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与鄂尔多斯的双赢模式

合集下载

发展沙生灌木加工业是促进沙漠治理的有效途径

发展沙生灌木加工业是促进沙漠治理的有效途径

198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倡导在我国发展沙产业,提出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综合分析、研究沙区资源优势,用全新的治理措施、开发模式去经营管理沙区生态经济系统。

1994年全国治沙专家共同研讨钱学森教授的沙产业理论,提出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观念对待沙漠。

在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过去建立在单一减风灾、防沙害基础上的治沙方法和措施。

钱学森教授的治沙产业思想,为中国治理风沙灾害和开发利用沙区资源筑起了崭新的平台。

根据钱学森教授的沙产业理论,鄂尔多斯市于1989年率先在毛乌素沙漠北缘地带的东胜区漫赖乡建起了我国第一条“沙柳刨花板生产线”,为沙生灌木资源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鄂尔多斯市的环境和生态建设上新台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沙生灌木加工业发展现状及所取得的治沙效果毛乌素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纵贯陕西、内蒙古的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市。

其中在鄂尔多斯市的总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约占鄂尔多斯市土地总面积的28.78%,主要分布在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这一地区大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流动性的新月型沙丘及沙丘链极少。

此地区主要以中、粗沙为主,地下水赋存条件很好。

库布齐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背的北部,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

西、北、东三面均以黄河为界,地势南部高、北部低。

南部为构造台地,中部为风成沙丘,北部为河漫滩地,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流动沙丘约占61%,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

这两个沙漠由于沙化面积较大,已成为鄂尔多斯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甚至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治理地区。

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生长着起防风固沙作用的沙生灌木沙柳、沙棘、柠条等植物,根据沙柳灌木的生物学特性,每3 ̄5年必须平茬一次才有利于生长。

两沙漠虽然生长着这些特殊的植物,但因有林面积较少和人类长期的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鄂尔多斯市境内沙化面积依然严重,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根源。

对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对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维普资讯
1 0
中 国工 程 科 学
第 4卷
是对生产 力潜 能 的破坏 。土地沙漠 化 ( 的称荒漠 有 化 ,涵 义略有 区别 )被称 为 当代 环境 问题之 首 。干 旱 、半干旱地 区的经济 开发活 动 ,单 纯依 靠传统 的 方式和 技 术 ,已被 实 践证 明是 和 持 续 发 展 背 道 而 驰 ,正面 临着谋 求新思维 的抉 择 当人 们需 要 一种 沙漠开 发 利 用 的 正 确 指 导 方 略 的 时 候 ,钱 老 在 18 9 4年 提 出 了 “ 产 业 ” 理 论 j 沙 1。
维普资讯
20 0 2年 1月
中 国工 程 科 学
En i e rn i n e g n e i g Sce c
J n.0 2 a 20
V0 . 1 4 No. 1
第 4卷第 1期

糍 攀露巍 羞:
∞ 举 键 囊
对 钱 学 森沙多 了 ,但产 量 少 了 ; “ 多 了,但草 少 了 ; 耕 水
羊多 了,但 肉少 了 。人 类 不合 理 的开 发 活 动 ,导 致 了对第 一性 生产 力即植物 光合作 用 的物质基 础的 丧失 ;不 节制 的滥用 ,不仅 是对 资源 的掠夺 ,而且
恕 (95 ) 13 ,女 ,河 北 滦 县 人 ,中 国科 学 技 术 协 会 研究 员
理论 ,将会 更加振 奋精神 ,在 开发 大西北 、对抗 土
地荒漠 化 的伟大事业 中 ,坚定 必胜 的信心和信 念 。
2 世 纪 以来 ,人 口在 太 基 数 上 的 快 速 增 长 , 0
加大 了社 会需求 ,破 坏 了干旱 、半干 旱地 区农 牧开
1 沙产 业 就是 变 “ 毛之 地 ” 为 沃 土 不

工作研究:从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看戈壁农业发展前景

工作研究:从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看戈壁农业发展前景

从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看戈壁农业发展前景一、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思想萌芽。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专家、系统科学思想家,也是具有全球眼光、人本思想、系统观念、未来设计的战略科学家。

他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沙产业”理论,一反外界关于“沙漠是地球癌症”的悲观论断,“换一种思维看沙漠”,以系统工程思维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战略构想。

他对“沙产业”的思考,萌发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北大地。

当年,钱学森正深入甘肃、新疆的荒漠地带从事导弹、卫星、火箭国防科研,戈壁荒漠的极端恶劣天气和当地居民生活的艰辛让他印象深刻,同时他发现茫茫戈壁有耐干旱、抗风沙、耐盐碱的植物顽强地生长着,有些植物如沙棘、甘草还有很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自那时开始,他就一直思索如何应对西部光热资源充足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何系统集成多学科的科学知识开发利用沙漠、戈壁?如何既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有效地发展农业生产?“用科学技术改造沙漠戈壁,让沙漠戈壁为人类创造财富”的想法,在沙漠戈壁发展“沙产业”、让干旱地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在钱学森脑中酝酿萦绕、反复思索。

二、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发展完善。

“沙产业”理论的提出。

1984年8月20日,钱学森公开发表了《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一文,首次正式提出,“农、林、沙、草、海”五大产业将在21世纪掀起第六次产业革命。

其中“沙产业”理论是专门针对广大沙漠干旱地区提出的。

他指出,沙漠、戈壁、阳光的潜力远未被利用,应该大力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

“沙产业”理论的发展。

在1991年召开的全国“沙产业”会议上,他指出“假使我们运用全部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基础科学,能不能让16亿亩的沙漠戈壁每年也提供几千亿元的产值呢?”1995年11月21日,钱学森在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了书面发言,又指出“近年来甘肃人民创造了中国的‘沙产业’,这一成就启示我们发展尖端技术的‘沙产业’,也就是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再加上水利工程、材料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前沿高新技术,一定能够在沙漠、戈壁开发出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即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

大漠深处升起绿色蘑菇云——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

大漠深处升起绿色蘑菇云——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

不 应 是 东部 的翻 版


于是

19 9 3


祁连 山 的水 基 地 也 是 有 水 有 水 就 可 以
种水稻
-
生 知识 密 集 型 沙 产 业 理 论 的通 俗 表 达 钱 学森 办 公 室 的专 家认 为


没水就完了


现 在听说 祁连 山

甘肃专家的

内蒙 古 是 钱老 沙产 业



草产 业 理 论 的 孕

上 游 发展 农 业
-
水 用得 多 了 现 在 再 到 基


国 心 在 富民 他 从 美 国 ; 破 重 重 阻 力 回 中
归祖 国 5 3 年 来 不 但 为 两 弹


生 息 的机 会

他 觉 得 内蒙 古 正 以地 貌 的








生 物 的 多样 性 和 资 源 的 多 样 性
产 品 这 些 产 品是 远 销 国外 的 我 觉得 现


人 航 天 事 业 做 出 了 特 殊 贡 献 ; 而 且 以他

他 高度 肯定 钱 老 的 两 是 系统 工 大 有 中 国 特 色 的科学 建树 :


是 沙产 业 理 论 他握 着钱 老 的


动 植 物 让 沙 漠生物利用 太阳 能 为 人 类 创 造财富 已进入钱老的战略思考范围 针对西 方学者 一沙漠 是地 球 癌症 的悲 观
。 ,
学 会理事 长董 智 勇等讨 论 沙产 业和 林 业 问题口 钱 老指出: ? 对中国威胁最大 的是 森林少~ 土地沙漠化。 林 业要转变经 营思 想 加快 发展 从现 在 开 始 要 研 究 中国 西 部 问 题 特 别 是 中 国 西 部 的沙 漠 治 理

以市场机制促进鄂尔多斯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

以市场机制促进鄂尔多斯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

以市场机制促进鄂尔多斯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摘要:鄂尔多斯作为西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为了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鄂尔多斯地区结合自身的地貌,利用有效的植物资源初步发展起了沙产业。

但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当地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诸因素的制约,难以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鄂尔多斯地区沙产业发展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为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提供借鉴。

关键词:鄂尔多斯沙产业市场机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赢一、鄂尔多斯市沙产业发展的背景“沙产业”(deserticulture)由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于1984年首次提出,即在沙区开发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市场、发展规模生产。

沙产业涉及的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不仅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还具有一旦低效率提供,造成短期内不可恢复,长期需要投入更高成本治理的特性,提供方式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导致环境价值难以形成可交易的市场。

发展沙产业是公共品引入市场机制,更加深入的使用市场工具使外部需求内化。

目前以色列成功利用沙漠资源发展沙产业,兼顾了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西部资源型城市,其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当下鄂尔多斯地区的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是关键。

近几年来,鄂尔多斯市财政收入和gdp年增速整体上已处于下降阶段,gdp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25.8%降至2012年的13% ,其中治理环境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是全区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总面积为13020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47.95%的沙地,在需要治理的同时,也是发展沙产业的丰富资源。

利用荒漠资源发展沙产业,单靠政府的力量不能发挥市场的活力,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利用要素市场提供资金、劳动力、先进的技术以满足沙产业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免费下载】申论热点发展沙漠产业

【免费下载】申论热点发展沙漠产业

发展沙漠产业是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的重要举措。

我国沙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等西部地区,人口少、面积广、 少数民族集聚,这里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现实的产业基础难以支撑边疆 的繁荣与稳定。发展现代沙漠产业是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自 主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与生计兼顾、治沙与致富双赢的重要抓手,是增强民族团结、 保持边疆安宁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发展沙漠产业是防治荒漠化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沙化土地涉及 30 个省(区、市)的 889 个县(旗),多数集中在三北地区 的贫困沙区。多年实践证明,大规模种植防沙林、实施生态工程效果有限。沙区植 树种草存活率低,往往出现“第一年绿,第二年黄,第三年当柴烧”的现象。由于 沙区农牧民无法从生态工程中获得明显经济利益,他们为了生存常常难以顾及生态 保护,结果是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沙区偷牧、夜牧现象依然存在,搂发菜、捕蝎 子等严重破坏生态的行为屡禁不绝。构筑特色沙漠产业体系,通过沙漠产业反哺防 沙治沙,促进生态产业发展,是防治荒漠化、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和实现沙区人民脱 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申论热点:发展沙漠产业

背景链接

“发展沙漠产业意义重大,有利于拓展国家的发展空间,防治沙漠化,促进太 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并有利于稳固边疆。”在 2014 年 10 月举行的“越野 e 族 2014 阿拉善英雄会”活动首届阿拉善沙漠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读懂钱学森的林、沙、草产业开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读懂钱学森的林、沙、草产业开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今后 十年甚 至 百年 的科 学发 展 、 持续发展、 安 全发 展立起 一座 举世 瞩 目的绿 色里程 碑 。
中 国科 学家认 为 , 新世 纪 必 须 “ 换 一 种思 维 看
环境 变迁 、 看 生态 文 明 ” , 建 设资 源 节 约 型 、 环境 友
好 型社 会 。重点包 的可再 生 、 经 济 的可 持续 等 。要 点 可概 括 为: 尊 重 规律 , 善 待 自然 , 造福 人类 , 用 系统 思想 和 科 学技 术变 自然 界 的生 物 链 、 食 物 链 为产 业 链 、 效 益链 , 构建新 的平 衡 系 统 , 实 现人 与 自然 的 和谐 发
马粮 库 ” 何 存 ?楼 兰 古 国安 在? 它 的消 失 不 是 天 神 的发怒 , 而是 沙漠 的吞 噬 , 水资 源 的枯竭 。 其实 , 地球 上 的沙漠 , 除 了几 万年 、 十几 万年前
形 成 的被 以色 列 人 称 为 “ 上帝给的沙漠” 以外 , 不
态危 机 的思考 , 并做 出 了伟 大 的创 新 性 理论 贡献 。 2 O世纪 6 0年 代 , 他 在 领 导 国 防科 研 工 作 期 间 , 经 常利 用深入 内蒙 古 、 青海 、 新 疆 等沙 漠 戈 壁试 验 基 地 的机会 , 了解 生活在 周边 地 区恶劣 自然条 件下 的 农牧 民的生产 生活情 况 , 思 索如何 用科 学技 术改 变
展 。原则是 “ 生 态 生 计兼 顾 , 治 沙致 富 双赢 , 绿 起
纵观人 类文 明史 , 生态 文 明乃是一 切文 明 的安 全底线 和最 高境 界 。没有生 态文 明 , 就 没有 可靠 的 物质 文 明 、 精神 文 明 、 政 治文 明和社 会 文 明 。生态 文明 的标准应 该 是物我 合 一 , “ 相 看 两 不厌 ” ; 人类

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沙产业和新能源

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沙产业和新能源

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沙产业和新能源从黄沙中掘金(绿色家园)本报记者贺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30日10 版)远处,一片黄静静流淌,绵延伸向远方;眼前,一排排拱形暖棚整齐排列,孕育着丰收希望。

这里就是沙海明珠——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示范区。

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恩格贝正在大力发展沙产业和新能源,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推进阳光农业、藻类产业、转基因技术。

如今,恩格贝人不仅使荒漠披上了绿装,而且正在从黄沙中掘金。

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以产业化思路经营沙漠,初步形成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良好局面走进恩格贝生态示范区阳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拱形暖棚好似等待检阅的士兵。

这个基地始建于2008年,与恩格贝种植园区、养殖园区、沼气工程区以及微藻生物育种基地4个园区,组成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现代阳光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园,是恩格贝发展沙产业的一个样板。

“现在恩格贝日光温室共有135栋,每年可生产高品质瓜果蔬菜10万多斤。

”技术员刘雪芹自豪地说,这里的北海道甜瓜远销香港。

螺旋藻养殖初具规模、芳香园建设方兴未艾……恩格贝以产业化思路经营沙漠,初步形成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

“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

在鄂尔多斯,曾有过人沙对立的沉痛教训。

在离恩格贝不远的地方,有一位“治沙愚公”——谢恭德。

谢恭德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有名的治沙造林专业户,老人和几个儿女20年来共治沙5000多亩,造林900多亩。

沙治了,但人穷了。

在上世纪90年代,他和他的几个儿女欠下了2万多元的债,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巨额”债务。

“为什么治沙人种下树根,却扎下了穷根?关键是没有走上产业化治沙的路子。

如果不发展沙产业,不仅治沙人要受穷,治沙的成果也不能巩固。

”内蒙古沙草产业协会会长夏日说。

沙漠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但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会发现其独特的优势。

198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了沙产业理论,主要就是利用沙漠中高效太阳能的优势,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论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

论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

论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作者:彭树涛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6期摘要:钱学森从第六次产业革命和“大农业”的宏观视野出发,创建了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

这一理论是现代人类对沙漠的全新认识,它强调充分利用太阳能,全面依靠各种高科技,加强有效管理,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和注重实践等。

其中,充分利用太阳能是其内核。

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在认识人类与沙漠的关系、防沙与治沙的关系、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等方面对传统治沙理论有了全新突破,呈现出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特色。

它对于我国西部开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钱学森;沙产业;第六次产业革命;大农业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8)06-0081-04“钱老,您在科学上建树很多,我学了以后深受教益。

我给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您的系统工程理论,还有一个就是您提的发展沙产业的设想。

前不久,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沙产业发展得很好,沙生植物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钱老,您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

”[1]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钱学森家中看望这位著名科学家时,对钱学森首倡的沙产业理论给与了高度肯定与评价。

作为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人,钱学森对沙产业也高度关注,创建了沙产业理论,将人类对沙漠的认识和利用推上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沙产业理论的创建钱学森对沙产业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钱学森常去西部沙漠地区参加新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

看到西部环境的贫瘠恶劣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钱学森便萌生了要“用科学技术改造沙漠戈壁,让沙漠戈壁为人类创造财富”的想法。

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沙漠,发现“沙漠戈壁并不是一片荒凉,而是有不少其他地方没有见到的动、植物”。

由此,沙产业也成了钱学森心中挥之不去的课题。

278-[7页]钱学森院士的‘沙产业理论’的印证

278-[7页]钱学森院士的‘沙产业理论’的印证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作者:庞俊峰钱学森的“沙产业定义”:沙产业是用系统思想、整体观念、科技成果、产业链条、市场运作、文化对接来经营管理沙漠资源,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农牧民在沙柳种植区内套种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发展舍饲养殖业,种植区12万农牧民年人均增收2800多元。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阿拉善盟阿右旗沙林呼都格地区,通过人工种植梭梭和嫁接肉苁蓉,人均直接增收2000元。

人沙大战缚黄龙实现绿富同兴――内蒙古整体推进防沙治沙工程纪实去过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官触动――30多年前,从呼和浩特驱车经东胜去乌审旗,黄沙弥漫,偶见几株沙漠榆歪歪扭扭,零星的绿色也尽显痛苦表情。

贫瘠、荒凉令人想起清代文人的感怀诗:“鄂尔多斯天尽头,四月柳条抽。

一阵黄风不分昏与昼”。

如今,走在这条直通陕北的高速公路上,两侧的乔木、灌木、各种花草错落有致,绿意盎然,目之所及,一派生机。

鄂尔多斯的“绿肥沙瘦”,只是我区生态好转的一个缩影。

如从南到北深入沙区走走看看,就会发现还有诸多奇迹正在被世人关注,沙漠的神秘面纱也在绿进沙退的博弈中悄然揭开。

披上绿衣裳――沙漠也会显温柔走进内蒙古,人们越来越发现,从锡林郭勒到呼伦贝尔,从赤峰到通辽,从鄂尔多斯到阿拉善,树木多了,草场绿了,风沙减少了,风景变美了。

提起生态变化,首先让我们看看内蒙古的沙情:我区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

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周边人畜递增,再加上不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使沙丘流动加剧、沙害蔓延,直接威胁着河流、湖泊、交通要道、农田和城市。

特别是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速度不断东侵南移,与黄河河道相接,并且穿越黄河,在河东形成沙丘,每年有近1.8亿吨(近十几年来通过治理减少5000多万吨)泥沙侵入黄河,河床抬高,有的区域高出地面2―10米,行洪能力下降,黄河水患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威胁着沿河地区的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钱学森关于建设现代化林、草、沙产业的蓝图——2008年内蒙古沙草产业总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

钱学森关于建设现代化林、草、沙产业的蓝图——2008年内蒙古沙草产业总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







第3 2卷

钱 学 森 关 于建 设现 代 化 林 、 草、 沙产 业 的蓝 图 2 0 0 8年 内蒙古 沙草产业总产值 已超过 3 0 0 0 亿 元

《 钱学森传》 ( 人民出版社 2 0 1 1 年1 2 月第 1 版) 的第 3 5 章的章名是“ 大地情怀” ( 第5 0 9 至第 5 2 2页) 。 第3 5 章涉及钱学森关于建设现代化林产业 、 草产业 、 沙产业的蓝图, 分三个部分 , 这里摘 的是第三部分 , 第
的草产业思想。在文 中, 钱学森对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草产业 , 作了简略的介绍。钱学森的这篇短文 发表在 1 9 8 4年 6 月2 8日的《 内蒙古 日 报》 上。内蒙古 自治区党委书记周惠阅读后 , 极为重视 , 认 为文章写得 太好 了, 只是短 了些 , 恳望钱学森能否更深入地就这个课题展开谈一谈 , 以便 自治区党委常委学习、 研究 。很 快, 钱学森就寄去了长达万言 的《 创建农业 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 、 林业 、 草业 、 海业 和沙业》 的论文 。 内蒙古 自 治 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将这篇论文加了按语 , 刊登在 了 自治区党委 内参 《 调研信息》 上 。此后 , 按照 钱学森的草产业思想 , 内蒙古 自治区党委推出了“ 草畜双承包 ” 等一系列牧区体制改革措施 。 2 0 0 3年, 新华社记者对沙产业 、 草产业 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 。调查报告写道 :
5 1 8至第 5 2 2 页) , 内容如下 : 在钱学森这些思想 的指导下 , 我国的草产业 、 沙产业 、 林产业开始起步, 并取得 了一定的成就。 中国工程 院院士 、 全国政协委员任继周是一位从事草业研究 的科技专家。在钱学森去世后 , 他撰文回忆 说: 我们草业工作者 , 早就感受到草原牧区与农耕地区的截然分割 , 草原作为 自 然 资源独立存在 , 而农耕区 “ 以粮为纲” 的传统的“ 耕地农业” 也面临越来越艰难 的尴尬处境。这是草原牧 区与农耕地 区两败俱伤 的格 局。“ 文革” 刚刚结束 , 1 9 7 8 年, 我就开始讲授草地农业生态系统。1 9 8 1 年, 又在农业部和甘肃省共 同支持 下, 建立 了部省合办的“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就是想打破农区与牧区截然划分 。如今钱老以科学战略家 的眼光和勇气 , 提出在中国建立独立 的草业 。从此 , 草业不再仅仅是一个理论 “ 系统” , 而是摆在社会面前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发展沙产业促进西部开发农业现代化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发展沙产业促进西部开发农业现代化

411 建立战略研究系统企业在向深度扩张的时候,面对着充裕资金,全新的技术,一流的设备和广阔的市场,却拿不出一套象模象样的企业文化战略方案,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研究系统,当然也无从对今后的行动纲领和长期的战略目标有所把握。

盲目和随意终将会断送任何一个企业的辉煌前程。

所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要有企业文化的战略研究系统。

412 企业文化必须创新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全方位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四次讲到了“创新问题”。

强调“鼓励创新、竞争和合作”,“鼓励创造发明”,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企业文化来说,知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进步的灵魂。

科学技术、管理思想和机制、营销谋略、商标和广告理念、CI谋略、产品包装创意等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创新,而且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不管有多少内容,不论采取哪种文化模式,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一系列文化的手段,树立企业形象,培植企业的文化资产,创造企业的文化资本,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资本运营,提高企业稳定的、长期的综合实力,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更高的效益。

413 实现东西文化的融合外商在携带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来文化”。

中外文化在企业里互相交融、互相激发,不断地产生出现代文化因素。

诸如价值意识、民主意识、时效意识、效益意识、功利意识等等。

社会文化学认为,群体越小,其文化意识越单纯,目标和价值取向也比较一致,群体越大,文化意识越复杂,目标和价值取向也越多样。

作为本土文化的“投资者”,如何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两难境地?说到底,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有它的战略系统,要有战略的思维方式,以经济和非经济投入去实现战略性的文化融合。

向沙漠要肉蛋奶——钱学森眼中的沙区开发

向沙漠要肉蛋奶——钱学森眼中的沙区开发

就 变成 看 地 的 很 简 单 有一 个村
一 天两天的 事

中国 所 有 的 陆 上
, ,
微 藻 只 要 阳光充足
,
,
恐怕像 西藏

管地的只有
6
,
个 女 同 志 她 们就
,
,
水 量 加 到 一起 平 均 分 布到 全国 6 9

那样 的地 区都 可以 干
,
还 有盐 藻

是 去 检 查检 查 有什 么 问 题 打个
。 ,
市 场 这个 种 田 的 人 用 不 着 管 有
公 司 在管 市场 信 息 由 公 司 提 供 由公 司在 那里经 营
,
。 。 ,
,
,
科 学技 术 方
,
面 他 们也 有专 门的 队 伍 在管 比 如要 施 肥 有 施 肥 队 伍 负 责 机 械 耕 种 有机 耕 队 去 管
,

,
结 果 种地 的

,
1984
年 的探 索 1 0 年 的实践 一 个新 兴产 业按 照钱 老 的 设想 依托
,


年 我在 一 定 场 合 从 大 农 业 思 想 出 发 提出 了 建 立农 业 林 业以 外 的 沙业 草业 海 业 的 设想
, , 、 、 。 , 、
现 代科 技平 台 俏 然 崛起
、 、
就在 这 时 国家针 对粮 食生 产 面 对 人 口 不
。 , 、
展 农业 综 合实 力的 口 号 同时也 向 沙 区 提 出 了 要 粮 棉 油 肉 蛋 奶 的要求

前不 久 中 国 科协 和 中 国 科 技发 展基 金 会促进 沙产 业发 展基 金

钱学森也是中国沙产业之父

钱学森也是中国沙产业之父

钱学森也是中国沙产业之父作者: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第12期2009年10月31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北京逝世。

11月3日,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诚之专门来到光明日报社内蒙古记者站,代表草原人民深切缅怀钱学森。

郝诚之说,钱学森不仅是中国“航天之父”,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贡献——中国的沙产业之父。

郝诚之与钱学森结缘于1984年,当时他还在《内蒙古日报》副刊当编辑,他怀着试一试的心情,向钱老发出了一封约稿信。

令他没想到的是,刚过半个月,一封落款“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钱学森”的挂号信寄到了编辑部,题为《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

钱学森在信中说内蒙古自治区,一共有13亿亩草原,而从1947年到1983年这37年中,畜牧累计产值100多亿元。

折合每亩草原年产值才0.2元多,这的确比每亩农田的年产值小得多,只值个零头!但这是草业“命里注定”的吗?不能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改变吗?不是有新技术革命吗?我想如果我们下决心抓草业。

即便不能使一亩草原的产品,经过综合加工生产,其产值赶上一亩农田,但也决不只是个零头,达到几分之一总是可以的吧?这对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可是件大事。

因为那里农田少,大约才7000万亩,而草原面积却是农田面积的十八倍还多,所以草业的产值完全可以大大超出农业的产值。

一旦内蒙古带好这个头,全国的草原利用好了,草业兴旺发达起来,它对国家的贡献不会小于农业!这对国家也是件大事了,因为它将大大增加肉食的供应,改变我国人民的食品构成。

钱老对沙漠和戈壁的考察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那时他正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河边,从事火箭和导弹的发射研究工作。

他的足迹曾到过甘肃的酒泉、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新疆的库尔勒等地。

从那时起,戈壁沙漠条件之恶劣,边疆人民生活之艰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额济纳钱老发现,戈壁荒漠并不像外人所形容的那样,是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以生态建设新农村为双翼 实现跨越发展

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以生态建设新农村为双翼 实现跨越发展

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以生态建设新农村为双翼实现跨越发展作者:杨明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第9期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曾评价道:“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达集团把生态建设与发展林沙产业作为“二次创业”目标,坚持钱学森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基本理念,遵循市场化、可持续、长链条、无废弃的原则,不断延伸产业链,在库布其沙漠展开了生态改造、生态建设、生态产业、生态发展、生态转移、生态扶贫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在创建沙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同时,东达集团还创建了“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的扶贫新模式。

将基地、农户、企业、市场等各个主体有机结合,在生态链、生物链、产业链、产品链上做文章,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叠加和产业拉动扶贫的目标。

东达集团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围绕“集中发展,收缩转移”战略目标,投入资金60亿元,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建设东达生态移民扶贫村(风水梁园区),建设现代化物流运输服务园区、特色种植养殖生态农业园区、新型能源工业园区、公共设施园区、民俗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等5大园区。

计划投资100亿元,建成容纳12万人口,集高新技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产业化集镇。

经过10年时间的建设,现已移民养殖户3103户,常住人口10000多人,其中养殖户6000多人。

劳动力人口都已成为职业农民或成为涉农产业工人。

精品移民小区、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均已投入使用;围绕着种养殖的配套项目已投入运营;年加工2000万只的二期獭兔屠宰加工厂已建成投产。

存栏3000头奶牛的风水梁有机牧场与伊利集团成为长期合作伙伴。

68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有大型饲料厂、肥料厂、食品加工厂和各类场馆、便民市场及旅游设施等。

钱学森院士与中国沙草产业

钱学森院士与中国沙草产业

钱学森院士与中国沙草产业——写在钱学森院士诞辰99周年之际作者:郝诚之(中国沙草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秘书长)纵观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一生,追求的是八个字:“志在强国,心在富民”。

志在强国,他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心在富民,他用首创的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以下简称沙草产业),指导了西部大开发的科学进行,指明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换一种思维看沙漠资源钱学森院士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用新的思维来对待沙漠,在广阔的沙漠中建立起可产生上千亿元产值的大事业。

”(《纪念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十周年文集》,中国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P22)钱学森院士说:“我对沙产业的认识。

这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开始参加火箭、导弹发射试验,发射场在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北——额济纳旗附近的戈壁。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戈壁。

从前书本的知识使我觉得戈壁只是一片荒漠,什么也没有,实际一看,则不是那样。

动植物很多,而且是在其他地方不易看到的”。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西安交通大学现代技术研究院编《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西安交-1-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P024)作者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沙草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钱老说的发射场,在内蒙古额济纳河边。

额济纳河古称弱水,是“居延府”所在地,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名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写作于此。

“长河”实指祁连山雪水融化形成的黑河下游之额济纳河。

钱老说:“旁边都是沙漠戈壁,我在工作的间隙中到处跑跑,发现原来我理解的沙漠戈壁概念不对”。

“我就从这里得到启发,觉得沙漠戈壁不是完全不毛之地,关键是我们要经营,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

(《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P028)。

20世纪80年代,针对西方罗马俱乐部学者“沙漠是地球的癌症”的悲观论调,钱老指出:“对地理环境受人类活动而会恶化,人先是盲目的:水土流失、沙漠化……产生了,才有人敲了警钟。

鄂尔多斯:让沙漠生出“金蛋蛋”——创造“沙产业”模式

鄂尔多斯:让沙漠生出“金蛋蛋”——创造“沙产业”模式

鄂尔多斯:让沙漠生出“金蛋蛋”——创造“沙产业”模式刘军
【摘要】以已故的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很多科学家认为,新世纪应该换一种思维看待沙漠资源,应用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理论,把太阳光留住,把生物链延伸,“寓防治于开发之中”,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类与生态双赢的新型平衡系统。

钱老的“沙产业”理论,为后人治沙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期刊名称】《创新时代》
【年(卷),期】2011(000)010
【总页数】4页(P36-39)
【关键词】沙产业理论;鄂尔多斯;沙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平衡系统;蛋;金
【作者】刘军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
荒漠化在全球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8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4,有10多亿人口正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威胁。

我国是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治理工作,不少地方也创造了众多优秀治沙典型经验,目前我国荒漠化扩大的势头已经初步得到了遏制。

在我国众多治沙经验中,亿利资源集团创造的“库布其产业化治沙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

2011年7月8日至10日,第三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库布其沙漠七星湖召开,这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十几个国家的20多位部长参与,是一次名副其实最高规格的国际性沙漠论坛。

从个体化的“与天斗”种树模式,到20余年前在不毛之地上书写的“恩格贝”神话,再到现在以亿利资源为龙头的“沙产业”化,鄂尔多斯开始向沙漠要效益,让沙漠生下“金蛋蛋”。

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

钱学森与内蒙古沙产业

作者: 郝诚之 刘艾君
作者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所,上海200000
出版物刊名: 前沿
页码: 159-162页
主题词: 沙产业 内蒙古 钱学森 胡锦涛总书记 宣传力度 可持续发展 成功实践 产业理论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今年1月19日看望了钱学森,高度肯定老科学家首倡的沙产业理论和内蒙古的成功实践。

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储波、杨晶、巴特尔、任亚平、乌兰高度重视,认为“沙产业在内蒙古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是造福人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乌兰部长强调“宣传沙产业是件好事”,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

本刊发表郝诚之等专家的研究成果,以饔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与鄂尔多斯的双赢模式
中国以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新世纪应该换一种思维看沙漠资源,应用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理论,把太阳光留住,把生物链延伸,“寓防治于开发之中”,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类与生态双赢的新型平衡系统。

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解读
作为有全球眼光、人本思想、系统观念、未来设计的战略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介入了应对地球“四大危机”之一的生态危机的思考,并于1984年提出了“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的科学设想。

其中的“沙业”即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英译为Deseticu-lture)。

通俗表述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

技术路线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

钱老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留住”和“转化”太阳能,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寓沙漠治理于利用开发之中,为人类开发新能源、新财源。

要求系统分析,综合利用;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面向市场,科学经营;坚持良性循环,确保发展后劲。

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搞工业化;也不是搞单一的城市化,置沙区、荒漠草场农牧民的贫困于不顾。

既有别于国外的“石油农业”,又有别于国内的“传统农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知识密集型大农业。

认清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贫困化,坚持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双赢,绿起来、富起来结合。

“用科学技术解决农牧民的富裕问题”。

中国沙区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选择
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五大草原都在西部。

水土流失面积的80%在西部,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在西部,农村牧区6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西部,约20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在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八大沙漠的一半和四大沙地的全部。

沙漠资源的“成灾”和“成宝”,决定着这里的命运。

内蒙古各族人民能不能变消极的防沙、堵沙,为积极的治沙、用沙;变“征服沙漠”的“一厢情愿”,为“善待自然”的“两全其美”,这是对我们智慧的一大考验。

钱学森院士指出,中国跨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应该有新的思路”,“起点一定要高”,必须尊重西部特殊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经济规律,“不能照搬东部沿海的一套”。

2002
年12月22日,钱学森破格担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名誉顾问就强调:“内蒙古的优势产业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沙产业和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

只要内蒙古的同志紧紧抓住了这两大产业,真正建设成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和草产业,内蒙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内蒙古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改善。


鄂尔多斯沙产业模式的特点
知识密集型沙产业正在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其主要经验是:
一、以水为限,以法治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下决心把人、畜撤出不适于生存的生态重灾区,减少人类活动形成的破坏源。

率先实施禁牧限牧,舍饲圈养,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府按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政策给予补偿。

二、尊重规律,三效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业结合(林产业、沙产业、草产业),农牧互补,以“用”促“治”。

植被建设和产业治沙并举,通过“绿化——转化——产业化”,延伸产业链,对接大市场,发展特色产业、低碳经济、民族医药,向市场要效益。

三、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循环经济,“双赢”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不是换一个房子居住,而是换一种方式发展。

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靠新型人才建设家园,绿起来更要富起来。

保证资源可再生,经济可循环,发展可持续。

简言之,是围绕一个“省”(节约)字,突出一个“链”(链条)字,强调一个“转”(转化)字,追求一个“增”(增值)字,体现一个“和”(和谐)字。

鄂尔多斯市20多年来防沙治沙、用沙管沙,实现了由植被建设向产业发展的飞跃,逐步形成了绒、肉、乳、药四大绿色支柱,其中沙产业托起的“沙漠药圃”引人注目,甘草、沙棘、锁阳、麻黄、苦豆籽、螺旋藻等有顽强生命力的半野生中草药材,经过原产地认证,规模化种(养)植,规范化管理,多层次转化,市场化运作,品牌化打造,已成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新型后续主导产业。

2001年5月,钱学森院士给笔者和赵永亮的信中明确指出:“2001年5月20日给我的信和《关于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实施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的材料我都看到了,非常感谢!看了您们的材料,我认为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林、草、沙三业结合起来,开创我国西北沙区21世纪的大农业!而且实现了农工
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我向您们表示祝贺,并预祝您们今后取得更大成就!”
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主席看望钱学森院士说:“前不久,我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考察,看到那里沙产业发展得很好。

沙生植物加工搞起来了,生态正在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他握着钱学森的手说:“钱老,您的设想正在鄂尔多斯变成现实。


“鄂尔多斯双赢模式”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了新路
“鄂尔多斯双赢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实现了由生态恶化地区向绿色大市的历史性跨越”。

沙区不是地球的癌症,西部不会永远是沙尘暴的源头。

人类与沙漠,可以变为朋友,相依为命,共同守护绿色的地球。

据中国西部知名历史学家陈育宁教授在《鄂尔多斯模式与鄂尔多斯学》一文统计,到2007年,鄂尔多斯市禁牧荒漠草原351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40%;休牧529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60%;划区轮牧2398万亩。

2008年全市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3.6%增加到20.07%。

毛乌素沙地的治理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67.3%,库布其沙漠的治理面积占到总面积的17%。

防治沙漠化的治理速度首次超过了沙化速度。

(内蒙古党委宣传部编《鄂尔多斯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P95)据2008年底统计,全市累计转移农牧民40万人,流入黄河泥沙减少3亿吨,沙产业增加值达11.3亿元。

笔者深入沙区调查时,听到一首鄂尔多斯流传的新民歌,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生态的60年变迁:“20世纪50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

60年代,滥砍滥牧乱开荒。

70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

80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

90年代,人退沙退变模样。

21世纪初,产业链上做文章,人沙双赢奔小康。


《求是》杂志2008年第10期,发表一篇《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成功探索——关于鄂尔多斯模式的思考》,其中有一段话很深刻:“鄂尔多斯的发展之路,是一条我国西部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认真研究和分析鄂尔多斯模式,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对于历时20多年的钱学森沙产业理论指导的鄂尔多斯生态双赢模式,我们的总结刚刚开始,有待深化、细化、系统化,但它带给我们的,应该是中国的新亮点,人类的新希望。

(文/郝诚之)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副会长,《政协经济论坛》执行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