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热点---政府网络舆情能力
试论政府网络舆情工作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作 后 ,政府 部 门开始 尝试 建立 政府 网络 舆情 的海量信 息 进行 自动 收集 、处理 、分 析 。统 网 络舆 情 是 由 于 各种 事件 的刺 激 而 产 工 作机 制 。网络 舆情 处置 以属 地为 主 ,建立 称 。网 络 民意 分 散 于 数 以万 计 的 各 种 网 站 生 的通 过互 联 网传 播 的人 们对 于该 事件 的所 上 下联 通 的网络 舆情 工作 机制 。各 级政 府在 上 ,这么 多 的网 站每 天都形 成海 量数 据 , 有 认知 、态度 、情感 和行 为倾 向 的集合 。 网 各职 能 部 门和所 辖 区县设 立 网络监 管员 ,负 政 府 应 用 舆 情 监 测 系 统 的 方 式 有 多 络舆 情 形成迅 速 ,对社 会 影响 巨大 。随 着 因 责 收集 有关 本地 区本 部 门的 民意和 信息 ,有 种 ,包括 定制 舆情 监测 软件 、媒 体监测 、舆 特 网在全 球 范 围内 的飞速 发展 , 网络媒 体 已 的上 报 主管 的 同时上报 上 一级政 府 网络 舆情 被 公认为 是继 报纸 、广 播 、 电视之 后 的 “ 第 管理 部 门 。上一 级政府 网络 舆情 管 理部 门将 四媒 体 ”, 网络成 为反 映 社会 舆情 的主要 载 监测 收集 到 的有 关下级 的舆 情信 息 ,分 发至 体 之 一 ,是 社 会 舆 论 重 要 的风 向标 和 放 大 舆情 信 息所在 地 处置 。为 了保证 网 络舆情 工 器 。 我 国 正 在 成 为 世 界 少 有 的 舆 论 超 强 磁 作机 制落 到实 处 ,明确 专人 进行 督 办 ,并定 场 。拥 有 近5 网民 ,手机 网 民也达 N3 , 亿 亿 期对 网 民社情 民意 办理 工作 进行 通报 ,接 受 持 续超 过 世界 平均 水平 。某 个 突发事 件在 网 人 民群 众 和社 会各 界 的监督 ,收 到 了 良好 的 上 刚一 曝 光 ,即可 迅速 引爆 全 国舆论 ,把 地 效果 ,但这 还 不足 以体 现政 府在 网络 舆情 工 区性 、局 部性和 带 有某种 偶然 性 的 问题 ,变 作 的重 要地 位 。从 我 国网站 的管 理来看 ,政 成全民 “ 围观 ”的 公共话 题 ,甚 至变 成需 要 府 主要 对 网络新 闻进 行 审核 管理 ,对新 闻网 中央政 府 出手干 预 的公共 事件 。 ] 站 和登 载新 闻 的商业 网站 进 行分类 管理 ,维 网 络对 突 发 事件 起 到 了放 大信 息 、助 护 重点 新 闻网站 的主 渠道 地位 , 掌控 网络舆 推 舆论 的作 用 。应对 网络 舆情 , 已经成 为社 论 主导 权 ;加强 对新 闻信 息 的源头 管理 ,规 会 公共 管理 的重 要 内容 。面对 网络 、微 博等 范 新 闻登载 行为 , 突出对 影 响较大 网站 的监 新媒 体传 播速 度快 ,覆盖 面广 、信 息真 假混 控 ,确 保 了网上 正确舆 论 导 向;强 化监 管 , 杂 ,如何 积极 与 公众对 话 、及 时化解 社会 不 完 善社会 监 督 ,推 动行 业 自律 ,保 障互 联网 满情 绪 、正确 引导 民意表达 ,积 极树 立干 部 新 闻信 息健 康有 序 发展 。因此 在 网络 舆情 队伍 的正 面形 象 ,成为 各级 政府 需要 正视 和 工作 中 ,政府 也应 该 凸显其 公 关管 理和 宣传 思考 的 问题 。如何 应对 网络 时代 的社 会舆 情 职 能, 引导社 会舆 论走 向正 确方 向。 变 化 ,掌 握 网络舆 情主 导权 ,利 用 网络推 动 2 2 网络舆 情监 测和 分析 . 个地 方 政治 、经济 、文 化 建设 ,是 当前 政 网 络 舆 情 监 测 是 围 绕 某 一 监 测 领 域 或
网络舆情对政治传播的影响研究
网络舆情对政治传播的影响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在政治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渠道产生的舆论和情绪,对政治传播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政治传播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机制和特点。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和特点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渠道产生的舆论和情绪。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时性强: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迅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舆论动向。
2. 参与度高:网络舆情是一种多元化、互动性强的传播形式,广泛吸引公众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
3. 形式多样:网络舆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
4. 民意直通车:网络舆情可以直接反映公众的意见和情绪,是政府了解民意、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网络舆情对政治传播的影响1. 塑造舆论导向:网络舆情可以通过传播特定信息和观点,引导公众舆论,影响政治决策和舆论导向。
2. 形成政治压力:网络舆情可以聚集公众意见和情绪,形成舆论压力,推动政府改革和政策调整。
3. 传播政治信息:网络舆情是政治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政府可以通过网络舆情传播政策措施、宣传政绩。
4. 监督政府行为:网络舆情可以监督政府行为,揭露腐败、违法行为,促使政府更加透明和廉洁。
5. 增进政治参与:网络舆情可以促进公众政治参与,提高民众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三、网络舆情对政治传播的机制1. 信息传播机制:网络舆情通过信息传播,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形成舆论热点,影响政治传播效果。
2. 情绪传播机制:网络舆情通过情绪传播,激发公众情绪共鸣,形成情绪共振,影响政治决策和舆论导向。
3. 反馈机制:网络舆情通过反馈机制,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公众意见和需求,调整政策措施,提升政治传播效果。
4. 引导机制:网络舆情通过引导机制,政府可以引导舆论方向,塑造良好舆论氛围,提升政治传播效果。
四、网络舆情对政治传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舆情炒作:网络舆情存在炒作现象,政府需要理性对待舆情,避免被舆情左右政策决策。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政府网络舆情能力
---------------------------------------------------------------范文最新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政府网络舆情能力一、背景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
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
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二、名词解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1 / 12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典型案例的启示「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2018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试论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及政府决策的影响
理论研究-113-试论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及政府决策的影响赵文婷(210023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摘 要:近年来,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网络舆情的飞速发展,给政府的治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从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两个方面来着重讨论网络舆情对政府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网络舆情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公信力;政府决策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网络舆情对于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影响也日益凸显,这种影响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其中,网络舆情对于政府公信力与政府决策的影响尤为显著。
一、网络舆情基本情况概述(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在把握网络舆情的概念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舆情。
王来华将舆情定义为民众针对党和政府的社会政治态度,包含来自民众的赞扬、认同、批评和帮助等政治指向性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倾向。
刘毅认为舆情“是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
”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
刘毅认为网络舆情“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曾润喜认为,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不同的学者关于网络舆情有不同的认知,但一个基本的共同认知是: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的直接反映。
简单来讲,网络舆情就是以互联网为渠道,表达、传播具有主观倾向性的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等,并具有一定的、广泛的后续影响力。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亦源于现实,只不过,人们将表达和传播舆情的场所或者渠道拓展到了互联网上。
刘毅将网络舆情的特点概括为自由性与可控性、交互性与即时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丰富性与多元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这六个方面。
领导干部需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领导干部需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舆论导向在我们的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传播平台,这既为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网络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不断高涨,急需广大领导干部积极予以回应。
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大群众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表达诉求。
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
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积极通过网络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及时发现热点问题特别是对涉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事件及其舆论及时作出回应,切实为广大群众答疑、释惑、解忧,从而有效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
另一方面,网络舆情鱼龙混杂,急需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加以引导。
网络上的信息十分丰富,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实消息、不健康内容、不负责任的言论等随处可见。
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利用网络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这就需要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主动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和监管,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在我们当前的网络舆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意识不到位,解决问题不及时,新闻触觉不敏锐等等,都给我们的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措并举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新形势下,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关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不断增强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自觉性。
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一)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
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
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
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
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
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四)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
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
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
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
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五)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探析——以长三角地区J市为例
2023年7月第4期总第148期Jul.2023No.4Serial.148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THE JOURNAL OF HARBIN COMMITTEE SCHOOL OF THE CCP 收稿日期:2023-05-20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专项调研课题“网络去中心化背景下基层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2020N16)结题成果作者简介:张杰(1991-),男,浙江嘉兴人,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1]42。
治理现代化在新时代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网络去中心化的治理现代化。
相较于早期的因特网(Web 1.0)时代,Web 2.0时代的内容不再是完全由专业门户网站或特定互联网媒体人群所制造生产,而是由权级平等的各个网络节点的个体共同参与和创造的内容,其网络去中心化的现象是全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对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造成了极大挑战。
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全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困境及其挑战,总结长三角地区J 市应对网络舆情的经验及其做法,以此提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启示。
一、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困境及其挑战(一)全媒体平台壁垒逐步打破,主流媒体影响逐步式微“在虚拟世界里,传统社会权力的消解和垄断被打破,即网络社会的去中心化,使所有网民成为网络平等的成员。
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科层制管理模式,消解传统社会秩序,同时也消解主客二元式的本体论框架和认识论结构,导致这一社会呈无中心化状态”[2]。
网络去中心化的过程,也是主客体的现实社会秩序在互联网中消解、重构的过程,呈现出去权威性的特征。
“网络话语权”的相对平等性是去权威性的集中体现。
作为个体的网民在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探析——以长三角地区J 市为例张杰(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浙江嘉兴314000)摘要:在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地方政府面临“全媒体平台壁垒逐步打破,主流媒体影响逐步式微”“境外网络空间难以管控,负面炒作扩大舆情”“网信办体制机制存在处置权限制约,治理权限能力有待提升”“专职网信工作者配备不足,少数干部缺乏舆情观”等网络舆情应对的困境及其挑战。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原则和方法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原则和方法来源:宣讲家|作者:| 上传时间:2013-02-19 14:50我要评论(0) 字号:小大第一节高度重视舆情,不拖不瞒不封不堵所谓舆情,就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
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网络舆情,简而言之,就是网络上的舆论情况,也就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对自己关心的或关涉自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业所表达的意见、态度的总和,反映公众的情绪和社会政治态度。
包括新闻跟帖、论坛发言、社区讨论、贴吧留言、博客、空间、微博等反映网民心声和观点的各种各样表达。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急速壮大,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中最重要也最热闹的舆论集散地。
我国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网民人数呈几何速度增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手机用户已突破9亿,博客用户达到2.5亿,发展不到两年的微博,用户已经接近2亿,我国己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借助社区、论坛、新闻跟帖、博客、微博客等平台,网络舆论正在成为社会公众表达意见和诉求利益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称:“2009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的独立源头。
”而微博诞生以后的这两年,由网络、由微博生发、演变的舆论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
如局长微博开房事件、郭美美炫富事件、艾滋女事件以及甬温线动车事故、上海地铁事故等等。
这些涉及社会热点或焦点的突发事件无一不在网络上掀起滔天大浪,引爆了一起又一起网络舆论事件。
网上庞大的网民群体和网络巨大的传播能量,使得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主导甚至左右社会舆论的强大力量。
积极对待网络舆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关于网络舆情的调查与思考
积极对待网络舆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关于网络舆情的调查与思考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其开展的规模和速度似乎超出人们的预料。
它不仅毫不示弱地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而且往往成为社会舆情的放大器。
渗透和互动的独特性,流动和影响的瞬时性,使其不同于一般的媒体,可以迅速造成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状况。
这就对我们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如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科学技术一样,网络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在于人们如何去掌握和运用它。
积极应用网络平台,加强同人民群众的信息沟通,既能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科学化解舆论危机,更能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和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开展的绿色空间,从而有利于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
一、当前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正以每年150%左右的速度爆炸式增长,我国网民数量达2.98亿,跃居世界第一位,有网站196万个,且有BBS论坛130万个、即时通讯活泼账户3.88亿户、博客1.05亿个,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强势媒体,在舆情方面主要呈现出七个明显特征。
1、主体的多元性。
调查显示,从年龄结构看,网民以青少年为主,其中30岁以下的网民群体占68.6%,但近年来中老年网民明显增多;从社会阶层看,网民以国家公职人员和企业职员、青年学生为多,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触网〞明显增加;从文化层次看,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到39%,但随着规模扩张,各类学历逐步趋同;从城乡结构看,网民主要集中在城市,但近年来农村网民明显增多;从上网地点看,家庭上网和办公室上网比例持续上升,2021年到达74.1%;从网络应用看,目前网络应用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娱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但网络社区、网络求职等明显增加,正在由娱乐应用向价值应用转变。
2、影响的广泛性。
互联网的舆情功能不断扩张,并且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已跃居媒体第一位。
网络舆情对政治环境的影响研究
网络舆情对政治环境的影响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同时,网络舆情的出现也使得公众在信息交流中具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在政治领域中,网络舆情也在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运用社会学、传媒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深入探讨网络舆情对政治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从信息获取到传播,再到形成客观舆情,整个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繁琐而严谨的过程。
首先,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进而对该信息进行评价,将个人的意见传达出去,其他人也会对这个信息进行评论,最后形成舆情。
整个过程是由信息获取,信息传播和舆情形成三个环节构成。
第三章:网络舆情对政治环境的影响1.政府形象受损网络舆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
一些敏感事件或政治失误会引起公众的不满和抨击,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就会加剧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和负面评价。
2.政治决策的影响网络舆情对政治决策可能会产生影响。
网络上的热点问题、舆情事件是政府领导部门定政治目标、制定政策时的参考和依据,过高地重视舆情中的热点问题会使政府改变初衷,导致一些政策选择变得不合理或不稳妥。
3.社会稳定受到影响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网络舆情事件引发公众的不满、抗议、集会和示威,对政治生态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文章中举例子说明具体原因。
第四章:网络舆情对政治治理的启示1.关注人民的意见和诉求网络舆情的传播经常涉及到人民群众,政府应该更加关注人民的意见和诉求,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时候尽量充分考虑人民的诉求,让人民对国家治理的信心度提升。
2.提高治理机构透明度网络舆情事件让人们关注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网络上公开的资料和各方言论,政治治理机构应该更加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尽可能做到透明公开,增强网民的信任度和情感认同。
3.加强政府能力建设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非常灵活,政府只有能够快速、透明地回应舆情事件,才能更好地掌握政治主动权。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理能力
转 载 ,2 4小 时后 在 网 上 的跟 帖和 讨 论 就 会达 到一 个 高 潮 。 由于 网络 传 播 的 快 捷 和互 动 ,重大 新 闻事件 在 网络 上 成 为 大 家 普遍 关 注 的焦 点 时 ,就 会 迅 速 扩 散 开来 ,引 起共 鸣 ,从 而产 生 雪
崩式效 果 。
绪 的场 所 。并 带 有 很 强 的煽 动 性和 破 坏 性 。例 如 ,人 们 把 生活 中经 历或 耳
、
用 敏 锐 的 眼 光 认 识 舆 情
面对 互 联 网 引发 的 深 刻 的传 播 革
闻 的有 关 官 员腐 败 、渎职 现 象 传播 上
网 ,揭 露 问题 的 同时 ,可能 将 个 人 局 限 性 的认 识 经验 与未 经 证实 信 息 相 联 系 。并 使 之 绝 对 化 。加 之 缺 乏 理 性 、 不 负 责任 的舆 论 分析 和 疏 导 ,会 动 摇
们 加 强 社 会 管 理 工 作 带 来 了重 大 挑 战 。在 这 种 新形 势下 ,如何 不 断提 升
快 速应 对 网 络 舆情 、正 确 引导 网上 舆
民关注公共事务 ,通过 网络发出 自己
的 声 音 , 参 与 社 会 进 步 进 程 。 据 调
论 、及 时 有 效处 理 网络 舆论 危 机 的 能
的人 群 数 量 巨大 。网络 舆 情 产 生 的影
响不 容 低 估 。一 方 面 。一 些 蔓 延于 网
施 ,不 断 加 强 网 上 思 想 舆 论 阵 地 建
设 ,才能 保 证 网络 的 快速 发 展 ,使 网
力 。是 当前 各 级党 委 政 府和 领 导 干 部 面 临 的 一 项 十 分 重 要 和 迫 切 的 新 任 务 ,也是 一个 亟待 解 决的 重大课 题 。
网络舆情分析的技术和案例
网络舆情分析的技术和案例一、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一个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话题。
网络舆情分析是指通过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抽取等技术手段,对特定事件、话题、人物等引发的舆情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达到预测、干预、引导和管理社会舆论的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网络舆情分析的技术和案例。
二、技术1.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是网络舆情分析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据的来源包括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
目前,数据采集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爬虫技术,即通过程序模拟用户网页浏览的行为,从而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另一种是API接口技术,即通过调用网络平台开放的API接口,获取相应的信息。
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网络舆情分析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包括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情感分析、文本分类等多种技术手段。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将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挖掘,从而得出用户的情感倾向、观点、态度等信息。
3.大数据处理技术网络舆情分析涉及到的数据量大、更新快,需要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高速、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目前,主流的大数据处理框架包括Hadoop、Spark等。
4.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应用到了网络舆情分析中。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从而能够对未知的数据进行预测和分类,达到预测、干预舆情的目的。
三、案例1.疫情舆情分析新冠疫情爆发后,网络上涌现出大量的信息和言论。
针对这一情况,各大机构和研究机构都不约而同地展开了针对疫情的舆情分析。
通过分析各个批次的言论、数据和情感,得出偏好分布、事件分析、主题热度等指标,从而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2.政治热点舆情分析政治热点舆情分析是网络舆情分析的另一重点。
政治事件过于复杂,舆情分析可以帮助对公众的声音、人物的评价、动态的关联进行梳理,并对今后舆情的变化进行预测。
网络舆情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分析
网络舆情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网络舆情不仅是人们了解、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了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因此,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以及对政治决策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和特点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传播信息的现象。
它是民众在社交网络中表达出来的各种观点、情绪、意见等,是由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讨论和交流所形成的一种公共意见。
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去中心化网络舆情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受到中央控制,而是由网民自发组织和传播,在舆情的形成和传播中没有中央媒体的主导地位。
2. 时效性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对政府和企业的影响也会很快地体现出来。
3. 全球性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舆情跨越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信息可以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跨国公司和政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4. 匿名性网络舆情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很多网民选择匿名发表言论,这种匿名性使得网络舆论容易受到人为操纵。
二、网络舆情对政治决策的影响网络舆情对政治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启示决策网络公众意见可以给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引导政府决策。
政府掌握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权力,但公众也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利,网络舆情的意见往往能够启迪政策制定者制订更合理的政策。
2. 影响决策网络舆情的表达和形成不仅可以启示政府决策,而且还可以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政府部门会在制定决策时考虑网络舆论的影响,针对网络舆论的声音进行相应的调整。
3. 监督决策网络舆情可以对政府的政策实施和工作进行实时监督,指出程序和效果中的问题和缺陷,促进政府更加民主、透明,避免政府利益与人民福利的脱节。
4. 形成压力网络舆情的表达和形成往往是通过规模庞大的集体行为来实现。
当公众对于某个政府政策或者某个行业的做法不满时,他们会通过网络建立相应的群体,形成舆论压力,强化政府或者企业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偏差与对策
地 方 政 府 应 对 网络舆 情 事 件 的偏 差 与对 策
向 骏 向福 明
摘
要: 身处 网络信息 时代 , 突发事件频发 , 随着 网络媒介 的深度介入 , 一些地 方政 府在应 对 网络舆 情事件方 面 , 往
往存在 思想认 识不到位 、 应对体制机制不健全 、 应对 时效滞 后 、 综 合应 对能力不 足等 方面 的偏差 。有 鉴于此 , 本 文 试图就地方政府在 网络舆情 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建设 、 应 急预 案制定 、 网络舆情 引导 、 网络 技术监 控 、 网络舆 情应 对 的责任追究 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以期完善 网上 网下综 合 防控 体 系, 提 升地方 政府应 对网络 舆情事 件 的综
方 面也 增加 了整个 社会 压力 , 会 造 成社 会 结 构脆 弱 和不稳 定 。
一
但 同时也 应 看到 , 在 突发 事件 频 发 和 网络 媒 介 越来 越 深度介 入 的现 阶段 , 一 些地 方 政府 在 网络 舆 情事 件 的应 对 认 识 上 、 应对体制机制上、 应 对 及 时
、
地方 政 府在应 对 网络 舆情 事 件 中的 心 媒 体 报 道后 会 添 乱 , 不 利 于危 机 处 置 , 或 是 担 心
说 了真 话就 表示 自己工作 中存 在过 失 , 会 引起 公 众 质询 , 于 是 不 敢 公 布 事 件 真相 , 或 是 公 布 时语 焉 不 详, 或 是答 非所 问 , 信息 发 布不慎 重 。
络成 为 社 会 话 语 能 量 得 到 巨 大 释 放 的公 共 平 台。 由此 平 台 汇 集 成 的 网络 舆 情 具 有 参 与 性 、 互动性 、
浅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及思考
1 地 方 政 府应 对 网络 舆 情 的 现 状 提高地 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 的效度 , 关键是提高政府的能力 , 而 互 联 网 的 飞速 发 展 , 作 用 渗 透 社 会任 何 领 域 。 方政 府 是 国家 政府 能 力是 动 态 、 其 地 基于 多 因素 相 结 合 的 有机 整 体 , 必须 站 在 宏 观 的角 行政机构的延伸 , 方面 , 一 网络舆情 的产 生在 时空范围 内, 接近地 度来提高政府能力 , 最 才能理性的应对网络舆情。 方政府 , 其次 , 社会治理是政府 的基本职能 , 舆情危机的产生和频发 , 31政府结构调整 能力是指政府为适应t  ̄ 行政环境 的变化进 . lB , 必 然 会 引起 国家 行 政 机 关和 国 家管 理 者 的 关 注 ,但 是 国 家机 构 和 管 行组织结构的调整。 网络舆情是以点带面 的形式传播 , 在传播的过程 理 者 的 介入 是 非 直 接 的 ,具 体 应 对 舆 情 危 机 的政 策 和 行 为 由地 方 政 中, 必然分化出不 同的阶层和利益主体 , 呈现出网状模式的社会 分化 府来执 行,地方政府 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必然成 为应对 网络舆情的核 必然 催 生 权 力 的 分散 ,政 府 必 须 改 变传 统 的 金字 塔 型 机 构 朝扁 平 化 心 主体 。通 过 2 0 0 9年 度 人 民 网对 地 方政 府 应 对 网络 舆 情 能 力 的 分 结 构 调 整 , 才能 适 应 信 息 化 时代 所 带来 的与 之 相 对应 的结 构 调 整 , 才 析得出 , 各地方政府 由过去的忽视 、 控制、 打压网络舆情 的形式 , 转变 能合理 的应对网络舆情 , 提高应对 能力。 为 积 极 反应 并 回 馈 网 民态 度 , 方 政府 的有 效 作 为值 得 肯定 , 进 步 地 其 32 网 络 制度 化 能力 是 指 政 府 使 用 公 共 权 力 ,通 过 运 用 相 关 技 _ 状态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术、 法律和法规规范网络秩序 , 制定网络立法, 建立一个健康、 和谐和 11 积 极 响应 网络 舆 情 , . 与公 众 形 成 良性 互动 文 明 的网 络环 境 。 网络 的制 度 化 必 须 以 实 现 公众 的 自 由权 利 的基 础 与过 去 传 统 应 对 网络 舆 情 的 效 度 比起 来 , 目前 地 方 政 府 应 对 网 上 , 不是控制公众言论 自由为 目标 , 但是制度化必须控制非法言论的 络 舆 情 的态 度 、 为和 反 应 速 度 都 有 大 大 的提 高 , 建 立舆 情 信 息 煽动 ,一方面维 护和保 障公众权利的依 法实现 ,其中包括言论 自由 行 从 搜 集 机 制 、 地 方政 府 纷 纷 发 布 网 络 舆 情 新 闻 发 布 会 、 设 专 家 咨 权 、 晓权 、 诉权 等等 , 外 , 府 必 须 对 网络 进 行 适 度 的控 制 和 管 各 开 知 申 另 政 询 座谈室等等 一系列措施 , 对公 共政 策的执行 、 会突发 事件 的处 社 理 , 制 的 目 的是 防 止舆 情 信 息 的泛 滥 , 控 规范 网络 。 理 , 过网络、 通 电视 、 纸 和 网 络 调 查 等 方 式 向 公 众 公 布 相 关 动 态 过 报 33 信 息 整 合 能 力 : 指 地 方 政 府 通 过 互 联 网 、 立 现 代 化 电子 . 是 建 程和及 时发布信息 ,使公众 能够及 时对整个事件进行 分析 和跟踪。 政府有效整合 不同利益集团或者利益个体 的政治倾向、 政治情感等 , 对 于 比 较 棘 手 的 问题 , 府 与 公 众 之 间 的 交 流 与 讨 论 , 成 了 良性 政 形 把握不同群体 之间的意识发展倾 向, 抓住 公众 心理 , 而制定高效的 从 的互 动 。 公 共 政 策 , 现 和 谐 发展 。信 息 的整 合 包 括 : 息 搜 集 、 息 分 类 , 实 信 信 信 12 电子 政 府 的完 善 , 行 政 务 公 开 . 推 息 统计 、增 强 地 方政 府 信 息 的 整合 能 力等 等 ,建 立 网络 舆 情 搜 集机 舆情在网络 空间是初始民意的 自发状态 , 民意成直接关联 , 与 但 制 、 规范 地 方 政 府 电 子 门 户 网 站 的 建 立 , 善 政 府 信 息 公 开 化 、 理 完 合 是受网络空间的影响, 情的演化可能与民意背道而驰 , 舆 网络舆情 的 化 和 科 学 化。 特殊性 ,要求政府 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政府 能力 ,完善政府的门户 网 34 政 府 回应 能 力 :是指 政 府 对 公 众 的 需要 和 所 提 出 的 问题 作 . 站 , 行政务公开是政府综合能力之一 , 推 随着 网络 热 点 事 件 的 发 生 , 出积 极敏 感 的反 应 和 回 复 的 过 程 政 府 回 应 是 回应 公 众 的 利 益 , l 。 满 地 方政府以探索的形式 ,开放电子政府 、建立和健 全信访制度等形 足公众需要, 解决 民 意所 需 的行 政 行 为1 3 ] 府 回应 能 力是 建 立 在 相 。政 式, 专门开设政 务公开 、 信息透 明的门户 网站 , 公众 提出的问题及时 关技术支撑 、 制度 的条件下 才能体现政府的能力。 首先必须规范回应 解答 , 取得 了很大的成效。 的法制化建设 为核心 ,建立公共权 力的保障机制和依法行政的监督 13公共决策过程 中 , . 积极纳入公众 意见 机 制 ; 次 : 传 统 回 应 机 制 的 基 础 上 , 快 、 强 网络 基 础 设 施 建 其 在 加 加 公 共决 策走 向制 度 化 民 主决 策 , 实质 表 达 的在 决 策 过 程 中 , 其 要 设, 建立相应的有效回应载体和 民主化、 科学化、 理性化、 法制化的回 求政治系统积极采纳公众的意见 , 来提高政治 系统的合法性。 目前 , 应流 程 设 计 和 运 作 , 能从 本 质 上 提 升政 府 的社 会 回 应 能 力。 才 通过地 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 的公共决策过程中可以明显看 出,地方 35 公 共服 务 能 力 : 地 方 政府 以 公众 意 志 为导 向 , 足社 会公 . 指 满 政 府 通 过 不 同 的 网络 平 台 ( B 、 络 社 区 、 客 、 统 媒 体 ) 解 网 B S网 博 传 了 众需 求为出发点 , 为社会提供优 质的公共服务。 其实质是政府的职 能 民心 理 , 布 消 息 , 集 公 众 意 见 等 行 为 , 得 越 来 越 多 的公 众 愿 意 发 采 使 定位依据主要是弥补市场缺 陷和公众需求 ,为公众和社会提供 公共 关注政治 , 与政治活动 , 参 与政府共 同进行社 会治理 , 促进公 共决 策 产 品。现代化的政府可以将社会性 、 公益性、 自我服务性的事务性工 的科学化、 民主 化和 决策 化 。 作从政府职能 中剥离出去 , 交给 中介组织和事业性单位承担, 由过去 2 地方政府应对 网络舆情的问题 全 能 型政 府 负责 的 社 会 生 产 、 配 、 换 的经 济职 能 分权 由社 会 性组 分 交 21 地 方政 府 应 对舆 情 危 机 的滞 后 性 . 织 负 责 1 政 府 重 点 把 握 和 谐 市 场 的 培 育 , 立 信 息 中 继 站 , 公 众 4 1 , 建 为 舆 情危 机 指 的 是 针 对 某 一特 殊 刺 激 事 项 所 产 生 的涉 及 民众 利 益 提供 各种 政 策 信 息 、 共 服 务 信 息 , 公 为社 会 和 公 众 提供 优 质 的 公 共服 较深的舆情… 。舆情危机 的演化往往以突发性 、 时空范围内迅速传播 务。 的 特 点 , 善 而 合 理 的处 理 危 机 , 求 政 府 及 时作 出 合 理 的 处 置 , 妥 要 但 36 电子 政 务 能 力 : 指 政府 接借 助 电 子信 息技 术 和 管理 理 论 , . 是 是 政府 难 以在 较 短 的 时 间 内组 织 相 关 部 门 以及 集 中优 势 资 源 ,不 可 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地革 新和 改善 ,以实现高效率 的政府管理 避免的在应对舆情危机 中出现滞后性。 和服务 。加强地 方政府 电子政务的能力关键点是 , 建立政府门户网 22 网民群体 的逐渐递增 , _ 信息量的扩大 站、 健全 电子政务制度和相应 的机构 , 培养计算 机技术人才 , 加强公 网络舆情的实质是 公众借助 网络平台 , 维护 自身利益, 随着民主 务 员 的 电子 政 务 技 术 能 力 , 大 办 公 自动 化 设 备 和 信 息 基础 建 设 , 加 完 化程度 的提高 , 公众参与意识 的觉醒 , 参与群体逐 渐扩 大 , 息量 的 信 善 对 技 术 设 备 和 技 术 人 才 的投 入 ,基 于 政 府信 息 内容 数 字 化和 开 放 剧 增 ,政 府 必 须 设 立相 应 的信 息 整 合 机 制和 制 度 ,来 收 集和 辨 别信 的电子政府与一体 , 才能提高政 府行政效率。 息 , 然 给增 加 政 府 整 合 信 息 的 负担 和 阻碍 公 共 决 策 的 效率 。 必 参考文献 : 23 网络 空 间 的虚 拟 性 、 放 性 . 开 … 何超 建
关于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几点建议
个时期, 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本会并存。
潘登坦言 。 目前法律要求电子病历需要打印后由医生签名 才能生 效, 这样虽然安全 , 比较繁复 而且投 入较大 . 但 因此 。 亟待解决 电子签 名 的法律 问题。此外 . 由于 电子 病历不得向患者收费 . 资金 由医院负
担。 也可能会 影响 电子病历的推行 。
2完瞢圈站的在线互动 功能 . 建立健全罔络舆论引导 的主
榘 道
目前 . 互联网上各种言论“ 丛生 ”靠 “ ” . 堵 的手段已经不能控制网 络舆论 。 但如果放任不管, 就会陷入无序混乱状态 . 很容易促使矛盾激 化。因此 . 在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 中. 要充分 发挥 网站互动交流的功 能, 针对 网络上公众所 关注的热点 问题 、 难点问题 , 通过设立政 务论
信 息时代 . 网络 已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 、 想碰撞的重要渠 思 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 B S、 B 博客、 论坛等互动平台 . 对公共事务和社
会活 动 发 表 自 己的观 点 、 论 和 意 见 、 言 建议 。 胡 锦 涛 总 书记 在 人 民 日报 考察 工作 时 指 出“ 联 网 已成 为思 想 文 互 化信 息 的集散 地 和社 会 舆 论 的 放 大器 , 们 要 充 分 认 识 以互 联 网为 代 我
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 。 形成 舆论 引导新格局” 。政府 门户网站作为各级政府部 门在互联 网上发布
坛、 在线访谈 、 网络问政 、 意见征集 、 网上调查等栏 目, 掌握最新网络舆 情和动态 . 并及时设置相关议题 , 积极疏导网络 中的情绪化言论 , 充分 保障社 会公众参政议 政的权利 , 避免一边倒 的情 况发生 . 将社会矛盾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理能力
2要创 新管 理理 念 。互联 网不仅 是一 种 . 认 识 真 理 的工具 ,也 是 一种 新 的治 理 工 具 。
作 用 。据调 查 ,中 国网 民 的主体 是 3 O岁及 以下 的年轻 群体 ,这 一群 体 占到 网民总数 的 6.%,他们 更 加 习惯 于 通过 互联 网获 取新 8 6 闻 信 息 、表 达意 见 。这 为 我 们 广 泛 征 集 民 意 、集 中民智 ,推 动 民主科 学决 策提 供 了新
的舆 论分 析 和疏导 ,会 动摇更 多人 对社 会公
果 说 一 般 群 体 性 事 件 都 具 有 突 发 性 特 征 的
话 ,那 么 ,网络 舆 情 的 突 发 性 特 征 更 加 明 显 ,真可 谓 “ 无 影 、去 无 踪 ” 由于互 联 来 。
网的特殊 性 ,任 何人 都可 以在 因特 网上 发 布 信 息 、发 表意 见 ,网络管 理者 也不 可 能对 因 特 网上 的言论 逐一 检查评 价 ;同时 由于互联
网上 的信 息是 以光 速传递 的 ,它可 以在 极短
正 的信心 ,扰 乱社会 秩序 。这些 混 杂着 理智
和非理智成分的言论 , 更易激发人们想说敢
说 的欲望 ,导 致 2 %的 “ 见领袖 ”影 响 了 0 意 8%的 网 民态 度 ,特别 是 一 些 “ 0 网络 推 手 ” 甚至 “ 网络打 手 ”推 波 助澜 ,使 得 人为制 造
关 注 的焦点 时 ,就 会迅 速扩散 开 来 ,引起 共
及时有效 处 理 网络舆论 危机 的能 力 ,是各 级
党委政 府 和领导 干部 面临 的一项 十分 重要 和 迫切 的新任 务 ,也 是一 个亟 待解 决 的重大课
浅析网络舆情与政治发展
—
皇 叁
浅 析 网络 舆 情 与 政 治 发 展
胡 小媛
( 苏州 大 学政 治 与公 共 管 理 学 院 江 苏 苏州 2 5 2 ) 113
— — — — —
摘 要 :科 学技 术 的 发展 使 网络 无 可争 议 地 压 倒 了传 统媒 体 , 为人 们 生 活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一 部 分 。 网 民 以 网络 为 平 台, 分 发 表 自 己 成 充 的 意 见 与 言论 形 成 了 网络舆 情 。 网络 舆 情 虽然 出现 的 时 间 不 长 , 对我 国政 治 发 展 产 生 了极 大 的影 响 。 党 政机 关要 发 挥 网络 舆 情 的 积 极 影 但 响, 以促 进我 国政 治 稳 步 向 前 发展 。 关键 词 : 网络 舆 情 ; 治 发展 ; 治参 与 ; 治 民主 政 政 政 中 图 分 类号 : 0 D8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6 3—0 9 2 1 1 0 8 0 17 9 2( 0 0)O一 0 5— 1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压力 , 致使一些不作为或胡乱作 为的官员丢官 , 至追究法律责任 , 直 可见 网络 舆 情 的 巨大 监 督 力量 。在 网络 上都 是 使 用 匿 名 , 民 敢 于 发 表 自己 公 的看法 , 维权意识提高 , 促进政治 民主的发展。 网络 成 为 公 民 表 达 自己意 见 、 决 一 些 问题 的好 渠 道 , 而 网 络是 一 解 然 把 双 刃剑 。 网络 舆 情 的 失 真 、 激 化 现 象 的 存 在 为 整 个 国 家 的 政 治发 展 偏
越 多 的现 实 问题 通 过 网 络 爆料 出来 , 奶 粉 案 , 薪 案 , 员 贪污 受 贿 案 、 假 讨 官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文献综述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文献综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开展,计算机在民众中得到普及,我国的网民数量也迅速增加到今天的5.13亿左右。
由于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开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影响力的增加,我国公民和网民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表达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治理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关于网络治理的相关问题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从总体上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政府网络治理的开展现状分析。
从文献中,我们发现网络治理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
当前,加强执政能力建立、提高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舆情信息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就如何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掌控能力方面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平安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立,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立、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
〞如在谢金林的?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 理念、策略与行动?、?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那么?、郑曙村和张勇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刘良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姚引良.刘波和汪应洛的?网络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等文章中都详细阐述了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方法及策略,表达出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重视。
但在网络治理如火如荼开展的背后也存在写缺乏与缺陷。
根据近两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统计数据看,2021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有15件,负面事件有14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93%;2021年排名前20位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与政府直接相关的负面事件6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75%。
说明当前网络热点事件往往反映的是政府的负面信息,直接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及领导干部的形象。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研究
加 强了公 众对 政府执 政 的监督 , 政 府执政 透 明度提 高 , 吸 引 更 多人参 与政 治, 表 达 自己的看 法 、 政 治信念 等 ;
须 首先 了解 网络舆 情 的双重 影响 。 1 . 网络舆 情 的积极 影响
要 公开 公正地监 督和评 价政府 的执政 能力 , 需要一 个合理 的 评价 体系 。信息 时代 , 政 府应 对 网络舆情 能 力 , 也 是其执 政 能力
重要 的组成 部分 。 合理 的 网络舆情 应 对能 力评价 体 系 , 可 以让 政
的综合 表现 。
从 网络 舆情 的传 播过 程来看 , 引导 网络舆情 的最佳 时机 是在
网络舆情 : 是指 公众通过 互联 网对网络和 现 实社 会 中的各种 刺激 性信 息大 肆传 播 的时候 之前 ,这 个 时候介 入 并引 导网络 舆
社 会现象 、 问题所 表达 的态度 、 意愿 、 政 治信念 、 思想 、 意见和 情绪 情 , 能有 效防止 负面 影响 的产 生。
关 键词
网路 舆情
影 响 措 施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0 5 9 2 ( 2 0 1 3 ) 0 3 . 1 6 9 . 0 2 政府开 通 了网络 问政 , 使政府 对国家 的行政 管理更加 便捷 和
作 者简 介: 李岳 , 湖 北工 业 大学经济 与政 法 学院 。 中图分类 号 : D 9 2 0 . 4 文献标 识码 : A
看法 和意 见 。
( 1 ) 事件 发 生一 ( 2 ) 刺 激性 信息传 播一 ( 3 ) 网 民态度 、 意 见和
舆情: 就 是指 公众 在一 定时期 , 关 于各 种社 会现象 和 时事热 情绪 的形成 一 ( 4 ) 网络交 流互动 一( 5 ) 网络舆情 的形成 一 ( 6 ) 积 极 点等 社会 问题所 表达 的态 度、 意愿、 政治 信念 、 思想 、 意见 和情 绪 影 响/ 消 极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热点
政府网络舆情能力
背景链接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
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
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典型案例的启示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
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
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裸”乡政府给我们的启示:
1)信息公开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
2)透明政府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等问题的出现。
3)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
4)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
5)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1)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
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
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
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2)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
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
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4)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
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
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
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
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5)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
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6)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
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
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
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
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反思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
”而网络舆论的现实表明,这些青年人的声音所代表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青年人本身。
这些表达背后的民意支撑显然不能视而不见。
更何况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把“特定社会群体”的声音与“普遍的民意”割裂开来,只能是与现实愈发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的热热闹闹,除去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外,更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够自由的原因。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前提,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动推波,形成强大的压力,不仅对腐败不公的个案解决有所裨益,也是制度改进的推动力量。
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往往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取向,迟迟不能推动制度改进或者推出的却是南辕北辙违背常识的制度。
就当前的实际而言,网络舆论力量的助推作用显然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