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

教育教学的开展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的, 同时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心理的发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教师要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不仅要了解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也要理解这些规定和要求背后的真正意图, 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执行这些规定, 不折不扣地实现教育要求。

心理学对教育的支持:1.心理学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的基础2.心理学有关心理发展、认知与学习的研究结论是构建科学教育教学观的基础3.心理学有关个性差异的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4.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社会心理研究为学校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依据5.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后思考题: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 异常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应用领域包括: 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健康心理学、预防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 简称心理, 主要包括: 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 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

在学校的情景下, 有关学习的动机、兴趣、需要和世界观构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系统, 存在于学生的主观意识中, 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主导动力。

(二)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三个心理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三)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改变人的思想行为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下一代的一种社会实践。

(二)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狭义):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自然与社会科学,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的本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高教与普教的区别◆教育任务不同:高教专业教育,普教基础知识教育。

◆教育对象不同:高教大学生,普教中小学生。

◆社会职能不同:高教有三个职能: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和本专业的理论研究两方面);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普教一般不具备这些社会职能。

◆培养方式不同:高教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普教一般是传授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讲授的一般都是已成定论的东西。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高与专)的教育心理学。

研究的对象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

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三、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

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四、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一)高等教育心理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自然真实,主观性大、数量有限、代表性差。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界说高等教育学,就是研究在高校院校这个特定的情境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具体来说高等教学要研究来自大学生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在高等教育条件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般特点,教学的心理过程,大学身过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形成品德、个性以及个别差异等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也要研究来自大学教师方面的心理问题。

包括大学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等心理问题。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高:是指高级,规定了学校的层次和培养人才的规格。

专:大学教学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点。

还要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戏那个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教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

2、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

3、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三、高等教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三)高校教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研究(四)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培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反映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它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对于高校教师至少具有一下几点重要意义:1、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追溯教育心理学一词1531年最早出现在西方学者琼·魏维斯的著作中。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 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高就业竞争
力。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
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模式,培养自我调节和 自我管理的能力。
应对压力和挫折
教育大学生如何应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其积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心理治疗
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帮助他们 恢复心理健康。
家庭支持和学校关怀
家庭支持
家长应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学校关怀
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关注学生的心 理健康。
社会支持和网络资源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营造良 好的社会氛围。
抑郁
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失落和 孤独时,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 悲观厌世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发 展为抑郁症。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困扰
大学生在宿舍、班级、社团等环境中 ,可能会遇到人际关系问题,如沟通 障碍、冲突处理不当等。
社交焦虑
部分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会感到紧 张、害怕和担忧,害怕被他人评价和 拒绝。
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预防性干预
03
针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如提供
心理训练和心理疏导,以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多元化培养
在大学教育中注重多元化培养,包括 学术、技能、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
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教学大纲说明部分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作为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级各类教育。

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最高层次,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人才,以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

为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大批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敬业爱岗、业务精深、了解学生的大学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来。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高校都受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但很少系统地学习过高等教育心理学,往往对高等学校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缺乏深刻的了解,不能依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普遍缺乏必要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不能自觉地运用其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也可提供必要的帮助。

因此,广大高校教师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教育过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科学的指导下,在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由此,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的课程,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地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本大纲是在安徽省高师中心于2009年7月28-30日组织的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教材内容以及2005年编制的原《高等教育心理学》大纲精神要求,由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蚌埠医学院、皖西学院、安徽工业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宿州学院、安徽理工大学、黄山学院、巢湖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池州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各位专家共同研讨、创作而成。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简答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的特点?P9答:(1)、在教育任务上,(2)、在培养对象上,一般为身心发展趋于成熟18岁以上青少年(3)、有三大社会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4)、在地位作用上,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5)、在培养方式上1)、在传授千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讲科学研究引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2)理论联系实际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P13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4)、道德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3、简述一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7-27答:(1)、测量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2)、优点:1)、所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具有相对稳定性,结果处理十分方便3)、有设立好的常模,可直接进行比较,简便省力(3)、不足:1)、属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推断要测量的心理2)、不可避免的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3)、对施测者和测验的编制、选用具有较高的要求(4)、应注意的问题:1)、确立对待测量的正确态度2)、编制符合要求的测验3)、保证测验的严格施测与客观评估4、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28-34答:(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1)、有助于高校教师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2)、有助于高校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特点3)、有助于高校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1)、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能力3)、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高校教师的角色胜任能力1)、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2)、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4)、有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5)、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2)、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3)、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法第二章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1、什么是个别差异?P42答:指不同个体间在身心方面相对稳定的差异2、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如何形成的?P43答:主要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3、怎样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P44答:(1)、认知方式差异(2)、性别差异(3)、成就动机差异4、怎样因材施教?P52答:(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p1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与心理学.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6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p7一、心理学与教育的早期结合二、教育心理学的创建p8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p8四、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p1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3第二章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p17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p17心理发展的涵义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大学生的发展课题p20第二节大学生的生理发展p21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大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26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和稳定第四节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p35一年级大学生面对高校生活的适应问题三年级是大学生活全面展开和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时期四年级大学生面临择业和求职的矛盾第三章学习理论概述p38第一节学习的概念学习的概述学习的分类第二节学习理论概述p42第三节联结派的学习理论p43巴布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p43桑代克的联结学习p4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P47第四节认知派的学习理论p51第五节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p58第六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p62第四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p66动机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学习动机的种类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p71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p76第三节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p78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p85第一节迁移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类型学习迁移的作用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与最新研究进展p88 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关系转换说学习定势说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迁移理论的新发展第三节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p96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定势的作用第四节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p99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讲授学习方法第六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p103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概述p103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的结构成熟的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p106 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历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第三节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p114 自我教育的定义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p119 第一节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p119群体的概念群体对个体的影响集体心理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第二节高校学生的人际关系p129什么是人际交往p129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p130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p132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p135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p135健康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第二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p139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体的主观因素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p143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14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p146第四节高校学校的心理咨询p148心理咨询的实质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p152第五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p157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涉及的领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与指导第六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第九章高等学校中的教师p170第一节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角色p170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年轻一代个性的塑造者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调节者第二节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p174教师的认知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威信第三节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p184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特点第十章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p191第一节知识的概念什么是知识知识的类型知识的表征知识的作用第二节知识的学习知识学习的概述知识学习的过程第三节问题解决及其能力的培养p205问题与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理论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四节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创造性的实质创造性的培养第十一章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p223第一节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形式概论教育现代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媒体第二节网络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依据计算机模拟与认知发展理论第三节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的正负效应网络团体心理网络人格网络情色网络拼凑抄袭网络成瘾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p248第一节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概念什么是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第二节正确进行测量与评价的基本要求p251效度信度难度第三节教学测验的类型及其应用p256教学测验的类型学绩测验的编制测验的评分及结果分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第三章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第一节学习及分类一、学习的界说(最早出现于孔子《礼记·月会》篇中“鹰乃学习”一语)广义的学习:是指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和行为倾向的变化。

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是学习者反复练习而形成经验的结果。

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学习的分类:1、学习的层次:1)加涅对学习层次的分类(从简到繁分8个层次):①信号学习。

经典反射即是一种信号学习。

创始者巴甫洛夫。

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想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学习。

又叫原理学习或命题学习。

指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

⑧解决问题学习。

2)霍兹兰对学习层次的分类(依据学习进化水平,划分成4类)①反映性学习②联结性学习③综合性学习④象征性学习2、学习的类型1)依据学习目标分类布卢姆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将学习分为三个领域,即学习的三种类型:认知领域的学习、情感领域学习和技能领域学习。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6等级(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依据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根据学习所得到的结果或形成的能力的不同对学习进行分类,他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⑴智力技能。

又叫智慧认知,包括快速阅读、默读、写作方法。

⑵认知策略。

是核心,包括学会学习,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

⑶言语信息学习。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⑷动作技能学习。

⑸态度学习。

3)依据学习内容分类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所传授的经验内容的不同对学习进行分类。

⑴知识的学习。

⑵技能的学习。

⑶行为规范的学习,也称社会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学习的主要理论一.联结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又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是联结型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观点:通过尝试错误实现联结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三条学习规律:1. 准备律:当学习者在心理上有了准备时,即有了某种学习的心向时学习就会产生满意感,反之,会产生烦恼感。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

还介绍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第四章: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点等。

第五章: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心理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行为的调节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生的情感特点、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等。

第七章: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就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和成绩评定等。

第八章: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等。

第九章: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等。

第十章: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包括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包括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支持的策略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 (一)适应准备阶段 (二)稳定发展阶段 (三)走向成熟阶段
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
(一)大学生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 要的矛盾
(二)大学生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 矛盾
(三)大学生渴望独立与仍然依赖性 矛盾
(四)大学生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五)大学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 “我”的矛盾 (六)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一、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显著提高 (二)观察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 (三)观察具有坚持性和敏锐性
二、大学生记忆力特点
(一)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二)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 (三) 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
三、大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1、想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2、想象目的明确 3、想象内容丰富 4、想象的创造性显著增强
四、大学生思维力的特点 1、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理论型逻辑 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 4、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大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二、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三、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二)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 (三)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四)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五)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 (六)大学生高级请按日趋成熟稳定
二、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自觉性普遍提高,但还存在惰性 (二)理智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 (三)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 (四)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 (五)果断性增强,但带有冲动性
(六)大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完整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2分×4);分析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4,其中理由解释占3分);简答(8分×3);论述(16分×n);案例分析(用学过的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一、名词解释1大学生心理发展: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习动机:指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

3建构性学习:指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知识意义的理解过程。

也即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

4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职业倦怠:指个体对压力反应缺乏适当的应对策略而产生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

7心理挫折:指个体趋向既定目标时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8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顺利适应和妥善处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以及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社会角色:指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p05 p08(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动物没有人脑不能形成人的心理;脑功能不健全的孩子不能完全达到正常孩子的心理水平;孩子的心理是在人脑发育的基础上发展的.(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

它不是消极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了现实。

高教心理学完整版习题答案

高教心理学完整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名解1.高等教育心理学(P14):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P3):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3.心理过程(P2):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辨析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P14) 不全面:名解1,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P20)×简答44.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P20) 不正确。

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

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

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5.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

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20)×见46.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15)×见4简答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P12)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①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②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③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④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对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目标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目标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青年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和适应高等教育和教学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尽快成为合格的大学教师,履行育人职责,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课程致力于:帮助高校教师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揭示大学生学习过程与教学条件,并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课程内容:第一讲:导论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并知晓教育心理学的发生及其发展历程,熟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并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学内容:知识点一:人类心理现象(一)个体心理系统(二)个体心理与行为(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四)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知识点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使命(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使命教学重点: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二讲:大学生的认知和智力发展教学目标:通过本讲学习,了解认知和智力发展的特点,了解相关理论,促进大学生记忆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利用大学生记忆思维和智力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加学生学习信心。

教学内容:知识点一:大学生记忆发展特点(一)记忆及其类型(二)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知识点二:大学生记忆的促进(一)大学生记忆的影响因素(二)大学生记忆的促进知识点三:大学生思维发展理论(一)思维含义(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三)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四阶段理论知识点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二)大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培养(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四)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知识点五:大学生智力发展促进(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二)智力发展的差异(三)大学生智力发展与促进教学重点:大学生记忆发展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智力发展促进。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动态、个性心理。

心理学的发展代表人物有XXX、XXX、XXX、格式塔心理学派、XXX、XXX和XXX。

个体发展规律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差异性以及不均衡性。

心理发展的心理学理论有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其中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高等心理学发展史代表人物有赫尔马特和桑代克。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是综合化、本土化和情景化。

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以及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伦理性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心理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份危机、情感危机、价值观危机和人际关系危机。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包括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同时,大学生也应该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来保持心理健康。

1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从认知、情绪、人格、追求、人际交往和恋爱与性观念六个方面来看。

当代大学生具有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的特点;情感强烈、积极乐观的特点;个性张扬、渴望关注的特点;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的特点;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的特点;渴望和正视爱情、性呈现出开放性特征的特点。

1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善和谐;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八个方面。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全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预防、调治和发展性原则。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校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校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界定教育心理学:广义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狭义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是研究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了解)★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强调“高”与“专”高指“高等”和“高级”;专指“专业化”和“专门化”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了解)4.高等教育心理学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1)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2)高等教育在教法上的特殊性表现在:①教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②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向探求式转化;③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五个方面)(掌握)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实质是解决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问题。

包括含义界定、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高等教育与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的关系等。

2.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

3.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4.高校教师心理研究5.高校教学心理研究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互关系(了解)★1.高等教育学:(1)本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2)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3)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1)定义: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3)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2.学习高校教育心理学,对于高校教师至少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
(任何事物都不能通过研究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去理解,只能把它作为一 个整体来研究才能理解)
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学习是在对问题情境
的整体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突然作出的有组织的反应。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
1、在学习中存在着两种结构,一种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由 动作、映像和符号三种表征构成;另一种是学科的知识结构,即 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习的实质是个体把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结构联系起来, 并把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过程。认为学习就是获得一门学科基本 结构,即获得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门学科的学习只有上升到概念和原理的时候,才能自由迁移 和运用,所以学习也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但学科基本 结构的获得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 现。
(二)狭义的学习
专指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 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 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 过程。 学生学习的两个特点: 1、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避免许多曲折与错误; 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比自学 更有效率;
2、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意义
强化:使个体反应的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 强化物: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 正强化——是指由于某一刺激的出现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 化。 负强化——是指由于某个刺激的消除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 化。 (个体行为的后果,将决定其以后的行为:因努力而成功将继续 努力,因逃避而免于惩罚将继续逃避) 强化的形式: 1、即时强化与延时强化(即时优于延时) 2、连续强化与部分强化(部分优于连续)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潜 力好人人的个别差异,强调情感、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 习的自主性等。其学习观如下: 1、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指导的过程, 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创造条件和提供帮 助; 2、关注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 3、尊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4、重视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价值。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笔记

《高等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解读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8)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二、高校教师的心理?(P10)1.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心理高校教师的教育心理主要阐明高等教育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2)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3)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如何协调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和社团.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主要包括:(1)如何根据大学生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3)如何培养大学生高水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2.高校教师的角色心理和心理品质3.高校教师的成长过程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P14)(一)描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二)揭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规律(三)预测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四)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四、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15)(一)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效率(三)有助于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四)有助于提高高等学校德育的水平(五)有助于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做好领导工作五、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18)(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 (三)联系性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六、什么叫测验法?有哪些分类?(P21)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和行为,叫测验法.按测验内容可以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和成就测验;按测验形式可以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心理测验采用的题目叫测验量表,它由一些要求回答的问题构成。

第二章认识自我: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怎么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P26)(1)热心、幽默、关心学生、勤奋努力的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至成人在到老年 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是在人的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 出来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规律 遗传素质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
一是,个体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以正常的遗传素质为前提, 遗传素质一旦有缺陷,就会影响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二是,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 分泌系统生长发育的过程。 个体心理的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 础。而生理的成熟又具有严格的程序性,特别是脑的发展的程 序性,严格地控制着个体心理发展和行动表现。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大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想象力是人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
造出新形象的能力,集中表现在想象的 主动性、丰富性、鲜明性和新颖性上。 1、想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2、向项目的明确 3、想象内容丰富 4、想象的创造性显著增加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大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记忆力是人积累知识经验的能力,主要
表现在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和准 备行上。它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是个人知 识的仓库。大学生的记忆特点: 1、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2、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加 3、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大学生人生观的发展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大学生的人生观绝大多数是积
极向上的。 第二,大学生的人生观还没有完全稳
定系统化。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2、遗传素质 3、人生观 二、简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规律 2、简述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3、简述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 2、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日趋 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二、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 2、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
薄弱 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 4、独立性明显提高,但同时伴有依赖性 5、果断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动性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规律 个体的心理结构是在个体一定的素质和
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反映客观现实的结果。 3、个体心理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
首先,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即表现为 量的增长,有发生着质的改变,是一个从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次,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 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质的转化过程。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三、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 法和态度。
人生观的基本结构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态 度和人生评价三个方面。幸福观、苦乐观、荣辱 观、生死观等是其具体表现。 人生问题要进入个体意识必须具备三个心理条件:
第一,思维发展达到抽象概括水平。 第二,自我意识发展达到较高的层次。 第三,社会性需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 1、适应准备阶段 2、稳定发展阶段 3、走向成熟阶段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 1、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2、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 3、渴望独立于仍然依赖的矛盾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 6、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三、大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四、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显著提高 2、观察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 3、观察具有坚持性和敏锐性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 四、大学生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概述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三、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与情感不论
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存在两个对立的方面, 其基本表现形式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 紧张与松弛、强与弱等。在一定条件下,相 反两极的情感可以互相转化。 2、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 3、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4、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 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 复杂过程。就是说,在心理的发展过程 中,由于旧质要素相对不变,新质要素 又不断产生,整个发展过程就呈现出不 同的阶段性。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4、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不同年级阶段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不同层次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5、爱情逐步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 爱情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异性友谊得到进
一步发展的一种特殊情感,诚挚的爱情可以塑造和 谐完善的人格。 6、大学生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
四、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思维力是指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 及其规律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能力,或者说是 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深刻性、灵 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上。 1、理论性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 位; 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 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 4、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