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前方》教案(最新)

合集下载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章《前方》。具体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理解、词汇学习、语法分析和写作技巧。

1. 文章阅读理解:详细讲解文章的主旨、结构、论点及论证方法。

2. 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如:前沿、探索、挑战等。

3. 语法分析:分析并讲解文章中的难点语法,如:定语从句、非

限制性定语从句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结构、论点及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

解能力。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新词汇,扩大词汇量。

3. 掌握文章中的难点语法,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文章中的难点语法,如定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

句等。

2. 教学重点:文章阅读理解、词汇学习、语法分析和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探险家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前方”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阅读理解: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检验阅读理解能力。

3. 词汇学习:讲解课文中的新词汇,让学生做好笔记,并举例说明。

4. 语法分析:分析文章中的难点语法,结合例句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阅读理解、词汇填空、语法改错等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1. 黑板左侧:列出本节课的新词汇和短语。

2. 黑板右侧:展示文章结构、难点语法和写作技巧。

3. 中间部分:板书随堂练习的答案和解析。

七、作业设计

《前方》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思路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句型和语法。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

1. 教学文本: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第三单元《前方》阅读文本。

2.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句型和语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10分钟)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并与同桌交流。

3. 合作学习:

(15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

(2)各小组选择一个讨论主题,进行汇报展示。

4. 课堂讲解:

(15分钟)

(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2)教师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用法。

5. 练习与反馈:

(10分钟)

(1)教师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进行反馈。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课文内容,巩固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苏教版必修1教案:《前方》

苏教版必修1教案:《前方》

前方

【三维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

2、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

3、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

【教学流程及内容】

一、导入

要求学生仔细看课本上的图片,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曹文轩作家也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写下了摄影散文《前方》。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摄影的优势是视觉的直观性,散文的优势是可以自由联想,摄影散文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散文。

二、文本研读

文章从画面切入,但对画面本身并未作细致具体的描摹,而是直接展开联想,写感想,写感触,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由此可看出文章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几句话。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其中“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是核心观点。

2.关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作者分析了几点原因?

四点:出于古老的天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出自无奈,理想的诱惑。

3.作者认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为11节开头的承上句中。

4.“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能否去掉?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

江苏省睢宁县文华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江苏省睢宁县文华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 前方》教案

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

第二板块乡关何处《前方》

高一语文编号:主备人:田正平审核人:崔艳丰

【学习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解读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

3.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

【重难点预测】

1、解读文中内涵深刻的句子。

2、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3、虚实结合的写法。

【知识链接】

摄影散文:摄影散文由摄影和文字构成。即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它兼具摄影的视觉性和散文运用语言表达的自由性两种审美特点,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思维导图】

画面切入(1)——展开联想,写感触( 2-11)----回到照片(12)

【自主学习】

1. 读准下列加粗字的字音

迁徙袭击按捺不住憔悴

惶惑颠簸篇幅抛锚

惦念崔颢温馨

2.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前方》是否也采用了这个思路呢?请大家快速阅读文本,并思考本文思路。

【明确】第1段画面切入

第2-11段展开联想,写感触

第12段回到照片

2、找出文中直接写照片的段落,并思考他们各自的作用。

3、在联想的这一部分中,作者由这幅画面想到了什么内容?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

【明确】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核心观点)

②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远的家、家园和家乡。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6.孤独之旅》优质课教案_5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6.孤独之旅》优质课教案_5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是九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坚强的成长历程。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真正读懂“孤独”,迎接成长中“孤独”,丰富人生内涵,树立奋进的信念。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如鸭群、芦荡、风雨)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四句语言,并结合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为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从朗读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二、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戏称,一旦升入初三,人生将与寂寞握手,和孤独相聚,拖着太多的疑惑与不甘。他们似乎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稳重,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也已经具备了一些能力,但不够全面、客观,看问题也不够深入。他们所说“孤独”,更多时候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更多的是面对考试压力时反映出来的较情绪化的表现,甚至有时是对现实的畏惧,是需要我们适时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历程。

2.学习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心理所起的重要作用。

3.学会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

四、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对表现情感、心理所起的重要作用。

《前方》教学思路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思路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思路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前方》为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具体章节为第三十三课,内容包括对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

描绘和深入的思考,表达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以及句式,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

勇敢面对未来的信念。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学会分析课文内容,提炼文章

主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课文生词、短语的学习,以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难点:理解作者对未来追求的情感表达,以及文章的深层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追求梦想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未来

的思考,引入课题。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3. 生词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生词,教师进行讲解。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提炼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未来的追求。

5. 例题讲解:讲解与课文相关的典型题目,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课文《前方》

2. 生词:勇敢、追求、向往、挑战等。

3. 文章主旨:对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未来的向往。

(2)分析文章中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未来的追求的。

2. 答案:

(1)示例:我向往的未来是充满阳光和希望,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成就。

《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补充:刘浪《心的漂泊》从来没有港口/空空的行囊/空空的手/等待你蓦然回首
汪国真诗歌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一、知识链接。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一是摄影,二是散文。它兼有摄影和散文的两大优势,即摄影的视觉性、直观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可以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2.为什么“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3.人的“悲剧性”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文本中的语言回答。
五、精讲点ຫໍສະໝຸດ Baidu。
1.作者为什么说:“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2.第三段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关系如何?这里的“家”和“旷野”做何理解?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前方》是否也采用了这个思路呢?请大家快速阅读文本,并思考本文思路。
2.请找出文中表现摄影作品的句子。
3.请从文本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四、互动探究。
1.为什么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释原因的?
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文中的摄影画面展示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的是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途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前方》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前方》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

一)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

的具体运用。

2、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尝试

进行简单评点。

3、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解读自己认为内涵比较

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方法,与文本对话,感悟语句表达的深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评点。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方”是一个抽象而充满诗意的名词,“前方”可以使我们产生无穷的联想,它以独特的魅力引领我们去探索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纯真梦想,而这过程就是艰辛的人生旅途。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的摄影散文。

二、简介作家、文体(出示投影,结合课下注释):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

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少儿成长小说三步曲)。

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

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

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

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

三、文本研读

1.观察图片,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师:我们在早读课上已经很好的阅读这篇课文,对于文

章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全文共12节,由摄影图片切入,然后产生联想进行思考,最后又归于画面。首先一起来读一下第一小节,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切入画面的?作者选择怎样的角度进行观察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前方》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前方》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文本研习)《前方》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这是一幅照片,摄的是印度汽车上的一幅画面,画面中人物神态各异,有迷茫,有惶惑,有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或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或为了理想打拼天下。画面用破旧的车厢来衬托旅人生活的贫困和在贫困中奋力改变现状的可贵以及摄者对旅人理想实现不了的同情。

这幅照片原来的题目叫做《前方》,我们来看看学者型作家曹文轩先生看到这幅图片是怎么想的?请大家把书打开到63页,集体读第一段,看看能不能用刚才的图片说明文字开头?

介绍曹文轩。简单介绍摄影散文。

二、梳理结构,整体感知

1、请学生浏览课文,研读课文。思考:

第三专题的主题叫“月是故乡明”,选入的文章都是抒发思乡之情的,思乡也就是渴望回家;而这篇文章却写的是“离家”,归在“月是故乡明”专题合适吗?筛选信息,寻找根据。

提示:紧扣文本,抓课文的关键段、关键句。

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第九节中关键句“即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

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人在流浪中念家;人无法还家;即使回了家也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这里的“家”,有的指实实在在可遮蔽风雨的家,有的指精神上的寄托与归宿,有的又兼而有之。“家”的概念一直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第九段中的“无家可归”指精神上的流浪。

《前方》教案设计

《前方》教案设计

《前方》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

数的加减法》。主要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

问题中。

2. 学生能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

问题中。

3.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2.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

1/4的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例题:计算1/4 + 3/4。

解答:1/4 + 3/4 = 4/4 = 1

随堂练习:计算1/3 + 2/3,3/5 + 2/5。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师通过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例题:计算2/3 + 1/4。

解答:先通分,得到2/3 4/4 + 1/4 3/3 = 8/12 + 3/12 = 11/12

随堂练习:计算1/2 + 1/3,3/4 + 1/5。

《前方》教案设计

《前方》教案设计

《前方》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物理教材,第13章“浮力”中的第3节“阿基米德原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阿基

米德原理的内容、计算浮力方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如何计算浮力,以及如何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浮力计算公式卡片、实物模型。

学具:浮力计算公式卡片、练习题试卷、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了解阿

基米德原理的背景。

2.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

的内容,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 例题讲解:用实物模型演示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讲解浮力的

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给出的实际问题的浮力。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V排g

七、作业设计

1. 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为什么物体在液体中会浮起来。

答案:物体在液体中会浮起来,是因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当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就会浮起来。

2.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2000吨,求该轮船所受到的浮力。

答案:轮船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排水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即F浮=G 排=m排g=2000×10^3×9.8=1.96×10^7N。

《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前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知道其特点。

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重点字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3.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重点】

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以此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过程】

一、由《前方》照片导入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非常多。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到了什么?由这幅照片你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下。

曹文轩看到这幅画面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

这篇文章是一种新兴的文体,称之为“摄影散文”。所谓“摄影散文”,顾名思义,一摄影二散文。它兼有摄影和散文两大优势。我们知道,摄影最大的优势就是视觉上的直观性,具有冲击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所以摄影散文就把两者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融为一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投影)

二、整体感知,清文章思路

摄影散文一般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前方》是否也采用了这个思路,我们一起看。请大家小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本

文思路。

明确:文章第一段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段开始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

三、文本研读

在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由这幅画面想到了什么内容?也就是说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找好后,小组商量讨论一下,回头派代表回答。(自由发言)师小结:曹文轩由这幅画面想到了的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语文ⅰ人版第三专项版块二(前方)精品教案

语文ⅰ人版第三专项版块二(前方)精品教案

语文ⅰ人版第三专项版块二(前方)精品教案

从容说课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进展变化。过去,传媒是特别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体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散文能够不受影像的限制,展开联想。因此,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明、新的创造和生发,如此才能使两者互相妨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教学重点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讲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表达,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2.探究与活动,进一步了解和探究人类的“精神家园”。

3.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截了当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是一篇哲理性摄影散文,由画面生发联想,作者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探讨的是“家”的人文内涵,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本着新课标学习方式主动性、独立性、多样性、体验型、问题性的原则,在教学设计中作了如下处理

①划出关键句,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的哲理氛围

②尊重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如讨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是否和人们的乡土情结相悖,是否有悖于人之常情的时候,只要求学生找出归结的仍然是对家的追寻:“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对于家的人文内涵先不做探讨学生理解了“路”、“前方”、“家”的多重含义,再进行探究,就水到渠成了

③ 注重知识(反弹琵琶)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联系语境理解文本的习惯与能力的训练)如“路”、“前方”、“家”都有多重含义,先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然后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从具象走向抽象,深入解读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些句子(如“无家可归”)理解的难度相当大,

2、能力理清文章思路,能批注重点语句,把握立意上的反弹琵琶的写法

3、情感体会文中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教学重点

1、联系语境体味“路”“家”“远方”的含义

2、体会文中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前方》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思路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帮助学生了解并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3. 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思考并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2. 词汇讲解:讲解并练习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情感分析:分析并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 思考探讨:让学生思考并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2. 讲解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3. 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

1.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2. 讲解并练习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分析并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 让学生思考并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

1. 检查学生对文章中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思考能力。

3. 收集学生的思考和探讨成果,评估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资源:

1. 课文文本:《前方》原文。

2. 词汇列表:包含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多媒体材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 讨论指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列表。

七、教学准备:

1. 打印课文文本和词汇列表。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目录

第1课形的魅力 (2)

第2课形体的组合 (4)

第3课抽象的雕塑 (6)

第4课学构图 (8)

第5课静物写生 (10)

第6课喜怒哀乐 (12)

第7课夸张的脸 (14)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16)

第9课写意蔬果 (19)

第10课写意动物 (21)

第11课学画松树 (23)

第12课十二生肖 (25)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27)

第14课微观世界 (29)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31)

第16课小布偶 (33)

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35)

第18课旅游节 (37)

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39)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41)

第1课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具学具: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方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 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自己与文本、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体验,增进交流。

2. 探究与活动,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

3. 思维与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

1. 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 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等等,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直观性和散文的自由灵活性(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板书:摄影散文)《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摄影散文。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这幅照片,题目就叫《前方》。请大家认真看这幅照片,你看见了什么?

摄影作品〈〈前方〉〉见课本插图。充满画面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最突出印象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曹文轩看到了这幅照片以后也想到了很多,于是他就写了《前方》这篇文章(板书题目、作者)。二:解题

曹文轩,1951年生,江苏盐成人。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他是中国当代文坛“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作品以优美、感人著称。代表性长篇小说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天瓢》、《青铜葵花》等;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等;200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长篇小说《红瓦》曾被节选入韩国中学教材。《山羊不吃天堂草》先后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短篇小说《蓝花》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新作奖。

三:研习课文

(一)理清思路

文章12段,它由摄影照片切入,然后由这个画面展开联想,最后再回到照片上来,这样看文章实际上分几个部分?

明确:三个部分。第1段就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由这幅画面切入;第二部分是作者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

(二)分析重难点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同座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明确:有三个观点。

第一个就是第2段说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二个就是第10段说的人生实际是一场苦旅;

第三个是第11段中说的人时刻都想离家,而在离家的过程中又时刻想着已远去的或久已不见的家。

“离家”“归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关系?

我们这节课就来合作研讨这些问题。

第一个观点的探讨(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二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但它却是本文的中心,也可以说本文的“文眼”。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齐读§3—§7

首先,如同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一直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迁徙的习性;(§3—§4)

其次,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人在外面的世界中会获得生命的满足---外在的诱惑(快感、虚荣心);(§5)

再次,为了摆脱家的压迫与束缚,出于无奈,人不得不离家---在家的无奈(家容不得他,他容不得家);(§6)

最后,为了追求理想克制不住地有一种离家探索的欲望---前方的召唤。(§7)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句话统摄了下面这5个段落,具有很强的统摄性。

离家、漂泊、流浪是人类内心所具有的普遍的情怀。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漂泊在异乡的路上。最具典型的当数游侠诗人李白。他一生都在旅行,努力使自己处于“置身异乡”的体验之中,成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流浪者。还有奇女子三毛,走遍千山万水,一生经历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而冰心,最早也是作为一个远行者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关注。作家艾芜在不能行走,已接近生命终点时,内心仍在呼喊“妈妈,我还要去远行。”没有比远行更销魂。

§8—§9曹文轩不愧为“学者型作家”,喜好哲学,使他对人生有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坚持或者重视“悲悯情怀”,表现出了他的人文关怀,读起来有了更多的深沉和厚重。从第八小节开始,由讨论人的具体生活状态转入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路、家、前方和流浪,一语双关,有的纯粹是从哲学层面来使用的。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民借着路,向前流浪。

路,并既是实实在在的路,也是指人生之路。

家,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息之所。

前方,不仅是空间上的概念,更是指理想,理想的召唤。

流浪,主要是指人处在离家与归家的求索、漂泊状态。

“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人的肉体在家,可是灵魂却找不到可以停靠和休憩的港湾。在人生的路上,找不到精神家园。

有了§9作铺垫,§10的深化就水到渠成,得出了“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这富有深刻哲理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