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合集下载

《消费心理学》第五章消费群体与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第五章消费群体与消费心理

第三节 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
▲ 与女性消费者相比,男性消费者基本上不太在 意购物时省下的那点钱。因此,对于男性消费 者,商品减价策略往往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营销人员重新设计迎合男性消费者口味的商品 包装和售点广告(POP广告)不失为上策。
▲ 美国的一位著名学者说:男人自身消费意识的 觉醒,是推动市场飞跃的真正强大的动力。可 见,wenku.baidu.com性消费意识唤醒之时,将是男性消费市 场繁荣之日。
▲ 次要群体也称作次级群体或辅助群体,是指对 成员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的 消费群体,通常是由具有某种共同兴趣、需要、 追求的消费者组合而成的。
第一节 消费群体概述
▲ (五)根据消费者与群体联系的时间长短可划 分为长期群体与临时群体
▲ 长期群体指消费者加入时间较长的群体。长期 群体的规范准则对消费者行为具有重大且稳定 的影响作用,甚至可能使群体成员形成一定的 消费习惯。
▲ 3)注重实用、价格及外观的统一 ▲ 2.面向中年消费群体的营销策略 ▲ 1)注重培育中年消费者成为忠诚顾客 ▲ 2)在商品的设计上要突出实用性、便利性 ▲ 3)切实解决购物后发生的商品退换、服务等
方面的问题 ▲ 4)促销广告活动要理性化
第三节 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
▲ (四)老年群体的消费心理 ▲ 1.老年消费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 1)心理惯性强,对商品、品牌的忠实度高 ▲ 2)注重实际,追求方便实用 ▲ 3)需求结构呈现老年化特征 ▲ 4)部分老年消费者还抱有补偿性消费动机

5第五章 设计与消费者的态度

5第五章 设计与消费者的态度

第五章设计与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的态度分析

·消费者的态度形成

·消费者的态度转变

·消费者满意度研究

·设计与消费者满意度

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的态度, 是决定消费者购买意图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对商品的好恶态度是预测购买情况的有力因素,也是市场心理调查的有效手段。对产品抱有肯定态度的消费者,具有明确的购买意图;而抱有否定态度的消费者则完全没有购买意图.产品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必须了解消费者的态度。

5.1 消费者的态度分析

5.1.1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消费者的态度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对所涉及的有关人、物、群体、观念等方面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比如,消费者对某些产品是否喜欢, 对宣传产品的广告是否相信, 对推销产品的营业员服务是否满意,等等。

人们对一个对象会做出赞成或反对、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同时还会表现出一种反应的倾向性,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定势作用,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所以, 一个人的态度不同,也就会影响到他看到、听到、想到、做到什么事时, 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态度会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若想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行为, 必须造就消费者对该产品购买的定势, 也就是创设条件使消费者对该产品有好感的心理准备状态, 那么指导消费、诱导消费也就水到渠成。这里创设条件的内容, 包括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5.1.2 态度的成分

第五章 态度与态度的改变

第五章  态度与态度的改变

在家中的私人环境中,Brian的产品信念和行为成分的 态度影响下,他买了一种不贵的国产啤酒,而在高度 社会化的酒吧里,他买了一种较贵的进口啤酒。 这说明在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新招 主讲 消费心理学
经济贸易系
二、态度的特征
• [例] 消费者预先了解到某种商品在 使用寿命或功能上存在不足,但由于其 对商品外观具有强烈的好感或偏爱,因 而促成“明知故买”。 • [例] 对某一款电脑,消费者认为有 必要且愿意购买,但在行动上却因某种 原因一再拖延。
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获得认同。 对能够让消费者获得群体认同的产品/品 牌形成积极的态度,反之亦然

新招 主讲
消费心理学
经济贸易系
讨论
• 那些在公众场合使用的惹人注目或引人注 意的产品(如LV手包、卡迪拉克汽车、 BOSS服装……)经常与态度的哪种功能联 系在一起?
新招 主讲
消费心理学
经济贸易系
经济贸易系
新招 主讲
消费心理学
经济贸易系
新招 主讲
消费心理学
经济贸易系
第三节 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 一、影响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 二、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新招 主讲
消费心理学
经济贸易系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个体因素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情境因素 (三)影响态度改变的传递者因素 (四)影响态度改变的诉求特征 (五)影响态度改变的信息的结构特征 (六)信息评价:对广告的态度

态度的基本理论

态度的基本理论
1982年11月11日,强生公司举行大规模的 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公司董事长伯克先生 亲自主持。在此次会议上,他首先感谢新 闻界公正地对待“泰诺”事件,然后介绍 该公司率先实施“药品安全包装新规定”, 推出“泰诺”止痛胶囊防污染新包装,并 现场播放了新包装药品生产过程录像。
美国各电视网、地方电视台、电台和报刊 就“泰诺”胶囊重返市场的消息进行了广 泛报道,公众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情感的测量: 一般用李克特量表分别测 其感觉:非常愿意-愿意-无所谓-不愿意非常不愿意
行为倾向的测量: 一般用间接问题或直 接问题;一般有自由反应法、现场观察法
二、消费者的态度改变
1、什么是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商品和服务等表 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倾向。
2、消费者态度改变方式
态度包含情感的成分,所以不是中性纯客 观的。态度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本能的
态度有一致性
态度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2、态度的构成因素 态度要素模型
情感
(Affect)
行为意向 (Behavior)
认知
(Cognition)
认知(cognition)
反映的是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对产品或服 务的认识、理解、观点、意见等,是通过 感觉、知觉、思维等认识活动来实现的。
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主要内容
1

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

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

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

第一章

一、消费

1、消费的含义:

指人们为满足需要而耗费各种物质产品或非物质产品的行为和过程。

2、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生产消费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各种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的使用和耗费。

生活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耗费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动服务的行为和过程。

二、消费品

●1、什么是产品?人们通过交换获取的一切东西,他是用来使用或消费以满足某种渴

望和需要而提供给市场的一切东西。消费品的含义: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产品分工业品和消费品。

●2、消费品的含义: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

●3、消费品的分类: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非寻求品、消费品

三、消费者的含义:不同时空范围内参与消费活动的人和集体。

●1、从消费过程中考察消费者:需要者、购买者、使用者、影响者、决策者

●2、从消费品的角度考察消费者:及时消费、未来消费、永不消费

●3、从消费单位的角度考察消费者:个体消费者、团体消费

四、消费心理:

●定义: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耗商品及劳务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心理态势及其

规律。

●付款时的心理

●使用时的心理

●特点:

●所想的东西(认知)

●所感觉的东西(体验)

●所做的事情(行为)

●产生影响的事件和地方(环境)

五、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

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者行为学就是研究消费者的这些活动和过程以及影响这些活动和过程的各种因

素。

六、消费者市场

●1、市场是购买者的需求总和,即人口、购买力和购买动机三要素的综合体现。

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1、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对人、事和物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一定事物的喜恶、尊敬和蔑 视、同情和冷淡等。 行为成分: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2、消费者态度的层次:高度参与层次、低度参 与层次、经验学习层次、行为学习层次 3、态度成分的一致性 态度与行为 消费偏好
第二节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 1、凯尔曼理论 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 2、认知失调理论 3、多属性态度模型 二、影响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 1、消费者本身的因素 2、 态度的特点 3、外界条件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第三节 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1、改变态度的基本功能:改变效用、自我 防御、价值表达和知识功能。 2、改变态度的构成成分: 改变认知成分 改变情感成分 改变行为成分 3、利用依从技术:“登门褴技巧”;“低 球技术”;“吃闭门羹技巧”;等


一、态度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1、含义: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 为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 2、特点:对象性、习得性、内隐性、稳定性和 可变性 3、功能;认知功能、价值表达功能、自我防御 功能、效用功能 4、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二、消费者态度的构成



第五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A H
B
平衡
+ O
p
p + + O
p
p
X O
X
X
O
+
X


C
p
D
p
+
A
B
p p
不平衡
O + + X +
X +
+
X O
X
O
O
G H
-
E
F
平衡理论
Balance Theory
在认知不平衡的情况下,消费者有多种方式恢复 平衡状态. ⑴改变对相关人员的态度. ⑵对相关人员进行劝说使之转变立场. ⑶将三角系统中的某两个因素转变为无关联. ⑷对三角系统中某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归 因或解释.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态度的概述(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理论
第三节 态度的测量
第四节 态度的改变
第一节 态度的概述
第一节 态度的概述
1.1 态度的含义
态度: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情感上的感
受、认识上的评价和行动上的倾向。
态度的成分: 情感成分:消费者对商品的喜欢或厌恶、欣赏或反感的情感
认知失调论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消 除 认 知 不 一 致 或 认 知 失 调 的 途 径 改变其中的一个 认知使之与其他认知 相一致. 在不改变原来两个 人认知因素的条件下 增加新的认知

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Leabharlann Baidu
(3)内化阶段——是指人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
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
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也即形成一定的信
念、价值观,既理智又附带强烈的情感,因而也 比较持久和不容易改变。如大家现阶段都能自觉 地学习并发展自己,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努 力会有回报。 注意: 并非所有态度都将达到内化阶段,停 留在顺从和同化阶段。
(三)语义分化测量
(三)语义分化测量
技术领先 安全性高 质量好,性能稳定 产品配置和功能搭配 合理 性价比高 外观好 产品档次高 售后服务好 品牌信誉好 技术落后 安全性较低 质量差,性能不稳定 产品配置和功能搭配不 合理 性价比低 外观不好 产品档次不高 售后服务差 品牌信誉差
销售人员专业
销售人员不专业
二、诱因论
• 诱因论是从趋近因素和回避因素的冲突来看态度问题,
将态度的形成看作是权衡利弊后做出抉择的过程。
• 由于诱因冲突的复杂性,人在作抉择时总要对每种情况 进行评价,力图采纳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 • 公式:U=VP
三、认知相符论
人的信念和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 盾,就会存在一种内在力量推动其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 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
是一套热播的连续剧!陈金兰一直都在追着看。
案例:
• 自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完一集《甄嬛传》之后,陈金兰就成 了真正的孙俪迷了。她不但被此剧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而且 还被那细腻的情感波澜所感动。她对此剧的喜爱简直就到了欲罢 不能的地步。于是她用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一口气看了个够。 从此以后,她是孙俪剧必看! • 朱基不像他的太太那样对孙俪那么入迷,他喜欢的是港产片。但 他是乐意陪他太太一起看,还不时与太太讨论一下其中的某些情 节。在他看来,有机会和太太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看什么节目 倒是其次了。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五章 态度)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五章 态度)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 • • •
(一)旅游消费者态度影响旅游选择
(二)旅游消费者态度影响学习 (三)旅游消费者态度影响旅游活动的效果 (四)旅游消费者态度影响购买行为。 (五)旅游消费者态度可以形成对某些对象的偏好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二、态度与旅游偏好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四、态度的作用 (1)影响人的行为倾向
(2)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价
(3)影响情绪情感体验 (4)影响活动效率
知识拓展
应用于消费者态度测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态度测量法 1、瑟斯顿等距量表 2、李克特量表法 (二)语意差别量表
第五章 态度与旅游消费者行为
■第一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概述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图6-3 海德的P-O-X三角关系模型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美 费斯庭格) 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 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 或没做想做的事,会产生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这时就引起 了认知失调。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 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海德认为,态度的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 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若用符号“P”表示认知的 主体,“O”表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表示 态度的某个对象。如图所示,在图6-3(1)、图6-3 (2)、图6-3(3)、图6-3(4)情形下,P、X、O三 者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同样,在图6-3(5)、图6-3 (6)、图6-3(7)、图6-3(8)情形下,平衡状态被 打破。平衡理论运用在旅游消费者态度上,可以发现 消费者身边的人际交往群体对其态度改变形成很大的 作用,消费者对某一旅游产品的态度很有可能与其身 边关系亲密的亲友态度相一致。 注:符号“+”表示正关系,符号“﹣”表示负 的关系。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 根据是: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时,为平衡的结 构;当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时,为不平衡的结构。

研修班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态度)

研修班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态度)

三、费舍宾理论 1、多重属性模型 每个产品都有多个属性,如价格、口味、 包装、功能等,消费者在了解一种产品时,必 然先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对产品的 各种属性加以认识,从而形成某种信念。这种 信念又会引起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一种肯定或否 定的情感性评价。所以消费者对某个对象的态 度取决于他对该对象所拥有的几个或多个属性 的信念和情感评价。
三个组成部分的一致性
某个成分的变化将导致其他 成分的相应变化 (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
启示: 营销者可以通过提供信息、音乐、或其他 刺激来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或情感, 前提是使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保持一致。
必须记住: 行为成分只是一种反应倾向,并不是实际 的行为。反应倾向在许多情况下不一定通过购 买显示出来。
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做 出的,因此,特定的消费者对某个产品的情感 反应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情境1:为准备考试而熬夜 情境2:想安静入睡 “健怡”可乐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能够提神 正面情感(1) 负面情感(2)
在三种成分种,情感成分是态度研究的中 心,因为它总结了消费者对某品牌喜欢还是不 喜欢的偏好。 品牌信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评估, 而情感性评价是倾向性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1、认知成分(信念) 由消费者关于某个事物的信念所构成。 例如:“健怡可乐” ♦几乎不含热量 ♦含有咖啡因 ♦是一家大公司生产的 必须记住:信念不必是正确的或真实的, 它们只要存在就行。

第五章 旅游消费者态度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PPT课件

第五章 旅游消费者态度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PPT课件

❖ (2)期望—效价理论 ❖ 该理论假定,个体采取某种态度,取决于它对这种态度结
果利弊的仔细衡量,它认为,人们总是倾向于采取最有可 能会带来好结果的立场,而拒绝最有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的立场。 ❖ 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某个特定结果的价值V;其二,预 期该结果出现的概率P。主观效用U=V*P,当U足够高时, 消费者对该消费行为产生肯定态度;反之,则是否定。
❖ 2)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态度 的影响因素
❖ (1)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态 度的类型
❖ 在旅游目的地的态度上,旅游 消费者比较常见的几种态度: ①向往 ②期待 ③好奇 ④回避 ⑤抵制
❖ (2)影响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态度的因素 ❖ 影响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态度的因素大致分为三大方面: ❖ ①消费者个体本身的因素 ❖ ②消费者所处的外部环境 ❖ ③目的地。
❖ 2)旅游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 (1)平衡理论 ❖ 海德在1958年提出的平衡理论,论述了个体在人际关系和事物态度
中 通 过 改 变 自 身 最 少 的 情 感 关 系 来 获 得 认 知 上 的 平 衡 ( Heider , 1958)。这种理论通常用一个人(主体P),另一个人(主体认识的 另一个体(O)以及态度对象(X)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这三者之间 有以下六种关系模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4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的策略
❖ 1)更新旅游产品与服务、提升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 ❖ 在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更新、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在

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五章

四、气质理论对营销活动的意义
第一,根据消费者的气质特征,能更正确地理解消费行为和活动的 某些特点。 多血质 愿意接受新事物 粘液质 保守
第二,掌握消费者气质类型的表现特征,在销售中因势利导。
采用不同的推销方法
第二节 消费者的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
1.定义 性格是指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倾 向。

2.依据兴趣与指向对象的关系:

直接兴趣: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 间接兴趣:由事物或活动未来的结果引起的

三、兴趣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1.有助于消费者为未来的购买活动作准备; 2.能使消费者缩短决策过程,尽快作出购买决定并加以执行; 3.可以刺激消费者对商品的重复购买或长期使用。
四、兴趣对消费行为及营销活动的影响
三、气质与消费行为
气质类型与购买行为
气质类型
购买行为表现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活泼热情,善交际,易 受影响,改变主意快, 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心急口快,不愿反复比 较、选择,易冲动,忍 耐性差,易烦躁和反感 认 真、冷 静、慎 重、细 致,不易受暗示及影响, 喜 欢独立 挑选, 动作缓 慢 拘谨,优柔寡断,敏感 多疑,小心谨慎,动作 迟缓,反复挑选
2.组成(性格的特征)

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2019/1/19
19

5. 态度、信念和行为 (1)态度与信念 费希本多属性模型 信念与整体评估无关的情况 产品是享乐性产品时容易偏离 信念可能与消费者决定无关:麦当劳
2019/1/19
20
(2)态度与行为
费希本行为意向模型 对费希本多属性模型的改进
更重要更科学的测度:衡量对购买行为的态度, 而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态度 基于如果使用该品牌来评价:修正了对信念的 界定,认为信念不是某品牌被感知的属性,而是 某行动被感知的结果
态度有助于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严峻 环境及难以正视的事实 广告可利用消费者对被“社会流放” 的 心理,发展消费者对被社会接受、自 信和吸引力有关品牌的积极态度。
2019/1/19 7
知识功能 态度帮助消费者组织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信 息,减少了不确定和混乱信息。
帮助组织日常基础的信息,排序信息, 屏弃不相关信息 形成产品或品牌或购物的知识 可能与客观事实相符或不符
(一)信念:认知成分
消费者信念是指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的属 性及其利益的知识。 (信念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念是因为品牌的特征(属 性),每一个特征都能带来利益。
2019/1/19
12
1、客体—属性信念
客体即态度的对象。属性则是指客体所具备或 不具备的特性、特征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转变有以下两种形式: 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但方向不变,称为
一致性转变。 用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即方向改变,
称为不一致性的转变。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营销策略都 是针对改变原有态度强度一步步进行的。 其方法是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漠不关心转 变为对产品的接受,或由对产品的接受 转变为对产品的偏爱乃至忠诚。
➢内化
• 内化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商品本身或服务 以及他人的看法等表示相信和接受,并最终 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行为体系的一个 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态度只有达到内化阶段 才是稳定的、持久的和难以转化的。
态度形成的整个过程以某人初到四川不 习惯川味为例。
• 一般地讲,消费者在接受某一商品或服 务之前,总要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当然, 在每个阶段的具体发生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具 体表现,甚至有的消费者在心理上直接跳过 某个过程,就可以对某一商品或服务形成了 最终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或是对一些事物 可能只停留在服从或同化阶段。
如消费者认为:“我很喜欢海尔牌号 的冰箱”,或“海尔冰箱没有什么特别之 处”,都是对该产品感情上评价的结果。
这些感情体验伴随着消费者的购买活 动的整个过程。
➢ 行为倾向
是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 向,意向不是行动本身,而是采取行动 之前的准备状态。
我们研究态度中的行为倾向成分常 常根据态度中的感情成份推测。一个人 非常喜欢某一商品,会促使他积极行动 实现购买行为,反之,我们也可以从完 成的行动来推测他的行为倾向性。

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消费者态度

消费者行为学第五章消费者态度

情境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传递者对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影响
传递者的可信度 专长性(传达者相关的知识经验) 可靠度(传递者的身份问题)
对传递者的喜爱程度 外表的吸引力 相似性 参照群体
传播特征与消费者态度改变
态度信息与接收者(消费者)态度的一致性 论点的质量或强度 恐惧的唤起 幽默的运用 单面论述与双面论述(药品的功能和副作用)

5.2消费者态度形成理论 5.2.1学习论 霍夫兰德(C· Hovland):人的态度同人的习惯一 样,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在获得信息和事实的同 时也认识到与这些事实相联系的情感与价值。
三种学习方式 联想(中性与积极或消极含义的概念相匹配) 强化:消费者满意 模仿:对榜样的模仿


态度形成和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顺从:只有行为上的配合,个体对行为的 态度主要受奖惩原则支配。(先有行为倾向) 第二、认同:基于对态度标的物的喜欢产生。 (先有情感) 第三、内化:个体把情感认同的东西与自己持有 的信念,价值观等联系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先有认知)
5.1 消费者态度概述

5.1.1 消费者态度的含义 态度(attitude)是人们在自身价值观 和道德观基础上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 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 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消费者的态度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活动 中,对商品、商家、服务等方面持有的评 价、情感和行为倾向。

消费者行为学 第5章 态度

消费者行为学 第5章 态度

13
第五章 态度
第4节 认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
四、购买意向与行为间的关系 购买意向被显示为是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营销人员和经济学家都已使用购买 意向去预测未来的行为。营销人员还使用消费者购买意向来评估多种的新产品概念和广告主题 。经济学家则应用消费者意向去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但意向与行为间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以意向预测行为并不总是完满的。 五、行为对态度的联系 不仅消费者的态度影响行为,而且行为也能影响随后的态度。有三种情况可能产生行为对 态度的影响: (一)认知不和谐 (二)被动学习 (三)预期的不确定
第1节 态度的定义与功能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客观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这一客观对象包括人、物、事、观念 、信念等。心理学认为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份。认知成份是指个体在对对象的认 识与理解的基础上所做出的评价;情感成份是指个体对于对象的好恶;意向成份是个体对对象 的反应倾向,即采取行为的准备状态。 归纳起来,态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态度有一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份组成的。 2、态度具有一定的对象,这种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一个人、一个物体或者、一条广告等等 ,也可能扩大列一个团体、一类产品、一家商店和整个企业;此外,抽象的思想观念也可以成 为态度的对象。 3、态度是学习的结果,因此,它既不是生来俱有的,也不是万古不变的。先天的需要对 态度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后天的知觉与学习则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起着决定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消费者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界定
第一种看法:态度主要是情感的表现,或反映的是人们的 一种好恶观。(瑟斯顿、赖茨曼)
第二种看法: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的统一。(罗森伯格)
第三种看法:态度是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综合体。 (弗里德曼) 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 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你为什么会讨厌日本人? 为什么会崇拜明星? 以前喜欢老师为什么现在又讨厌了? 。。。
学习论
诱因论 认知相符论
态 度
一、学习理论
• 人的态度同人的习惯一样,是通 过后天学习得来的。人们在获得 信息和事实的同时,也认识到与 这些事实相联系的情感和价值。 顺从阶段
表面上,与他人、 群体表现的一致。
• 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联想、强化 和模仿三种方式形成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语义分化测量
(三)语义分化测量
技术领先 安全性高 质量好,性能稳定 产品配置和功能搭配 合理 性价比高 外观好 产品档次高 售后服务好 品牌信誉好 技术落后 安全性较低 质量差,性能不稳定 产品配置和功能搭配不 合理 性价比低 外观不好 产品档次不高 售后服务差 品牌信誉差
销售人员专业
销售人员不专业
• 售货员对你不太搭理,你可能会说:“怎么用这样的态度
对待上帝?!”
案例:
• “快快快!打开江苏卫视!”一阵急促的声音从梳洗室 传来。还没等朱基反应过来,他的太太陈金兰就已经站 在他的面前。她一边用手巾擦着头上的水,一边拿起桌 上的遥控器,迅速地打开电视,找到江苏卫视。很快,
电视的画面上就出现了“那时花开月正圆”的字样。这
减少或消除认知因素冲突失调的途径主要有:
(1)改变某一认知因素或行为,使其与自己持有
的其他认知趋于协调。“陌生的地方不安全”和“到 陌生的地方旅游可以增长见闻”这两个认知因素不协 调,一个人把前者改为“有许多到陌生地方旅游的人 都安全回来了”,如此,便可达到认知协调了。
(2)强调或减弱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或强度。比如, 强调旅游的重要性:“我喜欢旅游,旅游可以开阔视野、
如果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后对其不满意或者别人对
它评价不佳,那么消费者便不会再次使用,这是负 面的强化。
模仿:态度还可以通过模仿得到。人不仅
模仿榜样的态度的外部特征,也吸取着榜样态 度的内涵。
营销中的应用:消费者通 过对名人和重要参照群体 的模仿,形成与后者相一 致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并 通过消费方式与活动表现 出来。
是一套热播的连续剧!陈金兰一直都在追着看。
案例:
• 自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完一集《甄嬛传》之后,陈金兰就成 了真正的孙俪迷了。她不但被此剧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而且 还被那细腻的情感波澜所感动。她对此剧的喜爱简直就到了欲罢 不能的地步。于是她用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一口气看了个够。 从此以后,她是孙俪剧必看! • 朱基不像他的太太那样对孙俪那么入迷,他喜欢的是港产片。但 他是乐意陪他太太一起看,还不时与太太讨论一下其中的某些情 节。在他看来,有机会和太太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看什么节目 倒是其次了。
瑟斯顿等距量表编制程序如下:
(1)确定主题:确定一个构成态度问题的主题, 如宗教、死刑、安乐死等。
(2)搜集意见:以一般人对安乐死的态度为例, 搜集各种不同意见,每人写一意见写于一卡片上。
(3)意见分类:请多位评判(100人以上)将代表 各种意见的卡片,按“极同意”到“极反对”的 程度分为十一等级,最中间的是中立的意见,并 逐项计算其累积次数。
可口可乐太贵了
咖啡因不利于健康
我更喜欢百事可乐
• 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人们对他的 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
(三)语义分化测量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发展的一种态度测量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语义分化测量表被广泛用于 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 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 语义差异量表以形容词的正反意义为基础,在每一个 形容词和反义词之间有约7-11个区间,我们对观念、事物 或人的感觉可以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两个相反形容词之间的 区间反映出来。首先列举几组反义词如“有趣”与“无 趣”,“复杂”与“简单”,“和谐”与“混乱”,“传 统”与“现代”等等。然后让人们填写下面的的表格。从 被试者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他对这种事物的 评价。
二、诱因论
• 诱因论是从趋近因素和回避因素的冲突来看态度问题,
将态度的形成看作是权衡利弊后做出抉择的过程。
• 由于诱因冲突的复杂性,人在作抉择时总要对每种情况 进行评价,力图采纳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 • 公式:U=VP
三、认知相符论
人的信念和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 盾,就会存在一种内在力量推动其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 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
第五章 消费者的态度
1. 2. 3.
4.
消费者态度概述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 消费者态度的测量 消费者态度的改变
日常生活中的态度
• 态度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频繁,下面是几个例子: • 老师经常会对那些学习不努力的同学说:“要注意端正你 的学习态度!” • 你和父母因一些问题发生争执了,你的父母会责备你: “不要用那样的态度对我!”


• 访问10位以上的外班同学,运用语义分化 测量表法,测量他们对学校任意两个餐厅 或两个窗口的态度。并根据你的调查结果,
为这两个餐厅提出改进意见。
二、投射法
1、主题统觉测验 2、作业投射法
• 阅读:八卦的心理投射
主题统觉测试法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 • 要求被试将所看到的图画,编成一段故事,故又称为 “绘画解释法”。这种方法用于市场调查,即让消费者 看一些内容含糊的图画,然后,要求他编出一段故事, 来说明所看到的图画。通过解释,可掌握消费者的潜在
凯尔曼 的态度形成阶段论
(1)服从阶段——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的报酬或为 了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称为服从。也即 在社会影响下,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外显行为,但 对于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太多的 情感成分。如小学生的学习态度。 (2)同化阶段——特点是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 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 相一致。自愿、自觉,如中学阶段。认识不一定很 深刻,但比顺从阶段的态度带有更多的情感成分, 也更为积极主动。
案例启示
• 陈金兰因《甄嬛传》一剧对孙俪有了很好的印象,
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最后成了孙俪迷。由此可见态
度对消费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 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是拒绝还是接受,是回避还 是购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态度。 • 本章着重研究态度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问题。
探讨态度的功能以及态度的改变策略。
不协调的强度。
5.3 消费者态度的测量
1. 2. 3.
4.
态度量表法 投射法 行为观察法 多属性态度模型
一、态度量表法
(一)瑟斯顿等距量表,是由瑟斯顿 为测量品质态度而设计的一项技术,即从 单一的维度测量态度。 使用瑟斯顿技术编制量表的重点是搜 集与所研究的态度主题有关的广泛的见解, (比如死刑)从相当消极--中等程度--相当 积极排列。
平衡论
认知 失调论
1、平衡理论
认知的平衡状态是一种理想的或令人满意的状 态。如果认知上出现了不平衡,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紧
张、焦虑和不舒适、不愉快。为了从不平衡状态恢复
到平衡状态,需要改变现有的某个认知或添加一种新 的认知。
例:P-消费者,O-商场工作人员,X-品牌,
P + +
O
+
X
• 消费者对商品购买动 机强烈,营业员服务 热情,耐心帮助挑选, 并肯定这种商品,使 消费者实现满意的购 买,心理状态平衡。
• 认知失调理论: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 认知均衡理论: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2、认知失调论
•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 关于自我、自己的行为以及环境方面的信念、 看法等。当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相互冲突和不协 调时,消费者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
这种矛盾和冲突,力求恢复和保持认知因素之
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
强化,对态度同样起有着重要的作用。强化,
有分正面强化和负面强化。有时,消费者同时受 两方面的强化,此时,强化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所起的作用取决于两种强化的相对程度。(吸烟) 营销中的应用: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某样产品时, 对其产生满意的感觉,又或者身边的人对其表示赞 赏,那么下次便会继续购买此产品,这是正面强化。
认同阶段
乐于与周围的环境、 他人或群体的要求 保持一致。
内化阶段
个人把情感认同的东 西与自己持有的信念、 价值观等联系在一起, 使之融为一体。
学习理论
• 观点:人的态度主要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三 种方式形成。 (1)联想:两个或者多个观念之间的联结通道, 由一个观念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
(2)强化:增加态度形成的可能性。
二、消费者态度的构成——ABC模型
认知(Cognition) 消费者关于某个事物 的各个属性的信念
态度的构成
情感(Affection)
消费者关于某个事物 的感情或情绪性反应
行为(Behavior)
消费者关于某个事物 的反应(行动)倾向 是否购买? 是否向朋友推荐产品?
对刘德华(或周杰伦。。。)的ABC态度模型
(5)态度的潜在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但不能
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他的言论和行为来加以推测。
四、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1、消费者态度将影响其对产品、 品牌的判 断与评价; 2、态度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进而影
响购买行为。
5.2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
增长见闻、结交新朋友。给沉闷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
不要为了可能遇到的风险而牺牲旅游的乐趣。”这样也 可以协调认知因素。
(3)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新的认知
因素。比如,若无法改变对“陌生的地方不安全”的看 法,则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在信誉良好的旅行社帮助 下到陌生的地方旅游可以减少风险,避免因语言不通、 道路不熟、文化冲突等带来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降低
(3)内化阶段——是指人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
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
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也即形成一定的信
念、价值观,既理智又附带强烈的情感,因而也 比较持久和不容易改变。如大家现阶段都能自觉 地学习并发展自己,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努 力会有回报。 注意: 并非所有态度都将达到内化阶段,停 留在顺从和同化阶段。
(3)模仿:通过模仿习得态度。
联想,是两个或多个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
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例如, “学生”一词只表明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人,是一 个中性概念。但若多次与“偏激”联结,就会导致 “学生是偏激的”偏见。 营销中应用: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如 果经常受一些正面的宣传影响,消费者便会形成对 这种产品的偏好,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持积 极肯定的态度。(农夫山泉)
• (4)定量表值:按累积次数为标准,查看50%的累积次
数(中位数)正好落在十一类级的那一位置,该位置即代 表一般人对此问题所持态度的量表值。 • 以对安乐死的态度为例,如累积次数的50%落在第九 与第十等级之间,量表值即为9.5,这表示一般人对安乐 死一事的态度接近“极反对”的一端。瑟斯顿态度量表编 制方法发表后,已成为社会调查问卷编制的典型方法之一。
(2)态度的针对性。主体---客体,如品牌、
商场、价格、服务、广告等。
(3)态度的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 种心理成分构成,通常这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 的。 (4)态度的稳定性。一经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
甚至逐步成为个性的一部分。所以对消费者进行影
响,最好在他们态度为稳定、尚未形成的时候。
认知
我在电视上报纸杂志里经常关注他的 消息,他很酷很有才华
情感
提到他,我就很幸福、激动。。。
行为
如果他开演唱会,我一定去, 哪怕 票价很贵。。。
三、态度的特点
社会性
针对性
协调性
稳定性
潜在性
三、态度的特点
(1)态度的社会性。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 过接触、观察、了解习得的。亲身体验、 广告、他人评价。
瑟斯顿等距量表设置的缺点:
一是量表确定费时、费力;
二是评定人员的选择有一定的差异性,因
此,当评定人员态度和实际被调查者态度
发生较大差异时,会使这种方法失去信度; 三是无法反映被调查者的态度在程度上的 区别。
(二)利克特量表
很同意 同意
我喜欢可口可乐的口味
既非同意也 不同意 很不同意 非不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