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心肺复苏新进展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新进展通用课件
02
它是一种救命技术,可以挽救患 者生命,减轻器官损伤,提高生 存率。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对于心脏停跳患者来说是至 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迅速恢复患者 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从而为后续 的医疗救治创造条件。
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
心肺复苏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 ,当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心脏停跳 患者可以通过外部按压和人工呼
04
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 理论基础。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 和技能。
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 力。
通过专业认证机构认证并取得 相关资格证书。
THANKS
感谢观看
心肺复苏新进展通用课件
目 录
• 心肺复苏概述 • 心肺复苏的生理学基础 •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 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 • 心肺复苏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教育
01
心肺复苏概述
心肺复苏的定义
01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 旨在通过外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来 恢复心脏停跳患者的自主循环和 呼吸功能。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 物。
人工呼吸
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 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能看到患 者胸廓起伏即可。
除颤与药物治疗
除颤
如果现场有除颤仪,尽快使用除颤仪进行除颤。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04
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应用
保护脑功能
心肺复苏可以保护大脑免受缺氧的损 害,有助于维持脑功能。
维持生命体征
心肺复苏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它是一种救命技术,可以挽救患 者生命,减轻器官损伤,提高生 存率。
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对于心脏停跳患者来说是至 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迅速恢复患者 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从而为后续 的医疗救治创造条件。
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
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
心肺复苏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 ,当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心脏停跳 患者可以通过外部按压和人工呼
04
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 理论基础。
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 和技能。
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和沟通能 力。
通过专业认证机构认证并取得 相关资格证书。
THANKS
感谢观看
心肺复苏新进展通用课件
目 录
• 心肺复苏概述 • 心肺复苏的生理学基础 •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 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 • 心肺复苏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心肺复苏的培训与教育
01
心肺复苏概述
心肺复苏的定义
01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 旨在通过外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来 恢复心脏停跳患者的自主循环和 呼吸功能。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 物。
人工呼吸
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 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能看到患 者胸廓起伏即可。
除颤与药物治疗
除颤
如果现场有除颤仪,尽快使用除颤仪进行除颤。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04
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应用
保护脑功能
心肺复苏可以保护大脑免受缺氧的损 害,有助于维持脑功能。
维持生命体征
心肺复苏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最新心肺复苏新进展PPT课件PPT课件
到心电除颤仪和监护仪到达。在监护时发现为室颤或室 速时,可给予1次电击除颤,仅给1次,然后继续做胸外 按压。 ③ 除儿童、溺水和过敏者外,其他可省略通气,先 做5个周期CPR。因为儿童患者、溺水及过敏者的心脏 停搏主要是气道阻塞,因此通气是主要的。
7 胸前捶击
胸前捶击治疗室速安全、有效、可靠。在19项研究 中,有14项显示胸前捶击使室速转为窦性占49%,5 项显示无效者占41%,引起室速恶化者占10%。对 于室速,如除颤仪快速到位,可选择除颤;如无除 颤仪,可选择胸前捶击。因此,胸前捶击可以推荐 作为心脏停搏表现为室颤、室速在电除颤未到位时 施行的治疗措施。
10. 心肺复苏时的药物应用 ⑴ 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每3分钟1次仍是
首选。
⑵ 血管加压素:对难治性室颤,与肾上腺素相比, 血管加压素作为CPR一线药物效果好。2个剂量的 血管加压素+1 mg肾上腺素优于1 mg肾上腺素,2 种药物合用效果可能会更好。对于无脉电活动 (PEA),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均未被证明有效。
⑶ 碱性药物:在CPR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可 使用碱性药缓冲剂。在高级生命支持时,使用碳酸 氢钠是安全的。对高钾血症所致的心脏停搏或威胁 生命的高血钾,应用碳酸氢钠是有效的。对三环抗 抑郁药导致的心脏毒性(低血压、心律失常),使用 碳酸氢钠可预防心脏停搏。
⑷ 镁:心脏停搏时的镁治疗未能改善自主循环重建 或出院生存率。镁可能对缺镁致室性心律失常或扭 转性室速有效。
⑵ 复苏后48小时常有高热。体温升高使神经损伤 危险性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降温对复苏病 人有益,可行物理或药物降温。
⑶ 复苏后,48小时连续使用镇静剂可引起肺炎并 发症。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可能对CPR术后有益, 但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造成肺炎。建议镇静剂应间 断使用或12~24小时后停用。
7 胸前捶击
胸前捶击治疗室速安全、有效、可靠。在19项研究 中,有14项显示胸前捶击使室速转为窦性占49%,5 项显示无效者占41%,引起室速恶化者占10%。对 于室速,如除颤仪快速到位,可选择除颤;如无除 颤仪,可选择胸前捶击。因此,胸前捶击可以推荐 作为心脏停搏表现为室颤、室速在电除颤未到位时 施行的治疗措施。
10. 心肺复苏时的药物应用 ⑴ 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每3分钟1次仍是
首选。
⑵ 血管加压素:对难治性室颤,与肾上腺素相比, 血管加压素作为CPR一线药物效果好。2个剂量的 血管加压素+1 mg肾上腺素优于1 mg肾上腺素,2 种药物合用效果可能会更好。对于无脉电活动 (PEA),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均未被证明有效。
⑶ 碱性药物:在CPR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可 使用碱性药缓冲剂。在高级生命支持时,使用碳酸 氢钠是安全的。对高钾血症所致的心脏停搏或威胁 生命的高血钾,应用碳酸氢钠是有效的。对三环抗 抑郁药导致的心脏毒性(低血压、心律失常),使用 碳酸氢钠可预防心脏停搏。
⑷ 镁:心脏停搏时的镁治疗未能改善自主循环重建 或出院生存率。镁可能对缺镁致室性心律失常或扭 转性室速有效。
⑵ 复苏后48小时常有高热。体温升高使神经损伤 危险性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降温对复苏病 人有益,可行物理或药物降温。
⑶ 复苏后,48小时连续使用镇静剂可引起肺炎并 发症。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可能对CPR术后有益, 但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造成肺炎。建议镇静剂应间 断使用或12~24小时后停用。
心肺复苏新进展.ppt
37
CPR标准用药
室颤: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或血管加压素40iu,单次用药
+
胺碘酮300mg,每3~5分钟重复150mg 或利多卡因50~100mg,每3~5分钟重复 一次。
38
CPR标准用药
心室停搏与电机械分离: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
阿托品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A: Airway B: Breathing C: Circulation
5
问题
口对口通气在急救中能否普及? 口对口通气真的有效吗?
6
口对口通气情况调查
1, 大多数院前急救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 口对口人工通气。
Ornato JP et al 1990
2, 45%医生和80%护士不愿对陌生人作 口对口通气。
10
新指南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入你不愿 意做口对口通气,则应立刻开始胸 外心脏按压。现有资料证明,及时 单做胸外心脏按压,其预后要比完 全没有CPR好得多。
11
新指南
如果你愿意做口对口通气,其 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15:2,胸 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
12
Case
患者在10分钟内送到了医院抢救室, 请问:
No.%Biblioteka No. %ROSC 37 出院率 5
13
22
8
1.7 3
1.2
Callaham ML et al: JAMA 1992;268;2667
30
肾上腺素应用剂量
0.2mg/kg(N=648) 1mg(N=632)
No.
%
No. %
ROSC 217 出院率 31
CPR标准用药
室颤: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或血管加压素40iu,单次用药
+
胺碘酮300mg,每3~5分钟重复150mg 或利多卡因50~100mg,每3~5分钟重复 一次。
38
CPR标准用药
心室停搏与电机械分离: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
阿托品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
A: Airway B: Breathing C: Circulation
5
问题
口对口通气在急救中能否普及? 口对口通气真的有效吗?
6
口对口通气情况调查
1, 大多数院前急救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 口对口人工通气。
Ornato JP et al 1990
2, 45%医生和80%护士不愿对陌生人作 口对口通气。
10
新指南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入你不愿 意做口对口通气,则应立刻开始胸 外心脏按压。现有资料证明,及时 单做胸外心脏按压,其预后要比完 全没有CPR好得多。
11
新指南
如果你愿意做口对口通气,其 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15:2,胸 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
12
Case
患者在10分钟内送到了医院抢救室, 请问:
No.%Biblioteka No. %ROSC 37 出院率 5
13
22
8
1.7 3
1.2
Callaham ML et al: JAMA 1992;268;2667
30
肾上腺素应用剂量
0.2mg/kg(N=648) 1mg(N=632)
No.
%
No. %
ROSC 217 出院率 31
2024年度心肺复苏ppt课件
注意事项
使用简易呼吸器前需检查其完好性,连接简易呼吸器后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将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避 免漏气。挤压呼吸囊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同时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判断通气是否有效。
2024/3/24
20
05
药物治疗与除颤技术应 用
CHAPTER
2024/3/24
21
常用药物介绍及给药途径选择
心脏骤停、窒息、溺水、电击等导致 呼吸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
禁忌症
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填塞等严重 胸廓疾病,以及无法实施胸外按压的特 殊情况。
2024/3/24
5
实施原则及步骤
• 实施原则:快速、准确、有效、安全。
2024/3/24
6
实施原则及步骤
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做好个人防护;
2024/3/24
心肺复苏ppt课件
2024/3/24
1
目
录
2024/3/24
•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 胸外按压技巧与方法 • 人工呼吸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与除颤技术应用 • 复苏后处理及并发症预防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contents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 要性
2024/3/24
27
预防并发症发生举措设计
脑保护措施
维持良好的脑灌注压,降低颅内 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损伤。
肺部并发症预防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 2024/3/24
肾功能保护措施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维持足够 的尿量,预防急性肾衰竭。
胃肠道并发症预防
尽早恢复胃肠道功能,合理饮食, 预防应激性溃疡和肠道感染。
--心肺复苏的最新进展_PPT课件
• 大剂量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血管紧张 度以利于促使ROSC。
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
• 有8个(9000例)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大剂量对患者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恢 复均无明显改善作用。其不利因素是可 以增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并在复苏后 期可能导致高肾上腺素状态。
• 建议从1mg/次开始,逐渐增至5mg/次, 间隔3-5分钟。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 口对口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 口对鼻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 无氧流的球囊-面罩通气:潮气量大致 10ml/kg(700-1000ml)或成人球囊2/3体 积被挤压陷,时间达2秒以上。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 携氧(吸氧浓度>0.40,氧流量从812L/min到30L/min)球囊-面罩通气:较 小潮气量为6-7ml/kg(400-600ml),成 人球囊1/2体积被挤压陷,时间1-2秒。
除颤能量
例数
除颤成功率
200J单相
68
130J双相
47
200J双相
39
61(90%) 39(83%) 39(100%)
电除颤的意义及进展
电除颤的效率和建议
• Van Alem等单、双相波除颤效率 例(%)
一次除颤成功率 单相波 31(45) 双相波 35(69)
Rosc 入院存活率 45(65) 33(48) 31(61) 20(40)
• 无人工通气的CPR:无资料证实较配合通 气的CPR同样有效,是并不适宜的方法。
胸外按压维持循环
胸外按压的标准方法
• 位置: 在胸骨下半部, 二乳头之间.
胸外按压维持循环
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
• 有8个(9000例)随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大剂量对患者出院存活率和神经系统恢 复均无明显改善作用。其不利因素是可 以增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并在复苏后 期可能导致高肾上腺素状态。
• 建议从1mg/次开始,逐渐增至5mg/次, 间隔3-5分钟。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 口对口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 口对鼻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 无氧流的球囊-面罩通气:潮气量大致 10ml/kg(700-1000ml)或成人球囊2/3体 积被挤压陷,时间达2秒以上。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人工呼吸
• 携氧(吸氧浓度>0.40,氧流量从812L/min到30L/min)球囊-面罩通气:较 小潮气量为6-7ml/kg(400-600ml),成 人球囊1/2体积被挤压陷,时间1-2秒。
除颤能量
例数
除颤成功率
200J单相
68
130J双相
47
200J双相
39
61(90%) 39(83%) 39(100%)
电除颤的意义及进展
电除颤的效率和建议
• Van Alem等单、双相波除颤效率 例(%)
一次除颤成功率 单相波 31(45) 双相波 35(69)
Rosc 入院存活率 45(65) 33(48) 31(61) 20(40)
• 无人工通气的CPR:无资料证实较配合通 气的CPR同样有效,是并不适宜的方法。
胸外按压维持循环
胸外按压的标准方法
• 位置: 在胸骨下半部, 二乳头之间.
胸外按压维持循环
PPT课件心肺复苏急诊医学(2024)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强心药物等,维 持循环稳定。
肝功能支持
给予保肝药物、营 养支持等,促进肝 功能恢复。
2024/1/26
呼吸功能支持
给予机械通气、氧 疗等措施,维持呼 吸功能稳定。
肾功能支持
采取血液净化、利 尿等措施,保护肾 功能。
胃肠功能支持
采取胃肠减压、肠 内营养等措施,维 护胃肠功能。
25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
气管插管
对于需要长时间通气或不能维持有 效通气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气管插 管。插管前应评估患者情况和选择 合适大小的导管。
气道吸引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定期吸引气 道分泌物,以保持气道通畅。吸引 前应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引时间不 应过长。
20
静脉通路建立及药物应用
建立静脉通路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快建立 静脉通路,以便给予急救药物和 液体治疗。首选大静脉,如肘正
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后,进行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等措施,以进一 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024/1/26
6
02
急诊医学在心肺复苏中作用
2024/1/26
7
急诊医学概述与特点
急诊医学定义
研究各种急性疾病和危重症发生发展规律、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临床医学专业。
急诊医学特点
突发性、紧急性、复杂性、高风险性。
苏到后续治疗等步骤的详细讲解。
心肺复苏中团队协作与沟通
03
强调多人协作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沟通的技巧和
策略。
28
心肺复苏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1 2
新型心肺复苏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介绍近年来新型心肺复苏药物的研发成果及在临 床实践中的应用。
心肺复苏与机械通气技术的结合
肝功能支持
给予保肝药物、营 养支持等,促进肝 功能恢复。
2024/1/26
呼吸功能支持
给予机械通气、氧 疗等措施,维持呼 吸功能稳定。
肾功能支持
采取血液净化、利 尿等措施,保护肾 功能。
胃肠功能支持
采取胃肠减压、肠 内营养等措施,维 护胃肠功能。
25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
气管插管
对于需要长时间通气或不能维持有 效通气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气管插 管。插管前应评估患者情况和选择 合适大小的导管。
气道吸引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定期吸引气 道分泌物,以保持气道通畅。吸引 前应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引时间不 应过长。
20
静脉通路建立及药物应用
建立静脉通路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快建立 静脉通路,以便给予急救药物和 液体治疗。首选大静脉,如肘正
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后,进行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等措施,以进一 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024/1/26
6
02
急诊医学在心肺复苏中作用
2024/1/26
7
急诊医学概述与特点
急诊医学定义
研究各种急性疾病和危重症发生发展规律、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临床医学专业。
急诊医学特点
突发性、紧急性、复杂性、高风险性。
苏到后续治疗等步骤的详细讲解。
心肺复苏中团队协作与沟通
03
强调多人协作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沟通的技巧和
策略。
28
心肺复苏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1 2
新型心肺复苏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介绍近年来新型心肺复苏药物的研发成果及在临 床实践中的应用。
心肺复苏与机械通气技术的结合
2024全新心肺复苏课件(2024)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 要性
2024/1/30
3
心肺复苏定义及意义
心肺复苏(CPR)定义
通过一系列急救措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 为进一步救治争取时间。
心肺复苏的意义
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促进社会急救体系建设。
2024/1/30
4
心脏骤停原因及危害
做好个人防护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 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 预防感染和保护自身安全。
2024/1/30
8
患者意识判断与呼救
2024/1/30
判断患者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判断其意 识状态。
呼救
如果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 话并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严重缺血缺氧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 碍综合征,需全面评估患者各器官功 能,给予综合治疗。
29
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 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及应对能
力。
2024/1/30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情绪调节训练。
家属支持
这是成人胸外按压的标准位置,使用掌根或双手 交叠按压。
乳头连线中点
简便的定位方法,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成人。
3
肋骨下缘
避免按压到肋骨造成骨折,需确保按压位置在肋 骨下缘。
2024/1/30
12
按压深度、频率和周期要求
01
02
03
按压深度
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 米,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 伤害。
2024/1/30
3
心肺复苏定义及意义
心肺复苏(CPR)定义
通过一系列急救措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 为进一步救治争取时间。
心肺复苏的意义
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促进社会急救体系建设。
2024/1/30
4
心脏骤停原因及危害
做好个人防护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 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 预防感染和保护自身安全。
2024/1/30
8
患者意识判断与呼救
2024/1/30
判断患者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判断其意 识状态。
呼救
如果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 话并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严重缺血缺氧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 碍综合征,需全面评估患者各器官功 能,给予综合治疗。
29
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 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及应对能
力。
2024/1/30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情绪调节训练。
家属支持
这是成人胸外按压的标准位置,使用掌根或双手 交叠按压。
乳头连线中点
简便的定位方法,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成人。
3
肋骨下缘
避免按压到肋骨造成骨折,需确保按压位置在肋 骨下缘。
2024/1/30
12
按压深度、频率和周期要求
01
02
03
按压深度
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 米,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 伤害。
2024年度心肺复苏2024优秀课件
对复苏成功的患者应进行长期随访,定期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方 式调整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家属参与和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关注家属的心理状况和 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03
包括恢复自主循环、意识恢复、瞳孔回缩等。
28
心肺复苏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2024/3/24
心肺复苏技术创新
如机械胸外按压、体外膜氧合等技术不断涌现,提高了心肺复苏 的成功率。
心肺复苏药物研究进展
新型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效 果,有望改善心肺复苏预后。
心肺复苏与脑保护
研究表明,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强脑保护措施,如低温治疗等,有 助于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保持电话通畅
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保持电话 通畅,随时报告患者情况变化。
10
03
基本生命支持技术
2024/3/24
11
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正确的按压位置
在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 与胸骨交界处进行按压。
2024/3/24
合适的按压深度
成人至少5cm,儿童约5cm ,婴儿约4cm。
呼吸频率控制
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 次人工呼吸,即30:2的按 压通气比例。
1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开启AED
将AED放置在患者身旁,按下电源按钮开 启设备。
持续CPR
除颤后继续进行5个循环的CPR(即按压 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然后再次使 用AED分析心律。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方 式调整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家属参与和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关注家属的心理状况和 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03
包括恢复自主循环、意识恢复、瞳孔回缩等。
28
心肺复苏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2024/3/24
心肺复苏技术创新
如机械胸外按压、体外膜氧合等技术不断涌现,提高了心肺复苏 的成功率。
心肺复苏药物研究进展
新型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效 果,有望改善心肺复苏预后。
心肺复苏与脑保护
研究表明,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强脑保护措施,如低温治疗等,有 助于减轻脑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保持电话通畅
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保持电话 通畅,随时报告患者情况变化。
10
03
基本生命支持技术
2024/3/24
11
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正确的按压位置
在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 与胸骨交界处进行按压。
2024/3/24
合适的按压深度
成人至少5cm,儿童约5cm ,婴儿约4cm。
呼吸频率控制
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 次人工呼吸,即30:2的按 压通气比例。
1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开启AED
将AED放置在患者身旁,按下电源按钮开 启设备。
持续CPR
除颤后继续进行5个循环的CPR(即按压 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然后再次使 用AED分析心律。
(2024年)全新心肺复苏ppt课件
04
松开鼻孔,让患者 呼气,然后再次进 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
2024/3/26
19
口对鼻人工呼吸适用场景
患者口腔严重外伤或畸形,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 。
患者牙关紧闭,无法打开口腔时。
需要进行长时间人工呼吸,而口对口人工呼吸无法满足 需求时。
2024/3/26
20
简易呼吸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呼救技巧
在发现心脏骤停后,应立即拨打急救 电话并启动应急救援系统。同时,进 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2024/3/26
6
生存链概念及应用
2024/3/26
生存链概念
生存链包括四个关键环节:早期识别与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 级生命支持。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完整过程。
2024/3/26
心肺功能评估
监测心肺功能恢复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 复计划。
心理康复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 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促 进全面康复。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3
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无自主呼吸或呼 吸微弱,立即给予人工呼 吸,如口对口吹气或使用 简易呼吸器等。
11
脉搏检查及循环评估
检查脉搏
在患者颈动脉、桡动脉等处检查 是否有脉搏。
2024/3/26
循环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湿 度以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评估循 环状况。
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无脉搏且循环状况不佳,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 和人工呼吸等。
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 地尔硫䓬等,主要用于治疗室 上性心律失常和某些室性心律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现代CPCR: 产生与描述阶段
• • • • • 1936年-----动物模型的建立(Negovsky) 1956年-----电除颤(Zoll)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Safar)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Kouwenhoven) 1966年-----定义了CPR(美国科学院)
6
心跳呼吸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心跳停止
组织缺血缺氧 组织内腺苷、乳酸、CO2、H+
血管阻力
心输出量
7
心跳呼吸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钙离子内流 氧游离基 前列腺素 再灌注损伤
结果 生物膜上酶活性丧失 弥漫性脑损伤 舒张期心肌张力增加 核糖小体变性 蛋 白质生物合成障碍 ARDS 肾缺血损伤,导致不 可逆性肾衰
17
2010年指南主要变化(2) --几个数字的变化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 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 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 过5s等
20
猝死病人死亡率近70%
350000猝死病人
100000尝试做CPR
40000到达医
21
SURVIVAL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New York Chicago Paris Taipei Shanghai
15
2010年指南主要变化(1) --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 改为五个链环
(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 (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 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 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4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现代CPCR: 应用阶段(60年代) 广泛采用阶段(70年代)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 初),产生胸泵学说及辅助方法, 药物治疗,脑复苏 价格与效益评价阶段(近十年)
5
心跳骤停的定义
心跳骤停的定义,而从不同的临床角度出发,心 跳骤停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 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 心跳骤停 美国AHA对冠心病患者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 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Cecil 内科学第十六版则规定:任何心脏病患者 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 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跳骤停
18
2010年指南主要变化(3) --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 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19
心肺脑复苏:
我们是否真正在挽救生命?
心肺复脑苏新进展
急 诊 科 疏东升
1
心肺脑复苏研究内容
心肺脑复苏术(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 及保护和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
主要用于复苏后能维持较好心肺脑功能及能较 长时间生存的病人
2
目的在于防止和救治突然的意外死亡,而 不是延长无意义的生命 √基本生命支持(BLS, basic life support)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延续生命支持(PLS, prolonged life support)
11
气道阻塞的常见病因
呼吸道阻塞系指呼吸器官(口、鼻、咽、喉、气管、 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任何部发生阻塞或狭窄, 阻碍气体交换,或呼吸道邻近器官病变引起的呼吸道阻 塞,以至发生阻塞性呼吸困难的总称 最常见的完全性气道阻塞原因为舌后坠 另一常见原因为上呼吸道有异物存在,外源性异物如经 口误入的如鱼骨、豆果、金属类等;内源性异物如牙齿、 血液、脓液、呕吐物等
8
心跳呼吸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钙离子内流 氧游离基 前列腺素 再灌注损伤
心肌收缩力下降 舒张期张力上升 心肌不均匀收缩 外周血管痉挛 血液粘滞度增加 红细胞壁僵硬 红细胞变形性下降
9
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10
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
心室颤动 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 30%,在猝死中占 90%。 此时心肌发生不协调、快速而紊乱的连续颤动。心电图 上 QRS波群与T波均不能辨别, 代之以连续的不定形心 室颤动波 心脏电机械分离 常是心脏处于“极度泵衰竭”状态, 心脏已无收缩能力。无心搏出量,即使采用心脏起搏救 治也不能获得效果。心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有正常或 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 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 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 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常见窦性、房性、结 性冲动不能达到心室,且心室内起搏点不能发出冲动
12
气道阻塞的常见病因
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急性喉气 管支气管炎 特殊感染性肉芽肿 喉部、气管内结核、梅毒、 麻风真菌和硬结病等可发生肉芽肿和/或继发 感染,也可发生瘢痕收缩使管腔狭窄
急性炎症
肿瘤 外伤与创伤
各种咽喉疾病引起的声带瘫痪
13
2010年 心肺复苏指南
《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与 《2005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 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有 几个最主要变化
16
2010年指南主要变化(2) --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 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 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 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 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 气道和呼吸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现代CPCR: 产生与描述阶段
• • • • • 1936年-----动物模型的建立(Negovsky) 1956年-----电除颤(Zoll)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Safar)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Kouwenhoven) 1966年-----定义了CPR(美国科学院)
6
心跳呼吸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心跳停止
组织缺血缺氧 组织内腺苷、乳酸、CO2、H+
血管阻力
心输出量
7
心跳呼吸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钙离子内流 氧游离基 前列腺素 再灌注损伤
结果 生物膜上酶活性丧失 弥漫性脑损伤 舒张期心肌张力增加 核糖小体变性 蛋 白质生物合成障碍 ARDS 肾缺血损伤,导致不 可逆性肾衰
17
2010年指南主要变化(2) --几个数字的变化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 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 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 过5s等
20
猝死病人死亡率近70%
350000猝死病人
100000尝试做CPR
40000到达医
21
SURVIVAL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New York Chicago Paris Taipei Shanghai
15
2010年指南主要变化(1) --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 改为五个链环
(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 (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 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 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4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现代CPCR: 应用阶段(60年代) 广泛采用阶段(70年代)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 初),产生胸泵学说及辅助方法, 药物治疗,脑复苏 价格与效益评价阶段(近十年)
5
心跳骤停的定义
心跳骤停的定义,而从不同的临床角度出发,心 跳骤停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 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 心跳骤停 美国AHA对冠心病患者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 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Cecil 内科学第十六版则规定:任何心脏病患者 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 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跳骤停
18
2010年指南主要变化(3) --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 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19
心肺脑复苏:
我们是否真正在挽救生命?
心肺复脑苏新进展
急 诊 科 疏东升
1
心肺脑复苏研究内容
心肺脑复苏术(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 及保护和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
主要用于复苏后能维持较好心肺脑功能及能较 长时间生存的病人
2
目的在于防止和救治突然的意外死亡,而 不是延长无意义的生命 √基本生命支持(BLS, basic life support)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延续生命支持(PLS, prolonged life support)
11
气道阻塞的常见病因
呼吸道阻塞系指呼吸器官(口、鼻、咽、喉、气管、 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任何部发生阻塞或狭窄, 阻碍气体交换,或呼吸道邻近器官病变引起的呼吸道阻 塞,以至发生阻塞性呼吸困难的总称 最常见的完全性气道阻塞原因为舌后坠 另一常见原因为上呼吸道有异物存在,外源性异物如经 口误入的如鱼骨、豆果、金属类等;内源性异物如牙齿、 血液、脓液、呕吐物等
8
心跳呼吸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钙离子内流 氧游离基 前列腺素 再灌注损伤
心肌收缩力下降 舒张期张力上升 心肌不均匀收缩 外周血管痉挛 血液粘滞度增加 红细胞壁僵硬 红细胞变形性下降
9
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10
心跳骤停的心电图分型
心室颤动 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 30%,在猝死中占 90%。 此时心肌发生不协调、快速而紊乱的连续颤动。心电图 上 QRS波群与T波均不能辨别, 代之以连续的不定形心 室颤动波 心脏电机械分离 常是心脏处于“极度泵衰竭”状态, 心脏已无收缩能力。无心搏出量,即使采用心脏起搏救 治也不能获得效果。心电图表现为等电位线,有正常或 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 心室停搏(伴或不伴心房静止) 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 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常见窦性、房性、结 性冲动不能达到心室,且心室内起搏点不能发出冲动
12
气道阻塞的常见病因
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急性喉气 管支气管炎 特殊感染性肉芽肿 喉部、气管内结核、梅毒、 麻风真菌和硬结病等可发生肉芽肿和/或继发 感染,也可发生瘢痕收缩使管腔狭窄
急性炎症
肿瘤 外伤与创伤
各种咽喉疾病引起的声带瘫痪
13
2010年 心肺复苏指南
《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与 《2005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 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有 几个最主要变化
16
2010年指南主要变化(2) --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 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 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 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 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 气道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