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2.掌握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分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4.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5.知道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装置、步骤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把知识窜成窜的重要性,养成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制取。
难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自主探究】一. 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2二.空气保护: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三大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等。
(3)防治措施:①;②;③;④。
三.纯净物混合物4. 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 组成的,如。
5. 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如。
四.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在高温或点燃时能与磷、硫、铁、、等物质反应,并放出热量五.氧气的制备:1.工业制氧气——_______________(原理:氮气和氧气的_____不同属于____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生成物的密度、溶解性3.制取氧气的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知识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2.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素养目标】1.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学习。
一、导入新课【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呢老师带了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大家说说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对,是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非常的熟悉,那大家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吗?很好,老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看来大家的日常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那你们知道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吗?没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板书)【导入2】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
那么你认识空气吗?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种成分的物质呢?你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吗?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
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2.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降温)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④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
5(3)化学反应: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态P2O5,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初中化学身边的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身边的空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3. 掌握一些处理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空气的重要性;
3. 处理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及作用;
2. 掌握改善空气质量的一些方法。
四、教学准备:
1. 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实验器材:空气测试仪等。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空气质量差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空气的重要性。
2. 导入:
介绍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各种气体的含量及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
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3. 探究活动:
让学生利用空气测试仪等实验器材对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测试,了解空气的成分及质量。
4. 总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善和保护空气质量。
5.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空气质量的资料,并描述一些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
六、教学反馈: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
七、拓展:
可邀请专业人员或相关机构到校开展有关空气质量的讲座或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整体教学设计
一、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并了解其体积分数。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其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基本规律。
3.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和危害,认识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性,了解一些防治措施。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的相关知识。例如,在讲解空气组成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空气能让我们呼吸?”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探究空气中的氧气成分。
2.设计丰富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例如,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3.创设生活情境,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在讲解空气污染时,可以引入雾霾、汽车尾气等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并探讨防治措施。
2.在讲解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氧气助燃、二氧化碳灭火等现象,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应的化学反应规律。
3.对于空气污染部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污染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针对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设置专门的实验课程,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能力。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按照要求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请进行自查,确保书写工整、表述清晰。
3.互相学习、交流,对作业中的疑问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空气质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保护我们周围的空气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特别是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作用和影响。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布置与空气成分、污染物、化学方程式等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课堂问答、习题演练等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针对习题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3.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的组成、污染物、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
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预习课本,自主探究空气成分、污染物等知识点。
3.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开展空气质量调查、参观空气质量监测站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空气成分、化学反应等知识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例,讲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通过课堂讲解、习题演练等方式,强化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原理的掌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以生活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3)教师强调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疑问,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全单元教案)
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
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一.空气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①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2. 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注意】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成分氧气主要性质主要用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潜水、医疗急救、炼钢、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氮气稀有气体 4.保护空气(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①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②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课题 1课题课型新授空气编写集体商讨时间月日使用改正时间月日1.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 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可贵的自然资源,认识知识与氧气、氮气和罕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技术2.认识混淆物与纯净物的看法,会划分常有的混淆物与纯净物3.认识空气污染的主要原由、危害及防治方法,认识绿色化学的含义。
教课目的过程与1.经过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研究,进一步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
2.经过对空气污染的检查研究,使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方法简单的防治方法感情态度1.经过人类认识空气的历史简介,培育学生严肃仔细、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和学习态度与价值观2.经过空气的污染和防治,养成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感情教课要点认识空气的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正确划分混淆物与纯净物教课难点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仪器广口瓶;水槽;药匙;焚烧匙;玻璃管;烧杯;止水夹;酒精灯教课用品药品红磷;水;其余火柴、课件、教案等环节教课识题问题 1:请大家猜个谜语:“巧妙奇情妙真巧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命离不了。
”打一种我景们身旁的物质。
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导问题2:请大家做个深呼吸。
你对空气已经知道多少?你还想认识哪些入问题?知识点 1:空气是由什么构成的问题1空气是空的吗?你怎样证明?问题 2 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空气成分的?⑴拉瓦锡利用定量的方法,经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整体积的1/5 的结论;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师提出问题 1 让学生竞猜,衬托氛围,创造优秀的教课氛围。
重申空气占有必定的空间。
教师提出问题 2,播放一段身旁漂亮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清溪、绿树、阳光,引出人类活动离不开空气的看法。
板书籍节课题指引学生能举出一些实例,设计出一些实验,证明空气是的确存在的。
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认识空气成分的发现历史,培育学生严肃仔细、谨小慎微、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和学习态度。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
3.多元教学,突破难点:针对空气成分及其作用这一难点,采用图表、动画、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比例及作用。
4.合作学习,提升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成分及其体积比例的理解与记忆,特别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气体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如使用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气体分析等。
3.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生活中的空气污染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污染案例,引起学生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c.分析生活中的一个空气污染案例,提出解决措施,并谈谈你的认识。
2.作业要求:
a.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要求字迹清楚,叙述准确。
b.实验作业需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
c.分析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3.作业提交与评价:
a.教师在收到作业后,应及时批改,给予评价,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与不足。
5.案例分析,学以致用:选取典型的空气污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课后拓展,巩固知识:布置实践性作业,如调查身边的空气污染源,了解防治措施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7.教学评价,关注成长: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说课稿
(2)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能正确书写与氧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知道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详细讲解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产生误差的原因。
(3)氧气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气味,并通过溶解性实验,让学生了解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②化学性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
4、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5、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
(2)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空气的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教材首先介绍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让学生对空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然后,教材阐述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使学生了解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空气污染及防治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
6.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拓展教学,如空气污染的源头、防治措施等;
-邀请环保专家或相关部门人员进课堂,进行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强化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布置实践性作业,如调查身边的空气质量,撰写调查报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所学,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在家中简单分离空气性质的理解。
-要求学生描述实验原理,明确操作步骤,注意安全事项,鼓励家长参与。
2.调查本地区的空气质量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如空气质量指数(AQI)、PM2.5浓度等,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组成,认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和作用,如氧气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植物光合作用等;
3.理解空气质量的概念,学会评价空气质量的优劣;
4.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探究空气中各成分的特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改善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空气质量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措施。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质量问题的复杂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的组成及其体积分数的理解与记忆,特别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作用和用途;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优秀教案
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
3.理解空气污染及其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2.教学难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周围的空气。
请大家先回顾一下,空气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它们各自的体积分数是多少?2.知识回顾(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性质引导学生回顾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如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然后让学生讨论各成分的性质,如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支持燃烧等。
(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引导学生回顾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如氮气用于制氮肥、保护气等,氧气用于呼吸、医疗、炼钢等。
3.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氧气的性质,如支持燃烧、氧化性等。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如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等。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的性质,如不支持燃烧、溶于水碳酸等。
4.空气污染及其危害(1)空气污染的来源引导学生分析空气污染的来源,如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污染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让学生讨论空气污染的危害,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绘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流程图。
(3)调查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提出治理措施。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性质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提到了空气的组成,谁能告诉我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少?生:氮气占78%,氧气占21%。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提问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空气提问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
讨论:请说出空气与我们的关系。
2、新课探究: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反应结束后瓶内有残余氧气;氧气含量低时,红磷熄灭,氧气剩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2.掌握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分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4.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5.知道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装置、步骤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把知识窜成窜的重要性,养成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制取。
难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自主探究】一. 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氮气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稀有气体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二.空气保护: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三大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等。
(3)防治措施:①;②;③;④。
三.纯净物混合物4. 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 组成的,如。
5. 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如。
四.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在高温或点燃时能与磷、硫、铁、、等物质反应,并放出热量五.氧气的制备:1.工业制氧气——_______________(原理:氮气和氧气的_____不同属于____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写出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设计《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空气的主要组成。
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空气污染。
3:认识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
4: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
重点:空气的成份、物理性质难点: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教学过程: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化学教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课题1空气》。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里,首先发现并制得氧气。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设问】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的存在呢?【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法。
【演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讲述】这是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最简单方法。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黄白色,有浓厚的白烟,因为生成固体小颗粒)。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4P + 5O2 点燃2P2O5(2)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提示: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状态、溶解性:气态不溶于水就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3)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说明呢(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九年级化学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
九年级化学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2. 教学难点:空气中稀有气体的含量和作用,二氧化碳的含量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途径,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和作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空气。
(2)提问:你们对空气有什么了解?空气中有哪些成分?2. 讲授新课(1)介绍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2)讲解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a. 氮气: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b. 氧气:无色无味,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c. 稀有气体:无色无味,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不能支持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3.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空气中的各成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4. 实验探究(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收集一瓶空气,观察其性质。
(2)学生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
5. 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空气中的哪种成分最多?哪种成分最少?(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材料,下次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九、课后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评价学生对空气成分及其性质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十、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安排为一课时,共计45分钟。
六、教学内容:空气污染及其危害1. 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途径和主要污染物。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6.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保护空气质量,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呼吁身边的人关注空气质量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共同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2.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重点讲解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3.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过氧化氢分解,并解释制氧原理。
4.讲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氧气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对空气组成和氧气性质的理解。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收集有关空气污染和氧气应用的事例,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4.教师鼓励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参与保护空气质量的行动,培养其热爱科学、关爱环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及其各成分的作用和体积分数。
2.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及其性质和用途。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理解和记忆。
2.空气污染物的识别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操作技巧。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5.观察身边的空气质量,记录一周内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作业布置时,我要强调以下几点: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空气成分的认识,提高合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四)课堂练习
讨论结束后,我会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空气的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
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一下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如气体的分类、物质的组成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我会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关于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对空气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首先,我将详细讲解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并介绍它们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空气的组成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最后,我会强调保护空气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会关注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初三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引入】通过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物质——空气。
【板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提问】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小实验】将烧杯倒扣入水中问题:烧杯里有什么物质?水为什么不能充满整个的烧杯?思考回答:烧杯是空的回答:因为烧杯里有空气。
让学生意识到空气的存在,初步认识到空气会产生压力,同时引入新课。
同样的道理,如果将胶头滴管插入水中。
【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怎样才能吸入更多的水?每次吸入水的体积都相同吗?吸入水的体积与挤压出的空气有什么关系?讨论,集体交流。
归纳小结,形成共识,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兴趣。
感受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会产生压力,把水压进烧杯。
为测定一定容器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实验打下基础。
交流反思【提问】请大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谈谈对空气的认识【板书】一、空气的组成【提问】在这些气体中哪种气体与我们生命活动联系最紧密?如何证明它的存在?【追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又是多少,能否设计实验来研究?【板书】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装置:现象反应:结论:讨论:根据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交流。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标题: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明白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掌握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并能够分析和评价空气质量;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倡节约用能和减少污染。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图片和视频资料;2.大气污染指标测量仪器(可选);3.实验材料和器材。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思考: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没有空气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色,并强调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活的必需品。
二、探究空气的组成和特性(30分钟)1.讲解大气的组成:教师通过演示和解释,介绍大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2.讲解大气的特性:教师解释大气压、大气温度、大气湿度等概念,并通过实验或示意图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三、了解空气质量指标(30分钟)2.介绍空气质量指标:教师讲解PM2.5、PM10、臭氧等常用的空气质量指标,并说明其含义和相关危害。
四、评估空气质量和采取行动(30分钟)1.了解空气质量评估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评估空气质量的基本技巧。
2.提倡节约用能和减少污染:教师讲解如何节约用电、用水和减少垃圾,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共同保护环境。
五、小结和延伸(10分钟)1.小结课堂内容:教师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关注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延伸学习:教师布置一份与空气相关的小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短文,或者调查家附近的空气质量情况,并撰写一份报告。
教学策略和方法:1.想象法:通过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或示意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3.讨论法: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一.空气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 2.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注意】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
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
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
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利用惰性作保护气;
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
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
4.保护空气
(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①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②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
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
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物和臭氧等。
(注意:二氧化碳没有在该项目内)
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不能漏气;②红磷要过量;③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
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B. 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二.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
色雪花状固体。
2.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1)氧气的助燃性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2)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的比较
物质在空气中
燃烧的现
象
在O2中燃烧的现象文字表达式注意
木炭持续红热
放出热量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碳+氧气→二氧化碳
硫发出淡蓝
色火焰,产
生有刺激
性气味的
气体
放出热量
发出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放出热量
硫+氧气→二氧化硫硫的用量不能过多,
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红磷产生大量
白烟
放出热量
产生大量白烟
放出热量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
磷
此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
磷
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