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训练题1 精品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参考答案] D[09孝感中考]第17题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2010·山东青岛)7.“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
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D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以法治国[2011·福州]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这位皇帝是( A )A. 北魏孝文帝 B.辽太祖阿保机C.西夏元昊 D.金太祖阿骨打[2011·盐城]“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颁布这一诏令的帝王是( C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2011·湘潭]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的某位鲜卑贵族不可能经历的是( A )A. 在都城长安严惩贪官污吏B. 与汉族贵族通婚C. 负责推行均田令D. 努力学习汉话[2011•滨州]“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
此次改革是( B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 明治维新[2011·鸡西]“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
”这些关键词与哪一事件有关( C )禅让制B.分封制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2011·重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A )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C.汉武帝D.秦孝公[2011·呼和浩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B )A.澄清吏治 B.提倡汉化C.发展经济 D.中央集权[2011·海南]“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题(人教版)1.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鲜卑C.氐族D.羌族2.北魏建立后,定都在A.洛阳B.长安C.平城D.建康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在A.383年B.317年C.494年D.439年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人口曾达到A.50万左右B.100万左右C.80万左右D.30万左右5.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中,把皇族由拓跋改为A.姓王B.姓元C.姓张D.姓李6.下列内容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统一黄河流域B.完成封建化C.北方民族大融合D.阶级矛盾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A.与汉族地主建立亲密合作关系B.追求汉族政权在洛阳的豪华宫室C.加强对内迁少数民族的控制D.加强对中原的控制8.下列政权中,曾一度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9.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C.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D.促进北方民族的融合10.下列内容属于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是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②加快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③北方农民不断南迁④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1.阅读以前学过知识,讨论将下列图示中空白填上:12.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 上面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孝文帝要坚持这方面的改革?(2)(3) 孝文帝的改革起了哪些作用?(4)●自设创造学会命题,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创造。
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下创设的空间。
提示:参考本课训练试题,可以用平城与课本108页“汉族服饰俑”图,各创一选择题与材料选择题。
走进第二课堂●人物风采冯太后冯太后,也称文明太后。
是北魏第四代文成皇帝的皇后,北魏很有作为的女政治家。
他祖父冯弘和伯父冯跋是北燕国王,父亲冯朗降魏后,官至刺吏,因犯罪被杀。
七年级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训练题
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精选例题解析: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使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解析: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尽管课文中只有“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样一句话,但我们通过分析会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方面的措施,必然会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迁都和一系列汉化政策必然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所以,A、B、C选项都是正确的,而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所以,D是不正确的。
答案:D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A.氏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匈奴族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3.北魏建立时的都城在()A.洛阳B.建康C.平城D.荆州4.北魏政权建立的时候应属于()A.西晋末年B.前秦时期C.十六国时期D.北朝时期5.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A.长安B.许C.洛阳D.殷6.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A.383年B.386年C.439年D.494年7.五胡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A.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式更先进。
B.帮助迁入地人民进行反抗压迫的斗争。
C.促进了我国的民族融合。
D.使我国古代的人口分布更趋合理。
8.北朝中的第一个朝代是()A.北魏B.东魏C.西魏D.北齐9.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黄河流域的统一B.北方政权的更迭C.少数民族封建化D.北方民族大融合10.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鲜卑B.匈奴C.羯D.氐11.阅读下列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
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北方的民族汇聚》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同步训练题
《北方的民族汇聚》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同步训练题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从东汉末年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历史上合称“_________”。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人们把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称为“五胡”。
“胡”在古代是对少数民族的普遍称呼。
?答案:五胡?2.鲜卑_________于386年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了 ________________流域,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思路解析: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历史上称其为北魏,后来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答案:拓跋部黄河?3.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进一步加强对_________的控制,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_________。
?思路解析:北魏孝文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孝文帝迁都洛阳,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答案:黄河流域洛阳?4.494年,迁都洛阳后,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_________,学习_________,采用_________,提倡_________。
?思路解析: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让鲜卑贵族接受汉文化。
?答案:汉服汉语汉姓与汉人通婚?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东汉末年,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历史上合称“五胡”。
?思路解析:从东汉末年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历史上合称“五胡”。
?答案:匈奴鲜卑羯氐羌?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人民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也呈现出逐渐认同的趋势。
?思路解析: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逐渐与汉族融合,受汉族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基础训练北师大版
基础训练:《北方的民族汇聚》
1.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犬戎族
B.鲜卑族
C.匈奴族
D.氐族
2.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洛阳,目睹了洛阳的繁华风貌。
洛阳的重新繁荣是在()
A.北魏建国以后
B.北魏分裂以后
C.北魏迁都洛阳以后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
3.下面不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影响的是()
A.洛阳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
B.城内有宫殿、屋宇、佛教寺院
C.城市中有很多的市场
D.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4.下列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
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⑥蜀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5.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逐步成为黄河流域南北各族流行的服装,这个历史现象反映出南北()
A.生产技术相互影响
B.生活习俗相互影响
C.生活、饮食习惯相互影响
D.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6.北朝包括几个王朝()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B
6.C。
【初一历史试题精选】七上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
七上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
七上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五世纪三十年代,统一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B.匈奴C.羌D.氐
2.从前秦统治瓦解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地区的割据混战状态持续了约
A.46年B.56年C.86年D.100多年
3.北魏孝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为了接受汉族先进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扩大鲜卑族地位和影响
D.仰慕洛阳的繁华和富庶
4.“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①曹魏②西晋③前秦④北魏⑤东晋
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④⑤
5.北魏时,洛阳的繁华体现在
①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②大量的佛教寺院③人口达100多万④很大的市场和云集的商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孝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B.促进北方民族的融合
C.加速封建化进程D.巩固鲜卑贵族的封建统治
7.对孝帝的改革,下列评价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孝帝改革实际是由冯太后主持的,孝帝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B.孝帝改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和实行汉化政策
C.孝帝改革有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拓展训练 北师大版
拓展训练:《北方的民族汇聚》
1.下列对我国古代人口大迁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口大迁徙造成了社会大动乱
B.战争、天灾导致人口大迁徙
C.人口迁徙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
D.主要是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往长江流域
2.自孝文帝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下列哪项内容有关()
A.北魏迁都洛阳
B.鲜卑族改用汉姓
C.鲜卑族改穿汉服
D.北魏学习汉族礼法
3.下列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封建国家由分裂趋向统一②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③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④封建国家由统一趋向分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改革的内容?此事件发生在哪一朝代?这个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2)依据材料分析,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改革的背景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A
2.D
3.A
4.(1)孝文帝改革。
北魏。
鲜卑。
(2)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北方各民族长期、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七年级历史上册 《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1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1.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族的族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
北魏依靠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年,统一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各族人员长期生活在一起,在和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1.4 鲜卑 439 生产技术生活习俗2.北魏建立后,都城偏北,不利于北魏对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先进文化。
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人口左右。
城中有很大市场,汇集了四方的。
2.中原汉族洛阳五十万商人3.内容:迁都以后,孝文帝进一步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禁用;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改用;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采用汉族的、;学习汉族的等。
3.汉语鲜卑语汉族服饰汉姓联姻官制律令礼法4.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
4.民族融合5.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了王朝,它们与北魏统称为。
5.四个北朝例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但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形成了我国古代史上第~次民族大融合高潮,其主要特点有哪些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注意要求回答的仅仅是“民族融合”的特点,而不是整个时代特点。
答案:(1)特色鲜明:时间长、空间广,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2)途径多样:如民族迁移,五胡内迁。
如友好往来,各族联系加强。
统治者推行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3)效果显著:北方各族逐渐汉化,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汉族文化也因此更为丰富,更加发展。
(4)影响深远:促进了各民族的进步,为后来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1.下列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最基本原因的是( B )A.反对各族统治者的斗争B.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C.各民族之间的战争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主日:“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材料一孝文帝日:“令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 19.单选题:北方的民族汇聚
单选题:北方的民族汇聚经典练习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由哪个少数民族所建立()A.匈奴B.鲜卑C.氐族D.羌族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A.383年B.439年C.429年D.280年3.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A.打击守旧贵族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D.没收寺院财产4.一位西域商人来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太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5.下列人物中,属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改革家的是()A.苻坚B.孝文帝C.商鞅D.管仲6.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A.三国时期B.两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两汉时期7.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贵族女孩可能经历()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右图是北魏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这种现象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更为广泛()A.北魏建立后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C.北魏孝文帝改革后D.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9.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哪一条找到()B.学说汉话C.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D.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10.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D.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11.下列不属于“北朝”之列的是()A.北魏B.东魏C.北周D.东晋拔高练习1.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B.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2.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加速了封建化进程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合的是()A.采用汉族律令B.官吏按季度领取俸禄D.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4.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有()①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③增加了国家的军事力量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参考答案经典练习1.B2.B3.C4.D5.B6.C7.B8.C9.D10.A11.D拔高练习1.C2.D3.D4.B。
历史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一、非选择题
1.匈奴、鲜卑、羯、氐、羌
2.(略)
3.为南方补充大量劳动力,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经验,促进江南经济快速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课后练兵】参考答案: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C 4.B 5.D
二、非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2)一是迁都洛阳;
二是推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
(3)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A.匈奴B.氐C.羌D.鲜卑
3.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④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课后练兵】
A、必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对内迁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黄河流域建立过一些政权②大多逐渐汉化
③受汉族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加深④采用汉姓,学习汉语,改穿汉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建立北魏政权的数民族是()
4.四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哪个()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习题1 (新版)新人教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江南地区开发的同时,我国北方地区则经历着空前的民族大融合B.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在一起,民族界限逐渐缩小C.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吸收汉族的文化D.孝文帝迁都一帆风顺,没人反对2.下列各项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A.南朝 B.东晋 C.北魏 D.蜀国3.建立北魏的民族是()A.匈奴族 B.氐族 C.鲜卑族 D.羌4.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A.“五胡”内迁 B.孝文帝改革C.前秦统一北方 D.北魏建立5.下列各项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A.在朝廷上禁止使用鲜卑语 B.采用汉族的官制C.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 D.奖励耕织6.下列各项曾以洛阳为都的是()①西周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晋⑤魏国⑥北魏A.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7.北朝包括()A.两个王朝 B.三个王朝C.四个王朝 D.五个王朝8.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曹操②孝文帝③盘庚④刘邦⑤周平王A.①②③⑤④ B.③⑤④①②C.④③⑤②① D.④②①④⑤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1)“魏主”指的是谁?(2)诏令说的是什么改革?(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依据是什么?(4)提出这一改革的意图何在?(5)“魏主”的改革还有什么内容?(6)“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D 2.C 3.C 4.B 5.D 6.A 7.D 8.B10.(1)孝文帝。
(2)姓氏改革。
(3)鲜卑组是黄帝的后代。
(4)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5)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止使用鲜卑语;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法律,提倡学习汉族的礼俗。
最新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 精品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同步测试(无答案)维度A 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A、规定官吏俸禄B、分配土地给农民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D、没收寺院财产2、北魏孝文帝改革与秦国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B、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C、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3、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长安B、许C、洛阳D、殷4、对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现象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④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异族服装的喜好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二、填空题5、从东汉末年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历史上合称“”。
6、鲜卑部于386年建立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了流域,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年,北魏迁都。
维度B 能力提高7、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你认为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8、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9、议一议: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10、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维度C 探究应用11、材料阅读,并回答问题: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如降黜。
”——《资治通鉴》(1)请将原文大意用现代汉语的意思说出来。
(2)想一想:你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如何的措施?。
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之北方民族大融合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之北方民族大融合练习题及答案课后即时训练1.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A.西晋建立B.魏灭蜀C.西晋灭吴D.曹操病故2.东晋时期,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①匈奴②鲜卑③蒙古族④满族⑤羯族⑥越族⑦氐族⑧羌族A.①②③⑤⑧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3.“草木皆兵”这一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来源:学科网]4.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政策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颁布均田制6.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封建化的完成C.阶级矛盾的激化D.北方民族的融合7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9.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来源:学科网]10.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的过程B.汉化的过程C.农业化的过程D.封建化的过程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统治者的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综合思维导航12.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1.北方统一: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
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2.民族融合:黄河流域统一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那里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的需要,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2.影响:洛阳发展成为宏伟壮观的城市,人口达五十万左下,汇集了四方的商人。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措施(1)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2)迁都以后:实行汉化政策。
2.作用: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3.北朝的更替: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
它们和北魏一起总称为北朝。
【问题1】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探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为顺应这一趋势,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孝文帝改革是北方民族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北方长期以来两种社会形态斗争的结果,改革给这一历史进程作了总结。
(3)北魏统治者改革的主观动机,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其手段强调同化。
但由于改革适应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客观历史趋势,因而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历史进程。
【问题2】如何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探究:民族融合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一大特点,表现在:(1)两大方向的民族迁徙: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
(2)三个阶段的民族融合:①东汉末至西晋初,五胡内迁后,长城沿线出现融合局面。
②东晋十六国时期,融合步伐加快。
③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3)四种融合方式:民族迁徙,友好交往,联合斗争,少数民族政权的改革。
一、选择题1.4世纪后期,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鲜卑C.氐 D.羯答案:B2.下图是考古发现的文物,它反映了哪一个少数民族武士的英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能看图说出“五胡”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2.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理解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知道各民族互相学习、影响,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敕勒歌》是南北朝的一首优美和谐广为传诵的民歌,它产生在()
A.匈奴族 B、羌族 C、柔然族 D、鲜卑族
*2.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4.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封建化的完成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北方民族的融合5.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 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8.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9.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题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
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
——摘自《资治通鉴》请回答:①魏主指谁?②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③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④提出这一论据的意图何在?
2、问答题
“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
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野蛮的征服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
试以北魏孝文帝改革论证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话
*三、课堂延伸
〖老马识“图”〗
1、请你在上面地图上用不同符号标出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
迁移大致方向,并标出北方少数民族迁移的大致范围和人口分布地区。
(提示:做以下图例:北方少数民族迁移方向;北方少数民族迁移大致范围;人口南迁方向;人口南迁分布地区)
2、“五胡”指的是哪些民族?
3 、人口迁移对江南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D
2、D
3、A
4、D
5、A
6、D
7、A
8、C
9、C 10、D
一、课堂回顾
1、①孝文帝。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
③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④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特别是实行汉化政策,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等,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不得不适应汉族封建的经济形态,甚至还不得不采用汉族的语言。
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
三、课堂延伸
1、(略)
2、匈奴、鲜卑、羯、氐、羌
3、为南方补充大量劳动力,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经验,促进江南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