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3)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根椐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着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身心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课堂上尽量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起来。
本课宜采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来解决问题,透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来看“分离定律”的本质。
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举例、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方案,加深学生的印象。
适时地进行提问,通过模拟实验的教学,让学生活动起来,进而对分离定律进行阐明,这样寓教于乐,理解的知识点才不容易遗忘,接着组织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技能训练。
通过课文最后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同学们交流、讨论,表达个人的见解。
最后把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应用遗传定律设计几个题目,对典型的遗传题进行引导,从而来突破难点。
二、教材分析1.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要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能够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进行解释,分离定律的遗传题进行分析、解答,明确一些基本的遗传概念,为自由组合的学习打好基础。
其中,为什么孟德尔精心选择豌豆作为遗传材料,以及纯系亲本如何做杂交实验非常关键。
2. 本课内容包括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解释,验证解释的正确性,分离定律的实质,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分离定律是三大遗传定律中的第一个遗传定律,是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遗传章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 在初中时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一般概念有所了解(遗忘程度很高,有必要稍作重复),而对于遗传规律是没有学习过的,因此要把握好这个梯度。
教师可以以初中相关知识影片动画——自花传粉、向日葵的花序、异花传粉来说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学习有关花传粉的知识,因此在介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有对该实验的认知能力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作为“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开篇,引导学生探索遗传的奥秘。
由于是开篇,有很多琐碎的概念、专业名词等需要交代。
教材就以孟德尔的探索历程为主线,把这些内容都串起来了。
但是如何合理的安排,将这些零散的基本概念和专业名词适时的介绍给学生,是需要大动脑筋的。
另外,教材中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想办法提炼隐含在本节教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于无声处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始于发现问题,止于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科学研究中如果假说不成立,则重新提出假说。
为了加深学生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和数量关系的理解,体验孟德尔的假说,教材安排了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假说的正确性。
【学情分析】生物性状随处可见,关于遗传的谚语也很多,比如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后代的性状表现。
另外,学生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对本节的学习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比如学生在初中初步解决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为;学习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知识,初步解决了相对性状和成对的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
另外,学生的数学知识,特别是二项式幂的展开式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内容不可缺少的基础。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生物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图片和观看视频,能够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交流,尝试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本技能(尝试进行实验设计,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培养观察能力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3)基本思想(积极参与设计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科学素养);(4)基本活动经验(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乐于学习生物科学的态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能够用图解的方法,解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的杂交实验,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区别杂交、自交和测交、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和杂合子等成对概念,以及相对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
能够阐明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遗传现象。
2.能力目标1)通过从分离规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规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分析现象得出结论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规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育学生如何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习中,新课程的生物学知识已经牵涉到如下4个重要的知识点,本节课将重点利用这四个关键的知识点,作为学生的起点行为并进行建模。
(1)染色体中的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故对遗传现象有一定感性认识,具备一定遗传学的分子基础)。
(2)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加倍成完全一样的两份,再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4)植物通过传粉,花粉粒的精子与子房的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
并且高二又刚刚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概率的知识,并且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作为“概率的应用”内容也出现在数学教材中。
但是学生缺乏遗传细胞学基础,即学生还没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这反而有利于学生能从孟德尔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3.教学用具多媒体生物,教案教学过程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问: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回答:基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
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学生回答:D或d,通过减数分裂。
教师讲述:由于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Fl(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l(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回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教师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
人教版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教版必修⼆孟德尔的豌⾖杂交实验(⼀)教案第⼀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杂⽂实验(⼀)第⼆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是⼈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章遗传因⼦发现中的第⼀节内容的第⼆课时,由“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两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分离定律解释⼀些遗传现象的教学⽬标。
教材⽤科学⽅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科学研究的⼀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标⑴知识⽅⾯:阐明孟德尔的⼀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运⽤分离定律解释⼀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科学⽅法教育。
(3)运⽤分离定律解释⼀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的⽣物素养要求教⾼,学⽣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提出⼏点假说,并通过亲⾃动⼿做“性状分离⽐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
在演绎推理假说的正确性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的直接告诉学⽣孟德尔的测交实验,⽽没有进⾏必要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提供⼀些实验的⽅案,让学⽣分析讨论确定检验假说的合适的实验⽅案,这样学⽣才能真正理解测交的⽬的,最终能够灵活运⽤。
五、教学⽅法1.学案导学:见后⾯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展⽰⽬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资料查阅⼩组提出问题,让他们的查阅有针对性;指导和协助问卷调查⼩组的问卷设计、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与本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联系,获得杂交⽔稻F1花粉,组织“⽔稻”实验⼩组做上述实验观察,并拍摄实验⼩组观察⽔稻F1花粉的主要步骤和结果.2作本节内容的教学课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1)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标解读:1.理解并识记遗传学概念,能准确应用。
2.知道豌豆作为植物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描述植物杂交的方法。
3.能够设计遗传实验,绘制遗传图解,并进行遗传分析。
自主回扣: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__________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存在,不相;在形成____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遗传因子即为基因,则控制相对形状的基因为,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重难点解读:一、遗传学概念及其关系(请补充完成概念图)1.常用概念辨析[判断正误](1)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3)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4)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2.相对性状显隐性判断及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例题:如何鉴定玉米果穗上的红粒和黄粒的显隐关系?二、杂交实验及假说--演绎法:(1)说出亲本杂交的具体方法:(2)说出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补充:完全显性后代数量足够多各合子成活率相等:(3)完善假说--演绎法的流程练习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三、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各种杂交组合情况( 正推、逆推、概率计算)组号亲代表现型亲代基因型子代子代基因型比例表现型比例1显×显AA1∶01∶02显×显AA、Aa1∶1显3Aa×Aa1∶2∶1显、隐3∶14 显×隐Aa显5 显×隐Aa aa显、隐6 aa隐0∶1(T S表示短食指基因,T L表示长食指基因)。
人教版必修2生物: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5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①介绍遗传规律的例子。
②介绍遗传现象与孟德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思考: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1)豌豆花的结构。
(2)名词: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
1.性状与相对性状(1)性状:。
(2)相对性状:指____生物的____性状的____表现类型(即_____)。
思考:如何这一概念?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阅读教材了解孟德尔简要生平,知道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理解什么叫做相对性状。
了解孟德尔选用了哪几对相对性状做杂交试验。
知道什么叫做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以及自花传粉的植物如何完成异花传粉。
思考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是怎样的?理解什么叫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
如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的要点。
(1)概念:显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点:①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1)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检查默写:1、相对性状:2、性状分离:3、孟德尔的实验中子一代全是,子二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是4、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的。
受精时,___________的结合是随机的。
二、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学生总结,教师点拨)三、小组合作交流、师生研讨1.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F1高茎豌豆↓自交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3 : 1思考: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①、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②、什么是性状分离?③、下列名词的表示符号是: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4)
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设计原理。
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并分析性状与遗传因子的关系。
3.学会假说—演绎法,明确分离定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讨论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初步学会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归纳、比较、分析实验数据,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
情感目标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设计原理。
2.学会假说—演绎法,明确分离定律的实质。
【教学难点】学会假说—演绎法,明确分离定律的实质。
【课时安排】 2课时【板书设计】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 高茎×矮茎↓F1 高茎↓○×F2 高茎矮茎787株 277株3 : 1【教学反思】1.787株高茎豌豆,277株矮茎豌豆;5474粒圆粒豌豆,1850粒皱粒豌豆……在分析性状分离比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口说出这些数据,从中体会出“这都是孟德尔一株一株、一粒一粒数出来的”,认同他的执着、耐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
2.萨叶里用西葫芦做杂交实验,第一次把两个亲本的性状排列成一组一组相对性状。
杂交后得到的杂种,表现与亲本之一完全相同,而是中间型。
遗憾的是他没有用杂交后代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没能说明性状在后代中的分配情况。
教师提问“孟德尔的高明之处在哪里?”,有的学生说“因为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但是总感觉学生回答的语气中并没有表现出对科学家态度和创新精神的真正理解和赞赏。
奈特第一次发现豌豆种子灰色对白色是显性,可惜的是他没有计算两种种子的数量比。
教师提问“孟德尔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学生也套用了上一次的回答。
可见学生对于这种问题,在脑海中已经有了固定的、标准的回答模式,但是他没有用心去体会其中的深意,没有领会到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二册[人教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二、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二、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教学见议1.本节内容中概念较多,注意区别和归纳。
2.根据“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大胆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把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演变为学生的思维分析的过程。
3.将模拟实验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亲身活动中,探讨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结合与遗传结果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打基础。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引导法等。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直接通过对遗传学家孟德尔的介绍导入本节内容。
[新课]一、杂交实验基础知识1.实验材料——豌豆提出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传粉、闭花传粉◇豌豆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性状易于区分2.杂交实验方法课件演示豌豆进行人工传粉的方法,并强调以下两点:◇步骤: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开花前(花未成熟时)进行去雄,花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3.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提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并举例:双眼皮和单眼皮,姆指弯曲和不弯曲。
图示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强调相对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种皮的灰色和豆荚的黄色不是一对相对性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现象课件演示,说明以下几点:◇亲本(用P表示)为高茎和矮茎,其中高茎作为母本(用♀表示),矮茎作为父本(用♂表示),杂交(用×表示)◇子一代(用F1表示)全为高茎,子二代(用F2表示)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3:1。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时三分离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代信息(分离定律的六把钥匙)及比例分别是什么?(2min)【变式1】一,根据子代信息推测亲代信息这六把钥匙可以为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已知后代的遗传信息你能否推测亲代的信息呢?学生同桌讨论完成表格2【典例2】【变式2】PPT展示二,性状显隐性的判断回顾显性性状,隐形性状的概念观察这六组交配组合,哪几组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老师补充: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遗传系谱图题目练习根据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定义,学生思考回答③④能判断性状显隐性。
学生总结判断性状显隐性的方法【典例3】【变式3】PPT展示合作探究二上述六组交配方式,可分为自交,杂交,测交,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纯合或杂合的方法是什么?请简1、学生学习小组内讨论、三,显性个体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要叙述程序设计思路?(3min)教师补充:花粉鉴定法探究,得出结论自交、测交方法合作探究三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高茎豌豆种子,取部分种植,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若让现有高茎品种自交3代,请问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多少?高茎纯合子比例为多少?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探究过程。
(8min)进而完成表格3 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拓展提升根据自交 n 代后,纯合子、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你能否尝试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表示纯合子、杂合子比例与自交代数的关系?(3min)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绘制曲线【典例4】【变式4】总结四,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过头解决单双眼皮问题课后思考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非甜玉米种子,取部分种植,子一代既有甜玉米又有非甜玉米。
再种植一代,甜玉米的比例是多少?完成课后作业题案。
【公开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解读【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基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事实和数据,运用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提出假说、构建模型、模拟实验、建构概念等教学活动: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分析问题,透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现象来看分离定律的本质,从中体验科学探索讨程,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的初步认识。
【课标解读】本节的“问题探讨”通过红、蓝墨水混合的比喻,来说明融合遗传的含义,其意图是引导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类比遗传现象,暴露学生的错误概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产生融合遗传是否合理的疑问。
在问题中,教材引导学生分析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这是本节将要学习的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之一,这样就将“问题探讨”情境中创设的问题与本节内容联系在一起,为进一步理解本节所述的孟德尔的颗粒遗传观点埋下伏笔。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是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即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其内容理论性强,逻辑严密,是发展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学习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良好载体。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过花的结构及发育,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等知识,但是学生缺乏遗传细胞学基础,即学生还没学习减数分裂的知识,这反而有利于学生人从孟德尔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参考教学设计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总结“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理解)(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理解)(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理解)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采用“问题渐进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提出假说,并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四、教学课时:4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知识结构孟德尔三组杂交实验图解(必须掌握遗传图解的格式和要领)(1)纯合亲本的杂交 (2)F 1的自交 (3)F 1的测交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D )A.高鼻梁与塌鼻梁B.卷发与直发 C 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眼角上翘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A.人的身高与狗的体重B.兔的长毛与短毛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D.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选用豌豆原因】3.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豌豆是( B )①自花传粉植物 ②异花传粉植物 ③闭花传粉植物 ④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⑤豌豆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 ⑥是单性花,易于进行人工授粉(A )②③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显隐性判断及基因型判断】4、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 ( A )(A )有耳垂为显性性状 (B )无耳垂为显性性状(C )有耳垂为隐性性状 (D )不能说明问题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D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6、高茎豌豆(Dd )能产生含有哪种遗传因子的配子( B )P: AA × aa (高茎) (矮茎) ↓ 1Aa (高茎) F 1: Aa × Aa (高茎) (矮茎) ↓ 1AA : 2Aa : 1aa (高茎)(高茎)(矮茎) F 1: Aa × aa (高茎) (矮茎) ↓ 1Aa : 1aa (高茎) (矮茎)(A)只有含D的配子(B)有含D的配子,也有含d的配子(C)只有含d的配子(D)只有含D的配子,或只有含d的配子7.下列杂交组合(遗传因子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哪一组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会发生性状分离(D)(A)EE×ee (B)EE×Ee (C)EE×EE (D)Ee×Ee8、绵羊的白毛(W)对黑毛(w)为显性,一只白毛绵羊与一只黑毛绵羊杂交,生了6只小羊,其中3白3黑。
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2.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3.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符号P 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过程P 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3∶1 (性状比)2.特点(1)P具有相对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约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单个存在的。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1)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DD∶2Dd∶1dd。
(2)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3高∶1矮。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为3∶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D和d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五、分离定律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一、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及方法1.阅读教材P2~3,分析图1-1、1-2、1-3,判断正误:(1)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因此,难以进行人工杂交。
(×)(2)人工去雄时,要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进行套袋。
1.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获奖教案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沿着孟德尔生平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揭示遗传规律。
其顺序是按假说演绎法的顺序展开的: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运用统计学规律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3:1的性状分离比(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说)运用假说对测交实验现象进行演绎推理,预测实验结果(演绎推理)用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验证假说)归纳分离定律(得出结论)。
这样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上也便于学生沿着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和从实际中领悟孟德尔的科学方法。
本课时由“孟德尔的生平”、“豌豆花的特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四部分构成。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例如,花的结构及发育,有利于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操作的理解,特别是“去雄”的领会。
在初中学习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初步掌握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完必修一模块,对高中生物已经有了一定的学科思维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这就为必修二模块学习遗传学知识奠定了一定的细胞学基础。
必修二模块较必修一模块在学法上有很大差异,尤其必修二第1章内容更注重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与数学概率等知识联系紧密,需要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理解孟德尔实验操作的理论依据。
(3)认识“假说演绎法”在生物实验思维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体验分离定律发现的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育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学会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实验探究。
课时准备: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今天来玩一个穿越的游戏,某天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19世纪的奥地利布尔诺,你是当地一所修道院的神父,你的名字叫乔治·孟德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①学会“假说——演绎法”。
②概述分离定律。
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感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巧妙设计。
②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大胆实验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3 能力目标
①初步学会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
②学会用遗传学原理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 教学重点
2.1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它是人类认识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上升所必需的一种工具,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假说——演绎法贯穿于整个必修2,它强调由假说演绎得出的结论须用实验来检验,以及假说的最后标准与经验事实相对应。
由于假说——演绎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学生对其的认识和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节的教学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奠基工程。
2.2分离定律的实质
分离定律的核心内容是分离定律的实质,学生通过对分离定律实质的学习,可为后续学习自由组合定律打下坚实基础。
2.3以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教育是生物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明显区别。
3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3.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说)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过于深奥,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很难提出与孟德尔相似的解释,因此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一般直接给出孟德尔的假说(如著名特级教师——曹保义老师在新课程培训示范课中就是如此处理),可是作出假说是假说——演绎法的基础,如何突破此难点是本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人通过问题驱动,师生合作(教师主导下的师生互动合作)和生生合作(生生间讨论)对此难点进行了尝试,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经验不足的问题,且学生通过完成问题串后基本提出与孟德尔相似的解释。
3.2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大胆实验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研习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使学生产生感悟。
3.3有序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按照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可得到一定的结果,但由于此结果是建立在假说之上的,其正确与否还不得而知,如果通过生生合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进行模拟实验,可让学生从感性上充分感知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
4 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和合作教学。
5 教材分析
新课程普通高中必修1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以科学发现史为线索,以分离定律的发现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教育。
本节分二课时教学,第1课时主要明确各种概念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
第2课时主要完成假说——演绎法教学。
本课时以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为主线,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各环节中,突出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如在发现问题环节中,突出孟德尔引入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生物问题;在提出假说环节中,突出孟德尔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大胆实验的科学精神;在验证环节中,突出孟德尔首创测交实验的创新思维;在长期反复实验环节,突出孟德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另外在模拟实验环节中,突出生生合作和学会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