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饮食习惯真要命

合集下载

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问题。

而健康饮食习惯作为健康生活的基础,备受关注。

它不仅关乎个体的身体健康,还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人们对饮食习惯的重视。

一、保持身体健康健康饮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有助于人体的正常运转。

同时,均衡的饮食还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因此,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人们拥有强健的体魄。

二、提高免疫力健康饮食习惯对个体的免疫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抗外界致病因素。

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细胞损伤。

此外,一些富含抗菌成分的食物,如大蒜、姜、辣椒等,还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

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三、改善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健康饮食习惯的体现。

人们常常会发现,在心情低落、焦虑或压力大的时候,对食物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食物与心理健康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一些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如镁、Omega-3脂肪酸等,可以改善心情,缓解焦虑和抑郁。

另一方面,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增强个体的自律,培养积极的心态,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健康饮食习惯不仅对个体健康重要,也对社会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健康的人们更容易充满活力,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压力,减少社会福利负担。

此外,从食品生产的角度来看,推广健康饮食习惯可以鼓励食品行业生产更具营养价值的食品,促进食品行业的升级与创新。

因此,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对个体有益,也对社会稳定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健康饮食的真实事例

不健康饮食的真实事例

不健康饮食的真实事例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不健康饮食的泥沼中。

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还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真实事例来展示不健康饮食的危害。

事例一:快餐成为主食小明是一个年轻人,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加班,没有时间做饭。

因此,他的主食几乎都是快餐。

早餐吃油炸面包和奶茶,中餐吃汉堡和薯条,晚餐吃炸鸡和可乐。

长期以来,小明的体重不断增加,而且他还患上了高血压和高血脂。

医生告诉他,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例二:过量摄入糖分小红是一个甜食爱好者,她每天都会吃很多甜食,比如巧克力、糖果、蛋糕等。

她认为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开心。

然而,长期以来,小红的牙齿开始蛀烂,她还患上了糖尿病。

医生告诉她,过量摄入糖分不仅会导致牙齿问题,还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事例三:缺乏蔬菜水果摄入张先生是一位白领,由于忙于工作,他很少吃蔬菜和水果。

他的饮食主要以肉类、米饭和面食为主。

渐渐地,他开始感到疲劳乏力,皮肤暗沉,并且经常感冒。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他缺乏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和纤维素。

事例四:过度饮酒李先生是一个酒吧的老板,每天晚上他都要在酒吧里和客人一起喝酒。

长期以来,他的肝功能逐渐受损,出现了脂肪肝的症状。

医生告诉他,过度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以上这些真实事例充分说明了不健康饮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选择健康的食物。

首先,我们应该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如快餐、糖果和甜饮料。

其次,我们应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此外,我们还应该适量饮酒,不要过度饮酒,以免对肝脏造成损害。

通过这些真实事例,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健康饮食的危害,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并积极采取措施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演讲稿:五种不健康饮食习惯需警惕

健康饮食演讲稿:五种不健康饮食习惯需警惕

健康饮食演讲稿:五种不健康饮食习惯需警惕尊敬的嘉宾们、各位听众: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健康饮食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饮食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不太健康,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五种不健康饮食习惯需警惕。

一、喜欢吃垃圾食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路边或商场买一些垃圾食品,这类食品一般都含有大量糖分、盐分和人造色素等添加剂。

如果长期食用这些食品,会使人体内的毒素增加,诱发各种健康问题。

二、饮食口味过重
很多人喜欢吃辣的、咸的或者甜的食物,这样的饮食口味过重也会很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过多的盐分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而过多的糖分则会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等问题。

三、一日两餐不够
很多人觉得减肥就只要少吃饭,但是一天只吃两餐是非常不健康的,这样会让身体缺乏营养、能量不足。

我们建议大家应该餐餐有营养、清淡健康才是正确的饮食习惯。

四、经常吃零食
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小零食在办公室或教室里备着,但是经常吃零食对身体危害非常大。

零食中的糖分、脂肪分、盐分等含量比较高,而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却很低。

多吃这些东西不但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五、每餐吃得过多
这个问题在国内似乎是比较常见的,因为我们吃饭的时候经常有很多人会大口大口地吃,甚至照顾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每顿饭吃得过多会加重消化负担,会影响胆汁排泄、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五个不健康饮食习惯,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些问题。

在日常饮食中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谢谢大家!。

良好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良好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良好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饮食习惯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到人类的生存,更关乎到人类的健康。

好的饮食习惯对人类的健康非常重要,它可以减少许多慢性病的发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心脏健康有益等。

首先,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自然发展缓慢的一类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部分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

例如,热量过高、油腻的饮食容易引发肥胖,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过量摄取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会导致血脂升高,引发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如果长期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这些慢性病的发生。

其次,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食物有助于人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内脏器官功能的维持和免疫力的提高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能够帮助人体制造免疫细胞和抗体,增强人体内的免疫力。

同时,食物中的植物性纤维素能够增加肠胃道内的菌群数量,阻止病菌的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

最后,好的饮食习惯还对心脏健康有益。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对整个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而长期坚持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大量摄取高胆固醇、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使体内的血管充塞、动脉硬化加剧,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作。

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瘦肉、鱼类,有益于心脏健康。

综上所述,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它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心脏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制定饮食计划,坚持平衡饮食、多样化膳食,合理搭配食物,注重食物的烹饪方式和饮食卫生,让良好的饮食习惯成为健康的保障,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与幸福。

盘点中国人“自杀式”饮食习惯

盘点中国人“自杀式”饮食习惯

盘点中国人“自杀式”饮食习惯
养生导读: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中,存在着很多误区,偏爱甜食者,常常会因过量食糖而导致多种疾病。

过甜
过甜食糖具有使菜肴甜美、提高营养、使成品表面光滑、加热后呈金黄或棕黄色等作用。

运动中需要补充适量的糖分,可以通过提高血糖水平,增加供给能量,节约肌糖原的损耗,减少蛋白质和脂肪酸供能比例,延缓疲劳发生。

砂糖水还可以刺激肠胃,帮助消化。

禁忌:过量摄入糖会导致龋齿,并引发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症、心肌梗塞,甚至对乳腺癌等癌症也有促进作用。

糖尿病人、肝炎病人要尽量少摄取。

糖是家庭必备食品,但在糖的甜蜜之中却隐藏着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威胁。

日常饮食中,偏爱甜食者,常常会因过量食糖而导致多种疾病。

过酸
食醋主要起增加酸味、香味、鲜味及和味解腻、去腥除异味的作用。

醋能促进新陈代谢,食醋是有效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方法之一。

醋还能增进食欲,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同时具有很强的杀菌力。

它能在30分钟内,杀死沙门氏菌、大肠菌等多种病菌,多吃醋还能维持肠道酸性,达到祛除有害病菌的效果。

在室内熬醋熏蒸,对感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用醋水漱口可治疗轻度的喉咙炎。

烫伤时,用醋淋洗,能止痛消肿,防止起泡,伤好无瘢痕。

禁忌:醋不宜大量饮用,尤其是胃溃疡的患者,更要避免喝醋,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吃羊肉时也不宜食醋,否则会消弱两者的食疗效果,并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过鲜。

健康饮食与长寿的关系

健康饮食与长寿的关系

健康饮食与长寿的关系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长寿更是让人所向往的事情。

饮食作为维持健康和延长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系着我们的身体状况和寿命长短。

本文将探讨健康饮食与长寿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一些实际的饮食建议。

1. 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饮食对人体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还会影响到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的摄入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

相反,均衡的饮食结构包含适量的蔬菜、水果、谷类、蛋白质和脂肪,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并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2. 饮食与寿命的关联性多项研究表明,饮食与寿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人员对不同地区的长寿者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居民普遍采用传统的饮食结构,食物种类丰富,并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这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从而延长寿命。

3. 哪些饮食习惯有益长寿3.1 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对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摄入至少五份蔬菜和水果,这将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并延长寿命。

3.2 控制肉类和动物脂肪的摄入高脂肪的饮食容易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了保持健康和延长寿命,我们应当适度摄入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并减少红肉和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3.3 饮食多样化保持饮食多样化有助于摄取各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因为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种类和量的营养物质。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蔬菜、水果、谷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确保身体获得综合平衡的营养。

4. 如何培养健康饮食习惯4.1 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规律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每天三餐定时定量,尽量不暴饮暴食,避免吃太多或太少。

定期运动也有助于调节食欲和新陈代谢。

4.2 学会选择健康食品了解什么是健康食品,学会读懂食品标签,避免过多的添加剂、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活快节奏、工作压力等因素,很多人都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这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

一、长期偏食引起的营养缺乏有的人为了追求减肥效果,一味地减少热量的摄入,却忽略了饮食均衡的重要性;还有的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只顾解决口腹之欲,而不顾及所吃食品的营养含量。

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下去就会造成营养缺乏,影响身体健康。

例如,病毒感染时免疫力低下,容易患上疾病;维生素缺乏则会引发口腔溃疡、脱发、皮肤变差等问题。

二、暴饮暴食引发的消化系统问题暴饮暴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消化系统的问题,例如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炎、胃下垂等疾病。

长期暴饮暴食还可能导致肥胖和心脏疾病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节制饮食的好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以免给身体带来潜在的危害。

三、高糖高脂的食物给身体带来的危害近年来,高糖高脂的食品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主食。

但是,长期食用高糖高脂的食品,会引发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少吃高糖高脂的食品,尤其是在饭后,应该选择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况。

四、厨余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会危害人的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不良,制造了大量的厨余垃圾,这些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引发环境污染。

此外,厨余垃圾也会吸引蚊蝇等害虫,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总之,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提高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身体的健康状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健康,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以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快餐文化的兴起、外卖服务的普及以及加工食品的广泛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健康饮食的轨道。

健康饮食不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更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基础。

因此,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健康饮食的定义健康饮食指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来满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同时降低患病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包含合理的食物选择、适量的摄入以及科学的餐饮习惯。

一个健康的饮食应包括足够量的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以及适量的健康脂肪。

健康饮食习惯对身体的重要性预防慢性疾病近年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

这些疾病与不良饮食习惯关系密切。

研究表明,合理摄入膳食纤维、低饱和脂肪和低盐饮食,可以显著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

例如,富含蔬菜和水果的膳食能够降低血压,而全谷物食品能够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维持正常体重过重或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威胁到身体健康。

科学证明,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地预防肥胖问题。

均衡饮食可以帮助个体消耗更多热量,减少体内脂肪积累。

此外,健康饮食可以催化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利用能量的效率,从而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

提高免疫力人的免疫系统在面对感染和疾病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饮食对于免疫系统功能有着直接影响。

富含维生素C、锌和抗氧化物质的食品,如柑橘类水果、坚果和绿叶蔬菜,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抵御各种病毒和细菌。

因此,保持均衡摄入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改善消化系统健康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是保持整体健康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促进消化道蠕动,帮助消化吸收。

例如,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生长,减少便秘问题,还可以降低结肠癌风险。

同时,多喝水和适量摄入发酵食品,如酸奶,可以改善肠道环境,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饮食习惯真要命
作者:尹若雪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3年第11期
人往往在生病时才明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多重要,好习惯不仅让我们远离疾病侵扰,还有助维持旺盛精力和健康体魄。

美国《时尚健康》杂志中国版刊出的“夺命饮食恶习”,引发了人们关注,这些习惯真有这么可怕吗?
1.不渴不喝水。

水不仅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还是人体排毒的工具。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时,身体至少已流失了1%的水分。

黑龙江省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徐伟表示,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要让其参与新陈代谢。

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肾脏损害也很大。

而且,越不及时补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身体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

因此,不管渴不渴都要充分补水,成年人一般每天至少要喝1200毫升水。

晨起后空腹喝杯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水,否则会稀释唾液和胃液,影响消化;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因为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

2.不重视主食。

曾经,米饭、面条、馒头都是人们餐桌上顿顿不离的主食,可生活好了,这些食物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很多人为了减肥甚至拿水果充当主食。

美国营养学家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就更大。

而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五谷为养”,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介绍,以水果当主食,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和营养不均。

马力平建议,应保证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每天所需能量的50%~60%。

成年人一天约需2000千卡热量,其中源于主食的应不少于1000千卡,三餐分配比例最好是4:3:3或4:4:2,如早上吃两个包子、一碗粥,中午吃碗面条,晚上吃一小碗米饭加块红薯,就较合理。

3.餐后点支烟。

老百姓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其实,医学研究表明,进食后立即吸烟对健康极为不利。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认为,饭后抽烟的危害比平时抽烟要大10倍。

这是因为人进食后,消化系统立刻全面运动起来,人体胃肠蠕动十分频繁,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毛孔也都张开。

这时吸烟,肺部和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力度加强,烟雾中有害物质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

因此,公共场所和家里要全面禁烟,瘾大的烟民如实在难熬,也要将吸烟时间定在饭后半小时。

4.顿顿无酒不欢。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论亲朋欢聚,还是工作应酬,都少不了酒来助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60种疾病都和饮酒有关,酒精引起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烟草。

美国研究发现,长期喝酒,全身器官都跟着遭殃:从肝脏、肠胃、胰腺,到大脑、心脏、骨骼、耳朵和眼睛,无一幸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最可怕的是,过量饮酒还会引
发癌症。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洪昭光表示,食道癌、胃癌等癌症最易盯上爱喝酒的人。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酒,越少越好”。

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纯酒精量不应超过20克,女性应更少一些,用“饮酒量×酒精浓度×0.8”这个公式就能算出酒精摄入量。

如实在不能避免饮酒,也最好不要空腹喝酒,喝前可吃些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如面包等。

5.饭后喝浓茶。

很多中国人有饭后饮茶的习惯,实际上,这给健康埋下隐患。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告诉记者,饭后马上喝茶,茶叶中的茶多酚容易与食物中的铁质、蛋白质等产生络合反应,从而影响人体对铁质和蛋白质的吸收。

有关实验表明,饭后饮用15克茶叶冲泡的茶水,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量降低50%。

江用文表示,饭前空腹喝茶、吃饭过程中喝茶,也都不利于消化。

饭后如果口渴可以喝点白开水代替。

如果要喝茶,最好饭后1小时来杯淡茶。

6.晚上吃大餐。

忙碌了一天,现代人往往把晚餐作为正餐来好好犒劳自己。

殊不知,这样百害而无一利。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于康表示,晚餐吃得过多,多余热量合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会使人发胖,有时再加上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人可能在睡眠中休克。

而且,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睡觉时会诱发各种噩梦。

此外,长期晚餐吃得过饱,且餐后不运动直接休息,可能诱发肠癌,更是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晚餐要尽量早吃;其次,要减少肉食;再次,应控制进食量,晚餐摄入热量不应超过全天摄入的30%;最后,晚饭半小时后可散步消食。

7.漏掉早餐。

很多人因起床晚、怕麻烦、赶时间等原因,“牺牲”掉早餐。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胰岛素水平更高,久而久之易患糖尿病。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表明,常不吃早餐会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于康表示,漏掉早餐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另外,还易引起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诱发消化道疾病。

长期不吃早餐,甚至会使胆固醇增高,易患上胆结石。

因此,无论多忙,早餐不能省。

建议大家最好在早上7~8点吃早餐。

如果吃太早,会干扰胃肠的休息。

另外,早饭种类要少而精。

8.狼吞虎咽。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中国人的吃饭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新浪网”做过一项调查显示,4000多人中有近九成吃顿饭只花十多分钟,一口饭就嚼两三下。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会导致肥胖几率翻倍;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则指出,如果咀嚼不细,粗糙的食物会增加胃的负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吃饭太快,不仅对食道带来损害,还可能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引起便秘、发胖。

高血糖患者吃饭太快则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因此,每顿饭至少吃15分钟。

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能增加咀嚼时间。

此外,每口饭的咀嚼速度也要放慢,一口嚼20次以上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