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与选择育种

合集下载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

《引种和选择育种》课件
新品种。
选择育种的意义
选择育种是现代农业和畜牧业中 非常重要的育种方法之一,通过 选择育种可以快速获得具有优良 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力
和经济效益。
选择育种的原理
遗传基础
选择育种的原理是建立在遗传学基础上的,通过了解个体的基因型 和表型关系,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适应性
选择育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适应性这个因素,即选择的个体应该 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以保证新品种的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要 求也不同。引种时需要考虑引进植物对本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选择 适应性强的品种。
遗传多样性原理
引种时应该尽量选择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品种,这样可以增加引进植物在 本地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引种成功率。
引种的程序
搜集引进植物材料
从其他地区搜集引进植物的种子 、种苗或繁殖材料,确保引进材 料的质量和纯度。
引种与选择育种的联系
引种和选择育种都是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可以 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植物品种的改良和育种水平 的提高。
引种和选择育种都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试验和 观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 需要加强合作和资源共享。
在某些情况下,引种和选择育种可以同时进行, 如在引入新的种质资源后,可以在本地区进行选 择育种,以加快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效率。
确定引进植物种类和品种
根据引种的目的和市场需求,选 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和生态条 件的植物种类和品种。
植物检疫和隔离种植
对引进的植物材料进行严格的植 物检疫,防止病虫害的传播。隔 离种植可以进一步确保引进植物 的健康和安全。
适应性试验
在引进地开展适应性试验,观察 引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 况,评估其在本地环境中的适应 性和生产潜力。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

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水产动物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育种: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动植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

2.品种: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生产资料,是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而来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

3.育成品种:指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高产或某些特殊品质(如观赏、抗、抗寒)的品种。

4.地方品种:指在自然条件下,在某地生存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品种。

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基因综合体。

5.选育品种:指那些由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

6.品系:指来源于共同祖先或一个亲本对,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一群个体。

7.地方品系: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8.家系:一般指由一对系祖繁育而来的群体。

9.近亲交配系(近交系):通过近亲交配或自交数代得到的纯系。

10.原种:指取自定名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植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11.良种:通常指生长较快、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具有比较稳定的遗传性状,且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并用于增养殖生产的水生动、植物种。

12.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指一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动植物类型)。

13.种质: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即亲代通过性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

14.人工种质资源:指在育种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如杂交、诱变等,产生的育成品系或品种及各种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引变的多倍体材料、非整倍体材料、属间或种间杂种等一切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

15.育种中间材料:是指具有某些缺点而未被育成品种的杂种后代、诱变育成的突变体等。

16.育种原始材料:指在选育新品种时最初采用的那些材料。

17.引种:指将外地(国)优良品种、品系或类型引进本地,经过试验,作为推广品种而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所谓驯化,则是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 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由外地引人种苗或种子后,虽然已经用于 生产栽培,但不能达到开花、结实阶段, 或者根本就不能留种,这只能算是“引种 栽培”,不是引种驯化。 引种和驯化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既互 相联系又有区别。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 有引种,便无所谓驯化;驯化是引种的客 观需要,没有驯化,引种便不能彻底完成 使命。植物引种驯化是人类的一项技术经 济活动,有着明确的经济目的。


第一节 引种和驯化

一、引种的意义 引进适宜栽培的作物,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 类。引进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的作物优良品种, 经试验示范后,可直接在生产中利用,有效地提 高我国的作物产量和品质,并迅速产生巨大经济 效益。据佟大香和朱志华(2001)统计,目前我国 的主要栽培植物大约有600种,其中粮食、经济作 物约100种,果树、蔬菜作物约250种,牧草、; 绿肥作物约70种,花卉、药用作物约180余种。这 些栽培作物中,大约有近300种原产我国,另一半, 即约300多种是陆续从国外引进的。

生态条件可以分为若干类生态因子,如气 候生态因子、土壤生态因子等,其中气候 生态因子是首要的。因此,研究由温度、 日照、雨量等组成的气候生态因子对生物 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生态型是指在同一物种变种范围内,在生 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 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 的作物类型。 作物生态型按生态条件可分为气候生态型、 土壤生态型和共栖生态型。其中气候生态 型是最主要的生态型,它是在光照、温度、 湿度、雨量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下形成的。

同一物种往往会有各种不同的生态型,如: 水稻中的籼稻(1ndica)是适应热带、亚热 带高温、高湿、短日照环境条件的气候生 态型;粳稻(Japonica)是适应温带和热带 高海拔、长日照环境条件的气候生态型。 不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有一定的困难, 相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则较易成功。

引种和选择育种(共77张PPT)

引种和选择育种(共77张PPT)

一、引种驯化的含义和作用 2.驯化:
将引入的外地或外国的种类〔系〕,经选择 培育本钱地推行的作物种类的措施和过程。
“引种驯化〞和“引种栽培〞区别:
“引种驯化〞:普通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 种子〔开花结实〕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本地根本上 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引种栽培〞:那么是从外地引进种子或种苗,虽然已 运用于消费栽培,但不能到达或产品收获时还未到达开 花、结实阶段,如黄麻。
又称为“系统育种〞,“纯系育种〞。
〔二〕特点:
1. 优中选优,延续选出新种类:
一个较纯的种类在宽广地域长期栽培过程中,产生新的变异, 进展选择育成新种类,新种类又不断变异,为进一步的选择提 供了资料。
例如:
鄱阳早→南特号→南特16号→矮脚南特→青子金早
2.简便快速: ① 立足于选:省去人工发明变异的环节; ② 纯合快:所选个体普通为同质结合; ③ 推行运用快:只在原推行种类根底中选改良 了部分性状,顺应性强。
〔一〕〔低以温小长除麦日为作检例物〕引疫种规外律 ,新引进的种类资料还必需经过特设的检疫圃,
早稻感光性弱
一 〔一、〕两原种根隔那本么的离选择种方法植,假设在鉴定过程中发现有新的危险性的病虫害,
春小麦的短日低温性不强,春化阶段短,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顺应性强,引种范围较广,如墨西哥育成的春小麦种类,在世界上有二、三
3.有一定局限性:
① 依托自然变异,不能有目的的创新;
② 个别性状上改良,综合性状上较难突破。
二 、作物种类群体中的遗传变异
〔一〕自然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 〔二〕自然突变; 〔三〕诱发变异:
有些种类育成时,有些性状并未到达真正纯 合,尤其是一些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以致在 推行后依然发生一些分别;有些性状在推行到新 地域后,在新的生态条件下暴显露其中的变异。

引种和选择育种教案

引种和选择育种教案
第一节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基础概念
1、作物品种: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经选择、培育创造的具有相对一致的、稳定的特征特性的某种作物群体。
2、品种对生产的作用:提高产量;保证稳产;改进品质;扩大栽培区域;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育种目标概念: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指标。育种的基础是遗传、变异、选择。目标是选优汰劣、防杂保存。
3.抗逆性危害棉花的病虫害较多,育成品种应抗枯萎病、黄萎病、线虫病、棉铃虫、红铃虫、盲蝽和棉叶蝉等。苎麻品种则要求抗风、耐旱、耐寒、耐瘠及抗花叶病、根腐病等。
(四)叶(茎)菜类植物
1、高产叶(茎)莱类植物食用部分均为营养器官,高产品种应有较大营养体。
2、优质优质大白菜的概念应包括商品品质、营养和感官品质;优质茎芥菜应为膨大肉质茎形状好,短而肥大,主茎上瘤状突起面呈现圆钝形,质地脆嫩,无苦涩味,煮熟后具有浓郁鲜味,并要求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
(3)学习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其它(请说明)
简要描述学习资源的内容
本次课采用多媒体上课,同时给同学们提供了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以及引种规律,尤其是南种北引和北种南引等资料,以便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相关知识。
3.学习情境创设(打√)
(1)真实情境
(2)问题性情境
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基础,也是高产品种的形态特征。不同作物所要求的合理株型不同,但都涉及到株高、叶形、叶姿、叶色、叶片的分布及分蘖和穗的长相等。禾谷类作物:矮秆、半矮秆、株型紧凑、叶片挺直窄短、叶色较深等。改良株型的目的是改良作物的受光态势,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

作物育种学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作物育种学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一)引种计划的制定和引种材料收集
引入品种材料时,首先从生育期上估计哪 些品种类型能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和生产要 求,然后确定从哪些地区引种和引入哪些 品种。
(二)引种材料的检疫
引种往往是传播病、虫、草害的一个主要途径。如棉花的枯、 黄萎病都是随国外的引种传入的,此外还有甘薯的茎线虫病 和根腐病。因此,对引入材料要严格检疫,及时清除杂草杂 物。
(1) 长日照作物:这类作物在通过感光阶段时,要求日照时间 在12 h以上,而且光照连续时间越长,就越能迅速通过感光阶 段,使抽穗、开花时间提早。当日照时间在12 h以下时,就不能 通过感光阶段,导致抽穗开花时间推迟,甚至不能抽穗成熟。 (2) 短日照作物:这类作物要求在12 h以下的日照日照时间越 短,黑暗时间越长,感光阶段通过就越快,它们的抽穗开花期 也就越早,而在长日照条件下,则不能通过感光阶段。 (3) 中间性作物: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反应不敏感,日照 长短对抽穗开花影响不明显。
同一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引种要注意温度生态因子。 (五)栽培水平、耕作制度、土壤情况: 引入品种的原栽培、耕
作、土壤等情况与引入地区相似时,容易成功。
(六)植物的发育特性:
(六)植物的发育特性 : 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对温度、日 照反应不同的发育阶段,即感温 (春化)阶段和感光阶段。
1、感温阶段 :植物要求有一定温度、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条 件的总体作用。其中, 温度条件起着主导作用 。根据植物通过 感温阶段所需温度和时间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甘薯的根腐病
(三)引种材料的试验鉴定和评价
1.观察试验:将引入的少量种子与当地推广的优 良品种进行比较。
2.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对于在观察试验中 获得初步肯定的品种进行试验。

作物育种学 名词解释

作物育种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人工培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这种群体如果经过一系列试验表现优良,通过品种审定就成为品种。

育种目标:农业生产对品种优良性的要求株型育种:改良品种、株型态势的育种,例如植株的高度,茎叶在空间的分布高光效育种:以提高光合效率为主的遗传改良,作物产量=(光合能力*光合时间*光合效率-呼吸消耗)*经济系数种质资源:可以被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和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地方品种:在历史上局部地区栽培,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修饰种植保存:种质资源材料每隔一段时间播种一次。

贮藏保存:主要是控制贮藏时的温湿条件的方法来保持种质资源种子的生活力。

离体保存:用试管保存组织或细胞培养物的方法来有效地保存种质资源材料,此方法繁殖速度快,还可避免病虫的危害核心种质:指最少量的资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种内不同个体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有性繁殖:通过有性过程产生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花朵的花粉自花授粉作物: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依靠自花授粉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雌蕊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的称为异花授粉。

异花授粉作物: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则为异花授粉作物无性繁殖: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繁殖后代的的反之方式。

无性系:植物的一部分营养体通过无性繁殖得到后代。

自交系品种:个体基因型纯和,群体同质,这样的一群个体组成的群体杂交种品种:个体基因型杂合,群体同质,具有杂种优势,这样的F1代群体及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内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或异质性的一群植株群体无性系品种: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遗传上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植株群体生态因素:指对作物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或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因素,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因素,如温度,日照,雨量生态环境: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体生态区:指对某种作物来说具有大致相似的环境地区生态型:指在一定的环境内莆成具有相似生态特性的品种类型称作物品种的生态型驯化:指人类为了让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而对其适应能力的利用和改造引种:①狭义:指从外国或外地引进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推广种植;②广义: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选择:从群体中根据个体的表现型挑取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群体分为自然变异的群体和人工培育的群体,此指前者)品系:来自不同祖先,基因型相对一致,表现型相对整齐一致这样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鉴定:利用科学的方法对育种材料作出客观的评介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通过混合选择或单株选择的方法选育新品种系统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通过单株选择的方法选育新品种称为系统育种剩余变异:指自交后代群体中残留的杂合基因所引起的变异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并且对后代进行选择的育种方法远缘杂交:种或种以上不同作物的杂交组合育种:利用基因的重组和互作,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通过杂交重组后可以把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超亲育种:利用基因的累加和互作,控制同一性状的微小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后再通过累加和互作使产生的新性状超过任何同一亲本叫超亲育种杂交方式:在一个杂交组合中用几个亲本以及各个亲本的先后顺序叫杂交方式复交: 3个或3个以上的亲本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杂交叫复交单交: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叫单交双交:三个或四个亲本,指两个单交的F1再杂交系统群:来自同一系统的不同单株所形成的系统叫系统群姊妹系:同一系统群内的不同系统之间互称姊妹系回交育种:通过回交,选择改良品种的方法。

引种与选择育种(1)

引种与选择育种(1)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引进国外或外地的品种或种为我所用是作物育种的一 种重要手段。利用作物品种的自然变异进行选择育种, 是作物育种最基本、简易、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本章的重点:掌握引种和选择育种的基本理论、引种 的方法和程序;熟悉选择的基本方法、选择育种的基 本程序。 授课内容
一、引种及其作用
二、引种的理论与引种规律
可编辑ppt
7
(三)纬度、海拔与作物生长特性的关系
1、纬度、海拔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1)春分→秋分
纬度↑,日照长度↑, 温度↓, 雨量↓
(2)秋分→春分
纬度↑,日照长度↓, 温度↓, 雨量↓
(3)海拔↑,温度↓ 。海拔每↑ 100m,温度大约↓ 0.6 °C
2、纬度与作物发育特性(系统发育)的关系
(1)短日照作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喜温、喜湿,发育需要短日 照。如水稻、大豆、玉米等。
气候生态型: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因子,如光照、温度、 湿度等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态型。
如,水稻的早稻和晚稻,粳稻和籼稻(不同亚种)均 为不同的生态型。前者是受光照影响的季节气候生态型, 早稻对光长要求不高,但晚稻只有在短日照下才能抽穗。 后者则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地理气候生态型。
又如,小麦的生态型有:冬性型(0-7°C, 30-70d),半 冬性型(0-7°C, 20-30d),春性型(南方小麦,温州以南, 015°C, 5-15d),春麦型(高原小麦, 基本无需低温春化 )
三、引种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四、选择育种
可编辑ppt
1
一、引种及其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引种: 广义引种:指从外地(不同生态区)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
物、新品种以及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狭义引种:指从外地或国外引进作物新品种(系),通过适应性 试验,直接在本地区(或本国)推广种植的一种育种手段。

引种和选择育种

引种和选择育种
德国林学者迈尔(H.Mayr)根据木本树种的 引种经验提出气候相似论(Theory of climatic analogy),基本要点是:“地区之间,在影响作 物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上,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作 物品种互相引用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 性。”
三、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
(1)气候因素: a、温度:不同地区温度条件不同,一般高纬度地区的 温度低于低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的温度低于平原 地区。海拔每升高100m,相当于纬度增加1度,温 度降低0.6℃。 b、光照:日照长短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通常北半球, 北长南短,夏长冬短。 (2)品种因素:不同作物、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光温 反应不同。 (3)其他环境因素:栽培水平、耕作制度、土壤类型
小麦生态区划图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
现生育正常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性。
具有相似生态适应性的品种类群称之为作物生 态类型。 确定生态类型,一般以生育特性和抗逆性为主 要依据,并联系各有关生态性状。
引种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地区之间生态环境因素
的差异程度,决定于生态类型差异程度。
稻的生态型。不同水深的环境形成了稻的不同生态型 (据国际水稻所1975年资料)百分数为世界范围之比例
育 种专题
引种与选择育种
麦麦体敏:093135127
阿不都吉力力:093135101
吾斯满江:093135141
吐尔迪:093135140
帕丽旦:093135129
居来提:093135123
引种
广义的引种泛指从外地区和国外引进新植物、 新作物、新品种以及为育种和有关理论研究所需
要的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种,是所有作物育种最基本、简易、快速
而有效的途径。
一、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课件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课件

选择育种
什么是选择育种?
利用人为干预的方式,以优异的个体为亲本,遗传优良性状,快速繁殖选育出更适应环境和 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合适的亲本以及合理利用遗传力学原理进行配种。
选择育种与传统育种的对比
创新性强、富有成效、可预期、成本低等优点,以及遗传纯度、杂交障碍等问题。
《引种驯化选择育种》 PPT课件
本次课件将介绍引种、驯化和选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实践案例,帮助 您了解种植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
引种
什么是引种?
将外来种质引入国内从而扩 大遗传资源、增加遗传变异, 实现优良பைடு நூலகம்因的引入和利用。
为什么需要引种?
增加遗传多样性、改善遗传 品质、提高植物生产能力和 适应性。
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种植业生 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引种驯化选择育种的 前景
借助新技术为种植业注入新活力、 促进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和加快新 品种推广。
建议和展望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龙头企业的扶 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和普及种 植业科技知识,提升农民技能和 收入。
引种的方法和步骤
广义和狭义引种、实地和间 接引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驯化
什么是驯化?
通过选择、繁殖、培养等手段, 使在野外生长的种变成适合人工 种植的品种。
驯化对种植业发展的意义
增加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 产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 动效益。
驯化的方式和原则
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以及选择 合适的环境和适应力强的品种进 行驯化。
实践案例
1
大豆的引种驯化选择育种
引种优质种子、驯化早熟且抗逆的品种、选择抗虫抗病的品种进行选育。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第一节引种和驯化一、引种的意义(一)概念1.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1.繁殖器官(如种子)、○2.营养器官(如果树的枝条)○3.或染色体片段(如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

)2.所谓驯化,则是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3.引种和驯化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

a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有引种,便无所谓驯化;b.驯化是引种的客观需要,没有驯化,引种便不能彻底完成使命。

4.引种的目的如果在于直接利用,则须注意一定的引种规律;如果在于间接利用,即从原始群体中通过选择培育、驯化育成新作物或新品种, 则要探讨其一定的驯化规律。

(二)引种的意义1. 解决当地对品种的需求,发展农业生产。

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如广陆矮4号;广东园果种黄麻→江、浙,增产7-45%,→河北、山东增产37-81%。

目前我国的主要栽培植物大约有600种,大约有近300种原产我国,另一半,是陆续从国外引进的。

玉米、棉花、甜菜和甘蔗、花生、芝麻。

我国现有栽培蔬菜约209种,原产于我国(包括次生起源的)只有41种。

我国目前栽培的主要果树如苹果、葡萄、甜橙、番木瓜、芒果、石榴、核桃、香蕉、菠萝、草莓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熟悉的甘薯、马铃薯、蚕豆、黄瓜、番茄、向日葵、可可、咖啡、烟等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的作物种类,有效的改善种植结构,而且大大地增加了我国的产品和产量。

2. 扩大良种的种植面积延伸作物种植界限番茄从原产地墨西哥、秘鲁一带传入我国,大面积种植才几十年,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蔬菜。

3. 提高产量4. 改进品质如陆地棉引种5. 充实育种资源如IR系统,从意大利引进的小麦品种阿勃、阿夫等作亲本育成的良种占了很大比如说例。

二、引种的基本原理为了减少盲目性增加预见性,地理上远距离引种,应重视原产地区与引进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因素相似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作物、各种类型的品种对 不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 种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 常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生态型是指在同一物种的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 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 应的作物类型。一种作物在一定的生态地区范围内, 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以及生产要求相适应的品种类型,这就是作物的生态 类型,换言之,一种作物对一定的生态环境具有相似 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称为作物的生态类型。
气候因素中的水分、温度和光照都 是作物生存和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各 种作物随着起源地区和演变地区的水分、 温度和光照状况,形成具有相应要求和 反应的特性。
1) 气候生态型的划分 不同地理气候生态型(温度、光照、水分)
——籼稻、粳稻 ——冬小麦、春小麦 不同季节气候生态型(早熟、中熟、晚熟 ) 2) 土壤生态型划分 按土壤条件适应性:水稻、陆稻 3) 共栖生态型划分 抗病型,抗虫型,耐病、耐虫型等
第一节 引种
一、引种的意义
引进适宜栽培的作物,丰富了作物种类。 引进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的作物优良品种, 经过试验示范后,可直接在生产中应用,能 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迅速产生巨 大的经济效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引种的基本原理
为了减少盲目性,增加预见性,地理上 远距离引种,包括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引 种,应重视原产地区与引进地区之间的生态 环境,特别是气候因素相似性。
例如,我国华北北部晚熟冬麦区的小麦 生态型表现为:春化阶段长,光照反应敏感, 分蘖力强,茎秆弱,穗小,粒小质硬,耐寒 耐旱性强。而我国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小麦 生态型表现为:春化阶段较短,光照反应较 迟钝,分蘖力弱,穗大,粒大质软,耐寒耐 旱性较差。
同一物种往往会有各种不同的生态型, 如水稻中的籼稻(Indica)是适应热带、亚 热带高温、高湿、短日照环境条件的气候生 态型;粳稻(Japonica)是适应温带和热带 高海拔、长日照环境条件的气候生态型。不 同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有一定的困难,相同 生态型之间相互引种则较易成功。
引种与选择育种
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引种的原理和作物引种的规律;
(2)理解作物品种群体中的变异规律,掌 握性状鉴定和选择的方法;
(3)掌握选择育种理论和方法。
广义的引种(crop introduction) 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新植 物、新作物、品系以及供研究用的或 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材料。
从生产的角度讲,引种是指从外 地或外国引入优良新作物或新品种, 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生产上推广 种植(狭义的引种)。
引种的材料可以是繁殖器官(种 子)、也可以是营养器官(如果树的枝 条)或染色体片段(如含有目的基因的 质粒)。虽然它并不创造作物的新品种, 却是解决生产上迫切需要新品种的迅速 有效途径。
任何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都需要 有与它们相应的生态条件,一般来说, 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之间引种是易于成 功的。
引种工作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地 区之间生态因素的差异程度,决定 于地区之间生态类型的差异程度。
任何生态因素都是通过生态环境复 合体对作物起作用,在生态环境中各个 生态因素对作物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主 导的因素与从属的因素。
所谓驯化,则是人类使植物适应新 的地理环境能力、并对其加以改造和利 用的过程。由外地引入种苗或种子后, 虽然已经用于生产,但不能达到开花、 结实阶段,或根本不能留种,这只能算 是“引种栽培”,不是引种驯化。
引种和驯化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 面,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引种是驯 化的前提,没有引种就无所谓驯化; 驯化是引种的客观需要,没有驯化, 引种便不能彻底完成使命。植物引种 驯化是人类的一项经济活动,有着明 确的经济目的。
三、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
(一)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
20世纪初,德国林学家迈尔(Mayr)提 出了气候相似论(Theory of climatic analogy),他从林木引种出发,认为只有在 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区气候条件相似时,木本 树种的引种才有最大的成功可能性。
(二)引种的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作物优良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都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产物,因而它们 都只能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与作物品种形成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环 境条件则称为生态条件。
作物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长发 育的,在这个环境中,对作物的生 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和直接为作物所 同化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首先,自然生态因素是基本的, 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又是首要 的、先决的。土壤因素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于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又受 气候因素与土壤因素的影响。
气候因素决定作物(品种)之分布范围, 土壤因素决定作物(品种)在这范围内分布 的密度。因此,各种作物品种在一定地区生 态环境中所形成的遗传适应性,首先是在一 定地区的气候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遗传适应 性,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对土壤因素和耕作条 件等的遗传适应性。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研究地区生态环境以及作物的生态 类型,有助于制定确切的育种目标,育 成的品种必需具备本地区生态类型固有 的基本生态特性,才能在本地区生态环 境下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以保证育种工 作中区域试验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如:小麦冬 麦区、春麦区、冬播春麦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