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育心理学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二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 )A.学习目的B.教学目的C.学习目标D.教学目标2.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连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A.目标分类B.目标表述C.任务分析D.任务执行3.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 )。
A.功能B.大小C.用途D.年龄4.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
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5.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 )。
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程序教学D.合作教学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6.C.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是决定他能否学会教学内容,而只是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该项内容的掌握程度。
7.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 )A.教学策略B.教学方法C.教学目标D.学习方法8. 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A.个别化教学B.指导性教学C.合作教学D.情境教学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10.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1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教师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12.提出掌握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201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小抄详尽版资料
填空N.1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
P.2皮亚杰认为,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对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D.3对多动症的行为疗法中,在强化程序上应多用连续强化,少用间歇强化。
Z.4只是作为教学目标,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
Z.5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勒温。
T.6提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观察,教师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关于学业成就的信息。
Z.7专家型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练习和反馈来习得的,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C.8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经常思考的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和“如何呈现教材资料”等问题。
D.9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B.10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F.11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
X.12选择题是由题干和多个选项组成。
Z.13自述法是通过学生的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
A.14按照心理测量的特征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认知测验、人格测验和精神心理测验。
C.15操作的熟练指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L.16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A.17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C.18成就动机理论认为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
Z.19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他来自对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Y.20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另一些倾向于很快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其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
F.21 20世纪40年代,费罗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性以及生理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二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B.性格C.气质D.倾向性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3.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性格特征D.能力5.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A.思考过程B.意志过程C.决策方式来源:D.认知过程6.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
A.独立型和顺从型B.外倾型和内倾型C.中动型和沉思型D.辐合型和发散型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冲动型B.沉思型来源: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8.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9.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来源:C.辐合型D.发散型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来源:C.辐合型D.发散型1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和( )。
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1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一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13.智商(IQ)等于( )。
2013年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用资料
贾德水下击靶实验,提出的迁移理论是概括说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究方法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就智力性别差异而学习迁移现象最早系统理论解释是形式训练说问题解决有认知成分参与的有目的的一系列运算。
三个20SJ60 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言:A 男女智力整体没有差异,但男性的智力分布的离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是桑代克的特征:具有目的性;包含一系列运算;具有认知性。
教育心理学完善的时间大致---20 世纪80 年代散程度比女性大;B 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①数学能联结说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 1 及时复习。
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教师要素主要涉及方面----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力的性别差异:女生在中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奥苏泊尔认,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力主要由三个内驱力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 2 分散复技能(教师心理)具有优势,但高中大学阶男生占优势②言语能力的性别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习优于集中复习。
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 3 反教学环境包括----1.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差异:女生普遍比男生好③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策略性知识迁移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自我评价。
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 4 多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 2.物质环境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认识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操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中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活动过程-----教学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衡量品德的最重要的标志是道德行为合;操作的熟练过程、学习、评价/反思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创造性的培养 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 注重创20sj60 美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主动性、合作性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生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道德动机。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十三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2.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A.最终结果B.中间环节C.目标D.最高阶段3.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B.从众C.服从大局D.集体凝聚4.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群体压力B.群体动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5.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
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围D.纪律约束6.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B.行动一致C.观点趋同D.相互理解与扶持7.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
A.感情关系B.心理距离C.友谊关系D.互助关系8.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9.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B.群体压力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范10.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A.课堂规范B.课堂气氛C.课堂管理D.课堂纪律11.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12.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
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13.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14.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A.随机安排B.分类安排C.集中安排D.交错安排15.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15.D.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2013年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02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第二卷)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A.《大学》 B.《中庸》 C.《学记》D.《春秋》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B)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B) 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 )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C)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二、境空题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2013年教师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法律法规复习精要)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6、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
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8、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9、★在东方,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10.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11. ★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12. ★补充填空题: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
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01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
201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类)一、选择(20*1)1.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并使教育心理学进入初创时期的心理学家是()A.阿特金森B. 皮亚杰C.布鲁纳D.桑代克2.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前面的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 维果斯基C. 布鲁纳D.加涅3.在正常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且不能逾越的特征,称为心理发展的()A. 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4.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这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称为()A.发现问题B. 理解问题C. 提出假设D. 检验假设5.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A.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B. 行为样式、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C. 具体目标、具体行为和具体内容D. 具体条件、具体行为和具体标准6.强调知识只是一种假设和解释、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的学习理论是()A.联结学习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认知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 在加涅的学习分类中,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的学习类型是()A.智慧技能B. 态度C. 认知策略D. 动作技能8.当教师感觉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时教师成长处于()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 关注自我阶段D. 关注学生阶段9.用来表达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的知识称为()A.陈述性知识B. 操作性知识C. 程序性知识D. 策略性知识10.根据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教学评价方式叫()A.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标准参照评价D. 常模参照评价11.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属于()A.操作的定向阶段B. 操作的模仿阶段C.操作的整合阶段D. 操作的熟练阶段12.学生用已经学过的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的知识去理解价格与需求的关系,这种学习叫()A.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相关学习13.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做法叫做运用()A.定式B. 定势C. 样例D. 变式14.下列关于创造性与智力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 高智商必定有高创造性C. 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一定低D. 高创造性者不一定有高智商15.小学生学会写“金”这个字后,有助于学习写“鑫”,这是()A.垂直迁移B. 逆向迁移C. 具体迁移D. 一般迁移16.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受到强化一样,这种强化称为()A.直接强化B. 自我强化C. 替代性强化D. 物质强化17.心理自我开始发展和形成的年龄阶段在()A.童年期B. 幼儿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18.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力求成功者往往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这一任务成功完成的概率大约为()A. 20%B. 50%C. 80%D. 100%19.下列选项中属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目标的是()A.知觉B. 接受C. 评价D. 形成价值观念20.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即()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B. 调节和适应C. 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D. 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二、填空(10*2)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相似性、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九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9一、单项选择题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2.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影响机制是(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3.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检验假设D.论证假设4.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
A.有序问题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5.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6.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
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7.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8.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
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10.B.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
1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12.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 )策略。
A.手段一目的分析法B.逆向工作法C.计划法D.联想法13.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说文,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要找出所要支持的观点,第二步是设计引言、比较论据及得出结论,第三步调整整篇文章,完成文章的写作。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一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7.B.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来体现的。
3.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_____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_____、预测和——的作用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___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_____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6.教学环境包括_____和_____。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__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013年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第五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一、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二、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心理课程辅导;2、教育教学渗透;3、心理咨询。
(三)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四)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1、松弛训练;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氛。
2、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4、合理情绪疗法;(五)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2、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3、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第三节教师职业心理一、教师的职业成长(一)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1、课前计划差异。
专家型教师的课前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而新手型教师在制定课前计划时往往依赖于课程目标,不会随课堂情景的变化来修改课前计划。
2、课堂教学过程差异。
在课堂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上,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手型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难以坚持执行。
3、课后评价差异。
在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手型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专家型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情况。
2013年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第三章学习心理一、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对学习动机的看法:行为是由驱力所推动的,而驱力则由生理上的需要产生,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联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受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
强化理论对学校教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用强化的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育上广为流行的程序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通过强化原则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要揭示动机的本质,必须关注人的需要。
他把需要区分为一些基本的层次,对这些需要层次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动机的实质。
马斯洛先后提出了七种需要,认为人的各层次需要都与学习有一定的关系。
(三)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好又快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避免失败者则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成就动机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就是,给学生的任务既不应太难,也不应太容易。
如果学生认为不管自己做什么,都能够得到好成绩,那么他们的动机就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同样,如果一些学生以为自己不管如何努力,最后的结果都是失败,那么他们的动机就会逐渐减弱。
(四)成败归因理论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
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把人经历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2.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3.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4.从()人手来培养创造性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A.个性B.好奇心C.独立性D.创新精神5.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6.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7.指导教学是以()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学生B.教师C.学习成绩D.教材8.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A.权威型B.放任型C.民主型D.专制型9.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A.信度B.效度D.区分度10.()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A.教学效能感B.教师期待C.教学监控能力D.教师威信11.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
A.语义B.概念体系C.图式D.视象和声象12.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
A.分化性B.半成熟性C.成熟性D.动荡性13.()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上多采用整体加工方式。
A.系列型B.沉思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14.某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
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C.认知同化学习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5.学生作业出现错题时,老师让他把该题做十遍。
这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我强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201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
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负迁移D.逆向迁移2.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C.可控的内部归因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3.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 )A.领会B.实践C.知识经验D.技能4.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来教育孩子,这是利用儿童的恐惧()A.本能B.怕生C.预测D.经验5.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A.理解B.机械C.内隐D.无意6.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8.体现了纵向迁移的具体实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1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采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12.一般而言,个体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13.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A.权威者B.告状者C.指导者D.协商者14.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称作()A.适应性能力B.社会能力C.人际能力D.一般能力15.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16.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大领域A.知、情、意B.认知、情感、动作C.知、情、个性D.知、情、人格17.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D.非特殊迁移18.当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这种现象叫()A.反应定势B.功能固着C.动力定型D.习惯19.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认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0.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A.课堂管理影响了教学B.教学影响了课堂管理C.两者相互发生了影响D.两者基本上不发生作用答案:1-5 ACBAA 6-10 DABAB 11-15 DADBA 16-20 BBBAC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A.二次世界大战以后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末D.1903年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3.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A.共同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2013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分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3湖南省教师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D)A.瑞士皮亚杰B.奥地利劳伦兹C.美国桑代克D.苏联维果斯基2.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C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自我意识3.智商是能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B)A.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B.IQ = 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X 100C.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D.IQ = 实际年龄/智力年龄X 100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B)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5.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D)A.组织教学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学生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6.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C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建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识结构理论7.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8.场独立与场依存概念的提出者是(D )A.卡特尔B.威特金C.吉尔福特D.列维托夫9.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D)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10.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1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C)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12.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D.自我临近1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A. 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14.儿童刚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改进错误的行为。
2013年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教学心理第一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的含义及作用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作用:1、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2、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3、教学目标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2加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1、行为目标陈述法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二、教学策略设计(一)教学策略的概念是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1、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1)直接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策略。
直接教学尤其适用于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
当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深层次的概念转变、探究、发现,或者是开放的教学目标时,直接教学就不太适用了。
(2)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所倡导的、在他提出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我们通常所提的讲授式教学策略。
与直接教学不同的是,直接教学可能更适合于教授程序性的知识与技能,如算术、体育等,而对于陈述性知识,如历史、文学等,接受学习则更合适。
接受学习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先行组织者,接受学习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①呈现先行组织者;②提供学习任务和材料;③增强认知结构。
2、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策略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
(1)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发现学习的首倡者是布鲁纳。
(2)个别化学习,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2.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8.(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11.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和引导者B.领导者和参谋C.管理者D.示范者12.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
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D.团体测验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四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2.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
A.奥苏贝尔B.桑代克C.布鲁纳D.斯金纳3.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4.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5.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 )。
A.诱因B.问题情景C.学习期待D.强化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A.需要B.动机C.强化D.诱因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7.B.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见维纳的成就动机归因模式表。
8.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9.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A.自我预期B.成败经验C.自我归因D.期待lO.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
A.班杜拉B.奥苏贝尔C.桑代克D.布鲁纳二、填空题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和 ______。
2.______是产生兴趣的基础。
3.奥苏贝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归结为______ 、______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4.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和 ______ 。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 知识汇总 重要(已排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考纲链接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广义。
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2)狭义。
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方面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另一方面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及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从而优化教学工作。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地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可参照的丰富例证。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2)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影响的方法。
主要有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3)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莫雷 教育心理学 引用格式
莫雷教育心理学引用格式
莫雷(Morey, 2013)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中提到了许多心理学
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引用莫雷的内容时,可以采用以下格式:中文书籍引用格式:莫雷. (2013). 教育心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文书籍引用格式:Morey, R. (2013). Educational Psychology.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在论文或研究报告中引用莫雷的内
容时,可以采用以下格式:中文引用格式:莫雷(2013)指出,学生的自
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
英文引用格式:According to Morey (2013), students' self-efficac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总之,引用莫雷的内容时,需要注明出版
年份、书名、出版社等信息,并根据中英文文献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引用格式。
同时,需要注意遵守学术规范,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教育心理学定义: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诞生之父,教育心理学独立于20世纪初期,其标志是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将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分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3、国内教育心理学内容的“五要素”“三过程”: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科学和应用科学并重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心理学的学科特性:自然科学属性、社会科学属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实验科学、应用科学。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揭示教育活动的心理学基本规律,从质上与量上确定研究的具体现象和事实,对教育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和解释。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体现在a、提供先进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b、总结教育经验和规律,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提供方法手段,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1792年,世界上第一所培养教师的专门学校——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成立,在课程上建立了心理学门类。
7、1879,德国冯特(誉为19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科学的正式创立。
卡普捷列夫,1877年出版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籍。
8、东岳翻,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书籍是1908年由方东岳翻译日本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廖世承,1924年编写的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潘菽,1963年出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标志着我国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基本形成。
9、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研究原则:客观性(采取客观的研究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整体性、发展性(变化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育性原则。
10、教育心理学研究变量区别意义{心理现象=客观刺激+(个体内部活动+外部行为反应)}:客观刺激=自变量(外部刺激是自变量的主要来源)、反应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控制(环境、温度、光线)11、教育心理学常用的技术方法:(1)观察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被研究对象行为活动的研究方法,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实验室观察法;根据观察要求不同分为:长期观察法、定期观察法。
(2)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一定条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试一定的心理反应的研究方法(3)测量法,运用标准化的量表(问卷)测定人的某种心理品质。
常见有: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创造力测验。
(4)调查法,以提问的方式,了解被测试心理活动的方法。
问卷调查、访谈式调查(5)经验总结法,教育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指教育工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自己或他人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6)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心理研究的强大动力。
1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程序(6点):选择和确立选题、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和方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
13、心理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发展是一种连续不断的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广义:个体终身发展中心理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有次序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狭义: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成熟,也是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方面。
1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前进过程)与阶段性(有相对稳定的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方向性和先后顺序)、不平衡性以及差异性(心理发展的速度、时间和程度是不完全一样的)。
15、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青春期特点:A心理上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B 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辩证思维萌芽;D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E独立意识增强,出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F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G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还不强。
(2)青年期,在心理上把自己分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16、关键期问题:关键期(奥地利习性学家洛伦茨首次提出)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0-18岁左右)大致经历六个关键期,分别是新生儿(0-1个月),一岁左右,三岁左右,6岁左右,11-12岁(女)或13-14岁(男),17-18岁。
【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成直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17、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和环境(霍尔-遗传决定论,华生-环境决定论)遗传因素,与遗传基因相联系的生物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环境因素两大类:一、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二、人类的社会环境。
(共同决定论-伍德沃斯,成熟决定论-格塞尔)18、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3点):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教育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和最近发展区;学生心理发展两种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水平;学习的最佳时间内)19、处理好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前提;二、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突破口;三、重视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
20、心理发展的各派观点和理论:格塞尔—自然成熟说(成熟决定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双生子实验),皮亚杰—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类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的起源和发展,称为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最近区发展理论(维列鲁学派,当代构建主义教育思想的源头之一),儿童心理理论论(包括:理论论、模拟论、模块论)21、皮亚杰指出主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实现对客体的适应。
同化: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和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当前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的刺激情境的过程。
图式,是个体为了应对某一特定的刺激情境而产生的反应模式和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根据智慧的发展把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22、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23、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阶段:[1]感知运动(0-2岁婴儿期)通过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2]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期)运算是皮亚杰发展理论的主要概念,指的是心理运算,是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
阶段特征(2点)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化特征,变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标志是守恒概念的把握、并且思维可以进行可逆推理,去自我中心化。
[4]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青春前期)儿童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依赖、儿童能够假设-演绎推理形式进行思考、能够把内容和形式分开。
24、新皮亚杰主义:是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新趋势。
25、个性:指人在遗传与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集中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人格倾向性。
教育者认识和理解学生的个形式开展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
个性差异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6、人格发展阶段(具代表性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既受到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也受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婴儿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早期(自主与害羞、怀疑的冲突)、学前期(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2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遗传和环境。
环境因素:家庭教养模式(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学校教育(权威型、专制型的教师)、同辈群体(同伴可以使儿童行为的强化之源)等。
28、自我意识的含义: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具有调控和完善自我的作用,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条件。
29、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三岁到青春期)、心理的自我(精神自我14-15岁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三个阶段。
30、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31、威特金发现了认知方式的给人体差异,即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依存性依赖外在参照直觉事物。
32、场独立性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成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
场依存性学生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
33、卡根等人区分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即沉思型与冲动型。
着两种认知方式的差异只要表现在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与准确方面的差异。
沉思速度慢错误少,冲动速度快错误多。
34、吉尔福特,辐合型与发散型的认知方式。
辐合型表现为根据已有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型表现为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获得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已有的信息,以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35、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教授对比纳-西蒙量表所作的修订。
可评定四个认知领域:言语推理、抽象/视觉推理、数量推理、短时记忆)、韦氏智力量表(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所编制,是继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之后为国际通用的另一套智力量表,包含言语[词汇、常识、理解、会议、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和操作[图片、排列图片、事物组合、拼凑、译码]两个分量表)36、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37、性格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类型差异【根据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内倾型;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划分为:独立型、顺从型】38、索里,美国心理学家把学习类型分为五种:联想性学习(经典条件作用)、尝试学习(工具性条件作用)、模仿性学习、顿悟性学习、含有推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