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
( 化学 院 绥 黑龙 江绥 化 12 6 ) 5 0 1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 分, 语言与文化相 互依赖 、 影响。因此 , 在语 言教 学中导入 目的语 的文化背景知识十分必
要 。将 其与教学 实践相结合 。 旨在提 高学生学 习兴趣 , 培养学生跨 文化 交际意识 , 最终达到提 高学生跨文化 交际能 力的 目的。
就 在 甚 至是 制 约 。所 以 , 想 学 好 一 种 语 言 , 仅 了解 基 础 的 语 言 交往 模 式 , 会 出 现语 用失 误 。也 就说 , 进 行跨 文 化交 际 时 , 要 仅 知 识 是 不 够 的 , 只有 充 分 了解 该 语 言 的 社 会 文 化 背 景 才 能 真 仅 仅 掌 握 基 础 知 识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不 了 解 中 西 方 文 化上 的差
一
中, 中西 方 文 化 上 的 差 异 常 常 导 致 交 际 失 败 。可 以 看 出 , 纯 化 的 地 位 和 文 化 内 涵有 极 大 的差 异 。 西 方 人 爱 狗 ,视 狗 为 朋 单 如 uk g幸 d , pdg 位 o 等 而 掌 握 语 言知 识 是 无法 实 现 有效 交 际 的 。因此 . 青 文 化背 景 知 友 , lc y o ( 运 的人 )at o ( 居 高 位 的 人 ) 等 。 语 识 的导 人 显 得 必 不 可 少
关键词 : 文化 背景 知 识 ; 合 英语 ; 文 化意 识 综 跨
中 图分 类 号 : 1 H3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5 O 3 ( 0 1 0 - 1 2 0 2 9 一 4 8 2 1 )3 06 - 2
一
、
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这 样 问 候 的 话 , 会 令 他 觉 得 很 奇 怪 。尤 其 有些 学 生很 好 奇老 这 师 的个 人 情 况 , 在 交 谈 中 问到 年 龄 和 婚 姻 状 况 等 , 在 西 方 会 这
大学说课稿跨文化沟通主题教育
大学说课稿跨文化沟通主题教育大学说课稿:跨文化沟通主题教育一、引言跨文化沟通是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素质和技能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生们应该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以适应和参与全球化发展。
本次说课主题为跨文化沟通主题教育,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施相关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概念、技能和实践经验。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教材为《跨文化交际教程》第三单元,该单元围绕跨文化交际的定义、重要性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解决方法展开,适合本次课程目标的达成。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技能。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跨文化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跨文化沟通中常见的误解。
3. 了解并能够应对跨文化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技能,如倾听、观察、解读非语言沟通等。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尊重他人文化的态度。
2.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跨文化交往。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角色扮演法: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多媒体呈现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文化间的交际差异和误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跨文化交际场景的图片,向学生引入跨文化沟通的主题,并引发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介绍跨文化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讨论在跨文化交往中常见的误解。
略论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文化导入
略论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文化导入【摘要】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在许多场合起着桥梁的作用。
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只懂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
文化和语言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对于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研究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如何进行英语语言文化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浅探。
【关键词】英语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导入【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57-02英语学习中,文化与语言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学习为语言学习提供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语境,促进语言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朱文俊说:“通俗地讲,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
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
”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学习既是学习手段,也是学习目的。
文化学习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情感态度的调整和行为的变化。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总希望对外语的运用尽量能像英语国家的人一样准确、流利和自然。
但是,由于学习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了解不多,而且在实际交流中喜欢套用汉语的观念和习惯去理解对方,因此经常会出现交流障碍。
如果想将英语变成熟练的交际工具,就必须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要提高文化敏感性和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语言文化的导入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换句话说,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化知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
由于中西文化是在不同文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存在相当的差异。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不可避免地体会到这些差异。
然而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之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习惯地认为,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语法、一定量的词汇、语音语调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英语。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英语的教学实际就是英语文化的引入,没有了文化,交际也不会顺畅。
在英语教学进行中引入一定的文化内容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文化的导入不仅仅能够提高他们在英语方面的能力,提高文化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减少因不了解文化带来的一些误会和冲突,方便学生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导入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英语交际方面的能力。
它一直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学生正确文化观念的形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1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表达,也是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的。
语言方面的差异其实也是文化方面的差异。
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去努力掌握文化方面的一些背景知识,就不能把一门语言教好。
其实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要懂一些文化的模式和准则[1]。
英语和汉语首先是两种不同国家的文化。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关键是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如果不了解要学语言的背景文化,在交际的时候就会闹笑话,产生误会和冲突。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加偏重语法和翻译方面的教学,忽视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以学生在语言学习上侧重的是用词和用语的准确。
结果在考试的时候,做书面文字题特别是语法题感觉非常得心应手,在这部分内容的考察上有很多学生会得高分。
可是进入了实际交际,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就会有所不足。
要想改善这样的情况,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对西方文化辨识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使用语言的能力。
2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原则2.1 实用性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历史的沉积,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全部传递给学生是不太现实的。
了解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为了掌握并且使用他们的语言,而语言则是为了交际而存在。
在教学中就要有一些侧重点,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
浅论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的导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中西文化 的 差异
之所 以英语教学要注重 文化 的导入 是 因为 中西文化存 在一 定 的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 民族生 活方式 的总和 , 包括 地理环境 ,
社会历史 , 风土人 情 , 传统 习惯 , 民间传说 , 寓言 故事 , 生活方式 , 宗教信仰 , 科学艺 术 , 为规 范和价值 观念等。中西方 的思维模 行
化导入的重要性 。在跨文化交流 日益频繁 的今天 , 对学生进行跨
是培养具 有跨 文化 交际能力的外语人 才。要 想成功 的运用一 门
语言进行 交际且不造成 交际失误 。 仅仅 掌握语 言的基本技 能是远
文化交 际能力 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 , 跨文化交 际能力 的培养 已经
成 为英语教学 的最终 目的。
Ab t a t I i n wn t l t a a g a e ta h n t ei p t s r c :t sk o al h t n u g c i gwi t n u o l e hh oc l r i ma e ln u g e r i g c l u fl r ci a a d me n f ut e w l k a g a e lan n oo r ,p a t l n a — u l u c ig .An tp e e t h x h n e b t e n C i a a d t e wol n d a r s n ,t e e c a g ew e h n n h rd b c me ls rt a v ra d te e t r a n i n n ft a h n f e o sco e n e e n x en e vr me to e c ig o h h l o En l h h sma e t e c l r n u n h u t a in o tr — u - gi a d h u t a i p ta d t e c l v t fi e — c - s ul i o n l t rlc mmu ia in ie i be u a o n c t n vt l . o a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摘要]文章论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教育的意义,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种渠道引入西方文化知识。
[关键词]牛津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一、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
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的进行。
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的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比较注重语言形式及意义的讲解,而较少涉及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更是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
这样使得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语言基础知识,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却常常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词不达意,甚至造成歧义和误解。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目前许多高中的英语教师在英语课中仍旧采用的是以语言知识教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单独列出作为课程目标的一部分。
该《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基础,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因此,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
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就不能顺利开展,语言学习也就不能顺利进行。
关键词:语言差异;文化导入;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15-01对于一个种族,语言和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二者影响。
对这两个方面任一方面的忽略都会导致交流的失败。
应用语言学家甚至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失败归根到底也是外语教学的失败。
因此,如何使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成为一句空话,教师们势必要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导入必要的文化因素。
首先,文化的缺失会造成纵多误解。
很多中国学生错误地认为,如果中文词汇可以被转换成一个正确的英文单词,他们就可以声称,已经掌握了英语。
事实上,这些学生虽然可能已经获得了外语词汇的字面意思,但词汇背后丰富的文化因素是误解产生的根源。
比如,中文中的“知识分子”和英文中“intellectual”,虽然它们可以从字面上进行互译,交际过程中随意使用是不合理的。
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工程师,翻译和其他从事文化事务的工作人群,普遍认为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都可以称呼为知识分子。
有时,高中教师也可以被尊称为知识分子。
然而,在美国和欧洲的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
“知识分子”只能用来指获得了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的精英们,如大学里的知名教授。
由此可见,“知识分子”远比“intellectual”的意义宽广许多。
此外,“intellectual”还有一层消极负面的意义,即一味做研究而不懂得生活的书呆子。
这样的词汇和表达还有很多,比如中文的“爱人”和英文的“lover”,中文的“龙”和英文的“dragon”,中文的“红色”和英文的“red”,它们都能进行字面上的互译,但深层含义却迥然不同。
这类文化差异时常被教师们忽视,学生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就闹了许多笑话。
浅谈文化导入与外语教学
浅谈文化导入与外语教学摘要:英语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言,在国际交流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家、语言学家、外语教师等,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有浓厚的兴趣。
尤其是语言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文化鸿沟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的一大障碍。
然而,当前的英语教育仍然只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将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
适当增加本族和外族文化导入是外语教学中的必然要求,又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导入;外语教学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诸多领域的学者研究的重点。
语言蕴涵着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的交际。
而交际(communication) 一词,无论是中文还是英语的释义中,都隐含着“双向”的含义。
而在中国目前的大多外语教学中,却出现了中西文化失衡或者文化缺失的现象,这已经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因此,笔者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之能够得体的运用英语同英语本族人进行交际,而且可以满足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
一、文献综述诸多领域的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
并且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都以自己的理解作出了各自的不同解释。
比如说:哲学家们对于语言及文化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视,更清楚地说,应该是语言及人类思想之间的联系。
然而,人类学家们则表示,语言是作为一种保证社会生活关系以及两者间正常运转的工具而存在。
他们主要分析人类使用话语的手段。
英国的Malinovsky 和Firth 以及美国的Boas和Sapir等在这一领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化学家的主要兴趣在于文化本身。
语言学家,他们不但要寻找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并且还努力分析某些话语的结构是否可以运用文化来作解释?教授外语的教师们也对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了对比,目的是想帮助学生,不要因为文化这一点阻碍学生学习外语。
中国,第一位深入分析研究语言及文化的是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
4、科学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系统地组织教学 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注重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文字,避免出现歧 义或误解。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方 法
1、直接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直接引入相关的文化内容,让学习者通过直接 的体验和感知来了解中华文化。例如,可以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名胜古迹、 风俗习惯等,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一、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意 义
1、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1、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运用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避免因为文化差异 而产生的误解和困惑。
2、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2、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文化的导入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从而 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的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应对 文化差异,也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 谈
目录
01 一、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意义
03
三、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方法
02
二、对外汉语教学文 化导入的原则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蕴含着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教授汉语知识, 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习 者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本次演示将从对外汉语 教学的文化导入的意义、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内容摘要
另外,社交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导入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口语表达。
跨文化教育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1跨文化教育导入的原则
由于文化是—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 研究常带有明显 的 向性和侧重性 。 倾 就英语教学而言 , 它涉及到英语 国家的历史 、 地理、 风土人情 、 传统习俗、 生活方式、 文学艺术 、 行为规 范和价值观念等 , 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 , 我 们应采用相关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及循序渐进原则l l 1 。相关性原则要 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 , 或者是教材的拓宽, 文化 导入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 尽可能与语言教学同行 ; 实 用性原则是指文化导入要注重与 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 对 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 , 应该详细讲解 , 反复操练 , 做到学 以致 用;循序渐进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 知能力, 由浅入深, 由现象到本质 , 逐步扩展其范围。
摘 要 外语教学的根本 目的是为 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跨文化交际, 与不同 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 的交流。为了实现这个 目标, 需要我们正确 认识到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必 需的一环, 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 社 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 并在教学大纲、 材、 堂教学、 教 课 语言测试 以及 外 语 的第 二 课 堂 里全 面 反 映 出来 。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 交际
4 跨 文 化教 育 的 方 法
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 增强跨 文化交 际能力 , 最好 的方 法是让他们沉浸在英语文化的气氛中 , 因为这样不仅可 以使学生对 英语文化有理性认识 , 而且可以让他们在同汉语文化进行感性比较 的同时习得英语 文化 。文化教育 的方法是 多种多样的, 教师应该采 用灵活多变 的方法提高学生 对文化的敏感性 , 培养文化意识 , 使他 们能主动地 、 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 的文化环境 中: 加强 中西文化差 异的比较, 利用多种渠道 、 多种手段 , 收和体验异 国文化 , 中西 吸 将 文化差异 自觉 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41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 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 , 如画报 、 杂志、 图片等 , 研究不同国家人 民的服饰、 装饰 、 发型等 , 使他们在这 过程中了解不 同的文化、 风俗习惯 、 审美标准 , 较直观地 了解外国 艺术、 雕刻 、 建筑风格 和风士人情 。利用 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 观察英语 国家的社会 风俗人情 。然后提 出一些问题让学生 回答并 讲 出自己的观点。有 时可以邀请 中外有关专家以及 曾经 留学或访 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专题报告 、 系列讲座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多 读 国外有关游记、 口统计 、 人 民意调查 、 官方思想研究 、 时事评论等 方 面的书 , 中了解异族文化 。 从 42 结合课本介绍词汇 的文化内涵 . 事实上, 在我们认为最平淡的词汇教学中 , 也有跨文化教育的 空 间。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 的各种文化信息 , 词汇本身的产生 、 消亡和新陈代谢 , 提供 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时 , 文化发展过 程中不同的文化意识会影响词汇的意义。如欧美人十分喜欢养狗, 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 的朋友 , 不会背叛。在此文化背景下 , 英语 中 的“o ” dg用以指代忠实的伙伴 , 有褒义色彩。这样 的词汇 比比皆是, 教 应充分利用 丰富的资源进行有意识的跨文化教育。 43 推荐 阅读 . 文化 内容十分丰富 , 涉及到生 活的各个 方面, 师又不能 在课 教 堂上谈及所有相关 的文化背景知识 , 那么 , 为了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 帮助学生 了解 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有效增加语言知识和文 化知识 , 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由于文学作 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 景, 而文化 背景导致 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产生, 师可 以有选择地 教 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 的简易读本 和优秀书刊, 以增加英语 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 44 口语训练中的跨文化教育 . 日常 的口语交际 , 尽管语言形 式比较 简单 , 但其 中也存在很 多
注重中国文化导入与渗透 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 语 教 学 研 究 ・
注 中 文 导入 渗 提 生 掀 重 国 化 与 透 升学 跨
杨 红 英
( 海 市 南 汇 区下 沙 学 校 ) 上
际 力 能
语 言 是 交 际 的 工 具 ,英 语 学 习 的 根 本 目 的 在 于 运
化 影 响力 扩 大 成 为 中 国综 合 国力 增 强 的 重 要 标 志 。 在 这 种历 史 背 景下 ,英语 学 习不仅 是 为 了单 方 面 地 吸收 、 借 鉴西 方 的文 化 与 技 术 ,还 要 加 强 对 中 国 优 秀 文 化 的
化 的 内容 少 之 又 少 ;一 些 教 师 受 自身 素质 的 限 制 ,教
学 中重 视 英 美 文 化 传 递 ,疏 忽 中 国 文化 的教 育 ,直 接 影 响 了学 生 的学 习方 向 ;学 生 熟记 单 词 数 千 ,却 不 能 准确表 述 “ 和谐 ” “ 康 ” “ 、 小 、 中庸 ” “ 术 ” 等 具 、 武
入 和 渗 透 未 受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 学 生 由 于 缺 乏 对 中 国 文
田
的理解 ,提 高 文化 鉴 别力 ,辩证 看 待 中 西文 化 的差 异 ,
避 免 盲 目地 崇 拜 和 接 受 西 方 文 化 ,树立 对 中 国优 秀传
统 文 化 的信 心 ,从 而 增 强 在 跨 文 化 交 流 中 的 民族 自尊 心 和 自信 心 ,实 现 中西 文 化交 流 “ 赢 ”的 结果 。 双 3有助 于提 高学生在跨 文化 交 际中的 文化 理 解能力 . 教 师在英语教学 中注 重中国文化 的导入和渗 透 ,
有 中 国 文 化 特 征 的 词 义 ,接 受 了 人权 、 自 由等 观 念 ,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无法将语言的使用和文化分割开来。
在语言教学大改革的前提下,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了全新的思路和新理念,越来越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化学习相结合。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和交流的重要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1、引言语言反应文化,是文化的载体,最直观的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和状态;文化也反应语言,它无处不在,是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
语言从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说,是“一套被一个群体使用并能理解的符号以及组织这些符号的规则”(跨文化交际,p122)。
当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时,很快就发现符号、符号的发音以及使用这些符号和发音的规则都大大的不同于我们的母语。
事实上学好一门外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理解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话语的能力。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分开,认为掌握了单词的读音,语法和句法就足够了,实际上没有办法在脱离文化的情况下学好一门外语,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为文化即交际,交际即文化(跨文化交际,pf21)。
2、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文化极其复杂,包括许多互相联系的文化取向,除信仰和价值观外,还包括态度、规范、物质方面等。
文化是以民族为中心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跨文化交际,f22)。
在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国家文化,学会用英语思维思考是不容易的,让我们试着从差异的角度来探讨英语教学课堂上文化的导入。
2.1核心价值观的差异和西方人的放松和潇洒浪漫相比,中国人显得比较严肃拘谨,这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息息相关。
英语国家的价值观中个人主义比较盛行,比如美国人认为个人是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美国主流文化最重要的模式是个人主义,与个人主义密切相关的是美国人重视平等的价值观(跨文化交际,f22)。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研
版
不 进 行 文 化 的导 人 会 让 中学 生 感 到 枯 燥 乏 味 , 因 为这 就 等 同于 教 授 没 有 意 义 的 符 号 。因 此 在传 授 学 生 英 语 基 础 知 识 的 同时 老师 应 该 适 当地 加 入 一 些 与 语 言 相
关 的 文 化 内 容 , 样 不 但 可 以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 时还 可 以培 养 学 生 的 文 化 这 同 意 识 , 高 学 生 的 社 会 文化 能 力 。 提 近 年 来 , 着 语 用 学 、 会 语 言 学 、 义 学 的 长 足 发 展 , 其 是 交 际 法 的 盛 随 社 语 尤 行 ,在 英语 教 学 中导 人 文 化 知 识 越 来 越 引 起 人 们 的注 意 。 外 语 教 学 的 任 务 就 是 “
提 着 在 冥 河 中 浸 过 , 未 浸 到 水 里 的 脚踵 外 , 身 都 能 够 做 到 刀枪 不入 , 脚 后 除 浑 其 跟 由此 成 了他 的 致命 弱 点 。 了解 了这 个 典 故 , 知道 “ c ie’ e l 的意 思 是 “ 就 A hl s h e” l 致 命 的弱 点 ” 了。 22 明确 相 同词 汇不 同的 文化 意 义 . 从 文 化 意 义 的 角 度 来说 , 个 词 汇 在 不 同 的社 会 文化 语 境 中 却 往 往 有 着 不 一
文 化 意 识 就 会越 强 。运 用 语 言 进 行 交 际 的能 力 也 就 越 强 。 因为 语 言 成 部 分 。 是 每一 种 语 言 都 与 一 个 特 定 的 文 化 相 对 应 , 深 扎 根 深 于文 化 之 中 。 开 了 文 化 , 言 就 失 去 了 意义 。 离 语 1 英 语 教 学 和 文 化 知 识 . 文 化 知 识是 培养 学 生 文 化 意识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为 英 语 老 师 , 们 必 须 注 作 我 重 英 语 教 学 中 的文 化 导 入 , 明确 语 言 和 文 化 相 互依 存 的 关 系 。 纯 地 教 授 语 言 而 单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
廖 茂 珍 L a oh n ioMa z e
( 州 华立科 技职 业 学院 , 州 5 1 2 ) 广 广 135
( u n zo ai cet cVoain l l g , a gh u5 12 , hn ) G a gh uHu ini ct a Col e Gu nz o 1 3 5 C ia l S i f o e
ta hn x li s te i e c ig e pan h mpo a c n e e st fsu e ’ rs ~c lu a o t r n e a d n c s i o td ntSc o s utr c mmu c to kis y l niain s l .An th si v siae o t ri t d n ’ klso l d i a n e t td h w o tan su e tS s il f g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G 4 O 弓l 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6 4 (0 0)0 0 0 — 2 10 — 3 12 1 1— 27 0 l
观察 、 识 、 价 和 行 为活 动 的 方 式 。 交 流 (o m nctn)词 来 源 认 评 cm u ia o 一 i 语 言 是 文 化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对 其 起着 重 要作 用 。 方面 , 并 一 语 于 拉 丁 文 cm o i cmm n)其 含 义 为 “ 享 、 有 ” 文化 和 交 流 o m n (o o , s 共 共 。 言 是 文化 的载 体 , 有 语 言 就 没 有 文 化 ; 一 方 面 , 言 又 受到 文 化 密 不 可 分 , 化 是 交流 的基 础 , 流 影 响 文化 。 没 另 语 文 交 它们 无 时 不 在 无 处 不 的影响, 并且反映文化 ( 贾玉新 ,9 7 o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 19 是 在 . 们 是 不 断 变化 的过 程 , 符 号 化 的过 程 。 人和 文 化 的 关 系 也 是 它 是 人 类 形 成 思 想 和 表 达 思 想 的 工 具 , 类 思 想 的 形成 借 助 语 言 , 类 密 不 可 分 的 。此 外 , 化 的 导入 与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培 养 是 一 个相 人 人 文 的 思维 过 程 又 体 现 在 语 言 的结 构 和 词 汇 中。 习语 言 和 了 解语 言所 辅 相 成 的过 程 。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过 程 当中 , 乏 文 化 的 基础 将 是 一 个 学 缺 反 映 的 文化 是 分 不 开 的 ( 炎 昌、 润 清 ,9 9 o 邓 刘 1 8 因 此 , 际 。 文 化 的导 入 , 是 促 使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而 也 语 不仅 要 掌 握 它 的语 音 、 汇和 习惯 用 语 , 包 括 了解 该 语 言 的 民 循 序渐 进 。 l 纪 新 形 势 对于 我 国 的外 语 教 学 提 出了 新 的要 求 。虽 词 还 2 世 族 的价 值 观 念 、 交际 习惯 、 为 方式 等 。 从 这 种 意 义上 说 , 言 教 学 然 我 们 在 不 断 尝 试 着 用 各 种 方 法 和 手 段 改 进 教 学 模 式 , 力适 应 新 行 语 努 实际 上 是 一 种 文 化教 学 ; 一 种 人 类 文 化 传 承 的重 要 历 程 工 作 。而 形 势 的发 展 要 求 。 但 从 实 际 使 用 的 效 果 上 看 , 然 存在 着 各 种 各 样 是 依 我 们 学 习语 言 的 最终 目的是 为交 际 服 务 。 此 ,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 的问题 : 因 在 我们 的学生在 实践 中不能把课堂上所学知识有效地转化 为 除了注重对学生语言 能力的培养 , 还应该通过文化教学培养学 生的 交 际能 力, 用, 错 误用文化的现象大有所在。 因此 , 在我 国的英语教 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 中文 化 导 入 己成 为 一 个 非 常 必要 的趋 势 。 何 在 英语 教学 中做 到 如 1 文化 与 跨 文 化 交 际 文 化 的 导 入 与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 培 养 的双 结 合 已成 为 一 个 教 学 成 英 国 人 类 学 家 泰 勒 ( ..v r是 最 先提 出 文 化 定 义 的 学 者 , EBT l ) o 他 功 以否 的杠 杆 。 在 17 8 1年出版的《 原始文化》 一书 中说 :文化是一种 复杂的整体 , “ 3 如 何 在 英 语 课 堂 进 行 文 化 导 入 与 培 养 跨 文化 交 际能 力 其 中包括知识、 信仰、 艺术 、 德、 道 法律、 习俗 以及人们 作为社会成员 教 师如 何 在 英 语课 堂 进行 文 化 导 入 , 学 生 能 够 掌 握 不 同文 化 使 而 获 得 的 一切 能 力和 习惯 。”G oe og , 8 , a t 4 o 世 纪 以 的差 异 , 而 有 效 应 用 于 相 对应 的 环 境 , 我们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培 ( odnu h1 1 hpe 本 9 c r 从 是 来 , 于 文 化 的定 义 , 家 各 有 所 道 , 却 包 含 于 此 。 “ 文 化 交 际 ” 养 的关 键 。 对 各 但 跨 f trutrlC mmu iain或 者 C os c l r o I ec l a o n u nc t o rs- ut a C mmu iain 是 ul nc t 1 o 31坚 持 教 师 自我 跨 文 化 素 质 的 的 不 断 提 升 孔 子 言 “ . 师者 , 传 指 不 同 语 言和 文 化背 景 的人 们 之 间 的相 互 交 往 , 际 。 对 于 一 些 人 道 授 业 解 惑 也 。” 师 的作 用 , “ 业 ” “ 惑 ” 双 重任 务 。因 此 , 交 教 是 授 ,解 的 来 说 是 一个 新 词 。 为 只 有 外 交 官 , 认 国家 领 导 人 , 或 其 它和 外 国人 在 这 个 文 化 知识 传 播 过 程 当 中 , 先 我 们 英 语 教 师 要 有 丰 富 的 专 业 又 首 打 交 道 的才 会 涉 及 跨 文 化 , 其 实 , 日常 我 们 都 经 常 在 从 事 跨 文 文 化 知 识 作 为 底 蕴 。 外 , 化 的 背 景 知识 包 罗万 象 , 但 在 此 文 因此 还 必 须 对 化 交 际 活动 。大 到 外 交 部 长 与 外 国 领 导 人 谈 判 , 出 口公 司 的 工 作 各 方面 知识 都 有 充 分 的 了解 ; 文地 理 , 情 风 俗 , 史 文 化 等 等 。 进 天 人 历 不 提 人 员 与 外 国商 人 谈 生 意 , 以及 我 们 和 外 国旅 游 者 、 国 留学 生 、 国 教 师 必须 不 断 学 习 , 断 提 高 自我 的 文 化 修 养 , 高 自我 的 跨 文 化 外 外 了解 语 言 和 文 化 之 间 的 密 切 关 系 , 确 外 语 教 学 的 主 要 明 教师交往 同样是在进 行跨文化 交际。即使我们不 与外国人直 接接 交 际 意 识 , 触 , 然 可 能 在 从 事 跨 文化 交 际 。 例 如 , 仍 当我 们 在 阅 读 外 国小 说 , 观 目 的是 培 养 学 生 的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 教 师只 有 这 样 才 能 把 英 语 教 活 。 课 教 看 外 国 电影 、 电视节 目的过 程 时 , 是 一 种 跨 文 化 交 际 。 因此 , 无 “ ” 不 至 于 在 教 授 文 化 之 时 内容 空洞 , 堂 乏 味 。 师还 是 通 晓 中 都 在 是 了解 文 化 , 了解 跨 文 化 交 际 意中 , 我们 在 生 活 , 习 , 作 当 中也 不 自觉 的 与 跨 文 化 交 际 有 很 大 西 方文 化 的 使 者 , 引 领 学 生 了解 世 界 , 学 工
试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试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本文就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议题,首先阐明了“文化”的含义;然后指出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再是阐述文化与语言交际的意义;最后论述了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达文化的媒介。
但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关心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研究的是语言的内在系统,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的研究则重视不足。
在外语教学中往往偏重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训练,而忽视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文化教学仍处于从属地位,以致于一些测试成绩很高的学生,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常常产生一些误会甚至笑话而造成交际障碍。
因为一句完全合乎语法的话,用于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导入目标语文化既有必要也不可避免。
一、“文化”的含义此处所说的“文化”有特定的含义,与“他没有文化”中的文化有所不同,与英语中的culture一词(狭义指文化、音乐、美术等)的含义也不一样。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的含义更广泛。
这是一个社会学的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总模式。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
”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
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得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了出来。
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后来一些社会学家把这一定义修正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机制——以“跨文化交际”课教学为例
作者简介 : 孟建安( 1 9 6 3 . ) , 男, 河南叶县人 , 肇庆学院文学院教授 。
8 0
服务 , 我们 曾就此做过专 门的论述 。文化语境策略 是课 堂 教学 语境 策 略 中 的重要 策 略之 一 。跨 文 化 交 际课 教学 过 程 中 , 教 师 和学 生 更应 该 努 力养 成 文 化 自觉意识 , 并把这种意识作为主体性教学意识贯
关键词 : 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 交际课 ;文化导入机制 中图分类号 : H1 9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8 4 4 5 ( 2 0 1 3 ) 0 1 — 0 0 7 9 . 0 5
跨文化交 际课在对 外汉语教育专业课程体 系 台 , 把文化 审视作为首选检测手段 , 从 而有效地开 展课堂教学 , 以全面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该课 程主要解决跨文化 即不 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 并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教学运作机理。 之 间的交 际问题 。跨文化交 际的最大障碍就是文 化 之间的不 同构性 , 或者说文化 的差异性 。那么 , 如何 让 不 同文 化 背景 的 留学生 能 够 顺 畅交 际 , 有 效 交 流情感 , 快捷传递信息 , 这是跨文化交际课 必须 首 先要考 虑解决 的问题 。根 据给两届越南 留学生
整个 过程 中始终 自愿而又主动地牢 固树立文化渗 面马庄去 了。 ( 孙犁《 荷花淀》 ) 透意识 , 把 文 化渗 透 到教 学 的各 个 层 面 , 通过 导人 这虽是文学作 品中的用例 , 但实际上也是 口语 文 化 来 引领 教 学 并 用 文 化 来 解 释 跨 文 化交 际 中 出 交 际 的现 实 写 照 。例 中 , 几 个 年 轻 的 媳妇 儿 , 因为 现 的各 种 异 质 文 化 现 象 。坚 持 把 文 化 自觉作 为课 思念和牵挂而想去看望 自己的丈夫 , 就分别找了各 堂教学的主体性教学意识 , 是要强调文化导人的必 种不 同的借 口。或说 “ 我不拖尾 巴, 可是忘下了一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摘要]教学中,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这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来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成为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差异一、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必要性任何一种语言的绝大多数词汇都能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
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每一种语言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
在这种情况下,熟悉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英语教学如果只是侧重于语音、语法、词汇固有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认识能力的提高,那么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学习外语知识、掌握外语技能、提高应用外语的能力是与熟悉外语国家的文化密不可分的。
因此,外语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1.加强文化渗透能消除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各民族文化语言都是在各自所处的客观环境及人文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及宗教信仰千差万别,而语言文化是在这四个方面所构成的环境中产生的,并且是它们的表达和反映,这就决定了不同语言文化有着很大差别。
跨文化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语言形式的功能,使他们能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用适合的语言形式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只有较好地了解了其中的文化背景,才能正确理解对方意图,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比如,“Have you eaten?”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像一个建议对方共进午餐的邀请,西方人往往对这样的没有下文的邀请深感不解。
跨文化交际示范课教学设计
跨文化交际示范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将设计一节示范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目标:1. 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基本礼仪和沟通技巧;3. 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际和合作。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讨论:- 你认为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你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是什么?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提供学生实践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介绍以下内容:- 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交际习惯;- 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第三步:示范演练(3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实践跨文化交际技能。
教师可以安排以下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分发不同角色的卡片,要求学生在虚拟的跨文化环境中进行交流,并根据自己的角色扮演与他人进行合作。
2. 小组对话: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对话,尝试解决特定的问题或任务。
第四步:讨论和总结(20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讨论:-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有用的知识和技巧?- 在跨文化交际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三、教学评估方法1.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礼仪和沟通技巧的运用。
2. 小组对话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对话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理解他人观点、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作业评估:布置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思考和总结的作业,并评估其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和材料1. PPT课件:包含跨文化交际的定义、重要性、基本礼仪和沟通技巧的介绍。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的引入
二 高职英语教学 中进行跨文化 引入 的必 要性 1 .英语语 言本 身的要 求
语 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 存在 ,语言 的学 习和理 解要在 语 言所 在的文化 中进行 。因此 ,要提高英语语 言学习的有效 性 ,就要使学生置身 于英语语 言环境 、英语 文化 背景当 中。 尤 其是像高职英语这样 以培养实用型英语人 才的学科 ,更要 在英语文化背景下对 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 和语 用技能 的输 入和培养 ,这样 培养 出来 的人才掌握 的不仅 是正确的语言形 式 ,而且还兼备语言 的文化敏感性 ,可 以根 据不同的话题 、 场合 、语境等 自如地 运用英语 。语言是 文化 的载体 ,文化是 语言的 内涵 ,两者相辅相成 。
的文化 敏感性 。
Hale Waihona Puke 高职英语教学深受传统英 语教学的影响 , 重语 言的语法 知识 ,过分强调语法 规则 ,而忽略 了对学生进行语 言 内涵及 运用场合等隐含 的文化背景 因素 的指导和输入 , 使得学生实际 英语运用能力大 打折 扣。其主要原 因是 教师文化教学意识淡 薄, 把英语教学 当做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让学生应付英语考试的 过程。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 中, 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单一 , 大量充斥着反复 、 机械 的语言训练和模仿练习 , 完全体现不出 语言和文化 的关系 , 更不用说 对学生跨文化意识 的培养。 因此 , 教师首先要强化 自身的文化教学 意识 ,多研究文 化教学 的方 法和手段 ,创新 教学模式 ,在语 言教学 中潜移默化地融入 文 化教学 内容 ,使高职英语课堂充满语 言文化 的氛围。 2 .善于捕 捉教材 内容 中可 以展示英美文化的 闪光点 高 职英语 教材 中有很多可 以发 掘的英语 文化 闪光点 ,教 师要善 于捕 捉这些富含英语文化背 景知识的素材 。例如 ,西 方 文 化 中特 有 的 f e l e u d g,snwi i pa ,p d i r c n ad c h;再 如 看 到 ln lr adod这个单 词 , 我们会立刻闪现 “ 主” 地 这个贬义 的词汇 , 但是英 美人 却不会有这样 的联 想 ;又如 ,学 习 《 新视 野英语 教程 》 ok1 u i e bao H las , B o , n C l ri o oi y 时 可以将西方 t 6 e tn f d
跨文化交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
英语专业学生是以英语这一语言为专业的。而“ 语言与
文化是 紧密联系的 ” 一观点 已被 国内外许 多学者所 论证 这 ( 邓文英 , 0 ; 2 5 胡文仲 , 0 高一虹 ,97 。这使 得文化教学成 19 )
为语 言 教 学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一 部 分 。纵 观 国 内 大 学 英 语 专 业 四 年的 课 程 设 置和 教材 内容 , 关 英 语 国 家文 化 内 容 的 涉 及 有
第2 5卷第 3期
8 8
景 德镇 离 々学 报
J u n lo i g e h n Col g o r a fJn d z e l e e
V 12 . o . 5 No 3 Sp e .2 1 0 0
2 0年 9 月 01
跨 文 化 交 际 与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 导 入
愈来愈广 , 可见 我们确 实把 目的语文 化融人 到 了语言 教学
中 , 无 疑对 学 生 提 高英 语 水 平 颇 有 裨 益 。但 学 习 语 言 的真 这 正 目的 是 为 了交 际 ( 文 英 ,05 高 立 雯 ,0 5 , 这 种 交 邓 20 ; 20 ) 而
一
此, 中国文化在世界 范围内的传播 已成 为客 观的现实。而另
现存 的 问题 及 造 成 的 原 因 , 并提 出 了改 进 的 可行 性 措 施 。 关键 词 : 中国 文化 ; 英语 专 业 ; 国文 化 失语 症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跨文化交际 中的文化导入策略
( 一 )文化差异辨析 文 化 差 异 是 跨 文 化 交 际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影 响 因 素 , 元 文 化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影 响 到 学 习者 的 思 维 、 价 值 判 断 ,在 跨 文化 交 际中产生困惑 ,甚至矛盾 。将 元文化的相关 内容机械地 映 射 于其他 文化中去 ,势必会对跨 文化交际产生不利 影响。因 此 ,文化差异辨析就显得格 外重要 。从文化差异 角度 加深学 习 者 对 于 跨 文 化 适 用 性 的 理 解 , 通 过 辨 析 ,可 以使 学 习 者 在 应 对未知领域 时,更 多地 用谨慎 的交 际策 略,以免产生交际 障碍,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现代交际
201 5年 6月 刊I 总 第 41 O期
浅谈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黄敏 李楠
(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 3 0 0 0 0 )
【 摘要】外语 一直是我 国学校教 育 中非常重要 的基础 学科 ,随着社会 的不断进 步和 全球 经 济文化一 体 化 的 飞速 发展 ,培 养优 秀的跨 文化 交际人 才是 外语教 学的重要 目标 。如何提 高学生 的跨 文化 交际能 力?如何 使 学生们 更加 适应整个社 会对跨 文化 交际 能力的需求? 本文笔者将就外语教 学 中的文化 导入 策 略 给 出几 点 自己的 看 法和 建 议 。 [ 关键词 】跨 文化 交 际 文 化 导 入 策略 【 中图分类号 】H 5 1 9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9 -5 3 4 9( 2 0 1 5 )O 6 一O 2 1 0 —0 1
化客 体中,必然要突破文化 间的界限,文化类型的界 定是实 现跨文化交际 的必要条件 。 ( 三 )跨 文化适用性评估 通过 差异辨 析 ,实现 文 化类 型界 定后 , 即可 以为跨 文 化 交际的实现进行策略选择 了。策略的选择应该 是包 括在 个或者多个备选项 的选择集 合 内。无论是何种领 域的策略选 择 ,很少有 唯一 选择 策略 的情 况 ,因此 ,对 于策 略需要 通 过一定的标准进行抉择 。跨文化交际 中,越 是相似的文化类 型 ,跨文化适用 性就越 强 ,即可 以通过元文 化主体 自身 的文 化实现更 多的交际,交际效率也会越高 ,如只是苛求交 际效 率 ,交 际误差 也会因此上升 。在差异性 大的文化类型 间,因 为交 际偏 差的扩 大,交际主体往往会选 择谨慎策略来 降低偏 差 ,但换 来的是交际效率 的降低 。在 效率和误差 问存 在两难 选择 ,跨 文化交际主体不得不在两 者问确定一定 的权 重, 以 某种 交际 目的为期望 ,进行评估 。在不考虑交 际主体 的特 殊 交际 目标的情况下 ,一般 的,可以 以单位时 间的沟通 信息量 作为跨文 化交 际的评估指标 。 ( 四 )文化导 入策略选 择 在跨 文 化交 际 的约 束条 件 下 ,为满足 单位 时 间 的沟通 信息量最大化进行 的决策就是文化导入 策略 跨 文化交际 主 体将 自身元文化 导入 为根本 目的,是 为了提 高跨文化交 际的 效率 ,实现更有 效的沟通 。策略选择 是在 一定的约束条件 下 进行的 ,对于跨 文化 交际来说 ,最 为重 要的约束条件是 文化 类型 的差异 。越 是相似的文化类型 ,就 越容易将元文 化的相 关信息作 为信 息交换 内容进行输 出;越 是差异性大 的文化类 型 ,越 需要将 对方 的文 化 内容进 行加 工 , 以获 得充 分 的理 解 ,进 而 实 现 沟 通 。 因此 ,跨 文 化 交 际 是 一 个 不 断 习 得 演 化 的过 程 ,相 应 的 ,文 化 导 入 策 略 也 会 随 之 不 断 演 化 。
外 语教学一直是社会广泛 关注 的议题,如何学好外语 , 如 何提 高学 习者 的跨文 化交 际能 力 ,如何 顺利有 效 地做好 外 语 教 学 工 作 , 是 一 线 教 师 一 直 在 关注 和 研 究 的 问题 。我 国 2 0 0 0 年修订的 《 高等学校 英语 教学大纲》 中,第 四条 教学原 则 中这 样规定:在专业课程教 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 际 能力。众所周知 ,跨文化 交际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培 养学生 对 目的语的实际运用 与掌握,还要使学生 了解 目的语文化, 对 一门语言所承载 的民族 文化有所掌握 ,才 能提 高学生对 目 的语的敏感度和灵活运用 能力 。因此 ,在外语 教学中,文化 导 入 教 学 就 显得 尤 为 重 要 。
一
定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由学 习者 自身 的元 文 化 主 体 涉 入 到 其 他 文
、
大学生外语学 习状
当前 ,我国大学生对英语文化 的学习还存在许多 问题 。 虽 然 很 多省 份 在 小 学 就 开 设 了英 语 课 程 , 可 是 对 于 学 习英 语 达十年之久 的大学生 ,依然不 能很 好地运用英语这 门语言 , 在 实际 的跨 文化交际 中很难顺 利开展。那么 ,究竟是什 么阻 碍 了学 生对 一 门学 习了多年 的语 言 的成功 习得 呢 ?不可否 认 ,在 教学改革不断加深 的今 天,许多家长甚至老师 ,依然 固守着 传统的教学观念 ,所有 的学习和训练都是 为了跨 过高 考 这个 门槛 ,所 以对 于英 语听 说方 面的练 习少 之又 少 ,同 时 , 对 英 语 国家 文 化 的讲 授 也 有 所 忽 视 , 以至 于在 大 一 新 生 的英语 课堂上 ,教师会 发现学生存在严重 的语 言文化缺 失问 题 。有的学生甚至不 了解 圣诞节 的由来 ,不 明 白感 恩节的真 实意义等 。当教 师以同一文化背景开展课 堂讨 论活动时 ,会 出 现 许 多 尴 尬 的会 话 , 课 堂 活 动 很 难 顺 利 开展 。 这 就 要 求 大 学英语教师在 实际的授课中 ,要在文化 的导入策略研究上做 出努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