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Word版,54页)
第二节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重点)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时间:约分钟。
○教具: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教学过程第一章地球(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
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1.2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地球形状是:球体。
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最大周长在哪里?答: [结合经纬仪回答] 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
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
地球的最大周长叫赤道。
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
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赤道半径6378 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两者相差21 千米。
可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但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分别是多少?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5、课堂练习:现在请大家在笔记本上把表示地心、两极、赤道和极半径、赤道半径的图画出来。
最新【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59页,Word版】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让地理走进生活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要求学生要主动地迎接地理,敞开胸怀拥抱地理,将地理融
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理清“地理学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几方面所阐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理清“地理学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怎样学好地理”这几方面所阐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地理这一门新科目,我们为
什么要学习地理呢?地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作用吗?这节课我们就
来了解一下地理的有关内容。
(板书课题)
二、学生围绕课本的问题自学约5分钟,分小组讨论课本的问题。
三、学习课本的内容:。
XX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
XX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中东”地理上也是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的地区。
下面是由聘才小编整理的XX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X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说出中东的国家及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了解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分布及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中东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农牧业发展影响。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中东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中东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及中东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中东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中东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中东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中东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一)知识储备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化,收集有关中东局势的资料;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3.了解中东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状况。
(二)教学准备1.收集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制成录象片段或办成壁报;2.收集有关中东石油资源的资料;3.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学情分析虽然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狭窄,但对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单纯从教材照本宣科,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从“热”字入手,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原因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最新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七年级地理(上册)粤教版集体备课稿1目录序号教学内容页码1 引言:让地理走进生活 3-52 第一章地球 5-8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5-6第2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7-83 第二章地图 8-9第1节:认识地图 8--9第2节:地图的运用 9 4、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9-14第1节:陆地海洋的分布 9-10第2节:等高线与地形图 11-14 5、半期知识要点归纳 14-16 6、半期知识复习题 17-20 7、第三章第3节:海陆变迁 21-24 8、第4节:认识海洋 25-28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1、天气和天气预报 28-302、气温和降水 30-323、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32-342第五章:居民与聚落1、世界的人口 34-432、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44-463、聚落的发展变化第六章: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47-483七年级地理上册上半期教学案,峨边民族中学地理备课小组:袁琼、贺晓霞,2013年11月引言:让地理走进生活一、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从生活着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知地理与生活密切关系,知道地理学习内容、目的、要领。
2、初步具有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要领想问题,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二、教学重点:为什么学地理和如何学地理。
三、教学难点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略)二.提出希望:(1)课堂纪律: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2)课堂笔记:勾画重点内容(3)、评分制: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4)、作业:每一周一到两次,尽时在课堂完成。
(5)、课内学习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相合。
三.讲授新课:观察图片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学地理,地理学什么,师:其实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干。
现在,我们一起让地理走进我们的生活。
活动:地理学啥子? 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对地理已有一些了解了,同学们对地理到底了解多少呢,我们再来看下面几个问题:为啥子企鹅只生活在南极, 为啥子一年之中有四季的变化,世上的人为啥子会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人, 沧海为啥子会变成桑田, 生:回答师:回答得都很好,其实这都是我们地理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就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了。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教案(全册)广东人民版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让地理走进生活一、教材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开始地理课程学习之前,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到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即地理科学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好地理的动机。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系统、全面地认识地理。
在知识方面并没有规定具体的目标,只要初步了解、知道、认识即可,地理知识的形成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的认识和提高,故本节只是起着初始引入和渗透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启发、引导、调动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在于是否激发起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学习地理的乐趣。
四、教法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依托课本的图像和问题展开思考活动。
2.增加开放性,在课本图像和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联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深化认识。
3.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启发,让学生在参与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及地理科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动机。
五、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六、教学案例:[引入]老师与同学们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一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并可巧妙的导入主题:大家知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什么课吗?有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地理学什么? 1、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活动1:知识抢答暑假是学生们的快乐节日,今年的暑假,小明和爸爸妈妈计划去滑雪,他们准备去哪里?:A.巴西B.阿根廷C.欧洲D.美国雪王国长年冰雪覆盖,六月时也在不断的下雪,而且整天都是黑夜……”请问雪王国在哪个大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 C.欧洲下列哪种语言不是联合国语言?:A.俄语B.日语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我们站在海边看远来的船只,最先看到的应该是:1A.船帆B.船舷C.船头D.船尾安安圣诞节要去美国,以下哪件东西是她的必备物品: A.厚重的衣物 B.防暑的药品Kate对伙伴们说:“我的家乡在世界领土面积第五大的国家。
最新整理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范文范文三篇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供参考!“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陆地与海洋陆地和海洋(教案)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1节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二)、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规范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2、.通过景观图转换成平面图等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填图、绘制地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以读图、训练为主进行教学。
五、教具准备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六、课时安排第1课时地球?水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第2课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改叫“水球”。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板书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1节大洲和大洋[讲授新课]一、地球?水球?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27图,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
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
另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说明了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面积大)(4)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先说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德斯群岛附近。
粤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4篇
粤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4篇粤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是全章的基础,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是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方法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首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比较海陆面积大小,让学生计算海陆面积和比例,通过对世界地图(东西两半球图)的阅读,引出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的概念,教师可提出一些思考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通过图片、录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述大洲的概念后,重点要求学生熟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轮廓和位置,可利用投影片或空白图,让学生当堂填写。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在浩瀚的宇宙空间望望蔚蓝色的星球,镜头放大后让学生计算海陆面积的比例,用饼状图展现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
在大屏幕上用文字、声音和音乐匹配,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是有七大洲、四大洋组成;2. 学会在地图上确认七大洲、四大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形状。
2.教学难点:大陆、大洲、半岛、岛屿的概念及大洲的分界线,帮助学生记忆三个世界之最(第一大陆、第一岛屿、第一半岛)。
三、教学准备:世界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图片,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图)四、教学过程:(含板书设计)(一)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1、陆地表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29%;2、海洋表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面积的71%。
(二)七大洲:1.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分大陆、岛屿、半岛。
(全球共6块大陆)(1)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2) 格陵兰岛为世界岛屿;(3) 阿拉伯半岛为世界半岛。
2.大洲:大陆与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1) 亚细亚洲(日出处):S=4400万平方千米,第一大洲,位于东半球;(2) 阿非利加洲(灼热的阳光):S=3000万平方千米,第二大洲,位于东半球;(3) 欧罗巴洲(日没处):S=1000万平方千米,第六大洲,位于东半球;(4) 北亚美利加洲(新大陆):S=2400万平方千米,第三大洲,位于西半球;(5) 南亚美利加洲:S=1800万平方千米,第四大洲,位于西半球;(6) 南极洲:(冰雪大陆):S=1400万平方千米,第五大洲,位于东西半球;(7) 大洋洲:(海洋中的陆地)S=900万平方千米,第七大洲,位于东西半球。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教案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掌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和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
会识别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和知道低、中、高纬的划分。
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的相互方向;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制作“地球仪”。
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组观察、比较、讨论、动手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观察、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合作互助中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1.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判定。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活动一: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
总结: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文字说明。
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仪转动,但地球上没有。
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却没有。
根据学生的汇报发言,老师适当总结并简单加以说明。
活动二: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北极点、南极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事物,认识到地轴是倾斜的。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地球仪,根据老师屏幕展示的表格提示,1.形状:一条线的范围,指导学生看度数,一个数据是一条线,经线看起来也是一个圈,但是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所谓相对应,让学生看,能够组成圆圈的那两条经线的度数规律:度数之和=180,东西相反。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篇
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地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地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广东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
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夫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二、展示目标即教学目标中知道与技能目标三、自学引导及点拨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观看教材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逻辑推测→实践证明→新“眼”目睹)(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
XX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中东”地理上也是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的地区。
下面是由聘才小编整理的XX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X初一上册粤教版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说出中东的国家及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了解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分布及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中东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农牧业发展影响。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中东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三)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中东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1.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及中东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中东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中东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中东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中东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一)知识储备l.引导学生经常收听、收看新闻节目,了解当今的世界局势变化,收集有关中东局势的资料;2.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开展调查农业生产中的用水问题;3.了解中东石油对世界各国尤其对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影响状况。
(二)教学准备1.收集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化资料制成录象片段或办成壁报;2.收集有关中东石油资源的资料;3.节水农业的影视图片和相关资料。
学情分析虽然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狭窄,但对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单纯从教材照本宣科,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从“热”字入手,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原因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美英联军进入巴格达、萨达姆铜象倒下及萨达姆被美军捕获的影视图片导入战争发生的区域: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七年级地理上册 教学总体设计 粤教版 教案
运用地图说明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X围、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2课时
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澳大利亚人类活动和产业特点
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澳大利亚古老而特有的生物及其成因
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和工矿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尼罗河对埃及发展的影响
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特征,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
了解非洲的人口问题与经济水平低的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
知道非洲区域的划分,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非洲“单一商品经济”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
2课时
知道非洲资源丰富并掌握一些主要矿产的分布
了解非洲“单一商品经济”形成的原因及其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制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几个方面
知道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几个方面
认识人类活动和气候的关系
保护大气环境
知道目前世界X围内的典型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1课时
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了解环境问题的影响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世界的人口
理解人口的增长、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俄罗斯的资源优势与工业分布特点
第九章美洲
南北差异显著的大陆—美洲
了解南北美洲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
美洲的划分
2课时
掌握运用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的特征
南、北美洲的地形异同
南、北美洲的经济差异
世界经济大国—美国
了解美国的人种构成、工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美国的人种构成
2课时
精编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三篇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三篇“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完成P3活动一2题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教案(全套)
第二节地球仪○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重点)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经线、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经度、纬度的确定方法(难点),记住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重点)○教学方法:观察法、读图分析和启发式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时间:约分钟。
○教具:地球仪、经纬仪、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若干(学生每人或两人一个)○教学过程第一章地球(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导入语:宋代文学家苏轼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
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板书)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看地球卫星照片和图1.2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后回答)地球形状是:球体。
2、地球的球心、极半径、赤道半径和最大周长在哪里?答: [结合经纬仪回答] 地球的球心叫地心,从地心到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叫作地球半径。
其中,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半径,叫极半径;从地心到赤道上任何一点的半径,叫赤道半径。
地球的最大周长叫赤道。
赤道正好处在北极和南极的中间。
3、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多少千米?[看课本图中注释的具体数字回答]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两者相差21千米。
可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但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分别是多少?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5、课堂练习:现在请大家在笔记本上把表示地心、两极、赤道和极半径、赤道半径的图画出来。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初一地理教材有不同版本,其中粤教版的教案值得一看。
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希望是你需要的资料。
初一上粤教版地理教案: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学生活动)看懂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让学生完成教材12页、13页的“活动”题吧相关内容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教学设计让地理走进生活一、教材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开始地理课程学习之前,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感受到地理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体会到地理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即地理科学的价值,从而使他们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好地理的动机。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系统、全面地认识地理。
在知识方面并没有规定具体的目标,只要初步了解、知道、认识即可,地理知识的形成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的认识和提高,故本节只是起着初始引入和渗透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启发、引导、调动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在于是否激发起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学习地理的乐趣。
四、教法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依托课本的图像和问题展开思考活动。
2.增加开放性,在课本图像和问题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联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深化认识。
3.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启发,让学生在参与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及地理科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动机。
五、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六、教学案例:[引入]老师与同学们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一下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并可巧妙的导入主题:大家知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什么课吗?有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地理学什么?1、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活动1:知识抢答(1)暑假是学生们的快乐节日,今年的暑假,小明和爸爸妈妈计划去滑雪,他们准备去哪里?:(B)A.巴西B.阿根廷C.欧洲D.美国(2)雪王国长年冰雪覆盖,六月时也在不断的下雪,而且整天都是黑夜……”请问雪王国在哪个大陆?:(南极大陆)(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 A.亚洲 B.非洲 C.欧洲(4)下列哪种语言不是联合国语言?:(B)A.俄语B.日语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5)我们站在海边看远来的船只,最先看到的应该是:(A)A.船帆B.船舷C.船头D.船尾(6)安安圣诞节要去美国,以下哪件东西是她的必备物品:(A)A.厚重的衣物B.防暑的药品(7)Kate对伙伴们说:“我的家乡在世界领土面积第五大的国家。
”她的家乡在:(D)A.俄罗斯B.加拿大C.美国D.巴西(8)Betty说:“我的家一半在北半球,一半在南半球。
”她可能住在哪?:(C)A.欧洲B.北美洲C.南美洲(9)如果沧海变成桑田,那很可能是因为:(B)A.海水蒸发了B.地壳上升了(10)下列哪种人留长发比较困难:(C)A.欧洲的白种人B.亚洲的黄种人C.非洲的黑种人(11)下列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适合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A)A B C D(12)适宜在我国南方种植的一组农作物是:(C)A.苹果、花生 B、小麦、柑橘 C.甘蔗、水稻 D.甜菜、荔枝(13)下列哪个城市位置最南:(C)A.广州市 B.南宁市 C.海口市 D.台北市(14)黄山、泰山分别处于的省(区)的是:(B)A.安徽、陕西 B.安徽、山东 C、山东、安徽 D.山东、陕西(15)会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C)A.人口日益增多 B.地震日益增多 C.二氧化碳日益增多 D.尘埃日益增多[总结]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比如出门在外如何辨别方向、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工农业生产的布局等。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
活动2:(1)衣:为什么东北地区冬天得穿皮袄、戴皮帽,海南岛的居民从来未穿过毛衣?(2)食:为什么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却多吃米饭?学生回答(略)(3)住:播放图片,参与活动。
(4)行:播放图片,说一说在你的一天中,哪些活动要用到地理知识?在一天的活动中,需要用到地理知识的活动很多,如有:穿衣、出行、乘车、旅游、户外活动等方面。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和生活的关系,体会到地理科学的应用价值。
2.怎样学好地理。
播放图片,学生回答:①善于观察;②勤于积累;③乐于读图;④勇于探究。
同学们,学习本章的内容后,你们认为地理有用吗?从下一章开始,我们将走进五彩缤纷的地理世界,去领略、去探索、去思考、去分享,使地理成为我们终生有用的知识。
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教材分析:“认识地球”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一章,也即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起首章,而本节又是其中的起首节。
因此本课设想通过多媒体和充分利用章首页、设计动手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与赤道的平均半径以及赤道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和相关事例,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受到科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四、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五、教法建议1.地球的形状,学生已经知道,而且在卫星照片上一目了然。
因而教学的着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模拟和体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史的教育。
2.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提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真的能证实地球是圆形吗?”(圆柱形、圆锥形也可以环绕而行,因而在地球上要证明地球的形状,还必须提出更多的论据。
)“你还知道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总之,采用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3.在前一节课时可布置学生准备好一个球体(篮球等)和正方体(粉笔盒等),并每人折叠一只桅杆高高的小纸船,以便于在课堂动手实验。
介绍卫星照片除用于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之外,还可以结合可看到的海陆轮廓、云层等,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并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六、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七、教学案例: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深更正确●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4.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
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
分组活动,完成书中第11页要求填写的内容。
教师给出准确的地球周长和地球赤道的平均半径等数据,并通过以下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巨大”:假如我们乘坐每小时飞行800千米的飞机,沿着赤道绕地球飞行一周,得用50个小时。
地球的表面积是511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相当于53个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那么大。
记忆技巧:最大周长=赤道周长[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
八、板书设计(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九、教学反馈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球体 C、极半极约为63789千米B、扁球体 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圆。
它的周长是A 5.1亿千米B 1.5亿千米C 4千米D 4万千米4、一位旅行者计划沿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如果每天走40千米,则需要A、500天B、600天C、1000天D、1500天5、根据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1千米=2里),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是:A、4万千米B、8万千米C、4千米D、8千米6、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63710千米B、6371千米C、637千米D、4万千米答案:1、D 2、B 3、D 4、C 5、A 6、B十、教学反思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谈话式、探究式教学,学生感到很亲切,课堂气氛一直很平和,讨论、发言都很热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