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作者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
全书主要讨论六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以及各国国君的治国理念和策略。
通过对《六国论》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现状,还能够汲取其中的智慧,对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所启发。
下面将从六个不同角度展开对《六国论》的学案分析。
一、六国兴衰《六国论》通过对秦、齐、韩、宋、赵、楚六个战国国家的兴衰变迁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各国政治制度和国君的作为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比如说,秦国强盛的原因在于秦始皇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使得秦国实现了一统天下的伟大梦想。
而楚国因为楚庄王国君任人唯亲,贪官污吏横行,最终导致了楚国的覆灭。
通过对六国兴衰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国君的英明决策和治国理念。
二、国君的治国理念《六国论》中反复强调“明主”的重要性,明主之所以称之为“明”,是因为他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事物都有透彻的认识和判断。
他会采取恰当的政策和措施,尽力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比如说,齐国平公能够广纳贤士,重视人才,使得齐国文化繁荣兴盛;而韩国显明君则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足安逸。
因此,国君的治国理念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兵法谋略《六国论》还涉及了兵法谋略方面的内容,指出国家在外交军事上必须坚持“从君之道、治国之本”,既要注重内政建设,又要注意外交军事之事。
比如说,宋国昭公因为得罪了楚国而导致了两国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宋国的灭亡。
而赵国的孟尝君则通过联合其他国家抵抗秦国的进攻,成功地保护了赵国的土地和百姓安全。
因此,兵法谋略在国家的外交军事政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贤臣良友《六国论》中还提及了贤臣良友的重要性,指出国君如果能够广纳贤士,结交良友,就能够在政治上得到有力的支持。
比如说,秦穆公能够聘请商鞅变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高一语文组 2020.6.2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文中重要虚词“为、以”的用法,总结归纳通假字和本文特殊句式及用法。
2. 根据古代散文的“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特点去鉴赏本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了解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借助工具书总结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学习过程】一、背景北宋建国以后,契丹和西夏两个国家,不断进犯北宋边境,杀人掠货,西、北边犯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契丹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王朝一直采用屈辱求和的政策。
到了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每年都要向契丹和西夏交纳岁币、绢,以求苟安。
二、作者苏洵(公元1009-1066) ,字________,号________。
________人。
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________”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三、常用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对比论证3.比喻论证4.引用论证5.道理论证四、解题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2.“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________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3.《六国论》是倒装句,意思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五、注音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六、(一)重点字词1.非兵.不利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3.盖.失强援4.秦以.攻取之外5.固.不在战矣6.思厥先祖父....7.子孙视.之不甚惜 8.举.以予人:9.而秦兵.又至矣 10.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3.理固宜然... 14.以地事.秦15.犹抱薪.救火 16.此言得之17.终继五国迁.灭 1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9.始速.祸焉 20.后秦击赵者再.21.洎.牧以谗诛 2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3.诚.不得已 2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6.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2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二)通假字1.当与秦相较(三)古今异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六国论 导学案 学生版2020
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2)《六国论》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学习重点文言字、词、句,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3、理清作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体会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的特点。
4、认真朗读,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重点难点:1.文言基础知识 2.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整的特点达标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
暴.()霜露为.()国者六国互丧.()与.()赢胜负之数.()洎.()牧以谗诛思厥.()草芥.()邑.()殆.()尽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率.赂秦耶:(2)举.以予人:(3)以.攻取以外:(4)此言得.之:(5)始速.祸鄢:(6)洎.:(7)为.国者:(8)胜负之数.:3.解释下列多义词。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兵:(1)而秦兵又至矣()(2)斯用兵之效也()始:(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2)始速祸焉()为:(1)以荆卿为计()(2)邯郸为郡()(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4)为国者无使……()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4)或未易量()4.指出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小.则获邑()(2)李牧连却.之()(3)日.削月割()(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5)不能独完.()(6)义.不赂秦()5.指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1)其实百倍(古义:今义:)(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3)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4)始速祸焉(古义:今义:)(5)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6)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古义:今义:)6.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暴秦之欲无厌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速.祸焉招致此言得.之适宜B.不能独完完成洎.牧以谗诛等到C.存亡之理.命运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胁迫D.强弱胜负已判.分出举.以予人全部8.文中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
2课时《六国论》学案
河北省围场县卉原中学 高二语文选修古代散文部分 NO.11 使用时间:12.30 姓名: 学习小组: 组内编号: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1《六国论》学案(第2课时)制作 门鹏飞 审核 高二语文组 包科领导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智力、其实、故事、颠覆词语的含义。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2.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自主学习一.研习第三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 丹以 荆卿为 计,始速 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 谗诛,邯郸为 郡,惜其用武而 不终也。
且燕赵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 孤危,战败而亡,诚 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 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 未易量。
理清背诵思路: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层意思,怎样论证的?明确:本段紧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
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地论述。
板书:二、研习第四、五段呜呼!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 秦之心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 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 削月 割,以 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其势弱于 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 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解说:本文借史立论,以古鉴今,从而阐明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
本文作者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人教版选修《六国论》导学案设计(学生版教师版)
《六国论》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文中重要虚词“为、以”的用法,总结归纳通假字和本文特殊句式及用法。
2. 根据古代散文的“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特点去鉴赏本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了解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借助工具书总结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预习案【知识链接】一、解题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是属于史论文。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
苏洵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对强敌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作此文为宋朝危机敲响警钟,以古为鉴,以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
三、归纳整理(结合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完成)1、掌握虚词“为”与“以”的用法(1)为a.至丹以荆卿为计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以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博文高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31 第五单元第一课《六国论》编制人:魏金玲审校人:曲思杰使用时间:2013.12.4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及相关写作背景。
(2)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论证的方法。
学习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学习难点: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论证的方法。
【自主学习】走近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历史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文本分析】理清文脉层次:【文言知识归纳】1.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A.其实百倍B.思厥先祖父C.可谓智力孤危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E.至于颠覆2.写出通假字A.暴霜露B.暴秦之欲无厌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A.不能独完B.理固宜然C.以地事秦D.义不赂秦E.始速祸焉F、李牧连却之G、礼天下之奇才H、日割月削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洎牧以谗诛(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 )(A)、举以予人(B)、至丹以荆卿为计(4)( )(A)、齐人勿附于秦(B)、赵尝五战于秦【课堂练习】1、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暴霜露B.暴秦之欲无厌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脉络清楚,始终围绕六国之亡“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透彻严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审核人:王平之主备人:隋永春2010-11-25 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2、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及翻译水平。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4、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其讽喻北宋王朝现实的写作意图;理解所总结的历史教训。
一、课前预习1、熟记字音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如弃草芥.()当.与秦相较()革灭殆.尽()洎.牧以谗诛()为.国者()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举以予.人()燕.赵之君()2、通假字①暴霜露“暴”通“曝”,冒着.②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③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若,如果。
二、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第一部分重点字词(1、2)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2、赂秦而.力亏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4、不赂者以.赂者丧5、该.失强援,不能独完.6、故.曰:弊在赂秦也第二部分重点字词(3、4)1、秦以.攻取之外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诸侯之所亡.4、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5、思厥.先祖父,暴.霜露6、以.有尺寸之地7、子孙视.之不甚惜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9、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0、此言得.之1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13、斯.用兵.之效.也14、始速..祸焉15、二败而.三胜1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17、洎.牧以.谗诛18、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19、向使..三国各爱其地20、或.未易量第三部分重点字词(5、6)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并力西.向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二)合作探究1、古今异义词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那实际情况;今:副词,承上文转折)②思厥先祖父(古:祖辈与父辈;今:父亲的父亲)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到……的结局;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④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和力量;今:理解事物的能力)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可,可以;以,用,凭借。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并能正确翻译全文。
2.了解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理解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弊在赂秦” 。
【学法指导】1.对词语作分类归纳,理解并作积累。
2.反复诵读,能背诵能默写,在诵读中加深理解。
【课前预习】1.作者、作品介绍苏洵( 1009-1066 ),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又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
年 27 岁始发奋读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遂悉焚自己平常所写文字,闲户读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成数千言,形成了自 己的风格。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
《权书》包括10篇政论和史论。
本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
因为《权书》和《衡论》都是评论性文字,因此一般选本改题为《六 国论》。
2.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 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 外交上极端软弱。
真宗景德元年( 1004 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 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 与之订立 “澶渊之盟” 。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 绢三十万匹; 向西夏纳银十万两, 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 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 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3.给加点字注音率.赂秦耶()思厥 .先祖父()暴.霜露()暴.秦( )抱薪.救火()邯.郸.()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 .赵之君()洎.牧( )以谗.诛() 革灭殆.尽() 第一课时【研读文章】(一)研读第一、二段 1 .重点词语非兵.不利弊.在.赂秦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 古: 今:有害;没有好处。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1.《六国论》学案篇1学习要点1. 鉴赏本文严密的论证思路,评析作者的观点。
2.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欣赏本文充沛雄劲的气势。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4.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本文的论证结构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二,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
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故将它们合写。
采用对比论证: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争战得到的土地从数量上比较,说明弊在赂秦;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最后引证苏代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弊在赂案”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
因齐、燕、赵三国对秦的态度不同,就分而写之: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
于是分别从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把这一分论点阐述得鞭辟入里。
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六国论》中“食之”解《六国论》后半篇有这样一句话:“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对于引文中带黑点的词句,一些选本是这样解释的:“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食’,吃饭。
‘之’,等于‘而’。
”这句是假设推论,是承上文从积极方面指出:如果六国更进一步执行正确路线,也就是拿赂秦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以事秦的谦逊态度礼待天下的奇才,更要紧的是坚持合纵,紧密团结,并力抗秦,那么对秦国的斗争,就会出现坚不可摧的形势,秦国绝不可能灭亡六国。
六国论学案(学生用)
选修之古代散文《伶官传序》执笔:任姝寰审核:日期:2013年2月12日星期一《六国论》学案【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现代诗的音乐美,力争准确背诵。
2、小组合作探究、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整理记忆。
【学习目标】1、诵读散文,了解作者和背景,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把握文章的写法特点。
3、积累文言词句。
【自主学习】一、导学过程1、知人论事: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宋代都城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
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
•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
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2、写作背景: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
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
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
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之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
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
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
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知识链接: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
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学会并掌握本文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学习本文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3.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学会运用史实表达自己的观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3.题解
六国:即齐楚燕赵魏韩。秦统一六国的经过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用了十年时间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
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自学
1.完成《优化探究》任务二语言建构与应用。
2.结合课文注释和《优化探究》翻译,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评】
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主
合作
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以史论政,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领会作者反对屈辱求和的、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思想;2.学习本文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3.掌握“非”、“或”、“得”、“相”、“势”等文言词语;4. 背诵全文。
【学总 76】第一课时【目标定向】1.解题;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自主学习】1 .解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六国论,即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为了突出六国,宾语前置。
关于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苏洵十分关心政治,他的文章,大多针对时政有感而发。
欧阳修很赏识苏洵的论文,在嘉佑年间,曾把苏询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佑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写作背景: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17《六国论》学案
17.六国论(学案)课前预习【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3、掌握重要字词以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1、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当、礼、宜、故事、颠覆14个词语及归纳:得、非、或、相、势5个多义词,掌握文中特殊句式及使动用法。
3、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在严密的逻辑中渗入鲜明的形象感【自学导引】1、题解:“六国”是指战国时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论”意思是分析、评论之意。
是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说:“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本文当属前者。
2、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四川眉山人。
相传二十七岁发奋读书,写作古文。
因屡次参加进士等考试落第,就把自己过去写的文章全部烧毁,刻苦攻读古代曲籍,终于精通六经百家的学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的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文名大振。
3、背景介绍: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之八,原题为《六国》,是一篇论史的文章。
但其意并不在悲六国(战国时代的魏、韩、赵、楚、燕、齐)的灭亡。
而在借此论宋朝赂辽(契丹)、西夏的不当。
其时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
农民为了逃税逃役不断进行反抗,进而发展为暴动;东北的辽和西北的西夏,不时对宋进行攻掠;腐败无能的宋王朝,对内进行残酷镇压,对外却采取退让妥协以求苟安的政策,纳绢输银,贿赂求和。
虽非割地,亦与割地无异。
苏洵凭借他的缜密的观察、精深的见解,见北宋王朝的这种方针政策和战国时代六国对待秦国的方针政策如出一辙,于是运用借古讽今的方法,作此文以针砭时政。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21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2.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 领会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逐层论证的方法助读资料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一、自主学习(一)字音(1)弊在赂()秦(2)六国互丧()(3)率()赂秦耶()(4)小则获邑()(5)思厥()先祖父(6)暴()霜露(7)暴秦之欲无厌()(8)草芥()(9)与()嬴 ( ) 而不助五国(10)洎()牧以谗诛()(11)革灭殆()尽(12)胜负之数()(13)当()与秦相较(14)或未易量()(15)下咽()(16)悲夫()(17)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8)日削()月割(19)苟()以天下之大(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二)释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doc
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_______ 第—周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六国论》口占功支彦高二全体语文教师2065-20672016.1.8教学目标1、掌握璽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川、特殊句式等文言现彖。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重点难点:学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第一学时一、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儿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 军费开支浩人,财政入不敷出,社会才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牛: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遭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渲渊Z盟”,北宋每年耍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來,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 带來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火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止所谓“前事不忘,后事Z师”。
二、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文学知识回顾《六国论》的作者是______ ?字_________ ,号_____ ,是_________ 之一,他的儿子________ >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____________ ” 0三、口读课文并注音赂秦(•) 思厥(■)暴霜露(■) 暴秦(■) 草芥(■)泊() 邯郸()殆尽() 易量() 苟()第二学时一、研读第一段1、重点词语非兵不利__________ 弊得赂秦___________________ 盖失强援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赂秦而力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____________或口:六国互丧,率赂秦耶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 •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古: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有害;没有好处。
六国论学案一
六国论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写作要关注时代、具有现实针对性和读者意识的特点,把握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通过比较阅读,感知文意,把握不同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史论文的逻辑性,培养其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自主预习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三苏”的《六国论》2.解释加点词(1)率.赂秦耶(2)其实百倍..(3)诸侯之所亡.(4)思厥.先祖父(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6)始速.祸焉(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8)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9)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10)而韩、魏乘.之于后(1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12)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当秦兵(13)而为天下出身..(14)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15)莫不宾礼..(16)皆致.客无数(17)则民靖.矣(18)故堕.名城(19)槁项黄馘....(20)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5)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6)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7)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8)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
(9)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课堂探究1.任务活动一:发现六国灭亡的真相(1)我国古代文学史中关于六国存亡的史论颇多。
北宋著名的“三苏”父子的《六国论》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尽管父子三人用了同样的篇名,但持论却各不相同。
关于六国的存亡,三苏的立论角度和观点分别是什么?请浏览文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六国论》学案.doc
《六国论》学案第13课六国论目标定位1. 了解古代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2•掌握“兵、弊、道、率、以、盖、完、贝!|、所、其实、亡、厥、祖父、视、然则、厌、奉、判、至于、固、得、与、效、始、速、再、终、革灭、智力、向、数、理、当、易、礼、并、夫、为、苟、故事”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3. 把握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运用设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论证的结构层次,学习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4.品味作者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的语言风格。
5.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 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苏洵少年时代不喜学,直到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
参加科举考试屡次失利后,就把自己过去写的文章全部烧毁,改而钻研并精通了“六经”和诸子百家之书,下笔顷刻数千言,除《权书》外还著有《几策》两篇,《衡论》十篇。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 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分相传诵,其文名因而大盛。
2.背景探寻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获得政权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因而实行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 将官经常轮换,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北宋建国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第周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第一学时
一、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二、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文学知识回顾
《六国论》的作者是,字 ,号 ,是之一,他的儿子______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
三、自读课文并注音
赂.秦()思厥.()暴.霜露()暴.秦()草芥.()
洎.()邯郸
..()殆.尽()易量.()苟.()
第二学时
一、研读第一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弊.得赂秦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
5、问题探究
A.第一段中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B.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二、研读第二段
1、重要词语
小则.获邑与.战胜而.得者固.不在战矣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棘举.以予人
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此言得.之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
....
2、古今异义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古:
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的确
思厥先祖父
..古:今:父亲的父亲
3、词类活用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句式举以予人()
5、翻译句子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译:
6、问题探究
A.本段是对第一段中的哪句话进行论述的?
B.作者用“秦以攻取之外所得”和“战胜所得”相比较,“诸侯赂秦所亡之地”与“战败而亡之
地”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了什么结论?
C.诸侯贿赂秦国的目的是什么,而结果又如何?
D.作者说“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知诸侯贿赂秦国得到的最终结果将只有两个字,即:。
第三学时
一、研读第三段
1、重要词语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始.速祸焉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是故
..燕虽小国而.后亡
洎.牧以.谗诛诚.不得已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
....之际
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或.未易量
..
2、古今异义、可谓智力
..孤危古:
今: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刺客不行
..古:今:不可以;没用,不会有用或有效。
后秦击赵者再.古:今:表示又一次。
3、词类活用义.不赂秦李牧连却.之
4、句式斯用兵之效也()赵尝五战于秦()
洎牧以谗诛()
5、翻译句子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
6、问题探究
A.本段是对第一段中的哪句话进行论述的?
B.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齐、燕、赵三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C.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二、研读第四、五段
1、重要词语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而为秦人积威
..之所劫.
以趋.于亡苟以
..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古今异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古:今: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而犹有可以
..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3、词类活用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并力西.向
4、特殊句式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其势弱于秦()5、翻译句子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
6、问题探究
A.第四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B.第五段哪句话表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