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讲义)
第3章_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精品文档81页
一、人力资本说
(二)简评
1.引入了人力资本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否 定了H-O理论的劳动同质性假设。
2.一个国家如果想在新的比较优势方面有 所作为,就应该重视教育、培训、卫生、 保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通过长期积累 形成新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好的效 益。
二、研究与开发(R&D)要素说
国际间技术 差距
创新国出口该 创新产品
模仿国对该产 品有需求
创新国有技术 垄断优势
模仿国开始模 仿该产品
模仿国逐渐掌 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
技术差距消失
技术差距论
理论核心
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新产品后, 就可凭借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 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引发该产品 的国际贸易。
(二)比较优势持续时间的衡量
(一)理论内容 提出者:
格鲁伯、弗农、梅达、基辛
观点:
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 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大小,可以改变一国在国
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一般以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来衡量一国
或一国的某部门研发要素的拥有量。
二、研究与开发要素说
(一)理论内容
不同国家占有研究与开发的多寡,可以改变 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模仿时滞
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 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
创新国生产新产品到模仿国开始生 反应时滞 产新产品的时间。
掌握时滞 模仿国从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新产 品进口为零的时间。
需求时滞 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出口
新产品的时间间隔。
技术差距理论图示
创新国A生产和出口
创新国出口
2010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各国之间还签署了大量的双边 和多边贸易协定,如中日韩自贸协定等。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政策
全球价值链分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 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格局。
贸易政策调整
为了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需要,各国需要对其贸易政策进行调整 ,以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05
新世纪以来
全球金融危机与贸易保护主义回潮
01
贸易保护主义回潮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经济普遍下滑,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就
业,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
02
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针对其他国家的倾销和补贴行为,一些国家采取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以维护本国产业的利益。
03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变化
出口导向型战略
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出口导向型战略,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他们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供 税收和财政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扩大出口。
加入全球价值链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开始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他们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制造业和 服务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 国家应对某些工业产品实 行暂时性的进口限制。
公平贸易
反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主张采取报复性关税等措 施以维护本国利益。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
背景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各国之间关税壁垒日益 严重,国际贸易关系紧张 。
目的
通过降低关税和消除关税 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 化,稳定世界经济发展。
日期: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第0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第0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政府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竞争状态
生产要素
需求要素
相关和支持产业
完整的“钻石”系统
机遇
第0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强制的贸易保护主义
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 期(15-17世纪)
自由贸易政策
产业革命后(18 世纪中叶)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新要素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 2. 熟悉技术差巨轮与产品生命周期论的论点; 3. 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论点; 4. 了解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观点; 5. 了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 6. 熟悉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第0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新要素贸易理论
第0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
l 技术创新期:新产品在发达国家 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主要供应 国内市场。
l 产品成长期:生产技术趋于稳定, 创新国大量生产,取得规模经济, 开始出口新产品。
第0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l 产品成熟期:生产技术成熟,产品实 现标准化生产,技术模仿国开始模仿 生产。
l 关税抽取租金论
l 以进口保护进出口论
l 外部经济论
第0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空中客车公司
生产
不生产
波 音
生 产
-5万元 -5万元
100万元
0
公 司
不 生
产
100万元 0
0 0
没有补贴时的损益表
第03章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
空中客车公司
25万元 补贴
生产
国际贸易概论课件 3第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人数
(人/年) (单位) (人/年)
丹麦 法国
丹麦 法国
丹麦 法国
分工前 1
120
1
80
合计 2
200
分工后 2.125 170
合计 2.125 170
国际 1 交换 1.125
1
100
1
90
2
190
2.2
220
2.2
220
1.2 1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的理论前提
① 2X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② 以两国的真实劳工成本差异为基础,并假定所有劳动都
2.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产生:因“谷物法”的实行影响了产业资产阶
级的利益(限制谷物进口,引发价格全面上涨), 提出英国要大力发展纺织品生产以纺织品出口 换粮食的进口。 4.原则: “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比较优势说的国际分工利益变化表
国家
谷物产量 所需劳 毛昵产 所需劳动
(单位) 动人数 量
思考:试比较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
四、总贸易体制与专门贸易体制
国际货物贸易的统计方法
• 总贸易体制——又称一般贸易体系下统计贸易, 它是以货物经过国境作为进出口的标准。约90 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方法,如中国、日本、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 专门贸易体制(special trade)——又称特 殊贸易体系下统计贸易,它指以货物经过关境 作为进出口的标准。
自由贸易区: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 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五、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 有形贸易——商品货物贸易 • 无形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区别: 1.有形贸易可以储存,无形贸易是无形、不可 储存; 2.有形贸易是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海 关统计中能查到,无形贸易在国际收支表中 之恩能够得到部分反映,海关统计中查询不 到。
国际贸易新理论
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其对中国贸易发展的启示保罗·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贸易地理及国际金融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围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提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引入了规模报酬和不完全竞争,用非比较优势的观点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
新贸易理论也成为国家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一、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二战后,国际贸易活动出现了新特点、新现象。
首先,1960年代末开始,由于日本、西欧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极大动摇,并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贸易不等价交换,国际贸易活动在二战后大幅度增加,不是发生在经济互补的国家,而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这种贸易的相似性,改变了传统的对国际贸易的看法。
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对世界贸易现象作更为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解释。
其次,伴随国际贸易大幅增加的同时,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要素互补的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而是要素禀赋极其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各国之间进行的贸易之大多数也不是产业间贸易,而是发生在同一产品内部的产业内贸易。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已不再完全取决于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势差异,而更多的取决于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所具有的规模优势,比较典型的是大部分国际贸易活动是“飞机式的贸易”。
飞机制造所需要的经济规模使整个世界就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制造者,而且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飞机制造中心,即使日本和美国两国之间没有差异,似乎也只有其中一个国家才会生产宽体喷气式飞机。
“新贸易理论认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的差异。
”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最后,许多商品市场中完全竞争不是经常存在的,而不完全竞争则经常存在,少数垄断企业由于规模报酬递增而获得市场地位,从而导致国际分工,而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对此贸易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因此合理解释这些现象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政策讲义.pptx
3、需求偏好相似论
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需求偏好并不相同。
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愈相近,人均收 入的差异愈小,消费者偏好越接近, 相互需求就越大。两国的贸易可能性 也就愈大。
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与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波斯纳(美,1961) 1、一国的技术优势(新产品和新工 艺)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 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 掌握该技术之前可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2、进口国通过进口产品进行技术模仿, 并开始生产这些产品,减少进口,国际 贸易缩小。 3、当新技术最终被技术模仿国所掌握并 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 时,技术模仿国开始对技术创新国出口 该产品。 4、技术创新国开始新一轮的创新和出口。
第一节 新要素贸易理论
一、人力资本说
劳动者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向劳动 者的健康、教育、职业训练等方面的投 资,劳动力投资上的差异造成了人力技 能以及技术禀赋的差异。 把创造人力技能当成一种人力资本,指 明教育、文化、卫生、公共福利等方面 的投资是形成一国人力技能禀赋进而获 得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的极其重要源泉。
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 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 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 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 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 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掠夺他人市场 份额和工业利润。
美国 其他发达 进口 国家出口
发展中国家
t5
T
其他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 家出口
美国
技术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劳动力密集型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讲解学习
(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 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 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资源禀赋论的进步性: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 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 易模式,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 的作用。它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资源禀赋论的局限性: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1)进口替代政策:
采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措 施,限制某些重要工业品进口,扶持和保护 本国有关工业部门的发展。
(2)出口替代政策:
采取各种手段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用工 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 出口,促进出口产品的发展多样化,以增加 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持 续增长。
品,而应该集中贸易,在
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
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
有利。
裁缝与鞋匠
4个有魔力的 数字
国家
葡萄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棉布产量 (单位) (人/年) (单位)
分 工
英国 葡萄牙
1 1
前 合计
2
120
1
80
1
200
• 理论体系: (1)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与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 加管理成为四要素,也可加技术、信息等。
要素价格:要素的使用费用或报酬。
要素密集度:某种要素投入的比例的大小。
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投入比例大说明要素密 集度高,形成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例 如,纺织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 (2)各国进出口商品政策 (3)各国对外贸易的国别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讲义(ppt 28页)
二、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对于进口限制主要采用非关税措施,主要表现在: (1)非关税措施日益多样化、复杂化。 (2)非关税措施的利用范围不断扩大。 (3)非关税措施的歧视性增强。 2、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 3、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4、贸易保护主义由非定型化转变为制度化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 1、贸易保护推动物价上涨 2、新贸易保护主义使发达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 3、新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一)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
(二)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三)福费廷 福费廷:是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过进口商承 兑的、期限在半年以上至5.6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售 予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大金融公司),提前取得现款 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
第八章 关税政策
第一节 关税及其种类 第二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关税结构与有效保护率
第一节 关税及其种类
一、关税的涵义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 口商征收的一种税收。
二、关税的种类
(一)基本关税(通常称正常关税或一般关税) 1、进口税 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而对 本国进口商征收的关税。 进口税主要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 2、出口税 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所 征收的关税。 3、过境税(又称通过税) 过境税:对通过本国关境运往另一个国家的外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第3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战后贸易理论
主要观点
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保持领先地 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 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 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 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出口 下降,以至最终退出出口。 下降,以至最终退出出口。 技术差距存在的原因 关税及运输费用;进口国的收入水平; 关税及运输费用;进口国的收入水平;市场规模等
信息要素理论: 信息要素理论:它认为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
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 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 组成部分,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 组成部分,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 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 同时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 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且是一种 无限的资源,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 无限的资源,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 可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 可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 日本企业: 情报—秘密武器 日本企业: 情报 秘密武器 中国企业:情报收集不力; 中国企业:情报收集不力;情报保护更不力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效率差异说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大约是其他国 家工 人的三倍。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条件下, 人的三倍。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素相对 丰 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 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政策对于理解各国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一、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其他国家高,那么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石。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劣势的程度不同,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三)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会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比如,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倾向于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模式。
产品通常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
在创新阶段,通常在发明国生产并出口;在成熟阶段,生产会逐渐向其他发达国家转移;在标准化阶段,生产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明国则转为进口。
(五)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当一个国家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时,它就可能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竞争力。
二、国际贸易政策(一)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主张减少政府对贸易的干预,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最大利益。
其优点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福利、推动技术进步等。
但也可能导致一些行业受到冲击,出现失业等问题。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
1:三段论
理论分类
2:交错发展论
.
23.07.2021
三段论 1新产品阶段:产品不完善,没有形成规模,成本高售价高,主要消费群 体为国内高收入阶层和国外同等消费水平群体 2:成熟产品阶段:由于消费示范效应,国内需求增长刺激生产发展,企 业注意成本降低 3: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高度标准化美国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转而 从发展中国进口该产品
.
23.07.2021
Q 出口
美国
西欧
发展中国家
t0
t1 t2
t4
t3
t5
T
进口
美国开始出口 西欧开始出口 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
.
23.07.2021
THE END
.
23.07.2021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 新发展
.
一、动态周期说
1. 定义:动态周期
说从技术、原料 期
和产品的周期性 说动
变化来分析其对 态
国际贸易产生的 影响。
周
技术周期说 原料周期说 产品周期说
1. 代表人物:美·波斯 纳(M·Posner)
2、波斯纳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 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强调技 术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决定 作用。他用技术的周期性波 动解释某些技术密集型商品 在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原因。
•
需求滞后
技
术
周
期
性
模仿滞后
波
动 指新技术的发明应 用到别国已熟练掌 握这段时间。
指技术创新国开 始生产和消费到 别国开始进口该 类商品这段时间。
反应滞后
指技术创新国 开始生产到技 术模仿国开始 生产这段时间。
掌握滞后
.
指技术模仿 国开始生产 到熟练掌握 生产技术后 大规模生产 而不再进口 这段时间。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材
06 未来国际贸易的 挑战
数字贸易的挑战
1 2 3
数字贸易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逐 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数字贸易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流动和数据处理,如 何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 题。
数字税收和关税
数字贸易的虚拟性和无国界性使得数字税收和关 税的征收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混合型战略
结合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战略,平衡出口和 进口。
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01
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容易地融入全球经济,获得更多
的机会和市场。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挑战
02
全球化可能导致不平等和社会不稳定,以及外部冲击和金融风
险。
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
03
发展中国家需要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时,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应对
绿色壁垒
环境政策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进口产品设置更高 的环保标准和要求,从而限制了国际贸易。
成本增加
环境政策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对那些缺乏环保技术的企 业来说,可能导致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市场准入
环境政策可以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准入,通过制定环保标准和认证 要求,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和排斥。
绿色贸易壁垒
定义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以环境保护为借口,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 和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来限制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
目的
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保护国内环境和市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
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贸易摩擦和保护主 义加剧,同时也促进了环保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新要素贸易理论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贸易自由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新要素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 2. 熟悉技术差巨轮与产品生命周期论的论点;
技术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劳动力密集型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
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
业部门,比如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
成品,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间贸易
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型的制成品,
这种国际贸易称为产业内贸易。通常
也被称为双向贸易或重叠贸易。
二、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标准
倾向。
2、表
现
⑴ 大幅度削减关税
⑵
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贸易自由化的发 展是不平衡的。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
1、背 景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
义国家经历两次经济危机,加上
工业国家发展不平衡。美国成为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策源地。
2、特 点
⑴ 限制进口的措施重点从关税壁垒
转向非关税壁垒
⑵ 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由限制进口
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 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掠夺他人市场
份额和工业利润。
基本论点
补贴促进出口论 关税抽取租金论 以进口保护进出口论 外部经济论
空中客车公司 不生产 生产
生 波 产 -5万元 100万元 音 公 0 100万元 司 不 生 0 0 产
-5万元
0
没有补贴时的损益表
数量
1技 术创 新期 2产 品成 长期 3产 品成 熟 4销 售下 降 5衰 落期 进口
消费 技术创新国
出口 出口
生产 生产 消费 技术模仿国
进口
0
A
B
C
D
T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净 出 口
发展中国家
0
t1
t2
t3
t5
美国
T 其他发达国家
净 进 口
贸易 开始
美国 其他发达 进口 国家出口
发展中国 家出口
3、需求偏好相似论
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需求偏好并不相同。 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愈相近,人均收 入的差异愈小,消费者偏好越接近, 相互需求就越大。两国的贸易可能性 也就愈大。 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多样性。 适合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二、研究与开发要素说
“研究与开发”要素是指经济发展
过程中用于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新项
目、新技术、新产品的投资,通常用
一种新形成的产品中有关研究开发的
指标加以衡量。
研究与开发要素的多少,可以改变
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三、信息要素理论
信息是能够创造价值并进行交换的一
种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
技术创新期:新产品在发达国家 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主要供应 国内市场。 产品成长期:生产技术趋于稳定, 创新国大量生产,取得规模经济, 开始出口新产品。
产品成熟期:生产技术成熟,产品实 现标准化生产,技术模仿国开始模仿 生产。 销售下降期:生产技术进一步成熟标 准化,技术模仿国开始大量生产并出 口产品到第三国。 衰落期:技术模仿国大量生产并凭其 成本及价格优势抢占出口市场,创新 国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进口国通过进口产品进行技术模仿, 并开始生产这些产品,减少进口,国际 贸易缩小。 3、当新技术最终被技术模仿国所掌握并 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 时,技术模仿国开始对技术创新国出口 该产品。 4、技术创新国开始新一轮的创新和出口。
创新国生 产和出口
创新国的消费 创新国的出口
t0
创新国 的生产
1、产品差异论
2、规模经济论
外部规模经济:厂商平均成本的降低 依赖于行业规模的大小。(生产设备 及供应的专门化;劳动市场共享;技 术外溢) 内部规模经济:厂商平均成本的降低 依赖于本身规模的大小。(技术和管 理的不可分性;更细致的专业化分工; 生产的集合。)
一方面,规模经济导致了各国产业内 专业化的产生,从而使得以产业内专 业化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 展; 另一个方面,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 使得生产同类产品的众多企业优胜劣 汰,最后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厂家 垄断了某种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逐 渐成为出口商。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差异论
规模经济论 需求偏好相似(或重叠)论
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 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 产品,它包括同质产品与差异产品。 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 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 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 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 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
滞胀出现后 (70年代后)
贸易自由化
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自由 发展(50-70年代)
超保护贸易政策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20世纪初)
第 六 节
贸易自由化与 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贸易自由化
1、背 景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
世界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 外贸易政策先后出现了自由化的
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
亚大学教授詹姆斯· 布
朗德、巴巴拉· 斯潘塞
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经 济学家提出了战略性 贸易政策理论。
James Brander
Barbara Spencer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定义
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
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
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
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
主要研究一个国家为什么能在 某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竞争状态
政府
生产要素
需求要素
相关和支持产业
机遇
完整的“钻石”系统
强制的贸易保护主义
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 期(15-17世纪)
自由贸易政策
产业革命后(18 世纪中叶)
保护贸易政策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时期(19世纪)
新贸易保护主义
转向鼓励出口 ⑶ 西欧国家的贸易壁垒由国家壁垒
转向区域性壁垒
第 三 章
讲授结束
部分。
信息本身是可以交换的商品,是一种
软件要素,而且是一种无限的资源,
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可 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
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与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波斯纳(美,1961) 1、一国的技术优势(新产品和新工
艺)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势。
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 掌握该技术之前可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产业内贸易指数T:是用来测度一个产 X M IIT 1 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 X M
i i i i i
|X-M| T = 1 - ————— (X+M)
X和M:
分别表示一个行业的出口值和进口值
T值介于0到1之间 T=0,不存在行业内贸易 T>0,存在产业内贸易。 当出口与进口相等时,T=1
空中客车公司
生产
25万元 补贴
不生产
20万元 生 波 产 - 5万元
0
音 公不 生 0 司
产
100万元
0
125万元
0
政府对空中客车补贴时的损益表
第五节 国家竞争优势 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哈佛商学院的米歇尔.波特 (Michael Porter)提出。
也被称为波特的钻石理论。 (Porter’s Diamond)
3. 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论点;
4. 了解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观点; 5. 了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 6. 熟悉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第一节 新要素贸易理论
人力资本 技 术
研究与开发 信 息
一、人力资本说
劳动者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向劳动 者的健康、教育、职业训练等方面的投 资,劳动力投资上的差异造成了人力技 能以及技术禀赋的差异。 把创造人力技能当成一种人力资本,指 明教育、文化、卫生、公共福利等方面 的投资是形成一国人力技能禀赋进而获 得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的极其重要源泉。
t3
T
t1
t2
需求滞后 反应滞后 掌握滞后
仿制国的 出口
仿制国生 产和出口
模仿滞后
仿制国 的生产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 学教授雷蒙•弗农于1966年提出,最初
运用于市场销售战略中,后来被引入
国际贸易理论,用来解释国际贸易形 成的原因,也是战后解释工业制成品
贸易流向的著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