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 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 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 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 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 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 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 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 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
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
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
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
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
苍凉之感了。
苏轼
黄 州 惠 州 儋 州 ︒
问 余 平 生 功 业 ︐
身 如 不 系 之 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 似 已 灰 之 木 ︐
介绍乌台诗案情苏轼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 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 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 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 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 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 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 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 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 “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 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 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 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 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 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 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 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 后再次遭贬儋州。
• 他便是北宋大文豪苏轼
苏 轼
•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 东坡”。四川眉 山人。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 诗人,美食家, 豪放派词人代表。 中国文学史上少 有的全才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有 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 骨头,便写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水漂 东坡诗(尸)。”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 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 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 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宋神宗,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 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 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 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 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 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 《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 考的名篇佳作。
最浪漫的诗人
最豪放的词家
最超脱的文人 最潇洒的过客 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 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 家,一个工程师,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 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酒仙,一个厚道的法官, 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 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 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 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 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 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 充军。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特别的精神世界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 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 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 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旷 世 奇 才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 的文艺观。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
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
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 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 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 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 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 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自 题 金 山 画 像
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 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 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
苏轼生存的年代适逢王安石变法新党与 司马光旧党斗争之时,由于坚持正义, 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 先后贬至黄州、惠州、儋州,最后病死 于常州。
特别的事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途多舛, 生活坎坷。 但他
课堂导入:
•
他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 后, 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 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 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 他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 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 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 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 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 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 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