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8 古诗二首 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贪玩的小老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图片内容分析:学生观察并描述《贪玩的小老鼠》的图片内容。

2. 故事情节理解:学生通过图片推测故事发展,理解小老鼠因贪玩而带来的后果。

3. 语言表达训练:学生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难点:学生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正确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贪玩的小老鼠》图片、PPT、板书材料。

学具:画纸、彩笔、词汇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图片内容分析: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角色。

3. 故事情节推测:学生分组讨论,推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4. 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尝试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故事情节。

5. 小组分享: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故事表达,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贪玩的小老鼠》板书内容:图片描述的关键词汇故事情节发展的时间线重点句型展示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写下来。

小组作业:小组内创作一个类似主题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对故事背后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和技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和解析,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尊重。

教学内容1. 古诗朗读:学生集体朗读《望庐山瀑布》。

2. 诗句解析:教师讲解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4.在本课学习中,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想象力量、自学力量、规律思维力量、朗读力量和语言表达的力量。

教学重点:学会书写 4 个字,并且要生疏 6 个生字。

教学难点: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秀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肯定会走向成功。

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日教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知名的大诗人,你们快活吗?生:快活。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宠爱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读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读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朗读古诗〕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日,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二、讲授知1.初读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比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师:刚刚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

同学们,你们生疏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生疏本课生字状况〕〔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相互检查,质疑答疑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相互说一说。

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生疏。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

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描绘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领略到古诗的魅力,激发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

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读诗句,理解诗歌意象。

3. 诗歌意境体会:通过朗读、描绘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 诗歌韵律感受:通过朗读、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历史典故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

3.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象。

4. 诗歌意境体会:通过朗读、描绘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5. 诗歌韵律感受:通过朗读、吟诵,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韵律,分享彼此的感受。

7.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魅力和爱国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2. 诗歌背景介绍3. 诗歌内容解析4. 诗歌意境体会5. 诗歌韵律感受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描绘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美?3. 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4.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相互交流?5.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上是《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2017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白得古诗,体会诗人刻画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情感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诵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明白得诗人所要刻画的意境和诗中告知人们的道理。

教具预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了解诗意1、激趣导入:教师明白小朋们友们超级喜爱画画,上课前教师找到了如此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二、谁能依照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

一天黄昏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滔滔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

诗人感到,那个地址的景色太美了!可是他还不知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明白远处的风光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那个地址看不到。

小朋友,你能想个方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光吗?学生动脑想方法。

4、如有学生提出能够登上隔壁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

板书“颧雀楼”。

谁来叫叫它的名字?学生齐读“鹳雀楼”。

五、同窗们,课题中就显现了两个生字宝宝,咱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学生交流识字方式。

六、专门好,咱们开课就先熟悉了两个生字,大伙儿都在尽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

明白那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窗们,咱们接着来替诗人想方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够看到远处的风光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生(齐):登到最顶层!师:谁明白什么缘故登上鹳雀楼就能够看到远处的风光呢?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八、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那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三、指导朗诵古诗。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八课《古诗二首》中的《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之手,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观。

我们将详细解读诗中的字词和意义,深入领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流利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让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

3. 例题讲解:详细解读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庐山瀑布的景色,进行课堂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课文《望庐山瀑布》全文2. 黑板右侧:生字词:庐、瀑、布、挂、前、川句子解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幅大自然的景色,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示例:夕阳西下,一片金黄洒满大地。

远处的山峦披上了五彩斑斓的晚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古诗的朗读、背诵与默写3. 诗句的解读与分析4. 课堂小结的强调5.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是基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古诗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两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部分生字词的理解;(2)古诗中画面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古诗;(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古诗(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4)全班齐读。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3)学生复述诗意,教师点评。

4. 描述画面(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描绘画面。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两首古诗的特点。

6.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2. 两首古诗的题目、作者、背景简介3. 古诗中的生字词及词义4. 两首古诗的异同点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2. 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3. 搜集其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第一首《登鹳雀楼》【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

《登鹳雀楼》是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高望远诗。

诗的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这首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短短二十字,缩万里于咫尺,寓哲理于简言,描绘北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采用字理、图片等认识“依、尽、欲、穷、层"5个生字,会写“依、尽、黄、层”4个字。

2.【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背诵古诗。

3.【表达与交流】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4.【梳理与探究】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

【教学重点】字理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任务一:以诗引诗,初识鹳雀楼1.引言: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引出楼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并以清代诗人尚镕的《忆滕王阁》诗句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对楼阁文化的兴趣。

2.猜一猜楼之得名: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鹳雀楼"三个字,并根据字形推测“鹳雀”的含义,例如,从“鸟"字旁推测鹳雀是一种鸟类。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鹳雀的了解,例如鹳雀的体型、习性等。

3.初识“鹳雀楼”:老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对鹳雀楼的整体印象。

例如,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市,始建于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鹳雀楼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成为唐代著名的登高胜地。

2017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8 古诗二首 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7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8 古诗二首  公开课教学设计

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文本简析:《登鹳雀楼》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

《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学情分析: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设计说明:本课中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所深深陶醉。

《登鹳雀楼》是五言绝句,不仅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主要描绘的是庐山瀑布的壮丽之美,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把瀑布勾画得出神入化。

两首诗都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2017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2017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2017年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 2017 年秋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首古诗。

题目中的鹳雀楼,又名鹳鹊楼。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学情分析:学生属于低年级学段,已经认识了 700 个字,会写 300 个字,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进行拼音读物的朗读,初步掌握了断句的方法,逗号句号的停顿。

阅读中,能用理解的词语说话,对于感兴趣的诗文愿意主动读背,喜欢趣味朗读,但语言的品味能力较弱,需要适度的引导。

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部分同学能够围绕一个问题说几句连贯的话,但不一定能够全在题上。

设计理念:“一诗一世界,一境一人生。

”古诗教学就应该讲究诗性、讲究意象、讲究共感。

从《新课标》低年级学段目标有关朗读、书面表达标准出发,本课我主要设置了三个环节:趣味诵读、学古人吟诵、诗性感悟、辐射阅读。

打破以往古诗教学的琐碎和过分的理性,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古诗教学具有古诗的韵味,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儿。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依、尽、欲、穷、层、楼5 个生字,会写楼、尽、依、层4 个字。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4.培养学生围绕一个内容完整地说一句或者几句话的能力。

培养学生感悟古诗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2.认识依、尽、欲、穷、层、楼5 个生字,会写楼、尽、依、层4 个字。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生字;积累描写时间和大河的词语和古诗句、格言等。

(学生)2、多媒体课件;课堂给学生用的书签,田字格磁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理解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古诗二首——《登鹳雀楼》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我将使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重点讲解第八单元中的古诗二首,其中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这首诗,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背诵诗句,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诗句中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诗句的意义,并能够背诵。

难点是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诗句中的描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将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诗文的动画展示和图片,以及生字词的卡片。

学生们需要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幅鹳雀楼的图片引入,询问学生们是否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楼,并简要介绍鹳雀楼的历史背景。

2. 讲解:我将逐句讲解诗句的意义,并解释一些生字词的含义。

我会用动画和图片来展示诗句中的景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3. 朗读与背诵:我会带领学生们朗读诗句,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背诵。

我会提醒他们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诗句中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会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诗句的主要内容,并突出一些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背诵《登鹳雀楼》并默写。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拓展延伸,例如查找其他有关鹳雀楼的资料,或者尝试自己写一首类似的诗。

这就是我对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古诗二首《登鹳雀楼》的教学计划。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包括两首古诗:《江南春》和《登鹳雀楼》。

《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登鹳雀楼》则描绘了鹳雀楼上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古诗插图、课文插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讨论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4. 朗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5.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两首古诗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6.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为两首古诗配上插图,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

7.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学习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两首古诗的标题、作者、背景等基本信息。

2. 两首古诗的重点词语、诗句。

3. 两首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为其配上插图,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学习积极性是否提高。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0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0

8、《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楼”等4个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登鹳雀楼指名拼读课题。

认识“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

认识“鹳”guàn。

认识生字“楼”。

指名拼读lóu,书写“楼”字。

3、理解诗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教师范读。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1、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挂图。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课文中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2)指名读三、四两行。

(3)理解。

欲:想要。

穷:穷尽。

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8 《古诗二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8 《古诗二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本单元环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和《黄山 奇石》《日月潭》《葡萄沟》三篇课文,写出了祖国的辽阔和漂亮,激发学生赞叹家乡的 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黄山奇 石》《葡萄沟》 中以 “陡峭”“五光十色”为示例, 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并在语文园地 “字 词句运用”第二题中加以运用。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对遇到不懂的词句,应先借助 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测意思, 再查字典验证。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本单元以写景的文 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课文《黄山奇石》中用“好像”“真像”仿写文中句子, 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课文提供的词语介绍某处景物; 课文《葡萄沟》中课后第三题安排了 仿写的练习; 《古诗二首》《日月潭》 等课文中安排了词语的拓展积累,在多篇课文后安 排背诵课文或者片段的练习。

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

通过例文了解留言条的内容,通过例文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留言条的基本格式,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教学要点1.认识 58 个生字, 读准 4 个多音字, 会 写 38 个字, 会写 32 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理解词句内容简说《登鹳雀楼》 写了登上鹳雀 楼看到的景色, 告诉我们人 生的哲理。

《望庐山瀑布》 一诗再现了内容古诗二首课时2的意思。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 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壮 丽。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6.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7.激发学生认识家乡、 赞叹家乡的情感。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 8 个生字, 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展开想象,用 “像”说句子。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4.学习写留言条。

5.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 积累相关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古诗中的一首。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宕开一笔,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景色辽阔、气象雄浑。

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解析:本单元鲜明的表达了“家乡"这一主题,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描绘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学生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于《登鹳雀楼》这首诗有很多孩子小时候就已经背诵过了。

听,孩子们朗诵的字清音准,对这首诗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诵读的难度降低,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孩子虽然字音能读正确,但是在诵读的韵味上还有欠缺,对于诗意及其蕴含的道理还弄不明白。

本课课件的设计意图是:1、利用VR实景功能带学生进入真实的情景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课件的图片、音频、视频的观看,让学生直观地进行字词学习。

3、利用希沃中的汉字功能、古诗功能、拖拉、放大、蒙层等功能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教学目标:通过诵读古诗《登鹳雀楼》认会6 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以字促读,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更”“层"的学习,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古诗《登鹳雀楼》认会6 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通过“更"“层”的学习,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实景导入(1)同学们,收到这么热情的邀请函,大家想去游览鹳雀楼吗?让我们一起去游览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篇关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的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要教授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的诗歌。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李白描绘庐山瀑布的意境,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诗句的理解,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对文学艺术的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并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难点在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朗读的语音语调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PPT和音频资料。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份诗歌的复印件,以便学生更好地朗读和理解诗歌。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诗歌的《望庐山瀑布》,并将其下的诗句逐句列出,同时在每句诗句旁边写下其对应的解释和意境的描述。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让学生朗读并背诵诗歌,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庐山瀑布的小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让学生尝试写一首自己的诗歌,或者去实地观赏庐山瀑布,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说课稿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诗歌内容的基本理解和感受。

通过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瀑布的壮丽景色,这有助于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我对诗句的逐句讲解也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通过逐句讲解,我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每一句诗句的意义,并引导他们体会李白描绘庐山瀑布的手法和技巧。

【精编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精编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图片导入,揭示诗题。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鹳雀楼图片,拉近与鹳雀楼的距离,交流图中之景,为后面想象诗歌画面做铺垫,通过画节奏斜线,先读好题目,初步感受古诗的节奏感)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美的地方可多了。

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第四单元,就展现了祖国各地的优美风光。

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名楼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图片,展示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这四大名楼。

2.引出课题:今天首先让我们跟随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去看一看。

(板书:登鹳雀楼)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据义断音,读好停顿:登/鹳雀楼。

3.学生简要介绍鹳雀楼。

4.学生简要进行作者简介。

学习任务二初读诗歌,感受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读诗,从读正确到读出节奏,让学生对诗有一个整体感知,有节奏的朗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头脑中构建属于自己的诗境,为后面品读诗句做铺垫。

)1.引导自读: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见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打开课本,一起读读这首诗吧!教师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正字。

3.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感受朗读的韵律。

4.请学生练读古诗,教师指导评价。

全班齐读。

学习任务三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诗人所描绘画面的壮美。

多次引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理解。

)1.引导读诗:写景的诗就像一幅画,作者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圈出诗人登上鹳雀楼之后看到的景物。

学生圈画后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景物图片:白日、山、黄河、海。

2.学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理解诗词含义。

“白日”的意思是指傍晚落山时的太阳。

“依”指依存、依靠。

“尽”是消失的意思。

“入海流”就是流入大海。

这句话的意思是:傍晚的太阳依傍着山峦落下去了。

滔滔的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

(2)学习“依”字。

点拨:本诗中“依”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太阳依偎在群山的怀抱里。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6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6

8、《登鹳雀楼》教学设计6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

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

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哲理之深沉。

后两句语出自然,千古传颂,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

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

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

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级合作学习的训练以后,已经具有了一些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自由交流可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

设计理念:古诗教学目标,要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

因此在本学段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

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理念: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楼”等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3、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4、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书写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意境,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1、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

2、理解诗句,朗读背诵。

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

(学生)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师生)3、教学课件、背景音乐、朗读音频。

(教师)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古诗二首,分别是《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能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这些诗篇。

我还希望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节奏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诗中的意境和古代文化背景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我将重点讲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同时,我也会强调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PPT、录音机和投影仪,用于展示诗歌和播放朗读录音。

学具包括课本、练习本和彩色笔,供学生阅读和做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播放自然风光的PPT,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

2. 讲解:我会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 朗读:我会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强调韵律和节奏。

4. 背诵: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巩固学习成果。

5. 练习: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突出诗歌的主题和关键信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是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二是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具体题目如下:1. 朗读并背诵《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讲解是教学重点,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关键。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1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1

8、《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1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积极倡导“自由、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营造一种“阅读、感悟、创作”的自主学习氛围,采用比较,欣赏的方式,得出诗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欣赏中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和诗歌鉴赏的能力,选用同学们自己搜集的诗歌,让学生看到了自己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就感。

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6个生字,会写“楼”等4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朗读、背诵课文,默写《登鹳雀楼》。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像诗歌描绘的情景,懂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字典、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诗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大家还有印象吗?(有印象的试着背一背。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这首古诗,主要是帮助大家理解诗的意思。

二、自主学习1、提出自学要求:(1)利用生字表自学生字和认读字,读准字音,记住生字字形。

(2)读古诗,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楼、依、尽、欲、穷、层(2)指名学生读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问题?A、看注释知道“鹳雀楼”在哪,“依”“尽”“欲”“更”是什么意思。

B、查字典知道:“穷”有四个意思,取“尽”的意思。

(根据课文意思选择合适的解释。

)C、“白日”是什么意思?(指傍晚的太阳,即落日。

)(3)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沉、消失,黄河水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要想看到更远处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三、理解感悟1、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景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想像情景,试着朗读。

过渡: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诗人还想干什么?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什么意思?(要想看到更远处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文本简析:《登鹳雀楼》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

《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学情分析: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设计说明:本课中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所深深陶醉。

《登鹳雀楼》是五言绝句,不仅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主要描绘的是庐山瀑布的壮丽之美,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把瀑布勾画得出神入化。

两首诗都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山西的永济县去玩玩儿。

【课件出示:鹳雀楼图片】看,这里有一座楼,多高哇,数数,有几层?听导游介绍,这座楼上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儿在上面休息,所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课件出示:鹳雀楼】一起打打招呼。

【课件圈出:楼】同学们,认识它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它这个生字宝宝的?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1、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木+娄=楼。

2、用换部首的方法识记:“搂”去掉提手旁换上木字旁,就是“楼”。

同学们,这楼本来并不出名,唐朝有位著名的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课件出示:王之涣图片】,并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写了下来,使这座楼声名远扬。

同学们,一起来和诗人打打招呼。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数一数,有几层?”为下文登高望远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诗题:登鹳雀楼】同学们,请齐读诗题两遍,注意读好后鼻音“登”。

1、学习写“楼”字。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精彩!有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它是谁呢?【课件出示:楼】同学们,认识它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它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楼”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个“木”,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了范写这个生字宝宝,你们跟着书空。

【课件依次播放动态笔顺】同学们,请在书上先描红后临写,写完后同桌互相看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同学们,你能给这个生字宝宝组组词吗?2、初读古诗《登鹳雀楼》。

同学们,请自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生字借助书上的拼音认读。

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同学们,请同桌互相读诗,互相纠正读音。

同学们,谁来诵读诵读这首诗?读准前鼻音“尽”和后鼻音“层”。

设计意图:低年级要把初读落到实处,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因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自读古诗,再通过学生互读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是否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有一定的节奏。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悟1、品读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第一、二句诗】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读,你们认真听老师读的语气语调,并且一边听一边想,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课件出示文本插图】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同学们,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用横线画出图画中的事物。

同学们,谁来画出的事物与大家分享分享?【课件圈出:白日、山、黄河】同学们,请图文对照理解,“白日”指什么?(太阳)【课件出示::( )的太阳、( )的山、( )的黄河】同学们,会填吗?自己试试。

同学们,谁来填填?同学们,请看图并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理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同学们,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地落下去?(依)哪个字又告诉我们最后太阳消失在天边了?(尽)同学们,诗人还看到了什么?预设: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滔滔不绝地流向大海。

【课件出示词语:奔流不息、滔滔不绝】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语并把他们积累下来。

同学们,你从哪里知道黄河水最终流入了大海?(入海流)可以变序为“流入海”。

同学们,你能用词语描绘这样的景象吗?预设:壮观、壮美、壮丽。

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诗,读出壮美的气势。

2、品读第三、四句。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美景,如果我们还要看更多的美景该怎么办?预设:还要往上走,上得越高,看得就越远,美丽的景色看得就越多。

同学们,请默读古诗,找出讲明这个道理的句子。

【课件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学们,你能找出诗句中表示很远的词语吗?预设:千里目。

目:表示看。

【课件出示“欲”字及它的几种解释】同学们,“欲”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将要、想要)【课件圈出“更”字】同学们,“更”是什么意思?(再)【课件圈出“一”字】同学们,“一”是不是指再登上一层就可以了?那么这个“一”表示什么?(很多)同学们,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小结:同学们,我们跟着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夕阳挨着群山慢慢地落下去,看到了黄河水滚滚地流向大海,想到了要看得远,就要站得高。

知道《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名扬天下的古诗,同时,我们又学会了一种读懂古诗的方法,看图画,读懂意。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名扬天下的古诗吧!【课件出示全诗】设计意图: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

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

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

从而初步理解古诗中部分字词的意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初步感知“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同学们,你们读得真精彩!有四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它是谁呢?【课件出示:黄、依、尽、层】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它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大家分享分享?预设: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第三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是竖提。

尽:共六笔,第四笔捺要舒展,下面两点都在竖中线左边起笔,收笔在竖中线上。

层: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撇要写长些;第四笔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了范写这几个字,你们跟着书空。

【课件依次播放动态笔顺】同学们,请在书上先描红后临写,写完后同桌互相看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同学们,你能给这几个字分别组组词吗?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小学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

教师每天要给学生一定的书写时间,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书写、展示学生书写成果,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优美,激发学生书写兴趣,培养了学生每天练习写字的习惯。

五、快乐作业1、朗读古诗《登鹳雀楼》,并背诵这首古诗。

2、找一找、读一读王之涣写的其他古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喜爱古诗,乐于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识记生字,导入课题【课件出示:瀑】同学们,认识它吗?自己打打中。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瀑”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一个“暴”字,这个字有突然而又猛烈之意。

“瀑”字的意思是从山上突然而猛烈地流下来的水。

“瀑”是自然界里的一大美景。

【课件出示:瀑布图片】同学们,谁来说说瀑布的样子?【课件出示诗题:望庐山瀑布】同学们,请齐读诗题两遍。

同学们,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

【课件播放庐山美景视频】(师解说)同学们,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

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

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设计意图:通过“瀑”字引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利用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了解瀑布的样子,为下面理解诗句做好铺垫。

二、自读自悟会诗意同学们,请自读古诗,比比谁能读得字字准确、清楚响亮,读出节奏。

同学们,谁来读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好翘舌音:照、川;前鼻音:烟。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范读古诗,你们小声跟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课件播放文本动漫朗读】同学们,谁来读读古诗?其他同学打拍子小声跟读。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古诗,边读边想:古诗写了些什么?设计意图:认字写字是小学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

通过不同方式朗读古诗,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检查字音,巩固生字;同时,朗读又能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

三、品读古诗入诗境1、品读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同学们,谁来读读读首句?同学们,望瀑布怎么会写到香炉呢?“香炉”指的是什么?【课件出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香炉峰就是其中之一。

【课件圈出生字:炉、照、烟】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它们的?谁来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课件圈出“生”字】同学们,由“生”字,你想到了什么?小结:同学们,一个“生”字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

同学们,在云雾缭绕间、在青山之中,挂着一条瀑布,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课件出示:遥望瀑布挂前川】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