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优质说课课件】第14课红军长征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四渡赤水(精品课件)说课讲解

四渡赤水(精品课件)说课讲解

毛泽东把第四次渡赤水看作自己一生中的“得意 之笔”,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毛泽东当然牢记自己在组织上真正成为全党 全军的领导人后成功指挥的第一仗。
二是红军长征中化险为夷的关键一仗。可以说正 是这一仗的成功,才奠定了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到达陕 北的基础,也奠定了毛泽东作为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主 要成员全权指挥军事的地位。

历史背景
王明等人夺走毛泽东兵权,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 大规模的战略转移。

毛主席等革命王领导明人
王明(1904年-1974年) 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县人。
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 在五卅运动中加入中国国民 党。
中央革命根据地
历史背景
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 后,仍坚持向湘西前进,使红 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 关头,毛泽东主席改向敌人力 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 动。1935年1月7日,攻克遵义 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 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 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 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 主席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 命的新局面。
吴之部成装转向奇际署合敌在兵西我伟,,围为遵西南误军粉部向,3义北方以月这碎地,向北川聚为1敌一区 寻 的1渡 南 歼我日人徘 求 金行乌 压 我军,新徊 新 沙动江 逼 军又我的寻 的 佯果和我于要围军敌 机 动然滇军长攻北,动,突调军,江,以。调渡然动孙企南我诱同动长转了军渡图岸敌时敌江兵将敌迫,周部再地,向计进以浑人靠次区急北就,红元,近对。忙,计然部3当我我军调于,后向敌军形团整伪1再 南5 日和进吴占奇仁伟部怀向,西16,日尔从后茅转台用第兵三力攻次击渡鲁过班赤场水守 河敌,。再入川南。
2月上旬红军进至川南的叙永 地区,寻机北渡长江。此时,张国 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 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仅不率 红4方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 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 得以集中全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 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 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我军。

【精品说课课件模板】第14课 红军长征 说课课件

【精品说课课件模板】第14课 红军长征 说课课件

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
资料链接
红军一共爬过了18座山脉,其中5条终年 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 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 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 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 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 乎奇迹! ——目标
教法简介 教学过程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本课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 这一主题展开,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 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 史意义 。 【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及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体会长征精神。
红二方面军
巧渡金沙江
血战湘江
1934年10月 撤离瑞金
红一方面军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批评了博古等人在 军事上的错误。 内容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 主张。
对中央工作重新分 工。
讨论: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和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领导思想错误 损失惨重,濒临绝境
长征胜利 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纠正军事错误 改组领导机构
毛泽东 4万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7万 (第四次)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胜利
第 五 次
8万
博古 李德
失败
1936年10月 会宁大会师
1935年10月 吴起镇
过草地
红四方面军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抢渡大渡河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 伟大意义。理解长征精神。
⑵探究红军长征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 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红军长征说课稿

红军长征说课稿

红军长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或评委老师),(上午或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红军长征》,是川版课标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第四课上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方面对今天的说课内容作个汇报。

一、说教学资源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学生本人的经历和知识、网络媒体上的各种资源、图片、影视资料、文物、遗址等等,都可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

所以,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教学资源: 1、教材分析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强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

川版课标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的编写,遵循了上述基本理念,实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其中,《红军长征》一课极为鲜明地体现出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核心。

《红军长征》是川版课标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史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第四课,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

本课内容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

同时,对红军长征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比如在小学语文学过课文《金色的鱼钩》,初中学过课文《七根火柴》,还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去了解了长征。

但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完整的学习,缺乏对长征精神感受与体验。

3.其他资源可作为本课教学的资源还有图片、网络资源、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教材一起,进行教学。

二、说学习目标素质化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引下的精神生产活动。

《红军长征》说课

《红军长征》说课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一位诗人、词人。在长征途中,尽管环 境十分恶劣,但毛泽东仍然笔耕不辍,写出 了大量豪迈的诗篇。请查阅相关资料,收集 毛泽东长征时期所写的诗词。(有兴趣的同 学课后自己完成)
第12课
红军长征
1、长征的原因:“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1934.10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 锁线(生死关头)——弃湘西,取贵州——遵义会议(转折 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 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会师陕北吴起镇—— 1936.10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会师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长征结束) 3、遵义会议(转折点): 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4、长征胜利的意义及长征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穿越数十年来没有 一支军队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突破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 武装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都有一 次遭遇战。
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中牺牲的营以 上干部超过数百人,牺牲的战士就 更多了。
红军过草地时,一次就有七八百红 军战士饿死在草地上。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1)红军长征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长征胜 利的时间是( ) A、1934年10月 B、1935年1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2)以下是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 是( )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④四渡赤水战役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3)长征过程中,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它包括哪 些内容?有何影响?

历史第14课红军长征课件.ppt

历史第14课红军长征课件.ppt
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 问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指挥,红军没能 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 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五次反"围剿"情况对比
合作探究 (一)
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 失利的原因 有哪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敌强我弱
“左”倾冒险主义 的错误
长征的胜利
陕北革命根据地 吴起镇 (1935.10)
过雪山 过草地
飞夺 强渡 泸定桥 大渡河
四渡 赤水
遵义会议 (1935.1)
巧渡 金沙江
强渡 乌江
放弃去湘西 改道贵州
渡过 湘江
中央革命根据地 瑞金 (1934.10)
2 胜利会师
(1)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 陕甘根据地的红军在陕北的吴起镇会师。
2 长征开始 时间:1934年10月 出发地: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
3 红 军 长征
(1)长征初期的困境 (2)毛泽东提出停止去湘西,进军 贵州的正确主张
二 遵义会议
(1)召开时间:1935年1月 (2)地 点:遵 义
红军长征初期损失惨重,陷入险 境,但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转折 点是什么事件?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你还知道红军长征的哪些故事呢?
三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 长征进程 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解放 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 越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结众合志现成实城说,说团在结我协们作生的活精中神哪。些 事例体现了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说课设计

《红军长征》说课设计

《红军长征》说课设计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红军长征》。

本课选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

本节说课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我将从说教材开始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节课前承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最后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

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所以本课内容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基于以上原因以及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我设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过渡】人们常说,一堂成功的好课不在于你讲授了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内容。

为此,我首先充分了解和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获得了一定发展,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但水平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培养、锻炼。

同时,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内容有一定了解,比如在小学语文学过课文《金色的鱼钩》,初中学过课文《七根火柴》,还通过影视、文学作品去了解了长征。

但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完整的学习,缺乏对长征精神感受与体验。

综上所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从而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三、说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识记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并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最新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红军长征》说课教案.doc

最新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红军长征》说课教案.doc

红军长征说课稿说课人:周东山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红军长征》一课,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设想,从说教材、说教学过程、说教学理念、说方法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中国历史》川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最后一课。

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

无论在本章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2、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战略转移的情况,主要包含了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三个主要子目的内容,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

根据上述内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2)能力和方法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体会长征艰苦的历程中感受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人格的力量。

4、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路线2.教学难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影响。

三、说教学过程及其设计理念:(一 ) 导入:我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长征》主题曲《十里送红军》,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不仅引出本课的课题,并且切入了第一个学习内容:长征如此艰辛,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二) 长征原因A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书本p122第一段,进行归纳:由于王明夺取党中央领导权和“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不得不长征。

8第14课红军长征PPT课件

8第14课红军长征PPT课件

飞夺泸定桥
翻越雪山
走过草地
什么是长征精神?我 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 坚定的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及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1936年10月)
张闻天
周恩来
朱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 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吴起镇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 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及红军 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1936年10月)
会会宁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3、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① 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②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 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南方八省红军的游击战
陈毅
项英
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是 A、1933年10月——1934年10月 B、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C、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D、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长征的开始
1、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四次“围剿”
随着根请据说地出的四壮次大反发“展围,剿敌”人十分惊 恐,从的19领30导年人10及月作—战19方33针年。春,连续对 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反革命“围剿”。

《长征》说课

《长征》说课

《长征》说课一、说教材《长征》一课是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磅、礴、岷。

2、知道有关长征的历史背景。

3、能借助有关图书资料寻找有关长征的史实资料。

4、能借助校园网络上有关长征的网络资源了解长征时发生在红军中的感人的故事。

能借助参考资料理解七律诗《长征》,并且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毛泽东写的另外六首长征诗。

5、能理解诗中所要颂扬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精神,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谈谈从诗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6、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险,红军面对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7、能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红军的敬佩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二、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立本课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历的省份、山水、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以便使学生对长征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多读几遍,力求读正确,并大体了解诗意。

初读之后,,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细读,弄清每句诗的意思。

每句诗的大衣,应当让学生自己讲,师生可以互相补充,不能逐字逐句的讲解。

在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弄清每句诗的意思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最后,就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交流讨论。

三、说学法: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具有基本的能力和一定的小组自学能力,能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自学来解决。

但在学习中容易分散精神,要在课前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高,但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有部分学生还难以用完整、准确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或在表述上存在一些语病。

【最新】红军长征说课-范文word版 (19页)

【最新】红军长征说课-范文word版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红军长征说课篇一:红军长征说课稿《红军长征》说课稿庙岭中学熊彩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庙岭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红军长征》,下面我主要从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

一、教学资源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网络资源、历史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教师、学生的经历和知识等等,都可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

所以,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教学资源。

1、教材分析《红军长征》是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4课,该单元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展开。

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

本课内容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也是今天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

同时,对红军长征的内容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对长征艰苦历程的完整学习,缺乏对长征精神的感受与体验。

3、其他资源可作为本课资源的还有图片、网络资源、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教材一起,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围绕本课的学习内容,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学生能描述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② 能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

③ 学生通过探究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胜利的意义,遵义会议的意义,从而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和教学设计上进行分析。

一、说课标新课程标规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本课以”长征的艰难险阻“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同时学生在了解长征过程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

基于此,课标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提出的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出自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材编写把《红军不怕远征难》放在此单元的最后一课,旨在强调中国共产党在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独立自主的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同时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

教材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主题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这一主线展开。

包括两个大板块,“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及“长征的胜利”,其中“第五次反围剿”和“飞夺泸定桥”以小字呈现,学生可自主阅读。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重整教材,把内容分成三大板块:“长征前夜、长征经过和长征胜利”其中重点“长征经过”,以“读图学史’”红色之旅’”品读故事”三个活动环节展示。

(二)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标中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层次的要求)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的影响(三)教学方法(依据课标中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比较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法。

三、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确立以下目标)1、了解长征原因,说出长征路线;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历史地位;理解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说课

红军长征说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共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2)体会长征中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团结精神,认识“长征精神” 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 长征精神 教学难点 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做一做:长征的历程(路线)
①长征初期的路线: 1934.10离开中央革命根 据地(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 (生死关头) ——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②历史的转折—— 遵义会议(背景、内容、 影响) ③长征的最后胜利:遵义会议——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 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会 师陕北—— 1936.10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 宁、静宁将台堡(长征结束)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
(1)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地点; (2)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掌握 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培养 学生的比较能力,总结红军长征的原因。 (2)引导学生根据《红军长征路线图》绘制简单的中央红军长征路线, 列举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绘制识读历史地图 的能力。
教学过程 想一想: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1.长征原因
独立阅读、观察图表
小组合作 归概括 整合资源 形成认识
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的原因
博古(1907—1946)
党中央主要领导 人博古执行“左 倾” 错误路线,排 挤毛泽东对红军 的正确领导,放弃 了前几次反“围 剿”中正确的作 战方针.

高中历史《红军的长征》说课教案

高中历史《红军的长征》说课教案

《红军的长征》一、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红军的长征》是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中的第四节内容,主要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

本节教材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中国近现史乃至今天都具有着重大的和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正如老红军张爱萍所说: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几十年来,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成功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知识目标:(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2)王明左倾错误(3)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4)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点、重要事件和意义(5)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三)、德育目标:(1)王明左倾错误是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的,它使革命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

教育学生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务实求真、实事求是。

(2)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对日妥协对红军围剿,是由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政治立场决定的。

(3)学习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教育学生认识到:党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党,从而坚定学生对党的向往和拥护党的领导。

(4)学习红军长征艰难险阻的历程,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会生存合作,敢于接受挑战和考验,树立起伟大的“长征精神“。

(四)、能力目标:(1)分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的能力。

(2)对王明左倾错误、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等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去阅读、观察、判断、比较、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对王明左倾错误、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说课教学电子课件说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说课教学电子课件说课

乌蒙山,峰高谷深,如刀切斧削,最高峰4000多米。
2
1936年2月27日,天寒地冻,红二、红六军团西进乌蒙 山区。红军一万多人在一座座大山中转来转去,弹尽粮
绝。这时,国民党军派出10个师又1个旅,一面尾追,
一面从南面侧击,妄图将红军困死乌蒙山内。
岷山全长约500公里,有“千里岷山”之称,主峰雪宝顶 海拔5588米。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战士们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 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 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 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结合“飞夺泸定 桥”视频片段,说说 你对“寒”的理解。
大渡桥横铁索寒
配乐诵读,读出豪迈、豁达的感觉。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②地理上指东西向的,跟“纵”相对。 ③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跟“竖”、“直”“纵”相对。 ④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 ⑤使物体成横向。 ⑥纵横杂乱。 ⑦蛮横,不合情理的。
横 ⑧汉字平着由左向右写的一种笔形。
这个人把车横( )放
①凶暴,不讲理。 在马路中间,还蛮横( )
结构图示
七律· 长征
总起——不怕难 只等闲
分述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江——暖 大渡河——寒 岷山——千里雪
大无畏的 万水 英雄气概 千山 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
总起——三军过后 尽开颜
当堂测试
根据拼音写词语。
ní wán
泥丸 山崖
渡河
课后习题
这Hale Waihona Puke 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豪迈的 英雄气概。

律长征说课稿

律长征说课稿

律长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律长征”。

一、说教材“律长征”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

它涵盖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坚韧的精神品质以及深刻的社会影响。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顽强斗争,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长征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如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勇气、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者,通过对长征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局势,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但对于长征这段历史的了解可能相对较为肤浅,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对于长征的细节和其背后的深刻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挖掘。

在学习能力上,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长征的基本历程、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掌握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长征的历程和重要事件,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

教学难点: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长征的历史背景、历程和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