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课程建设浅析——以机床再制造课程为例

合集下载

案例教学在《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在《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授课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认为案例教学法使理论教学走向更深的层面,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心境、课堂氛围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标签:机床数控技术;案例教学;数控编程;数控操作;能力;素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多地倾向于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学校院校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和企业职工培训的需要,如何有效利用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在职业能力上有显著的提高,是教师们探索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在本文中,笔者就在本人担任的《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中如何使用案例教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了研究和尝试。

一、课程分析案例式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主要通过案例完成的整个工作过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

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培养自主行为能力,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在这一过程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应用学习知识。

随着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机床数控技术》已经成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培养学生的数控机床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具备对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和加工调试能力,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做好准備。

从课程设置体系看,本门课程学习之前需要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与本课程同时开设的有PLC原理与应用、三维实体设计等,后续相关课程还有先进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可见本课程在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课程的内容来分析,本门课程既有机床数控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分析等理论知识,又有数控车编程、数控铣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内容,可以说本门课程即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机床再制造技术是目前制造业中较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其意义和作用都非常重要。

因为机床再制造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而如何将机床再制造技术引入课程中,成为一个有效的教育方法,就需要合理设置项目和实施方案。

以下是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方案。

1. 项目设置项目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项目中要学习到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拆卸、修复和组装机床的基本技能,了解机床再制造的思路和流程,并在实践中培养自我探索、问题解决和创新意识。

1.2 内容机床再制造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机床再制造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原理(2)机床再制造的流程和方法(3)机床再制造的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5)机床再制造的案例分析与应用1.3 学时安排该项目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每周安排两次实验课,每次实验课三小时。

以此来保证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练习和掌握实用技能。

2. 实施方案2.1 教学模式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的教学模式分为两个层次: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在项目的前半段,老师将进行机床再制造相关理论的讲解,学生会通过听讲、阅读、讨论等方式,掌握机床再制造的相关知识。

后半段,学生将进入实践操作阶段,老师的教学方式将主要是指导和辅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机床拆卸、修复、组装等实际操作练习。

2.2 考核方式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的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两部分。

理论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对机床再制造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如机床再制造的基本概念、流程、方法等;而实操考核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操作流程掌握情况,包括拆卸、修复和组装机床等方面。

2.3 教学辅助手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床再制造技术,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如视频教学、实物演示、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加快学习进度。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机床再制造技术是指对使用寿命较短的旧机床进行改造和再制造,使其性能和精度得以提升,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种技术不仅能有效利用资源,还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备受广泛关注。

要想实现机床再制造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培训课程和实施方案。

本文将从课程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探讨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的设置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员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员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培训课程的首要目标。

学员需要了解机床再制造的基本原理,包括机床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学习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应用案例,了解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通过这些学习,学员能够对机床再制造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2.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外,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也是培训课程的重点目标。

学员需要学习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拆卸、检修、重新装配等环节。

还需要学习相关的测量、检测和调试技术,以确保再制造后的机床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和精度要求。

通过这些学习,学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机床再制造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提高学员的问题诊断和解决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员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机床零部件损坏、性能下降等。

提高学员的问题诊断和解决能力也是培训课程的目标之一。

学员需要学习各种机床故障的诊断方法和解决技巧,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学习,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解决各种机床再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再制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课程设置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是培训课程的基础,其内容包括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和相关标准等。

学员需要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建立起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3.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培训课程的延伸,其内容包括机床再制造技术的问题诊断和解决方法、相关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等。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机床再制造技术是指将废旧的机床设备进行重新加工,修复,改进,更新,以及性能升级,使其达到新设备的性能要求。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机床再制造技术已成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

针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有效性开展课程项目设置与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就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进行探讨。

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床再制造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目前在我国,机床再制造技术相关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相对薄弱。

为了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提高机床再制造技术的水平,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项目设置与实施体系。

二、课程项目设置1.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具备机床再制造的工程实践能力。

2. 课程设置(2)实践技能课程:包括机床再制造技术的操作实践,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维护和维修技能等。

3. 课程内容(1)理论课程: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机床再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方法;机床再制造的装备和工具。

(3)研发创新课程: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创新理论和方法;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研发实践和成果转化。

4. 课程特色(1)针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全貌,并具备相关操作技能。

三、课程实施1. 教材选用选用符合机床再制造技术教学要求的教材,包括专业理论教材和实践操作教材。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结合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课程评价,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

4. 实习实践四、课程有效性评估1. 基础理论水平通过课程学习和考试,评估学生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水平。

2. 实践操作能力3. 研发创新能力五、总结与展望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全面掌握和深入理解。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机床再制造技术是指对已经使用或者报废的机床进行技术改造和再制造,以提高机床的性能和效率,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机床再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工程实践,对促进机床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实施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的过程中,课程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项目背景我国机床行业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机床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而机床再制造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

通过对机床进行再制造,可以大大提高其性能和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延长使用寿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实施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涉及的技术和知识非常丰富和复杂。

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在机床再制造领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而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对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二、课程设置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机床结构、工作原理、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员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 技术实践能力:包括机床操作、维护、检修等方面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创新能力培养:包括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创新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培养学员进行技术创新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以上课程设置旨在为学员提供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使其具备从事机床再制造项目工作所需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三、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工程实践等,结合理论和实践,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随着社会对机械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床工作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因此,职业院校机床专业的培养任务也越来越重要。

机床课程是机床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机床实习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训练场所。

在机床课程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职业院校机床教学现状、机床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及改进、机床实习基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院校机床教学现状职业院校机床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机床操作等方面。

机床课程教学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学生通常只是在机床实习基地中进行简单的机床操作,难以掌握机床的操作技巧和加工精度控制。

同时,机床课程内容也比较繁杂,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多,需要把握好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机床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及改进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机床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机床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机床处理技能,同时让学生对机床加工的过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例如,可以采用“教学+实训”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机床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其实践能力。

另外,在机床课程教学中,还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机床教学内容繁杂且涉及面广,因此在教学前应该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突出,难点讲解清晰。

同时要注意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按照系统性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便于吸收理解。

三、机床实习基地建设机床实习基地是学生学习机床操作的重要场所。

因此,职业院校在机床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也需要加强。

教学设备的完善是机床实习基地建设的首要问题。

学校可以投入足够的资金,购置先进的机床设备,以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机床技术。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机床实习基地的管理和维护,增强实习基地的使用效益。

四、结论通过对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及改进、机床实习基地建设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机床课程教学效果。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机床再制造是指将废旧的机床进行再加工,使其具有新的生产能力,是机床产业的一项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在机床再制造领域取得成功,需要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设置与实施,通过培训人才,提高机床再制造的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1、机床结构和工作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机床的结构和特点,并讲解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

学生将通过这门课程深入了解机床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进行机床加工和再制造。

2、数控工具磨床维修该课程涵盖数控工具磨床的所有方面,包括机床的构造和特点,机床的操作方法及工作原理,以及机床故障的检测和维修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检测和维修数控工具磨床的故障,使机床恢复正常运行。

3、机床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该课程将介绍机床的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机床的正常工作,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使再制造的机床具有良好的质量。

4、数控系统操作和编程该课程将根据不同种类的数控系统进行操作和编程的讲解。

学生将学习如何操作这些系统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此外,学习者还将学习如何编程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

5、机床安装和调试该课程将介绍机床的安装和调试的基本知识,包括机床的安装方法,机床的调试方法和机床的校准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安装和调试,使机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性能。

1、培养复合型人才由于机床再制造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综合性的实验室,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参与国外交流为了不断更新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知识,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外的学术交流。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当前国际上的机床再制造技术发展状况,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我国机床再制造的水平。

3、联合生产企业机床再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紧密结合生产实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与生产企业进行积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或实验室,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材料。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床行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对职业院校机床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

一、现状分析1. 传统教学方法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机床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相分离的模式。

教师主要以教材讲解和板书为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在实训环节,由于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学生们往往不能真正掌握和熟练运用机床操作技能。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和互动性,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低,很难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实训中来。

这也导致了学生们对于机床技术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 行业需求与教学脱节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需求。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机床课程仍然使用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当前的行业需求。

二、改进思路1. 注重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例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实训环节,应该增加学生的机床操作时间,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和熟悉各类机床设备。

2. 强化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性教学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更新教学资源职业院校应该加大对机床课程教学设备和资源的更新力度,引进最新的机床设备和技术,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践环境。

也应该开发和更新教学课件,使之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

4. 加强教师培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影响机床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机床课程教师的培训与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职业院校机床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选取职业院校机床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职业素质。

一、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1.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过多的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理解不深刻,无法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课堂教学过于单一:教师局限在讲解和演示教学,缺乏互动与学生的参与,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3.缺乏真实案例分析: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入,使得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无法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缺乏课程与行业实际的结合:教材内容与行业实际存在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二、改进措施1.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与行业实际结合:教师应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将最新的行业实际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5.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性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实施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录像评估:录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并进行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以及结果,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相关的技能。

2.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于改进措施的反馈和评价,以及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估。

3.学习成绩对比:将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看是否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以上评估方法,可以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从而得出改进措施的优点和不足,并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素质。

对于职业院校机床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
机床再制造技术是指对已经服役的机床进行翻新和更新,使其具有新机床的性能和功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它对于提高机床再利用率、推动资源节约和环保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项目的有效性则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

建立一套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体系,对于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至关重要。

二、项目内容
1. 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体系,从而提高机床再利用率、推动资源节约和环保产业发展。

2. 项目内容
(1)项目调研:对机床再利用率、资源浪费和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了解项目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2)项目课程开发: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市场状况,开发一套基于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体系。

(3)项目实施:通过课程培训、实训和实践等方式,将课程有效性的机床再制造技术项目设置与实施体系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测试其效果和效益。

(4)项目总结: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得出结论,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三、项目设置与实施
1. 项目设置
(1)项目团队:建立专门的项目团队,负责项目的调研、课程开发、实施和总结等工作。

(2)项目资源:保障项目所需的技术、人力、物力等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3)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工作的内容、进度和责任人。

(4)项目预算: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合理分配和利用项目的经费,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机床再制造技术及其再制造工艺的研究

机床再制造技术及其再制造工艺的研究

机床再制造技术及其再制造工艺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床设备在制造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球范围内机床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导致了大量的机床设备被淘汰。

这些淘汰的机床设备往往还具有很高的材料价值和技术价值,如何进行机床再制造成为了当前制造业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机床再制造技术是指对淘汰的机床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精度,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机床再制造技术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机床再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设计与分析、全面清洗、磨削与细加工、再装配与调试。

通过对淘汰的机床设备进行设计与分析,确定机床再制造的具体方案和工艺路线。

然后进行全面清洗,清除表面和内部的油污和杂质,为后续的工艺准备。

接着进行磨削与细加工,包括对机床主体结构进行修复、零部件进行磨损修复和精度提高等工作。

最后进行再装配与调试,将经过再制造的机床设备组装,并进行调试和验证。

机床再制造工艺是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是保证机床再造品质的关键。

机床再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机床设备的拆解、检测与评估、修复方案的确定、加工与调试、再制造品质验证等环节。

机床再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零部件表面处理技术、超声波清洗技术、磨削加工技术、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等。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机床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零部件表面处理技术是机床再制造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零部件的表面质量,消除表面缺陷和磨损,提高机床零部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目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喷砂清理、化学镀层、热喷涂等。

超声波清洗技术是机床再制造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清洗技术。

通过超声波清洗技术,可以将机床零部件表面和内部的油污和杂质有效清除,保证后续加工和修复的顺利进行。

超声波清洗技术具有清洗效率高、清洗质量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机械制造基础》应用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机械制造基础》应用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第2 2卷 第 6期
2 0 1 7年 1 2月






J 0URNAL OF XI N YU UNI VE RS I T Y
Vo 1 . 2 2, NO. 6 De c. 2 01 7
《 机械制造基础》 应用型 课程 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 李 玉平
( 新余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
件结构工艺性 ; 5 . 熔 模铸造 ; 6 . 金 属型铸造 ; 7 . 离心铸 造 ;
8 . 压力铸造 。
铸造
毛 坯 成 形
1 . 自由锻生产 的特点及应用 ; 2 . 自由锻基本工序 ; 3 . 模锻 根据项 目要 求 , 选 合适 的毛坯成 型方 法 的特点及应用 ; 4 . 锻模 的介绍 ; 5 . 冲压生 产 的特 点 ; 6 . 冲 压的基本工序 。 1 . 手工 电弧焊 的特点 和应用 ; 2 . 焊接接 头 的性 能 ; 3 . 焊 条 ; 4 .其他 焊接方法 ; 5 .常用 金属 材料 的焊接 ; 6 . 焊接
项 目环节 任务要求 对应主要知识点 对应章节 模块


根据项 目的要求, 选择 1 .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 2 . 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应
合适的材料 用; 3 . 常用金属材料 的性 能特点和应用 ; 4 . 高分子工程 材 工程 材料
料; 5 . 陶瓷材料 ; 6 . 复合材料 。
的改革 和 创新 。

学条件的完善和师 资队伍的建设作为课程建设 的保 障机制 , 建立 全 面建 设 的思 想 , 把 课 程 建设 作 为一 个 系统 工程 来抓 。
二、 课 程 内容 的重 构

基于“机床再制造”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基于“机床再制造”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识 、 提 升 能 力 和 形 成 素 养 的 目的 。
项 目化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 强 化 学 生 的 工 程 实 践 能 力 培
养, 突 出学生 的职业 素养形 成 , 在 基 于 工 程 实 践 的 项 目化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建 设 方 面 进 行 了 有 益 的 探 索 和
( 广西 电力职 业技 术学 院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7 )
摘要 : 针 对 高职 院校 专 业人 才培 养 工 作 的行 业指 向性 和 工程 实 践 性要 求 . 从“ 机 床 再 制 造” 的 工 作 任 务 和 职 业 能 力 需 求 分 析入
手. 阐述 了基 于“ 机床再制造” 的 项 目化 专 业课 程体 系建 设 方 案 , 并 从 教 学 项 目选 择 、 课 程 体 系构 建 、 课 程 实施 与 管 理 等 方 面 ,
问题 。基 于 工 程 实 践 的 项 目 化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建 设 , 是 高职 院校专 业 建 设 工 作 中 的一 项 重 要 内容 , 也 是
解决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和 职 业 素 质 形 成 的 有 效 途 径 , 其 核 心思想 是让 学生 以 主动 的 、 实 践 的 和 课 程 间 有 机 衔 接 的 方 式 完 成 项 目学 习 , 以 达 到 自 主 构 建 知
文9 7 1 9 ( 2 0 1 3 ) 6 —0 1 2 3 —0 5
作者简介 : 湛年 远 ( 1 9 7 2 一) 。 男, 广 西桂 林 市人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 授 , 主 要 研 究方 向为 数 控 技 术 应 用 与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
介 绍 了基 于“ 机 床 再 制 造” 的 项 目化 课 程 体 系建 设 与 实施 方 法 , 对 高 职 院 校 项 目化 专 业课 程 体 系建 设 具 有较 强 的借 鉴 意 义 。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

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与改进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改进职业院校机床课程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估。

本研究发现,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研究还就对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分析、改进、研究、现状、影响因素、策略、案例分析、效果评估、启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机床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机床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机床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职业院校机床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当前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只有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机床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进步和发展。

开展对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意义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机床是机械制造行业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因此提高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院校是培养各行业技术工人和技术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机床课程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研究职业院校机床课程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

“校企合一 产学一体”的机床再制造课程实践

“校企合一  产学一体”的机床再制造课程实践

“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机床再制造课程实践本文以“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了机床再制造的实践课程,从实践角度分析了实践课程开发与设置的平台基础,介绍了“做中学”在机床再制造课程中的运用。

标签:机床再制造;做中学;运用在人才培养方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根据就业市场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创办公司,以“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开发并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努力探索适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认真研究并实践已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强调能体现行业特色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逐步构建了适应于“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产业公司的生产经营项目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相互融合,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市场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

1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结合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运用“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创办了多家能与行业紧密联系的实体企业,这是走“工学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学校自已的企业,有利于专业融入行业,有利于专业与行业的专家和企业人士联络与交往,有利于将行业最新技术与教学融合。

2006年以来,由学院出资创办了北京现代4S店、齐齐哈尔齐三机床有限公司等集实践教学、教学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

机床再制造课程是以齐齐哈尔齐三机床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公司所承担的主营项目,机床再制造为课程教学项目,开展生产性教学的课程。

2 “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以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械类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专业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以培养服务于机械行业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为指导建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研究如何做到产学一体。

以“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为实践基础,探索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规律,从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架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到各学期对实践教学结构设置进行优化,通过学生创业团队、专业公司(由学院出资,教师担任法人,面向市场独立运营)为基础构建“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下的实践课程体系。

机床再制造技术及其再制造工艺的研究

机床再制造技术及其再制造工艺的研究

机床再制造技术及其再制造工艺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机床再制造技术是指通过再利用和再加工废旧机床零部件,使其焕然一新,具有原装机床一样的使用效果和性能。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机床在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机床使用寿命的限制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遗留了大量的废旧机床。

因此,开展机床再制造技术研究,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正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的方向迈进。

然而,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繁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限制,导致大量的废旧机床产生。

这些废旧机床,如果直接报废处理,不仅浪费了原有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如何对废旧机床进行再利用和再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机床再制造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废旧机床处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意义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节约与环保:机床再制造技术可以通过重新利用旧机床零部件,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对于资源有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机床再制造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机床的制造成本,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延长设备更新周期,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3.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床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传统机床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我国的制造业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4. 增加企业收入来源:通过机床再制造技术,企业可以将废旧机床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带动循环经济发展,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资源节约、环保和降低成本,更在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加企业收入来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机床再制造技术概述机床再制造技术包括机床的全面检测、拆解、清洗、零部件更换、特殊处理、总装、调试等一系列工艺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应用型课程建设浅析
——以机床再制造课程为例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黄 颖 甄彩霞 张超群 郭香敏
摘 要:应用型课程是全国范围众多高校都在研究、改革的重点,关于设置应用型课程的内容、原则以及有效的考 核方法都是重要内容。

本文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机床再制造课程为例,探讨应用型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 机床再制造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2-0162
一、应用型课程建设意义
在市场结构变化的今天,众多高等院校处在转型的重要阶段。

转型的目的是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让高校的职能得以实现。

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大多数是一样的规格、一样的学习方式,走出校园后没有突出的能力与优势,无法快速适应目前的社会,无法满足需求,转向应用型培养模式是发展趋势。

而在转型过程中,应用型课程建设是重点。

应用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在明确以专业核心能力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模块化、集群化,理论与实践融合且突出实践教学;教学组织灵活多样(团队式授课、分阶段授课),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考核是能力导向,突出学习成果式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课程建设是通过学习新的内容,采用新的评价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机床再制造课程建设
1.课程设置背景。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产学研一体的办学体制有利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根据近几年机械行业现状,从事普通的加工和设计人员需求量减少,役龄超过10年以上的机床占60%以上,在未来5~8年时间都可能面临大修提升、报废或技术性淘汰,所以能胜任机床再制造工作的人员十分重要。

针对现在开设的《机床再制造技术》课程,行业现状保证了我校企业齐三机床厂中有机床再制造的工作任务。

我们可以让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参与再制造的过程,对于学习机械类专业知识有极大益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将机床再制造的任务设置为机械类专业课程,强调针对实际再制造任务提出理论和实践问题,学生进行实际学习、实践和创新,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与其他相关课程结合,提高课程学习的有效性。

2.课程内容建设。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通过“做中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地点是我校的校办公司齐三机床有限公司,课程时间根据齐三机床公司的实际任务调整,保证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实践,让学生能有效利用在校时间,真实接触企业环境和任务,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教师的团队指导可以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

课程内容按照一般的机床大修流程设置项目,课程实施按照项目内容来划分。

项目分解(以普通车床结构为例)步骤一:机床解体修前检查、电气部分、机械部分、机床解体;步骤二:机械零件检修基础零件的机械加工、易损件测绘、标准件更换;步骤三:机床结构改造床身部件维修、溜板部件的修理、刀架部件维修、床头箱部件维修、走刀箱部件的修理、溜板箱部件的修理、尾座部件的修理;步骤四:机床装配部件装配、电气装配、总装;步骤五:机电联调电气柜调试、精度检测、试切;步骤六:机床验收外观、运输、售后。

学习过程中按步骤展开,由教师指导学生分团队,找互相可以合作的同学组队。

结合齐三机床的实际工程进行安排具体项目实施时间。

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然后进行汇报、PK,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3.课程评价
(1)平时考勤和汇报。

对于学生的出勤纪律管理,只能用平时考勤评分,保留所占分值5%。

而项目总结和汇报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对所训练技能的总结,因此保留所占分值20%,提高这一分值,适当增加学生的压力,让学生重视项目参与和汇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评估取舍、陈述报告的能力,增加过程监控。

(2)期末考核。

降低期末考试所占分值降为30%,增加过程考核,改用电子试卷和现场实作相结合的形式,将考试划分到各个月、各个项目,进行周测验、双周考,学生在每一个项目的落实过程中都能认真对待。

(3)工厂考核。

涉及项目实施,所以不能单一地用教师的考核作为最后成绩,还要结合现场师傅和管理人员给出成绩,将该部分作为重点,比例占到40%以上。

此项考核时切实为保证学生在现场能够参与项目中,而不是简单地看一看。

三、教师队伍建设
该课程实践性极强,需要引入双师型教学团队。

引导教师深入实践,加入项目,具备一定经验后指导教学。

目前,实践指导总负责人是齐三机床公司的总工程师,培养具备行业背景教师成为骨干教师,以传、帮、带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提神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对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难处是教师。

为了能真正落实教学改革,关键是转变教师观念,统一思想,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教师要认识到目前的教育教学缺陷,打破学科体系观念,将传统课程结合行业、市场需求进行重构。

教师要加强课程研究,形成教学团队,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

机电系建设应用型课程应着重于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同时,学校应形成制度引导教师深入实践,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促进再制造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
究,2008
[2]周建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大
学教育科学,2009
(本文系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计划“应用型本科院校机床再制造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类别:省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GJD1215051)
作者简介:黄颖(1986—),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DOI:10.16534/13-9000/g.2017.0339
・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