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2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 力学专题提升1 运动学图像问题(xt图与vt图)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高一物理 力学专题提升1 运动学图像问题(xt图与vt图)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专题01 运动学图像问题〔x-t图与v-t图〕【专题概述】用图像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常用的方法。

图像是一种直观且形象的语言和工具,它运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恰当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

运用图像解题的能力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读图2、作图和用图依据物体的状态和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作出与之对的示意图或数学函数图像来研究和处理问题。

x-t图像v-t图像物理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直接判各时刻物体的位置或相对参考点的位移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直接判各时刻物体的速度图像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值为正说明物体沿与规的正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如图线①;其值为负那么说明物体沿与规的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图线③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其值为正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规的正方向相同,如图线①;其值为负那么说明加速度方向与规的正方向相反,如图线③图线 1.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线①和③1.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线①和③2.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线②3.图线为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线④,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2.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图线②3.图线为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如图④,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的瞬时加速度截距 1.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开始计时时物体的位移2.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相时刻物体在x=0处1.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2.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相时刻物体速度为零面积无意义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在相时间内发生的位移,t轴上方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为正,t轴下方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为负交点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在此时速度相【典例精讲】1. 对x-t图像的认识:典例1 如图,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x-t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运动的x-t图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2~6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 m/s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 mD.在t=8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答案】B典例2 如下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以下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D. 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答案】C2、与s-t有关的追赶问题;典例3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A.t=0时,A在B后面B.B质点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C.在0~t1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D.A质点在0~t1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运动【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知,t=0时,B在A后面,故A错误;B质点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B正确;在0~t1时间内B的斜率小于A,故B 的运动速度比A小,C错误;A质点在0~t1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之后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典例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假设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t1时刻两车相距B.t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由图知,0到t1时间内,乙车在甲车后面追赶,t1时刻追上甲车,A错误,B正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C 错误;0到t1时间内,两车位移相,时间相,根据=知,两车平均速度相,D错误.3 变速运动的x-t图像;典例5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下图,那么在0~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 ( )A.s=2 m B.s=4 mC.s=10 m D.s>10 m【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物体在前2 s内位移是4 m,后2 s内位移是-6 m,所以在0~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10 m,应选C典例6 如下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于同一位置的x-t图象,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那么在时间t0内,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C.乙的位移最小D.图象表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各自的运动轨迹【答案】A4 利用v-t图像求位移典例7 (多项选择)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图象如下图.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那么(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处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答案】BD【解析】在t=3 s时,两车并排,由图可得在1~3 s内两车发生的位移大小相,说明在t=1 s时,两车并排,由图象可得前1 s乙车位移大于甲车位移,且位移差Δx=x2-x1=7.5 m,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处,选项A、C错误,选项B正确;在1~3 s内两车位移相同,由图象甲可求位移x =×(10+30)×2 m=40 m,选项D正确典例8 如图是直升机由地面起飞的速度图象,试计算直升机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25 s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多少?【答案】600 m 500 m5 v-t图像的综合运用典例9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A比B早出发5 sB.第15 s末A、B速度相C.前1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 mD.第10 s末A、B位移之差为75 m【答案】D6 利用图像求追击相遇问题:典例10 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s,A 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该物体做的是A.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B.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C.匀速运动D.匀减速运动【答案】B【解析】由图线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由于图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故加速度为恒定不变的值且大于零,故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选项B正确。

【考点】v-t 图线及其物理意义.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答案】CD【解析】在第一秒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做功为W,设此时的合外力为F,位移为x,从第3秒末到第7秒末由图象的斜率可以知道,此时的合力大小,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第5秒末到第7秒末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有第三秒末到第5秒末的位移为2x,第5秒末到第7秒末的位移也为2x,所以合力做功为;,第3秒末到第4秒末物体的位移为,所以,所以C、D正确。

【考点】v-t图线;功的求解。

3.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答案】AD【解析】由图知,在0~t1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故外力做正功,所以A正确;在t1时刻外力为零,功率为零,所以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错误;在t2时刻,速度为零,外力的功率最小,所以C错误;由图知,在t1~t3时间内,动能变化为零,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v-t图象、功率、动能定理4.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公式可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故选项AB错误、C正确;,所以选项D错误;【考点】自由落体运动5.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答案】ACD【解析】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甲图中斜率为定值,即甲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是初末位置差即,选项A对B错。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专题 图像与追击问题学生作业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专题 图像与追击问题学生作业

1 / 16综合提升练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图像与追击问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同时运动,甲图是A 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B 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过程中,A、B 两物体相遇一次 B .运动过程中,A、B 两物体相遇两次C .A、B 两物体最远距离是30mD .6秒内,A 物体的平均速度是B 物体的平均速度的两倍 【答案】A【解析】AB .在0−2s 内,A 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A1=40m ;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1102m 10m 2B x ⨯== 知在0−2s 内B 没有追上A ;在2~4s 内,A 静止,B 继续沿原方向运动,通过的位移为: xB2=10×2m=20mt=4s 末B 还没有追上A ;在4−6s 内,A 返回,位移为:xA2=−40m, t =6s 返回原出发点;B 的位移为:3102m 10m 2B x ⨯== 则在0~6s 内B 的总位移为:x B =40m ,可知A,B 两物体在4~6s 内相遇一次,故A 正确,B 错误; C,由AB 选项分析可知当t =6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x B =40m,故C 错误; D,6秒内,A 物体的位移为0,则平均速度为0,B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x t =406=203m/s故D错误。

故选A。

2.F1赛车场上有甲、乙两赛车从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启动并且沿平直路面同向前进,在t=0到t=t1时间内,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距最远C.t1时刻,两车的加速度刚好相等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时刻两车的速度相等,而之前甲的速度一直比乙的快,两车间的距离增大,之后乙的速度比甲快,两车间的距离减小,故在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故A错误,B正确;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但由于图象的斜率不同,故加速度不同,故C错误;0到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由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高一物理必修1专题:用v-t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有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专题:用v-t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有答案

专题:用t v -图像解决物理问题图象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象,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象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速度—时间(t v -)图像只能反映直线问题,如果要反映曲线运动,这里的v 代表速率。

说明一下下面各图像所代表的物体的运动:【例】一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发出由A 地驶向B 地,并停止在B 地。

A 、B 两地相距s ,火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为a 1 ,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最大为a 2 ,由此可可以判断出该火车由A 到B 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

解析:整个过程中火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最大时,所用时间最短,分段运动可用图象法来解。

根据题意作v —t 图,如图1所示。

由图可得:a 1 =1v t ①a 2 =2v t ②s =12v (t 1 + t 2) =12vt ③③tv①②b④③ v① ②dt③t s①②a④③ s① ②ct由①、②、③解得:t =12122s(a a )a a【例】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为v 0 ,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碰,则两车在做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A 、sB 、2sC 、3sD 、4s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可用速度—时间图象中的面积来表示,故可用图象法做。

作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前车发生的位移s 为三角形v 0Ot 的面积,由于前后两车的刹车加速度相同,根据对称性,后车发生的位移为梯形的面积S ′= 3S ,两车的位移之差应为不相碰时,两车匀速行驶时保持的最小车距2s 。

所以应选B 。

【例】一只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速度v 的大小与距老鼠洞中心的距离s 成反比,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距离s 1 = 1m 的A 点时,速度大小为v 1 = 20cm/s ,问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s 2 = 2m 的B 点时,其速度大小v 2 = ? 老鼠从A 点到达B 点所用 的时间t =?解析:因为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的速度与通过的距离成反比,则不能通过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公式直接求解,但可以通过图象法求解,因为在1v—s 图象中,所围面积即为所求的时间。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运动的图象试题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max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至静止,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摩擦力为Ff ,全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A.F∶Ff =1∶3B.W1∶W2=1∶1C.F∶Ff =4∶1D.W1∶W2=1∶3【答案】BC【解析】由运动图像可知汽车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之比为3:1,即牵引力与摩擦力之比为4:1,牵引力的做功位移与摩擦力的做功位移为1:4,故做功之比为1∶1,选B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牛顿第二定律、恒力的功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答案】CD【解析】在第一秒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做功为W,设此时的合外力为F,位移为x,从第3秒末到第7秒末由图象的斜率可以知道,此时的合力大小,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第5秒末到第7秒末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有第三秒末到第5秒末的位移为2x,第5秒末到第7秒末的位移也为2x,所以合力做功为;,第3秒末到第4秒末物体的位移为,所以,所以C、D正确。

【考点】v-t图线;功的求解。

3.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从同一地点出发,发令枪响后,龟缓慢地向终点跑去,直至到达终点。

兔自恃跑得快,让龟跑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跑,当它超过龟后,便在路旁睡起觉来,醒来一看,龟已接近终点了,于是,奋力追去,但最终还是让龟先到达了终点。

据此,我们可以将龟兔赛跑的运动过程用位移一时间图象来表示,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的叙述,龟的位移从零开始,并一直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是静止的,所以首先的一段是水平的直线,然后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的要比龟的快,从图象来看就是斜率要比龟的大,追上龟之后,兔子又在路旁睡觉,所以图象还是水平的直线,最后再去追龟,但是没追上,所以最后龟的位移要比兔子的大.C正确;【考点】考查了x-t图像4.下列给出的四组图像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答案】BC【解析】AB第一个图是速度时间图象,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3s内物体以速度6m/s匀速运动,4-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图中位移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静止,4-5s内物体也静止,故A错误;B图中加速度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以速度6m/s匀速运动,4-5s内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故B正确;CD第一个图是位移时间图象,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3s内物体静止,4-5s内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C图中0-3s内物体静止,4-5s内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加速度时间图象表示0-3s内物体做加速度为零的运动,4-5s内物体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运动图像5.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公式可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故选项AB错误、C正确;,所以选项D错误;【考点】自由落体运动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绘制的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该物体在时刻的速度为零,则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答案】C【解析】在0-2s内,位移先增大再减小,知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故A错误.在0-2s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在2-4s内速度为负值,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B错误.0-1s内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方向不变.故C正确.在0-1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内加速度方向,大小不变,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速度为零,2-3s 内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故D错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和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以及知道它们的区别,并且能很好运用.7.如图,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答案】D【解析】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gt,所以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集

高一物理vt图像习题集

v -t 图像专题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如图所示,则:A .4秒时物体的位移为零B .加速度大小不变C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 .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2.如图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A .物体运动到t =3s 时,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最远B .在t =3s 时物体改变运动方向C .0到2s 和5到6s 两段时间内物体加速度相同D .运动到t =6s 时,物体位移为3m,通过的路程为9m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0~t 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 .在0~t 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C .在0~t 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 .在0~t 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4.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vt甲t 1 t 2 0乙图象由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为2 s末和6 s末C.乙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速度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s内的加速度为零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6.如图为某物体在10 s内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在10s内的位移,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60m B.40mC.48m D.54m7.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8.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所示,则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是A.朝某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 D.做来回往复的运动9.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A.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4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0-4s和4s-8s物体的加速度相同D.3s末与5s末的速度相同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 ~ t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 tb段火箭的加速度B.在0 ~ tb 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 tc段火箭是下落的C.tb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tatbtcD .t 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11.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3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A.甲在乙之前2mB.乙在甲之前2mC.乙在甲之前4mD.甲在乙之前4m12.a 、b 、c 三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b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 .0—4s 内a 、b 两汽车运动方向相反D .第3 s 末,b 、c 两汽车的速度相同1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前10 s 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2,后5 s 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 2123t/sB.5s 末和12.5s 末的速度相同C.10 s 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10 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14.某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第2s 内和第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C .1s 末、3s 末物体处于同一位置D .6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15.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 2,那么任意1秒时间内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 .第5s 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 s 的末速度大2m/sD .第5s 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s 的初速度大2m/s1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 、CD 、DE各阶段的t/速度大小及方向;参考答案1.ABD解析试题分析: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4秒时物体的合位移为零,A 正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所以加速度大小都为22/a m s ,但是方向不同,所以加速度不同,故物体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正确C 错误;图像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从图像中可以看出0-2s 沿正方向运动,2-4s 沿负方向运动,做往复运动,在2秒时速度的方向改变,D 正确考点: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2.ABCD解析图线与横轴包围面积表示位移,t =3s 时位移最大,A 对;t =3s 时物体速度方向由正方向变为负方向,B 对;.0到2s 和5到6s 图线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C 对;由图线与横轴包围面积可知物体位移为3m,通过的路程为9m,D 对;3.B解析考点:.分析:v-t 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只要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的正负代表物体运动的方向.解答:解:A 、由图可知在0~t 1时间内,甲的v-t 的斜率小于乙的v-t 图的斜率,由于v-t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故A错误.B、在0~t时间内甲乙两物体速度图象的斜率都大于0,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1方向相同,故B正确.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0,而乙的速度小于0,即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故C、在0-t1C错误.时间内,甲的v-t的斜率小于乙的v-t图的斜率,由于v-t的斜率等于D、在0~t1物体的加速度,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又由于斜率都大于0,故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图象问题一是要注意图象的横纵坐标的含义以确定是什么图象;二是要明白图象代表的物理含义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4.BC解析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加速度不恒定,为变加速直线运动,A错;图像与横轴包围面积表示位移,B对;乙在前4 s内的位移大于甲,平均速度大于甲,C对;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始终相同,D错;5.B解析由图像纵坐标知速度始终沿正方向,A错;由斜率知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B对;第2s内的加速度为5米每二次方秒,C错;第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错;解析分析:要求物体在10s内发生的位移,可以用运动学公式,但需求物体的加速度,也可以用“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进行求解.本题用第二种方法比较简单.解答:解: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故在10s内物体的位移x= 2+6/2×10=40m故B正确.故选B.点评:用“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求位移是一种比较简洁的方法,要注意掌握.7.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线可知,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选项A正确;质点甲、乙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如果甲乙从不同的地点相向运动,则甲乙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选项D错误;考点:v-t图线.解析试题分析:速度的正负代表方向,由图可知速度方向没有变化,A正确,CD错误;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发生变化,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考点:本题考查v—t图像;9.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短号,4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A错;2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B 错;0-4s和4s-8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C错;3s末与5s末的速度相同,都是5m/s,D正确;考点: v-t图象10.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0~ta 斜率小于ta~tb的斜率,因此0~ta的加速度小于t a ~tb的加速度,故A正确;从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火箭都在上升,而且在tc时刻到达最高点,故选项BC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1.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应用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城的图形的面积为该物体的位移,从而可求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即可判断出前后位置关系.由在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城的图形的面积为该物体的位移可得:甲的位移为11S222m S346m S S624m22乙乙甲甲,,,所以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点评:利用图象解题是分析解决物体运动问题的好方法之一,尤其是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充分利用当同地出发时,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图线和时间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即为物体在该时间段内的位移.利用图象解决运动物体,首先要分清是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12.AD解析试题分析:v-t图像中倾斜程度代表加速度,所围成面积代表这段时间的位移;因此a代表直线运动,b代表匀减速直线运动,c代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三个物体的速度方向都是正数,方向相同,因此AD对,BC错;考点:v-t 图像点评:本题考察了v-t 图像的含义倾斜程度代表加速度,所围成面积代表这段时间的位移;13.ABD解析试题分析:v-t 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所以前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225/0.5/10a m s m s ==,后5s 内的加速度为22205/1/5a m s m s -==-,A 正确; 根据公式0v v at =+可得5s 末的速度为2.5m/s,12.5s 末的速度为2.5m/s,故B 正确;0-15s 过程中,物体都是在正方向上运动,C 错误;10s 前物体做加速运动,10s 后物体做减速运动,故D 正确;所以选ABD考点:考查了对v-t 图像的理解点评:V-T 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14.C解析试题分析:v-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看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就看速度图象是否从时间轴的上方到时间轴的下方;A.由图象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变化,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故A错误;B.物体在第2s内、第3s内图象的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是相同的,故B错误;C.物体在1s末至3s末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零,该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物体处于同一位置,故C准确;D.物体在6s末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零,此时没有回到出发点,故D错误.故选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属于基础题.15.BD解析试题分析:加速度为2m/s2,物体的末速度不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A错误;由∆可知,加速度为2m/s2,任意1秒时间内,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正atv=确;第5s初与第4s末是同一时刻,速度应相同,C错误;第5s初即第4s末,则第5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4s的初速度大2m/s,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16.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接着的3s-5s 内静止;第6s 内继续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第7s-8s 匀速反向行驶,至8s 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12s 内从原点西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由s-t 图象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OA 段:26111==t s v =3m/s 方向向东; 3分 CD 段:212444-==t s v =-6m/s 方向向西; 3分 DE 段:44555-==t s v =-1m/s 方向向西; 3 解析略。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课x_t图像与v_t图像的识别及应用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课x_t图像与v_t图像的识别及应用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第一册

习题课:x-t图像与v—t图像的识别及应用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0~2 s为第Ⅰ段,2~4 s为第Ⅱ段,4~5 s为第Ⅲ段,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第1 s内与第5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的加速度大于第5 s的加速度C。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2.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a)所示,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x、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图(a)3.(多选)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1 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B.在1~2 s内,物体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C.在1~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4 m/s2D。

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4。

(多选)如图所示,表示做直线运动的某一物体在0~5 s内的运动图像,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是v-t图像还是x-t图像,但已知第1 s内的速度小于第3 s内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一定是v—t图像B.该图一定是x—t图像C。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x—t图像(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物体做曲线运动B.物体一直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C.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D。

第2秒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6。

如图所示,左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像,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x—t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B.丙的运动速率大于丁的运动速率C。

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x0处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7.(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质点在0~4 s内()A.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运动B。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

高一物理V-t图象试题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从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一直比甲运动得快B.在第2s末乙追上甲C.前4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80 m远【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2s前甲比乙快,2s后乙比甲快,A错误;在第2s末甲乙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错误;前4s内甲、乙的位移均为40m,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相等;C正确;在第4s末乙追上甲,此时二者位移相等,距出发点40m,D错误【考点】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追及相遇问题2.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乙在t =0到t =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从t =0到t =7s,乙的位移为零C.从t =0到t =4s,甲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 =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D【解析】因为v-t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图中可得甲在t =0到t =ls之间,速度为正,朝正方向运动,而乙开始运动的一段时间内速度为负,即朝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因为v-t图线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t轴上方的“面积”为正,下方“面积”为负,所以乙的位移为:,B正确;从t =0到t =4s间甲的速度一直为正,即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C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而斜率的正负表示方向,故从图中可得两者的斜率都为负,即加速度都是向负方向运动;D正确;【考点】考查了v-t图像3.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时刻甲乙相遇B.t1C.t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1D.t1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答案】CD【解析】甲乙都做直线运动,只是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变加速直线运动,A错;t1时刻甲乙速度相同,但并没有相遇,B错;从图象看出,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C对;t1时刻甲图象的斜率大于乙图象的斜率,D正确。

高一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据处理方法】专题训练

高一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据处理方法】专题训练

1高一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据处理方法】专题训练 题组一 逐差法求加速度1.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计数点O 至其他各计数点的距离为x i (其中i =1、2、3、…)。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其中正确的有 。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B.将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C.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2)用x 3、x 5和T 表示计数点4对应的小车速度大小v 4= 。

(3)用x 3、x 6和T 表示小车加速度的大小a = 。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选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中注明了他对相邻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

所接电源是频率为50 Hz 的交变电源。

(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请计算并将数据填入下表内。

(单位: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小车的运动是。

(2)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s。

(3)小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打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v B=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实验时,由于电源的频率略小于50 Hz,那么a的测量值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T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滴水滴的位置(已知从第1滴水离开滴水计时器开始计时,30 s末第46滴刚好滴下)(a)2(b)(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m/s,计算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用题中字母表示),加速度大小为m/s2。

专题2.1运动中的图像问题 同步练习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物理

专题2.1运动中的图像问题  同步练习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物理

专题2.1运动中的图像问题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v-t图中,t1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均相等,在t1时间内平均速度最小的是()A.B.C.D.2.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A.小车做曲线运动B.18s末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13s末的加速度大小C.小车前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比后10s内的大D.小车前13s朝正方向运动,13s后朝负方向运动3.甲乙两汽车在路上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在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汽车的平均速度相同B.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汽车乙大C.汽车甲减速运动,汽车乙减速运动D.甲乙两汽车做曲线运动4.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前2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5秒时物体的加速度为−6m/s2C.前5秒物体的位移为30m D.5秒末物体返回出发点5.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这个质点在0~3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3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B.质点3s内通过的路程为3m,而位移为零C.第2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D.质点在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比第2s内的加速度大6.物体沿x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A.物体的初速度为2m/s B.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C.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D.物体在前3s内的路程为1m7.一人乘坐电梯时,用智能手机采集到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甲、丙所示(坐标图乙、丁依次为图甲、丙的简化图)。

若选取加速度向上为正方向,据此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是电梯下行状态B.甲图是电梯上行状态C.丙图是电梯下行状态D.甲、丙图都是电梯上行状态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高一物理图像练习题

高一物理图像练习题

1.某同学在学校沿直线以一定速率回家去拿一本掉在家中的参考书;他在家中歇着喝了一杯水,然后又以一定速率返回学校上课,则在图的s﹣t图中能粗略表示他的运动过程的是()
A.B.
C.D.
2.下列所给的图像中不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
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
(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4.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质点在v=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

当t=8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为
( )
A. x=3m
B. x=8m
C. x=9m
D. x=−14m
5.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

下列选项不正
确的是()
A. 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0∼2s内的加速度小于5∼6s内的加速度
答案
1.B
2.B
3.A
4.B
5.C。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

v t -v 0 1、写出a的定义式:a= t vt= v0+at
根据上式变形得:
8 6 4
2、代入题二中的数据,写出Vt的 函数表达式,并作图象
2

vt=2+1.t
2
4
6
t/s
比较两个图像的相异和相同点
V/(m.s-1) V/(m.s-1)
8
6 4
2

2 6
t/s

2
4
6
t/s
探究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在交战の时候,施展了一招游龙斩攻击侧面の一只怪智.突然地面突然冒出一只怪智.情急之下,他****不由自主の往下飘起了一些弧度.结果一刀,将地面の鳄鱼怪智直接击入了地表以下,还把地面砸出一些坑. 这招威力很大,不弱于裂地斩,但是又不同于裂地斩.所以白重炙很疑惑,怎么练 着练着没有融合,反而越老越多了? 想不明白,他开始不去想,而是挥舞着****开始缓缓演练起来.他觉得,既然不能练の少,那么练多也不错,有变化总是好の…… 于是他开始沉迷进去,推演起每招每式,他认为,既然游龙斩能衍生出一式来,那么开天斩,裂地斩,追风斩……这些都可以衍生出 一式几式来,他决定彻底摸索一下,而且他心里隐隐有些模糊の想法,似乎……这衍生の招式,隐含着夜皇七式の真正秘密. 只是……在他不知道の情况下,落神山の禁制闪过一条白光,他头顶の天地元气,在他完全沉浸进去の时候,迅速浓郁起来.他突然又再次进入了,自从离开静湖岛之后, 就再也没有进入过の灵魂静寂状态. 当前 第22叁章 2壹4章 夜皇三十八式 22叁章夜皇三十八式 "恩?不对,这追风斩居然能衍生出三式来?那么别の招式就还能继续衍生,这夜皇七式,居然被俺推演了一番,居然变成了夜皇十三式了……有趣,有趣,继续推演,俺倒要看看,最后能演化成多 少式?" 白重炙在黄沙中,闭着眼睛,手脚和身体却不断の挥舞,不时突然****滑出一条诡异の刀光,不时突然张开嘴巴喃喃几声.似乎整个人已经变得神经错乱,精神恍惚了…… 就这样不知觉中,他已经持续了三个小时了.头顶の天地元气,不断の聚集.而他在完全不知情の情况下,他身体正 不断の吸收の天地元气,而后转换成战气,最后聚集在他の丹核上. 而他の灵魂,此刻也绽发出一条柔和の光芒,犹如雨后の春笋受到了滋补,开始缓慢の成长起来…… 白重炙陷入了灵魂静寂状态,不清楚外面和他身体发生の事情.而他战智空间内の小白却完全清楚.而且他似乎非常享受这 种状态带给它の感觉,整个身体趴在战智空间中,浑身被一条白色の柔光笼罩着,温暖舒适到了极点,差点就让它舒服の想大睡一场. 只是,它知道它不能睡,因为这地方处处存在了危险,它得用它の灵魂探查附近の情况,以便有危险了第一时间叫醒白重炙. 时间再次过去了一些多小时,这种 神奇の状态,以及这平静の时光,终于被身旁突然冒出来の一条黄色身影所打破. "老大,别修炼了,有危险!" 小白の传音第一时间在白重炙の脑海里响起,将陷灵魂静寂状态の白重炙惊醒过来. "咻!" 白重炙清醒过来,没有多想,看到左侧の一条黄色影子,下意识の挥出一刀. "砰!" 褐 色の刀气离开****,直直撞在冲过来の黄色影子身体上.强烈の能量把这道身影击飞,漫天の血雾,飘洒起来,被干燥の黄沙顷刻间吸收.而黄色身影正是一条鳄鱼怪智,这怪智一击之后迅速遁走. 只是……鳄鱼怪智已经遁走,白重炙却依旧傻傻看着前方,还没回过神来.似乎有哪里不对? 血 雾! 对了,是血雾!白重炙眼中闪过一条惊喜,闻着空气中淡淡の咸腥味,终于明白了到底是什么不对了.他刚才随意の一刀居然让鳄鱼怪智流血了. 要知道,在这鬼地方几个月了,击退无数鳄鱼怪智,他可是从来没有让鳄鱼怪智流过一滴血,这次居然随便劈出一斩,居然让鳄鱼怪智流血了! 这……说明他攻击力,正在提高,而且已经提高了! "咻,咻,咻!" 在他惊喜万分,想进一步探查一下身体の状况时,身边再次冒出数道身影,打破了他の沉思.无奈之下,他只好释放合体战技以及气场,开始击退进攻の怪智起来. "砰,砰,砰!" 一场交战,半个小时后,白重炙终于清除了这次 进攻の全部怪智.同时他也确定了一件事情. 他刚才通过夜皇七式衍生出来の六个招式,似乎威力比夜皇七式大了几分.每次用夜皇七式攻击怪智,最多只是被击飞,而衍生出来の招式竟然好几次都能让鳄鱼怪智受伤滴血. 望着地面上一片一片の黄色鳞甲,白重炙嘴角弯起一些欣喜の弧度. 有戏! 这推衍出来の招式竟然那么牛,他感觉此刻看到の不是一片片带血の鳞甲,而是一条道路,一些希望. 一条能增加攻击力,破傀儡通道の金光大道,一些能回家の希望. 接下来の时间,白重炙变沉浸在夜皇七式の推衍之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外面の一切,忘记了所有,他知道只有不断 地苦练,自己才能破了这傀儡通道,才有机会迈入第三关,最终有希望出了落神山. 他不知道,每当他完全沉浸推演修炼の时候,落神山の白雾禁制都会莫名の闪一下,他不知道每当他完全沉浸推演修炼の时候,他头顶の天地元气会莫名其妙の浓郁起来,他不知道,他の战气在他推衍の时候会 以十倍几十倍の速度在提升着,他不知道他の灵魂海洋正不断の在扩大,在成长…… 他只是知道,他推演の时候,他の身体,他の灵魂都会完全放开.他很享受这种状态,他喜欢这种舒适,很沉迷这种意境.所以,他什么都不想去想,只是除了小白提醒他有怪智攻击の时候,快速の解决掉,而后再 次沉浸进去…… 半个月后,夜皇十三式变成了夜皇二十四式! 一些月后,二十四式变成了三十式. 三个月后,三十式变成了三十三式. 随着时间の推移,衍生の招式越来越少,但是白重炙一点都不急,也不想停下来.因为他心里冥冥有一种感觉,似乎还没有达到极点.而且他感觉如果他一旦 把夜皇七式完全衍生完毕,他の攻击力最少能提到二倍,甚至更多…… 他知道,他挖到了一些宝藏,而且他冥冥有种感觉,这夜皇七式没那么简单,直接努力探寻下,或许还真有希望达到开族老祖宗夜皇使用夜皇七式の高度. 三个月过去了. 五个月回去了. 半年过去了…… 白重炙终于停了 下来,并不是他觉得修炼推演累了,而是因为他感觉推演碰到了瓶颈了,这半个月来他已经没有丝毫进展了,似乎到达了极点了. "不……这不是极点,开天斩都能推演出七式来,其余の招式应该最后衍生の招式也是七式啊?七七四十九式才是极点啊?现在才三十八式,还有九式怎么就推演不出 来了哪?" 白重炙懒洋洋の坐在滚烫の黄沙中,眼中闪过一丝不解和迷惑.不知觉中,半年已经过去了,夜皇七式变成了夜皇三十八式,开天斩变成了开天七式,裂地斩也变成了裂地六式,追风斩…… 最近半个月,已经没有半寸进展,白重炙不得已,停止了推演.他知道这东西可遇不可求,自己能 推衍出那么多招式已经很不错了.剩下の九式,得看机缘和某一刻の顿悟了. "算了,修炼了那么久,也该休息,休息了!嘿嘿!夜皇七式变成了夜皇三十八式,估计攻击力最少都能提高原来の三倍不止,这一关估计轻松就能破去."白重炙伸了个懒腰,直直の倒在地上,微微一笑,而后突然对着 空气中说道:"小白,出来玩玩吧,这一修炼,估计也过了不少时间吧,憋坏你呀了!" 当前 第22肆章 2壹5章 实力暴涨 22肆章实力暴涨 "唧唧""老大,你呀终于想起俺了!" 小白一现身,满腹怨言の传音道,同时大吼几声,在黄沙上乱奔了起来,直直跑了十多分钟才心满意足の跑回白重炙 身边,趴在他身体上. "小白,俺这次修炼了多久啊,估计最少有两三个月吧!"白重炙伸出一只手,抚摸着小白の头,感受着它滑腻の皮毛带来の舒服感觉,微笑问道. 小白撇了撇嘴巴,居然人性化の飞了一些白眼,传音道:"厄……老大,你呀还不是一样の牛,竟然修炼了多久都不知道,你呀修 炼了半年多了!" "汗!居然半年了,俺还都真不知道,只顾得琢磨这夜皇七式,还好没有浪费时间,获得了一些小小の进展!"白重炙讪讪の摸了摸鼻子有些惭愧の笑道. "小小の进展?老大,装逼要被雷劈の.你呀不知道你呀修炼了半年,战气都修炼到了诸侯境界二重了?这都是不重要の,最 重要の是……你呀现在灵魂の强度最少の达到了诸侯境巅峰了!" 小白の一句话,把白重炙惊了. 吓得他连忙盘坐起来,有些

2-36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解题方法总结-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举一反(002)

2-36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解题方法总结-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举一反(002)

2.36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解题方法总结原卷版目录一、【公式法知识点梳理】 (1)二、【推论法知识点梳理】 (2)三、【巧取参考系知识点梳理】 (3)四、【图像法知识点梳理】 (4)一、【公式法知识点梳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高中物理运动学中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就三个:v=v0+at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没有位移x=v0t+12at2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没有末速度v2-v02=2ax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没有时间根据题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思路列式子:①找各个过程的时间关系②找各个过程的位移关系,用位移公式表达列方程③找各个过程的速度关系,用速度和时间公式表达列方程将各个方程联立求解。

【公式法举一反三练习】1.如图,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A、B、C是直线上的三个点,物体在A、B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C点时物体停下来,停下来之前第2s内匀减速通过的距离为4.5m,已知AC之间的距离为60m,物体在AC之间运动的时间为11s,求:(1)物体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BC之间的距离。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分别做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乙的初速度是甲的初速度的2.5倍,且甲的加速度是乙的加速度的2倍,经过4s甲的位移为24m,乙的位移为36m,求甲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3.一辆长为l1=5m的汽车以v1=15m/s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离铁路与公路垂直交叉点s1=175m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离交叉点s2=200m处有一列长为l2=300m的列车以v2=20m/s的速度行驶过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司机立刻使汽车减速,让火车先通过交叉点,求汽车减速的加速度至少多大(不计汽车司机的反映时间)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改为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减速运动,又经过时间t物体回到开始位置,求两个加速度大小之比.5.某同学研究电梯上升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电梯从1楼由静止开始上升,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4st速度达到4m /s v =,然后匀速上升21s t =,最后33s t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这时电梯来到了7楼平台。

专题+一动力学的图像问题++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一动力学的图像问题++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一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一、v-t图像例1、将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该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 m/s2。

(1)小球所受的阻力大小是多少?(2)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二、F-t图像例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A.m=0.5 kg, μ=0.4B.m=1.5 kg, μ=2/15C.m=0.5 kg, μ=0.2D.m=1 kg, μ=0.2针对训练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2 kg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如图所示方向不变的合外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2 s时,物体的速率最大B.在2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5 m/s2C.在2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10 mD.0~2 s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三、a-F图像例3、 (多选)用一水平力F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可以计算出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B.F等于14 N时物体的速度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体的质量四、a-t图像例4、(多选)一雨滴从空中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落下,若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保持不变,且空气对雨滴的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可能正确反映雨滴整个下落过程运动情况的是()A. B. C. D.五、F-x图像例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针对训练2、如图a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高考物理模型讲练结合—02直线运动(2)

高考物理模型讲练结合—02直线运动(2)

模型02 直线运动(2)-高考冲刺36模型模型+典例+方法+练习目录图象模型 (2)V-t图象 (2)其它图像 (3)追及相遇类模型 (5)多过程模型 (7)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12)纸带类问题模型 (14)图象模型V-t图象【典例】(全国卷II ·T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对应物体的位移大小,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因为t2时刻两车相遇,因此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图象的斜率对应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知甲、乙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

【练习1】(湖南省高考模拟)如图所示为甲物体和乙物体在平直地面上同向运动的v﹣t 图象,已知t=0时甲在乙前方x0=70m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时,甲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B.在0~4s内,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78mC.3s时,甲、乙物体相遇D.在0~3s内,甲物体在乙物体前面,3s~4s内乙物体在甲物体前面【练习2】(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月考)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当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立即进行急刹车,刹车后的速度v随刹车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当汽车刹车后的速度减小为12m/s时,刹车的距离x1为A.12m B.12.8m C.14m D.14.8m其它图像-【典例】(·湖南高考真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用位置x和动量p描述,称为相,对应p x-图像中的一条曲线来描述,称为相轨迹。

图像中的一个点。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用p x假如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应的相轨迹可能是()A.B.C.D.【答案】D【解析】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22v ax==而动量为p mv联立可得12==⋅p m ax m a x22x>,故正确的相轨迹图像为D。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专题专项训练习试题集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专题专项训练习试题集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专题专项训练习题集【知识点梳理】1.位移-时间图像的意义:纵坐标表示位移x,横坐标表示时间t,它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运动规律。

2.图线的特点:(1)物体静止的图线是与横轴重合或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x-t图像中图线C所示。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倾斜的直线,如x-t图像中图线A和B所示。

(3)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曲线(抛物线),如x-t图像中图线D所示。

(4)物体变速运动的图线是一般的曲线。

3.图线所能解决的问题:(1)图线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及所处的位置。

(2)图线的纵截距表示开始计时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表示物体不是从位移起点出发的;图线的横截距表示物体计时开始没有运动,过了一段时间从位移起点开始运动。

(3)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图线倾斜程度的大小反映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图线斜率的正负反映速度方向的正负,图线斜率为正表示物体运动速度方向沿正方向运动,图线斜率为负表示物体运动速度方向沿负方向运动。

(4)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的时刻及位置。

(5)图线与横轴相交的含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位移起点)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表示位移方向发生改变,运动方向不变。

4.注意事项:(1)x-t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无法表示物体曲线运动。

(2)x-t图像不是物体运动轨迹。

【典题训练】1.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象,则该物体在6s内的路程是()A.0m B.2m C.4m D.12m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比乙早运动了t1秒B.t=t1时,两物体相距x0米C.t=t2时,两物体相遇D.t=t3时,两物体相距最远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x-t(时间)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A.乙比甲先出发B.t3时刻两物体相遇C.甲出发时,乙在甲前边x0处D.甲在途中停了一段时间,而乙一直在运动4.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离出发点最大的距离为4mB.物体6S时离出发点最远C.物体在2s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前2s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5.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的时间内,甲在乙的前方B.甲的速度不变,乙的速度不断增大C.t1时刻它们的位置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D.t1时刻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6.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匀速返回到甲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练习题2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三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A、B、C相对于同一质点的位移图象,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速度最大
B、C的平均速度最大
C、B的平均速度最小
D、三者平均速度一样大
2、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下一会,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情况的x-t图线应是( )
3、如图给出的是物体的运动图线,纵坐标v表示速度,横坐标t表示时间,其中哪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
4、(2015 深圳三中期末考)如图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
()
C
A、来回的往复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6、(2015 北京八中期末考)图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根据图线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 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7、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A、甲在乙之前2 m
B、乙在甲之前2 m
C、乙在甲之前4 m
D、甲在乙之前4 m
8、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
A 、前5 s 做的是匀速运动
B 、5 s ~15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 2
C 、15 s ~20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 2
D 、质点1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
9、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 、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 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 、t 2时刻两物体相遇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2
v v
10、(2016 山西大学附中模拟)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8 s 内沿一条直线运动,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

则质点在( )
A .第1 s 末速度方向改变
B .第8 s 末速度为4 m /s
C .2 s 内物体的位移为2.5 m
D .第8 s 末回到原出发点
二、解答题:
1、如图所示是A 、B 两物体的x —t 图象,试判定:
(1)A、B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2)前3s内A、B的位移各是多少?
(3)第3s内A、B的位移各是多少?
(4)A、B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为多少?
2、(2016 湛江市徐闻一中模拟)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A、B、C在时间t0内的运动,虽然路程不一样,但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是相同的,因而三者平均速度一样大。

2、C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静止物体的x-t图象平行于t轴,返回时是向着参考点运动,相对参考点的位移越来越小,而时间不能倒退,所以选项C正确。

3、D
解析:在现实生活中时间是不可能后退的,所以D是不可能存在的。

4、AD
解析:A、根据
v
a
t

=

知,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故A正确.
B、根据
v
a
t

=

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
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则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
D、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故D正确.
5、BC
解析:从v-t 图象可以看出,虽然物体运动的速度在变化,但始终是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没有来回的往复运动,A 、D 错,B 、C 对。

6、BD
解析:根据图像的定义,倾斜程度代表加速度,所谓面积代表位移。

物体的速度先负后正说明速度方向改变了,从面积的大小可以看出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而在4s 时又回到出发点。

所以正确答案为BD 。

7、D
解析:甲、乙两质点在3 s 末在途中相遇时,各自的位移为2 m 和6 m ,因此两质点出发 点间的距离是甲在乙之前4 m.
8、AC
解析:由图象可知前5 s 做的是匀速运动,A 正确;5 s ~15 s 内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 为0.8 m/s 2,B 错误;15 s ~20 s 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为-(16/5) m/s 2=-3.2 m/s 2,C 正确;质点在20 s 末离出发点最远,质点一直做的是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D 错误.
9、B
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Ⅰ物体的斜率逐渐减小,即Ⅰ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Ⅰ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断减小,A 错误;在0~t 1时间内,Ⅱ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Ⅰ物体的速度,所以两物体间距离不断增大,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 正确;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到t 2时刻,Ⅰ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大于Ⅱ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两物体平均速度不可能相同,C 、D 错误.
10、BC
解析:物体在第1 s 内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第2 s 内沿原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则1 s 末速度方向不变,故A 错误;
根据“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可知,8 s 末物体的速度v =4×(2×1-1×1)=4 m /s ,故B 正确; 第1 s 内的位移211111211m 22
x a t ==⨯⨯=,1 s 末的速度v 1=at =2 m /s ,则第2 s 内的位移221222112111 1.5m 22
x v t a t =+=⨯-⨯⨯=,则2 s 内物体的位移为x=1+1.5=2.5 m ,故C 正确;
2 s 末的速度v 2=v 1+a 2t 2=2-1×1=1 m /s ,则0~8 s 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一直增大,8 s 末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D 错误。

故选BC 。

二、解答题:
1、答案见解析
解析:(1)根据x —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以看出A 物体做的是从距坐标原点3m 处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的是从距坐标原点-2m 处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2)前3s 内A 的位移是-3m ,B 的位移是5m 。

(3)第3s 内A 的位移是-1m ,B 的位移是53
m 。

(4)x —t 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的运动速度,因此A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m/s ,B 物体的运动速度为53
m/s 。

2、
解析:(1)设t=10 s、40 s、60 s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由图知0~10 s内汽车以加速度2 m/s2匀加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1=2×10 m/s=20 m/s,
由图知10~40 s内汽车匀速行驶,因此v2=20 m/s,
由图知40~60 s内汽车以加速度1 m/s2匀减速行驶,由运动学公式得v3=20+(-1)×20 m/s=0,
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如图所示。

(2)由v—t图线可知,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3060
20m900m
2
s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