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导学案_0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公开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公开课导学案_0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

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

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因此学习中我把重点放在根据文中重点的词语的掌握上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远大的抱负,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背诵全文;2、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3、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背诵全文。

难点: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教学过程:一导课题明意图播放录音朗读(板书课题:岳阳楼记)听完这篇朗诵之后,你有何感受?(气势磅礴、有一种矿大的胸襟、博大的情怀、有一种优美的意境........)究竟是谁有如此旷达的胸襟?(猜猜他是谁?)【课件展示】: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师:“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

你知道是哪一句道出了他的思想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同时师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这个句子你在课文哪里看到的?生(纷纷):最后一段。

师:最后一段是吧?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最后一段吧。

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

师:老师先问问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看。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获奖教案_0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朋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的岳阳楼写的文章。

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写洞庭湖的大观胜景,渲染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引出古仁人狂打的心胸,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千载传诵,读之令人慨然。

语言优美有韵,内容情景交融,是一赏读名篇。

二、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课文的具体内容,领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将放在对文言文知识和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复习把握和答题训练上。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文言知识;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深入体会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学习本文记事、写景、议论及抒情紧密结合的写法;赏读文中情景交融的优美语言,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岳阳楼记》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课文,也是初中阶段一篇很重要的文言文,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本文,感受岳阳楼的壮美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本次课的复习目标: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

3.能翻译重点的文言句子。

4.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5.理解作品的主题。

(二)快问快答,夯实基础复习字词(分组回答,集体订正)1.通假字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重点实词(三)考查对课文的熟悉程度,翻译能力重点句子翻译(点名学生到黑板上翻译,集体订正)(四)点拨疑难,强化重点文意理解1.课文三、四两段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面对这些画面“迁客骚人”都有怎样的表现?提示:第三段描绘了洞庭湖阴冷的画面——悲;第四段描绘了洞庭湖晴朗的画面——喜。

《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岳阳楼记》优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旅游游记,整篇文章以"登高"为主题,叙述了作者游览岳阳楼的见闻和心情,格调优美,形象生动,并通过对楼台、山水、人文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感情和理想。

一、课前预习1.预习时先看题目和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概。

2.仔细阅读第一段,注意文中使用的一些比喻手法,如“溪流星散,烟霞云散”,描绘的景色和氛围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景色和氛围让作者感到“奇妙”?3.认真品味第二段中的句式,例如:“前不见庭,后不见路,旁不见人”,用什么修辞手法,是想表达什么?4.体会第三段“攀登”的过程,仔细品读每个细节,如何表现了作者的不畏困苦,不断向高处追求的精神?二、课堂学习1.引导学生分段分析本文的结构,整篇文章围绕“登高”为主题,分为“游览开端”、“入楼中”、“登楼之后”三个部分。

2.鼓励学生通过四线三格的方式,将文章中的比喻、排比、倒装等修辞手法标注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语言的表达和意义。

3.带领学生探讨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特点,如爱国情感的体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崇高的人性理想等等。

4.通过对文章中的人物、山水、楼阁等景現的描写,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风景描写的特点,从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人文情趣。

三、课后延伸1.通过课外阅读其他游记、名著,了解不同的地域、历史、人文文化,感受不同文化特点和风情。

2.采用组织春游、夏令营等方式,让学生在旅游和活动中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文的魅力,增强个体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3.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游记或随笔,以记录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或对景观、人事的感悟,从中发现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游山西村》这篇游记的学习,我们不仅有机会了解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旅游风情,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公开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公开课导学案_2
3、好,看着你跃跃欲试的样子,老师想请你说。
4、是的,阴晴之景描写后就有了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两种不同心情的抒发,那怎样使景到情过渡自然呢,你能结合第二自然段说说你的观点吗?
5、嗯,读懂了作者的用意,唐代以来,贬谪官多遣往南方,岳州作为水陆交通要道,是他们南徙北还的必经之地,正如文中所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淫雨凄风时,他们不免会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自然生发出“登斯楼也,”,这样由景到情过渡自然,景为情的抒发做铺垫。
12、我们看一段资料就知道了。屏显:《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写了一封《求记书》,请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以及曾随继父朱氏到洞庭湖畔安乡读书经历的回忆,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唐钰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2、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洞庭湖的一种什么景象?(宏伟壮观)历代文人墨客描写洞庭壮观景象的非常之多,正如文中所说“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作者在文中也只寥寥几笔加以勾勒。那作者为什么要对洞庭的阴晴之景用工笔画的手法进行细致描绘?继续我们的交流吧!
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最想画第幅,我会把它画好,你来!嗯,给我们描绘的是灰暗凝重的水墨画。好,你继续,是色彩明快的水彩画。
3、从色彩的角度来看,一幅阴暗、一幅明丽,确实是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画面,作为一名出色的画家色彩感很重要,看来你们都有画家的潜质。
6、你举手了,还有想补充的吗?
7、是啊,风、浪、日星、山岳、樯楫等本身是没有任何情感的,但加以“阴、浊、隐、潜、倾、摧”等词语,就弥漫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景物之中,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了。我们刚才的分析用12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先景后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抒情方式美啊,这是情美的一种体现。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0 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_1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0 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_1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正确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认识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努力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认识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通过朗读来学习一篇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二、交代学习目标1、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正确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认识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努力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节课的学习主要靠“朗读”来完成,那么朗读需要注意什么呢?“正确”,就是要读准字音;“流利”,就是要读准节奏;“有感情”,就是要进入角色,体会作者情感。

三、通过朗读学习课文(一)朗读——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读准字音。

2、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谪.守()皓.月()潜.形()朝晖..夕阴()阴风怒号.()霪.雨霏霏..()..()薄.暮冥冥岸芷汀..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樯.倾楫摧()(二)朗读——读准节奏1、学生质疑:同学们在刚才的自由朗读中,有没有不知道如何停顿的句子,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尝试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语句大多四字组合,对偶句整齐匀称,读起来节奏感比较明显。

(三)朗读——读出感情“正确”、“节奏”的朗读要求,学生比较容易做到,重点落实“有感情”这一朗读要求。

1、指导学生从文章运用的表达方式入手,体会作者的情感。

设置问题: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本文使用了其中的哪几种?分别集中在文章的哪些段落?2、在完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概括相关段落内容,并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课教学设计_0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本节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并且当堂背诵。

3、疏通第1、2段文义,学会翻译文段意思。

4、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由我国三大名楼二、讲新课(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1)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

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

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

著有《范文正公集》。

(2)介绍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

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二)播放MP3、听读课文,(三)学习生字:(学生上讲台写,后纠正字音,在集体朗读)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予观夫(yú fú)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潇湘(xiāo xiāng)(四)全班朗读课文,并肯定。

(五)学习文章的第一节:(先有一位同学朗读、并肯定)1、本节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节。

(展示关键词,先由学生讨论,检查掌握情况)2、学习这一节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

越明年:越,到了。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 以,来; 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

3、翻译文段。

由学生讨论,再由一位学生试译再展示译文。

4、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1)第一段写了什么?答:赞颂滕子京的政绩,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缘由。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他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宽广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教学设计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积累常用实词虚词以及各种活用用法。

②在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1.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2.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

激情导入:经与典,是智慧与哲思,历千年流逝,熠熠生辉;文与字,是气韵与风骨,字字珠玑;诗与词,是情怀和道义,任寒来暑往,句句动情;歌与赋,是审美与情操,奏琴瑟笙箫,声声入耳。

今天,让我们继续我们的古文之旅,开启我们的诗韵人生。

首先,是我们的九宫格猜诗句: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岳阳楼记》,去一览中国名楼的风采。

整体感知。

(一)通读课文。

用歌诀体素读法。

(二)回顾交流。

(点名回答。

)一、阅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一节告诉我们哪些信息?2、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

3、滕子京“谪守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三)研讨赏析阅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小组诵读战士,各组抢答问题。

)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阅读第三自然段。

(第一、三组诵读展示,各组交流研讨,教师点播)1、这段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体现了洞庭湖景观的什么特征?3、通过这些景物又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第四自然段1、这段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体现出洞庭湖的什么特征?3、通过这些景观体现出作者的什么感情?4、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四)精读精析、拓展延伸。

(四、五组诵读展示,教师精讲精析。

)阅读第五自然段1、作者想要寻求怎样的古人品德?2、“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对于今天的我们具有哪些现实意义?4、主旨:(五)练笔:(当堂书写展示)请以“范仲淹,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出你的心之所想,心之所向。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获奖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获奖教案_1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文导读:《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薄暮冥冥潜形岸芷汀兰皓月心旷神恰宠辱偕志浩浩汤汤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新课: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 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教学设计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体会作者的忧乐情怀。

3、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传承家国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导读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猜猜他是谁?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2、走近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而他的经典散文《岳阳楼记》更是为后人所传诵。

那么范仲淹和《岳阳楼记》又有何渊源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3、范仲淹与《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

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

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公开课教案_0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读文章最后一段,感悟作者思想。

2.阅读背景资料,体会作者如何劝勉好友滕子京。

3.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济世情怀。

4.赏析课文语言特色,体会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 读文章最后一段,感悟作者思想。

2.阅读背景资料,体会作者如何劝勉好友滕子京。

3.赏析语言特色,体会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法。

难点: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以及济世情怀。

教学方法:朗读法:以朗读为主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博大胸怀。

点拨法:利用本文语言特点,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关键的语句,深入作品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预习作业学生:预习感知文本,查找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 走进作者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师导语:“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可让学生了解范仲淹的生平,增强学生对他的钦佩之情,激发求知欲。

二. 学习课文(一)品读文末,感悟作者思想1.文章哪一个地方道出了作者的思想?学生回答,教师范读,并请同学说说意思。

教师引导: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不是范仲淹写着写着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呀?如果是早已有之的,你能找出证据吗?(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介绍中找出来)2.其实我们刚才读过的课文里也有一个字提到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你能发现么?哪一个字?引导回答:“尝”就是“曾经”,说明这种思想早已有之。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0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_0

初中“创生型”助学案(语文)(九年级上期使用)【学习内容】《岳阳楼记》(第三课时)【学情分析】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学生思维能力欠缺。

这一能力缺失,只凭记背,只凭积累,语文能力仍然无法提升。

《岳阳楼记》前2节课已经对文言文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

于是,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理解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动人情怀上。

在实现此教学目标的同时,如能从纵横两个方向(即时间和空间)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岳阳楼记》的理解是否更深入?视野是否会更为开阔?这一次尝试,是一个点,这个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目标】1、赏析精彩的景物描写。

2、感知三重境界,并思考其高下之别,进而明确全文核心主张。

3、感受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动人情怀。

4、提升纵横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以岳阳楼为出发点,将思维向纵横延伸,在更宽广的视野下,理解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动人情怀。

【教学难点】1、对三重境界的寻找及理性思考。

2、跨越时代隔阂,感受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动人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和过程】:预习任务:《岳阳楼记》写景句中,你最欣赏的是?以下关键词可供参考:1、善炼字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多角度(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远有近……)4、对称、对比6、修辞… … 传到班级论坛。

(学生活动:课前,齐背《岳阳楼记》,书声朗朗。

)一、引入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这样高度评价《岳阳楼记》:一言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为百世师。

《岳阳楼记》的影响力为何穿越古今、长久不衰?今天的课,我们由一个点出发去探寻一番。

这个点,就是岳阳楼。

(板书课题、作者)二、岳阳楼1、补充介绍:洞庭湖岳阳楼扬名过程2、赏美景《岳阳楼记》中精彩的景物描写,是使其扬名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在第一时间吸引了我们。

所以,首先,我们来赏美景。

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写了赏析文字,现在,拿出班刊,我们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前2节课已经对文言文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学习难点;学习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精神,处世、处事要胸襟开阔。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品味,体会文章的特色。

2、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一、复习检测
1、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晖.()楫.()薄.暮冥冥()嗟.()樯.()谪.
守()属.予作文()浩.浩汤.汤()()若夫霪.雨霏.霏()
()岸芷汀
..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点的词。

居庙堂之高
.....先.天下之忧而忧
薄.暮冥冥属.予作文以记之微.斯人吾谁与归.
予观夫巴陵胜状
....增其旧制
..前人之述备.矣浊浪排空
春和景.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翻译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小组集体的智慧,展示本小组的智慧)
(一)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所讲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三)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四)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原句)
2,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五)阅读第三,四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段,描写景物的句子?
2,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3,第四段,描写景物的句子?
4,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5,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六)阅读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2,“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3,“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4,抒发自己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的语句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