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效试验(配方师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肥效试验(配方师培训PPT课件
300 351 399 421 432
Y= 4 4 1 419 405 410 420 412 412 432 425
39Βιβλιοθήκη b=301.7688 8.096014 15.39657 3.544531 -0.32668 -0.46581 -0.36176 -0.30181 0.474463 -0.56017
31
1. 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 二次回归方程,然后通过方程确定最大施肥量与最佳 施肥量,根据施肥量预测产量。运用3414完全实施方 案的14个处理,可以建立N、P、K三个因素与产量的 全模型效应方程(三元二次方程),部分实施方案(或 选择完全实施方案的部分处理)可建立某一个或某二 个因素与产量的效应方程(一元二次或二元二次方程)。 选择那些试验处理建立回归方程在试验方案设计一节 中有详细描述。
• 单因子回归设计 • 多因子回归设计 • 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 • 多因子随面区组设计 • 对比试验
11
(二)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实施
12
(一)实验地的选择
1. 有代表性,充分代表当地的生产水平,必要 时,可选择高、中、低肥力全部实施。
2. 试验地的土壤肥力要均匀。 3. 试验地的地势要平坦。 4. 位置要适当 5. 有足够的面积和适合的形状
5
432
5
425
37
3414试验结果整理
编号
N
P
K
N2
P2
K2
NP
NK
PK
产量
1
0
0
0
0
0
0
0
0
0
300
2
0
8
10
肥料检测与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02
水分测定仪:用于检测肥料 中的水分含量
03
酸碱度测定仪:用于检测肥 料的酸碱度
04
重金属检测仪:用于检测肥 料中的重金属含量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
01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一套系 统化的方法,用于确保产品或 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
02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包括组 织结构、资源管理、过程管理、 绩效评价等
钾肥:促进植 物茎秆生长, 提高抗倒伏能 力
复合肥:含有 多种营养元素, 满足植物生长 需求
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改 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肥:促 进土壤微生物 生长,提高土 壤养分利用率
施肥技术
肥料种类:氮肥、 磷肥、钾肥、复
合肥等 1
施肥量:根据作 4
物品种、生长阶 段和土壤肥力确
定施肥量
施肥方法:撒施、 沟施、穴施、叶
04
感官检测法: 通过观察肥料 的外观、气味、 颜色等来判断 肥料的质量
检测标准
国家标准: GB/T 15063-
2009
行业标准: NY/T 1121-
2006
企业标准:根 据企业自身需
求制定
检测项目:氮、 磷、钾、有机 质、重金属等
检测设备
01
肥料检测仪:用于检测肥料中 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
2 面喷施等
3 施肥时间:根据
作物生长周期和 季节选择合适的 施肥时间
施肥效果
01
提高作物产量: 合理施肥可以提 高作物的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03
促进作物生长: 合理施肥可以
促进作物生长, 提高作物品质
02
改善土壤质量: 合理施肥可以
改善土壤质量, 提高土壤肥力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3
■ 在植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元素 的需要量最大,而土壤中可供给的速效养分含量却较 低,一般必须季季或年年施用肥料,来满足植物的需 要。因此,人们常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 植物虽然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不大,可缺乏这些营养 元素,植物往往有明显的缺素症,导致大面积减产, 如玉米白苗是缺了锌肥。因此,施肥时要综合考虑作 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检查标志: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化肥包装袋上必须注 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商标、净重、 标准代号、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如果 没有上述标识或标识不完整,则可能是假冒或 劣质化肥。
检查包装袋封口:
对包装封口有明显拆封痕迹的化肥要特别 注意,这种现象有可能掺假。
ppt课件
23
鉴别优劣复混肥
对钾素的吸收:春玉米70%以上在抽穗前已被吸收,剩 下30%在抽穗受精时吸收。
因此,玉米施肥反对“一炮轰”,拔节期和孕穗期要追施 氮肥,磷、钾肥一般要在生育前期施用。
ppt课件
7
2、红薯的需肥规律:
红薯施肥技术红薯营养价值高,是当今人们调节 食物结构,改善生活,调节胃口的首选保健食品, 是粮食、蔬菜兼用作物。红薯栽培具有投入少、 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因而近年的红 薯栽培面积稳中有升,但要种好红薯,实现高产 优质高效的目标并非易事,必须从施肥开始,掌 握规律,科学管理。红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其根系深而广,茎蔓能着地生根,吸肥能力很强。 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得到一定产量。但红薯是需 肥较多的作物,要想获得高产优质,就必须掌握 其需肥规律,科学施肥,既满足红薯各生育阶段 正常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又要达到节本增效。
ppt课件
14
高级肥料配方师培训教程PPT课件
11
水稻缺镁植株黄化,叶片 脉间失绿,中下部叶从叶舌 部分开始略向下倾斜。
12
显斑小 。相麦
连缺 成镁 串中 呈下 念位 珠叶 状脉 ,间 对失 光绿 观, 察残 时留 明绿
13
缺硫
14
小麦缺硫全株褪淡、黄化,与缺氮症状极相 似,但缺硫新叶比老叶重不易枯干,发育延迟。
15
水稻缺硫上部叶片失绿。缺硫生长受阻,尤其是 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27
果树缺锌引起小叶病
28
缺硼
29
30
渍缩花而棉 状向;不花 环下老蕾缺 带卷叶蕾硼 。曲厚铃植
;叶裂株 霜脉碎矮 冻突,化 叶起花、 仍,蕾影 绿新易响 ;叶脱花 叶小落器 柄淡,受 出绿蕾精 现,而, 水皱不花
31
缺钼
32
左为缺钼大豆的根系,与正常的(右)相比,根瘤数 目明显减少,而且根瘤也小,严重影响其固氮效率。33
大豆缺钼植株矮小,叶色褪淡,叶片上 出现很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增厚发皱, 向下卷曲,根瘤发育不良。
容易缺钼的农作物主要有花椰菜、甘蓝、 油菜、大豆、花生、苜蓿、番茄、菠菜、莴 苣、甜菜、柑桔等。
34
小麦缺钼严重时才表现症状叶片失绿,叶尖和叶缘 呈灰色,开花成熟延迟,籽粒皱缩,颖壳生长失常。
35
4
一、中微量元素缺素症状
中量元素(Ca、Mg、S)缺素症状; 微量元素(Fe、Mn、Zn、B、Mo)
缺素症状。
5
缺钙
6
水稻钙不足时幼嫩器官首先受到影响,生长 点受损,心叶凋萎枯死。
7
大豆缺钙新叶不伸展,老叶灰白色斑点。叶脉
棕色,叶柄柔软下垂。根暗褐色、脆弱,呈粘稠状,
叶柄与叶片交接处呈暗褐色,严重时茎顶卷曲呈钩
水稻缺镁植株黄化,叶片 脉间失绿,中下部叶从叶舌 部分开始略向下倾斜。
12
显斑小 。相麦
连缺 成镁 串中 呈下 念位 珠叶 状脉 ,间 对失 光绿 观, 察残 时留 明绿
13
缺硫
14
小麦缺硫全株褪淡、黄化,与缺氮症状极相 似,但缺硫新叶比老叶重不易枯干,发育延迟。
15
水稻缺硫上部叶片失绿。缺硫生长受阻,尤其是 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27
果树缺锌引起小叶病
28
缺硼
29
30
渍缩花而棉 状向;不花 环下老蕾缺 带卷叶蕾硼 。曲厚铃植
;叶裂株 霜脉碎矮 冻突,化 叶起花、 仍,蕾影 绿新易响 ;叶脱花 叶小落器 柄淡,受 出绿蕾精 现,而, 水皱不花
31
缺钼
32
左为缺钼大豆的根系,与正常的(右)相比,根瘤数 目明显减少,而且根瘤也小,严重影响其固氮效率。33
大豆缺钼植株矮小,叶色褪淡,叶片上 出现很多细小的灰褐色斑点,叶片增厚发皱, 向下卷曲,根瘤发育不良。
容易缺钼的农作物主要有花椰菜、甘蓝、 油菜、大豆、花生、苜蓿、番茄、菠菜、莴 苣、甜菜、柑桔等。
34
小麦缺钼严重时才表现症状叶片失绿,叶尖和叶缘 呈灰色,开花成熟延迟,籽粒皱缩,颖壳生长失常。
35
4
一、中微量元素缺素症状
中量元素(Ca、Mg、S)缺素症状; 微量元素(Fe、Mn、Zn、B、Mo)
缺素症状。
5
缺钙
6
水稻钙不足时幼嫩器官首先受到影响,生长 点受损,心叶凋萎枯死。
7
大豆缺钙新叶不伸展,老叶灰白色斑点。叶脉
棕色,叶柄柔软下垂。根暗褐色、脆弱,呈粘稠状,
叶柄与叶片交接处呈暗褐色,严重时茎顶卷曲呈钩
培训--肥料知识ppt课件
• 20-15-10代表氮 、磷、钾含量分别 为20%、15%、 10%。
肥料知识
作物必需养分元素及其主要来源示意图
各种养分对植物的营养作用
• 十六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不能缺少,但不一定都需要
通过施肥补充。
• C H O: 过去认为大气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现在保护地施CO2肥 : 2NH4HCO3+H2SO4 (NH4)2SO4+2CO2+2H2O
4000~ 6000
6000~ 8000
8000~ 10000
10000~ 12000
有机肥 (风干重)800~1200, N10~15、P2O57~10、K2O20~30
有机肥 (风干重)1000~1400, N15~21、P2O510~14、K2O30~41
有机肥 (风干重)1400~1700, N21~28、P2O514~18、K2O41~51
有机肥 (风干重)3000~5000, N45~55、P2O520~25、K2O40~45
有机肥 (风干重)3000~5000, N55~60、P2O525~30、K2O45~50
总施肥量中
有机肥和 P2O5的全部 ,N的10%~ 20%、K2O 的20%~ 30% 。 一般在定植 前施用。
总施肥量中N 的80%~ 90% 、K2O的 70%~ 80% 。 一般在初花期
陈清
产量
2000~ 7000
7000~ 11000
11000~ 14000
14000~ 16000
华北设施黄瓜氮、磷、钾元素养分施肥建议
每茬的总施肥量
基肥用量 追肥用量 及施用时间 及施用时间
有机肥 (风干重)800~2000, N25~35、P2O58~15、K2O30~35
肥料知识
作物必需养分元素及其主要来源示意图
各种养分对植物的营养作用
• 十六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不能缺少,但不一定都需要
通过施肥补充。
• C H O: 过去认为大气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现在保护地施CO2肥 : 2NH4HCO3+H2SO4 (NH4)2SO4+2CO2+2H2O
4000~ 6000
6000~ 8000
8000~ 10000
10000~ 12000
有机肥 (风干重)800~1200, N10~15、P2O57~10、K2O20~30
有机肥 (风干重)1000~1400, N15~21、P2O510~14、K2O30~41
有机肥 (风干重)1400~1700, N21~28、P2O514~18、K2O41~51
有机肥 (风干重)3000~5000, N45~55、P2O520~25、K2O40~45
有机肥 (风干重)3000~5000, N55~60、P2O525~30、K2O45~50
总施肥量中
有机肥和 P2O5的全部 ,N的10%~ 20%、K2O 的20%~ 30% 。 一般在定植 前施用。
总施肥量中N 的80%~ 90% 、K2O的 70%~ 80% 。 一般在初花期
陈清
产量
2000~ 7000
7000~ 11000
11000~ 14000
14000~ 16000
华北设施黄瓜氮、磷、钾元素养分施肥建议
每茬的总施肥量
基肥用量 追肥用量 及施用时间 及施用时间
有机肥 (风干重)800~2000, N25~35、P2O58~15、K2O30~35
高级肥料配方师培训教程(ppt 65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氮素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二、肥料评价
肥料产品质量评价 肥料使用效果评价 肥料环境评价
——肥料产品质量评价
(1)有效养分含量或总养分含量
通常以纯养分(如纯N)或养分的氧化物(磷以P2O5,钾 以K2O)的百分数表示。 (2)外观
品质好的化肥多为白色或浅色,呈整齐的结晶或粉末状, 分散性好不结块。 (3)缩二脲、游离酸等附加物质含量
缺素症状。
缺钙
水稻钙不足时幼嫩器官首先受到影响,生长 点受损,心叶凋萎枯死。
大豆缺钙新叶不伸展,老叶灰白色斑点。叶脉 棕色,叶柄柔软下垂。根暗褐色、脆弱,呈粘稠状, 叶柄与叶片交接处呈暗褐色,严重时茎顶卷曲呈钩 状枯死。
, ,
干心外大 纸叶叶白 状边生菜 病缘长缺 健处正钙 组变常引 织白剖起 区、开干 分变叶烧 明黄球心 显、后。 。变可典
——生物有机肥。一般用量为50-80公斤/亩, 使用方法可作基肥。生物有机肥在旱田作基 肥时,结合秋、春整地一次性施入。
缓(控)释肥料:
缓释肥料:是指一种肥料所含的养分是以 化合的或以某种物理状态存在,以使其养 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延长。
控释肥料:是指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养分 在土壤溶液中具有微溶性,以使它们在作 物整个生长期均有效,理想的控释肥料应 该是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完 全一致。
微量元素类 氨基酸类 腐殖酸类 海藻类
主要用法:
根外喷施 浸种(种子处理、沾根) 灌根
注意问题:
浓度 时间 方法
微生物肥:
是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肥料效应的 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
——微生物肥料(菌剂)。一般用量为0.52.0公斤/亩,使用方法可拌种、沾秧、沾根 或叶面喷施。如大豆根瘤菌肥,可采用泥浆 法对种子进行接种,将一份菌剂加入0.5-1份 米汤调制成浆糊状拌在大豆种子上。
氮素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二、肥料评价
肥料产品质量评价 肥料使用效果评价 肥料环境评价
——肥料产品质量评价
(1)有效养分含量或总养分含量
通常以纯养分(如纯N)或养分的氧化物(磷以P2O5,钾 以K2O)的百分数表示。 (2)外观
品质好的化肥多为白色或浅色,呈整齐的结晶或粉末状, 分散性好不结块。 (3)缩二脲、游离酸等附加物质含量
缺素症状。
缺钙
水稻钙不足时幼嫩器官首先受到影响,生长 点受损,心叶凋萎枯死。
大豆缺钙新叶不伸展,老叶灰白色斑点。叶脉 棕色,叶柄柔软下垂。根暗褐色、脆弱,呈粘稠状, 叶柄与叶片交接处呈暗褐色,严重时茎顶卷曲呈钩 状枯死。
, ,
干心外大 纸叶叶白 状边生菜 病缘长缺 健处正钙 组变常引 织白剖起 区、开干 分变叶烧 明黄球心 显、后。 。变可典
——生物有机肥。一般用量为50-80公斤/亩, 使用方法可作基肥。生物有机肥在旱田作基 肥时,结合秋、春整地一次性施入。
缓(控)释肥料:
缓释肥料:是指一种肥料所含的养分是以 化合的或以某种物理状态存在,以使其养 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延长。
控释肥料:是指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养分 在土壤溶液中具有微溶性,以使它们在作 物整个生长期均有效,理想的控释肥料应 该是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完 全一致。
微量元素类 氨基酸类 腐殖酸类 海藻类
主要用法:
根外喷施 浸种(种子处理、沾根) 灌根
注意问题:
浓度 时间 方法
微生物肥:
是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肥料效应的 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
——微生物肥料(菌剂)。一般用量为0.52.0公斤/亩,使用方法可拌种、沾秧、沾根 或叶面喷施。如大豆根瘤菌肥,可采用泥浆 法对种子进行接种,将一份菌剂加入0.5-1份 米汤调制成浆糊状拌在大豆种子上。
肥料的田间试验与示范PPT演示课件
2,随机区组和拉丁方设计,采用方差分析法, 以F>F0.05为显著,F>F0.01为极显著(F值是组 间差异与组内差异的比值)。
(此,进入数学数理统计学分支,恕不赘述)
•34
方向递增或递减; 2,斑块式:在田间有面积不等、分布无
一定规则、具有明显肥力差异的斑块状 (粪堆盘、作业场等);
•14
试验地的选择
1,代表性和典型性,同一户主同一地块 2,地形平坦整齐,排灌方便,坡度应小
于2.5%; 3,肥力均匀,茬口一致; 4,位置适当,便于农事操作; 5,交通方便,便于观摩;
•11
随机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之间重复性的好 坏,是衡量试验精确度的依据,误差小表示精 确度高,误差大则精确度低。显然,只有试验 误差小,才能对处理间的差异做出正确而可靠 的判断。
综上所述,克服系统误差,控制与降低随机误 差是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任务,也是田间试验 设计原理的依据、出发点和归宿。
•1
基本概念
示范: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 对肥料的田间使用效果已经明了—效果 是好的、值得推广的。
大田示范:完全按大田生产条件进行操 作,供大家学习、模仿、照着做。
•2
我们的农民的现状
多数农民没有看书的习惯,阅读和理解文字的 能力低,记录能力也差。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 的第一途径是“模仿”,即照某种现成的样子 学着做。第二途径是“听讲”,即听明白了旁 人的口头表述,自己学着做。第三途径才是 “看书”(包括看简介、明白纸等),即照着 纸上写的做。书要图文并茂,图最好是实物影 象,要生动逼真;文字要通俗易懂,教科书章 节式的不行,一问一答式的最好。傻瓜化的要
•26
现场观摩
•27
田间诊断,确定追肥
•28
(此,进入数学数理统计学分支,恕不赘述)
•34
方向递增或递减; 2,斑块式:在田间有面积不等、分布无
一定规则、具有明显肥力差异的斑块状 (粪堆盘、作业场等);
•14
试验地的选择
1,代表性和典型性,同一户主同一地块 2,地形平坦整齐,排灌方便,坡度应小
于2.5%; 3,肥力均匀,茬口一致; 4,位置适当,便于农事操作; 5,交通方便,便于观摩;
•11
随机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之间重复性的好 坏,是衡量试验精确度的依据,误差小表示精 确度高,误差大则精确度低。显然,只有试验 误差小,才能对处理间的差异做出正确而可靠 的判断。
综上所述,克服系统误差,控制与降低随机误 差是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任务,也是田间试验 设计原理的依据、出发点和归宿。
•1
基本概念
示范: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 对肥料的田间使用效果已经明了—效果 是好的、值得推广的。
大田示范:完全按大田生产条件进行操 作,供大家学习、模仿、照着做。
•2
我们的农民的现状
多数农民没有看书的习惯,阅读和理解文字的 能力低,记录能力也差。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 的第一途径是“模仿”,即照某种现成的样子 学着做。第二途径是“听讲”,即听明白了旁 人的口头表述,自己学着做。第三途径才是 “看书”(包括看简介、明白纸等),即照着 纸上写的做。书要图文并茂,图最好是实物影 象,要生动逼真;文字要通俗易懂,教科书章 节式的不行,一问一答式的最好。傻瓜化的要
•26
现场观摩
•27
田间诊断,确定追肥
•28
肥料肥效试验报告基本要求PPT文档20页
重复
“金正 1 大”缓 2 控释肥 3
X
配方肥 1
2
3
X
常规施 1
肥
2
3
X
苗高 cm 48.1 48.3 47.7 48.0 47.9 48.4 47.4 47.9 46.9 47.1 46.4 46.8
拔节期 叶色 叶片
数 黑绿 7.2 黑绿 7.2 黑绿 6.9 黑绿 7.1 黑绿 6.9 黑绿 7.2 黑绿 6.8 黑绿 7.0 绿色 6.8 绿色 6.9 绿色 6.8 绿色 6.8
4150 4150 4150 4150
穗粒数
485.6 490.5 485.2 487.1 482.1 485.4 479.9 482.5
465.4 464.7 467.4 465.8
千粒重 (克)
295.1 289.8 292.6 292.5 290.1 287.5 288.6 288.7
279.4 275.8 281.3 278.8
株高 cm 264 268 271 267.7 261 258 267 262 254 259 260 257.7
成熟期
茎粗cm 叶色 穗粗 cm
2.7
黑绿 6.1
2.8
黑绿 6.0
2.9
黑绿 6.1
2.8黑绿ຫໍສະໝຸດ 6.12.6绿色 5.9
2.7
绿色 6.0
2.5
绿色 5.9
2.6
绿色 5.9
2.4
黄绿 5.8
2.5
黄绿 5.7
2.4
黄绿 5.7
2.4
黄绿 5.7
秃尖 cm 0.3 0.2 0.2 0.23 0.5 0.4 0.6 0.5 1.0 0.9 1.1 1.0
配方肥料.ppt
作物
小麦 大麦 水稻 玉米 甜玉米 大豆 蚕豆 豌豆 棉花 紫花苜蓿 马铃薯 食用甜菜 糖用甜菜 亚麻 禾本牧草
Zn Fe Mn Mo Cu B
作物
Zn Fe Mn Mo Cu B
低 低 高 低 中低 中 中 中 低 低低 中 中 中 低 低低 高 中 低 低 中低 高 中 中 低 中低 中 高 高 中 低低 高 高 高 低 低低 低 - 高 中 低低 高 中 - 低 中中 中 中 中 中 高高 中 高 中 低 低低 中 高 高 中高 高 中 高 高 中 中高 中中中- -低 高 低 低 低低
4
以相对产量为纵坐标,土壤养分测定值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可用 Y=a+blgx表示。
土壤有效养分分级的划分依据是相对产量。相对产量小于75%时,土壤有效 养分属“低”;相对产量在75%~95%范围,土壤有效养分属“中”;相对产量大 于95%时,土壤有效养分属“高”。当土壤某种养分在“高”时,施用该种肥料不 增产;“中”时不施肥可能减产,但减产幅度不大于20%~25%;“低”时不施肥 减产,减产幅度大于25%。
2、目标产量法 目标产量法又称养分平衡法,是1960年美国土壤化学专家E.Turog提出的, 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我国。计算方法已在前面有关章节做详细介绍。
6
3、肥料效应函数法 18世纪后期,欧洲的经济学家A.R.J.Turgot和J.Anderson同时提出报酬递减 率。20世纪初,E.A.Mist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施肥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 关系,获得了与报酬递减率一致的科学结论,提出了肥料用量与作物产量关系的 数学模型,奠定了现代肥料效应试验的基础。 (1) 基本原理。肥料效应函数法是以田间生物试验为基础,采用回归设计, 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理统计,求得该种试验条件下的作物产量与施肥量 之间的数量关系—肥料效应方程。它即可以直观看出不同肥料的增产趋势和交互 作用,还可以计算出最高产量(最大)施肥量和经济(最佳)施肥量。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ppt课件
?厩肥氮05五氧化二磷025氧化钾05?人粪氮10五氧化二磷036氧化钾034?人尿氮043五氧化二磷006氧化钾028?人粪尿氮0508五氧化二磷0206氧化钾0203?猪粪氮06五氧化二磷04氧化钾044?牛粪氮032五氧化二磷021氧化钾016?鸡粪氮163五氧化二磷154氧化钾085?草灰氮五氧化二磷16氧化钾46?木灰氮五氧化二磷25氧化钾75?谷壳灰氮五氧化二磷08氧化钾29?紫云英氮048五氧化二磷009氧化钾037?河泥氮044五氧化二磷029氧化钾216?棉子饼氮56五氧化二磷25氧化钾085?菜籽饼氮46五氧化二磷25氧化钾14?稻草氮063五氧化二磷011氧化钾08545ppt课件常用化肥养分含量
表
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样品测试项目汇总表
测土配方施肥 必测 必测 必测 选测 必测 必测 必测 耕地地力评价
测试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土壤质地指测 法 土壤 pH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土壤水解性氮 土壤铵态氮 土壤硝态氮 土壤有效磷 土壤缓效钾 土壤速效钾 土壤有效硫 土壤有效铁、 锰、铜、 锌、硼 土壤有效钼
N2P2K0
N2P2K1 N2P2K3 N3P2K2 N1P1K2 N1P2K1
2
2 2 3 1 1
2
2 2 2 1 2
0
1 3 2 2 1
14
N2P1K1
PPT课件
2
1
1
8
PPT课件
9
2、土壤测试。
土壤测试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 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 明显改变。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 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 况。
表
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样品测试项目汇总表
测土配方施肥 必测 必测 必测 选测 必测 必测 必测 耕地地力评价
测试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土壤质地指测 法 土壤 pH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土壤水解性氮 土壤铵态氮 土壤硝态氮 土壤有效磷 土壤缓效钾 土壤速效钾 土壤有效硫 土壤有效铁、 锰、铜、 锌、硼 土壤有效钼
N2P2K0
N2P2K1 N2P2K3 N3P2K2 N1P1K2 N1P2K1
2
2 2 3 1 1
2
2 2 2 1 2
0
1 3 2 2 1
14
N2P1K1
PPT课件
2
1
1
8
PPT课件
9
2、土壤测试。
土壤测试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 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 明显改变。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 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 况。
第四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课件
土壤 测试
施肥 方案 测土配方建议卡
精选PPT课件
13
当堂训练
❖ 一名词解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二、填空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 ( 广应用中必须重点抓好的五个环节是 (
)在推 )
(
)(
)(
)(
)。
❖ 三判断:
❖ 1、只要粪大水勤即可达到高产的效果( )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
3、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 关键环节( )
❖ 二简答:
❖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遵循哪些原则?
❖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哪些环节?
精选PPT课件
14
三 叶 草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9来自有机无机相结合精选PPT课件
10
大中微量元素相配合
C
N
H
Fe
Cl
Mo
S Mg
P
O
Mn B
Cu
Zn
Ca
K
精选PPT课件
11
用地养地相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
精选PPT课件
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Fan
田间 调查
技术培训 田间试验示范 校正实验
专家 系统
配方 设计
配肥 供应
农户 应用
精选PPT课件
6
〈二〉自学指导
❖ 看书p102-p103、p108-p109 ❖ 回答下列问题: ❖ 1、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 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何意义? ❖ 4、测土配方施肥遵循哪些原则? ❖ 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哪些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后,或施用了配方肥 以后,作物的实际增产增收的效果必须通过 田间试验的方法获得。
8
(四)研究与推广的必须中间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一方面可以验证测
土配方施肥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可 以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使测土配方施 肥工作更加容易进行。
9
二、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
10
(一)肥料效应试验的计设
6
在目前常用施肥模型中,无论是目标产量法,还是养 分指标法,都需要通过田间试验来确定模型中的参数。
养分施用量养 养分 分施 吸用 收量 量 土* 壤养 供分 率 肥利 量用
土壤供肥量=土壤测养试分值*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无肥吸区收作量 /土 物壤测试值
7
(三)是验证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的最直观 方法。
24
(一)3414试验的设计
3个因素:N、P、K
4个水平:
处理水平 0
1
2
3
养分用量
0
最佳用量*0.5
最佳用量
最佳用量*1.5
(当地推荐施肥量)
14个处理
如果需要为了估算有机肥作用,可以对“3414”试验方案
进行调整,调整方法通常是增加一个“N0P0K0+OM”处
理
25
3414试验的处理设置
试验处理
3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肥料田间试 验、土壤测试结果、作物需肥规律、土 壤供肥特点和农业生产要求,在合理施 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 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肥料数量与配比 及其适时、适法、施用的施肥方法。在 其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指导 的五个关键环节中,肥料效应的田间试 验是验证和标定每个环节必备的过程。
-
9
-
-
-
-
-
-
-
9
-
-
-
-
-
-
-
9
-
26
(二)“3414”试验的特点
1. 处理数量少 64 14 2. 灵活性强 3. 获得的信息量大
20
(四)栽培管理
在肥料田间试验中,在栽培管理上, 小区间除肥料用量不同外,其它栽培管 理措施要完全一致。管理措施要与当地 相一致。
21
(五)观察记录
在田间试验过程中还要对田间的情况进行观察 记载,记载的主要项目有:
1. 气候条件 2. 土地情况 3. 农事操作 4. 生长动态 5. 收获考种
22
编号 代码
1
N0P0K0
2
N0P2K2
3
N1P2K2
4
N2P0K2
5
N2P1K2
6
N2P2K2
7
N2P3K2
8
N2P2K0
9
N2P2K1
10
N2P2K3
11
N3P2K2
12
N1P1K2
13
N1P2K1
14
N2P1K1
因子水平码值 (完全实施方案)
N
P2O5
K2O
0
0
0
0
2
2
1
2
2
2
0
2
2
1
2
2
2
2
2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白由路
2006.11.28•海口
1
汇报提纲
一、引言 二、肥效试验的计设与实施 三、“3414”试验的设计特点 四、“3414”试验的结果分析 五、
2
一、引言
测土配方施肥来源于“测土施肥”和 “配方施肥”。测土施肥是根据土壤中不 同的养分含量和作物吸收量来确定施肥量 的一种方法。配方施肥是在土壤养分测定 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田间试验,获得肥 料效应函数等配方方法。所以,配方施肥 和测土施肥都是一个目的,只是侧重面有 所差异,这里我们概括称为测土配方施肥。
4
(一)研究肥料效应的基本方法
我国每年肥料的施用量约为4700万吨,这些养分发挥 了什么样的作用,必须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来确定。 肥料当季( 利施 用肥 率区 =产量 产- 量无 )肥 *区 作物养
当季施肥量
5
(二)田间试验是建立作物施肥指标体 系不可缺少的环节。
土壤速效养分的不确定性
目前还没有一种化学的方法可以完 全准确的区分土壤的速效养分和迟效养 分,这给测土施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 度,这样就要求:不同的测定方法必须 有一个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施肥推荐指标; 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田间试验。
一般在小区布置时,长轴方向与区组方向 一致,区组方向与地力变化或自然条件变化方 向一致。
17
3. 小区排列
一般采用随机排列的方法,当条件特 别时,也可采用顺序排列。
18
4. 品种选定 5. 播种密度 6. 基追肥比例 7. 每个小区实际用肥量 8. 计划栽培管理措施
19
(三)实验地的准备
计划书编制好后,要严格按照计划书的设 计准备实验地,注意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有改变 时,要在计划书中注明,注意在实验地准备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灌溉方式,一般情况下, 在灌溉时,特别是需要有排水的情况下,要先 低肥水平、后高肥水平。
• 单因子回归设计 • 多因子回归设计 • 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 • 多因子随面区组设计 • 对比试验
11
(二)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实施
12
(一)实验地的选择
1. 有代表性,充分代表当地的生产水平,必要 时,可选择高、中、低肥力全部实施。
2. 试验地的土壤肥力要均匀。 3. 试验地的地势要平坦。 4. 位置要适当 5. 有足够的面积和适合的形状
13
(二)编制计划书
计划书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区组排列、小 区面积与形状、小区排列、 品种选定、 播种密 度、 基追肥比例、每个小区实际用肥量、 计划 栽培管理措施等。
计划书是田间试验的重要记录档案,所以 计划书必须保留副本。
14
1. 区组排列
15
肥力高
肥力低
16
2. 小区面积与形状
小区面积的大小根据作物的种类不同有所 变化,一般密植作物小区面积可小一些,而稀 植作物小区面积要大一些。但最小面积不宜小 于20平方米,也不宜大于667平方米。小区形 状以2-5:1为宜。
试验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1)试验地土壤的差异 (2)试验材料及田间操作差异 (3)偶然性原因 (4)试验地的选择的差异 (5)试验小区的面积 (6)试验小区的形状
23
三、“3414”试验的设计与特点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 行)推荐的田间试验方案为“3414”试验,该 试验方案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 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 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
2
2
2
0
2
2
1
2
2
3
3
2
2
1121 Nhomakorabea2
1
2
1
1
“部分实施方案”处理选择示例
氮
磷
钾 氮磷 氮钾 磷钾 施肥
效应 效应 效应 效应 效应 效应 参数
1
1
1
1
1
1
1
2
-
-
2
2
-
2
3
-
-
3
3
-
-
-
2
-
4
2
3
-
3
-
5
4
3
-
4
4
2
6
5
4
4
-
5
-
7
-
5
-
-
-
3
-
6
6
5
-
-
4
-
-
7
-
-
-
5
-
7
8
-
5
-
-
8
8
-
-
-
-
8
(四)研究与推广的必须中间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一方面可以验证测
土配方施肥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可 以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使测土配方施 肥工作更加容易进行。
9
二、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
10
(一)肥料效应试验的计设
6
在目前常用施肥模型中,无论是目标产量法,还是养 分指标法,都需要通过田间试验来确定模型中的参数。
养分施用量养 养分 分施 吸用 收量 量 土* 壤养 供分 率 肥利 量用
土壤供肥量=土壤测养试分值*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无肥吸区收作量 /土 物壤测试值
7
(三)是验证测土配方施肥效果的最直观 方法。
24
(一)3414试验的设计
3个因素:N、P、K
4个水平:
处理水平 0
1
2
3
养分用量
0
最佳用量*0.5
最佳用量
最佳用量*1.5
(当地推荐施肥量)
14个处理
如果需要为了估算有机肥作用,可以对“3414”试验方案
进行调整,调整方法通常是增加一个“N0P0K0+OM”处
理
25
3414试验的处理设置
试验处理
3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肥料田间试 验、土壤测试结果、作物需肥规律、土 壤供肥特点和农业生产要求,在合理施 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 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肥料数量与配比 及其适时、适法、施用的施肥方法。在 其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指导 的五个关键环节中,肥料效应的田间试 验是验证和标定每个环节必备的过程。
-
9
-
-
-
-
-
-
-
9
-
-
-
-
-
-
-
9
-
26
(二)“3414”试验的特点
1. 处理数量少 64 14 2. 灵活性强 3. 获得的信息量大
20
(四)栽培管理
在肥料田间试验中,在栽培管理上, 小区间除肥料用量不同外,其它栽培管 理措施要完全一致。管理措施要与当地 相一致。
21
(五)观察记录
在田间试验过程中还要对田间的情况进行观察 记载,记载的主要项目有:
1. 气候条件 2. 土地情况 3. 农事操作 4. 生长动态 5. 收获考种
22
编号 代码
1
N0P0K0
2
N0P2K2
3
N1P2K2
4
N2P0K2
5
N2P1K2
6
N2P2K2
7
N2P3K2
8
N2P2K0
9
N2P2K1
10
N2P2K3
11
N3P2K2
12
N1P1K2
13
N1P2K1
14
N2P1K1
因子水平码值 (完全实施方案)
N
P2O5
K2O
0
0
0
0
2
2
1
2
2
2
0
2
2
1
2
2
2
2
2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白由路
2006.11.28•海口
1
汇报提纲
一、引言 二、肥效试验的计设与实施 三、“3414”试验的设计特点 四、“3414”试验的结果分析 五、
2
一、引言
测土配方施肥来源于“测土施肥”和 “配方施肥”。测土施肥是根据土壤中不 同的养分含量和作物吸收量来确定施肥量 的一种方法。配方施肥是在土壤养分测定 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田间试验,获得肥 料效应函数等配方方法。所以,配方施肥 和测土施肥都是一个目的,只是侧重面有 所差异,这里我们概括称为测土配方施肥。
4
(一)研究肥料效应的基本方法
我国每年肥料的施用量约为4700万吨,这些养分发挥 了什么样的作用,必须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来确定。 肥料当季( 利施 用肥 率区 =产量 产- 量无 )肥 *区 作物养
当季施肥量
5
(二)田间试验是建立作物施肥指标体 系不可缺少的环节。
土壤速效养分的不确定性
目前还没有一种化学的方法可以完 全准确的区分土壤的速效养分和迟效养 分,这给测土施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 度,这样就要求:不同的测定方法必须 有一个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施肥推荐指标; 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田间试验。
一般在小区布置时,长轴方向与区组方向 一致,区组方向与地力变化或自然条件变化方 向一致。
17
3. 小区排列
一般采用随机排列的方法,当条件特 别时,也可采用顺序排列。
18
4. 品种选定 5. 播种密度 6. 基追肥比例 7. 每个小区实际用肥量 8. 计划栽培管理措施
19
(三)实验地的准备
计划书编制好后,要严格按照计划书的设 计准备实验地,注意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有改变 时,要在计划书中注明,注意在实验地准备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灌溉方式,一般情况下, 在灌溉时,特别是需要有排水的情况下,要先 低肥水平、后高肥水平。
• 单因子回归设计 • 多因子回归设计 • 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 • 多因子随面区组设计 • 对比试验
11
(二)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实施
12
(一)实验地的选择
1. 有代表性,充分代表当地的生产水平,必要 时,可选择高、中、低肥力全部实施。
2. 试验地的土壤肥力要均匀。 3. 试验地的地势要平坦。 4. 位置要适当 5. 有足够的面积和适合的形状
13
(二)编制计划书
计划书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区组排列、小 区面积与形状、小区排列、 品种选定、 播种密 度、 基追肥比例、每个小区实际用肥量、 计划 栽培管理措施等。
计划书是田间试验的重要记录档案,所以 计划书必须保留副本。
14
1. 区组排列
15
肥力高
肥力低
16
2. 小区面积与形状
小区面积的大小根据作物的种类不同有所 变化,一般密植作物小区面积可小一些,而稀 植作物小区面积要大一些。但最小面积不宜小 于20平方米,也不宜大于667平方米。小区形 状以2-5:1为宜。
试验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1)试验地土壤的差异 (2)试验材料及田间操作差异 (3)偶然性原因 (4)试验地的选择的差异 (5)试验小区的面积 (6)试验小区的形状
23
三、“3414”试验的设计与特点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 行)推荐的田间试验方案为“3414”试验,该 试验方案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 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 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
2
2
2
0
2
2
1
2
2
3
3
2
2
1121 Nhomakorabea2
1
2
1
1
“部分实施方案”处理选择示例
氮
磷
钾 氮磷 氮钾 磷钾 施肥
效应 效应 效应 效应 效应 效应 参数
1
1
1
1
1
1
1
2
-
-
2
2
-
2
3
-
-
3
3
-
-
-
2
-
4
2
3
-
3
-
5
4
3
-
4
4
2
6
5
4
4
-
5
-
7
-
5
-
-
-
3
-
6
6
5
-
-
4
-
-
7
-
-
-
5
-
7
8
-
5
-
-
8
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