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统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模块3 第11单元 第32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46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
基础攻关
2 考点突破
3
仿真模拟
基础攻关
• 一、背景 黄老之学
• 1.汉初的____________已不适应强化中 央集权汉武形帝 势发展的需要。
• 2.儒家学公说羊春整秋 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 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 3.________天_人_感即应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 大一统事业。 • 二、理论——董仲舒的新儒学
• 1.特点:以《____________》为基础,
• 三、实现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 四、影响 • (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 (2)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易混辨析]
•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 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 一时期儒家思想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 家等各家思想。
• (2)史料二从“礼官劝学”“讲义洽 闻”“举遗兴礼”几个方面,说明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 (3)史料三“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
[拓展深化]
• 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 “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 史料三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 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 论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
• 问题:根据三则史料概括儒学独尊地位的 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 提示:(1)史料一“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 理想的意识形态”表明新儒学对加强中央集 权和国家统一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积极作 用。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单元 第32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6.影响 (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7.汉武帝推广儒学 (1)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 的标准。 (2)教育: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学垄断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取得民间独尊的地位。
汉代 儒学 成为 正统 思想
(1)2018· 全国Ⅲ卷,42:儒 学对汉代史学的影响 (2)2014· 全国Ⅱ卷,25:从 秦律与西晋法律对(养)父 董仲舒 子财产关系规定的差异入 新儒学 手,分析儒家伦理纲常的 的影响 影响 (3)2014· 海南卷,2:从东汉 言论出发考查儒法思想的 结合
3. 备考策略 :(1) 学习汉代儒学成 为正统思想重点突出两点:第一、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本主张。第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 代以后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包括 政治、经济、思想、刑罚、科技 文化等。(2)注意汉代儒学与先秦 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问题】据材料一,分析董仲舒 依据材料中有效信息分析“主张” :“证明了‘天人合一’理论 的应验性”反映出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主张。“且天之生民,非为王 也 , 而天立王 , 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 , 天予之 ; 其恶足以贼害民 者,天夺之”反映出“天人感应”理论神化皇权,论证君主专制合理性;另 一方面,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后来他因妄议灾祸触怒了汉武 帝,差点被问罪开斩”反映出董仲舒妄图通过“天人感应”限制君权的观 点未被统治者完全采纳。“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怯懦与奴性”“体现了社 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反映出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 ,虽有怯 懦与奴性,但其思想依然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
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岳麓版第一单元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共24张PPT)
•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 2.(2016·海南单科·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 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 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 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
Page 7
情景二:土地兼并问题如肆意发展,后果会如何?
材料一:实际上汉初即已开始兼并土地。萧何即因“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万” 而被民 上告。
材料二:景帝时淮南王刘安不但“侵夺民田宅”, 甚至“妄致系人”。
——《汉书·淮南王安传》
材料三:到武帝时, 土地兼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贵族、官徐、地主、富商利用 巧取豪夺等种种手段侵占农民土地。记载:衡山王“又数侵夺人田。”甚至“坏人家 以为田”,灌夫“家累数千万, 食客日数十百人, 破池田园, 宗族宾客为权利, 横于颖 川。”
——《汉书·董仲舒传》
大一统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Page 13
(3)思想: 来源: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基础:“天人感应”学说。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史记·淮南王衡山列传》
材料四:贵族土地尚被侵夺, 何况小民哉! 霍去病也为其父“中孺买田宅奴婢。”
土地兼并 豪强势大 Page 8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情景三:观察汉匈形势图,想想和亲解决了匈奴的侵扰了吗?
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 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高考历史第十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科技与文艺第33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
第33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知识点一背景1.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3.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知识点二理论——董仲舒的新儒学1.形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内容(1)推崇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2)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神化并限制皇权。
(3)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三纲五常”,规范人伦道德。
3.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主张儒学独尊,实行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知识点三实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核心论点: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
汉武帝重儒学对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官僚集团、关注国计民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知识点四影响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构图解史】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信息提取:汉武帝时期,黄老之学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吸收诸子百家思想,改造儒学,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构图解史】董仲舒的新儒学信息提取: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适应了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实质是文化专制。
【漫画解史】太学的影响信息提取:太学的建立,开启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有利于儒家思想主流思想地位的巩固。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32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十一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32讲
真题体验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6-
对点训练 1.(2018宁夏育才中学第二次月考,2)有学者指出,西汉时期,儒学 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汉书· 元帝纪》中汉宣帝 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这体现了 ( ) 关闭 A.汉代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 “霸道”即法家思想,“王道”即儒家思想,题干中汉家制度“以霸王道杂之”说 B.汉宣帝对儒家治国理念的无情抨击 明汉代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 ,故A项正确;汉宣帝强调“霸王道杂之” C.西汉时法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并非抨击儒家思想 ,故B项错误;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只是兼用 D.汉代统治者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
第十一单元
主题一 主题二
第32讲
真题体验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14-
(2)治国施政“儒表法里” 儒学一尊,在一定意义上似乎已经成为服务于政治统治、赢得民 众信任的标榜、旗帜与口号。《史记· 封禅书》直接指出了尊儒的 目的是“颇采儒术以文之”,可谓一语中的。用儒只不过是装点门面、 粉饰太平,而骨子里所渗透着的则是法家的思想精髓。汉元帝见父 皇用人“多文法吏”,并且还“以刑名绳下”,曾建言:“陛下持刑太深,宜 用儒生。”而宣帝则意味深长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非古今,使人眩于名 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汉书· 元帝纪》)法家思想几乎或隐或显 地贯穿于两汉政治的始终。不仅是汉时,几乎历代所有的帝王君主, 其治国施政的手段都是“儒表法里”。王霸兼用,儒道并采,是通行法 则,是一贯的策略和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几乎从来就没有 真正实现过“独尊儒术”。
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 必修3 1-2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及宋明理学
(3)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适应了西汉政 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4)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观点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探究 2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
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 道德标准, 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它有利于巩固君权, 维护统治秩序。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汉代儒 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有哪些?
点拨提示: (1)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国力增强,为加强 中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汉武帝时阶级矛盾激化,南北边境不宁,王 国威胁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
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 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 为人者天地》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春秋繁露· 深察民号》
材料四
董 仲 舒 提 出 了 “ 君 为 臣 纲 ”“ 父 为 子
互动探究
探究 1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
食和钱财,国家实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 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 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
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 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共28张PPT)
虽然新儒学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但是有碍于人们认 识自然和社会,禁锢了思想的发展。
(一)背景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1.形成 2.内容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董仲舒的新儒学
材料七: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 央集权)
1.经济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 2.匈奴为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3.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背景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1.形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 学、法家思想而成。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董仲舒的新儒学
材料八: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深察名号》
“君权神授”。(加强君权 )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董仲舒的新儒学
材料九: “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 乱”,天降灾祸。
2.“与西汉初年‘布衣将相’的状况不 同,东汉创业集团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 ‘士族大姓’。”这一变化的出现,主 要由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复习:岳麓版必修三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共15张PPT)
探讨一: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
董仲舒的新儒学
春秋 战国 前221
秦 前206
百家争鸣
法家
汉 前140
儒学独尊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 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 意也。王道以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三纲 五常。
•
2.通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菜农是 一位憨 厚朴实 、热爱 生活、 追求内 心的宁 静、做 事专注 认真、 不怕别 人嘲笑 奚落的 人。
•
3.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在当今世俗的 喧嚣中 应保持 自己内 心的宁 静,不 为世俗 所扰。 文中的 菜农能 够在喧 闹的菜 市场沉 浸于书 本的美 好中, 沉浸于 内心的 宁静中 。在生 活中, 我不会 因某次 月考的 成功而 骄傲。 而要保 持内心 的宁静 ,继续 努力前 行。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汉代 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 的史实。
1、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 2、掌握汉代新儒学的内容 3、分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治身(养生)、 治国两个方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 学强调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 薄赋敛,毋夺民时”。适应了汉初休养生 息政策的需要,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 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 之治”。
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
可以将《诗》、《书》、《礼》、《易》、《乐》、
《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
这说明A.“六经”收录大量法律文献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1第32讲百家争鸣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11一、选择题1.(2020·某某皖江名校联盟五联)在教育宗旨上,孔子主X“学而优则仕”,孟子强调“明人伦”,荀子认为教育是后天的过程,应“化性起伪”,墨子突出生产劳动和科技知识的学习,韩非子则积极实行教育改革、提倡法制教育等。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都重视兴办私学B.儒家在私学中占主导地位C.教育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D.官学受到私学的巨大冲击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人对“教育宗旨”有不同的认识,说明这一时期教育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故选C项;材料信息未涉及这些思想家对兴办私学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私学与官学的发展情况,故B、D两项错误。
答案:C2.(2021·某某某某高三测试)“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这段话中强调的治国思想是( )A.为政以德B.以礼治国C.无为而治D.三纲五常解析:据材料“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可知圣人要想疏导人的七情,维护十种人际关系准则,崇尚谦让,避免争夺,除了礼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故选B项。
答案:B3.(2021·某某高三调研模拟考试)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指差异性),分何以能行?曰义。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荀子强调“群”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等级秩序,实现社会和谐B.用礼乐规X行为,使人向善C.反对苛政刑杀,建立一统国家D.呼吁王道和仁义,以德治民解析:根据材料“人何以能群?曰:分(指差异性)”可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结成社会群体,在于有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可以体现在政治等级、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又根据材料“分何以能行?曰义”可知,这些差异性能够推行,在于“义”,再根据材料“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可知,荀子认为根据“义”推行的差异性,能够使人和睦、团结一致、强大,因此荀子主X通过“义”来维系人的差异性,最终实现社会和谐,故选A项。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三课汉代的思想(共18张PPT)
新儒学为何会成为正统思想?
1、时代的需要 ”文王既没,是孔子发明其文章坠绪于乱世;
——《汉书·董仲舒传》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 “天道”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史记·匈奴列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史记·陈涉世家》
新儒学体系。 西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战火中诞生的。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一个看似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只存在了十余年,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秦亡于奢”。
失权则君贱,失恩则民散”。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治身、治国两个方面。
影响:
使汉初的社会迅速地恢复了元气,百姓富裕 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 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 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 钱多得无法计算了。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 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 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权以正其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德威并施
影响:
董仲舒也对诸子百家进行了钻研,但并不
简单地否定,而是在推尊儒学的同时,暗中吸
取诸子学说,组建适合西汉社会大一统局面的 为了满足个人享受,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同质化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而随着这种心理和情感的沉淀,必将成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情感的纽带,成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01
必备知识·温故知新
厘清主干知识·把握教材要点 弥补欠缺知识·拓展深化认知
一、背景 1.汉初的黄__老__之__学__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__一___统_事业。
[提示] (1)观念:以礼入法;以法治国;强调等级。 价值:对古代国家治理影响巨大,影响了纲常伦理观念,法治精 神影响深远。 (2)观点:“天人感应”学说;“三纲五常”的观念;人性分等级 的主张。 目的:从维护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立场出发,神化专制皇权,把 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结合起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思维激活] 汉武帝重儒学对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官僚集 团、关注国计民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02
学科素养·融会贯通
运用史料实证·明确历史解释 关注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
►探究 1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史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 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 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史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 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 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 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摘自《春秋繁露》 (1)史料一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的主张,适应了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 (2)史料二前两个省略号前后分别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 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探究 2 董仲舒的治国思想
史料一 他是西汉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法学家,其“以礼入法”思
想对中华法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据此的相关断狱案例在两汉的
黄老思想中“黄”指的是黄帝的学说,即修身、养生;“老”指 的是老子的学说,即治国、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汉初以此 为统治思想,即“休养生息”。
二、特点 以《公__羊__春__秋__》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 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三、内容 1.推崇“大一中央 集权。 2.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宣扬“君__权__神__授__”,神 化并限制皇权。 3.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三纲五常”。
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例如: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
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
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
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后来,唐律明确规定了父子相互
隐匿不属犯罪。
——《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
史料二 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 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他还大 力宣扬孔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他提出的“性三 品”说,认为人性是有等级的,上等的是圣人,是天生的统治者,下 等人只能永远当牛马和奴隶。
(1)依据史料一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
(2)史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什么作用?
[提示] (1)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维护了君主专制,但对皇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有利于稳定 社会秩序,但也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守意识。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 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 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 “仁政”思想。
(3)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 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 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
(4)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大德而小刑”。国家治理的实践中, 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 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史料一以“甲不能判罪”为界,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别 论述董仲舒思想的现实价值和历史影响。
(2)史料二中三句话分别代表董仲舒的一个观点,注意其中的关键 词,如“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等。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法制观念和历史价 值。
(2)根据史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政治观点,并指出董仲舒提出该观 点的目的。
立足家国情怀认识董仲舒新儒学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由于承借了最具繁衍性的阴阳家思想,而创出一 套天人哲学的大系统,使他能在与各家的竞争中得到胜利,也使他成 为前汉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思想家。但是,先秦儒家的真精神 以及思想最具创意的部分,由于无法和专制体制相整合,也断送在他 的手中。这个真精神就是人文或人本主义,这个最具创意的部分,就 是心性之学,这是儒学的大本大源,也是儒家最具特色的部分。
四、实现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 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五、影响 1.有利于巩固大__一__统__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汉代儒家思想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 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 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 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董仲舒的治国思想 (1)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 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 “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 的论证。 (2)制约机制的设计:“伸君,伸天”。强调“屈民而伸君”,民 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 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 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