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3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新文化运动 (3)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第三篇章
三、新文化运动内容
任务:快速浏览课本,自主学习 方式:抢答 提示:内容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 迅:“吃人的礼教。” 吴虞:“打倒孔家店”
思考:为什么新 文化运动把批判 的矛头直指儒家 传统道德?
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情景剧:第三幕
• 1917年,二哥陈文从俄国学 成归来,看到三弟如此出息 很是欣慰,便向他介绍了一 些新的思想。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最早向中国人颂扬十 月革命,介绍马克思 主义的人
——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伯夷列传》
情景剧:第情三幕景剧:第二幕
大哥陈新已到婚配年龄,有一次他 看到一则
征婚启事,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陈新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 回家了,回家一看,大哥差点就晕 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大哥: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实际: 乌黑,头发无, 麻子, 脚不大周正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第四篇章 四、新文化运动影响
情景剧:完结篇
材料一: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陈父的思想也开明了许多, 不再包办儿孙的婚姻,允许恋爱自由、家庭生活中也 开始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人们不再局限于孔子之术, 出现了许多新式的思想。 材料二: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 究专号”,陈化等大学生纷纷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洋务运动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教案 岳麓版 必修3
新文化运动本课教材主要讲解辛亥革命失败后,先进中国人仍在探索使国家走向富强之路的途径,但旧的思想观念仍在阻碍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于是有识之士掀起新文化运动,力图使国人思想再度解放。
这也意味着进步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向更深层次发展,即由学器物、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关于新文化运动,本节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与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在教学中,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从思想和文学两个方面掌握“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要明确其性质、进步性和局限性它促使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启迪人们更迫切地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为_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有力推动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9.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表现在:它局限在__________圈子里,没有普及到________中去,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缺憾。
存一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2.积极作用: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促进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并汇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对旧文化的勇敢挑战,不仅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而且启迪人们更迫切地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仅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里,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脱离实际等缺憾,不能正确解决批判与继承问题。
识分子的圈子里,所以新文化运动没有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没有和政治运动紧密结合,这就减少了它的实际效果。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下面由店铺为你介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众所周知,历史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产生的。
而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变革,几乎可以用万做单位来计算。
而在外国列强强迫性的打开中国大门之后,我国的变革更为多样。
新文化运动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据了解,当时的中国,人们急切的想要摆脱落后的局面,于是寻求各种方式效仿国外的先进国家,在文化上也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
各位民主人士,提出了提倡民主,反对专治的口号。
意外改变我国专制落后的场面,向发达国家靠拢,解放人们的思想,向民主社会前进。
另外还有人提出,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对鬼神之事有着特别的情结。
每逢过年过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甚至有人生了病也不去看医生,而是一味求神拜佛。
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加深,对迷信也有了一定的克制。
还有人提出要提倡新的道德观念,反对原来旧有的道德观念。
在婚事和葬礼等大型的事务上,也追求一切从简,不追求铺张浪费,大操大办。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其中比较受争议的便是反对文言文,要求使用白话文。
虽然得到较多的专家和学者的赞同,但是也不乏社会各界的反对之声。
以上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15年,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动了一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运动。
胡适、鲁迅、陈独秀这些都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文人作家,代表着一个国家最新潮而具有生命力的思想。
所以,从新文化运动的发动人上,就可以看出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上的较量,是解放思想,拯救灵魂的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演变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十世纪初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救过强国之根本是改造国民性,因此决心发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要把更多人从蒙昧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
《新青年》的创立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先进观念首先在文学领域掀起了改革的风潮,并随之蔓延到各个领域,以燎原之势冲击着封建主义。
新文化运动主要围绕着“四提倡和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新文化运动开始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
不仅培养了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彻底的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国民从五千年的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使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从而使中国有了脱离封建思想、勇于改革的新一代!此外,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促成了五四青年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对众多有志之士造成了启发,并改造了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
最后,新文化运动为文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推广了白话文、促成了一批优秀报刊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文学的弊端,对不少文学社团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它对近代的中国,对各个社会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孕育了新中国的希望。
八年级新文化运动3
★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与组织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吴虞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提倡新道德 B.提倡新文学 C.提倡民主科学 D.文化平民化
★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倡用白话写文章的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 了( )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与愚昧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马克思主义 思想广泛传 播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先锋人物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 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但是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和绝对 肯定的偏向。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阜南县张寨镇中心学校欢迎您
谢谢观赏 欢迎指导
阜南县张寨镇中心学校 王金成 QQ:908863712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课堂练习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 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 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 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新文化运动简介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文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文 五四运动前后 化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前, 化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前,是先 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的旨 在打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旧民主主 在打破封建思想束缚的旧民主主 义性质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 义性质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 成为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在科 学和文学艺术领域中反帝反封建 新民主主义性质文化运动。 的新民主主义性质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
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
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教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和背景;2.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掌握新文化运动中知名人物及其思想。
教学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和影响;2.新文化运动中知名人物及其思想。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2.如何掌握新文化运动中知名人物及其思想。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让学生先行阅读教材《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十二课“新文化运动” 部分,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和影响;明确新文化运动中的知名人物及其思想。
重点解析1.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和影响新文化运动起源于五四运动后,反对传统文化和儒家道统,倡导现代科学、民主主义、个人自由和人格解放。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推崇现代思想和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对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接纳和吸收。
新文化运动在学术领域、文学领域、艺术领域和革命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中知名人物及其思想① 鲁迅:倡导以自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反映真实生活,批判现实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他的代表作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② 陈独秀:主张推崇科学、民主和君主立宪制度,反对传统的封建文化和古代文明。
他的代表作包括《我的驳斥》、《中国文化要义》等。
③ 胡适:主张注重科学和知识,推崇“实用主义”和“民主主义”,提倡自由思想和个人自由。
他的代表作包括《胡适文选》等。
练习驱动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思想?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领域?3.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起因和影响,掌握新文化运动中的知名人物及其思想,能够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文化运动》教案精品(2022版) (3)
《新文化运动》教案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学过程➷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剧烈的思想冲突。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学生讨论后答复:省略教师归纳总结: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开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根本要素?学生答复: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动的认识?学生答复:省略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翻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4.教师展示材料:“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开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根底,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学生讨论后答复:省略教师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上第十二课《新文化运动》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第一次是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提倡西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2)第二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3)第三次是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它以宣传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2、近代化的探索分几个阶段?性质是什么?口号是什么?什么特点?
(2)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洋务运动为代表。
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自强、求富。
)
(2)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以戊戌变法(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三民主义)为代表。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民主、科学)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意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民主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
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在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一批接受过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人的带领下顺利而有序地进行着。
考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就可以发现,新文化运动的发动并非偶然,它是有道理有基础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兴起的一个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使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然。
3、2新文化运动
反对复辟专制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二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 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 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 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 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 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 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政治 经济
中华民国建立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袁世凯妄图 复辟帝制
请思考: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鲁, “思想自由”、 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迅“兼容并包”办学方
“无论何种胡学派,苟 针的实质是什么?
其言之成理适,持李大之有
效 也陈 独 秀听,辜他…鸿们即自使铭由彼蔡 元 培发此钊展相。反”, 鼓发励展各,让科新学观思想点去自由抢 占封建思想的阵地。
原名《宽容》 现名《北大钟声》
国
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己任
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统
威武不能屈”
文
天人和谐、“民本”与“德
化 的
治” 、 尊老爱幼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精 糟粕:纲常礼教
华
“存天理、灭人欲”
与
“三从四德”
糟
“八股取士”
粕
迷信思想、奴才意识
课堂小结
材料二: “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
才能避免“中毒”
------钱玄同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说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 局限?
人教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
9 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期新文 c 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
拓展提升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先进中国人 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形成多种 进步潮流并存的局面。 • 请回答:
-----------1919 前期 发展 1915-----------1917 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民主 科学
社会主义
陈独秀等
《 新 青 年 》 资产阶级激进民 主主义者
李大钊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五 四 运 动
思维 讨论:参照上图,依次评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拓展4
封建统治思想
《布尔什维主义的 胜利》
拓展 (19151 年前社会状况 ) 同
1912-1918 2300万 79家 “尊崇孔圣”,“务以孔子之言为旨
根本原因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直接原因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政治方面: 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 加紧侵略中国
阶
级: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新文化运动
(材料分析课)
背 景 前 期 发 展 评 价
新文化运动是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传统中的腐朽的束缚 压迫人的意识形态,不反怎么得了?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化繁荣期。 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 鲁迅的小说,梁启超、胡迁等人的著作,那不正是 “传传的创造性转化”吗?个别人的偏颇言论,任何 时候都有,据此断定和否定全面情况,未免以偏概全。
要点分析
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比较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3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认识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以及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学习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规律。
但是,新文化运动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历史观念较多,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背后的历史规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案例分析;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呈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情况。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
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所说的“民主”,这要是指法兰西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所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就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提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口号。
《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有具体一例可观:就文学方面,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不主义:一曰:不作言之无物的文字;二曰:不作无病呻吟的文字;三曰:不用典;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不用套语烂调;六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七曰:不模仿古人;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他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
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主要成就。
第一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1919年-1949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起点,它催生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和文学理论。
在这个阶段,主要成就包括:1. 五四文学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传统和追求现代化的浪潮,吸引了大量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参与。
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和背离传统的白话文体的创作。
这些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学理论的兴起: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学理论,如陈独秀的白话文运动和鲁迅的文学观。
这些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思潮,并为后来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时期(1949年-197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官方鼓励文学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在这个阶段,主要成就包括: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倡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指导的文学创作,要求作家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道德风貌。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巴金的《家》和钱钟书的《围城》等。
2. 文学与政治的交融:在这一阶段,文学与政治密切相关,文学作品被用于塑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宣传党的政策。
这种交融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时期至今(1979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学也开始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在这个阶段,主要成就包括:1. 长篇小说的崛起:改革开放后,长篇小说开始兴起,作家们开始表达更加个人化的声音和关注当代社会问题。
代表作品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余华的《活着》等。
2. 女性文学的崛起:女性作家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她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探索女性身份和在社会中的地位。
代表作品包括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3. 非虚构文学的兴起:非虚构文学开始受到关注,作家们通过记录真实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问题来呈现真实的生活。
3.2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3)
字。就这样,后来震动全中国的新文化改革家胡
适以一次改名确定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
附:课内答疑站 一、学习思考 1.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教 材P53) 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 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 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古实 质就是复辟帝制。
材料2:“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 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 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般反
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
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
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
排孔教。”
——陈独秀
请回答:
(1)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2)信息:从书名可以看出该杂志的读者为年轻的
一代,从杂志上方的法文“LA JEUNESSE”意为“青年
”再次点出杂志的性质,下面仿佛是一群青年,从
他们“交头接耳”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似乎在商量问
题,这反映出他们似乎是自主的、独立的,因此
是编者心中新青年的模型,也凸显出这本杂志的
进步性。下方的头像是当时青年的偶像卡耐基。
解析:选C。《时务报》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是
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阵地之一;维新派论
战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同以孙中山为首
的革命党人展开论战;《新青年》创办于 1915 年, 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归纳综合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文本】 教材P54
《青年杂志》书影
(1)属性:20世纪初资产阶级激进派创办的杂志。
(3)方法:对这种书影类资料,先看其表面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
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新青年》的创办。
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前期的主要内容。
第二目:新世纪的曙光。
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和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本课不仅在本单元而且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他们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选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让学生体会,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新课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生长的环境,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相互之间的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
突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调动他们参与历史学科学习与探究的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评价论证能力。
有利于对自主学习的体验和问题意识的提升。
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以及贡献。
2、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情景教学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3、通过表达学生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培养学生通过反思交流,形成价值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爱国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
2、感悟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的时代价值。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比较分析法。
学法指导:教会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用冷静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