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教学 (共35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实用课件 (共84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实用课件 (共84张ppt)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 1古赋,指六朝以前的赋体。 • 2骈赋(魏晋南北朝) 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 • 3律赋(唐) 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 对偶外,还限制用韵,规定平仄配合,音 律谐和。 • 4文赋(宋) 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 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 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 调和手法;骈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 用韵错落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 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 (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 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 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 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 “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 了十亩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 其乐。黄州的生活使苏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 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 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 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产生 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 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 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 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 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 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 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 轼。

跟读课文,疏通文意
1.跟读课文 2.对照注解,疏通全文 3.概括每段的大意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 10、酾酒( )shī o 11、横槊( 2、桂棹( zhà ) )shuò qiá o 3、余音袅袅( niǎo ) 12、渔樵( ) 4、幽壑( hè) 13、扁舟( )piān o 5、嫠妇( lí) 14、匏樽( )pá fú yó u 6、愀然( qiǎo ) 15、蜉蝣( ) o zà ng 7、山川相缪( liá ) 16、无尽藏( ) lú17、狼籍( jí 8、舳舻千里( zhú ) ) 9、旌旗( jīng ) 18、枕藉( ) jiè

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课件 (共41张PPT)

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课件 (共41张PPT)

白茫茫的水汽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顷之茫然。 旷远的样子 定后:凌茫然之万顷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我们听任苇 叶般的小船随意漂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极言水势浩大 通“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超脱尘世 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1037—1101)四川眉 山人。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并称“三苏”,同为 “唐宋八大家”成员。 诗、词、文赋、书法、 绘画样样精通。 其词开豪放一派,著有 《东坡全集》、《东坡 乐府》。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状后: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 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 通“嘱”,劝酒 名作动,吟咏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后:月于东山之上出 状后:于斗牛之间徘徊 古今:斗宿与牛宿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诗经· 陈风· 月出》中 “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 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山村三首》中“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 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一首反映了人民疾苦的悯民之作,李定竟诬为 “讽刺盐法”。 又如《八月十五看潮五绝》中“吴儿生长狎xiá 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 教斥卤lǔ变良田。” 原本只是为一个吴儿弄潮而死感到可惜。却偏 偏被认为是攻击农田水利法。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PPT课件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PPT课件

请找出描写箫声的句子,从箫声 中反映了客怎样的心境?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 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 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催人泪下的箫声反映了一种 悲凉的心境。
请阅读第三段,并思考客为什么会 感到悲凉?
1、客怀古伤今,想到当年历史上 的英雄人物曹操,是何等的风光, 但如今已成为过去,遂感慨人的 渺小,世事无常。
赤 壁 赋
(第二课时)
—苏 轼
赤壁夜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作者泛舟赏月
面对如此良辰美景,作者心情是怎 样?试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 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饮酒乐甚,扣 舷而歌之。 ——乐;超然物外,闲适舒畅,飘 飘欲仙,反映了其顺乎自然的道家思想。
客听完苏子的劝解有何反应?如何理 解客这个形象? 喜而笑,豁然开朗。
客可以看成是作者的另一种 思想体现。
小 结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欣赏 美景,通过主客的一问一答,实 质反映了作者自身集儒道两家的 思想转变,体现了作者乐观旷达 的人生观。
1、乐→泛舟夜游
2、悲
板书:
人类的渺小
{ 悲己 〉 人生的短暂
造物者之无尽藏。
伤古
3、乐

自其不变者观之,物我无尽。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本文主要体现了苏轼怎样 的人生观? 3、苏轼还有哪些诗词也体现 了这种旷达乐观的情怀?试着 搜集搜集。
谢谢观赏!
共同进步!
2、悲己,将自己比作蜉蝣、一粟, 与天地、沧海对比,吾身的须臾 与长江的无穷对比,感慨自身的 平凡,人生的短暂。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课件(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课件(共46张PPT)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状语后置 ) 2、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 5、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用法 )
• 6、正襟危坐( 使动用法

•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使动用法 )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⑸窈纠: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 曲线美。 ⑹劳心:忧心。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⑺悄:忧愁状。
⑻懰(liǔ):妩媚。
⑼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⑽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⑾惨(zào):焦躁貌
本段展示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友人相聚、泛舟江上,饮酒 咏诗、迎风赏月——展示了一 个宁静空明、朦胧缥缈、舒畅 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 三
主 问
段客

写景
议论
孟德遗诗
古人事迹
安在哉
孟德遗迹
现实人生
渔樵江渚
平凡渺小 人生苦短
蜉蝣天地
抒情
悲之 缘由
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 “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 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 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 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 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而
• 而不知其所止 • (连词,表转折关系。)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连词,表转折关系。) •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连词,表转折关系。)
2、而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九课《赤壁赋》课件(共56张PPT)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九课《赤壁赋》课件(共56张PPT)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 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方:当 舳舻:指战船 酾酒:斟酒 横槊:横持着长矛
当他攻破荆州,夺得江陵,顺流东下的时候战舰千里 相接,旌旗遮天蔽日,面对大江酌酒豪饮,横握长矛 吟诗时,那本是一代了不起的英雄啊!可是如今在什 么地方呢?
过一会儿,月亮从东山升起,在斗、牛星 之间徘徊着。白茫茫的水气笼罩江面,水 光与天色连成一片。任凭这一苇叶似的小 舟随意飘荡,浮在宽广无边的江面上,觉 得像在浩浩荡荡的太空中驾风飞行,却不 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又觉得像是飘飘悠 悠的离开了人世而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境 一般。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 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 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 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少焉:过了一会儿。 斗牛:星座名。斗宿和牛宿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 纵:任凭 一苇:喻指苇叶似的小船 如:往 浩浩乎:广大的样子 冯:通‚凭‛,靠,依托 虚:太虚,指天空 御:驾御 遗世:脱离尘世 羽化:道教称成仙为羽化,认为成仙后可以飞升
文称书通诗苏 化“法。词轼 史宋与文文, 上四黄章赋字 巅家庭位、子 峰”坚唐书瞻 人,、宋法, 物是米八、号 之中芾大绘东 一国、家画坡 文蔡之样居 学襄列样士 史并,精。 、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 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 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 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 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于是:在这个时候 桂棹:桂树做的棹 兰桨:木兰树做的桨 空明:指映照着月色的清澈透明的江水 溯:逆流而上 流光:指江面上随波浮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 美人:指内心所思慕的贤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ppt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ppt课件

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 史得上象的大英海里雄的人一物粒米的。哀消叹逝我想们生到
地 ,渺沧海之一粟。 自命己的的短渺促,小羡,慕二长江是的由无江穷无水尽无。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
穷希起想望永到世拉人长着存神生。仙须明飞臾知升道遨,这游三种,是想和法明要是月摆不一 脱可现能实轻处易实境现,的,却只“好把知感不慨可寄托乎
,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 画家,工枯 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 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 都有重
要成就。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 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 任团练副使。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 外的赤壁(也叫赤鼻矶),写下了著名的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及两篇赋,即《前赤 壁赋》和《后赤壁赋》。
赤壁,山名,一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 一般认为孙、刘在此破曹操。一在今湖北黄 冈,即苏轼游览处。有人认为苏轼把黄冈赤 壁误作孙、刘破曹操处,其实他并没有弄错。 苏轼在《书〈赤壁赋〉后序》和〈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分别以“传云”“人道 是”指黄州赤壁是孙、刘败曹之地,并非肯 定。由于两山名同称“赤壁”,作者借黄州 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 写啊出,在了天箫边声遥摄远人的心地方魄。的”感客染人力中。
天一方。"客有吹洞箫 有在位苏吹洞子箫看的来,,随与着客歌饮声伴酒奏正。在那兴
者 ,倚歌而和之。其声 头洞,箫声客呜却呜忽地起响悲,曲象怨,恨似,乎象不思太慕合,
呜呜然 ,如怨 ,如慕 如泣 ,如诉 ,余音袅
,拍才象长潜,有抽,藏泣象在但下,细深却段象长渊有的倾的中深“诉丝的知正;线蛟其襟吹延龙完绵跳中 危后不起道 坐,断舞理 ”余来。, 问音,使于 客悠使得是 :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ppt课件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ppt课件

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砍柴,与鱼虾结 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 匏樽互相劝饮。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 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 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 遗响于悲风。”
须臾:片刻。 挟:偕同,带。 骤得:迅速实现 悲风:悲凉的秋风。 乎 : 用在句中表停顿。 遗响:余音,指箫声。Leabharlann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夜游赤壁的情景,交代时 间、地点、人物,展现了 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 来抒发“乐”情的?
结合诗歌鉴赏对三幅画面进行赏析
凌 万 倾 之 茫 然
白 纵露 一横 苇江 之水 所光 如接 天
《赤壁夜游图》之景物描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 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要脱离了人世 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句式:介词结构后置)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修辞:对偶)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句式:介词结构后置)
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句式:定语后置)(句式:对偶) 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修辞?对偶)
诗人高歌“望美人兮天一方”写出 了自己的忠君的殷切,希望能重用自己, 为朝廷分忧,然而现在遭受贬谪,理想 无法实现,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 然界浩渺的赞美之乐引出了对人世不如 意的“悲情”,并借客人悲凉的箫声反 映出来。
赏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 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 之潜 蛟,泣孤舟之嫠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PPT教学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PPT教学PPT精品课件

结合所了解的苏东坡,谈谈你对林语堂 这段话的理解。
推荐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1. 中国人只要看到土地,就会想种点 什么。 而牛叉 的是, 这花花 草草庄 稼蔬菜 还就听 中国人 的话, 怎么种 怎么活 。 Nhomakorabea•
2. 中国人对蔬菜的热爱,本质上是对土地 和家乡 的热爱 。本诗 主人公 就是这 样一位 采摘野 菜的同 时,又 保卫祖 国、眷 恋家乡 的士兵 。
本段的感情色彩以_喜__悦___为主。

习 第
(1) 本段分为几层?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


研 习 第 二 段
研 (3)喜从哪里体现? 习 第 (4)悲又是如何体现? 二 段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
作用?
1、客于明月清风、良辰美景中吹奏出充满悲哀 的箫乐,原因是什么?
2、人在忧患、感到人生短促和虚空之时,他会 怎么做?

9.能准确 、有感 情的朗 读诗歌 ,领会 丰富的 内涵, 体会诗 作蕴涵 的思想 感情。
赤壁赋
苏轼
苏 1、词的风格: 轼 豪迈 的 2、年轻有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 3、杭州做官: 平 苏堤
东坡肉
4、乌台诗案
人之伟大,常体现于危难
研 习 1、本段第一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第 2、哪些句子描绘了赤壁的景色? 一 3、这样的景色使泛舟者产生了 段 怎样的心理感受?
小结:
本段展示了与友人相聚、泛舟江 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5.以景物 衬托情 思,以 幻境刻 画心理 ,尤其 动人。 凄清、 冷落的 景色, 衬托出 人物的 惆怅、 幽怨之 情,并 为全诗 定下了 哀怨不 已的感 情基调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9《赤壁赋》课件4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9《赤壁赋》课件45张PPT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加以阐述。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 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 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说,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 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 是永恒存在的。因此,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 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 辩证关系。

元丰三年(1079年),
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

法(“乌台诗案”),被捕
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

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 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

壁赋》和《念奴娇·赤壁 怀古》。
乌台诗案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很多乌 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 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 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 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 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 中的问题。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 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 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诗,③本是一代盖世的英雄, 如今在哪里呢?
④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侣鱼虾 而友麋鹿。驾一叶之 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⑤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 生之须臾,羡长江之 无穷。⑥挟飞仙以遨 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 响于悲风。”
④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 鱼打柴,把鱼虾当做伴侣,把 麋鹿当作朋友,驾着一片叶子 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互 相劝酒。⑤就像蜉蝣一样,将 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 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 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 的无穷无尽。⑥希望拉着神仙 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 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 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寄托 在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 吹奏出来。

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共2课时)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9课《赤壁赋》(共2课时)课件(共34张PPT)
阅读文章第二、三段,找出这两段 中与“悲”相关的内容?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 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清澈见底的江 水,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怀啊,多么 悠远,我所思慕的贤人啊,好似远在天的另一方。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 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长江无穷,而自己却生命短 暂。想要获得长江一样无穷的 生命以有足够的时间取得自己 想要的东西是完全不可能的。
悲从人生中来(人生苦短)
政治失意(苏轼)
(客人由此感叹)
由 历史沧桑 人生虚无

入 个人渺小

人生苦短
人生短促
针对“客”的两大“悲”,苏轼 都有哪些感悟?
阅读文章第四段,找出这两段中苏 轼有所感悟的内容?
悲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 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从 箫
幽箫客 声声人 生幽吹
声 中
悲怨箫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 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历史人物的遭际使之感叹人生虚无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狱中寄弟子由 (其一)》
写作原因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 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 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 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 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 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 赋》也得以诞生。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9课赤壁赋(共35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9课赤壁赋(共35张ppt)
20.8.27
• 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 “乐”情?
• ——作者积极入世,抱负远大,但 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 斥。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 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 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 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卒莫消长也。
•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
20.8.27
盖将自其变者 • 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
而观之,而天 来看,那么,天地间
地曾不能一瞬; 的一切事物,甚至不
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则物于 我皆无尽也,
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 生了变化;要是从它 们不变的一面来看,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
赤壁赋
苏轼
•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1101) ,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
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
书。
•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
世,世称“三苏”。
• “三苏”和同时代的王
安石、欧阳修、曾巩,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
起,被称为“唐宋八大
家”。
(Y-P76)
20.8.27
而又何羡乎? 永存的,又何必羡慕
且夫天地之间, 它们呢?再说,天地
物各有主。苟 之间,万物各有主人,
非吾之所有, 假如不是为我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
能得到。
20.8.27
惟江上之清风,• 只有这江上的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和山间的明月,耳 耳得之而为声, 朵听到了才成其为 目遇之而成色。 声音,眼睛看到了 取之无禁,用 才成其为颜色。占 之不竭。是造 有它们,无人禁止, 物者之无尽藏 使用它们,无穷无 也,而吾与子 尽。这是大自然无 之所共食。” 穷无尽的宝藏,而 我能够同你们共 享。”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9 赤壁赋 (共55张ppt)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9 赤壁赋  (共55张ppt)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2020/6/16
9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 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2020/6/16
10
特别的精神世界
2020/6/16
9、酾酒( shī ) 10、横槊(shuò)
11、渔樵(qiáo ) 12、扁舟( piān)
13、匏樽(páo )
14、蜉蝣( fúyóu) 15、无尽藏(zàng) 16、枕藉( jiè )
17
赤壁赋
苏轼
第二课时
2020/6/16
18
导入
读懂一篇特别的文章
2020/6/16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 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 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 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2020/6/16
2020/6/16
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
书法 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 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 的文艺观
4
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 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 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 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 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 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 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 开玩笑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引孔子语。
第四段:
斯,代词,指水
1、面对秋江秋
苏子曰:“客亦知流夫走水与月乎?逝 者如斯,消而减未和尝增往长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月,顺手拈来, 以水与月设喻, 融会古今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 2、从变与不变
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的不同角度去
‖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 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 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 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 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 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 派词人。
7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 文赋各个阶段。
骚赋:以楚辞为源头 大赋(汉):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 生僻的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 小赋:抒情咏物 骈赋(魏晋南北朝):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 整。 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 式对偶外,还限制用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 文赋(宋):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
本段可以分为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第二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
棹兮兰桨,击空明舞:兮使溯动流,光。渺渺泣兮:予使怀动,,望 美人兮天一方。”使…客…起有舞吹洞箫者,使…倚…歌哭而泣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 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妇。
1、作者的歌声(乐)
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 看待消长、盈
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 虚、得失
风目遇,之与而山成间色之,明取月之,宝无耳藏禁得,之用而之为不声竭,, 是造物享者有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
3、豁达乐观, 随遇而安
共适。”
针对客的悲情,苏子做了怎样
的回答?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18
听了苏子的回答, 客有何反应?
3
苏轼像
4
文 徵 明 行 书 《 赤 壁 赋 》
5

22岁中进士
26岁凤翔府签判
苏 轼徐
密州
自请外调杭州的州 仕来自湖州元丰三年黄州

哲宗元年回京 元丰七年汝州
自请外调杭州 颖州 扬州 定州
逝世常州
62岁儋州
59岁惠州
6
‖文学知识
“赋” 以楚辞为源头,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 现于战国后期, 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
2、客人的箫声(悲)
14
15
第三段:
客人因何而悲?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
然也?”客曰:“‘月明星稀名,作乌动鹊,南向飞东进’军,
此非于曹,孟“德被”之,诗被乎动?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
川相缪,郁句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洲,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意,动酾,酒以临…江…为,友横槊赋名诗作,动固,一打鱼世砍之相柴雄劝 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0
‖课文串讲
金 武元直 赤壁图
此处指湖北黄州的赤鼻矶,俗称赤壁。作为 三国古战场的赤壁到底在哪里,说法不一。
11
找出写景的句子,看看
第一段:
1、点本明段时可间以、人分物为、几地层点?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属一人赤=只嘱饮苇,酒叶劝般
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大诵小明的小船
星月宿之名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借, 喻
所字结构
徘徊于斗如牛,动之词间,。往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冯。=凭纵,一乘苇
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成风仙, 而 不知其所茫止茫;(的飘碧飘波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借代
2、月出前:写景—叙事 3、月出后,写景—叙事—抒怀

12
13
满面春风, 换去愁颜 已经
第五段:凌客乱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 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1
‖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主要 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 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 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成熟是一种明 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 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 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 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 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 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 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2
8
著名赋文
《闲情赋》陶渊明 《思旧赋》向秀 《洛神赋》曹植 《登楼赋》王粲 《恨赋》》《别赋》(南朝·梁)江淹 《登楼赋》王粲 《长门赋》司马相如 《采莲赋》萧绎
9
‖背景介绍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 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 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 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 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 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 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
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
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6
1、当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现在在 哪里?有为者尚且如此。 2、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 3、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
《文心雕龙》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 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 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必然注重铺陈形容 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 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 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 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 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 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