底物显色判断CD3分子的存在,从而确定T细胞。
(2)材料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②鼠抗人CD3单抗(武汉博士德);③两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④ DAB显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⑤ 0.01M PBS(PH 7.4);⑥器材:2 ml EP管、吸附载玻片、微量移液器、恒温水浴箱、光学显微镜等。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沉淀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单向琼脂扩散测定待测血清Ig 含量[实验材料]: 打孔器(1)将溶解后的离子琼脂冷却到4 5 °C ,加入适当浓度的抗原混 合均匀,吸取3—4毫升加在载玻片上,使其均匀布满载玻片 而又不流失。
(2) 琼脂凝固后制成凝胶板,然后隔适当距离打孔。
(3) 在孔内滴加待测可溶性抗体。
(4) 将凝胶平板放入带盖瓷盘中,下面垫一湿纱布以保持湿度,置 于37 °0恒温箱中2 4小时,观察沉淀环。
单向琼脂扩散是一种定量试验,主要用来测定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成分的含量。
在孔中加入待测抗体使其向四周扩散,经一定时间后抗体与琼脂中抗原相遇,在比例适宜处生成白色沉淀环。
沉淀环直径与抗体浓度成正比。
根据测试样品沉淀环直径的大小,可从已知的标准曲线中查出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实验名称]: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妊娠试验)[实验目的]:测定待检尿液中是否含HC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诊断妊娠[实验材料]:孕妇尿液、非孕妇尿液、HCG 致敏乳胶抗原、抗HCG 血清、载实验一1%离子琼脂、白喉类毒素、白喉抗毒素、载玻片、毛细吸管[试验步骤]: [实验结果]: (沉淀环直径) 测量沉淀环直径:毫米[实验分析]玻片等[试验步骤]:(1)取一片载玻片,标记出左右。
(2)在载玻片左侧加一滴待检尿液,右侧加一滴非孕妇尿液。
(3)在两侧尿液中分别加一滴抗HCG血清,摇动混匀2 —3分钟。
(4)在两侧液滴中分别再加一滴HCG致敏乳胶抗原,摇动混匀2 — 3分钟。
(5)观察判定结果。
[实验结果]:(凝集和非凝集的描述)左侧(待检尿液侧)呈现均匀的乳状液状态,无凝集颗粒。
间接凝集抑制阳性。
右测(非孕妇尿液侧)出现明显的凝集颗粒。
间接凝集抑制阴性。
[实验分析]:(结合实验原理)孕妇尿液中的HCG含量显著增高。
尿液中的HCG与加入的抗HCG结合, 抗HCG被消耗,使得加入的HCG乳胶抗原不能再与抗HCG结合,不出现乳胶抗原间接凝集反应(凝集被抑制),所以液滴呈现均匀乳状液,为乳胶间接凝集抑制阳性反应。
医学免疫学:免疫缺陷病47页PPT

医学免疫学:免疫缺陷病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医学免疫学实验

【实验方法】
1. 标记。取洁净载玻片1块,如下图标记。
A B
2. 采血。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采 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收入小 试管,用吸管各取适量分别加在载玻片的两端。
A B
3. 加抗体。将抗A、B试剂分别加1滴与玻片上两 侧的血液混匀。
A
抗A
B
抗B
4. 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 如有凝集,可见红细胞凝集成细沙样; 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
【讨论】
实验二、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 —— 血型鉴定
玻片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一般用已知抗体作 为诊断血清,与受检颗粒抗原,如菌液或红细胞抗 原各加一滴在玻片上,混匀,数分钟后即可用肉眼 观察凝集结果,出现凝集颗粒的为阳性。此法简便, 快速,适用于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得到的菌种的诊断 或分型,也可用于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
医学免疫学实验(一) ——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1. 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基本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2. 掌握玻片凝集实验、间接凝集实验的实验方法和 结果分析。
【实验内容】
1. 直接凝集反应(试管法)— 溶血素效价的测定 2. 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 — 血型鉴定
3. 间接凝集反应 — RF因子的乳胶凝集实验(示教)
NS (ml)
溶血素 (ml)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弃去
—
0.2
稀释度
1%SRBC(ml)
1:100
0.2
1:200
0.2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02
实验二:免疫细胞的分离与培 养
Chapter
免疫细胞的分离方法
将细胞悬液种植在特定培养皿上 ,只有贴壁生长的细胞能够继续 繁殖,常用的有T细胞分离培养法 和B细胞分离培养法。
利用荧光标记抗体和细胞表面抗 原的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检测 系统对细胞进行快速分选和计数 。
密度梯度离心法 贴壁筛选法 磁珠分离法 流式细胞术
培养条件
适宜的温度、湿度、气体环境等 ,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
01 02 03 04
生长因子
刺激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蛋白质, 如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等 。
传代培养
当细胞密度达到一定水平时,需 要进行传代培养,即将细胞分散 并重新种植在新的培养器皿中。
免疫细胞的功能检测
增殖能力检测
通过检测细胞分裂的速率来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常用方 法有MTT法和BrdU法。
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共刺激 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提供 必要的共刺激信号,促使T细胞活化 。
细胞因子作用
如白介素(IL)、干扰素(IFN)、肿 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可 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细 胞活化。
免疫细胞的分化过程
初始T细胞分化
在抗原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初始T细胞分化为不同 亚型的效应T细胞,如Th1、Th2、Th17等。
04
血清的收集和分离是在免疫反应达到高峰后进行的,通常采用离心、 沉淀等方法将免疫血清与其它成分分离,得到纯净的免疫血清。
免疫血清的效价测定
01 02 03 04
效价测定是评估免疫血清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抗原-抗体 反应的方法进行测定。
效价测定的方法包括间接凝集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和试 验等多种,根据抗原和抗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实验目的
掌握医学免疫学实验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培养学生对医学免疫 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
了解免疫学在医学中 的应用和价值。
实验背景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医学领
实验结果一
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中IgG 的浓度,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
间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二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T细胞亚 群的比例,发现实验组中CD4+ 和CD8+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有
所不同。
实验结果三
通过斑点试验检测了细胞因子IL2的产生,发现实验组细胞培养 上清中的IL-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
文献
作者4,文章标题4,发表年份4,刊物名称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流式细胞术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检测细胞表面 或内部的抗原。
实验步骤
样本准备
采集实验动物或组织样 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
固定。
免疫染色
按照实验方法要求,进 行抗体标记和抗原抗体
反应。
结果观察
通过显微镜或相关仪器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数
据。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 分析,得出结论。
0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免疫 学人才,提升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国际 地位。
关注免疫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中的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
05
参考文献
文献
作者1,文章标题1,发表年份1,刊物名称1。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对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应答过程,并评估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因其免疫系统与人类相似度较高。
2. 抗原制备:选择一种常见的抗原,如牛血清白蛋白(BSA),通过纯化和浓缩得到高纯度的抗原溶液。
3. 免疫程序: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抗原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免疫应答情况。
4. 免疫指标测定:采集小鼠血液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测定血清中特定免疫球蛋白(如IgG、IgM)的水平。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免疫应答:实验组小鼠在注射抗原后,免疫系统迅速启动,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对照组小鼠未注射抗原,免疫系统无明显应答。
2. 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LISA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如IgG)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实验组小鼠的免疫系统成功识别并产生了针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3. 免疫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免疫细胞的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免疫细胞活性较高,表明其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增强。
4. 免疫记忆效应:在实验组小鼠中,注射抗原后,免疫系统形成了对抗原的记忆效应。
再次注射相同抗原时,免疫应答更为迅速和强烈。
而对照组小鼠未形成明显的免疫记忆效应。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记忆性。
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能在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些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对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免疫系统对不同类型抗原的应答差异,以及免疫细胞的分化和调控机制。
此外,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和单细胞测序,深入研究免疫系统的细节和复杂性。
医学免疫学实验

第一章免疫学概要1.免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并通过面已经打排除抗原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免疫防御: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这是机体不受外来物质干扰,保持物种纯洁的生理机制。
3.免疫自稳: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的能力,是机体维持正常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机制。
4.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异常突变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借以监视和抑制恶性肿瘤在体内生长。
5.TCR:TCR即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
6.SIg:即B细胞表面的膜免疫球蛋白,为B细胞的抗原受体,是B细胞特异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
7.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有关的各类细胞,主要有免疫活性细胞、嗜酸性粒细和嗜碱性粒细胞及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等。
8.CD:CD即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正常分化成熟和记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抗原标志。
9.APC:APC即抗原呈递细胞,也称为免疫辅佐细胞,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从而使T细胞活化。
主要有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两大类。
10.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是免疫细胞聚集和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11.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活性细胞的产生、增值和分化成熟的场所,对外周淋巴器官发育和全身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
12.ADCC:ADCC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当IgG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IgGd Fc段与NK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定向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填空题:1.免疫功能主要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2.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疫苗是E.Jenner发明的牛痘苗,可预防天花。
3.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各种病原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的科学。
在医学领域中,免疫学的研究对于了解和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索免疫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来加深对医学免疫学的理解。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小鼠•细菌•离心管•注射器•细胞培养基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收集所需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性。
2.小鼠接种: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对实验组小鼠进行细菌接种,而对照组小鼠则不接种。
3.细菌培养:将细菌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中,以获取足够的细菌量。
4.细菌注射:使用注射器将培养好的细菌注入实验组小鼠的体内,同时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5.观察实验组小鼠:观察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细菌后的反应和症状。
6.采集样本:在一定时间内,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中采集血液样本和其他相关样本。
7.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清和细胞。
8.免疫检测:使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免疫检测。
9.数据分析: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反应差异。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医学免疫学的实验研究。
初步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接种细菌后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温升高、免疫细胞增加等。
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些免疫反应。
进一步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体水平升高,说明它们对细菌产生了免疫应答。
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医学免疫学中关于免疫应答的理论,并了解了免疫系统在抵御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进行细菌接种,研究了免疫系统对细菌的免疫应答。
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接种后实验组小鼠显示出免疫反应,而对照组小鼠则没有。
免疫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实验组小鼠对细菌免疫的产生。
《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妊娠试验
(已知) (已知)
(已知) (已知)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某些传染病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四、实验操作内容
(一)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用已知血型Ab,测未知血型Ag;为定性实验。
ABO血型系统
血型 红细胞表面的血型Ag 血清中的血型b
二、免疫实验课目的 1.验证所学理论知识。 2.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三、要求 1.严肃认真。 2.多想、多看、多做。 3.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四、Ag-Ab反应的相关知识 血清学反应——即体外进行的Ag-Ab反应。 由于机体绝大部分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故
称之为血清学反应。 1.Ag-Ab反应的基本原则 (1)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2)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
——类风湿因子检测(小组做)
三、凝集反应相关知识
(一)概念 颗粒性抗原(细菌、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
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称为凝集反应。
颗粒性Ag 又称凝集原 相应Ab 又称凝集素
· 颗粒性抗原: 光镜下可见,肉眼观呈浑浊悬
液,如细菌、RBC等。
· 可溶性抗原: 光镜下无形态,肉眼观呈澄清
4大经典免疫实验
(3)补体结合反应 (4)中和反应 (5)免疫标记技术
实验一 凝集反应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清学反应概念、特点。 2.熟悉凝集反应的概念、常用凝集反应 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3.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类型及其用途。
二、实验内容 1.直接凝集试验(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2.间接凝集试验
(二)间接乳胶凝集试验 —类风湿因子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存在: 变性IgG — Ag 抗变性IgG抗体(类风湿因子) — Ab 临床上用检测类风湿因子以辅助诊断
实验报告 - 医学免疫学

实验报告 - 医学免疫学
实验名称:人类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单因素比较法测定人类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利用已知浓度标准品与待测样品进行比较,从而测定待测样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在本实验中,用样品与标准品混合后进行免疫共沉淀,得到的沉淀物可以用BCA法或者Bradford法定量,从而测定待测样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标准品和待测样品,标准品为人类免疫球蛋白。
2. 将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每个试管加入1 ml。
3. 加入NaCl溶液至试管至5 ml。
4. 加入100 μl的兔抗人IgG抗血清,覆盖瓶口,置于4℃静置过夜。
5. 旋转离心,取上清液并分别定量。
四、实验结果:
本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编号 | 试剂盒编号 | 每1 ml含IgG量(mg)
--------- |----------| ---------------------
样品1 | 001 | 10.2
样品2 | 002 | 9.6
样品3 | 003 | 12.0
样品4 | 004 | 11.5
标准品 | 005 | 13.0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样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相对于标准品略有差异,但整体来说,差异并不明显,说明本实验所使用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可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免疫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摘要: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入到健康动物例如鼠、兔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抗血清,是指含有免疫蛋白的血清。
抗体效价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
此次实验主要是进行小鼠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抗血清的制备过程,并通过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抗体效价检测。
关键字:牛血清白蛋白(BSA) 抗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一共分为三个分实验:实验一:免疫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实验三:ELISA测定抗体效价实验一:免疫一、抗血清制备的原理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注入到健康动物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二、目的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实验仪器:1mL 注射器,酒精棉球,剪刀材料:家兔,小鼠试剂:3%~5%苦味酸溶液或80%~90%苦味酸,牛血清白蛋白(BSA)三、方法和步骤1、动物编号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9。
红色表示十位数,用黄色表示个位数。
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动物抓取及注射按如下图所示抓取目标动物家兔为300~600 μg/次(400),每次不超过2mL;小鼠为10~100 μg /次(10-20,20~40 μg / ml),每次不超过。
医学免疫学实验

②试管凝集试验:半定量实验
已知Ag定量测Ab
用已知的定量的颗粒性Ag悬液直接与系列 稀释的待检血清(Ab)在试管内混合,经一定 时间后,观察各管有无凝集,并根据凝集程度 定量测定血清中的Ab水平及其效价。
试管凝集试验
管号 盐水(mL)
1 0.5 2 0.5 3 0.5 4 0.5 5 0.5 6 0.5 7 0.5
_ 1 2
样量以孔满为宜,但不可溢出孔外。 _
+ 5 6 3 4 7 8 1 5 6 3 4 7 8
+
100 V
50 min
2
电泳:琼脂板放入电泳槽内,琼脂板两端用滤纸 或纱布与缓冲液相接,Ag端接负极电源,Ab端接 正极电源。按电场强度4~6 V/cm电泳50 min左右。
U=160V, I=43mA
而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提高10~20倍),并缩短 了反应时间(与双向琼脂扩散相比)。同双扩, 可定性确定抗原含量。
电场力
电渗力
Ab Ag
< >
Ag Ab
Move to
-
+ +
Ab放阳极,Ag放阴极
材
料
抗原 (Ag): 人血清.
抗体(Ab) : 抗人血清 巴比妥缓冲液(0.05 mol/L,Ph 8.6), 其他:电泳仪、琼脂板打孔器、载玻片、 毛细吸管、电表
思
考
在本实验中,影响吞噬细胞吞噬指标的实验因素 有哪些?
相 关 知 识
抗原-抗体反应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 体结合反应和中和反应等。 抗原-抗体反应可用 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 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 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同位素标记 技术、发光免疫分析等免疫标记技术提高了抗原 抗体反应的敏感性。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免疫分子
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等,协调和调节免疫反应的 过程。
免疫学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免疫学实验旨在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反应和调控机制,帮助阐明疾病发生 的机理,并提供改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
常见的免疫学实验方法
1 ELISA检测
2 流式细胞术
通过测定特定抗体或抗原 的定量反应,用于检测疾 病标志物和免疫应答水平。
通过将细胞悬浮液与荧光 标记的抗体反应,用于定 量和鉴定免疫细胞的类型 和数量。
3 免疫组化
利用抗体与组织中的抗原 特异性结合,用于检测和 定位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 分布。
实验准备和实施步骤
1
实验设计
制定实验方案和流程,本采集
从受试者收集血液或其他生物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和储存。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免疫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异常状态,致力于预防和治疗 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器官
包括脾脏、淋巴结和肺等, 承担着产生、存储和激活免 疫细胞的重要功能。
免疫细胞
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 胞等,负责识别、捕获和消 灭入侵的病原体。
3
试剂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标准品和控制品,确保其纯度和可靠性。
4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各项操作,包括样品处理、测量和分析等。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图形化处理。 • 分析数据,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寻找相关的趋势和规律。 • 从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并进行科学解释和讨论。
实验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免疫学实验具有时间、资源和技术限制,未来可以发展更加高效和精确的实验方法,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免疫系 统及相关疾病。
医学:医学免疫学实验

介绍免疫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如疫苗研发、自身免疫病治疗等。
02
医学免疫学基础知识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线,负责识 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细胞和物质。
免疫系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 免疫两种方式来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 疫分子组成,具有防御、自稳和监Βιβλιοθήκη 功能。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吞噬细胞
T细胞
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成分,吞噬细胞 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和其他外来物质。
T细胞是特异性免疫中的重要细胞,分为辅 助T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调节T细胞,分别 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杀伤和抑制作用。
B细胞
NK细胞
B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与抗原的 结合来清除病原体。
自然杀伤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 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免疫应答的机制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病原体或其他外来物质的识别、清 除和记忆过程,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
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所有外来物质的快速反应, 主要由吞噬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介导。
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对特定外来物质的特异反应, 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介导,具有记忆功能,能够针对
探究疾病发病机制
通过实验探究某些疾病的发病 机制,了解免疫系统在疾病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
评估免疫疗法效果
通过实验手段评估免疫疗法在 治疗某些疾病中的效果和作用
机制。
实验背景
01
免疫学发展历程
简要介绍免疫学的发展历程,以 及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 用。
02
03
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学应用
简要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 各种免疫细胞、组织器官和分子 等。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实验名称]:沉淀反应[实验目的]:通过单向琼脂扩散测定待测血清Ig含量[实验材料]:1%离子琼脂、白喉类毒素、白喉抗毒素、载玻片、毛细吸管打孔器[试验步骤]:(1)将溶解后的离子琼脂冷却到450C,加入适当浓度的抗原混合均匀,吸取3-4毫升加在载玻片上,使其均匀布满载玻片而又不流失。
(2)琼脂凝固后制成凝胶板,然后隔适当距离打孔。
(3)在孔内滴加待测可溶性抗体。
(4)将凝胶平板放入带盖瓷盘中,下面垫一湿纱布以保持湿度,置于370C恒温箱中24小时,观察沉淀环。
[实验结果]:(沉淀环直径)测量沉淀环直径:毫米。
[实验分析]单向琼脂扩散是一种定量试验,主要用来测定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成分的含量。
在孔中加入待测抗体使其向四周扩散,经一定时间后抗体与琼脂中抗原相遇,在比例适宜处生成白色沉淀环。
沉淀环直径与抗体浓度成正比。
根据测试样品沉淀环直径的大小,可从已知的标准曲线中查出样品中抗体的含量。
实验二[实验名称]: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妊娠试验)[实验目的]:测定待检尿液中是否含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诊断妊娠[实验材料]:孕妇尿液、非孕妇尿液、HCG致敏乳胶抗原、抗HCG血清、载玻片等[试验步骤]:(1)取一片载玻片,标记出左右。
(2)在载玻片左侧加一滴待检尿液,右侧加一滴非孕妇尿液。
(3)在两侧尿液中分别加一滴抗HCG血清,摇动混匀2-3分钟。
(4)在两侧液滴中分别再加一滴HCG致敏乳胶抗原,摇动混匀2-3分钟。
(5)观察判定结果。
[实验结果]:(凝集和非凝集的描述)左侧(待检尿液侧)呈现均匀的乳状液状态,无凝集颗粒。
间接凝集抑制阳性。
右测(非孕妇尿液侧)出现明显的凝集颗粒。
间接凝集抑制阴性。
[实验分析]:(结合实验原理)孕妇尿液中的HCG含量显著增高。
尿液中的HCG与加入的抗HCG结合,抗HCG被消耗,使得加入的HCG乳胶抗原不能再与抗HCG结合,不出现乳胶抗原间接凝集反应(凝集被抑制),所以液滴呈现均匀乳状液,为乳胶间接凝集抑制阳性反应。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实验—抗血清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摘要: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牛血清白蛋白(BSA)注入到健康动物例如鼠、兔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抗血清,是指含有免疫蛋白的血清。
抗体效价指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
此次实验主要是进行小鼠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抗血清的制备过程,并通过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抗体效价检测。
关键字:牛血清白蛋白(BSA) 抗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一共分为三个分实验:实验一:免疫实验二:抽血、放血,分离抗血清实验三:ELISA测定抗体效价实验一:免疫一、抗血清制备的原理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注入到健康动物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多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动物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二、目的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实验仪器:1mL 注射器,酒精棉球,剪刀材料:家兔,小鼠试剂:3%~5%苦味酸溶液或80%~90%苦味酸,牛血清白蛋白(BSA)三、方法和步骤1、动物编号左前腿上部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侧从前至后依次为7、8、9。
红色表示十位数,用黄色表示个位数。
免疫前用金属编号牌固定兔耳,或用染料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
2、动物抓取及注射按如下图所示抓取目标动物家兔为300~600 μg/次(400),每次不超过2mL;小鼠为10~100 μg /次(10-20,20~40 μg / ml),每次不超过。
小鼠腹腔注射以左手抓住动物,使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下,使针头向前推?~,再以45度角穿过腹肌,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为避免伤及内脏,可使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