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123

合集下载

英语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计划123

英语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计划123

英语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计划
(2003-2004年度)
宁安市东京城中学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方案为指导,以我们英语教研组开发的《我身边的英语——fly freely in the English》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方案和开发纲要为具体实施目标,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亲眼目睹家乡与世界的同步变化。

树立学好英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的想法。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本学期七年级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以《我身边的英语——fly freely in the English》中运用为主,共6课时。

上学期具体安排如下:
下学期安排如下:
本学期八年级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以《我身边的英语——fly freely in the English》中运用为主,共5课时。

上学期安排如下:
下学期安排如下:
三、课程评价方法
建立参与与互动、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等方式评价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达成度,以便检验和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东京城中学教师胡玉霞
2003年。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引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传授知识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中的方法和策略。

一、积极创造实践探究的机会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教师可以积极创造相关的机会。

比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地考察或者开展小组讨论等。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和亲身感受。

二、提供资源和指导在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时,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文献资料或者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实践活动。

通过提供资源和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探究并取得有效的成果。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是进行实践探究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实例或者故事,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看到知识的价值和应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进行实践探究的主动意识。

四、组织合作学习实践探究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或者合作项目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鼓励学生反思与总结在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后,教师需要鼓励他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可以回顾实践活动的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或者总结实地考察的感受。

通过反思与总结,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和综合的学习成果。

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积极创造实践探究的机会、提供资源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力、组织合作学习以及鼓励学生反思与总结,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走出实验室或教室,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指导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教学效果1. 引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调研、实地观察等方式,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2. 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良好的教师指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3.1 设定明确的目标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设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正在追求什么,并为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3.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提出问题和假设。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假设。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对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提供资源和支持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这包括提供参考资料、实验工具和设备、实地考察的机会等。

此外,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3.4 鼓励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多学科综合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总结

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总结

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总结
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总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实践目标与任务:明确实践目标,确定实践任务,确保实践活动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2. 实践活动组织:合理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实践方法与手段: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实践活动的效果与质量。

4. 实践成果与效果:及时总结实践活动的成果与效果,对实践取得的经验进行归纳与
整理。

5. 实践经验与启示:总结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挑战与收获,提炼实践所带来的经验与
启示,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6. 实践成效评价:对实践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价,评估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
的差距,为今后改进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7. 实践意义与价值:探讨实践活动对教师个人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发展等方面
的意义与价值,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注入更多动力与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成效。

下面将就教师指导策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教师需要仔细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等,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指导策略。

同时,教师还应准备好相关的教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角色,更应充当导师的角色,通过提问、引导、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指导计划。

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地、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资源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除了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学习和创新,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123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123

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教务处常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业务学习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扎实有效。

2、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3、教务工作人员缺少,常规工作检查欠到位。

4、常规工作安排与落实缺少系统化管理。

5、教务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

6、教务管理人员在大多时间里被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在常规教学的检查、研究、指导上精力不足,下的功夫不够。

尤其是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管理研究当中。

7、教师存在结构性短缺。

如地理、生物、历史课任教师由其它专业教师兼任。

8、考试安排欠合理。

9、功能室缺少。

10、大班额教学给教师加重了负担。

二、教学常规考核制度方面1、只注重终结性考核评估,不注重过程考核评估。

2、评价方式单一化。

3、考核制度比较陈旧、缺乏科学性,不能够有力地促进当前的教学工作快速发展。

4、原来考核制度与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非中考科目科任教师管理与考核1、因中考指挥棒的缘故,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认识不到位。

2、非中考科目的课人教师无压力、无动力。

四、教研教改1、校本培训方式单一化。

2、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力度不够。

3、课题研究不能全面开展。

4、教改实践活动欠力度。

五、图书阅览与教辅资料1、学校图书藏书资料不丰富,资料陈旧,不能向全体学生开放。

2、学校对教师征订教学资料数量少,倾斜力度不够,不能发挥阅览室正常功能。

3、个别教师有征订课外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负担,不能正常反馈。

六、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是制约我校教学工作的客观因素。

一是没有教师专用电脑,学生所用微机老旧,数量严重不足,这给教师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及学生正常开设微机课都带来不小的困难。

二是部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仪器用具短缺。

如理化生实验室内的仪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材的变化,没有及时的更新补充,致使部分探究及演示实验无法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一)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引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

本文将介绍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标,并提供一些可供教师和家长参考的实践活动。

意义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一年级的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将学生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其次,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最后,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来说,这些活动旨在: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动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

实践活动示例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一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示例:种植小菜园通过种植小菜园的活动,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选择适合种植的蔬菜或花草,并指导他们如何照顾植物。

学生们需要学习如何给植物浇水、施肥和防虫。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学到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耐心。

制作手工艺品手工艺品制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方法,如纸折、剪纸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手工艺品。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能够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培养创造力,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社区参观通过参观社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环境。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当地的公园、图书馆、消防站等社区场所。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社区的功能和重要性,并让他们了解社区成员的工作和责任。

通过社区参观,学生们能够培养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

总结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动力,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神奇的汉字》教师指导方案教师:年月日《神奇的汉字》教师指导方案活动背景:这学期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主题,通过层层筛选后,最终确定了以汉字为课题进行研究。

汉字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博大精深,是世界古老文字之一,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中国的汉字是很有趣的文字,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经过了3000年。

汉子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历史上,朝鲜、越南、日本和我国许多兄弟民族,都曾使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民族语文,或利用汉字来创造他们的文字。

汉字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离不开的。

让孩子知道汉字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并了解汉字启动了人类的文明。

因为汉字是美的,我们要懂得欣赏,更要珍惜,因为汉字是神圣的,我们要爱护她,更要自觉维护她的纯洁。

所以很有必要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采访和实地调查、记录素材和写报告等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在过去的两年中我班学生已开展过几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研究,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流程非常熟悉,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评价方法。

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不但对周围的事物很好奇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索能力,这个课题接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好研究。

活动目标:1、了解汉字是如何形成的,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在演变过程中有哪几种形体,分别在哪个年代,知道汉字对人类的贡献和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2、开展“小小啄木鸟”活动,找出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自觉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实事,了解汉字正确的写法和意义,从小养成正确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

在作业时养成防止写错别字的习惯,把“学以致用”的活动更向前推进一步。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摘要: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动策划者,教师成为活动的巧妙点拨者。

只要教师有所“舍”,而精心设计、耐心等待,就一定会有所“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也一定能实现其卓越而远见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课指导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经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钻研和深刻解读,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综合实践课应做到名副其实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至少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指导活动方法――展示活动成果――总结评价活动”等环节,少则需要一两周,多则需要一两个月,甚至一两个学期。

因此,许多教师倍感耗费精力、浪费课时、影响成绩。

于是,许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遭到了走马观花、草草了事、不受待见的结局,而“省下来”的实践时间则被“充分利用”――抄写词语、默写课文、狂做试卷等,以期提高学生的成绩。

如此做法,果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吗?也许可以提高一两次纸质试卷的成绩,却难以真正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教师,应当有所取舍、有所信仰,应当坚信:只要指导得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事半功倍,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且最终会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认真地进行了相关研究,下面以《走近零食》主题活动为例,浅谈个人主张。

《走近零食》的教学设计回顾导入,明确任务教师在讲解《走近零食》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他首先说:“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讨论,我们已经明确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整合有方,指导有法——实践活动课程化之我见

整合有方,指导有法——实践活动课程化之我见

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课程性质的影响,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缺乏系统教材、课堂组织随意性大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活动课程化的理念,我将从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实施方面进行阐述。

在新形势下,综合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它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也给教师的教带来了极大挑战。

一、小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就目前状况而言,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教育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一)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问题由于教学材料的随意性和教学资源的地域性等,很难在考虑每一个地方及其特色的基础上为实践活动课程编订一本统一教材。

(二)课程安排问题教学内容零散,没有系统性。

与此同时,在这些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实践活动的场所、时间、内容以及实践课程的安排都会因为天气、周边的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极大变动。

在这些问题的共同影响下,小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极大的随意性。

(三)教学结构和模式问题在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小调查、小课题研究、小游戏以及小创作等教学方式。

虽然这些小活动能让小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但是这个过程却始终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作为指导,所有的活动都是“即兴”“随机”的。

在这种“偶然”大于“规划”的活动中,小学生是否能学到东西以及学到知识的多少必定也是“随机”的。

二、小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意义(一)为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理论指导小学实践活动的课程化不仅能使小学实践活动一改之前的随意、散漫状态,还能使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课程化的影响下有计划、有秩序地平稳展开。

如此,教师便能够在引导小学生展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所依据,而不是随心所欲地“看到什么学什么”或者“听到什么讲什么”。

(二)让小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这门课程对于实践活动课程,绝大部分小学生将该课当作一场游戏。

在他们看来,实践活动课程几乎等同于“自由活动时间”,这种错误想法的形成使他们不能从心理上重视实践活动内容。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一. 简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 提供实践机会教师可以设立各种实践机会,如实地考察、实验、社会调研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实践的过程,深入了解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三.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通过与学生共同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

四. 打破学科界限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通过社会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等。

五. 培养实践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 培养动手能力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升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七.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八. 强化实践评估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要进行实践评估,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成果和收获,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

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更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核。

九. 培养创新思维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探索。

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十. 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12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探究结题报告

12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探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广南县第四中学校 XXX结题报告摘要:本课的具体方向是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进行课题研究。

以八年级学生为实施对象,以新课程八年级上册语文六个“综合性学习”实施内容。

从案例中我们发现,上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内容,有利于: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探究能力;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4、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5、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促进作用: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2、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教改能力和教学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师生过重的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上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内容还有一些困难:1、农村条件差,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较少,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学生显得孤陋寡闻;2、现代教育的安全警惕性较高,部分特殊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无法进行;3、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比较费时间,在教学科目多,课时少的条件下,难以实现对每个活动专题都进行教学。

因此部分问题还值得我们继续探究,1、如何为学生提供获多渠道地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2、学校如何既保证学生安全,又让部分特殊的“合性学习活动”内容能有效进行开展;3、如何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既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保证知识的掌握,尽量实现对每个活动专题都能进行教学。

结题报告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研究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广南县第四中学语文组教师在原有探索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探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创新教学模式,经过努力,一年来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要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要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要点
- 实践活动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
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 在设计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 目标明确:确保每个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有明确的研究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聚焦和理解课程内容。

- 实践性强: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
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多元化资源:利用多种资源来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
比如使用案例、模拟情境、实地考察等,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研究
材料和情境。

- 培养合作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反思总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
思总结,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研究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效果取决于以上要点的贯彻和实施情况。


师应该在设计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和学习特点,确保课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合理的设计
和有效的教学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成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引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教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一、设立明确的目标:在编写教案时,首先需要设立明确的目标。

目标应当明确而具体,能够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尝试解决。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提供实践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需要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

在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验,让他们亲自去实践并解决问题。

四、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在教案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

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评估和反馈:在教案执行完毕后,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对学生实践成果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实践过程中表现的评估。

通过评估和反馈,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实践成果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而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教学和指导。

六、示范和引导:作为教师,我们在教案中还需要示范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范例,让学生了解实践探索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和解决问题。

结语:通过以上的方法与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案中的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

教案中的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

教案中的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示范教学和实践操作是一个关键因素。

教案中的示范教学和实践操作是指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来演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例子。

一、示范教学的重要性示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向学生展示如何完成某个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通过示范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示范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示范教学在教案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可以通过准备精心设计的教学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有助于建立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框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实践操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操作和实践活动,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动作,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案中引入实践操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手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实践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操作的例子1. 科学实验:在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例如,通过加热水和测量温度的方法,让学生探究水的沸点变化规律。

2. 生活技能训练:对于一些生活技能的教学,如烹饪、编程等,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操作和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例如,在烹饪课上,教师可以先示范烹饪一道菜品,然后让学生按照示范进行操作,最后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菜品。

3. 体育运动:在体育课上,示范教学和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教学必备:全面掌握综合实践教案设计技巧

实践教学必备:全面掌握综合实践教案设计技巧

实践教学是以实际操作为主要方式,并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增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而教案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教案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设计教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受益。

设计教案要注重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来推动教学效果。

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模拟实践、课堂演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与教师共同完成各种实践任务。

设计教案要有计划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具体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实践操作的难易程度、实践操作的时间长短等情况考虑。

设计教案是实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实际应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具有计划性。

只有在教案设计中掌握好这些技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

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

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是教育教学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指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教学经验,更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指导经验。

他们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其他教师。

其次,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他们不仅需要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他们需要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最后,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需要与其他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他们需要与其他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经验,一起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需要与其他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经验,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指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其他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希望更多的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总结老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幼儿活动教案示范与指导实践

幼儿活动教案示范与指导实践

幼儿活动教案示范与指导实践导言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经过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和实施,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文将从幼儿活动教案的示范与指导实践方面进行探讨。

一、活动教案的设计原则活动教案的设计是活动实施的基础,设计一个合理的教案能够提高幼儿活动的效果。

活动教案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具体体现以下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2.循序渐进原则教案的设计要有一个合理的发展顺序,活动目标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

通过逐步提升难度,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3. 激发兴趣原则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欲望。

二、教案示范: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形式之一,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假设主题为“医生角色扮演活动”,以下是一份示范教案:1.活动目标通过参与医生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活动准备准备医生服装、玩具医疗工具、模拟病历等相关道具。

3.活动流程(1)引导幼儿观察和品味不同类型的医生形象图片,并进行简短的讨论。

(2)穿上医生服装,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每个小组自选一个幼儿担任医生,其他幼儿扮演病人、护士等角色。

(3)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进行互动,提问症状,给出治疗建议,模拟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角色扮演结束后,幼儿们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三、指导实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创意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以下是几个创意活动的指导实践示范:1.拼贴画创作准备一些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引导幼儿根据主题进行自由拼贴。

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图片或素材进行创作,也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

高职专业课程混合式“123”创新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专业课程混合式“123”创新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当前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高职教师针对众多的课堂问题也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新兴工科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复杂,实践又受设备短缺的制约,导致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互动性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混合式“123”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本着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点,采用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两种手段,将教学过程细分为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三个阶段,并以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电的转换”章节中的“AC-DC转换电路”内容为例,探索出一条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掌握理论知识、突破重难点及解决实训难的途径。

1 混合式“123”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背景1.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高职生课堂现状分析人才兴国,实业兴邦。

国务院自2012年起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之路的战略决策,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重要举措。

另外,国家不断加强和扶持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一批为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化服务的高技能人才的责任。

因此,怎样去培养人才是高职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代高职生极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从注重远大理想转变为注重眼前的利益,往往是一个人不学带动一群人不学。

“低头一族”是信息化社会对高职生产生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有些学生抵挡不住网络诱惑,沉迷手机。

旷课、迟到、早退、睡觉、聊天等种种课堂问题接踵而至,使得高职教师们无法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的实施。

高职课堂中的教与学俨然成为了两个矛盾的主体,教师应该怎么去教和学生应该怎么去学一直是困扰高职教师的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当代高职课堂教学。

1.2 多元化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趋势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及网络化的载体,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更新换代,学生从网络中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也非常熟练,因此,教与学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我们需要把握学生的特点,运用信息化、网络化、自主化的多元立体教学模式必然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角色的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角色的定位

龙源期刊网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角色的定位作者:庄瑜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8年第10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产物,是21世纪育人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教师如何自己去选题、计划和实施?上课时如何组织教学?社会实践中获取的大量资料该如何利用?课内外活动的比例是多少?自主学习的情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一种情况是将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活动,譬如在教室里“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教师“不放心”而过多地帮助学生设计活动;另一种情况就是走极端,有些教师上课时往往只说两句话。

“大家展示得真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其他时候则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学生“表演”,好像整节课再没什么事了,落得轻松自在。

那么,教师应怎样转变、重构自己的角色呢?从台前到幕后,指导学生研究“问题”是活动的主动脉,“生成问题”是活动的起始点。

在教学的初期,学生的问题比想象得要多得多,笔者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灵活自如,却很容易被学生牵着走,甚至脱离了主题,对问题的生成和解决也失去了预见性。

于是,笔者琢磨着:若能像整理信息那样指导他们形成“问题树”,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比如,在接下来的一次活动中,笔者就如何画“问题树”进行了专题式指导:首先,教会学生读懂问题,然后做好一个“合并”与“分类”的工作,将说法不同、性质相同的问题合为一个树干,将主次不同的问题再分到不同的树干上。

不久,笔者又发现学生会整理问题了,但具体实施却出现了逻辑错误,弄不清楚问题解决中哪些是全盘的重点,哪些又是旁枝末节,哪些问题是必须先处理的,哪些只能最后解决的。

于是,笔者又设计了一次“修树枝”的专题指导课,教会学生把问题分清主次、排好先后顺序,从而能够有条不紊地设计方案,并有效解决问题。

从权威者到参与者综合实践活动是关注过程、关注参与和关注体验的课程。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操作、研究和实践;教师是协调员、服务提供者、领导者和活动的参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完成课程总目标和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要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

一、课题的选定要具可操作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在初次接触这门功课时,根本不知道如何选题,应该选什么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

那么教师怎样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选择进行有效的指导?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多方面寻找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没有自己想参与研究的主题,这是很正常的,但又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大问题。

这就像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一样,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细心辨析,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有关活动选题的讲座、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同学老师家长讨论、启发学生反省自己记忆中有价值的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和寻找活动主题。

如:教材中涉及与实践有联系的内容;学生个人生活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内容;学校、社区、家庭生活中人们已习以为常而不易被学生发现的不平常的问题。

、选题指导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异想天开,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

老师对学生在选题中的突发奇想,哪怕它是幼稚可笑的,也要精心呵护。

如“我与交通安全同行”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有的想去认识交通标志,有的要编创交通童谣,有的则说要到马路上当一天交通警察,对于当交通警察这个大胆的想法我首先给予了“敢走出校园、大胆尝试”的肯定,接着引导孩子们发表各自的看法,让孩子们明白要去当一日警察必须事先与交警叔叔取得联系,而且要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这样才能使体验更有实效。

、帮助学生反复比较筛选,选择力所能及的活动主题
学生有了想研究的专题或活动主题以后,接着出现的常见问题是所研究专题的可行性问题。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先提出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往往存在不少问题,如:所选主题过大,远离自己生活,不明确实践活动的核心等等。

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比较筛选,选择力所能及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二、教学的方式要体现多样性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如何使学生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而且还要有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个性,满足每一个学生探究、获得认可和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等等,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例如:在开展《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调查活动中,我首先开放学习目标。

我给学生定了多个学习目标,让学生选择,学生也可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自定学习目标,这既可以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还可以通过调查的深入不断生成新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生成;接着,我开放了学习内容。

活动内容的认定,根据学生个人喜好而定,多种学习内容,适应学生对不同活
动的渴望,让学生充分自主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人们为什么使用一次性用品,访问摊主、顾客,市场管理人员,对一次性用品的不同观点。

这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体验生活。

最后,分组开放。

我让学生自由分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目标,内容去自由组合,如到社会调查的可人一组,写环保标语的人一组,设计海报的可—人一组。

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结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如:游戏、表演、访问、考察、调查、采集、收集、查阅等,还有设计、制作、测量、展示、竞赛、交流等等学习方式,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乐意采用的。

这些学习方式,能以最大的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氛围中学习,学习就不会是枯燥乏味单调的苦差使,而是既有趣又轻松的一种快乐的事情。

三、教学的评价要体现激励性
教育教学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励。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在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细节上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的热情、自醒自悟的感想和独特的看法,实践操作中,在设计、制作、表演、展示时表现出的闪光点和在劳动成果中付出的辛苦,都应得到应有的鼓励、肯定和认可,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星星、笑脸、奖章等评价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和创造欲望。

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多加鼓励,切切不可横加指责,即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不够投入,即使他们在活动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他们的实践报告写得乱七八糟,我们也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的同时,真挚的给他们介绍同学好的活动方法,指一指今后活动路子。

教学中,我在活动设计,小组实践、组织展示交流各阶段还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磋商交流式同学互评,教师相机点评等多元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行动。

总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综合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以体现评价的多元化、灵活性、激励性。

综上所述,教师的指导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着活动是否有效、扎实。

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不再仅限于三尺讲台,而是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领着学生走向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去指导、去帮助、去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新的开掘。

在一系列的师生、生生的合作互动中交流,使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