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第四章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01233《人类与社会》自测练习(1-10)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人类与社会》自测练习(1-10)试题及答案(课程ID:01233,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与发展题目:1.宇宙大爆炸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设。
(X)题目:2.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99.9%。
(V)题目:3.地球表层不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域空间。
(X)题目:4.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要素构成。
哦!(V)题目:5.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亿年前。
(V)题目:6、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
(V)题目:7、猿与人都有A、B、O、AB等血型。
(V)题目:8、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
(X)题目:9、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
(X)题目:10、有人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
(V)题目:11、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
(V)题目:1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
(V)题目:13、“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X)题目:14、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稳定的特征。
(X)题目:15、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
(V)第二章人类社会发展与资源题目: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V)题目:2. 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
(X)题目:3、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V)题目:4、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固定不变的。
(X)题目:5、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V)题目:6.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X)题目:7、人的需求可分为生存需求、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其中自我发展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国开(河北)01233-人类与社会-第一章 到第十章自测练习-【学习资料答案】

人类与社会-
【题目】1.文化仅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不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等等。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是相等的是不能区分的。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地域、气候等因素对文化类型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语言不可能是影响文化类型的重要因素。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世界新技术革命不可能改变文化系统之间交流的方式。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影响遍及全世界。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文化的发展往往不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对。
郑大远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的答案

1、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2、经济社会形态( )。
A、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3、社会存在( )。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4、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是()。
A、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5、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它的主要内容有( )。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意识形态D、上层建筑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A、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功能B、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承载传递功能D、对社会活动的调控功能E、对社会生活的创新功能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是()。
A、艺术B、道德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E、哲学5、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的功能在于()。
A、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的功能B、知识传承和文明传递的功能C、认知功能D、教化功能E、建构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正确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答案01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试题,共25分。
)1.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A.XXXB.哈勃C.XXXD.XXX2.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阿拉伯语C.汉语D.俄语3.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动荡B.瘟疫流行C.文化上的不适应D.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4.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C.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5.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B.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C.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D.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6.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廉价性、实用性B.再生性、广泛性C.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可获得性、可交换性7.英国是产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产业化过程当中所依赖的首要资源是()。
A.人力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8.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B.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C.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9.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环球的被重视,是自挪威辅弼XXX 发表了有名的()报告,并获得第42届XXX大会通过之后才发生的。
A.《世界自然保护大纲》B.《我们共同的将来》C.《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D.《京都议定书》10.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XXX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XXX环境与发展大会。
A.巴西里约热内卢B.法国巴黎C.英国伦敦D.日本东京11.血缘家庭是人类社会()社会组织。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

、简答题(共5 道试题,共30 分。
)1. 简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每一项进步必然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变革性进步。
(3)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2. “雅尔塔体制”对于世界政治有何意义?答: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
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3. 什么是民俗?它是如何形成的?答:民俗,一般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情风俗都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而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在俗民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种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实践的陶冶,逐步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接受,取得了俗民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这样,民俗就得以生成。
民俗生成后,就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俗规则,反过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制约作用,并成为人们所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
4.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答: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有三大职能:(1)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2)组织多边贸易谈判;(3)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为了履行这三大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2)市场开放原则;(3)公平贸易原则;(4)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
5. 如何认识文化冲突的意义?答: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人类与社会去

人类与社会网上作业参考答案人类与社会作业1一4答案(仅供参考)形成性练习答案作业1一、选择题1、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D)2、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D)3、资源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是(C)4、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C)5、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A)6、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是(C)二、名词解释1、宇宙大爆炸-----1948年美国物理学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宇宙为什么会膨胀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宇宙最初处于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微体状态,这种微体在150亿年以前的一次爆炸性事件后开始变化,我们今天的宇宙空间和物质是从这个时刻启始发展的。
2、婚姻----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过程。
这样一个过程包括:择偶过程、嫁娶过程、维持适应过程、解体过程。
这一过程通过一定的仪式以及由婚姻所衍生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3、英美法系---也称英吉利法系,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融入罗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商法的若干原则而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是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强制推行英国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4、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起,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不仅生产技术发生重大革命。
生产力大大提高,而且使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二、名词解释1、市场经济:即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对资源进行社会配置、通过价值规律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运作形式。
当人类逐渐走向中世纪封建社会晚期的同时,随着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条块分割的市场逐渐趋向统一,在自然经济内部开始萌生了一种新的经济运行形式,即市场经济。
2、世界三大宗教:经过长期的社会变迁,各种宗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发展,甚至湮灭,世界上只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们所广泛接受,产生着世界性的影响,成为著名的三大世界性宗教。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电大《人类与社会》练习题答案

《人类与社会》自测练习1-10第一章1.宇宙大爆炸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设。
(F)2.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99.9%。
(T)3.地球表层不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域空间。
(F)4.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要素构成。
(T)5.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亿年前。
(T)6.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
(T) 7.猿与人都有A、B、O、AB等血型。
(T)8.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
(F)9.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
(F)10.有人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
(T) 11.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
(T)1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
(T)13.“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F) 14.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稳定的特征。
(F)15.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
(T)第二章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T)2. 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
(F)3.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T)4.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固定不变的。
(F)5.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T)6.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F) 7.人的需求可分为生存需求、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其中自我发展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F)8.当今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加得更快。
(F)9. 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人口的控制。
(T)10. 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积极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策略。
国开(宁夏)01233《人类与社会》第三章 自测练习复习资料答案

人类与社会-第三章自测练习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1、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的,由国家所认可的男女结合的合法形式。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2、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制度的婚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3、性是婚姻的基础和全部。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4、功利型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5、内涵型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6、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种组织形式。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7、核心家庭的最主要特征是人数少、规模小。
对
错。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自测练习1-10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自测练习1-10第一章1.宇宙大爆炸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设。
(F)2.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99.9%。
(T)3.地球表层不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域空间。
(F)4.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要素构成。
(T)5.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亿年前。
(T)6.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
(T) 7.猿与人都有A、B、O、AB等血型。
(T)8.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
(F)9.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
(F)10.有人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
(T) 11.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
(T)1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
(T)13.“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F) 14.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稳定的特征。
(F)15.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
(T)第二章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T)6.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
(F)3.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T)4.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固定不变的。
(F)5.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T)6.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F) 7.人的需求可分为生存需求、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其中自我发展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F)8.当今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加得更快。
(F)9.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人口的控制。
(T)10.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积极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策略。
国开(河北)01233《人类与社会》第一章 到第十章自测练习复习资料答案

人类与社会-第十章自测练习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1.文化仅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不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等等。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2.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是相等的是不能区分的。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3.地域、气候等因素对文化类型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4.语言不可能是影响文化类型的重要因素。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5.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6.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7.世界新技术革命不可能改变文化系统之间交流的方式。
对
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类与社会》练习题答案

《人类与社会》自测练习1-10第一章1.宇宙大爆炸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设。
(F)2.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99.9%。
(T)3.地球表层不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域空间。
(F)4.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要素构成。
(T)5.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亿年前。
(T)6.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
(T) 7.猿与人都有A、B、O、AB等血型。
(T)8.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
(F)9.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
(F)10.有人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
(T) 11.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
(T)1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
(T)13.“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F) 14.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稳定的特征。
(F)15.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
(T)第二章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T)2. 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
(F)3.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T)4.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固定不变的。
(F)5.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T)6.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F) 7.人的需求可分为生存需求、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其中自我发展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F)8.当今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加得更快。
(F)9. 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人口的控制。
(T)10. 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积极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策略。
国开(宁夏)01233《人类与社会》第四章 自测练习复习资料答案

人类与社会-第四章自测练习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1.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道德关系的破坏。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2.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职业的划分。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3.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表现,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4.有些“蓝领”行业的收入高于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是不正常的。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5.改革开放后,个体、私营和“三资”等新的经济发展快是社会的进步。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6.国家最根本的本质是调和阶级关系。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7.国家的职能可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两类。
对
错。
国开人类与社会第2章章节自测试题及答案

国开人类与社会第2章章节自测试题及答案本文将为您提供《国开人类与社会》第二章节的自测题及答案。
请注意,为了保证全文表达流畅和节省篇幅,题目不会重复出现。
下面是自测题及答案:自测题:1.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简要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
2. 什么是社会演变?列举三个社会演变的例子。
3. 解释社会的组成要素是什么?4. 什么是社会制度?举例说明。
5.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6. 什么是社会生活?它包括哪些方面?7. 人类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列举至少三个方面。
8. 解释社会的功能是什么?至少列举三个社会功能。
9. 什么是社会结构?它包括哪些层次?10. 解释社会变迁是什么?列举三个社会变迁的例子。
答案:1.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简要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
答: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分为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主要阶段。
狩猎采集社会是最早的社会形态,人们依赖自然环境采集食物,并居无定所。
农业社会是农业兴起后的社会形态,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并养殖动物,社会经济逐渐发展。
工业社会是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形态,以机械化生产为特征,工业成为经济的主要动力。
信息社会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形态,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2. 什么是社会演变?列举三个社会演变的例子。
答:社会演变是指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社会演变可以包括政治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文化观念变迁等方面。
举例来说,中国的社会演变可以包括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发展等。
3. 解释社会的组成要素是什么?答:社会的组成要素包括人口、利益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要素,没有人口就没有社会。
利益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联系的一种关系,通过利益关系可以形成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社会结构是社会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分配的总体组织,它包括社会层次、社会角色和社会组织等方面。
国开人类与社会第4章章节自测试题及答案

国开人类与社会第4章章节自测试题及答案1.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道德关系的破坏。
正确答案是“错”。
2.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职业的划分。
正确答案是“对”。
3.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表现,有着积极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对”。
4.有些“蓝领”行业的收入高于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是不正常的。
正确答案是“错”。
5.改革开放后,个体、私营和“三资”等新的经济发展快是社会的进步。
正确答案是“对”。
6.国家最根本的本质是调和阶级关系。
正确答案是“对”。
7.国家的职能可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两类。
正确答案是“错”。
8.国家消亡具有渐进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对”。
9.工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是“对”。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依法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
正确答案是“对”。
11.法律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
正确答案是“对”。
12.大陆法系是根据美国法律体系建立的。
正确答案是“错”。
13.英美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等为基础而建立的法系。
正确答案是“对”。
14.在法治传统里,国家政治制度也必须纳入法律之中。
正确答案是“对”。
15.法律的社会作用包括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作用两部分。
正确答案是“对”。
16.战争的需要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
正确答案是“对”。
17.军队和战争形态是随着社会发展、生产水平和制度的变化不断演进的。
正确答案是“对”。
18.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新技术引发军事变革,标志着当代军事新发展。
正确答案是“对”。
19.判断战争的基本依据是军事力量的对比。
正确答案是“错”。
20.战争与和平不是一对矛盾,同心同德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正确答案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