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
概述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
概述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
(1)学派发展: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在60年代兴起,洛特曼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2)主要特征:
①语言、文学、文化等学科研究的交叉。
莫斯科学派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从事文论研究,而塔尔图学派是从文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学,后来二者融合转向符号与文化联系的研究上。
②由对语言符号体系的研究转向文化符号体系的研究。
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关心的是符号研究的客体体系,即现实的文化符号结构,而不是研究抽象的符号分析方法论。
80年代他们已从运用语言学方法探讨非语言学客体转移到了研究文化符号体系。
③宗J符号学研究的深化。
不仅表现在对宗J符号本身的研究上,而且更重要的反映在运用宗J思维去看待艺术符号。
(3)影响评价:
①从俄罗斯当代文论的发展来看,洛特曼及其追随者在努力与传统纯认识论方法对立以揭示艺术符号体系的结构方面做出了贡献。
②从与西方符号学文论的联系上看,他们试图克服结构主义的理论缺陷,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知觉作为一
个系统来考察,深入探讨了艺术的符号性质和作为交流系统的特点。
“语言—理论—词典”莫斯科语义学派语义学研究的词典化
“语言一理论一词典”:莫斯科语义学派语义学研究的词典化何洋洋摘要文章通过引入“词典化”这一概念,系统梳理了莫斯科语义学派的理论和词典编纂之间的内在逻辑。
该学派的理论和词典编纂可纳入词典化的维度之上,与语言本体一起构成完整的语义研究链条。
语言中处于原始状态的词汇和语法经过语言学家的挖掘后,依据语言集成描写原则进行描写,呈现出语法指向。
集成描写后的词汇和语法经过系统性词典学理论的加工呈现出词汇指向,再由系统性词典学理论的二次加工明确收录词典中的词汇和语法具体类型。
经过两大理论的加工,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最终进入词典文本,词典化流程结束。
词典文本通过分区进行组织。
关键词莫斯科语义学派词典化语言集成描写系统性词典学一、弓I言莫斯科语义学派是当今世界语义学的主流学派之一,该学派的语言学家深耕语义学几十年,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且完整细致的语义研究理论和方法。
国内对该学派的研究以理论主义学研究为主。
张家骅(2001,2011,2014)是最早对该学派理论进行介绍和研究的学者,他详细分析了该学派的语义元语言、配价和题元理论,词汇函数理论等,将上述理论用于分析汉语语料并尝试进行俄汉对比,总体是在理论语义学的框架内。
杜桂枝(2011)翻译了该学派代表人物Q从Anpec«H(阿普列相)的选集《语言整合性描写与体系性词典学》[1],以译介为主。
于鑫(2006)介绍了AnpecHH对动词语义、语言整合描写、词汇系统描写、元语言理论、配价和题元理论的研究。
徐涛(2014)系统梳理了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语言学思想和国内研究现状。
王钢(2015)将AnpecHH的语言学思想分为“语言集成描写思想”“系统性词典学思想”和“积极词典学思想”。
国内对该学派词典编纂活动的研究主要是对其编纂词典进行评述,如蒋本蓉(2008)《现代俄语详解组合词典评述》;李侠(2016)在引介《现代俄语详解组合词典》的同时,探讨了该词典对汉语词典编纂的借鉴作用;王朔(2017)对该学派最新编纂的《俄语积极词典》进行了评述。
苏联翻译研究中的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
二战后,苏联翻译理论领域呈现异常活跃的气氛。建国初期开始形成的文艺学 翻译理论流派,在新的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 强力推动下,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学派也迅速发展起来。 文艺学派:作家和翻译家 基本观点: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形式之一,属于美学范畴。 代表人物: 丘科夫斯基 语言学派:语言学家和翻译教学工作者 基本观点:翻译是一种语言行为,它依靠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进行工作。 代表人物: 费道罗夫
俄罗斯认知术语学研究管窥*
提要 : 近十年来 , 在认 知语 言学影 响下 , 术语学研究逐渐发生转 向 , 由研究术语 的专 门特征转 为研究其 内在本质 以
及知识在术语 中呈现 的方式 , -I ' ] 新的交叉学科一认知术语学在术语学 与认 知语 言学的交互作用下初步 形成 。对于这
样一个轮廓 尚不 十分清 晰的新学科 领域 , 俄罗斯学者给予 了必要 的关注 , 其研究 自 成体 系, 相关成果值得借鉴 。
立 。俄罗斯术语 学派是当今世界 上最有影响 的术语 学派之一 , 其术语学研究历史悠久、 基础深厚 、 成果丰 硕、 流派纷呈( 目前俄罗斯术语学派 的分支流派有莫 斯 科学 派 、 圣 彼得 堡 学派 、 下 诺夫 哥 罗 德 学 派 、 沃罗 涅 日学派 、 奥木斯克术语 中心以及 乌拉尔学派等) 。近 年来, 俄罗斯术语学研究不断推陈 出新 , 在重构科学 语言、 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语言 的关联及相互作用 的 过程中, 俄罗斯认知术语学 日 渐形成 。
0 .引言
在现代科学体系中, 术语学与语言学 、 符号学、 认 知科学 、 标准化 理论 、 信息学 、 控制论 、 数学、 科学 学、 哲学、 逻辑学等众多学科直接相关 , 其 中与语 言学关 系最为密切 。自上世纪 7 O年代 以来 , 术语学 越来越 带有交叉学科 的特征 , “ 逐渐从传统的应用语言学 中 独立出来 , 成为了一门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各个部 门 的独特的博大精深 的学科。 ” ( 冯志伟 1 9 9 7 : 1 ) 从术语 学 成 为独立 学 科 的那 一 天 起 , 思维 、 语 言 和 知 识 的 关 系问题 就 一 直处 于术 语 学 家 关 注 的 中心 。术 语 具 有 语言形式 , 脱离语 言形式就无从理解和使用术语 , 正 因如 此 , 语 言研 究 中 的新 思 想 、 新 范式 必 然 对 术语 研 究 的理论和方法 产生影 响。近年来兴起 的认知语言 学对语言与思维 、 认知相互关系的解读为术语学研究 提 供 了 新 的思 路 和方 法 , 也 催 生 了一 门新 的交 叉 学 科——认知术语学 。 俄罗斯的术语研究始于 2 O 世纪 3 O 年代 , 1 9 3 3 年 苏联科学院术语委员会 即已建立 , 1 9 6 9 年在莫斯科大
莫斯科语义学派语言世界图景观
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语言世界图景观摘要:语言世界图景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国内外的语言世界图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学领域,而莫斯科语义学派提出的语言世界图景观则与此不同,该学派把揭示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定位于词汇语义学领域,并通过将词汇学研究成果词典化,对语言世界图景进行自己的阐释。
而本文则对莫斯科语义学派语言世界图景观的地位和研究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论述。
关键词:语言世界图景,莫斯科语义学派,集成化描写,系统词典学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7-0000-02一、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
于是在人的观念中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对世界各个方面的知识。
人类对世界知识的总和就是世界图景。
在世界图景的生成过程中,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
没有语言,世界图景就无法完整地表达。
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语言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当认知主体受到认知客体的刺激反映生成表象之后,必然要寻求认知和思维结果的表达方式,而这一表达方式主要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
于是语言就成了表达世界图景的核心。
人类语言学家本杰明?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提出了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他指出:语言结构对世界概念的构想方式有着强烈的影响。
语言范畴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认知(серебренников1988:9)。
也就是说,“语言结构部分地或全部地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转引自胡文仲 1999:61)根据这一假说,人类周围世界中许多现象都是由语言结构所决定。
沃尔夫认为,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人群集体的语言习惯之上的。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民族语言的制约(转引自申小龙 2000:14)。
如“暴风雪”只在生活在北方人的观念中存在。
在俄罗斯更有снежнаябуря,буран,вьюга,метель,пурга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莫斯科语义学派
莫斯科语义学派摘要:莫斯科语义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主要代表人物是阿普列(Ю.Апресян),以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为基地,宣扬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主要理念。
莫斯科语义学派的理论基础是梅里楚克和卓尔可夫斯基(И.Мельчук;А.Жолковский)等人提出的《意思文本》模式,吸收了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莫斯科语义学派;《意思文本》模式;认知语言学一、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近几十年来在前苏联、俄罗斯语言学界活跃着一批属于莫斯科语义学派的,由阿普列院士为代表的学者阿普列院士1930年出生于莫斯科,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外国语师范学院英语系。
1972年到莫斯科信息电子学研究所从事翻译研究,1985年建立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和理论语义学研究室,成为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领军人物。
阿普列院士1930年出生于莫斯科,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外国语师范学院英语系。
1972年到莫斯科信息电子学研究所从事翻译研究,1985年建立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和理论语义学研究室,成为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领军人物。
莫斯科语义学派继承Л.Щерба,В.Виноградов等本国语言学家的有益思想,吸收J.Katz,koff,Ch.Fillmore等西方语言学家的相关成就,借鉴波兰语义学派A.Wierzbicka,A.Boguslavski等人的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的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包括理论语义学、词典学和机器翻译等各个方面,独树一帜,产生了十分广泛、深远的影响。
以Ю.Апресян为首的莫斯科语义学派和以Н.Арутюнова为首的语言逻辑分析学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俄罗斯语义学发展的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主要贡献是《意思文本》模式。
从“文本”到“意思”的分析能力和从“意思”到“文本”的综合能力。
在“《意思文本》模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莫斯科语义学派因而不仅满足于一般地描写语言意义,而是力求解释词汇单位与其他各层次语言单位、语句和语句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从而达到构拟世界的整体语言图景的最终目的。
莫斯科语义学派
• 句子语义结构的多层次描写方法 阿普列相认为,句子的语义结构可以分为陈说、预 设、情态域,观察域等多个层次来描写。 比如“期望”语义结构中主要有两个成分: A、X认为P是好的; B、X认为P是可能的。 但在“我期望获得成功”(B陈说,A预设) “我寄期望于这次会议”(A陈说,B预设) “Иван вьппед из комнаты” 情态域: 观察域:
莫斯科语义学派
目录
学派简述 主要的理论原则和概念 对汉语语义学研究的启发和应用
简述
• 时间和基地:20世纪60年代初创,以俄罗斯科学院、 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国立外国语师范学院等研究机 构和高校为基地。
主要代表人物: 阿普列相于1930年生于莫斯科。
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外国语师 范学院英语系。
简述
1960年进入苏联科学院俄语研究所结构语言学研 究室工作。(由于持不同政见被苏联科学院开除 ) 1972年到莫斯科信息电子学研究所从事及其翻译 研究。 1985年重返科学院,建立了 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和 理论语义学研究室, 成为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领军 人物。他不但是一位理论语言学家,也是勇于实 践的计算语言学家。
语言的总合一体描写
• 词汇单位的许多概括语义特征决定这他们在语法 方面的具体意义类型,交际结构中的角色地位, 词序,支配地位。 比如:понять(懂得) понял (懂了)(开始处 于懂得状态) • 词汇义项的体现常常取决于词汇单位特定的具体 语法意义类型、词法形式、句法结构、交际角色 等因素。 比如:видеть可以表示“观赏”,但这个义项只 在该动词用于未完成体概括事实意义时方能体现 出来。“Этот фильм я уже вцеп”(我看过这 部电影了。)
语言的总合一体描写
莫斯科语义学派(续三)
些其他词位中是允许 的。在否定句中 6I . 的现 bb 1 T2
在 时只能 用 HT表示 ( r e ap(T.。 e E oHTH aKe ) )
3 在使用词位 6l . 时 , ) b b 1 必须要有表示方位 T2
虽然 这一 原 则 在 形 式 上 不 同 于 整 合 性32 体 系性原 则 .
在第 2 章中曾引入了词位完整语义体现 的概念 , 它包括对词位 的分析性注释, 词位特有 的意义相互作 用的词典规则 , 特殊的语义特征, 附加 信息和语用信 息 。一个词位完 整的语义体现本身就是词位整合性
词 典学 概念 的主 要部分 , 整合 性 词 典 学概 念 还应 包括
零 位形 式 ( K ̄ . OnBI Oe ;OH ap ̄T. , 不 能用 U HH aoe) 而 )
词位的语法聚合体信息 , 句法特性信息, 搭配性能信 息, 交际一语调 、 重音等超音 质特点等信息。只有在
1 3
维普资讯
2 珊i D 年
时, 即便是时间状语也是随意的, 可有可无 的( 参见上
述 例子 ) 。
积极性原则要求在词典 中对 每一个词位都要注 上所有的信息 , 不仅是文本 的理解所必须的信 息, 而 且还有讲话人个体在言语 中对语言灵活使用的信息。 因此 , 每一个词位的词条注释都应包含有关该词所有 重要特性 的全 方位 的信息——语 义 、 修辞 、 语用 、 交 际、 超音质特征 、 句法 、 搭配和词法等信息。这些信息 的总和与使用该语言组织语句 的规则一起 就构成 了 形式上类似于被称作讲话人语言能力的东西。 作为例子 , 我们将继续对词位 6I . = “ aO b b 1 HX 一 T2
H M a T a a 3B p ?
莫斯科语义学派思想新论
① 《 意思《 文本 》理论
以
为 首
转而 进行
② “ 阶 段 ”机 器翻译 系统
( C l , I C T e Ma a B T O Ma T W- I e C K O F O n e p e B o  ̄ a DT 6 ma  ̄Mo p q b o z o r m1 )
⑥ 系统性 词典学
( C H C T e MH a f a e K c r mo r p a q b r m)
图 1
1《 意思 文本》理论
以 自然 语 言处 理 为 出发 点 对 整 个 理 论 进行 了 较 为深入 和全 面地 介绍 。此外 ,还可参考 于鑫
《 意 思 文 本 》模 式 理论 是 一 个 意思 和 文 本 之 间 的多层 级 的转 换 模 式 。名 称 中的箭 头 是 双 向的,但 语 言 研 究 的优 先 方 向是 由意
中图分类号 : H0 — 0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6 6 5 X( 2 0 1 4 )0 3 — 0 0 0 8 — 0 9
一
、
引言
思 文本 ” 转换 模式 理论及 其相 关子理 论( 词 汇 函数、形态学 等方 面)的研究 。
二、莫斯科语义学 派主 要理论 图解
8
莫 斯科 语 义学 派 思 想 新 论
思 文 本 》 理 论、 释义 元 语 言 理 论、 词 汇 函数 理 论 、支 配 模 式 、详 解 组 合 词 典 等 )为 关 键 词 或 研 究 对 象 的 文 章 或 专 著 层 出不 穷。 其 中较 有代 表 性 的有 张家 骅 ( 2 0 0 1 ,2 0 0 2 a ,
莫斯科语义学派(续二)
( C O C O l e a TI C OlU O e 0 MO K B K Vc M H I e K VLK . ) / q n
.
且.An e  ̄ pcH
杜桂枝 译
[ 文章编号 ]10 —50 20 )300 —7 0 25 1 (0 6 0 —0 40
[ 中图分类号 ]- 5 I3 I
维普资讯
20 0 6年 8月 第2 5卷 第 3期
中国俄语教学
PYC CKI H f 3 K B KHTAE - I t bl
AB y r 2 0 r c 0 6 r T. 5 № 3 2
谚誊譬 鲁麟
莫斯 科 语 义 学 派 (二 续)
除此 之 外 , 包 括特 殊 的语 义 特 征 、 随 还 伴 1 )自然语 言 的词 汇 意义 在 总体 上 是 按 体 系组 成 的 主要 部分 。
特 展 3 为 一 个 分 类 体 系 时 , 汇 是 一 个 不 太 严 密 较 , 别 是 对 注 释 的 比较 , 示 出词 典 中不 同词 位 间 )作 词 描 的 、 有 多 次 交 叉 的语 义 类 别 和 次 类 别 的 等 级 式 结 的所 有语 义联 系 , 述 在 篇 章 中各 词 位彼 此 之 间 以及 具 构; 4 )作为一 个 操作体 系时 , 汇 的典 型特 征 是 意义 词 与其 他语 言单 位之 间语 义作 用 的规则 。 下面我 们 只 阐释 上 述 纲要 中 的一 部 分 , 且 不一 而
[ 文献标识码 ] A
注) ;
2 .理论语 义原 则
8 )语 言 的任 何一 个 信 息 含 量 单 位 的 主要 描 写 方 法 都是 用 这 种 元 语 言 对 其 意 义 进 行 分 析性 注 释 。分
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
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李含平【摘要】莫斯科语义学派在语言学界越来越多地被术语化,其观点也被语言学家所接受.莫斯科语义学派的研究遵循普通语言学原则、自然语言集成描写原则和编纂集成描写词典原则,其研究的目的是创立语义学的普通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变成词典学的产品,即编纂集成描写词典.【期刊名称】《绥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3页(P136-138)【关键词】莫斯科语义学派;转换模式理论;原则【作者】李含平【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文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5近年来,在许多作者的著作中都会经常提到“莫斯科语义学派”(МСШ)这个称呼,而且经常被术语化。
这个学派是继承了Л.Щерба,В.Виноградов等本国语言学家的有益思想,吸收了J.Katz,koff,Ch.Fillmore等西方语言学家的相关成就,借鉴了波兰语义学派A.Wierzbicka,A.Boguslavski等人的研究方法,在语言学的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包括理论语义学、词典学和机器翻译等各个方面,独树一帜,有着一系列的重要的、革命性的建树,并且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所谓的莫斯科语义学派,其核心人物是И.Ф.Мельчук和Ю.Д.Апресян。
其家谱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莫斯科国立外语师范学院机器翻译实验室完成的开拓性的语义研究工作和И.Ф.Мельчук的“意思<=>文本”(смысл<=>текст)转换模式理论(Жолковский和Мельчук的论著)。
1977年,在Мельчук被迫移居加拿大以后,莫斯科语义学派开始出现了非本质性的,但却是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分化。
其中,莫斯科语义学派在俄罗斯的分支受两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目前的状态。
(一)“意义<=>话语”转换模式理论以多功能语言学程序ЭТАП的形式实现计算机应用(Апресян)。
莫斯科修辞学派媒体语言研究观探析
性” , 关注“ 说话人” 要 素, 整合 交际、 认知 、 语 用等 多 学 科 知 识 , 从 媒 体 语 言 作 者 意 向 角 度 描 写媒 体
语篇 的创作活动 , 提 出适合 所有类型媒体语篇的原型意向 范畴聚合体 。
[ 关键词 ] 莫斯科修 辞学派 ; 媒体语 言研 究观 ; 系统 法; 意向法 [ 中图分类 号] H 0 5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0 - 8 2 8 4 ( 2 0 1 7 ) 0 4 - 0 2 1 4 - 0 5
① 莫斯科修辞学派 由莫斯 科国立大学新闻系俄语修辞教研 室创立 , 创始人有 贝林斯基 、 罗 森塔尔 、 沃姆 比尔斯基
及科赫杰夫等学者 , 近十五年此学派 的领军人是语言学教授索 尔加 尼克 。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1 1 — 0 4
[ 基金项 目] 全 国教育科学 “ 十二五” 规划 2 0 1 5 年度单位 资助教育部 规划课题 “ 黑 蒙新三 省区俄语 教育 国家战 略研
2 0 1 7年 4月
学
术
交
流
总第 2 7 7期 第 4期
俄 罗斯 思想 文化研 究
Ac a d e mi c Ex c ha n g e
Apr . ,2 01 7 S e ia f 1 No . 2 7 7 No. 4
莫 斯科 修 辞学 派媒体 语 言研 究观 探析
及 所 涉及 的新 术语 等 。
一
、
传统媒体语 言研 究观
2 0世 纪俄 语修 辞 学 的主导 潮流 是 功 能修 辞 学 , 受 结 构 主义 语 言 学 的影 响 , 功 能修 辞 学 界 将语 言视 为 由若 干 子系统 ( 各 功 能语体 ) 组 成 的封 闭 系统 。科 任 娜 对 此封 闭 系统 的划 分 方 法得 到 了学 界 的普 遍 认同 , 她 以语言 社会 功 能和语 言 行使 功 能 的社 会 活 动 领 域为 基 础 , 将 语 体 划 分 为科 学 语 体 、 公文一 事 物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优秀5篇
语言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优秀5篇法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篇一(一)法语文学1、浅析《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惨命运2、从《忏悔录》看卢梭的灵魂告白3、波伏娃《第二性》中女性主义分析4、浅析《红与黑》中德瑞纳夫人的爱情观5、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的浪漫主义6、《小王子》中的象征主义分析7、《驴皮记》中瓦朗坦的人物形象分析8、从电影《无法触碰》分析法式幽默9、《昂多马格》的悲剧性命运分析10、《欧也妮葛朗台》中的金钱观分析(二)法国文化,社会生活1、人口老龄化对法国社会的影响2、法国养老保险制度分析/中法养老保险制度对比3、法国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或者具体到一些品牌如香奈儿LV等)4、法国失业问题对社会的影响5、法国葡萄酒文化6、中法婚姻问题对比7、法国甜点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8、法国移民问题对社会的影响9、中法饮食文化对比10、法国TGV的发展分析(三)法语语言学和教学法1、英语对法语语音和词汇教学的影响研究2、基于微博公众平台的法语教学模式3、法语复合过去时与未完成过去时的区分4、多媒体环境下大学法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5、法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分析6、法语教学中的的文化引入7、浅谈法国艺术对法语发展的深远影响8、法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9、法语联盟语言课堂教学研究及对孔子学院的启示10、从《巴黎圣母院》看法国音乐剧中的语言要素(四)翻译学1、傅雷的《高老头》翻译风格评析2.《丁丁历险记》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研究3、翻译美学视角下《舌尖上的中国》英法译版对比研究4、跨文化交际对法语成语汉译的影响及翻译对策5、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法语隐喻的翻译6、法语幽默的翻译7、功能理论视角下的法语广告汉译策略8、论法译本《红楼梦》的文化翻译策略9、浅析如何提高交替传译能力10、跨文化视角下汉法动物词汇比较研究(五)其他1、论法语的体系统2、法语听力理解常见困难分析3、对法语熟语属性的探讨4、中国时政词汇汉法对译(74)5、“双重目光”下的求真译作--评程抱一、程艾兰的法译本《骆驼祥子》6、莫言在法国:翻译、传播与接受7、大型汉外词典编纂设计特色研究--以《汉法大词典》为例8、唐宋散文在法国的翻译与研究9、译者的视域:莫言《丰乳肥臀》法译本注释的文化解读10、法汉电子词典现状初探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篇二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2、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3、现代汉语教学中文学思维的应用研究4、儿童文学翻译语言可辨识度实证研究5、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概况6、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7、意汉动结式结构模式对比研究8、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现状与展望9、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10、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路径探析11、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12、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究13、语言文化的交融冲突与国家安全14、语词传播中的意义迁变与认同机制15、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问题研究16、二语阅读中语言过程影响下的策略过程的个案研究17、英汉语简单时相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18、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9、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管窥20、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修辞学教学21、试论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22、网络语境下建议行为的语用机制研究23、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24、转换生成语法术语的缘起变迁与理论发展25、从语文课程的性质看高师院校语文教师教育26、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在外教学”27、浅析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礼仪规范教育28、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29、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和创新30、欧洲孔子学院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31、翻译市场导向的财经类院校MTI课程设置研究32、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语言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初探33、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34、英汉语言的接触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变化研究35、基于现代汉英语言特征的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研究36、拼音输入法对大学生电脑失写症的影响研究37“中国汉字学”课程教学现代化探索38、新疆语言文化环境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39、适应与选择: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和谐观视角解读40、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古代汉语研究41、网络语言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42、关于在高校开展方言文化保护工作的设想43、珠江水系上游库区少数民族移民语言保持模式研究44、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45、在华国际移民的相关语言问题研究46、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研究47、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探析48、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49、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50、从历史角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51、现代翻译协作中的术语管理技术52、语言逻辑视域中语言现象文化考量的进路及其意义53、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54、中国梦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55、后现代主义思维模式对翻译教学的启示56、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57、国际汉语教学中浙江地域文化的融入途径58、浅析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59、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文化的缺失60、现代视域下明代汉语文传播规划的动机与维度最新汉语言本科论文题目篇三1、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自然”书写与局限2、丁玲小说的女性书写与性别政治3、论台湾图像诗的艺术特点4、论金子美铃童诗的抒情性特征5、论圣野童诗的诗教内涵6、论童诗的精炼美--以林良童诗为例7、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的“儿童本位观”8、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删改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9、论林焕彰童诗的情趣美10、《论童诗的逻辑趣味》11、略论上海道台吴煦12、于漪写作思想初探13、文本细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14、中国古代史方向题目:15、明初少数民族家族汉化探析16、晚清瑞安孙诒让家族学术变迁17、赵孟頫人生经历与其艺术成就的关系18、元代江南地区海运与天妃信仰的传播19、浙江银元铜元史研究20、明嘉靖时期倭乱与浙江城防建设21、元代江南社会研究22、东佳书院述论23、南宋绍兴地区茶业探析24、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天妃信仰研究25、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在苏州的商业活动述论26、宋代绍兴官学述论27、从《夷坚志》看宋代妇女婚姻上的自主性28、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借鉴29、从“丧葬祭祀习俗”看客家文化的特质30、浙江文化世家个案研究31、明代义乌兵探析32、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33、《徐霞客游记》衣食住行研究34、抗战时期金华报刊文化述略35、大禹文化研究36、驼峰航线与美国对华援助37、浙江对日本文化的影响38、论江浙地区元代旧官吏与朱元璋政权的合作39、论《全唐诗》中的怨妇形象40、海禁背景下的海商反抗--以王直为例41、汉末至东晋时期佛教在浙江的发展42、清代科举中的冒籍现象43、两汉与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服饰文化比较研究44、魏晋志怪小说中体现的社会生活状况45、试论严子陵归隐的原因与影响46、明清漕运与水次仓47、明代军士月粮折银制度浅析48、孙中山对蒋介石的信任过程和原因探析49、明清赋役货币化与财政体系研究50、明清自封投柜与基层社会51、从《夷坚志》看宋代科举梦兆52、宋代沦落女子研究53、抗日战争时期金华的书店、出版社述略54、宋代文人士大夫与沦落女子的交往55、从婚嫁角度看唐前期妇女的地位56、《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南宋妇女婚姻问题研究57、板凳龙仪式中的文化内涵探析--以群联桂花明堂村灯会为例58、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59、浅谈二战期间美国妇女就业及其社会地位概况60、宁波书院的近代改制研究语言学论文题目篇四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洪堡特的语言理论浅析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评介汉字速记符号的符号学分析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位的思考领属小句的系统功能语法阐释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辩证关系研究普通语言学视野之下的“的”字代县方言中的不经济现象对莫斯科语义学派的认识赵元任与索绪尔之普通语言学和符号学对比研究中国手语的音系学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用藏语格助词的语法信息研究从加的夫语法看“语法”与“语言学”的关系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语言观的对比分析社会发展是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吗优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五1、航海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2、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3、“微时代”下的军事医学英语微课教学研究4、浅析中医五行学说一些术语的英译5、传统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中情感美的传递6、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7、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翻译研究价值,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8、《长恨歌》中认知隐喻的翻译9、高罗佩《武则天四大奇案》英译之诗学探析10、诗歌翻译中的“意、音、形”之美,唐诗《江雪》四种英译的对比分析11、《红楼梦》角色姓名“归化”译法探究12、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13、《越人歌》的审美再现,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14、早期西方汉学家英译《聊斋志异》中的跨文化操纵15、“西语哲”视域下的英汉句子形态的差异及启示16、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探析17、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初探18、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听力作业设计研究19、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20、高校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渗透和本族语文化的回归研究21、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22、中小学英语衔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23、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整合研究24、探究基于计算机辅助模式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因素25、开元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26、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特征分析,以实习教师课堂为例27、西部农村中学英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的对比研究28、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生态化研究'))));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生态化研究29、小学英语课堂激励方法的应用策略研究30、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31、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语体特征多维度对比分析32、MOOC下的中国职业英语教育探索与应对33、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初探34、西北地区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浅见35、浅议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36、试析模块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7、英语词汇增长路线图理论研究38、语法及语法教学: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变,D.拉森-弗里曼的语法观及语法教学刍议39、周作人的直译观及其嬗变40、新教学环境下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分析41、论翻转课堂模式下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的转变42、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43、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警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44、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45、从目的论视角浅谈英文电影片名中译46、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47、论《论语》英译中的语用充实48、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以《论语》英译为例49、英美影视作品中“神翻译”的定义及方法探析50、电影片名翻译的跨文化解读51、“讨论”与“演讲”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52、单词配对法对双语词汇翻译的影响53、素质教育视野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与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54、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元认知策略55、语境中语块的加工及其影响因素,以中级汉语学习者为例56、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之管见57、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58、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59、平行文本视域下的企业简介汉英翻译策略研究60、文化差异的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莫斯科语义学派
语 义学 、 界语 言 图景 和体 系 性词 典 学 等 方 面 的研 究 世
( pc n1 7 ,9 5 ,9 5 , rs l2 0 , y ̄ — An ea 9 4 19 a 1 9 b Apej l 0 0 Orc a a
本 文 旨在 分 析 莫 斯 科 语 义 学 派 的 主要 理 论 原则 和概 念 , 些理 论原 则 和观 点 代 表 了该 学 派 以语 言 整 这 合 描 写和体 系 性词典 学 为宗 旨的语 言 学 研究 , 括整 包 合 性语 言学 描写 原则 , 于 词 汇是 具 有 严 密组 织 的分 关 类 体 系和运 作体 系 的定 义 , 于语 义 元 语 言 是 自然 语 关 言 最简 便和 标准 的描 写语 言 , 以及 关 于 将 词 位 的分 析 性 注释 和语 言 单 位 意 义 在 话语 中相 互 作 用 的规 则 作 为 体系 性词 典学 的基 本 方法 的纲 领 。《 语 同 义词 最 俄 新解 释 词典 》 的材 料展 示 了语 义 学 理 论 与实 践 词 典 学
斯科语言整合性描写和体 系性词典学 研究语义学派。
该论 文由俄 罗斯联邦总统基金 对重点学派资助 NHI-56 20 . , 罗斯科 学 院基础科 学研究 室基础 研究 计划 “ 界社 O / 17 .0 3 6 俄 I 世 会 文化 语境 下的斯拉夫 民族 的历 史 、 言和 文学 ”4 1 语 ( . 5章 ) 俄 罗斯 国家 科学 基 金资 助 0 — 40 3 6 , 2 0 —0 0 a号 和 0 —400 6 30 —0 4 a 号, 及俄罗斯基础研究 基金资助 。
之 间 的逆 向联系 。
俄罗斯文学翻译理论中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对比分析_
∗[收稿日期]2011-11-13∗∗[作者简介]付姣(1983—),女,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绥化学院青年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QR1103013。
摘要:俄罗斯的文学翻译理论是世界翻译理论界的一朵奇葩,尤其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
分析俄罗斯的文学翻译理论的两大学派,剖析其理论体系及争论焦点,有利于完善和丰富我国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翻译理论;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等值中图分类号:匀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12)04-0143-02(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付姣俄罗斯文学翻译理论中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对比分析一、引言俄罗斯的文学翻译理论在世界译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生之初,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翻译观点,但随着自身的巩固和发展,已经自成一格,特别是其现代部分在世界翻译界独树一帜。
俄罗斯的翻译论著颇丰,成果卓绝。
尽管俄罗斯现代翻译理论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在世界引起高度重视,并未被世人所了解。
俄罗斯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的翻译理论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翻译理论有不少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的内容。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通过对俄罗斯文学翻译理论的初步研究,可以发现俄罗斯的文学翻译理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存在着两大学派———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
每一学派都有完整的理论。
两派针对文学翻译理论的学术争论旷日持久,对世界翻译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就笔者查阅的书面资料和网上索引的结果来看,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的翻译理论家都是从自身学派的角度来撰写著作,对另一学派的观点多持否定态度。
只有少数理论家试图融合两种学派的观点。
文艺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高尔基,楚科夫斯基,卡什金,索博列夫,加切奇拉泽,托佩尔等。
上个世纪70年代Русская(鲁斯卡娅)主编出版了《文艺翻译的理论问题》(Теоретичскиевопросыхудожественогопервода),总结了文艺学派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5 H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 8 9 {0 0 0 — 1 6 0 10 — 4 9 2 1 }2 0 3 - 3
非 本 质性 的 , 却 是 非 常 明显 的“ 但 地域 性 ” 化 。其 中 , 斯 科 分 莫
语 义 学 派 在 俄 罗 斯 的 分 支受 两种 因 素 的 影 响形 成 了 目前 的 状
态。
二、 莫斯科语义学派的普通语言学原则
在莫 斯科语义 学派所有 的理论研 究和词典学研 究中 , 有
摘
要 : 斯 科 语 义 学 派 在 语 言 学 界 越 来越 多地 被 术语 化 , 观 点 也被 语 言 学 家所 接 受 。 莫 斯 科 语 义 学派 的研 究遵 循 普 莫 其
通语 言学原则、 自然 语 言 集 成描 写 原 则和 编 纂 集成 描 写词 典 原 则 , 研 究 的 目的 是 创 立 语 义 学 的 普 通 理 论 并把 这 种 理 论 变成 其
一
、
莫斯科语义学派的本质
程 , 把 语 义 表 象 的体 现 方 式 从 一 个 层 次 转 到 另 一 个 层 次 , 即 一 直 到 得 出相 应 的话 语 ( 者 相 反 . 成 对 给定 的话 语 或 语 音 信 或 当
, 实施 “ 译 ” 过 程 , 翻 的 从一 个 层 次 到 另 一 个 层 近 年 来 。 许 多 作 者 的著 作 中都 会 经 常 提 到 “ 斯 科 语 义 息 ) 即语 音 表 象 , 在 莫
了 J a ,.ao ,h im r 西 方 语 言学 家 的 相 关 成 就 。 . tGL kfC . l oe等 K z Fl 借
A p cn 9 4 9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1 2 , A 鉴 了 波 兰 语 义 学 派 AWir i a .oul si 人 的研 究 方 究 (n ea 1 7, 9, 0 " . e b k 。 B g s vk 等 zc A a
。 结果形 成 了独 特的莫斯 科语义学 派 , 或称作 莫斯 学 和 机 器 翻 译 等 各个 方 面 。 树 一 帜 , 着 一 系列 的 重 要 的 、 关 于语义 的文献) 独 有 革 命 性 的 建 树 . 且 产 生 了十 分 广 泛而 深 远 的 影 响 。 并 所 谓 的 莫 斯 科 语 义学 派 .其 核 心 人 物 是 M. Meb- ̄ . nh l和 y: I 且A pcn 其 家 谱 可 以追 溯 到 2 O..n ea 。 0世 纪 6 o年 代 在 莫斯 科 国 科语言整 合性 描写和体 系性 词典学研究语义学派 。 莫 斯 科 语 义 学 派 的所 有 研 究 都 有 双 重 目的 : 1 立 语 义 学 的 普 通 理 论 , 种 理 论 的 基 础 不是 代 表 性 的 . 创 这 2把 这 种 理 论 变 成 实 际 中 有 益 的 、 向 广 大 读 者 的词 典 学 . 面
18, 9g 95 9 6 1
n a mc a 1 8 , 0 , t o 1 8 , aoi 0 < 2 - r Ca Yp 2  ̄a 法 。 语 言 学 的 宏 观 领域 和 微 观 领 域 , 括 理 论 语 义 学 、 典 F a r l a 9 2 0 1 rmK B 9 9 tct 0 3以 及 Ho tm t 在 包 词
而 立 外 语 师 范学 院机 器 翻 译 实 验 室 完 成 的 开 拓 性 的 语 义 研 究 工 例 证 , 是 自然语 言— — 俄 语 的大 量 材 料 。
作 和 M. Meby . n ax的 “ 思 < > 文 本 ”C b / = TK' 转 换 意 = (M l I > ec) C< r
直 学 派 ” m) 个 称 呼 . ( MC 这 而且 经 常 被 术 语 化 。这 个 学 派 是 继 承 次 , 到得 出相 应 的 意 思 。由 此 产 生 了语 言 整合 性 描 写 的想 法 了 JI 印6,.H o1 皿 B等本 国语 言 学 家 的有 益思 想 , 吸收 (n ea ) Iu a B H Ia o . B ) A pc H。 ( ) - 在理论语 义学 、 世界语言 图景 和体 系性词 典学 等方面 的研
对 应 关 系 被 认 定 为 对 给 出 的 意思 信 息 实 行 多 层 次 “ 译 ” 翻 的过 景 的宗 旨 。
【 收稿 日期]o9 0 — 3 2o—90
( )意 义 < > 语 ”转 换 模 式 理 论 以 多功 能语 言 学 程 序 一 “ =话
3 AI 的 形 式 实 现 计 算 机应 用 ( p cr。 确立 意思 和话 语 的 两 个 主 要 的 原 则 :整 合 性 语 言 学 描 写 原 则 和 构 拟 世 界 语 言 图 T l An eaO
模 式 理 论 0 o KBK 和 Me , K a O C ̄i m wr 的 论 著 o 9 7年 。 17 在 产 品 。本 文 的 任 务 就 是 以提 纲 的形 式 介 绍 莫 斯 科 语 义 学 派 的
Me b n ̄ 原 被 迫 移 居 加 拿 大 以 后 .莫 斯 科 语 义 学 派 开 始 出现 了 基 本 思 想 、 则 和 研究 成果 。
¥ ¥ 3 第 0卷第 2期
V0 . O N . 13 o 2
绥 化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 uh aUnv ri o r a iu ie s y oS t
21 0 0年 4月
Ap r.2 0 01
对莫斯科语义学派 的认识
李含 平
( 黑龙 江八 一农 垦大学 文理学 院 黑龙 江 大庆 1 3 1 ) 6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