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之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之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之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知识点一: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2、特点: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所有经济部门)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③破坏性严重3、影响:⑴对国际局势:各国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⑵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⑴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⑵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2) 复兴工业——核心内容(3)调整农业政策(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3、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积极----直接影响:是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3)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4)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2、总体评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1)积极: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2)消极:由于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1973年以后,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滞胀”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知识点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考点3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考点3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考点3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调整措施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原因⎩⎪⎨⎪⎧ ①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大危机的教训。

②接受凯恩斯主义,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2)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 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特点:在不同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 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②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 的弊端。

2.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 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 经济的主体。

②含义: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工人 也拥有股票。

③评价:缓和了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 社会化的趋向。

企业决定权仍掌 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 ①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 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②含义: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经营,企业所有者不再直接 从事经营。

③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扩大了“新中间阶层”。

3.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建立社会福利制度(1)前提: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提高。

(2)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3)种类: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4)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5)实质: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6)评价⎩⎪⎨⎪⎧ ①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 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②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4.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评价1.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明确如下思路:
1.为什么要创新调整?其背景是什么? 2.如何创新和调整? 3.调整的结果如何?如何看待调整?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和调整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会动荡
造成了政治经济危机
①都进行农村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 经济体制改革 集制
②都利用市场 和货币关系发 展经济
放开商品市场,允许 资本家经营企业,还 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 国经营
作用:都使经 济得到恢复, 社会得到稳定
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 恢复发展起来,苏维 埃政权进一步巩固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文革”使经济 濒临崩溃社会混乱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十四单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你认为是否都是不可避免的呢? 5.他的判断实现了吗?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学者总评: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 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 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 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 青年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10月8日,第一份 给外国人特许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 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浙江选考)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6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浙江选考)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6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6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加试)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6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加试)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6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加试)学案的全部内容。

考点36 列宁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加试)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b)(1)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③产品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④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2)影响①积极:高度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胜利。

②消极:强行征粮等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危机。

名师指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为了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实行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等。

其实质是利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经济,排斥市场和货币关系,并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c)(1)背景①经济危机:战争结束后,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②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严重社会矛盾。

(2)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企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必修二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2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 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2课时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
基础攻关
2
考点突破
3
仿真模拟
4
复习练案
基础攻关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____国__营__企__业____。 (2)制定___经__济__计__划_____,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 __税__收___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 产。
——《世界通史》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比较法、英两国所采取的不同政策及其作用,分析 其本质。
提示:(1)史料一反映了二战后法国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一定程度 上解决了生产的无序状态,维护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2)史料二反映了英国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 调节作用。
(3)两则材料本质上相同,都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同的是干预的程 度不同,干预的背景有异。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___股__份__公__司_____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表现:资本家和企业普通职工都拥有股票,股票呈现出
分散化 ______________
的趋势。
(3)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吸收了大量资金,反映了资本的 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__大__股__东________手中。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及对各部门的有效管理, 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浙江鸭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

浙江鸭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小综合课件

2.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 (1)起源:罗斯福新政中开始实施社会救济。 (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 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 利”。 (3)完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 老、病、死、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 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4)缩小: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英、 美等国家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 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减少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 端,为克服经济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缩减财 政支出,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20世纪90年代,西方 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 (5)加强干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市场调节失灵、 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局面。各国纷纷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加大了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力度。 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注重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既注意运用市场规 律,又不放弃国家的干预。这一过程本身也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已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2.中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全盘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一党制、终身制
作和政治协商返回制度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浙江选考)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

(浙江选考)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学案的全部内容。

考点34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考纲考情考试内容考试要求2015年2016年2017年必考加试10月4月10月4月11月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自由放任”的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b2。

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目的b(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b T23T23(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c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 T24(2)联邦德b训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改革一、“自由放任”的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b)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力极大;来势迅猛。

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时间和目的-—(b)(1)时间: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2)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况,摆脱危机。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b)(1)整顿银行业: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通过《紧急银行法》,加强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专题14 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专题14 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经济危机的特点
史料一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 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 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 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 史料表明了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波及 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 史料二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 有0.6美元。连《时代》周刊也写道:“无法无天的雇主,把 美国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1932年,退伍 老兵和一战伤残军人山穷水尽,聚集在华盛顿露营,希望政 府能提前发放他们的退伍费和伤残抚恤金。胡佛总统下令麦 克阿瑟将军镇压,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 表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制度陷入风雨飘摇 中。
运用多种史观看罗斯福新政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 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 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 重商主义: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主义: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凯恩斯主义: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 经济。
战后企业经营的变化 内容 作用 股份公司不断增加,成为发 “ 人 民 缓和社会矛 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股票不 资 本 主 盾和大量吸 再为少数资本家专有,呈现 义” 收资金。 分散化趋势。 提高了经营 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 “ 经 营 管理水平, 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 者革命” 经营管理人 员从事经营。 员增加。 手段
企 业 经 营
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建立“福利国家” 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 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 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 育等。 评价: ①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 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 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 化。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考点3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1.原因(1)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2)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目标,采取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赤字问题。

(3)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

(4)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2.特点(1)“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新”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3)“新”在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

微点拨“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是背景,知识经济是基础,信息技术是主导。

实质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

二、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2.特征(1)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内容(1)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2)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4.成就: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三、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日本主要的经济模式: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1.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调整“统制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2.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于市场调节。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高中历史知识点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高中历史知识点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高中历史知识点学习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学会总结重点学问点才是更重要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高中历史学问点,期望大家喜爱!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1)缘由: 战斗使苏维埃经济破坏严峻;农夫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国家没力量直接领导和组织全部企业的生产(2)实施:1921年(3)内容:① 农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全部;③中小企业和国家临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4)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5)作用:使俄国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①时间:20世纪30年月中期②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全部和集体全部;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方案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评价①作用: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1940年工业总值跃居欧第一,世其次。

②弊端:片面进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夫身上拿走太多,影响农夫乐观性;长期执行方案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乐观性。

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缘由①根本缘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冲突②详细缘由:股票投机过度;供需冲突;生产过剩——直接缘由③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卷交易所股市崩溃(2)特点和影响①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②影响:经济破坏严峻,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资本主义面临严峻政治危机四、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②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③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立法、救济、复兴)①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念②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和“蓝鹰运动”③调整农业生产:削减耕地面积和产量以掌握市场价格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振:通过《社会保障法》,兴办公共工程供应就业机会(3)新政的特点:政府大规模的干预经济(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①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进展的时候开拓的一条新的进展道路。

【名师推荐资料】(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跨考点综合学案

【名师推荐资料】(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跨考点综合学案

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跨考点综合线索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三阶段线索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四种模式1.经济大危机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他国家亦受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普遍存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范围,波及整个世界。

2.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模式的四次转变(1)自工业革命时代自由主义兴起至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前,推行“自由放任”模式,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生产、自由竞争”。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国家管理经济的模式,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70年代初,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减轻,但各国仍旧实施。

3.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1)起源:罗斯福新政中开始实施社会救济。

(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

(3)完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4)缩小: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

英、美等国家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结束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二.核心梳理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或者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

(3)矛盾积累:股票投机过度和过度信贷消费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加剧了矛盾。

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农民破产。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深,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面临挑战。

(2)各国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国际关系恶化。

三.思维点拨——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到全世界的原因(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全世界。

一.知识络二.核心梳理1.背景(1)胡佛总统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日趋严重。

(2)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三.思维点拨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的内涵:1.新理论: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理论;罗斯福新政利用凯恩斯主义。

2.新特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发展资本主义。

四.难点突破——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四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调整第34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四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调整第34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

第34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2)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3)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4)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5)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bbbbb(2018年11月,32题第二问)考查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点(2016年4月,24)考查美国新经济发展的原因(2015年10月,24)考查日本经济发展模式7次3考考点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及特点(b)1.(2018·浙江“五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考试)1993年1月克林顿在就职演说中提到:“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实验’的地方,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的政府。

”下列不属于克林顿执政期间“实验”之处的是( )A.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B.把赤字财政、刺激消费作为干预经济目标C.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促进经济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经济”解析A项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赤字政策相反,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鼓励消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B2.从1992年到1999年,美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4%,每年平均增加170万个就业机会。

到20世纪90年代末,失业率从1992年的8%降低到4%。

这一现象得益于( )A.凯恩斯主义风靡美国B.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行C.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应用D.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解析根据所学,1973年始,西方国家纷纷放弃凯恩斯主义,实行新自由主义,故A项错误;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行是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变化,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应用属于新自由主义,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故D项正确。

2021高考浙江(选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训练2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21高考浙江(选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训练2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后限时训练(二十四)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21·杭州二模)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重新高涨,迎来所谓“新经济时代〞。

这一时代的到来,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全面调控B.市场调节,保护竞争C.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D[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正值克林顿执政。

克林顿上台后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 2.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转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

上述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知识经济(新经济)C.经济全球化D.第三产业B[此题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转基因〞、“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因特网〞等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增长,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

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美国政府()A.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B.宏观调控、微观自主C.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D.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B[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A项是罗斯福新政的举措,不符合题意。

C项是当今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不符合题意。

D项是里根政府的经济策略,与题意不相符。

]4.(2021·宁波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开展的平衡点。

以下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A.美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D[此题考察识记根底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中“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经济模式回忆所学知识可知是日本。

]5.以下图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

以下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开展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开展战略B.“泡沫经济〞破灭,开展速度开场下降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D.日本开场进入经济高速开展时期D[材料要求答复1964—1973年期间日本经济的开展状况。

【新步步高】2018版浙江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课时训练

【新步步高】2018版浙江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课件专题1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课时训练
解析
)
1
2
3
4
5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2016· 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 )1935 年5月 6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霍 普金斯为工程振兴局局长,该局在 1935 ~ 1941年间共耗资 113.56亿美 元,其中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罗斯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缓解社会矛盾 B.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 √ C.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 D.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臵资源 )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2016· 丽水学情调研 )20世纪90 年代,美国实施了 “ 宏观调控、微观 自主”的经济政策,从而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当时的总统是( A.胡佛 B.罗斯福 C.尼克松 D.克林顿 √ )
解析 胡佛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总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罗斯福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总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尼克松是20世纪70年代的总统,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克林顿是20世纪90年代的总统,他在任期间,美国实施了“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从而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故D项正确。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 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 的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 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 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历史理解 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特点与评价 (1)特点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大力干预。
②企业经营改革:经营者革命和“人民资本主义”。
③社会改革:建立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④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形成“新经济”。 ⑤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比重不断提高。 (2)评价 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在一定时期
三、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 日本主要的经济模式: 政府主导型 经济模式。 1.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调整“统制经济体制”, 逐步建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 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2.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于市场调节。 3.成就:经济快速发展, 1987 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解读 图中曲线表明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明显阶段: (1)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主要原因包括:二战后稳定的国内外环境;美国大发战争财;第三次科技 革命成果的应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体系的保驾护航。 (2)20世纪70年代——发展停滞,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 原因包括:石油危机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苏争霸,越南战争消 耗了国力;西欧、日本崛起的竞争影响。
四、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加试 】——(b)
1.表现 (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2.实质: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五、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加试】——(b)
内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缓和。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生产关系的变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协调是美国经济
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科技飞速进步,知识经济的形成是经济
发展的根本原因。
(3)20世纪80年代经济好转并持续发展。 原因包括:里根采取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经济理论对国家经济的调整。 (4)20世纪90年代进入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原因包括:克林顿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投资高新技 术产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
2.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特点 (1)产业结构变化 史料
(2)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目标,采取缩减政府开支,
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赤字问题。
(3)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
(4)克林顿政府扶持 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
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专题十四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必修第二册
考点35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内容索引
1 排查基础知识 2 细讲核心考点 3 精练真题新题
1
排查基础知识
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 1.原因
(1)克林顿政府实施“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的经济政策(宗旨:既反对
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1.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1)凯恩斯主义特征(二战后):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 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货币主义(80年代):撒切尔夫人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 行机制,放弃凯恩斯主义。 (3)经济自由主义(90年代):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战后初期:确定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
(2)经济模式: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的计划指导
型经济模式。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新经济自由主义影响,开始了私有化浪潮。
2
细讲核心考点
主题 从大发展到大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数据证史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曲线图
(3)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凭借经济、军事、政治等综合优势输出资本、
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商品出口,是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利用先进的军工科技,靠出售军火,甚至靠战
争来推动经济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
3.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五种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1)重商主义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思想,核心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
解读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2)知识经济兴起
解读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快速发展。
(3)健全社会福利制度 史料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下图是《英国社会 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20世纪50年代)》。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 解读 统计图表反映出英国的社会福利保障投入最大的是政府财政补贴,
2.特点 (1)“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2)“新” 在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 下的充分就业。 (3)“新” 在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
微点拨
“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是背景,知识经济是
基础,信息技术是主导。实质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
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 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 社会市场经济”。 2.特征 (1)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2)建立完善的 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内容 (1)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2)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4.成就: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