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讲稿.pptx

合集下载

作物施肥技术最新PPT课件

作物施肥技术最新PPT课件
01:42
如何正确施用氮肥? (1)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加以区别对待。碳酸氢铵和氨水易
挥发,宜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强,肥效 快,是旱地的良好追肥;一般水田追肥可用氨态氮或尿素。 (2)要将氮肥深施。氮肥深施可减少肥料的损失。深层施 肥还有利于根系发育,使根系深扎,扩大营养面积。 (3)合理配施其他肥料。氮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对夺取高 产、稳产、降低成本、培肥地力具有重要作用。与磷、钾 肥配施,可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利用效果。 (4)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和土壤的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 合理用量、基追比例及施用时期。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01:42
磷肥的主要作用: (1)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
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 子粒饱满,促使早熟; (2)还能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等作 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提高结果率,增加浆 果、甜菜、甘蔗以及西瓜等的糖分、薯类作物薯 块中的淀粉含量以及豆科作物种子蛋白质的含量。 (3)对于豆科作物,施磷能达到“以磷增氮”的目 的。 (4)提高作物抗旱、抗寒和抗盐碱42
01:42
植物各生育期的营养特性
植物营养期 : 植物通过根系由土壤中吸收养分
的整个时期,就叫植物营养期。
植物营养阶段性 :
一般作物吸收三要素的规律是: 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 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 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
01:42
硝酸铵(NH NO )简称硝铵
43
含N34%,白色结晶,吸湿性很强,易结块, 易燃易爆,贮藏及施用时注意安全。
施入土壤后,兼有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特性, 在水田施用防止流失和反硝化,在旱地施用应深施 覆土,防止氨挥发,宜作追肥,一般不作基肥和种 肥,硝铵在旱田施用的效果往往较水田好。(蔬菜 用肥的一个好品种)

《作物管理技术》课件

《作物管理技术》课件
了解如何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获得充足的养分。
土壤保护
学习如何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
种植管理技术
1 栽培方式
掌握不同作物的栽培方式,选择适合的种植方法。
2 施肥技术
了解正确的施肥技术,确保作物获得所需的养分。
3 病虫害防治
学习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的侵害。
高级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遗传育种技术
结语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作物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可能 的创新和改进。
自我反思
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自己在作物管理技术方面 的学习和成长。
《作物管理技术》PPT课 件
欢迎来到《作物管理技术》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作物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以 及基础知识和高级技术,展示成功案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物管理技术
简介
作物管理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高级技术
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化种植技术。
基础知识
土壤管理技术和种植管理技术。
土壤管理技术
土壤肥力
了解植物杂交和基因编辑等遗传育种技术,改善作 物品质和产量。
现代化种植技术
探索自动化种植、智能化管理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 化种植技术。
成功案例
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了解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案例, 帮助农民提高产量。
无土栽培技术
探索无土栽培技术的案例,利用 室内种植方式培养作物。
智能化种植项目
了解智能化种植项目,利用传感 器网络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农业效 率。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讲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讲稿)

四、科学合理施肥
请大家想一想:
什么是科学施肥?
最 小 养 分 率
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 补多少,什么时候需要 什么时候提供。
——做到吃饱不浪费。
再请大家想一想
•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施肥?
1、完善施肥技术
施肥技术包括6方面的内容:1、肥料种类 或品种;2、施肥量;3、养分配比;4、 施肥时期;5、施肥方式和方法;6、施 肥位置。
5、微量元素
铁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铁虽不是构成叶 绿素的成分,但需要含铁的酶进行催化才能 合成,因而与光合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正常运转,促进细胞 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 育,提高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在提高植物 抗旱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锰在作物体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酶活性的影 响来实现的。 所以,锰又叫催化元素。锰可 提高氮素利用率。
总结
• 任何植物生长发育都需要吸收16 种营养元素,但不同植物需要的 数量是不同的。植物的营养特性 是由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所决定 的,而这些特性又是合理施肥的 重要依据。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
• 禾本科作物、棉花、叶菜类蔬菜及多年 生果树都需要较多的氮,豆科作物因为 可以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所 以相对需磷钾较多;而甘薯、马铃薯、 烟草、甜菜、麻类等作物则需钾较多。
症状大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尤其以种子形成 后多见。症状常为脉间失绿,严重时叶缘死亡, 叶片出现褐斑。
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全株体色褪淡,呈 浅绿色或黄绿色。叶小而薄,向上卷曲,变硬, 易碎,脱落提早。茎生长受阻,株矮、僵直。梢 木栓化。生长期延迟。
缺锰先在新叶叶脉间绿色褪淡发黄,叶脉仍保持 绿色,脉纹较清晰,严重缺锰时有灰白色或褐色 斑点出现,严重时病斑枯死,称为“黄斑病”或 “灰斑病”,并可能穿孔。有时叶片发皱、卷曲 甚至凋萎。

施肥培训PPT课件

施肥培训PPT课件
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英文名:
potato.
切芽块 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并有打破休眠,促进发 芽、出苗的作用。
整薯做种 整薯播种可以避免用芽块播种容易出现的问 题,且可比芽块播种显著增产。
作物需特性与施肥技术
• 怎样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点进行施肥?
• 从发芽到幼苗期,由于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 吸收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块茎形成期 到块茎膨大期吸收养分最多,约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 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减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 各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情况:苗期需氮较多,中 期需钾较多,整个生长期需磷较少。
作物需特性与施肥技术
• 大豆的施肥技术: • (1)基肥,施用有机肥是大豆增产的关键措
施。在轮作地上可在前茬粮食作物上施用有机 肥料,而大豆则利用其后效。有利于结瘤固氮, 提高大豆产量。
• (2)种肥,一般每亩用10-15千克过磷酸钙或 5千克磷酸二铵作种肥,缺硼的土壤加硼砂0.40.6千克。
作物需特性与施肥技术
作物需特性与施肥技术
2、 大 豆
作物需特性与施肥技术
怎样根据大豆需肥特点进行施肥?
• 大豆对氮的吸收量在开花期到鼓粒期吸收占55%;大 豆吸收磷素在开花至结荚期60%;钾素的吸收从开花 期到鼓粒期吸收量占61.9%。
• 结荚期是大豆吸收氮、磷、钾养分最多的时候,而且 吸收强度大,容易导致脱肥。
• 马铃薯施肥技术应遵循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
基肥为主、适当追肥的原则。
作物需特性与施肥技术
• (1)重施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2/3以上,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增施一定 量化肥。
• 具体施肥量为:在每亩产1500千克左右的地块, 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尿素20千克,普钙 20-30千克,钾肥10-12千克,将化肥施于离薯 块2-3厘米处,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

[课件]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PPT

[课件]第一章 植物营养学与施肥原理PPT

植物的种类、生育期
土壤水分 气候(温度、光)
②土壤溶液中离子态养分的多少
硝态氮、钙、镁主要是由质流供给的,而 且钙、镁供应量常能满足一般作物的需要。 29
3、扩散(diffusion):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顺着浓度 梯度,由高到低向根表移动的过程。 影响因素:① 养分扩散系数
② 土壤养分离子浓度及梯度
1、有益元素:不是所有高等植物都必需的,但是对某些植 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的营 养元素称有益元素。
Na — 盐生植物
Si — 水稻
甜菜
芹菜
Co — 豆科植物 Se — 黄芪 Al — 茶树 V — 删列藻 24 黄芪属的其它品种
2、有害元素:某些非必需元素和过量的必需元素。
36
离子泵学说
37
外部溶液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液泡
阳离子
反向 运输?
反向 运输
协同 运输 pH5.5 阴离子
协同 运输? pH7.0~7.5
-120 -180mV
pH5.5
-100mV
植物细胞内电致质子泵(H+-ATP酶)的位置及作用模式
38
四、根系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1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某些 有机化合物。
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
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作物 品质
肥料 有机肥料 氮肥 化学肥料 磷肥 生物肥料 钾肥 复肥 微肥
产量
肥料分类:
植物利用 直接肥料 间接肥料
基肥(底肥) 施肥时间 种肥(口肥) 追肥:根部追肥、叶面追肥7
有机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植物所需养分 的改土肥田物质。 化学肥料(矿质肥料):含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的无机化合物。(合成、天然矿物) 微生物肥料(生物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 微生物制剂。(可提供营养元素、激素、酶)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木 桶 原 理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四)施肥原理
4、肥料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肥 的经济效益(产投比)下降。
5、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丰产是影响作物生长 发育的各种因子,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 空气、品种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00斤/亩)侧深施作为底肥,可在花铃期追尿素 20斤/亩 在棉花上注意补充硼肥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五)各种作物施肥技术指导
4、甘薯施肥技术: 每生产1000kg薯块,需吸收纯氮3.9kg,P2O5
1kg,K2O 6.2kg
N:P2O5:K2O=1:0.3-0.4:1.5-1.7
推荐高氮高钾型复合肥:15-15-15(S)或166-24(S )
②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注意稻田的早期施肥, 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氮素的补给,一般基蘖肥占 总肥量的80-90%,穗粒肥占10-20%,适用于 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的杂交稻。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五)各种作物施肥技术指导
③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减少前期施氮量,中 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一般基、蘖肥 占总肥量的50-60%穗粒肥占40-50% 此外,还有一次性全层施肥法等,在近年有了较 快的发展。
⑨硫酸钾:含K20:50% 一般用于忌氯作 物、盐碱地、大棚。水稻大田不宜施硫 酸钾。因为硫酸钾根离子在淹水条件易 还原成硫化氢(H2S),毒害水稻,使 根变黑。
PPT文档演模板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
(三)化肥知识
⑩二铵:含N:18%,含P2O5 :46%, 为二元复合肥。一般作为底肥使用,也 可作为玉米、棉花等作物的种肥,每亩 用量5-8公斤。

《农作物施肥技术》幻灯片

《农作物施肥技术》幻灯片
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约10%; 2 降低农业生产本钱,节约10%左右; 3、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等量肥料投入可增
产10%左右; 4、有利于农产品质量提高,正常发育、成
熟完全。
农作物施肥的三个要素
1、作物需肥规律 2、土壤供肥性能 3、肥料效应
农作物施肥技术原理
1、拟定目标产量,按常年平均产量高出10-30%拟 定。
物质积累不多,因而吸收养分也较少。 这时期吸收的氮占一生总吸收量的三分 之一;磷占六分之一;钾占五分之一左 右。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吸肥规律 水稻分蘖至抽穗期是养分吸收最多的时
期,这时期吸收的养分占一生总吸收量 的一半以上。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吸肥规律 水稻抽穗到成熟阶段,吸收的氮占总吸
收量的六分之一;磷占三分之一;钾占 四分之一。由此看出,水稻生育中后期 对磷、钾的营养要求较高。
玉米量 据测定,每生产100公斤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N1.85公
斤,P2O50.85公斤,K2O2.1公斤左右。
水稻施肥技术
大田水稻施肥量 试验和调查结果说明,按亩产600公斤
稻谷要求,每亩总投肥量N26公斤, P2O56.5公斤,K2O13公斤左右。
水稻施肥技术
大田水稻施肥量 其中有机养分应占35%、35%和65%。
=空白田产量x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 /养分测定值〔ppm〕x0.15
2、地力差减法
目标产量 土壤生产的产量 肥料生产的产量
作物产量构成示意图
肥料需要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x〔目标产 量-空白田产量〕/〔肥料中所含养分x肥料当季 利用率〕
施用商品有机肥 增产提质又肥田
有机肥料
无论是有机农业还是无机农业均离不开有机肥 料,因为有机肥料不仅是不断维持与提高土壤 肥力从而到达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关键措施,也 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养分资源得以循环、再 利用和净化环境的关键一链,有机肥还能持续、 平衡地给作物提供养分从而显著改善作物的品 质。因此常有人将农业生产中的有机肥比作物 医药上的“中药〞,虽然没有象化肥那样作用 迅速,但有机肥医治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意义远 比“中药〞来得更重要。现在,开展无公害、 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更应当重视有机肥的 施用。

植物营养与施肥PPT课件

植物营养与施肥PPT课件
2、用量少:NPK1%-3%,是土壤施用的1/5- 1/10;
3、有利于作物后期和密植作物的追肥; 4、吸收快,转化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32P
肥示踪表明5分钟后各器官有PO43-; 5、是施肥的辅助性方法,需和主要措施配合。
第27页/共49页
第三节 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 件
一、光照和温度
☻在一定范围内,养分吸收随温度增 加而加快,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
K+
>
SO42->
Mg2+> Cl- > 第29页/共49页
Ca2+
二、通气
•大气地面含氧量20.34%,土壤 空气含氧量10-20%,正常情况 下够用,但如果含水过多、通气 不畅,造成氧气下降。 • 棉花在O2小于3%、玉米小于6% 生长受影响。
第30页/共49页
•通气影响吸收的原因:
1、根系的有氧呼吸; 2、土壤的Eh(氧化还原电位); 3、养分的形态及转化; 4、二氧化碳含量。 • 深翻整地、中耕松土、形成良好结构 等都有利于通气,促进吸收。
人畜粪尿厩肥绿肥杂肥基肥种肥追肥含义播前或定植前施用的肥料播时或定植时施用的肥料生长过程中施用的肥料目的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对养分的要求满足作物苗期对养分的要求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养分要施用原则培肥土供养肥料种类有机肥为主失的化肥充分腐熟的有机速效化肥化肥为主腐熟的有机肥施用方法结合深耕撒施集中施条施穴施拌种浸种沾秧根穴施根外追肥条施穴施一植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水分7595新鲜作物c1h3o2n49599干物质525灰分元素caclalnafe
第34页/共49页
一、植物营养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植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施肥是 满足作物营养的手段。要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 物需要什么营养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 及植物营养的特性?

作物营养缺素与科学施肥ppt课件

作物营养缺素与科学施肥ppt课件
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 作物对氮素需要量大,大多数土壤不能满 足作物需要,如不施用氮肥,一般作物均 可能出现缺氮症状,以下条件更易发生:
• 轻质沙土和有机质贫乏的土壤。 • 土壤理化性质不良,排水不畅,土温低,
有机质分解缓慢的土壤。 • 施用大量新鲜有机肥,如绿肥及新鲜秸秆
容易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夺取土壤有效 氮而引起暂时性缺氮。氮过剩一般为施用 氮肥过量或对前作肥料残留量估计不足等。
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叶色淡绿或呈黄色,叶小而薄,叶脉由黄绿 色变为深紫色。茎秆变硬,富含纤维,并呈深黄色。果小,富含木质。
• 桃树
土壤缺氮会使全株叶片变浅绿色至黄色。起初成熟的叶或近乎成熟 的叶从浓绿色变为黄绿色,黄的程度逐渐加深,叶柄和叶脉则变红。此 时,新梢的生长受到阻碍,叶面积减少,枝条和叶片相对变硬。缺氮严 重时,大的叶脉之间的叶肉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点。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确定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3条标准
• 如果缺乏这种元素,作物就不能完成从种 子到形成种子全过程,也成为生命周期。
• 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就会出现专一的缺 素症状,只有补给这个元素后症状才能减 轻或消失,如果补给了其它的营养元素的 则不能消除症状,换句话说,必需营养元 素之间是不可代替的。
• 叶片呈灰绿色或黄色,窄小,新叶出得慢, 叶片数少,严重时下部老叶呈黄色,干枯 死亡。茎秆矮短细小,多木质,分蘖分枝 少。根受抑制较细小而短。花、果实发育 迟缓,子粒不饱满,严重时落果,不正常 地早衰早熟,种子小,千粒重轻,产量低。
5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

叶面肥
通过叶面喷施,直接提 供给作物所需的营养元 素,提高作物产量和品
质。
施肥时期与方法
01
02
03
04
基肥
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为作物 整个生长期提供养分。
种肥
在播种时施用,为种子发芽和 幼苗生长提供养分。
追肥
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根据作 物生长需求补充养分。
叶面施肥
通过叶面喷施,补充作物所需 的水分和营养元素。
抗逆性表现
作物在逆境条件下,如干旱、高温、 盐碱等,仍能保持一定的生长和产量 。
施肥与抗逆性
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增强其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
04 实际应用案例
不同作物施肥方案
小麦施肥方案
玉米施肥方案
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需肥特性,制 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包括基肥、追肥 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施肥时间等。
作物生理与施肥技术培训
• 作物生理基础 • 施肥技术原理 • 作物生理与施肥关系 • 实际应用案例 • 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作物生理基础
作物生长与发育
01
02
03
种子萌发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 萌发,突破种皮,长出根 和芽。
营养生长
作物通过根、茎、叶的生 长,不断扩大营养器官。
生殖生长
作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开花、结果,形成种子。
施肥量与比例
01
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需 求确定施肥量和比例。
02
根据土壤肥力和气候条 件调整施肥量和比例。
03
根据肥料种类和特性选 择合适的施肥量和比例 。
04
根据经济效益和环境影 响评估施肥量和比例。
03 作物生理与施肥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化肥知识
1、有机肥:特点是养分全面、含量低、肥 效慢、肥效期长、改良土壤。未腐烂好 的农家肥易发生氨害烧叶或烧根。秸秆 还田时要增加氮肥的用量,以防作物苗 期缺肥。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要和铵 态氮(碳铵、硫铵、氯化铵等)、粪肥 等一块施用,以防氮的挥发损失。
(三)化肥知识
2、化肥:特点是养分单一、含量高、肥效 快,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偏 酸、偏碱、某种养分缺失。 ①碳铵:含N:17%,易挥发,施用时要 覆土。在大棚中施用时要注意防氨害, 不能和碱性肥料一块施用。
(三)化肥知识
⑥ 过磷酸钙:灰白色粉末或粒状,含 P2O5 :14-18%,(不少于12%),内含
游离硫酸,宜在北方中性偏碱的土壤上施用。
⑦钙镁磷肥:灰绿色粉末,含 P2O5:1419%,是碱性肥料。
(三)化肥知识
⑧氯化钾:含K20 :50-60%,可作底肥和 追肥,不宜作种肥。忌氯作物及盐碱地 不要施用。
(一)土壤与施肥关系
2、土壤酸碱性不同,要选择不同的肥料。 南方的酸性土宜施碱性肥料,如钙镁磷 肥、石灰等;北方的碱性土宜施酸性肥 料,如过磷酸钙。酸碱性影响微量元素 的有效性。
(一)土壤与施肥关系
3、地形差异导致施肥习惯不同 山地一般使用“一炮轰” 水浇地可以分两次施肥。
(一)土壤与施肥关系
(三)化肥知识
②氯化铵:含 N:24-25%, 不能用在忌氯作物上, 宜造成盐碱化。
③硫铵:含N:20-21%,易造成土壤板结
④硝酸铵:含N:33-35%,中性肥料,含硝态氮和 铵态氮,主要用于旱地和旱作物。
⑤尿素:CO(NH2)2 属酰胺态氮,含N:46% ,在土 壤中先分解成碳铵才能被吸收利用。注意内含缩二 脲,易烧苗。属半迟效性的氮肥
控释肥用量一般为普通复合肥的80%,翻在地下或侧深 时,不能撒在地面不覆土。主要作底肥施用
⑩复合肥:分为硫酸钾型复合肥和氯化钾 型复合肥,复合肥作为底肥使用。
(四)施肥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 拿走的养分。说明施肥是必要的。
2、营养元素同等重要与不可替代律:缺氮时只有 补充氮肥才能缓解缺氮症状,其他肥料无法替代。
3、最小养分律: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 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 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 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
(四)施肥原理
4、肥料报酬递减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肥 的经济效益(产投比)下降。
5、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丰产是影响作物生长 发育的各种因子,如水分、养分、光照、温度、 空气、品种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6、测土配方施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有机肥与化学肥料相结合 ②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 ③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投入和产出相平衡
⑨硫酸钾:含K20:50% 一般用于忌氯作 物、盐碱地、大棚。水稻大田不宜施硫 酸钾。因为硫酸钾根离子在淹水条件易 还原成硫化氢(H2S),毒害水稻,使 根变黑。
(三)化肥知识
⑩二铵:含N:18%,含P2O5 :46%, 为二元复合肥。一般作为底肥使用,也 可作为玉米、棉花等作物的种肥,每亩 用量5-8公斤。
7、控释肥原理:
通过改变膜的厚度、挥发剂的多少、肥料颗粒的大小,
可以改变控释肥中养分的释放快慢,使释放高峰与作物 吸收养分的高峰相吻合,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 少了化肥投入,减少肥料污染,达到省工省肥的目的。 在农业生产中,地温的高低和作物吸收养分的快慢影响 到控释肥的释放速率。金正大控释肥在包膜工艺和包膜 材料上实现了质的突破,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拥有 五项国家专利。金正大参与制定的控释肥国家标准于 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到2008年,金正大控释 肥的产量可达到2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商
4、土壤肥力不同,施肥量不同。 北方土一般地力较好,用肥量较少; 南方土一般地力较差,用肥量较大。
(一)土壤与型复合肥。 注意种肥隔离,以防烧种烧苗。
(二)植物营养知识
1、作物必需的16种元素: 碳(C)、 氢(H)、氧(O)、氮(N)、磷 (P)、钾(K);钙(Ca)、镁 (Mg)、硫(S);铁(Fe)、硼 (B)、锰(Mn)、铜(Cu)、锌 (Zn)、钼(Mo)和氯(Cl) 其中N.P.K为三大元素,Ca.Mg.S为 中量元素,Cu.Fe.Zn.B.Mn.Mo.CI 为微量元素。
(二)植物营养知识
4、钾:促进光合作用,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 是品质元素。 缺钾植株比正常植株矮小,叶片变褐、枯死, 植株较柔弱,易感染病虫害,叶缘似烧焦状, 老叶先出现症状。
(二)植物营养知识
5、作物:不同的农作物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 需求不同,选择肥料有差异。小麦、油菜等作 物宜高氮高磷,水稻、玉米等作物宜高氮高钾, 大豆、花生等作物宜高磷高钾。油菜补硼,大 豆、花生补钼,玉米、水稻补锌,桃补铁等。 有些作物是忌氯的,例如烟草、茶叶、马铃薯、 甘薯、西瓜、葡萄、荔枝、苹果、桃、梨、甜 菜、甘蔗、大棚菜等作物,宜选用硫酸钾型复 合肥,而玉米、水稻(大田)、小麦、棉花等 作物宜选用含氯的复合肥。
(二)植物营养知识
2、氮的作用:N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 的组成部分,是生命元素。 缺氮时作物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瘦小, 叶片发黄。 氮过量的危害:易患病虫害、贪青晚熟、 不抗倒伏、污染地下水。
(二)植物营养知识
3、磷的作用:是核酸、磷酸的成分,对于 细胞核的形成、细胞分裂、分生组织发育、 根系伸长都是不可缺少的。 缺磷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地下部(根) 严重受抑制。叶片暗绿,无光泽或呈紫色。 磷过多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
植物营养和科学施肥技术
高级农艺师:芮文利
主要内容
一、土壤与施肥关系 二、植物营养知识 三、化肥知识 四、施肥原理 五、各种作物施肥技术指导
施肥要以土壤、作物、
气候、化肥、耕作措施等因 素而定
(一)土壤与施肥关系
1、土壤质地不同而导致施肥方法不同
粘质土保肥保水能力强,肥效来得慢; 沙质土保肥保水能力弱,肥效来得快。 在沙质土上施肥要注意少量多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