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8 古诗二首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三)第8课.古诗二首课件
7、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7.1420.7.1420.7.14。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七月十四日
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2620:26:027.14.2020Tuesday, July 14, 2020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ɡènɡ shànɡ yì cénɡ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再读古诗,划分节奏。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 了许多美丽的景色,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 一起去看看。
背诵指导:在背诵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 含义,同时注意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注意把 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背出诗的韵律。背诵 《登鹳雀楼》时,可以按照所见到所思的顺序进行。
二、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参考: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
唐 李白
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ǐ yān ,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秀课件(共92张PPT)
读 一读
pù bù
望庐山瀑布
[唐]王之涣
lú
yā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yáo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朗读指导
日 照//香 炉//生/紫 烟, 遥 看//瀑 布//挂/前 川。 飞 流//直 下//三 千/尺, 疑 是//银 河//落/九 天。
没有。“三千尺”是虚指,运用夸张 的手法,写出了瀑布水流飞驰、一泻 千里的壮观景象。
层次梳理
拓展延伸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唐·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唐·施肩吾《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飞流”表现出了瀑布喷涌飞泻的情景。
“直下”写出了山之险,水之急。
“疑”字体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长吗?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有: 白日依山尽, 景色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感想 更上一层楼。
想要 欲 穷 千 里 目, 尽 看的很远很远 更 上 一 层 楼。
再
这两句写诗人所思。诗意是:要想看到很远很远 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思考
1.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山、黄河、海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8课《古诗》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诗意,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一)板题导入1、揭示并解释题目《登鹳雀楼》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用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二、小组讨论,组内纠错。
大声读两遍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读,不漏读。
(一)个人自学1、学生自主学习(生按提示自学,师巡视指导。
)2、自己检测自学效果: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后生字词和整首诗文。
(二)小组纠错和小组内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轮流读生字词,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三)班内质疑(1)检查正确认读生字词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
(2)课件出示:多音字三、质疑拓展,讨论总结(一)自学自测学生自学,认真朗读诗文,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小组纠错小组轮流朗读诗文,互说诗句的意思,互相纠正错误。
(三)质疑拓展1、指名学生朗读诗文,师生共同纠错。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诗句,进行朗读指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导:(1)理解诗句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①出示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消失”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年级第8课古诗二首
二年级第8课古诗二首
哎呀呀,说到二年级第 8 课的古诗二首呀,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
就像两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在语文的天空中闪耀呢!
你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哇,那画面感简直绝了!就好
像我自己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亲眼看着太阳慢慢落下山去,黄河奔
腾着流向大海。
这场景,多壮观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嘿,这不就是告诉我们要不断努力向上,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嘛!这就好
比我们学习,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呀!
再说说,“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哇塞,那庐山的瀑
布就像是一条白色的巨龙从悬崖上飞扑下来,还带着紫色的烟雾呢,
太神奇了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的天呀,这瀑
布得有多高呀,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银河?这比喻也太绝了吧!
老师在课堂上讲这两首古诗的时候,那叫一个绘声绘色呀!我们都
听得入迷了呢。
老师问我们:“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首古诗美不美呀?”我们都齐声回答:“美!”然后大家就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
说喜欢鹳雀楼的壮观,有的说喜欢庐山瀑布的神奇。
我觉得呀,这两首古诗就像是两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古代世界的
好奇之门。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也让我们对古诗
有了更深的热爱。
我们要好好地学习这些古诗,把它们传承下去,让
更多的人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这就是我对二年级第 8 课古诗二首的感受,它们真的是太棒啦!。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相关资料)
2020-2021年
最新人教部编版(统编版)
8.古诗二首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
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
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
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为人熟知,名扬天下。
庐山瀑布主要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等组成,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瀑布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
盘石,形成三叠,气势磅礴,雄伟壮美。
2020-2021年
最新人教部编版(统编版)。
人教版 二年级上 语文8古诗两首《登鹳雀楼》
lóu
楼
字词梳理
guàn què
鹳雀
字词梳理
zhuī
隹
guàn què
鹳雀
字词梳理
què
一看大结构 二看关键笔画
字词梳理
评价: 一看字的大小 二看位置摆布
整体感知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日依山尽,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课文(三)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第一课时)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登 鹳雀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 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 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他善于描写边 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字词梳理
整体感知
更上一层楼。
再
文章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 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 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谢谢
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穷千里目,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更上一层楼。
整体感知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 依山尽, 黄河 入海流。 欲穷 千里目, 更上 一层楼。整来自感知白日 依 山 尽 ,
挨着 完
整体感知
黄河入海流。
整体感知
欲穷 千 里 目,
想要 很远很远的地方
部编最新人教版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课件
二首》课件
登鹳雀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标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有感情的朗读,了解古诗的大体意思。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我会读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很多都被当 时乐工制成乐曲,广为传唱,深受人们喜爱。
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 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 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 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 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我会写 yī 依
jìn 尽
céng 层
zhào 照
lú 炉
yān 烟
guà 挂
chuān 川
再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chǐ 飞流/直下/三千尺, yí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香炉:
指香炉峰。
生: 升起。
遥:
远。
川: 河流。
句意:
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挂在山前的一条河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二年级第八课古诗二首课文
二年级第八课的两首古诗
二年级第八课的两首古诗是《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佳作。
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的景象。
诗人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全文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这两首诗都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实用课件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庐山风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主要
作品有《蜀道难》《将进酒》《梦
游天姥吟留别》等。
pù bù 望 庐 山 瀑 布 yān lú 烟 日 照/香 炉 /生 紫 烟, yáo chuān 川。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疑 流 /直 是 /银 下 /三 河 /落 千 九 尺, 天。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有: 白日 山 白日依山尽, 黄河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景色 感想
通读诗歌,想象意境: 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象,并把想象
中的画面画下来:
一轮红日伴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 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 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 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
“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 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
飞流直下三千辞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 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
通读诗歌,想象意境: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红日照耀下的 香炉峰上,紫色的云雾轻轻浮动,围绕着香炉 峰缠缠绕绕、飘飘悠悠、袅袅娉娉,缓缓升腾。 远远望去,那从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大河 挂在了悬崖绝壁之上。
8 古诗二首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我会认
lóu
yī
jìn
楼
yù
依
qióng
尽
cén g 层
欲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8课 古诗二首 教学课件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
写出了岩壁陡峭,又写出了水流湍急。
诗意: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
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 到意味声长。
疑是银河落九天。
“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 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 天上突然掉到人间。
诗意:
令人怀疑那是银河倾落于九天。
表示动作的词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表示颜色的词
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 ”,“依山尽”对“入海流”,形式 上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细读第二句话,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诗意: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
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一页。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的意思。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河倾落于九天。
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一页。
课后习题解析
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老师来指导:《登鹳雀楼》具有音乐性,节奏鲜明,在 朗读时要字字清楚,有节奏感,《望庐山瀑布》描绘 了瀑布庐山的壮丽景象,朗读基调是舒展奔放,神奇 壮阔的语气,舒畅豪放,惊叹新奇,语调激昂。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再读古诗,划分节奏。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1300多年前,诗人李白登上庐山时,被庐山
瀑布的壮美深深吸引住了,咱们也去看看。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文蕴涵的哲理。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4.课题还有不理解的吗?5.结合学生的疑问,教师讲述(课件出示1):鹳雀楼名称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
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
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
(师贴图)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2)要求: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看看从这首里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你没有读懂?③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三、图文结合,细读品味。
过渡:(师贴上王之涣人物图)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他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
(贴上小朋友人物图)1.请小朋友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2.交流:你和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呢?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送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
(课件出示3)如: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
(板书:群山黄河)3.作画:假如老师想把你们看到的画下来,你能帮帮我吗?(1)在师生共同的作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在一点一点往下落,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
(板书:夕阳)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依)再猜猜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
(尽)(板书:依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学生描绘)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教师动情地以描绘作结:(课件出示4:夕阳落山图)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指导学生朗读)4.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谈,把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课件出示5)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 米。
(1)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诗句二:黄河入海流。
(2)小朋友,站在鹳雀楼上,你还能看到什么?(课件出示6):出示文中插图。
(看看文中的图,想象一下)如:归舟、小岛等,教师用画笔将画面变得更为丰富。
(3)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又想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诗人登楼图7)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有没有登高的经历呢?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
②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什么呢?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板书:站得高看得远)③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么样呢?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过渡语: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的读一读。
2.指导朗读(1)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2)朗读。
先试读,在指名读,读后评议。
(3)感情朗读。
《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暂的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交流读后的感受)3.当堂背诵4.教师小结: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
看,它们是谁?1.交流识记字形。
加一加:楼:“木+米+女”;“依”是“亻+衣”;“尽”是“尺”加两点。
“层”是“尸”加“云”。
2.教师指导书写。
“楼”的“木”的捺变成点,和“依”一样,都是左右结构,但是左窄右宽。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3.学生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个别作业展评。
【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群山黄河夕阳依尽站得高看得远课外作业新设计1.读读背背,把学到的古诗背下来。
2.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
3.把本课学到的生字每个写四个。
答案:1.略。
2.太阳渐渐收起刺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滔滔的黄河水奔向大海。
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3.略。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正确读诗(课件出示8:庐山风光图)师:庐山美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美?生:烟雾缥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清水秀……师:是呀!庐山的美是说不尽的,喜欢画画的人来到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喜欢作诗的人来到庐山更会脱口而出吟诵诗歌。
1300多年前,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板书:《望庐山瀑布》)生:想!(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小声读起古诗来)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边读边想,看自己能读懂哪些,还有什么不懂的?3.开火车读。
4.点拨评价。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一)品析“日照香炉生紫烟”。
1.引导: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9:香炉峰图):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什么地方?(香炉峰)你还看到了香炉峰上有什么?(板书:香炉峰)我们还看到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的晨雾变成了紫色,袅袅浮游,非常动人。
2.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生)能说说你的体会吗?(板书:生)①“生”紫烟的“生”把紫烟写活了,好象源源不断地产生着。
②“生”紫烟的“生”让我感到庐山好象妈妈,紫烟就是她的宝宝,这些紫烟宝宝调皮地不停挣脱出庐山香炉峰的怀抱。
(你的想象真是别具一格),你还能从这个“生”字里感受到什么?③太阳出来了,紫烟把庐山唤醒了,鸟儿也开始婉转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二)品析“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1.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瀑布?(课件出示10:庐山瀑布图):飞流直下三千尺。
从“飞流直下”看出瀑布快、急、猛。
从“三千尺”看出瀑布太长了。
2.瀑布的快、急、猛、长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板书:快猛长)这瀑布简直太雄伟太壮观了。
(三)品析“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件出示11:银河图,仙境图):疑是银河落九天。
1.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深吸引。
站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①他应该陶醉不已。
②他也许觉得自己到了仙境。
③他被这壮美的瀑布迷住了,好象不知道究竟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
2.(说得太妙了!老师觉得你的思维火花真灿烂)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境?(板书:疑)从“疑”字可以让我体会到。
3.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读出如梦似幻的飘渺感。
)4.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在李白的诗歌中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瀑布》吗?(课件出示1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注重节奏韵律,重点把握“生、挂、飞流直下、疑、落九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
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背下这首古诗)四、指导背诵古诗。
1.谁会背这首古诗?(指名吟诵,评价朗诵)2.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诗人赞美了瀑布的壮美。
②诗人也抒发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
(板书:热爱赞美)3.带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一)交流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13)出示生字课件:田字格:照炉烟挂川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1.加一加:“火+户”是“炉”,“火+因”为“烟”,“扌+圭”是“挂”。
2.数笔画:川(二)指导书写。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5.学生练写。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个别作业课外作业新设计1.解释词语生:遥:三千尺:。
2.把这首诗带动作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3.用自己的话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参考答案:1.生:烟雾冉冉升起的样子。
遥:远远地。
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长。
2.略。
3.那奔流直下的水柱从峭壁上一泻千尺,恍惚间好像银河从云端坠落。
【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香炉峰生快猛长疑热爱赞美【教学反思】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就是形象具体,如何将抽象简练的语言变成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语言,如何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读诗看图,感受诗意。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诗看看图,说说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有了课文插图的提示,学生一下就知道了诗句描写的景物。
画一画诗,解读诗意。
从现有的插图感受诗意,这是浅层次的理解,是感受,不是感知。
要想让学生深切地体会“白日依山尽”这种落日冉冉而降,依依不舍的情态,光凭课文插图是不够的。
我让学生指导我把诗人看到的画下来,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了太阳是靠着山很近的,一点一点落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