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优

质课公开课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都有购物的经历,如果老师给你一张购物小票,你能读懂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二、探究新知

(一)研学“单价、数量、总价”

1、导入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亮亮超市单号:63-时间:2019-4-15

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

矿泉水2元4瓶8元

饼干5元6盒30元

巧克力6元2块12元

苹果8元5千克40元

购买件数:14应付总额:90元

付款金额:100元找零:10元

学生交流

学生看购物小票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看,有序说。如,XXX买了4瓶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用了8元)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1)理解“单价”

①同学们很棒,很会窥察!在这张小票里有三个紧张的词语:单价、数量、金额。金额在数学上又叫总价。

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表示什么?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2元。饼干的单价是5元,表示什么?一盒饼干的价钱是5元。

谁来报一下XXX的单价是(),表示什么?

谁来概括一下什么是商品的单价呢?

(单价就是每件或单个商品的价格)

②说一说生活中的“单价”

师:教师也收集了一些商品的单价,请看大屏幕。教师先说:“一条毛巾是25.5元,也能够说成毛巾的单价是25.5元。”学生接着说一箱牛奶48元,牛奶的单价是48元,一瓶洗衣液24元,洗衣液的单价是24元。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还知道买了多少商品,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

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生概括并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1)买3个篮球要240元钱,每个篮球多少元?

(2)鱼每千克10元,40元钱能买几千克鱼?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总价÷数量=单价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价÷单价=数量

师归纳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二、巩固提升

1、做一做

(1)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2)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①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②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钱?讨论交流

独立思考

后汇报交

学生之间

可以取长

补短

培养学生

动脑动口

的能力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板书

汇报交流

突出重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五、说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在教学中我主 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探究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和猜想验证法等方式 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学法上,学生自 主探索、操作验证、合作交流、质疑问难,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小结: 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
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 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设计意图:采用与上一例题相同的教学思路设计这一环节的教 学,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块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都是生活中常 见的数量关系。 生2:常见的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生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总结和应用数量关系。 …… 【设计意图:梳理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 解并掌握这两种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 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小学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公开课教案

1小学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公开课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书第28-29页例2、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合单位,认识总价、数量、单价,路程、

时间、速度,理解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这两类常见的数量关

系,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抽象、概括其中的数量关系,体验模型思想;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插等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感受现实中蕴含大量的与数量有关的问题;能主动参与数量关系的分析与概括活动,培养有据思考、说理严密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爸爸去哪儿》南通站开始了,多多和阳洋接到了新任务,

立即分头行动,我们一起去看看。

多多: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2元

阳洋: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5元

师:这儿总共用去的元数,我们称为总价。多多的话可以这样说:

我买乒乓球的总价是12元,阳洋的话可以怎么说?(请生回答)师:你学得很快!你觉得谁买的乒乓球便宜些?为什么?有不同

意见吗?

师:看来比较谁买的便宜,不能只看总价,还要看买的个数,又

叫数量。他们各买了多少个?我们一起来看

现在,你能判断他们谁买的便宜些吗?你是怎么想的?你列了算

式,是吗?我们把算式写下来。

生:124~3=4 (元)154-5=3 (元)师板书算式

师:4元、3元分别表示什么?

师:买一个球的价钱就是单价,这时多多买的乒乓球的单价是4 元,阳洋买乒乓球的单价是3元,谁买的便宜?你觉得单价跟什么有关?

生可能会说出数量关系式。

齐读,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例4、例5)》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例4、例5)》公开课课件
8. 有60元,买3份,有几种买法?
3种 第1种:每份18元的买3份; 第2种:每份18元的买2份,每份21元的买1份; 第3种:每份18元的买1份,每份21元的买2份。
练习九
9. 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 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从县城 到王庄乡有多远?
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25×10=2250(米)=2.25(千米)
速度 时间 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 … …
探究新知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70×4=280(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225×10=2250(米)=2.25(千米)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热热身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80 千米,3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0 × 3 = 240(千米) 答:3 小时行驶240千米。
2. 一支钢笔 5 元钱,3 支钢笔多少元钱?
5 × 3 = 15(元) 答3 支钢笔15元钱。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 系,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已知单价和数量, 求总价。
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 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已知数量和总价, 求单价。 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

(公开课设计)《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公开课设计)《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市级公开课《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单价、速度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正确掌握复合单位的读写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们去解决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量关系的作用,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抽象出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关系

1.整理信息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今天就从购物开始研究,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想办法整理题中的信息吗?拿出自备本,自己试着整理。

交流,对比2种写法:12元和每支12元。

2.改写单价

介绍复合单位的写法和读法。

12元/支表示什么意思?

每本3元,你能用这样的复合单位表示吗?自己在自备本上改一改。

3元/支表示什么意思?

3.现在经过这样一整理,你能很快求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

4.抽象数量关系

介绍单价、数量、总价。

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单价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么发现的?能结合上面的例子说一说吗?

小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购物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已知商品的单价和数量,都可以用单价×数量求出总价,所以我们总结出这样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

5.丰富数量关系

老师也买了一些商品,这是购物单,考考你,请你算一算、填一填。

已经知道猕猴桃的什么?你是怎么求到猕猴桃的总价的?

怎么求到牛肉干的单价的?你是怎么得到的?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生3: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

师:为什么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求一共用的钱数要用乘法解决?

学生画图说明: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就知道了每份是几,知道买了多少,就知道有这样的几份,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在求几个几是多少,因此这3道题都用乘法计算。

小结: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就说明了用乘法解决这类问题的道理,还发现它和原来学过的“几个几”密不可分,你们真会思考。

(二)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这三个数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生:单价×数量=总价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学生提出疑问:单价和总价都表示价钱,怎么区分呢?

(1)从价签上认单价。

交流后小结:只要是每件商品的价钱,就是商品的单价。

(2)在小票中辨认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在超市的购物小票上也有单价、数量、总价。哪个是单价、哪个是数量?

学生交流;根据小票上的提示,小星号前面的是商品的数量,小星号后面的是单价,金额表示的是总价。

(3)从称重商品标签上辨别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称重商品上贴着小标签,上面的信息比较多,你能从标签上找到单价、数量和总价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小结:像这种需要称重的水果、干果、杂粮等商品,标签上有2个价钱,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区分单价、数量和总价。

三、巩固练习

(一)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解答出来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人教版数学四上《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上《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4、《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内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第52~5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并口答列式。(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1)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

(2)用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

(3)用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师:你能自己列式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

(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着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符号。

2.能够准确表达常见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3.能够应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数量关系的定义

数量关系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数量联系。在数学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包括等于、大于、小于、不等于等。

2. 数学符号的使用

在数学中,常用的符号有: - 等于(=) - 不等于(≠) - 大于(>) - 小于(<)- 大于或等于(≥) - 小于或等于(≤) - 加法(+) - 减法(-) - 乘法(×) - 除法(÷)

3. 常见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等于的数学表达式:a = b

2.不等于的数学表达式:a ≠ b

3.大于的数学表达式:a > b

4.小于的数学表达式:a < b

5.大于或等于的数学表达式:a ≥ b

6.小于或等于的数学表达式:a ≤ b

4. 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应用常见数量关系,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问题:小明和

小红两人比赛跑步,小明比小红快30秒,小明用时1分钟40秒,求小红用时。

解答:设小红用时为x秒,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列出如下的数学表达式: 1

分钟40秒 = x秒 + 30秒换算成数学表达式为:100秒 = x秒 + 30秒化简得:x 秒 = 70秒所以小红用时70秒。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数量关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数学符号

通过课件和黑板,简要介绍常见的数学符号及其含义,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些符号。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加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和等于它们的总量。

2. 减法数量关系: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等于它们的差。

3. 乘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相乘等于它们的乘积。

4. 除法数量关系: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它们的商。

5. 其他常见数量关系: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数量关系。

2. 难点:理解和运用其他常见数量关系,如倍数关系、比例关系等。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量关系。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数量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数量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4. 游戏环节: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数量关系。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

1. 评价内容:学生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练习题、游戏环节表现等。

3. 评价指标:正确性、熟练度、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能够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方程、图表等方法表示数量关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加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和,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和。

2. 减法数量关系: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两个数的差。

3. 乘法数量关系:两个数的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积。

4. 除法数量关系: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两个数的商。

5. 应用题: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行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常见的数量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

2. 运用探究发现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采用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量关系;

2. 探究新知: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数量关系;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动脑,巩固所学知识;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例4)

(二)民主导学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2.能够采用各种方法解决数量关系的问题;

3.能够用自然语言和符号化语言描述数量关系

二、教学重点

1.差的概念及其应用;

2.倍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3.比的概念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

1.不同的数量关系之间的转化和计算;

2.抽象概念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

1.情景演示法;

2.问题解决法;

3.运用技能训练法;

4.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 情景演示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来介绍差、倍数和比的概念,例如:

1.海拔差

(1)以北京市为例,寻找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比较它们之

间的海拔差;

(2)以珠穆朗玛峰为例,介绍它的高度和它所在的地区的海

拔高度的差距。

2.倍数的比较

(1)介绍不同的化妆品的价格及其容量,让学生计算它们之

间的差距,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

(2)小组合作,测量不同学生的容积,计算他们的差距并比

较大小。

3.比值的比较

(1)以拉长的距离为例,介绍使用绕组计算比值与角度的关系;

(2)分组合作,让学生比较不同人的身高与体重之间的比值,

从而掌握比的概念。

(二)问题解决

1.读题找关键词;

2.分析问题本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3.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例如,通过以下问题来落实这些方法:

1. 一块石头重85克,一块砖头重1.2千克。两者重量之比是多少?

(分析:问题要求我们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比,需要把两个物体的重量进行单位的转换,即先将石头的重量转换成千克,然后进行计算。)

解:1.2 / 0.085=14.1,则重量之比为14.1:1。

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米,求它的边长。

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课件

常见的数量关系优秀课件

70×4=280(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225×10=2250(米)
… … …
速度 时间 路程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 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上面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
10×4=40(元)
… … …
… … …
单价 数量 总价
单价 数量 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二、探究新知
在生活中我们还会这样表示单价,说说它表 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说一说,算一算。
(1)橙汁每瓶4元,一箱12瓶共多少元?
(2)每箱橙汁40元,200元可以买这样的几 箱?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10×4=40(元)
都是已知每件商品 的价钱。
还知道买了多少件 商品,最后算……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二、探究新知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你知道单价、数量与 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2)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80×3=240(元)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Baidu Nhomakorabea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数学教案常见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能够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加法: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例如,2 + 3 = 5。

2. 减法:两个数相减的结果叫做差。例如,5 3 = 2。

3. 乘法: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例如,2 ×3 = 6。

4. 除法: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商。例如,6 ÷3 = 2。

5. 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计算路程和时间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数量关系及其应用。

2. 示例法:教师通过给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数量关系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二、讲解加法(10分钟)

1. 教师介绍加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演示加法的运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加法运算。

三、讲解减法(10分钟)

1. 教师介绍减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演示减法的运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减法运算。

四、讲解乘法(10分钟)

1. 教师介绍乘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2. 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演示乘法的运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乘法运算。

五、讲解除法(10分钟)

1. 教师介绍除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设计
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
1)、小林每分钟走60米,他15分钟走多少米?
2)声2)、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多长时间?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1、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2、提出一个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问题。
3、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600米,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他从家出发步行9分钟,能到达学校吗?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生:速度X时间=路程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已知路程和速度怎样求时间?如果已知路程和时间呢?
小结:在路程、速度和时间里,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试着写出其他的速度。
1、)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9厘米,可写作——读作—
2、)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读作——
3)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读作——
4、)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读作——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五、深入探究,回归系统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练习九第3、5、7题
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价格行程问题
80x3=240(元)70x4=280(千米)
10x4=40(元)225x10=2250(千米)
单价x数量=总价速度x时间=路程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
还可以说成:汽车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可以写成70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小结:在单价、数量和总价里,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4、完成P52“做一做”。
三、检查交流,探求规律
(二)学习例5,研究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读法。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我们把一辆汽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教学源自文库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实际含义。
2、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单价、速度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
1、教学单价的概念
2、学习例4,解答下面的问题。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4千克多少钱?
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3、你发现了单价、数量与总价有什么关系?
生:单价X数量=总价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怎样求数量?那如果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呢?
教学难点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观察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购物单、挂图
课前预习
教材第2、3页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出示超市购物小票、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研究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