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21)

合集下载

第9章_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

第9章_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

信息安全涉及的主要问题
• • • • • • 网络攻击与攻击检测、防范问题 安全漏洞与安全对策问题 信息安全保密问题 系统内部安全防范问题 防病毒问题 数据备份与恢复问题、灾难恢复问题
信息安全策略
• • • 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证。 严格的安全管理。 制订严格的法律、法规。
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策略有如下几项: 个人信息定期备份,以防万一而损失有用信息。 谨防病毒攻击,特别是特洛伊木马病毒。 借助ISP或Modem提供的防火墙功能。 关闭“共享”功能,防止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共享”功能控 制你的机器。 不厌其烦地安装补丁程序。 使用代理服务器等于在你的机器面前设置了一道屏障,可以 抵御外部对你的机器的直接攻击,从而可以保障机器的安全。
பைடு நூலகம்

9.2.4 身份认证技术
• (1)基于主体特征的认证:磁卡和IC卡 、指 纹、视网膜等识别信息。 • (2)口令机制:一次性口令、加密口令、限 定次数口令。 • (3)基于公钥的认证:安全套接层协议SSL (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和身份 认证协议(Kerberos)。
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1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2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3用户账号的缺省限制检查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可以用访问控制表来描述922数据加密技术所谓数据加密技术指将一个信息经过加密钥匙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还原成明文
第9章 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
• • • •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信息化社会法律意识与道德规范
电脑 病毒 造成 巨大
损失

第9章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章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 ★ ★ ★

空气污染的防治除高卷源的能返,代化石然大大化石燃料脱硫后使用★ 汽车尾气使用净化催化剂处理等



|★
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作务生长★破坏了生态平衡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2、 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知识小卡片
酸雨通常是指pH<5.6的降水,它包括雨、雪、雾、雹等降水形 式。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的降 雨,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酸雨。
1固体废弃物的种类: ●废钢铁●废有色金属 ●废塑料●废旧橡胶 ●废纸箱●废玻璃4
填埋焚烧
高温堆肥LACK C
生活垃圾分四大类
可回收物RECYCLABLE WASTE
棕色PANTONG 4715 C
红色PANTONG RED C
Come on!行动起来!节水、惜水、爱水
纱 布小卵石纱 布 石英沙纱 布活性炭纱 布 膨松棉
(化学变化)
取污水一→测定污水 pH →选择适当的试剂调节污水的pH值至 中性→加入少量 明矾等净水剂吸附水中悬浮小颗粒,加速沉降 → 过滤
Come on!行动起来!节水、惜水、爱水
→杀菌消毒 →处理后的水。
净化水的步骤:
活性炭吸附
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孝有机化合物的生活冷求排人水体,为行么会于致不质总化这些物质腐烂发出臭味;使水中营养 元素(N、 P等)增加;降解时要消耗水 中氧气,使水中溶解氧下降。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
水中氮、磷等元素过多(水体富营养化)
水华、 赤潮
二氧化硫气态污染物
雾霾
工业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 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

材料力学第9章 强度理论

材料力学第9章 强度理论

由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弹性变形既包括 物体的体积改变,也包括物体的形状改变,所以可推 断,弹性体内所积蓄的变形比能也应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形状改变比能(畸变能) ,一部分是体积改 变比能 。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物体形状的改变及所积蓄的 形状改变比能是和三个主应力的差值有关;而物体体 积的改变及所积蓄的体积改变比能是和三个主应力的 代数和有关。
注意:图示应力状态实际上为弯扭组合加载对 应的应力状态,其相当应力如下:
r 3 2 4 2 [ ] 2 2 [ ] r 4 3
可记住,便于组合变形的强度校核。
例1 对于图示各单元体,试分别按第三强度理论及第四强度理论 求相当应力。
120 MPa 140 MPa
r4
1 2 2 2 [(0 120) ( 120 120) ( 120 0) ] 120MPa 2
140 MPa
(2)单元体(b)
σ1 140MPa
σ 2 110MPa
σ3 0
110 MPa
σr 3 σ1 σ 3 140MPa 1 2 2 2 σr 4 [30 110 ( 140) ] 128MPa 2
1u
1u
E

b
E
1 1 1 2 3 E
1u
1u
E

b
E
1 2 3 b
强度条件为: 1 2 3
b
n
[ ]
实验验证: a) 可解释大理石单压时的纵向裂缝; b) 脆性材料在双向拉伸-压缩应力状态下,且压应 力值超过拉应力值时,该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σ1 94 .72MPa σ 3 5 .28MPa

第9章装配图

第9章装配图

装配图中,可假想沿着两个零件的结合面剖切,这时, 零件的结合面不画剖面线,其他被横向剖切的轴、螺钉 及销的断面要画剖面线
(机工多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九章 装配图
3.假想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表示运动零 件的极限位置或本零部件与相邻 零部件的相互关系时,可用细双 点画线画出该零部件的外形轮廓
4.夸大画法
俯视图主要表达机用虎钳的外形,并通过局 部剖视表达钳口板与固定钳身联接的局部结构
(机工多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九章 装配图
单件画法
3.分析工作原理和零件的装配关系
工作原理
旋转螺杆9,使螺母8带动活动钳身4在水平方向右、左移动,进而夹紧或旋松工件。 机用虎钳的最大夹持厚度为70mm
装配关系
螺母8从固定钳身1下方的空腔装入工字形槽内,再装入螺杆9,用垫圈11、垫圈5及挡圈6和圆锥 销7将螺杆轴向固定;螺钉3将活动钳身4与螺母8连接,最后用螺钉10将两块钳口板2,分别与固定 钳身1、活动钳身4连接
第九章 装配图
2.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在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时,不能简单照搬装配图,而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按照零件图的视图 选择原则重新选定
3.确定零件图上的尺寸
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从零件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来确定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基准, 再根据加工和测量的需要,适当选择一些辅助基准
(机工多3)机械制图教学软件
第九章 装配图
装配图中所有零部件,应 按顺序编写序号,相同的零 部件只编一个序号,一般只 注一次
零件序号应标注在 视图周围,按水平或 竖直方向排列整齐、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 向排列
序号的字号 应比图中尺寸 数字大一号或 大两号
零件序号应填写在指引线 一端的横线上(或圆圈内) ,指引线的另一端应自所指 零件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 在末端画一圆点;若所指部 分内不宜画圆点(零件很薄 或涂黑的剖面)时,可在指 引线一端画箭头指向该部分 的轮廓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解答第9章 2010.9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解答第9章 2010.9

第9章 波动光学9-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中心距离为0.60mm ,紧靠双缝的凸透镜的焦距为2.50m ,屏幕置于焦平面上。

(1)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测得屏上条纹的间距为2.30mm 。

求入射光的波长。

(2)当用波长为480nm 和600nm 的两种光垂直照射时,问它们的第三级明条纹相距多远。

解 (1)杨氏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λd Dx =Δ, 故入射光的波长nm 550m 1050.5Δ7=⨯==-x Ddλ (2)当光线垂直照射时,明纹中心位置 ,2,1,0=±=k k dD x λ1λ和2λ两种光的第三级明纹相距mm 1.50m 1050.1)(331233=⨯=-='--λλdDx x9-2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折射率分别为1.5和1.7的二块透明薄膜覆盖双缝(膜厚相同),则观察到第7级明纹移到了屏幕的中心位置,即原来零级明纹的位置。

已知入射光的波长为500nm ,求透明薄膜的厚度。

解 当厚度为e ,折射率为1n 和2n 的薄膜分别覆盖双缝后,两束相干光到达屏幕上任一位置的光程差为λδ7)()(121122+-=+--+-=r r e n e r e n e r对于屏幕中心位置有12r r =,两束相干光到达屏幕中心位置的光程差为 λδ7)(12=-=e n n 故薄膜厚度nm 5.17m 1075.17512=⨯=-=-n n e λ第零级明纹移动到了第七级明纹的位置 λδ70)()(121122=-=+--+-=r r e n e r e n e r9-3 一束波长为600nm 的光波与一束波长未知的光波同时照射到双缝上(缝间距未知)。

观察到波长已知的光波在屏上的第四级干涉明纹,恰与波长未知光波的第五级干涉暗纹重合。

求未知的波长。

解 屏上明暗纹重合处同时满足双缝干涉的明纹条件11λδk =和暗纹条件2)12(22λδ-=k式中,41=k ,52=k ,故2)152(421λλ-⨯=题9-2图解得nm 5339812==λλ9-4 楔形玻璃片夹角θ=1.0×10-4 rad ,在单色光垂直照射下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测得相邻条纹的间距为0.20cm 。

结构化学课后答案第9章晶体的结构习题解答

结构化学课后答案第9章晶体的结构习题解答

第9章 晶体结构和性质习题解答【9.1】若平面周期性结构系按下列单位并置重复堆砌而成,试画出它们的点阵结构,并指出结构基元。

●●●●●●●●●●●●●●●●●●●●○○○○○○○○○○○○○○○○○○○○○○○○○○○○○○○○○○○○○○○解:用虚线画出点阵结构如下图,各结构基元中圈和黑点数如下表:1234567○○○○○○○○○○○○○○○○○○○○○○○○○○○○○○○○○○○○○○○●●●●●●●●●●●●●●●●●●●●图序号 1 2 3 4 5 6 7 结构基元数 1 1 1 1 1 1 1 黑点数 1 1 1 1 0 2 4 圈数1112313【评注】 从实际周期性结构中抽取出点阵的关键是理解点阵的含义,即抽取的点按连接其中任意两点的向量平移后必须能够复原。

如果不考虑格子单位的对称性,任何点阵均可划出素单位来,且素单位的形状并不是唯一的,但面积是确定不变的。

如果考虑到格子单位的对称形,必须选取正当单位,即在对称性尽量高的前提下,选取含点阵点数目尽量少的单位,也即保持格子形状不变的条件下,格子中点阵点数目要尽量少。

例如,对2号图像,如果原图是正方形,对应的正当格子单位应该与原图等价(并非现在的矩形素格子),此时结构基元包含两个黑点与两个圆圈。

【9.2】有一AB 型晶体,晶胞中A 和B 的坐标参数分别为(0,0,0)和(12,12,12)。

指明该晶体的空间点阵型式和结构基元。

解:晶胞中只有一个A 和一个B ,因此不论该晶体属于哪一个晶系,只能是简单点阵,结构基元为一个AB 。

【9.3】已知金刚石立方晶胞的晶胞参数a =356.7pm 。

请写出其中碳原子的分数坐标,并计算C —C 键的键长和晶胞密度。

解:金刚石立方晶胞中包含8个碳原子,其分数坐标为:(0,0,0),1(2,12,0),(12,0,1)2,(0,12,1)2,(14,14,1)4,3(4,34,1)4,(34,14,3)4,(14,34,3)4(0,0,0)与(14,14,14)两个原子间的距离即为C -C 键长,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C-C 356.7154.4pm r ====密度-13-10323-1812.0g mol 3.51 g cm (356.710cm)(6.022 10mol )A ZM D N V -⨯⋅==⋅⨯⨯⨯ 【9.4】立方晶系金属钨的粉末衍射线指标如下:110,200,211,220,310,222,321,400。

工程热力学经典例题-第九章_secret

工程热力学经典例题-第九章_secret

9.2 典型题精解例题9-1 空气为53111110Pa,50C,0.032m ,p t V =⨯=︒=进入压气机按多变过程压缩至5322110Pa,0.0021m p V =⨯=。

试求:(1)多变指数;(2)压气机的耗功;(3)压缩终了空气温度;(4)压缩过程中传出的热量。

解 (1)多变指数2112()n p V p V = 211231lnln 1 1.27240.032ln ln 0.0021p p n V V === (2)压气机的耗功t 1122[]1nW p V p V n =-- 53531.2724[110Pa 0.032m 3210Pa 0.0021m ]0.272416.44kJ=⨯⨯-⨯⨯=-(3)压缩终温5(1)/0.2724/1.2724221513210Pa ()(50273)()677.6K 110Pan n p T T K p -⨯==+=⨯ (4)压缩过程传热量t 21t ()p Q H W mc T T W =∆+=-+53211g 1110Pa 0.032m 3.55210kg 287J/(kg K)323KpV m R T -⨯⨯===⨯⋅⨯于是233.55210kg 1004J/(kg K)(677.6323)K 16.4410J Q -=⨯⨯⋅--⨯=3.80kJ例题9-2 压气机中气体压缩后的温度不宜过高,取极限值为150C ︒,吸入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为110.1MPa,20C p t ==︒。

若压气机缸套中流过465kg/h 的冷却水,在汽缸套中的水温升高14C ︒。

求在单级压气机中压缩3250m /h 进气状态下空气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及压气机必需的功率。

解法1(1)压气机的产气量为631g 10.110Pa 250m /h297.3kg/h 287J/(kg K)293KV m p q q R T ⨯⨯===⋅⨯(2)求多变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 根据能量守恒有 2g a s h oQ Q =- 即 22221,h o h o h o ()m n m q c T T q c t -=-∆222,h o h o h o 21465kg/h 4187J/(kg K)14K()297.3kg/h (150-20)Km n m q c t c q T T -∆-⨯⋅⨯==-⨯702.5J /(k g K=-⋅ 又因 g 5112n V n k n k c c R n n --==-- 即 1.45702.5J/(kg K)287J/(kg K)12n n --⋅=⨯⨯⋅- 解得 n=1.20(3)求压气机的终压/(1)6 1.20/0.202211423K ()0.110()293Kn n T p p T -==⨯⨯60.90510P a 0.905M P a=⨯=(4)求压气机的耗功.t g 12 1.201()297.3kg/h h/s 10.203600m n W q R T T n =-=⨯⨯-3287J /(k g K )(293423)K18.4510W 18.45k W⨯⋅⨯-=-⨯=-解法2在求得压气机产气量m q 后,再求压气机的耗功量为2222t h o ,h o h o h o 21()m m p W Q H Q H q c t q c T T =-∆=--∆=-∆--31465k g /h h /s 4187J /(k g K )14K36001297J/h h/s 1004J/(kg K)(15020)K 360018.341018.34kWW =-⨯⨯⋅⨯-⨯⨯⋅-=-⨯=- 由 t g 12()1m nW q R T T n =--可求得多变指数为 g 12t1()1m n q R T T W =--311297.3kg/h h/s 287J/(kg K)(20-150)K36001-18.3410W1.20=⨯⨯⋅⋅-⋅= 压气机的终压为 /(1)2211()0.905MPan n T p p T -== 讨论本例题提到压气机排气温度的极限值。

第9章 多媒体通信系统

第9章 多媒体通信系统
硬件配置高,运算速度快,传输速率高,存储量大,硬 盘读取速度快
音频处理硬件:用于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把话筒、 录音机、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 压缩等处理,也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的声 音信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后用音箱播放 出来,或者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
视频信息处理硬件:用来支持视频信号的输入与输出
49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在媒体网关控制器和媒体网关之间传递信息常用协议mgcp协议mediagatewaycontrolprotocolmegacomgcp的扩展可以用于包括atm等在内的更广泛网络环境50sip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连互通13与h323系统的互连网关主要完成媒体流和信令转换首先完成地址解析和映射不仅要识别地址类型而且还要根据地址映射的规则将其变换为相应的对方地址类在进行sip和h323协议媒体流的转换时既要完成sip网络侧和h323网络侧的语音数据和视频编码算法映射又要协商主被叫所使用的端口地址ip地址是否使用回声控制等
H.245协议用于控制各种信道(如语音、视频和数据信道) 的使用和性能,完成终端之间通信能力的协商、初始通信、 逻辑信道建立、通信结束等功能。
9.1. 1媒体和多媒体(1/4)
媒体
定义 表示、传播和存储信息的载体
分类 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 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 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 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 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
在多媒体系统中,媒体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即以 时空同步的方式存在;而在多种媒体系统中,媒 体与媒体之间可以是孤立的,相互间毫无关系的。 例如:因特网的Web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声音、文 本和图像的服务,但它们之间不存在同步机制, 是一种典型的多种媒体服务方式

第9 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复习思考题

第9 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复习思考题

第9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飞机以1s m 200-⋅=v 的速度水平飞行,机翼两端相距离m 30=l ,两端这间可当作连续导体。

已知飞机所在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T 1025-⨯。

机翼两端电势差U 为0.12V 。

2.当穿过一个闭合导体回路所包围的面积内的 磁通量 发生变化时,在导体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3.用导线制造成一半径为m 10.0=r 的闭合圆形线圈,其电阻Ω=10R ,均匀磁场B 垂直于线圈平面。

欲使电路有一稳定的感应电流A 01.0=I ,B 的变化率应为__3.18T/s_____________。

4.楞次定律:感生电流的磁场所产生的磁通量总是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5.如果导体不是闭合的,即使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但在导体的两端产生_感应电动势____。

6.楞次定律是 能量守恒和转换 _定律在电磁现象领域中的表现。

二、单选题1.感生电场是 。

(A )由电荷激发,是无源场; (B )由电荷激发,是有源场;(C )由变化的磁场激发,是无源场; (D )由变化的磁场激发,是有源场。

2.关于感应电动势的正确说法是: 。

(A )导体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感应通量成正比;(B )当导体回路所构成的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平移导体回路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C )只要导体回路所在处的磁场发生变化,回路中一定产生感应电动势;(D )将导体回路改为绝缘体环,通过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环中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动势。

3.交流发电机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A )电磁感应; B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C )奥斯特实验; (D )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4.将形状完全相同的铜环和木环静止放置,并使通过两环面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相等,则不计自感时, 。

(A )铜环中有感应电动势,木环中无感应电动势(B )铜环中感应电动势大,木环中感应电动势小(C )铜环中感应电动势小,木环中感应电动势大(D )两环中感应电动势相等。

(完整版)第9章方差分析思考与练习带答案

(完整版)第9章方差分析思考与练习带答案

第九章方差分析第九章方差分析【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条件是什么?2. 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各表示什么含义?SS SS SS、、总组间组内3. 什么是交互效应?请举例说明。

4. 重复测量资料具有何种特点?5. 为什么总的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拒绝原假设时,若想进一步了解两两之间的差别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二、最佳选择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为A. 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 误差均方必然小于组间均方C. 总变异及其自由度按设计可以分解成几种不同来源D. 组内方差显著大于组间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组间方差显著大于组内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E.第九章 方差分析3.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下列式子正确的是4. 总的方差分析结果有P<0.05,则结论应为A. 各样本均数全相等B.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C.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D. 各总体均数全不相等E.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5. 对有k 个处理组,b 个随机区组的资料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其误差的自由度为A. kb k b --B. 1kb k b ---C. 2kb k b ---D. 1kb k b --+E. 2kb k b --+6. 2×2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可分解为A. MS MS MS =+B A 总B. MS MS MS =+B 总误差C. SS SS SS =+B 总误差D. SS SS SS SS =++B A 总误差E. SS SS SS SS SS =+++B A A B 总误差7.观察6只狗服药后不同时间点(2小时、4小时、8小时和24小时)血药浓度的变化,本试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A. 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第九章方差分析B.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C.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D.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E. 两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8. 某研究者在4种不同温度下分别独立地重复10次试验,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数据40个,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其组间自由度是A.39B.36C.26D.9E.39.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五个总体均数得,若需进一步了解其中一P0.05个对照组和其它四个试验组总体均数有无差异,可选用的检验方法是A. Z检验B. t检验C. Dunnett–t检验D. SNK–q检验E. Levene检验三、综合分析题1. 某医生研究不同方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将36名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给予一般疗法、一般疗法+药物A低剂量,一般疗法+药物A 高剂量三种处理,测量一个月后患者红细胞的升高数(102/L),结果如表9-1所示。

第九章:特殊土地基

第九章:特殊土地基

大于17,多在22~35之间,膨胀土的天然含水量接近或略 小于塑限,液性指数小于0,土的压缩性比较小。 裂隙特征:土中裂隙较发育,有竖向,斜交和水平三种。 距地表1~2m内,常有竖向裂隙,裂隙面呈油脂或腊状光 泽。旱季时,地表出现裂隙,雨季时闭合。
• 膨胀土的危害 建筑物的破坏开裂具有地区性特点,开裂随气候变化呈 反复变化的特征。以低层,轻型结构为主。因这类结构重 量轻,整体性差,基础浅,易受外界的影响; ❖ 房屋在垂直与水平方向都受弯曲和扭曲,容易出现对称 或不对称的八字性或X字型裂缝。外纵墙基础由于地基的 不均匀沉降,易受到纵向切力和侧向水平推力作用而产生 位移和水平裂缝; 引起边坡失稳,坡地上的建筑物容易受损; 膨胀土的胀缩特性也会引起路基,桥梁基础,堤防,涵 洞及上部结构的破坏。
δs
0.015
ps
p
h
• 湿陷类型的划分 计算自重湿陷量Δzs
建筑场地的湿陷类型,按自重湿陷量判断。现场实测 自重湿陷量可利用试坑浸水试验得到。试坑边长不小于 10m,并大于湿陷土层的厚度。该方法比较符合实际,但 实际上限于现场条件(如水源,工期等)而较难于实施, 在一般建筑物中可按计算自重湿陷量进行划分湿陷类型。
当实测自重湿陷量Δ’zs或计算自重湿陷量Δzs>70mm—自 重湿陷性黄土地区。
• 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黄土地基湿陷等级划分应能表达黄土湿陷对工程的危 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黄土的湿陷等级按基底下 各土层累计的总湿陷量Δs和计算自重湿陷量Δzs按p.315表92进行划分,总湿陷量Δs的计算公式如下:
•自重湿陷系数δzs 用于划分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同样可以
利用室内压缩试验的方法测定,测定时的压力为自天然地 面算起至该土层顶面为止的上覆土层的饱和自重压力:

第9章—快滤池

第9章—快滤池
用的要求。 • 常用过滤设备:快滤池。
7
(二)过滤过程 分为过滤和反洗两个过程。
1、过滤
废水
• 过滤过程是废水由 上到下通过一定厚 度的由一定粒度的 粒状介质组成的床 层,由于粒状介质 之间存在大小不同 的孔隙,废水中的 悬浮物被这些孔隙 截留而除去。
滤料
过滤水
8
2、反冲洗
• 到一定程度时过滤 不能进行,需要进 行反洗。反洗是通 过上升水流的作用 使滤料呈悬浮状态, 滤料间的孔隙变大, 污染物随水流带走, 反洗完成后再进行 过滤。所以过滤过 程是间断进行的。
不同废水适用的粒径分布不同,以下的适用化学沉 淀后的废水过滤。
1、石英砂层 厚度为0.7-0.8m,各种粒径含量如下:
粒径(mm) 含量% 粒径(mm) 含量% 粒径(mm)
0.25~0.5 10~15 0.5~0.8 70~75 0.8~1.2
2、垫层 厚度为0.7m,各种粒径分布如下:
含量% 15~20
36
2、配水管设计参数
1)主管进口流速:1~1.5 m/s; 2)支管进口流速:1.5~2.5 m/s; 3)支管间距:200~300 mm; 4)支管直径:75~100 mm; 5)配水孔径:9~12 mm; 6)配水孔距:75~300 mm; 7)配水孔总面积:池面积的0.2~0.5%。
37
(五)反冲系统的设计 1、冲洗强度
46
3)跑砂和漏砂 如果冲洗强度过大或滤料级配不当,
反冲洗会冲走大量细滤料。如果冲洗水 分布不匀,垫料层可能发生平移,进一 步促使布水不匀,最后局部垫料层被冲 走淘空,过滤时,滤料通过这些部位的 配水系统漏失到清水池中。 解决方法:
检查配水系统,调整冲洗强度。

第9章颜色科学

第9章颜色科学

HSV模型
对应于圆柱坐标系的一个圆锥形子集
V 白
色浓
纯色
绿(1(60°) 红(0°) 品红(120°)

色相 色深
蓝(240°)
H 黑 图8-15 色相、色浓和色深之间的关系
O S
图8-16 HSV颜色模型示意图
色彩设计 (4/4)

数字图像颜色类型
真彩色(True-color)

“在人眼视网膜上存在着响应红-绿、黄-蓝、白-黑 的三种光接受器,所有的颜色特性都由这些光接受 器的响应量的比例来表示”
颜色的基本知识(6/6)

特点
基于经验事实提出 都有心理实验和显微光谱-电生理学测定结果作依据


Young -Helmholtz的三原色学说
缺点是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

直接用R、G、B值来决定像素的颜色值 把整个像素值作为查找表的索引地址进行查找变换 对R、G、B分量分别单独作为查找表的索引地址进 行查找变换
伪彩色(Pseudo-color)

调配色(Direct-color)

颜色再现与色彩管理 (1/10)

颜色再现的五个层次(Hunt & Fairchild)
0.018 V 1.0 0.0 V 0.018
V R7 0 9 , G 7 0 9 , B7 0 9 09 , G7 0 9 , B7 09 V R7
R8bit 255 R709 G8bit 255 G709 B8bit 255 B709


电视信号的标准 NTSC制式——正交平衡调幅制
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 西德、英国等一些西欧国家,新加坡、中国大陆及香港,澳大利亚、新西 兰等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竞赛教程 第9章 光形态建成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竞赛教程 第9章 光形态建成

第九章光形态建成●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一个高能反应。

直接影响:主要通过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是一个低能反应。

光在此主要起信号作用。

●自然光的光谱一、光形态建成的概念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

为光的低能反应。

光在此起信号作用。

信号的性质与光的波长有关。

植物体通过不同的光受体感受不同性质的光信号。

二、光形态建成的主要方面光信号的感受—信号转导—反应(1)蓝紫光对植物的生长特别是对茎的伸长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因此生长在黑暗中的幼苗为黄化苗。

光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与其对生长素的破坏有关。

(2)蓝紫光在植物的向光性中起作用。

(3)光(实质是红光)通过光敏色素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过程。

如:需光种子的萌发;叶的分化和扩大;小叶运动;光周期与花诱导;花色素形成;质体(包括叶绿体)的形成;叶绿素的合成;休眠芽的萌发;叶脱落等。

三、光信号受体光敏色素、隐花色素、向光素/UV-A、UV-B受体等。

(一)光敏色素1. 光敏色素的发现及其结构光敏色素的概念和分子结构:光敏色素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的一种光受体。

该受体为具有两个光转换形式的单一色素。

其交替接受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可发生存在形式的可逆转换,并通过这种转换来控制光形态建成。

光敏色素的分子结构:光敏色素的单体由一个生色团(发色团,chromophore)及一个脱辅基蛋白(apoprotein)组成,其中前者分子量约为612 KD,后者约为120 KD。

光敏色素生色团由排列成直链的四个吡咯环组成,因此具共轭电子系统,可受光激发。

其稳定型结构为红光吸收型(Pr),Pr吸收红光后则转变为远红光吸收型(Pfr),而Pfr吸收远红光后又可变为Pr。

其中,Pfr为生理活化型,Pr为生理钝化型。

光敏色素的脱辅基蛋白:现已知燕麦胚芽鞘脱辅基蛋白的分子量为124 KD,其一级结构含1128个氨基酸,其中含酸性和碱性氨基酸较多,因此带较多负电荷。

第9章_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测试题)

第9章_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测试题)

第9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报表是一种( )。

A.内部管理会计报表B.对外财务会计报告C.静态报表D.汇总报表2.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和内容等,由( )。

A.政府有关部门规定B.国家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C.银行等债权人规定D.企业自行决定3.下列报表中,不包括在成本报表中的有( )。

A.产品生产成本表B.制造费用明细表C.期间费用明细表D.资产负债表4.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依据主要是()。

A.产品生产成本表B.产品成本明细账C.费用明细表D.资产负债表5.编制成本报表是因为( )。

A.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B.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C.社会中介机构的要求D.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要求6.某产品本年计划单位成本与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的差异,除以其本年计划单位成本,等于该产品( )。

A.计划成本降低额B.实际成本降低额C.与计划比较的成本降低率D.实际成本降低率7.某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与其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的差额,除以其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等于该产品( )。

A.计划成本降低率B.与计划比较的成本降低率C.实际成本降低率D.没有经济意义8.生产的产品数量发生变动,( )。

A.只影响产品成本降低额B.只影响产品成本降低率C.不会影响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D.会影响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二、多项选择题1.设置成本报表,应当( )。

A.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B.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C.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D.报表指标具有实用性,报表内容具有针对性2.按成本项目编制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一般包括( )等部分。

A.本期生产费用总额B.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期初余额C.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期末余额D.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总额。

3.按产品品种编制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一般包括( ) 等指标。

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C.本月总成本D.本年累计总成本4.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应当反映该主要产品的(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0]=R[i];
//设置查找监视哨并保存待插入记录R[i]值
j=i-1;
while(R[j].key>R[0].key)
{ /*将关键字值大于R[i].key(即此时的R[0].key)
的所有R[j](j=i-1,i-2,…)顺序后移一个记录位置*/
R[j+1]=R[j];
j--;
}
R[j+1]=R[0]; //将R[i](也即此时的R[0])插入到应插入的位置上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关键字项 OtherType data; //其他数据项 }RecordType; //记录类型
第9章 排 序
9.2 插 入 排 序
9.2.1 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是一种最简单的排序方法,其做法是:在插
入第i个记录R[i]时,R[1]、R[2]、…、R[i-1]已经排好序,这时 将待插入记录R[i]的关键字R[i].key由后向前依次与关键字R[i1].key、R[i-2] .key、…、R[1].key进行比较,从而找到R[i]应该 插入的位置j,并且由后向前依次将R[i-1]、R[i-2]、…、R[j+1]、 R[j]顺序后移一个位置(这样移动可保证每个被移动的记录信息 不被破坏),然后将R[i]放入到刚刚让出其位置的原R[j]处。这 种插入使得前i个位置上的所有记录R[1]、R[2]、…、R[i]继续 保持有序。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如下:
R[2], …, R[i-1]}和无序序列{R[i], R[i+1], …, R[n]}。并且,排 序的基本操作是向有序列R[1]~R[i-1]中插入一个R[i]。由于在 有序序列中插入,我们当然可以采用折半查找来确定R[i]在有 序序列R[1]~R[i-1]中应插入的位置,从而减少查找的次数。 实现这种方法的排序称为折半插入的排序。折半插入排序算法 如下:
第9章 排 序
图9-1 直接插入排序过程示意图
第9章 排 序
从空间效率上看,直接插入排序仅使用了R[0]一个辅助 单元,故空间复杂度为O(1)。从时间效率上看,直接插入排 序算法由双重循环组成,外层的for循环进行了n-1趟(向有序 表中插入第2到第n个记录);内层while循环用于确定待插入 记录的具体插入位置并在保证有序情况下空出插入的位置, 其主要操作是进行关键字的比较和记录的后移。而比较次数 和后移次数则取决于待排序列中各记录关键字的初始序列, 可分三种情况讨论:
简单评判一种排序方法的好坏是困难的,这是因为在不同情 况下排序算法的好坏是不一样的。评价排序方法好坏的标准主要 有两条:一是算法执行所需的时间;二是算法执行中所需的辅助 空间。由于排序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运算,故算法执行所需的时间 是衡量排序方法好坏的重要标志。
在介绍排序方法之前,我们先定义记录的存储结构及类型如 下:
每一种内排序均可以在不同的存储结构上实现。通常待 排序的记录有三种存储结构:
(1) 以一维数组作为存储结构:排序过程是对记录本身 进行物理重排,即通过比较和判断,把记录移到合适的位置 上。
第9章 排 序
(2) 以链表作为存储结构:排序过程中无需移动记录, 只要修改指针即可。通常把这类排序称为表排序。
}
}
第9章 排 序
算法中,R[1]~R[i-1]是有序表,R[i]~R[n]是无序表。i总是指向无 序表中的第一个元素位置,而该元素(即R[i])就是本趟要插入到有序表 中的元素。外层for 循环i从2变化到n是因为仅有一个记录的表是有序的 (即初始时有序表为R[1],无序表为R[2]~R[n]),因此,是从R[2]开始直 到R[n]逐个向有序表中进行插入操作的。也即,外层for 循环共执行了n1趟。内层while循环开始前j总是指向有序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位置(即 R[i-1]),然后通过“j--”操作由后向前在有序表R[1]~R[i-1]中寻找R[i]应 该插入的位置,并在查找的同时将关键字大于R[i]关键字的所有记录都 顺序后移一个记录位置。外层for 循环每一趟插入结束时,有序表已变 为R[1]~R[i],无序表则变为R[i+1]~R[n]。这时,外层for循环的“i++” 又使i指向缩小后的无序表新的第一个元素位置。这样,经过n-1趟插入 排序后,有序表变为R[1]~R[n],无序表则变为空,即此时n个记录已按 关键字有序,插入排序结束。
第9章 排 序
(1) 最好情况:待排序列已按关键字有序,每趟只需1次 比较和0次移动。即:
总比较次数 = 趟数 = n-1次 总移动次数 = 0次
第9章 排 序
(2) 最坏情况:待排序列已按关键字有序,但为逆序。 这时每趟都需要将待插入记录插入到有序序列的第一个记录 位置,即第i趟操作要将记录R[i]插入到原R[1]的位置,这需 要同前面的i个记录(包括监视哨R[0])进行i次关键字的比较, 移动记录的次数(包括将R[i-1]~R[1]移至R[i]~R[2],以及 初始的R[i]赋给R[0],和移动结束时的R[0]赋给R[j+1])为i + 1次。即:
第9章 排 序
第9章 排 序
9.1 排序的基本概念 9.2 插入排序 9.3 交换排序 9.4 选择排序 9.5 归并排序 9.6 基数排序 *9.7 外排序简介 9.8 各种内排序方法的比较
第9章 排 序
9.1 排序的基本概念
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其功能是 按照记录集合中每个记录的关键字之间所存在的递增或递减 关系将该集合中的记录次序重新排列。排序的主要目的是方 便查找,如有序表的折半查找,并且二叉排序树、B树和B+ 树的构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排序过程。
图9-1给出了直接插入排序的排序过程。在图9-1中,i从 2变化到n(n=8),同时i-1也表示插入的次数(即排序的趟数), 方括号“[ ]”中的记录序列为有序表,方括号“[ ]”之外的记 录序列为无序表。由图9-1也可看出:排序前48在48之后, 排序后48仍在48之后。故直接插入排序为稳定的排序方法。
第9章 排 序 图9-2 希尔排序过程示意图
第9章 排 序
希尔排序算法如下:
void ShellInsert(RecordType R[],int n,int d) //希尔排序
{ //对R[1]~R[n]中的记录进行希尔排序,d为增量(步长)因子
int i,j;
for(i=d+1;i<=n;i++)
(3) 采用辅助表排序:有的排序方法难以在链表上实现 却又要避免排序过程中的记录移动,这时就可为待排序记录 建立一个辅助表来完成排序。例如,由记录的关键字和指向 记录的指针所组成的索引表。这样,排序过程中只需对这个 辅助表的表项进行物理重排即可。也即,只移动辅助表项而 不移动记录本身。
第9章 排 序
printf(“\n输入增量因子的个数:\n”);
总比较次数 n i 1(n 2)(n1) i2 2
总移动次数 n (i1) 1(n 4)(n1)
i2
2
第9章 排 序
(3) 平均情况:可取(1)和(2)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平均值, 即约为 n2 。因此,直接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4
第9章 排 序
9.2.2 折半插入排序 在直接插入排序中,记录集合被分为有序序列集合{R[1],
位置*/
R[j+d]= R[0];//将原R[i]也即此时的R[0]插入到应该插入 的位置
} } void ShellSort(RecordType R[], int n) {//按递增序列d[0]、d[1]、…、d[t-1]对顺序表R[1]~R[n]做希 尔排序
int d[10],t,k;
第9章 排 序
void B_InsertSort(RecordType R[],int n)
{
//对n个记录序列R[1]~R[n]进行折半插入排序
int i,j,low,high,mid;
第9章 排 序
for(i=2;i<=n;i++)
//进行n-1趟排序
{
R[0]=R[i]; //设置查找监视哨并保存待插入记录R[i]的值
第9章 排 序
9.2.3 希尔(Shell)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简单并且有这样两个特点: (1) 在n值(待排记录的个数)较小的时候效率较高。 (2) 在n值较大时,若待排序列中记录按关键字基本有序
则效率仍然较高,其时间效率可提高到O(n)。
第9章 排 序
希尔排序又称“缩小增量排序”,它是根据直接插入排序 的这两个特点而改进的分组插入方法。也即,先将整个待排序 列中的记录按给定的下标增量进行分组,并对每个组内的记录 采用直接插入法排序(由于初始时组内记录较少而排序效率高), 然后减少下标增量,即使每组包含的记录增多,再继续对每组 组内的记录采用直接插入法排序。依次类推,当下标增量减少 到1时,整个待排序记录序列已成为一组,但由于此前所做的 直接插入排序工作,整个待排序记录序列已经基本有序,此时 满足直接插入排序方法的第(2)个特点。因此,对全体待排序 记录再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即完成排序工作且效率较高。图 9-2给出了希尔排序过程的示意图,所取增量顺序依次为d=5、 d=3和d=1。
low=1,high=i-1;
//设置初始查找区间
while(low<=high) //寻找插入的位置
{
mid=(low+high)/2;
if(R[0].key>R[mid].key)
low=mid+1;
//插入位置在右半区
else
high=mid-1;
//插入位置在左半区
}
第9章 排 序
for(j=i-1;j>=high+1;j--) //high+1为插入位置,将R[i-1],R[i-2],…,R[high+1]顺序 后移一个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