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章 实验1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1章第2节(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1章第2节(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新人教版必修3
自来水 7 6 5 4 3 3 3 7 7 8 9 10 11 12 缓冲液 7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肝脏研磨液 8 7 6 6 5 5 5 8 9 9 9 9 9 9 鸡蛋清 4 4 3 3 3 3 3 4 4 4 5 5 5 5
每 图 一 线
按不同材料分类
按滴加酸/碱分类
八线合一图
1
2
5 5
3 4
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材料是 可以维持PH稳定的。
Na2HPO4 血浆中
NaH2PO4 缓冲物质
泌尿系统 排出
呼吸系统 排出
H2CO3
组织液
细胞
NaHCO3 乳酸 乳酸钠 H2CO3
乳酸
C02 + H2O

一、绘制坐标轴
注意:轴名/单位、刻度
二、描点连线 三、添加图例 四、书写图名
曲线1
曲线2 曲线3 曲线4
注意:图名放在图下正中。 表名放在图上正中。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
加入0.1mol/L HCl滴数 加入0.1mol/L NaOH滴数
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0自变量Leabharlann 一、绘制坐标轴pH
二、描点连线
14
12 10 8 6 4 2
0 5 10 15 20 25 30 加酸(碱)量 /滴
pH
三、添加图例
14
四、书写图名
自来水
12
缓冲液
生物材料1
10
生物材料2
8
6
4
2
0 5 10 15 20 25 30 加酸量 / 滴
滴加酸对不同材料的pH的影响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1-3章教案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1-3章教案人教版必修3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从容说课】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和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课时安排为2学时。

这两学时如何安排?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按照教材安排的顺序先授课后实验,实验安排在后可以验证课堂上学习过的人体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知识,并解释pH维持稳定的机制;其二,先实验后授课,实验安排在前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现象,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以利于学习后续的稳态、稳态失调等抽象概念。

这里考虑到学生最好的学习知识的顺序以及教材第1节和第2节内容的衔接,采用第二种方式:先试验后授课。

第2学时授课,讲解“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包括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内容。

新课的导入,学生公布自己“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从体温的“日变化”发现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波动范围不大,从个体的平均体温差异发现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导入内环境的稳态及其重要性。

本节内容也是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活动的组织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问题探讨、调查、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安排的内容都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机制。

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3、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4、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具准备】1、多媒体CAI—1:动态显示内文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

2、多媒体CAI—2:阅读资料:《缺钙会引起哪些疾病?》【学时安排】2学时。

高中生物 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内环境成分的判定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2、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以探究人体稳态调节机制为背景的实验设计重点难点:(1)内环境成分的判断(2)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3)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人体内的全部液体,统称为体液,其组成如下:2、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

其各成分的关系如图:(1)血浆成分通过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组织液,组织液成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渗入血浆。

(2)组织液成分单向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到达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浆。

(3)淋巴循环可以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平衡。

内环境成分与细胞内液的判断方法:(1)血浆与淋巴、淋巴与组织液之间是单向转变的,即组织液可以成为淋巴,淋巴可以回流为血浆,但不能原路反向。

(2)血浆与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相互渗透。

3、内环境的成分(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营养成分:O2、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②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③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2)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酶、复制转录翻译有关酶、转氨酶等各种胞内酶。

4、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5、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它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特别提醒:①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直接发生物质交换,没有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

②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虽来自于内环境,但不是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被分泌后可以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内环境。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李培红)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李培红)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李培红)李西亮2011年12月21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课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姓名:李培红邮编:276800【教学分析】按照认知发现理论,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经历和发现,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妙用科学实验,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探究过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试验之后。

本节教学过程着重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入手,重视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科学活动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提供操作、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相互交流,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并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和训练实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共两课时)。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①;②。

据此浙江省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基本要求:①;②;③;④。

发展要求: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内环境稳态机制重要性”和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一章: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一章: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三)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

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

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

⑶将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同上。

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一些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在这些方面体现的更加直观。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出现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中,意在探究“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为什么能维持pH稳定”这一问题。

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清晰的展现实验教学,逐步通过问题探讨由学生自主分析、设计操作实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自主能动性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本节实验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所附属的实验。

该节实验内容是学生理解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基础,也为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较多,而且抽象、复杂,难以理解,本节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本节教学过程重视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科学活动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条件分析本节实验课时安排为1课时,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这个探究过程时间是比较紧张的,所以在生物材料选取上分别只选取植物和动物材料各一种进行实验,这样体现代表性又不至于时间紧密。

本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同时要加强讨论和总结,落实教学目标。

在pH计使用方法,实验室操作规范的要求都是值得强调和注意的。

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通过提供操作、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相互交流,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并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和训练实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②实验操作能力;解决策略: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理解是该实验的理论基础,应该从内环境理化性质中的缓冲物质的成份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体内过酸、过碱使得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

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实验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的“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所附属的实验。

该节实验内容是学生理解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基础,也为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较多,而且抽象、复杂,难以理解,本节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学习对象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二学生。

(1)知识基础学生们已经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中学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对稳态调节的机制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思维能力,但逻辑推理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心理特征学生思维活跃,不怕困难,具有一定的主动思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已经认识到生物学的趣味性和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试着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2)能力目标:1.学会用表格记录实验结果统计数据,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获取相关信息2.学会使用pH 计。

3.根据所得数据,能顺利做出溶液中加入酸碱以后pH 曲线变化图。

(3)情感目标:1. 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养成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解释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②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pH 计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6. 【教学策略】1、加强预习环节,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2、重视组织教学,提高实验课效率,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对小组活动给予指导。

3、加强讨论和总结,落实教学目标。

7、【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

高中生物 第1章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1章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1章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习目标】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原理解读】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通过三组实验的对比,增强了实验的可信度,也是实验设计最为常用的方法。

【实验步骤】1、画记录表:设计一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①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并测起始PH2、测自来水PH的变化②加入酸并测PH变化:一次加一滴_________________,每加5滴测一次PH,直到加入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1)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①在上述烧杯中加入25mL自来水之前要____________烧杯,并测起始PH (2)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②如步骤(1)中②,一滴一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测定并记录PH3、用缓冲液代替步骤2中的自来水,重复上述步骤4、用两种生物材料代替上述步骤2中的自来水,并重复上述步骤【实验结果及结论】1、结果加入0、1mol/L HCl加入0、1mol/L NaO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051015202530051015202530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1生物材料2由实验结果绘图如下:(绘出自来水、生物材料1、生物材料2的变化曲线)2、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________,不同于________。

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___________,因而能维持PH 的相对稳定。

【血浆PH调节机制】1、缓冲物质(1)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

(2)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pH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体内液体酸碱平衡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主要包括体液缓冲系统、呼吸调节和肾脏调节。

首先,体液缓冲系统是生物体最快速也是最主要的维持pH稳定的机制之一、人体主要有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和蛋白质缓冲系统两种主要的缓冲机制。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通过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间的反应来调节pH,其反应方程式为:H2CO3⇌H++HCO3-。

当体内的pH下降时,碳酸根离子会负责捕捉多出的氢离子,以维持pH的稳定;反之亦然。

蛋白质缓冲系统则通过酸性或碱性氨基酸中的羧基和氨基之间的反应来调节pH。

当体内氢离子增加时,这些氨基酸中的羧基能够捕捉多余的氢离子,而在酸性环境中,这些氨基酸的氨基则可以释放出氢离子,以维持pH的稳定。

其次,呼吸调节是一种快速调节体内pH的机制。

呼吸系统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来维持pH的稳定。

当体内的pH下降时,呼吸系统会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量。

相反,当体内的pH升高时,呼吸系统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可以形成碳酸,进而影响pH值。

因此,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呼吸系统可以快速调节体内液体的酸碱平衡。

最后,肾脏调节是维持较长期的pH稳定的机制。

肾脏通过调节酸碱性物质的排泄来维持pH值的稳定。

肾小管细胞通过分泌和重吸收氢离子来调节pH。

当体内pH下降时,肾小管细胞会排出更多的酸性物质,如氢离子离子。

相反,当体内pH升高时,肾小管细胞会重吸收多余的氢离子。

此外,肾脏还可以调节血液中的碳酸物质浓度,通过排泄或重吸收来调节pH。

由于肾脏的调节作用较慢,因此它主要用于维持较长时间的酸碱平衡。

综上所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主要包括体液缓冲系统、呼吸调节和肾脏调节。

这些机制能够迅速调节体内液体的酸碱平衡,确保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了解这些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与酸碱平衡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生物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人教版必修3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教学设计与反思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绘制坐标曲线。

2.尝试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进一步熟悉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通过完成探究实验,提高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图形间的转换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养成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合作的精神并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形成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坐标曲线2.分析实验结果,做出合理解释教学难点:分析实验结果,做出合理解释【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器具。

0.1mol/L NaOH、0.1mol/L HCl、PH = 7 的磷酸缓冲液、肝脏研磨液、鸡蛋清、蒸馏水、玻璃棒、烧杯、PH传感器。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探究课题播放视频内容是近年来很多所谓的专家和营养学家经常为大家灌输的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之说。

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就视频中提到的问题,谈谈他们的看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简单总结后自然过渡到本堂课主题,生物体能否维持自身的PH稳定。

实验题目:探究生物体能否维持PH稳定2.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假设内环境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当机体运动产生大量酸或碱,内环境中缓冲物质就分别对应地与之反应,加以调节,可使内环境中酸碱度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 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方案思路相对比较简单,学生们很容易想到在生物材料中分别加入酸和碱,测PH值的变化情况。

但是我们用什么做参照来判断是否维持稳定了呢?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从而得出需要加多缓冲液和自来水两个对照组。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章 实验1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章 实验1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1章实验1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导航1.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

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2. 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 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3. 实验过程(1)材料用具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自来水,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

(2)方法步骤和记录①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②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并作记录③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

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④,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

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⑤充分冲洗烧杯,用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⑥充分冲洗烧杯,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4 记录结果。

(3)现象观察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4)实验结论①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

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

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②根据实验结果,说出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的特点。

(5)实验评价你的实验测得的不同情况下的pH值是否存在误差?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如何降低误差?[误区警示]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解析: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1.2探究指导─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1.2探究指导─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探究指导──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一)实验的准备(1)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①0.1 mol/L NaOH:将4 g NaOH放在1 L的烧杯内,缓缓加入500 mL蒸馏水,不停地搅拌直至溶解。

然后定容至1 000 mL。

②0.1 mol/L HCl:将8 mL浓盐酸加于500 mL蒸馏水中,再定容至1 000 mL。

③pH=7的磷酸缓冲溶液:先配制0.1 mol/L Na2HPO4和0.1 mol/L NaH2PO4两种溶液。

具体配制方法如下:将26.8 g Na2HPO4·7H2O在容量瓶中溶解再定容至1 000 mL;将13.8 g NaH2PO4·H2O在容量瓶内溶解再定容至1 000 mL。

然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可通过调整两种溶液的比例将混合液调至所需的pH。

④肝匀浆:将10 g新鲜的或冷冻的肝放入100 mL蒸馏水中,用匀浆机或研钵捣碎(肝的用量会影响匀浆的缓冲能力)。

⑤马铃薯匀浆:将10 g马铃薯块茎放入100 mL蒸馏水中,用匀浆机或研钵捣碎(材料的用量会影响匀浆的缓冲能力)。

⑥黄瓜匀浆:配制方法同上。

⑦鸡蛋清:用水5∶1稀释鸡蛋清,搅拌均匀。

(2)4人一组,每组至少测4种溶液的变化:自来水、缓冲液和2种生物材料(由教师指定,最好一种是植物材料、一种是动物材料),提前完成的小组可多测几种生物材料。

肝匀浆、马铃薯匀浆都是较理想的实验材料,也可选用下表中的常见材料。

(二)实验教学的策略1.加强预习环节,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本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

加强预习环节有利于敦促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同时,按照课时安排,本实验要求用1课时完成,既要完成操作又要完成讨论,时间很紧张。

学生若能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就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不同学生预习效果不同,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仍有必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操作的要点及其他注意事项。

高中生物必修三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实验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

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的磷酸缓冲液,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自来水。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1、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2、用PH计成PH试纸测试,并作记录3、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

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4、,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

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5、充分冲洗烧杯,用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步骤4,记录结果6、充分冲洗烧杯,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

三、现象观察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四、实验结论1、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

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

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说出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的特点。

五、实验评价你的实验测得的不同情况下的PH值是否存在误差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如何降低误差[误区警示]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解析: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导学案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导学案

南和一中教与学一体化导学案高二生物班级:姓名:考号:2.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线粒体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及物质成分的选项,正确的是()①钙离子、葡萄糖②血红蛋白、呼吸酶③血浆蛋白、乳酸④CO2、激素A.甲;①②④B.乙;①②③C.丙;①③④D.丁;②③④5.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①② B. ③④C.①④ D.②③6.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 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 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7.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B.蛋白质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8.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9.(2012·黑龙江哈九中)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④可以直接进入A、C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C.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增加10.能够缓冲乳酸的物质是()A. H2CO3B.NaHCO3C.NaH2PO4D.Na2C0311.人体剧烈运动以后,血液的PH值会稍微下降,其原因是()A. 血浆中乳酸增多B. 血浆中磷酸肌酸的增多C. 血浆中碳酸增多D. 血浆中丙酮酸的增多12.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1章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1章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为7.35—7.45间, 变化范围很小!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
(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H2CO3 NaHCO3 NaH2PO4 Na2HPO4
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
Na2HPO4
血浆中

NaH2PO4 缓冲物质

碳酸钠 H2CO3


碳酸钠
NaHCO3
组织液
实验
• 实验原理分析: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 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 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 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 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方法步骤
pH逐渐减小
pH逐渐增大
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材料1和2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细胞
泌尿系统 排出
呼吸系统 排出
NaHCO3 乳酸 乳酸钠 H2CO3
C02
乳酸
C02 + H2O讨论( P10 )• 1. 更像缓冲液。
• 2.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
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

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
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
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
• 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 明显。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

(2)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3)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及图解,明确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结合图像总结组成内环境的三种重要成分之间存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新知预知】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液的组成: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体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____(2)内环境○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________(约90%)________血浆 ________ (约10%)________(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知识导航
1.实验原理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

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2.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 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3. 实验过程
(1)材料用具
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自来水,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

(2)方法步骤和记录
①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②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并作记录
③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
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

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④,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

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
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⑤充分冲洗烧杯,用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
⑥充分冲洗烧杯,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
4 记录结果。

(3)现象观察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
(4)实验结论
①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

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

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②根据实验结果,说出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的特点。

(5)实验评价
你的实验测得的不同情况下的pH值是否存在误差?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如何降低误差?
[误区警示]
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
解析: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第二次和第三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生物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过程中腐蚀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

解析:HCl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

若有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min,并告诉老师。

3.生物材料最好是一种植物材料,一种动物材料。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就实验加入HCl 或NaOH后的pH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

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二、探究创新
1.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探讨,你认为生物体内环境中其它环境(如血糖、温度、H2O、无机盐等)是否也可以维持稳态?
2.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失调?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失调?
✧课时作业
1.维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是()
A. 强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B. 强酸和相应的弱碱盐
C. 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D. 弱酸和相应的弱碱盐
2.能够缓冲乳酸的物质是()
A. H2CO3
B.NaHCO3
C.NaH2PO4
D.Na2HP04
3.人体剧烈运动以后,血液的PH值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A. 血浆中乳酸增多
B. 血浆中磷酸肌酸的增多
C. 血浆中碳酸增多
D. 血浆中丙酮酸的增多
4.加入酸碱物质后,要
5.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液的PH并没有明显下降,因为。

6.正常人的血液PH通常在之间而且相对稳定,原因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起的物质——
如:
7.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程序,使组织更易分离。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答案
✧知识导航
实验原理:缓冲物质
方法步骤:起始pH,轻轻摇动,充分冲烧杯,缓冲液,选两种生物材料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提示:加入0.1mol/L HCl后,自来水PH逐渐偏小,缓冲液、生物材料PH几乎不变;加入0.1mol/L NaOH相同)
实验结论:
①(最后面)
②自来水中加入酸碱物质后,pH逐渐偏小或偏大,而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碱后pH几乎不变或变化不大。

实验评价
有误差。

原因:1、烧杯清洗不干净。

2、加入酸、碱后不摇动或摇动不均匀、不彻底。

3、加入酸、碱后不待其稳定就立即测PH值等。

问题思考
1.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04/Na2HPO4,其中NaH2P04/溶液显酸性,当加少量NaOH,可以中和OH-;Na2HPO4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中和H+,水溶液而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0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

探究创新
1.可以
2.会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课时作业
1.C
2.B
3.A
4.充分摇动
5.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缓冲物质
6. 7.35—7.45 缓冲作用缓冲物质 H2CO3/NaHCO3、NaH2P04/ Na2HP04
7.剪碎研磨
实验结论: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