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
网络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及思考
网络课程评价方法的探讨及思考摘要: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制约整个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网络课程的质量评价方法却相对滞后,文章在对比了当前广泛使用的多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课程应充分重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重视对学习方案效果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关键词:网络课程评价模型评价方法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以超媒体形式表现的、以异步学习为主的课程,它是基于web传输的为达到某学科或领域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组织的相对完整的学习经验体系,它包括围绕特定学习目标而设计组织的学习内容、为实施课程而设计的交互性学习活动、为评价课程效果而进行的测评等,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复合体[1]。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当前高等学校开展远程教育、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
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制约整个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国内外对网络课程的评价十分关注,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评价标准。
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有专门的课题组进行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最新公布的《网络课程评价规范》从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界面设计和技术四个维度构建了评价网络课程的基本框架。
而当前网络课程评价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网络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一、网络课程典型评价模型1.总分法及加权平均法总分法是对评价对象按每一个影响因素给出一个评定分数,然后用所有分数的总和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总分法将每个因素都看成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在许多需要进行综合评价的场合,不仅应该考虑因素的性质和多少,而且应该考虑各因素的重要程度。
加权平均法对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在对各个因素进行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加权平均,再用加权平均值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显然比总分法能给出更加合理的评价结果。
因此,很多网络课程评价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总分法和加权平均法简单易行,但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到网络课程评价中许多非量化的因素,很多评语集的语义都含有一定的模糊性,评价者在给某一指标打分时,会有一定的随机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设计和应用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网络设计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中设置一些难点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设计中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三、设计内容。
1. 网络拓扑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布局。
2. IP地址规划,要求学生为局域网中的每台主机和设备规划合理的IP地址,要求考虑到网络的扩展性和管理的便利性。
3. 网络服务配置,要求学生配置局域网中的基本网络服务,如DHCP服务、DNS服务等,使局域网内的主机能够正常通信和访问互联网。
4. 网络安全设置,要求学生设置基本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策略等,保障局域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5. 网络故障排除,设计一些故障场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提高他们的故障排除能力。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实施步骤、配置截图等内容。
2. 实际操作,学生需要在实际的网络设备上进行配置和实验,完成设计要求。
3. 问题解答,学生需要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形成经验和教训。
五、设计评价。
1. 设计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设计报告是否完整、清晰、符合要求。
2. 实际操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解答评价,评价学生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的解答和总结是否合理、深入。
网络课程教学评估指标
网络课程教学评估指标引言网络课程的发展日益普及,教学评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网络课程教学评估的指标,以帮助教育从业者评估和改进他们的网络课程。
教学内容和设计- 内容完整性:评估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概念是否具备全面性。
内容完整性:评估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概念是否具备全面性。
- 教学目标清晰性:检查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并且与课程内容相符。
教学目标清晰性:检查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并且与课程内容相符。
- 课程设计合理性:评估课程结构和组织是否合理,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参与。
课程设计合理性:评估课程结构和组织是否合理,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教学交互和研究体验- 交互性:检查课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
交互性:检查课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
- 研究资源:评估课程中提供的研究资源是否充分、多样化,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学习资源:评估课程中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否充分、多样化,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研究体验:考察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研究体验,包括课程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学习体验:考察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体验,包括课程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学生研究成果评估- 评估方法多样性:评估课程中采用的学生研究成果评估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评估方法多样性:评估课程中采用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评估准确性:检查学生研究成果评估的准确性,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评估准确性:检查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准确性,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 反馈机制:评估课程中提供的学生研究成果反馈机制,包括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及时评价和建议。
反馈机制:评估课程中提供的学生学习成果反馈机制,包括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及时评价和建议。
技术支持和故障排除- 技术支持:评估课程提供的技术支持是否及时有效,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参与课程。
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的设计
12 9
中
国
医
学
Th e i n o v l a i n o b — b s d C U S e r i g e d sg fe a u t n we . a e O r e la n n o , u ah a h u l g a gH a io eg Yni G oK iu a i
l 学 习评 价 的意义
学习评 价时要求评价标 准、 价程序和评价方 评
法科学¨ 。应 以学习 目标体 系为依 据确定合 理统 J
一
的评价标准, 推广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
法, 对评价工具进行认真 的编制 、 预试 、 修订和筛选 后才能使用。应当把评价与指导结 合起来 , 对评价
初 国良, 汪华侨 , 彭映基 , 郭开华
( 中山大学基 础医学 院解 剖学教研室 , 广东 广州 508 ) 100
【 摘要】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是 网络教学活动 中的重要环 节, : 是检验 网络学 习效果 的重要指 标。文章对网络课程学习评价设计的特点、 原则和工具等问题进行 了 讨。 探 【 关键词 】设计 ; : 网络课程 ; 学习评价 【 中图分类号】G3 【 :44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10 58 (060 — 11 0 : 4— 2720 )3 09 — 2 0
( e r etf nt y Sho o Peii l ein S nYt s n e i - Dp t n o A a m - col r l c d i o u a — e U irt am o f cn a M c e f n v sy
G a gh u5 0 8 。C ia u nzo 10 0 hn )
收稿 日 : O 0 — 6 期 2 6— 1 1 O 作者简介: 初国良(9 1 , 黑龙江佳木斯人, 16 一)男,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 ,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 向: 临床解 剖学及信息技术与解剖学课程的整合。
网络课程建设评价标准
学生进入课程总数
2
M
课程建设期间课程被访问总数须达到选课学生人数的5倍。
19
课程被访问总数
2
M
课程建设期间课程被访问总数须达到选课学生人数的20倍。全年级授课的大课课程可相对适量减少访问总量。
20
访客进入课程总数
1
M
首批网络课程此条不参与,可作为参考指标
说明:
1、本评价标准主要针对首批网络课程的建设,后续将继续更改完善。
14
在线作业设计
E
课程中有练习或作业的设计,并能及时批改回复。
15
课程问卷
2
E
调查内容可以包括教学效果、教学形式等,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针对回收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分析说明。
16
教学邮箱
1
M
首批网络课程此条不参与,可作为参考指标
程本问况课基访情
17
教师进入课程总数
4
M
教师需积极建设网络课程。课程建设期间教师进入课程总数至少为总学时的2倍。
3
教学日历
4
教师信息
12
M
有完整的教师个人简历:①教师个人基本情况②教师个人图片③联系电话、e-mail④教学情况与成果、⑤教学特色⑥科研情况。
程学源课教资
5
教学材料
20
M
教学内容应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范围,根据教学计划,同时提供本课程的教案和课件或实习实验方案,教案和课件完整丰富。
6
教学资源
15
E
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与学科相关的资源和辅助材料,资源链接及表现形式多样。
网络教学活动
11
课程通知
2
M
课程的设计有相应的开课信息通知及帮助提示信息。
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的设计
v r i a l a a t r t v 1 bo e e tc ly nd l e na i e y nd d. Op i na l to ly, t m e a c r 1 f h he t l o e o t e
c m p st ma e i l c n r t u e f r o o ie t ra s a p o r d o
[] 1 李义良 . 关于大学精神的战略思考【 - J ] 牝京纯 i大萼津掖 会祷 萼 I 年j
豢 鞠 , 豢鸱 _F页 _ Q | - |薯 | \、孙 玉琴 ? 2 欠哮拣神1 甍型 大峰魄 研 竞争力— —一以哈 佛大学为例[ . J 泰州职业 ]
由干电气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发展 比较 慢、 对实验设备的投入不足 , 设备陈 旧、 使 语结句 习惯 ;另, 从严格意义上说 , 主语 后 用性能差 、数量少等问题也成为影 响实验 加逗号 ( 中可看出原作者已感觉 到主语 从 安全 的一 个主要因素。所以要加大对实验 过长 )的标 点使 用也不够规 范。 设备的投 入力度 ,确保实验安全运行。例 结语 如: 增加 实验设备台套数 , 由原来的实验分 从英语简明化的原则来看 ,英文专利 组为4 人 ・ ~5 组转 为 2 人 一组 , 能 减 说明书文体大量采用被动语态与名词化结 ~3 既 少拥挤 、 碰撞 引起的不安全 因素 , 又能提高 构是 表达 客观 、简 洁 、凝炼 的需 要 ,具 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 有一 定的 合理性 ,但在 某些 地方 存在 滥 5 .提 高 实 验 教师 的 业 务水 平 用 ,有简 化的 必要 。 另需 说 明的是 ,国 实验教师对设备的技术指标 、 性能 、 使 内翻译机构的专利说 明书英译文一般 由国 用 方 法 要 能 熟练 掌 握 ;对 实 验 操 作 过 程 中 外 律 师 事 务 所审 定 , 国 内英 译 人 员没 有 英 的 现 象 、 问题 能迅 速 做 出正 确 判 断 并 及 时 语简化的话语权 ,其英语 的必要简化应视 解决 ,还要具 有- 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安 国外专利说明书 写法 的趋势逐步实施 ,不 - 一 全 急 救 知 识 ,只 有做 到 业 务 水 平 过 硬 才 能 要操之过急 ,以避免 因其英文不符合国外 安全高效地l I l I 实验任务。  ̄ 完成 因此 , 要定 律师或专利 审查 员的 口味而对专利权的顺 期对实验教师进行 业务培训 ,鼓励实验教 利获得带来不利影响 。 师积 极 参加 科 学 研 究 、 术 研 讨 、 学 经验 交流 等科研活动 ,要给实验 教师提供更多的进 修学 习机会 ,通过 这一 系列措施要不断提 高 实 验 教 师的 业 务 水 平 。
基于网络课程系统的学习评价
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 O .31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电化教育研究目前为止,学习者的学习好坏往往依据期末成绩来评价和决定的。
期末考试成绩成了唯一评价学习的指标。
并且评价的主体永远是教师,学习者永远是被评价的对象。
教师的工作量大,评价效果也欠失公平。
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弊端尤为突出。
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开放化,高校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一名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往往要面对几百名学生。
目前计算机公共课授课方式由两部分组成,理论课和实验课。
例如笔者所在的师范院校,一周理论课为4节,实验课为2节。
理论课老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布置相应的实验任务,实验课完成布置的作业。
学生作业上传后,教师无法批改所有学生的作业,只能一学期抽查几次。
无法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只能依据期末成绩来决定学习者的学习好坏。
期末考试模式往往是上机考试,如果考试时候机器出现故障势必导致学生的期末成绩。
往往平时学习很努力的学生由于机器故障只能获得一个很低的评价甚至挂课。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来客观的完成对一个学习者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评价。
不会因为机器等原因导致评价失衡。
我们通常将评价大致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
形成性评价是教师通过获取学生数据、并通过自己的教学修正,来提高教学效率效果的过程[1]。
它在学习过程中就可进行,能够最大限度刺激学生对学习态度的改观。
总结性评价是通过收集数据、调查问卷等来验证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对学生有效,是否能够继续利用[1]。
笔者通过对M oodl e 网络课程系统一个学年的实践,M oodl e 课程系统完全满足以上评价需求,既客观的评价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觉到客观公正,又能够对以后的教学评价做一个总结和参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M oo dl e 网络课程系统简介M oodl e 是M odul a r Obj e ct —O r i ent ed D ynam i c L e ar ni ng E nvi r onm ent (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它是由澳大利亚M ar t i n D ougi a m as 博士主持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CM S),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免费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1.总体评价网络课程各建设阶段的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纬度。
维度一: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科学严谨,课程结构的组织和编排合理,并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课程的教学设计良好,教学功能完整,在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与策略以及学习测评等方面均设计合理,能促成有效的学习。
维度二:界面设计与创新设计。
界面风格统一,协调美观,易于使用和操作,具有完备的功能。
根据课程特色网络课程建设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维度三:技术与应用。
符合学院颁布的网络课程制作技术规范的各项要求。
建设完成的网络课程必须应用于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环节且保留教学应用数据。
2.评价阶段基于Blackboard平台立项建设的网络课程分为三阶段进行评价。
第一阶段:立项申请。
申请立项学院网络课程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开展过一学期以上的课堂教学的课程;基于学院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或金智教育平台建设的课程;已搭建了网络课程的框架,建设了网络课程基本内容。
第二阶段:立项建设。
申请立项的网络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建设后将接受学院“教育技术与资源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专家的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应用验收。
通过中期检查后的网络课程必须在教学中使用,平台上至少保留一个学期的教学使用数据,方可申请验收。
3.评价指标4.网络课程评价指标说明(一)基本信息1.课程说明:描述:明确说明整个课程的目标、所属领域范围、学习者群体、典型学习时间、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参考书等。
评价依据: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说明学习者通过该课程所能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目标说明不过于宽泛。
✧领域范围说明:说明该课程所属的更大的专业或主题领域✧学习者群体说明:包括其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学习需求等,知识技能水平或职业岗位类型等✧典型学习时间:说明学习该课程一般需要多少小时2.教师简介:描述:教师简历、教师相片、联系电话、e-mail3.学习信息:描述:课程的设计有相应的开课、授课过程信息通知及帮助提示信息4.学习导航:描述:为学习者提供教师讲授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导航信息,导航信息合理、查找方便,跳转灵活。
浅析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 过程 中 , 时 根 据 需 要 运 用 有 效 的 测 评 手 段 和 其 他 的 反 随 馈 手 段 来 调 整 、 改 和 完 善 网 络 课 程 进 行 了初 步 的 探 索 , 修 并 设 计 开 发 出 了 一 个 基 于 we b的 网 上 评 价 系 统 , 系 统 在 该 w b站 点 运 行 , 关 专 家 、 上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 上 教 学 的 e 相 网 网 指 导 教 师 和 进 行 网 上 学 习 的学 生 都 只 需 通 过 浏 览 器 就 可 以
行 网 评 价 奠 定 了 良好 的基 础 。本 文 就 如 何 有 效 应 用 网络 对 网 络 课 程 做 形 成 性 和 总 结 性 评 价 , 整 个 网 络 课 程 的 开 在
教 学 目标 、 学 策 略 组 织 起 来 的 教 学 内 容 ; 教 网络 教学 支 撑 的 硬 件 和 软 件 环 境 。开 发 适 用 于 网络 教 育 的 高 质 量 的课 程 成
开发的网络课程进行形成性 评价 , 服务 器中安装此系统 , 在
本 过 程 是 由评 价 组 织 单 位聘 请 的 评 价 专 家 以开 发 者 报 送 的 文档 、 网络 课 程 课 件演 示 ( 由开 发 者或 组织 单 位 指 定 技 术 人 员 操 作 ) 开 发 者 现 场 答 辩 为 依 据 进 行 评 价 , 统 计 这 些 专 和 经
第一 层 第二 层 二
行 的 网 络课 程 、 件 在 实 施 具 体 的 评 价 工 作 时 多 以 总结 性 课 评价为主 , 即在 整 个 网 络 课 程 开 发 结 束 后 , 据 试 验 原 形 的 根 测评 结 果 和实 际 运 行 的 反 馈 信 息 进 行 修 改 , 之 趋 于完 善 。 使 具体 评 价 工 作 以评 奖 评 优 为 基 本 形 式 、 家 主 观 评 价 为 基 专
学习评价内嵌式网络课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5 1 2 8 ( 2 0 1 3 ) 0 9 - 0 0 6 7 - 0 4
基金项 目: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 目( 1 2 J K 0 7 4 5 ) ; 渭南师范学 院研究生专项科研项 目( 1 2 Y K Z 0 4 2 ) ; 渭南师 范学 院重点教改项 目( J G 2 0 1 1 4) 0
2 01 3年 9月
渭南师 范学院学报
J o u r n l a o f We i n a n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e p t .2 01 3
第2 8卷 第 9期
Vo 1 . 2 8 N O . 9
【 信 息科 学与工程研 究 】
图栅 层圈图圈圈 图1 网络课程学 习系统 的体 系结构
王朝阳 , 张郭军 : 学习评价 内嵌式 网络课程学 习系统的设 计与实现
第2 8卷
( 2 ) 课件系统. 在课件子系统中课程领域知识呈现时需要清楚地反映两方面的信息 : 一方面为反映课 程知识特征 的信息 , 包含描述知识的基本属性和该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图; 另一方面以流媒体课件形式 反映课程领域知识. 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根据 自己的领域知识将知识的基本属性输入系统 , 由系统根据教师 输入 的基本 属性 自动 生成知 识点 的关联 图 , 并 将这部 分 内容 与 知识点 本 身 内容无 缝 连接 显示 在 网络课 程
作者简 介: 王朝 阳( 1 9 7 O 一) , 男, 陕西渭南人 , 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工程师 , 硕士 ; 张郭军 ( 1 9 6 5 一) , 男, 陕西 渭南 人, 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 院教授 , 硕士, 主要从事 网络安全及智 能决 策与控制研究.
网络课程学习中对教师的评价手段及设计
随着 网络技术 以及信息技术 迅速发展 ,教育 已不再局
限于传统面对面 的授课形式 ,基 于网络 的远程教 育得到迅 速发展 ,而其 中的网络课程 更是依托着 网络技术 的 日趋成 熟而不断完善 。随着 网络课程 的发展 , 人们也 逐渐认识到 , 要完善 网络课程体 系, 必须对其质量进行评 价 , 而 网络课 程
t h e q u a l i t y o n l i n e c o u r s e .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e a c h e r e v a ] u a t i o n i n o n l i n e c o u r s e l e a ni r n g , t h i s p a p e r ma k e s
的质量不能依据传统教育 的标 准来衡量 ,应该依 据远程教 育的一些特点来评价 ,这些 特点主要包括 网络课 程资源和 从事 网络课程 的教师 以及学 习的主体即学生 。对 于网络课 程 自身的评价和对学生 的评价 , 国内外涉及 的都 比较多 , 而 对于从 事网络课程 教学 的教 师的评 价以及手 段却 比较少 , 而这也就是本 文所研究 的重点 。
t i o n t o o l s ; e v a l u a t i o n d e s i g n
目前对 网络 课程 教 师的评 价还 停 留在教 师 的教学 成 果、 科研 能力等一些 总结性 的评 价上 , 这不 适合教师 发展 。 作 为一种 全新 的教师评 价理念是将教师 的专业性 发展与教 学质 量的保证 相结合起 来 ,对教师 的评价不再局 限于对教 师工作情 况的鉴定 , 更为重要 的是 提高教师 的教学水平 , 从 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评价 的根本 目的是 为了改进
“教学设计”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调查与分析
一
学 习效 果
、
意义 与 目的
为 进 一 步 了解 M o l 台 的应 用 情 况 ,探 讨 互 动 在 网 络 ode 平 学 习 中 的重 要性 . 以促 进 学 习者 更 有 意 义地 学 习 。 次 调查 的 本 主要 目的 : 是 调 查 成 人 学 习 者 对 网络 学 习 的反 应 。 络 学 习 一 网 的 基本 情 况 及 对 网 络课 程 的 认 可 程 度 : 是 调 查 “ 学 设 计 ” 二 教 网 络课 程 的建 设 质 量 情 况 ;三是 向 中小 学 教 师 推 广 M o l ode 课 程 管 理 平 台 。 网络 课 程 是 作 为 正式 学 习 的 一 种课 程 形 式 。 本 所 作 的调 查是 在多 媒 体 教 室 中开 展 的 。 “ 学 设 计 ” 一 门公 共 教 是 必 修 课 , 程 教 学开 始 于 20 年 1 1 日 ,0 9 月 结 束 。 课 0 9 月 8 20 年9 二 、 象 与 方 法 对 调 查对 象 为 教 科 院 2 0 级 函授 本科 教育 的学 前 教 育 专 业 08 和 教 育 学专 业 的 7名 学员 。 5 调查 问卷 的 内 容 分为 四个 部 分 : 一 是 被 访 者 的 基 本 信 息 , 是 学 习 者 对Mode 台 的操 作 情 况 , 二 ol平 三 是关 于课 程 的 建 设 情况 , 四是 学 习者 学 习互 动 的情 况 。 次 本 出动 手 能力 强 的 学 生 的 。 学生 的知 识 和 能力 不 是 靠 教 师 的 灌 输 被 动接 受 的 , 整 个 计 算 机 应 用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必 须 非 常 在 教 明 确 自己所 担 任 的 角 色 比传 统 教 学 中 的作 用 更 加 重 要 .要 充 分 地 了解 学 生 , 先 为 学 生 搭 起 支 架 , 别 是 在 学 生 学 习 不 够 首 特 主动时 , 给学 生 提 出 问题 , 引导 学 生 去 探 究 , 后 进 行 交 流 和 然 讨 论 . 动学 生 的求 知 欲 望 , 调 以促 进学 生 形 成 的 成就 感 。 教 师 必 须 采 取 “ 练 后 讲 、 练 边 讲 ” 一 些 新 的上 课模 先 边 等 式 , 学 生 视 为课 堂 的 主 导 。 教 师 则 起 着 辅 导 指 引 的 作 用 。 将 而 例 如 , “ xe 算 ” 一 内容 的 授 课 中 , 师 可 以设 定 任 务 要 在 E cl 计 这 教 求学 生 使 用 笔算 , 用E cl 件 的 计算 功能 计 算 。 过 对 比哪 使 xe软 通 种 方法 更 快捷 来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热 情 ,这 样 任 务 驱 动法 教学 的优 势 就 会体 现 出来 。 可 激 发 学 生动 手 的欲 望 。 认 识 数 据 也 在 类 型 时 , 让 学 生 自行 输 入 : 字 、 字 、 我 文 数 日期 等 数 据 格 式 , 要 求 学 生 先 自己观 察 它 们 之 间 的 区 别 , 出数 据 格 式 上 的不 同 , 找 我 再 归 纳 总结 并 帮 助 学 生 解 决 在 学 习 数 据输 入 和格 式 化 时所 遇 到的 的 相关 问题 。 践 证 明 。 种 任务 驱动 式 的教 学 方 法使 实 这 学 生 动 手操 作 主 动 性 明 显增 强 , 学 效 果 较 好 。 教 除 此之 外 , 师还 可 以通 过 安 排 课 堂 练 习 . 他 们 独 立 完 教 让 成 任 务 。 学 生 在动 手 过 程 中享 受 到 自 己操 作 成 功 的 成 就 感 , 使 教 师 再 对他 们 的进 步 及 时 鼓 励 , 良好 的学 习氛 围也 有 利 于学 生 动 手 能力 的培 养 。 在 教学 过 程 中 . 了教 学 针 对 知 识 能 力 的 实 训 内 容 之 外 . 除 教 师还 可 以安 排 一 定 的 自学 内容 .让 学 生 在 自己动 手 的过 程 中学 习 。 样 既能 培 养 学 生 自学 的 能 力 . 这 又能 训 练 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例 如 : 示 文 稿 的 制 作 。 介 绍 了幻 灯 片 的一 些 基 本 操 演 在 作 后 。 以安 排 学 生 自行操 作 一 下 幻 灯 片 之 间切 换 的效 果 。 可 实 践 证 明 ,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学科 教学 中 . 用 适 当 的教 在 采 学方 法 有 助 于 培 养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 三 、 算 机 应 用 学 科 学生 动 手 能 力 课 堂 之外 的 培 养 计 在 课 堂之 外 , 师 可设 置 习 题巩 固坏 节 、 堂 延伸 环 节 、 教 课 知 识 拓 展环 节 等 , 试 让 学生 在课 后 操作 . 尝 提高 学 生 的动手 能 力 。
网课评价范文
网课评价范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网络课程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就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然而,网络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效果不明显、缺乏互动等。
下面就来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
首先,网络课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网络课程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学生不需要去学校上课,只需要在家里就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其次,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丰富。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等。
再次,网络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然而,网络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习效果不明显。
由于网络课程缺乏面对面的教学,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其次,缺乏互动。
在网络课程中,学生很难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缺乏互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再次,网络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丰富,很难保证每一门
网络课程的质量都是高的。
有些网络课程可能会存在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
综上所述,网络课程有其优点和缺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点,同时解决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使网络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网络教学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规范
网络教学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规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教学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课程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网络教学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一套科学的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讨论网络教学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指导。
一、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完善性网络教学课程的设计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符合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课程的每个单元和主题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内容要全面,有层次感,注重系统性和深度。
同时,课程设计中应该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资源的充实与多样性优质的网络教学课程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视频、教学案例、习题等。
这些学习资源应该是权威的、全面的、可靠的,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此外,学习资源应该具有多样性,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的学生。
例如,以文字为主的学习资料适合阅读型学生,而以图像和多媒体为主的学习资料适合视觉型学生。
三、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明晰性网络教学课程的结构需要合理,包括目录、章节和单元的划分,以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关系。
课程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方便地找到所需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习的整体把握和知识的迁移。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网络教学课程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包括任务、讨论、实验、作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些教学活动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合格的网络教学课程应当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及时掌握和评价。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作业、考试、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形式,反馈机制包括教学反馈和学生反馈,有利于教学的优化和改进。
六、界面设计的友好性和易用性网络教学课程的界面设计应当友好,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和认知规律。
教育部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网络课程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内容 三、可用性 四、技术性 五、信息呈现 六、文档资料 七、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一、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二)学习动机激励 (三)学习目标 (四)学习向导 (五)组织结构 (六)教学交互 (七)练习设计 (八)学习评价 (九)实践
教育部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共6项)
1、教学设计,9个二级指标, (28分) 2、教学内容,8个二级指标, (26分) 3、可用性, 8个二级指标, (21分) 4、技术性, 4个二级指标, (10分) 5、信息呈现, 2个二级指标,(1分) 6、文档资料, 8个二级指标,(4分)
较重要二级指标(共17项)
链接; • 视频播放插件(Media Player
),操作系统已包含。
(七)可控性
学习者可以完全控制多媒体信息的播放、暂停和停止。
四、技术性
(一)可靠性 提供安装程序;包括有详细的安装文档说明; 课程稳定性高,部分性的破坏不影响其它部分的使用。(如协作工具 被破坏,但不影响网络课程的学习。
(九)实践
每章均设计综合实践,让学生联系教学与研究实际,运用所学知识 ,利用提供的研究工具和平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实践。
二、教学内容
(一)科学性 (二)引用说明 (三)内容规范 (四)知识点覆盖面 (五)知识点讲解 (六)先进性 (七)支持教学的资源
(一)科学性 教学内容准确无误
(二)引用说明
50M 200M 600M 600M
1000M 16M 10M
三、可用性
(一)导航
(二)链接
经过十多名研究生、本科生数十 次的测试,暂没发现有死链接。
对网络课程的评价
对网络课程的评价话题:评价学生教育学习网络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课程评价的含义:1、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
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课程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
它既可以是定量的方法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法,教育测试或测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并不代表课程评价的全部。
3、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诸种课程要素。
也就是说,课程评价对象的范围很广,它既包括课程计划本身,也包括参与课程实施的教师、学生、学校,还包括课程活动的结果,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外国专家有关课程评价的定义:1、英国课程专家凯利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估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效果的过程。
2、美国课程论专家比彻姆认为,课程评价包含判断课程系统的效果和所规划的课程的效果的那些必要的过程。
3、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
他认为,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1、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泰勒及其学生布卢姆等人,他们认为课程评价是将课程计划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在这里,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它追求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因而,这种取向的评价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并常常将预定目标以行为目标的方式来陈述。
2、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这种评价试图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到评价的范围之内,强调评价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与教育价值相关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
好的网络课怎样课程设计
好的网络课怎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包含学习目标、课程活动、互动交流和评价反馈的网络课程大纲。
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至少三种网络教学工具,增强网络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网络课程优劣的能力,能够针对现有网络课程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运用课程设计原则,独立设计出一节具有实践意义的网络课程。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网络课程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网络课程的兴趣,认识到网络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念。
2. 学生在网络课程设计中注重公平性和普及性,关注全体学生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3. 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培养自主探究、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课程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课程设计的方法,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网络课程概述:介绍网络课程的发展历程、定义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网络课程的基本概念。
2. 网络课程设计原则:讲解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学习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活动多样化等。
3. 网络课程构成要素:分析网络课程的五大构成要素,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互动交流和评价反馈。
4. 网络教学工具的应用:介绍常见的网络教学工具,如在线课程平台、直播软件、讨论区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网络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