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集群到区域创新系统_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集群升级方向与路径_岳芳敏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的界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类型,分析了区域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方面,也是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界定;结构;运行机制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1.1 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区域创新体系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简称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2)教授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他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
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an G. Lambooy(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互动的、动态的结构,这些体系能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和扩展其才能,它们也能引导那些致力于建立认知能力(如学习、研究等)和构筑企业间网络的政府和组织。
加拿大的Doloreux(2002、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
1.2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存在众多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的理解不同。
有学者认为是经济区域(陈浩,2006;李虹,2004),有学者认为是行政区域,更多学者认为是技术区域(张斌等,2004;陈德宁等,2004;方旋等,2000);(2)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角度不同。
企业集群创新理论综述
要 代 表 的 新 马 歇 尔 主 义 学 派 认 为 , 过 溢 出 与 劳 动 力 转 移 , 析 。 由此 可 见 , 于 企 业 集 群 创 新 的 研 究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的 通 关
知识 以空气 中 自由扩 散 的方 式 在 集群 内产 生 扩 散创 新 能 丰 富 和 发 展 。 力 。而 As e 2 0 ) Mak l 1 9 ) 经 济 地 理 学 家 则 hi 0 0和 m( s e (9 9 等 l
更 关 注 地 理 与 区 位 维 度 。 F ema 、 besn和 A se re n Derso mes
参 考 文 献
1 企业集群创新研 究述评[] 商场现代化 ,0 9 ( 0 . J. 2 0 ,1 ) ( 9 1 认 为 企 业 集 群 可 以 被 看 作 是 网 络 的 一 种 形 态 , 这 [ ]周 国程. 19) 把 2 产 J. 些 网络 形 式 概 括 为 正 式 和 非 正 式 两 种 。 C r n r hi He dy和 []魏 守 华. 业 群 的 动 态 研 究 以 及 实证 分 析 [ ]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 s
交 往 氛 围加 快 了 新 知 识 的产 生 与 传 播 。E r h ( 9 6 认 为 3 结 语 n i t1 9 ) g
知识外 溢和熟练 劳动 力 市场 推 动 了企业 集 群创 新 的发 展 。 已有 这 些 研 究 成 果 对 于 我 们 研 究 企 业 集 群 创 新 提 供 了 W az1 9 ) 过 增 长 极 理 论 和 创 新 理 论 进 行 分 析 , 为 地 有益启示和 导引方 向, 目前研 究 尚存在 不足 : l(9 6 通 认 但 国内外许 多 方 化 的 知 识 创 造 所 推 动 的 创 新 是 集 群 发 展 的 主 要 动 力 。 学者从不 同角度 对企业集群创 新 的生成 和发展 动力 机制 问
搭建“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提升西部地区教师在线培训效能
搭建“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提升西部地区教师在线培训效能作者:杨馥宁沈善良英卫峰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3年第11期[摘要]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推进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培训模式和管理机制,提升培训质量,探索标准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师在线培训管理机制,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立足西部地区教师培训工作现状,对标新时代教师发展需求,灵活安排,有效开展教师线上培训,在实践中搭建了“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聚焦“三位一体”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效能的提升,有力支持参训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岗位。
[关键词]国培工作“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三位一体”学共体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线上教师培训已经成为传统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力补充,尤其在西部地区,在线培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有效调配多地区的优质师资资源,为本地教师培训工作增效赋能。
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该文件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
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线上培训是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应时之举,更是实现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PMRT”在线培训模式是基于网络平台基础之上,贴合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培训对象的长期发展目标,将施训者、受训者、管理者三方融入一个共同的学习体中的全新在线培训方式,它包括训前调研预测(Prediction)、训中多元融入式线上培训(Multiple integration online training )、训后的管理者和专家团队的研究(Research)和学员跟踪指导(Track)三大板块四个部分的创新培训模式。
“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搭建提升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学校线上培训工作的效能,有力推动了教师在线培训方式的改革。
“PMRT”在线培训模式提出的背景线下集中面授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培训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场优势,施训者、管理者、受训者三方通过走进一个共同空间建构起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彼此影响、相互学习,促进三方尤其是受训者的快速成长。
三螺旋理论下市域产教联合体“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建
三螺旋理论下市域产教联合体“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建作者:季馨怿邬杨来源:《成功密码》2024年第01期当前,国家正全力布局新质生产力建设,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对以职业教育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螺旋理论是被证实运用在“学校、产业、政府”三者间的产教融合理论。
姚奇富运用三螺旋理论对高职院校在县域中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展开了研究,重点对办学模式的“知识空间、共识空间、创新空间”进行了要素构建的历史化、过程性探究,以探索多方共赢的产教融合格局。
庄涛等将三螺旋理论应用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五大产业的纵向分析中,思考三大主体“政、产、校”对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影响因素,指出政府应采取更多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举措,企业应大力培养技术人才及加大资金投入来提升自身新技术吸引力,学校应主动建构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教师评价机制等,由“政、校、企”三方共同促进产学研合作螺旋上升发展。
戴彬等针对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实例,从三螺旋理论出发,对创建平台、实施“双导双创”协同育人机制、创造性在研究院中设置“科研中介”岗位(将企业经验输入事业单位框架,如设立产学研服务专员岗)进行了深入探索,强调学校要在三方主体中获得准市场主体地位,应将人力、知识、技术等充分与产业体系进行对接及市场化交易,以此获得知识产权等保护,促进长期发展。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国家对产教融合的高度重视、多次推出相关指导意见及遴选文件后,于2023年正式引导兴建的产教融合的新载体,其构建模式的研究呈现短期内密集性的增长。
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职普融通、职教本科办学、职教办学模式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最新模式,其构建在产业园区基础之上,指向产学研一体化、实体化发展的目标。
为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基于知识生产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其本质是“政府、产业(企业群)、学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及科研院所”各个主体类别间的协同合作创新。
广深充分释放“双城”联动效应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研究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占比(%)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传统的城市单位在福特主义增长模式 和凯恩斯主义福利体制下往往仅发挥着国 家制度及政策实践的代理性中继单位的作 用,但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浪潮下,城市 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全球化市场与资源链之 中,以单个城市作为基本单位的发展路径 日益消弭,区域创新网络日益成为诸多邻 近区域“互惠共生,合作共赢”的必然选 择。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培 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将建 设现代化都市圈视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 要手段。不同于单个城市或者是传统经济 圈,都市圈不仅强调产业和经济上的合作, 亦包括基础设施、社会治理、民生问题等 各个方面的一体化,这与区域创新网络的 观点不谋而合(解学梅,2013;张学良、林 永然,2018)。因此,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 及“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推动广深联 动必须跳出城市自身优劣势的“孤立个体 视角”,而应采取协同化、互补化、一体 化的“整体网络视角”,统筹区域一体化建 设,以都市圈思维规划“双城”联动合作模 式。广深“双城”联动并非仅仅止步于搭建 几个政策互动平台、推动几项合作共建项 目、修建几条互联互通道路,而是着眼并
关键词:广深“双城”联动 世界级创新平台 大湾区都市圈 区域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21.03.006
一、引言
2 0 1 9 年 2 月 ,中 共 中 央 、 国 务 院 公 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广州、 深圳、香港和澳门列为四大中心城市,希 望四座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 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 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广州和深圳两地中 心城区相距不过100千米,是广东省内科技
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_机制与路径_岳芳敏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以中小企业集聚发展起来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成为相关文献的关注点。
围绕集群企业如何从全球价值链(简称GVC )的“低端”转向“高端”参与竞争,学者们阐释了集群企业升级能力的来源及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1][2][3][4]关于集群企业升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一类文献从分析集群竞争力的来源———通过纵向、横向内部联系的加强而形成的集体效率(Schmitz ,1995)加以解释;[5]另外一些文献则从集群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展开分析,[6][7]引起了人们对集群企业与外部联系效应的关注,认为价值链的内部治理对本地企业的升级会产生重要影响,[8]GVC 不仅为集群企业提供了产品销售市场,而且在为企业获取知识并增强其学习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作用;[9]对拉美国家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发现,集群内部联系和GVC 对企业升级的影响都很重要,在产业集群融入GVC 过程中集群的行业特性影响到集群升级的模式和水平。
[10][11]改革开放30年以来,广东由一个农业大省转型发展为工业强省。
期间,专业镇———以乡镇行政边界为区域的产业集群,①对广东的经济成功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2010年,广东省省级专业镇总2012年第2期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机制与路径岳芳敏作者简介岳芳敏,广东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经济学博士(广东广州,510050)。
①专业镇是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统计的除深圳市以外的省级专业镇。
广东省科技厅(2000年)衡量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镇的主要经验指标是以一个乡镇中特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产值占整个乡镇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0%以上,在这[摘要]2009年以来,广东专业镇在全省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削弱,却有12个地市的专业镇占地区经济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0%的地市专业镇经济对本地经济贡献超过30%。
专业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为2009年以来广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0105068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与中小企业政策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和中小企业政策聂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概要本文采用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方法,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产业集群为创新过程中的交互式学习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绩效。
n从现有产业集群政策实践中吸取教训的基础建议建立基于集群的中小企业政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创新体系1.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国内地区之间的竞争加剧,引起了人们对竞争力的普遍关注。
近年来,由于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再次成为理论界与社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政府。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在资源获取,研发和市场开发方面处于劣势。
但是,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需要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这就是政府必须向中小企业提供援助的原因。
但是,如何培养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中小企业政策是基于市场失灵的理论,由此设计的政策着重于通过政府的作用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源供应。
但是,随着竞争优势的来源从低成本转变为创新能力,这些政策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吸引了人们。
’例如“美国第三大意大利”,美国的传统产业集群,硅谷的信息产业集群,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集群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
同时,技术创新理论和竞争力理论的发展为重新审视中小企业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例如,M。
Porter在分析国家竞争力时采用了聚类分析方法,并认为一个国家’某些行业的竞争力与国家有关’这些产业的产业集群优势。
[1]。
Freeman(C. Freeman),Lundvall(B. A. Lundvall)等倡导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2] [3],强调交互式学习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聚类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
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七次科研评奖结果
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
第七次科研评奖结果公示
根据《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开展第七次科研评奖工作的通知》规定,为确保科研评奖工作公平、公开、公正,现将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奖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科研奖拟奖项目(其中科研成果奖245项,科研工作组织奖单位6个,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12名)予以公示。
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对上述拟奖项目有异议,请在公布之日起7日内向我校(院)科研处提出书面意见(要有三位同行专家的书面意见)。
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在有关材料上签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本单位负责人在有关材料上签名并加盖公章。
不符合要求者,恕不受理。
单位地址:广州市建设大马路3号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科研处联系人:张惠燕
电话:(020)83122359
邮编:510053
附:《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七次科研奖拟奖项目名单》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广东行政学院
2008年1月10日
科研工作组织奖(6个):
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深圳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佛山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梅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惠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湛江市委党校(行政学院)
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奖(12人):
广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陈治桃黄凯旋深圳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杨朝仁杨小平珠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雷雯
佛山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蒙荫莉
梅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肖伟良
惠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匡永琼
江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向常清
湛江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李连红
阳江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肖世广
云浮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康就升
优秀科研成果奖。
产业集群如何迈向创新集群
产业集群如何迈向创新集群-------------------------------------------------------------------------------- 2006年07月24日14:08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本报记者李壮报道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究竟有没有高技术产业集群?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7月16日,在北京大学第五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上,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主持了“高技术产业的集群研究和创新集群的成长”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就此各抒已见。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载体——高新区,也受到与会人士的关注,专家们为高新区如何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及制度安排等献计献策。
主持人:梁桂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嘉宾:赵慕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专职委员、高级经济师张曙光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缉慈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教授沈群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魏江浙江大学国家创新研究基地副主任、管理学院教授王珺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海珠科技园公司董事长、岭南学院教授曾刚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张元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炜上海市浦东区经贸局综合发展处处长李峰长安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副研究员童昕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讲师文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博士周宇美国V assar大学副教授创新助推产业集群升级梁桂:当前,官产学研都关注着一个主题——产业集群。
伴随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到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国家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这渗透着国家意志,典型的是使用了公共政策工具,其中,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产生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平台政策,包括863计划、973计划等;对小企业的催化政策,包括火炬计划、创新基金、技术市场,政府积极采取了有作为的做法。
53个国家高新区是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用行政手段所作的一系列探索之一,细流终归大海。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机理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1卷第5期2023年9月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E c o n o m i cM a n a g e m e n tC o l l e g e V o l .21N o .5S e p.2023D O I :10.19702/j .c n k i .j s e m c .2023.05.005中图分类号:F 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88(2023)05-0040-08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机理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万 敏(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上海 200438)摘 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提升区域创新力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㊂文章基于创新生态理论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梳理分析了自组织演化特征明显的上海市杨浦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共生演化进程及机理,并对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相关建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要时刻保持开放性特征,为系统进行动态演化与自组织过程创造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要凸显创新网络中特质性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间非线性作用;关注制度变迁㊁技术变革㊁政策变动㊁管理方式等要素涨落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影响;还需重视政产学研介等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中的角色策略㊂关键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共生演化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㊁组织㊁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1]㊂从全球经济地理来看,创新为创新体系内成员带来成本优势㊁规模经济㊁城市品牌优势等集聚效应,使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和极化特征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R e g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E c o s y s t e m ,简称R I E )事实上已经成为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㊂创新 是 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㊂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活动越发活跃密集,各国更强烈地意识到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纷纷加大战略部署和创新投入力度,抢占发展先机和主动权㊂我国也在加大创新部署,建设北京㊁上海㊁粤港澳大湾区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怀柔㊁张江㊁大湾区㊁合肥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京津冀㊁上海㊁广东㊁安徽㊁四川㊁武汉㊁西安和沈阳8个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2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规划了19个城市群㊂但是,在我国区域创新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创新要素拼凑现象㊁创新 碎片化 孤岛化 知识悖论 ㊁科技成果转化的 死亡之谷 ㊁创新 培育期陷阱 等创新失灵问题,导致R I E 整体效能薄弱甚至面临崩溃的严峻挑战㊂创新要素如何耦 04 收稿日期:2023-01-04作者简介:万敏(1978- ),女,安徽霍山人,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讲师㊁硕士,复旦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科技创新㊂基金项目: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系统课题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机理研究 (2020S H B 017)㊂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合?创新主体如何融动?怎样才能构建开放㊁可持续㊁ 价值共同创造 (v a l u e c o -c r e a t i o n )的R I E ?在这些问题上依然具有非常广阔的探索空间㊂一㊁文献综述1992年,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C o o k e r 最早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2],随后他系统地开展了理论及实证研究㊂他认为,R I E 是由地理上邻近㊁分工明确并关联紧密的企业㊁研究机构和高校等不同主体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㊂这种体系不仅支持区域内创新,而且能通过相互作用产生创新[3]㊂其后,研究视野不断拓展,从线性创新到创新体系再到创新生态系统[4]㊂近年来学界开始从生态学角度来探讨区域创新的力量源泉㊂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R I E 概念内涵研究㊂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 C A S T )[5]通过总结硅谷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R I E 是指特定创新环境下各创新主体在非线性的相互合作中实现知识产出㊁技术开发与应用,进而形成紧密的生态化系统㊂B e n d i s 认为,R I E 是通过物质流㊁能量流㊁信息流实现内部物种㊁种群㊁群落间及其与环境间交流和交换的系统[6]㊂李晓娣和张小燕认为R I E 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隐喻下强调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达成生命体 创新组织与 非生命体 环境间相互作用㊁群居共生状态[7]㊂二是R I E 运行理论研究㊂K a y a n oF u k u d a 和C h i h i r o W a t a n a b e 提出 通过替代而可持续发展㊁通过共同进化而自我繁殖㊁组织惯性和受激于向竞争者学习㊁异质协同 四条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基本原理[8]㊂欧盟创新手册‘开放式创新2.0“认为欧盟通过地平线2020计划正在寻求的欧盟创新生态系统,其本质是基于 政府-企业-大学科研-用户 四螺旋[9]㊂欧忠辉等认为R I E 是有核心企业㊁配套组织等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从事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等共生活动的复杂系统[10]㊂三是R I E 的绩效评价研究㊂张贵和吕长青[11]根据创新主体㊁资源和环境3方面指标,对国内30个省市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进行评价;刘钒等[12]从生态特性角度重构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测度体系,对我国部分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进行评价㊂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对R I E 的概念㊁系统构成㊁基本原理等理论问题静态研究比较丰富,动态演化机理分析较少㊂实践层面,现有研究重点从创新主体㊁创新资源㊁创新产出㊁创新环境㊁创新评价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存量评价,但动态梳理与分析R I E 形成机理和内部联动机制较少㊂随着创新活动日益活跃,R I E 运行的非线性㊁动态性和开放性特征更加突出,更需要动态地深化R I E 共生演化理论及实践研究㊂因此,本文从创新生态理论与自组织理论视角,构建R I E 自组织演化模型,细致地探讨R I E 共生演化特性,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动态解构R I E 自组织演化过程和非线性作用下异质协同模式,为构建开放㊁协同㊁自组织的R I E 提供理论探讨和现实依据㊂二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机理及演化模型综合前文综述,本文认为,R I E 是运用生态学相关概念隐喻系统架构,以生态系统演化规律比拟区域创新系统共生竞合㊁动态演化及循环迭代过程㊂从内部构成来看,R I E 是由大学㊁科研院所㊁企业㊁政府㊁创新组织等创新主体暨创新种群组成的子系统㊁各创新种群融动后构成的功能性子系统及功能性子系统在内部要素流动中有机协同形成的具有创新群落特征的复杂系统㊂从自组织(s e l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演化来看,R I E 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内,充分考虑企业㊁大学与科研院所㊁政府㊁创新机构等异质性创新主体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和环境嵌入性,以及创新要素耦合竞合共生的分层分叉实现非线性反常涨落,在达到一定阈值时突变为新的耗散结构(d i s s i p a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推动区域创新资源高效配置㊁创新价值共同创造的有机系统㊂(一)R I E 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㊂开放性是R I E 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㊂根据熵增原理,开放14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体系的总熵增量d S =d e S +d i S ㊂系统内的熵d i S 总是为正,外界注入的熵d e S 可为正㊁零或负㊂R I E 只有不断扩大开放,才能使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㊁物质㊁信息交换和流动,不断向外界吸收负熵流d e S抵消大于系统的正熵流㊂当系统总熵增量d S 为负时,系统才可能远离平衡态并突变为耗散系统㊂(二)R I E 是非线性作用下遵循协同学(S y n e r g e t i c s )的异质协同和共生演化系统㊂非线性作用是R I E 自组织演化的动力学机制㊂系统内外部各主体要素之间发生非线性作用,为非平衡创新系统提供自催化和正反馈等微观机制,促进各创新主体在多层次性㊁复杂性和多样性动态环境中自组织㊁自平衡㊁自成长,确定了R I E 演化的可能方向和途径㊂(三)R I E 是由涨落诱发的突变(c a t a s t r o p h e )系统㊂涨落是R I E 自组织演化的诱因,R I E 的协同演化过程不断受到内外涨落的影响㊂社会制度㊁国家政策㊁市场需求㊁消费者心理变化等系统外的 外涨落 与组织结构㊁技术创新㊁文化理念㊁管理制度等系统内的 内涨落 [13],通过 相干效应 或非线性作用,相互叠加成 巨涨落 持续至临界点时,触发系统旧结构突变,实现新稳定态跃迁㊂三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实证分析: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上海市杨浦区为考察对象,研究其R I E 演化过程及内在机理,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杨浦区位于上海市东北部,是上海市人口最多㊁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㊂其区域既是 地理边界 的行政区划范畴,也是支持创新网络和特定功能的经济空间,可以作为研究R I E 的范围界定和区域边界㊂二是杨浦区是国内科教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㊂区域内集聚复旦大学㊁同济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21家国家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市1/10,33个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占全市1/5㊂大学㊁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地理上天然的临近性,为杨浦区R I E 共生演化提供了条件㊂三是杨浦区以 城市的大学㊁大学的城市 为愿景,以大学校区㊁科技园区㊁公共社区 三区融合㊁联动发展 为发展理念创新实践,实现了从传统老工业城区向国家创新型城区的转型,清晰地展现出 他组织 向 自组织 演化更迭机理,为动态考察R I E 自组织共生演化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㊂(二)杨浦区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更迭从传统老工业区向创新型城区跃迁,是工业时代杨浦区域内知识系统㊁产业系统等子系统解体的过程,也是创新主体逐步融动㊁创新要素逐渐耦合,推动R I E 重构和逐渐繁荣的过程,大致经历 旧结构 衰落期㊁R I E 架构期㊁R I E 成长期㊁R I E 繁荣期等四个阶段(见图1)㊂1. 旧结构 衰落期(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㊂杨浦区虽为大学㊁科研院所和传统产业集聚区域,但囿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各创新主体各自为政㊂大学有校办企业㊁医院等,企业有子弟学校㊁职工医院等,政府有教育㊁医疗㊁住房等资源,各子系统间形成相对封闭的㊁可自我运行的㊁具有平衡态特征的独立系统㊂随着1980年代上海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杨浦区工厂大量外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200家迅速减至200家左右,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从26%降至6%左右,工人数量从60万迅速降至不足6万,大量产业工人下岗待业,大量困难群体走向社会,原有系统平衡态被打破㊂2.R I E 架构期(1990年代末-2003年)㊂这阶段核心问题是构建区域联动的新系统㊂在摸索技术革新渐进式转型㊁建设宜居型城区退出式转型后,杨浦尝试探索创新驱动跨域式转型路径[14]㊂2003年,杨浦区牵头,联动复旦大学㊁同济大学等,联手制定‘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学校区㊁科技园区㊁公共社区 三区融合㊁联动发展 的体制机制框架和城市创新体系,培育知识经济密集的新兴产业体系,形成大学-园区-社区三者集聚共享㊁协同融动㊁共赢发展,知识㊁产业㊁城区良性互动的24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城市的大学㊁大学的城市 R I E 总体架构㊂3.R I E 成长期(2003-2015年)㊂这阶段核心问题是推动R I E 形成与发展㊂在R I E 总体框架下,杨浦区通过 对内搞活 (流动)和 对外开放 (交换)两种途径,着力形成学城融合㊁产城联动㊁创城融合的发展态势㊂一是推动区域内部协同㊂坚持 三区联动 理念引领,通过建立区校联动机制㊁科学规划建设㊁包容创新创业文化㊁稳定持续经济产业人才政策㊁前瞻性改革与变革等措施,推动区域创新主体不断开放㊁创新要素不断耦合,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符合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孵化培育模式,出现了 复旦模式 和 同济现象 [15]㊂二是坚持 对外开放 ㊂在创新驱动战略导向下推动区域内外科技系统㊁产业系统㊁行政系统不断进行知识流㊁人才流㊁技术流㊁信息流㊁资金流等熵流的交换,吸引一批符合中心城区发展和创新城区功能定位的知识密集型核心企业及相关人才入驻,知识密集型行业比重不断提升㊂4.R I E 繁荣期(2015年至今)㊂这阶段核心问题是提升R I E 活力和效能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深度变革R I E 的组织方式㊁管理方式㊁治理方式,提升了R I E 效度和活跃度㊂从大学变革层面看,大学增设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创业课程,深化创业基金运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力度,提升科技园区能级㊁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与产业系统㊁区域经济社会间交互协作不断增强㊂从政府治理体系层面看,快速推进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和城市运行 一网统管 ,实现以 线下服务 为主向以 线上服务 ㊁从 单一窗口单一服务 向 单一窗口多元化服务 方向转变,变革政府管理体系㊁服务体系㊁组织体系㊁权责约束体系,政府协同力和为民为企服务效能不断增强㊂从企业发展层面看, 算法+算力+网络 体系架构实现了对数据的赋能,不断催生了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㊂企业链接市场需求或创造新需求,大学为企业发展㊁城区繁荣提供知识㊁人才和智力支撑;政府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㊁产业空间和精准服务,政产学研介协同向共生式创新演进㊂图1 杨浦区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三)杨浦区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机理伴随着制度㊁技术㊁市场等要素涨落,杨浦区域内政产学研㊁创新组织等多元创新主体有机融动,动34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态演化为以企业为核心㊁具有创新生态群落特征的R I E ㊂1.杨浦区R I E 表现出开放性特性㊂首先,创新主体间开放协同㊂区㊁校㊁企协同共建科技园20余家,其中,复旦大学科技园㊁同济大学科技园㊁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家,占上海市54%;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多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企业300余家;纳入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14家,占全市1/5,形成了异质性创新主体互动的良好局面[16]㊂其次,创新要素间流动耦合㊂资金流方面,积极利用资金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31家,实施 星火燎原 梦想起航 天使召唤 投贷加速 天马养成 五大金融计划,集聚大学生创业基金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㊁科技园区联合成长基金等,形成天使基金㊁种子基金㊁V C ㊁P E 等完整金融服务链,各类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100余家㊂知识流与技术流方面,吸引上海技术交易所㊁北斗创新研究院等机构集聚;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研发与转化平台㊁上海智能产业研究院等平台相继建成㊂2020年专利申请数为1270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9.04件,合同交易金额34.55亿元㊂人才流方面,拥有两院院士66人,引进或培育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261人㊁国家 万人计划 人才94名㊁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18人㊁上海市领军人才24人㊁上海创业类 浦江人才 32人,高层次人才数位居全市前列㊂海外人才创业企业689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32.13%,知识型服务业人才占就业人口中人才总量比例54%[17]㊂2.杨浦区R I E 的非线性作用㊂不同异质性创新主体和要素间非线性机制,在复杂动态开放的环境中自组织㊁自平衡㊁自成长,形成环境支撑型㊁ 创新锚 驱动型暨企业裂变型㊁政府导向型㊁企业主导型等不同发展模式㊂创智天地 环境支撑型 模式㊂创智天地紧邻复旦大学㊁上海财经大学㊁第二军医大学等高校,以及五角场商圈㊁新江湾城生态化社区㊂自21世纪初开始,创智天地依托校区㊁商区㊁社区在其周边集聚和政府精心规划的优势,将大学研究机构㊁跨国公司研发中心㊁创新型企业㊁初创公司㊁投资机构㊁专业机构㊁孵化器㊁加速器㊁政府公共服务等融入其创新创业街区㊂目前创智天地已经集聚15万知识工作者㊁4500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成为适宜知识工作者学习㊁创业㊁生活㊁交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和知识型社区㊂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创新锚驱动型 暨 企业裂变型 模式㊂围绕同济大学逐步拓展形成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每年以20%增速快速增长㊂其是以建筑设计㊁城市规划㊁工程咨询㊁环保科技㊁工程设计软件等为核心的知识型服务业集聚区㊂在同济大学 创新锚 支撑下,规模企业不断分包业务并在周边不断裂变衍生出相关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关联性强的产业集群,现集聚的1.8万家中小企业中,80%的企业是与同济大学优势学科相关设计类中小企业㊁80%创业者为同济师生,这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企业根植性强㊁创新创业活跃的关键所在㊂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企业主导型 模式㊂该中心原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㊂上海纺织集团将其生产环节迁往外地,在百年老厂房原址上修旧如旧,发展服装设计㊁服装展示㊁服装销售环节,现已成为集服装研发㊁设计㊁展示㊁销售为一体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成为城市更新与老厂房转型升级的经典案例㊂杨浦滨江 政府导向型 模式㊂杨浦滨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传统老工业集聚的产业空间㊂近年来,随着上海市45公里黄浦江滨江岸线实施还江于民开发,将原有工业岸线改造成为生活岸线㊂杨浦区适时改造传统产业空间,以在线新经济为重点产业导向,同时布局教育㊁安居㊁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吸引在线新经济相关企业入驻协同发展㊂3.制度㊁政策㊁技术等要素涨落是杨浦区R I E 自组织共生演化的诱因 ㊂要素涨落是杨浦区原有系统失稳的 导火索 ,也是新结构动态演化的 胚芽㊂一是制度变迁㊂制度要素是杨浦由旧结构转向新的R I E 的触发机制㊂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改革和变迁,使杨浦的高校㊁国有企 44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业㊁政府各群落内部均发生 内涨落 和 外涨落㊂原集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而解体转型,产业空心化㊁大量下岗职工再就业㊁公共设施建设和突然增加的公共服务供给迫使区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㊂制度变迁迫使高校改革弱化社会功能,强化高校知识创新㊁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这些又为杨浦向新结构演进提供人才㊁技术支撑㊂但随着实践推进,现存体制机制制约和条块分割仍是抑制R I E 完善和提升的重要原因㊂二是政府政策㊂自1990年代始,上海市城市功能定位调整,在中心城区实施 退二进三 产业政策,致使杨浦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关停并转,企业承担的社会功能和区域旧结构随之解体㊂杨浦区政府牵头,政府㊁大学㊁科研院所㊁企业等积极实践,以自身作为向国家㊁上海市 要政策 ,转机随之而来㊂2003年上海市批复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战略决策㊂2010年,杨浦成为科技部确定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㊂2015年,杨浦成为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区,2016年以来,又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五年被国务院表彰的双创示范基地㊂这些不断升级的以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的区域定位与政策加持,加速了区域内创新主体互动融合,也吸引外部知识密集型能量㊁物质㊁信息集聚㊂三是科技变革㊂杨浦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持续坚持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并以 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 提升政务管理和政府服务效能,推动科技对传统产业及产业空间的升级改造,积极融入当前以大数据㊁云计算㊁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洪流,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快速集聚与发展㊂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6.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较 十二五 末增长7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6.3%,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9.86%[18]㊂ 四、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当前,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成为新要求与新任务㊂杨浦区遵循共生演化自组织机理,构建可持续㊁ 价值共同创造 的R I E 实践,为我们动态性把握异质性主体协同竞合机制,提升R I E 活力㊁动力㊁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㊂第一,从创新时序性看,R I E 要时刻保持开放性特征,为系统进行动态演化与自组织过程创造条件㊂随着R I E 从形成-成长-繁荣阶段演进,开放程度越深,创新子系统间㊁创新系统与外界环境间交流愈加频繁,负熵流不断增加,推动系统协同演化㊂创新由子系统各自开放转向百花齐放,向外界输出知识㊁技术㊁产品㊁服务,并迎合R I E 持续发展的需要形成地理邻近性㊁功能互补性㊁社会连接性㊁技术网络性㊁产业关联性㊁交通通达性㊁共生协同性等集聚特征的协同创新环境,系统由分散式创新-网络式创新-共生式创新演进,创新 碎片化 孤岛化 等创新失灵现象弱化㊂另外,随着R I E 从形成-成长-繁荣阶段演进和更加深入地开放,创新主体认知差异㊁恶性竞争㊁要素协同性失衡㊁外部环境及制度政策不稳定等因素[19]引起的创新阻力不断降低,正熵流减少,有利于推动系统进行新一轮动态演化与自组织㊂第二,从创新模式看,R I E 共生演化要凸显创新网络中特质性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间非线性机制,而不是简单的创新要素的拼凑㊂不同创新系统的驱动源㊁非线性互动模式是不同的,要根据不同模式来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㊂企业裂变型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的根植性较强,需要关注的是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㊁创新组织间的互动共生㊂环境支撑型模式培育周期较长,若要避免陷入 培育期陷阱 ,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 基石 人物㊁ 焦点企业 和企业家在产业链㊁创新链以及双链融合上的作用非常关键,政策回应上,要重点关注好企业家㊁引擎企业等核心作用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㊂大学驱动型创新模式中 创新锚 能否有效与产业界对接是系统活力和持续运行的关键㊂政府主导型模式需要遵循产业集群的规律来引导和推动创新资源的配置㊂54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三,从创新要素涨落看,R I E 自组织演化与制度变迁㊁技术变革㊁政策变动㊁管理方式等密切相关㊂创新要素涨落既有干扰㊁破坏作用,又有引导㊁建设功能㊂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进程中,一方面要抑制要素涨落干扰㊁破坏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涨落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扩散效应和规模效应,推动系统进入有序状态㊂同时,在旧结构的衰落期-R I E 形成-R I E 成长-R I E 繁荣期等不同阶段,要素涨落对系统变革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㊂旧结构的衰落期,微小涨落也会带来 蝴蝶效应 引起旧结构失稳;随着R I E 形成-成长-繁荣期不断演进,涨落对系统的影响愈加深入,创新主体与要素间复杂非线性作用愈加多元,系统越发活跃㊂第四,从创新主体看,要关注政产学研介等在R I E 共生演化中的角色策略㊂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进过程中,政府作为制度创新㊁环境营造的主体,往往也是R I E 架构者 ㊂在成长期和提升期,政府角色跨层次分离:向上成为宏观或中观制度构建者,以整体性政府管理与服务,有效发挥法规监控㊁政策引导㊁财政支持㊁服务保障等功能,提供优良创新环境调动系统的创新积极性,作为外部力量推动R I E 演进;向下作为R I E 参与主体,用购买服务㊁项目合作等方式促进R I E 演进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在R I E 中处于核心位置,高效链接市场需求变化㊁高校科研院所知识技术溢出㊁政府政策供给,实现价值共同创造和系统持久活力,为建立新的合理结构创造条件㊂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原始创新的主体,是R I E 人才流㊁知识流的源泉,为整个系统创新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㊂创新组织作为创新服务主体,能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大量专业化的技术㊁人才㊁信息㊁金融㊁法律㊁财务等咨询服务,推动创新知识传播㊁技术扩散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是R I E 保持高效运转的活跃因子㊂ 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㊁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6-10(2).[2]C O O K EP .R e 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c o m p e t i t i v e r e g u l a t i o n i nt h en e w E u r o pe [J ].G e of o r u m ,1992,23(3):365-382.[3]C O O K E P N ,B R A C Z Y K H J ,H E I D E N R E I C H M .R eg i o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s ys t e m s :t h er o l eo f g o v e r n a n c e i nt h e gl o b a l i z e dw o r l d [M ].L o n d o n :U C LP r e s s ,1996.[4]李万,常静,王敏杰,等.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 ].科学学研究,2014(12):1761-1770.[5]P C A S T .S u s t a i n i n g t h en a t i o n s i n n o v a t i o ne c o s y s t e m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a n dc o m pe t i t i v e n e s s [R ].2004.[6]B E N D I SR .S c i e n c e&i n n o v a t i o n -b a s e d t r e n d s i n t h eU .S .[R ].36t hA n n u a lA A A Sf o r u mo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p o l i c y,2011.[7]李晓娣,张小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 ].预测,2018,37(5):22-28.[8]F U K U D A K ,WA T A N A B E C .J a p a n e s ea n d U S 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nt h e N a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J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o c i e t y,2008,30:49-63.[9]T h eE u r o p e a nC o mm i s s i o n .E U d i r e c t o r a t e -g e n e r a l f o r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n e t w o r k s ,c o n t e n t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R ].O p e n i n n o v a t i o n2013,2013.[10]欧忠辉,朱祖平,夏敏,等.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J ].科研管理,2017,38(12):49-57.[11]张贵,吕长青.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效率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7,36(10):12-21.64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从产业集群到区域创新系统——产业组织视角下的集群升级方向
立 ,有些对其职能及如何发挥作用处 于迷茫之 中。并非 所有 的技 术服务组 织都能 够有效发 挥作用 。为加快专业 镇 转型升级 ,2 0 1 2 年广东颁布 了 《 中共 广东 省 委广东 省人 民政府 关于 依靠 科技 创新 推进 专业 镇转 型升 级 的决定 》
经
粥
从 产业 集群 到 区域 创新 系统
产业组 织视 角下 的集群升级方 向 岳 芳敏
( 广 东行 政 学院经 济 学系教授 ,博 士)
[ 摘要] 通过梳 理相 关理论发现 ,产业集群升级理论 主要是基 于产业视 角 ;同时观 察广 东专业镇
转型升级 实践 ,基 于产 业组织视 角 ,提 出产业集群升级 目标和方 向是 区域创新 系统。需要分三 个阶段 完成 ,首先是 建设 与完善 集群创 新网络 ,通过嵌入技术服务组织 ,加 强集群 网络各 节点的互动合 作创
快建设 以生产知识或技术密集 型产 品为主的创 新型产业集群 。这 一政策导 向有可 能误导产 业集群 的发展 ,是 对技 术创新理论认识不足 的结果 。 当前 ,由于集群升级 的 目标缺乏 明确 的理论 指南 ,各地政府 在引导 、促 进集群 转型升 级 中缺 乏指导 ,缺乏 明
确 的 目标 。集群企业 ,尤其是传统产业集群 中的企 业失去了发展 和努力方 向 ,一些企 业 由于担 心本 地政府鼓 励产
业转移 ,因产业政 策不 明确 而不敢或不愿加大技术改造 升级投入 ,一 些企业 因为成本 上升 、利 润率降低 ,在近 年
来股 市、房地产市 场高额利 润回报下 ,转 而投入虚拟市场 ,实体产业投入大减 ,加上腾笼换鸟政 策下 的产业 转移 ,
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及相关政策机制和制度支持研究
息 . 以减少 科 技创 新 中不 必要 的重 复 , 而 有效 地提 高 可 从 科技 创 新 的效 率 : 业 及 时 地 应用 科 技创 新 成果 . 集群 企 是 科技 创 新 的源 动 力 .直 接 带动 了产 业集 群 的科 技 创新 水
平。
新 知识 的产 生 、 动 、 新和 转 化 。当市 场 饱 和时, 流 更 企业 仅 能 维持 经济 利 润 . 业外 部 的资 源不 再 流 人 . 业 结构 趋 产 产
于 稳 定 为 了 突 破 既 定 的 已 结 构 化 的 产 业 约 束 . 业 将 通 企
过创 新形成 新 的经济 活 动 . 经过 产业 创 新 网络 的传递 和辐
射 , 动 产 业 内 的 技 术 创 新 和 技 术 进 步 . 成 产 业 的 升 级 推 形
2 .建 立 区 域 产 业 共 生 网 络 按 照 创 新 体 系 理 论 . 新 创 过 程 实 质 上 是 各 种 组 织 相 互 作 用 的 过 程 . 个 企 业 或 机 构 单 作 为 政 策 作 用 的 对 象 . 以 实 现 区 域 内 整 体 创 新 能 力 的 提 高 提 高 区 域 整 体 创 新 能 力 的 关 键 在 于 促 进 各 种 组 织 建 立
更新和转化, 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对 区域未来产业创新主导模式的思考 , 确立产业集群主导 产业 网络协作 式发展模 式。 立主 导产 业之后 , 确 必须根据 产 业关联性 建立起 相 互依存 的 产业发展 网络。 章借鉴 目前各 文 地 产业 自身发展 的成 功经验 , 以及 各地政 府对 于主 导产 业及形 成的产 业价值 链重点发展产业尽快壮大并鼓励企业间的竞争, 鼓励各个相关企业形成相互支持的产业配套 网络 , 实行紧密地围绕主导产 业 形成 的上 下游产业链 条 , 重 高新 区内重点 大企 业带 动作 用 , 注 形成 以本地 文化 为创 业环 境 的产 业创新体 系。 关键词: 区域产业创新体系; 布局; 政策机制: 制度 支持
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及路径研究共3篇
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及路径研究共3篇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及路径研究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这种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策略、技术创新与知识共享、人才培养与流动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相互交织,构成了一种复杂的经济生态系统。
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已经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技术升级缓慢、竞争压力增大、合作方式落后等。
因此,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已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因素,如技术进步、外部环境、企业竞争策略、管理创新等。
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才能得以实现。
首先,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动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变化,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
其次,企业竞争策略也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企业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竞争策略,包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加强研发创新、拓展市场份额等。
第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产业集群的升级。
政府政策、国内外市场环境、行业规范等因素的变化,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转型。
第四,产业集群的管理创新也是升级的关键。
从传统的技术创新向产品与服务创新扩展,探索合作共赢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管理机制等,都将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升级路径。
但无论如何,企业和政府必须积极面对升级和转型的挑战,探索适合自己的升级路径。
第一,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扩大产业集群成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实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第二,突出特色优势,加强产业链升级。
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形成一条纵向的产业链,加强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控制,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一核多元融合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一核多元融合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作者:杨会伟程鸿芳郎璐红周先飞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4年第15期摘要:紧紧围绕地区产业,立足岗位需求,真正将理论和企业实践融会贯通起来,为地方产业培养专业的技能人才,以综合素养为核心,凝聚融合各类组织、多元力量,聚焦为师大格局,聚焦智能化手段,科技赋能教育,聚焦多要素融合,深入推进资源共享以及聚焦“就业率”,构建一核多元、融合共育的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融合企业、学校、人才培养和地方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协同发展“产业生态链”。
既能提高學生创造力和实践技能,又利于地方产业良性发展,实现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关键词:融合;多元化;FPGA;生态链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4.15.0470引言信息技术融合于职业教育实施的全过程中,并赋予职业和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和要求。
运用信息化条件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有效性教学探索。
以“双高”建设为背景,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研究产教深度融合的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开发实践模式,打通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最后一公里”,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1)通过产教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2)学校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走进企业实践,将实践经验和实践参与项目融入课堂实践教学,围绕企业需求,对标培养技能人才;(3)通过校企合作互通,有助于技术人员双向培养;(4)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为地方产业培养专业的技能人才,有利于地方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学生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
1研究现状和方案设计1.1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1.1.1现有教学设备不足一方面专业课程通常需要依托项目化案例、项目创新实践才能掌握相关技术应用要领。
目前的教学资源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具有多媒体教室和相应的实训室,但是还缺少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教与学脱离,学生无法趁热打铁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所学知识,另外,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配套实验案例更新慢,滞后于新产品的新技术,使所学知识无法与时俱进。
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机制与路径
[ 中图分 类号]F 0 .1 [ 3 1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3 6(0 2 2 0 8 — 8 0 0 7 2 2 1 )0— 0 10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 的 提 出
近 年来 ,对发展 中 国家 和地 区的 以中小 企业 集聚发 展起 来 的传统产 业集 群 的升级 发展成 为相关 文献 的关 注点 。围绕集群 企业 如何从 全球价 值链 ( 简称 G C)的 “ V 低端 ”转 向 “ 高端 ”参 与竞 争 ,学 者们 阐 释 了集 群企业 升级能 力 的来 源及产业 集群 升级模 式 。f[『 关于集 群企业 升级能力 的形成 机制 ,一 类文 123 ]/ I 献 从分 析集群 竞争力 的来源—— 通 过纵 向 、横 向 内部联 系 的加强 而形成 的集体 效 率 (c m t,19 )加 Sh i z 95 以解释 ;引 }另外 一些 文献则从 集群 与全球 价值链 的关 系展 开分 析 , 同 引起 了人们对 集群企 业与外 部联 系 旧 效 应 的关 注 ,认 为价值 链 的内部治理 对本地 企业 的升级 会产 生重要 影 响 ,阎G C不仅 为集群 企业提 供 了 V 产 品销 售市 场 ,而且在 为企 业获 取知 识并 增强 其学 习和创新 能 力方 面发 挥着越 来 越重 要 的关键作 用 ;[ 9 1 对 拉 美 国家产 业集 群升 级 的研究 发 现 ,集群 内部 联 系和 G C对企 业升 级 的影 响都很 重要 ,在 产业 集群 V 融 入 G C过 程 中集 群的行业 特性影 响 到集群 升级 的模 式和水 平 [ 1 V 1I Ol l] 改 革开 放 3 0年 以来 ,广东 由一个农 业 大省 转型 发展 为工 业 强省 。期 间 ,专 业镇— — 以 乡镇 行 政边 界 为 区域 的产 业集 群 ,①对 广 东 的经济 成功 转 型发挥 了重要 作用 。截 止 2 1 0 0年 ,广 东 省省 级专 业镇 总
区域创新发展的驱动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
区域创新发展的驱动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区域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然而,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路径选择。
一、教育与研究机构教育和研究机构是培养和引导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
优秀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能够吸引国内外顶尖学者和研究者,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同时,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创新成果的应用。
因此,投资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发展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产业布局与升级区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和升级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科技创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创新要素的汇聚和创新活动的集聚,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创新型人才吸引与流动优秀的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为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区域需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发展机会。
这包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建设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培养一个开放包容、创新激励的文化氛围等。
同时,积极推动人才流动,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的共享。
四、科技创新政策与支持区域创新发展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
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政策,如减税政策、奖励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为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
此外,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为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也是重要的路径选择。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与国外优秀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宽视野和思维方式,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国际合作还可以促进跨国创新链的构建,加速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移。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运作模型
摘要:目前,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莫过于产业集群,同时为了对应产业集群提出的高端技术难题,只有形成学科集群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
因此,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应当定位于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
本文在构建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运作模型方面主要从基本原则、体制选择以及动力机制三个维度进行。
关键词:学科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运作模型0引言有很多企业彼此之间既独立又相互依赖,既存在专业分工和资源互补现象,又维持着一种长期的、非特定约定的企业关系,如果在某个或某几个强势企业的带领下,将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聚集起来即为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群的需要,将具有不同属性企业学科跨越较大的,形成服务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并形成长期共享平台和机制的学科聚集和聚合即为学科集群。
出现学科集群主要是为了顺应产业集群的需求。
创新资源和要素经过有效的汇集并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以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的即为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与原始创新相比不同于其协调合作,更有别于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过程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
基于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的高校协同创新的运作模型包括基本原则、体制选择和动力机制等三个维度。
1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的基本原则良好的外部以及内部环境是做好协同创新工作最重要的基础。
外部环境会受到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影响,而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那只有依靠协作各主体通过共同遵守协议来营造。
1.1平等原则在协同创新的关系中,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是互相平等的,这也是协同创新中最首要的原则。
在协同创新中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得利用行政管理、技术以及经济的优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或者向另一方发号施令,更不能签署任何的“霸王条款”,任何一方不履行相应的义务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1.2经济技术合理原则做好协同创新工作的基础就是严格遵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以及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关于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的若干思考
关于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的若干思考
巨文忠;张淑慧;王伟楠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人才》
【年(卷),期】2022()1
【摘要】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有助于推动我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本文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应当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不能简单地将“有条件的地方”等同于经济发达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应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的重要考量。
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产业基础、创新基础、数字经济基础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未来需要在试点培育、科技创新资源布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对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顶层设计。
【总页数】7页(P29-35)
【作者】巨文忠;张淑慧;王伟楠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科技发展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1;F061.5
【相关文献】
1.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布局思考
2.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经验与目标定位的比较分析r——兼议广东加快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若干路径
3.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经验与目标定位的比较分析--兼议广东加快建设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
若干路径4.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推进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
曲洋慧;陈明
【期刊名称】《现代营销》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价格以及劳动力因素已经不足以获得竞争优势时,产业集群由于实行纵向一体化以及集群内的企业的不完全长期契约使得企业间相互协作,提高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方面使得产业集群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竞争优势,在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自身能力的限制以及存在的路径依赖,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很难改变低端锁定的困境。
本文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网络模式加上产业集群升级角度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总页数】1页(P8-8)
【作者】曲洋慧;陈明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双重背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升级为例 [J], 陈明森;陈爱贞
2.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 [J], 赵海婷;李洪萍
3.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探索式案例分析——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为例 [J],
陈瑾
4.后危机时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J], 赵海婷;彭燕
5.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的研究拓展 [J], 陈瑾;张蔓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13.7.6-7从产业集群到区域创新系统: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集群升级方向与路径岳芳敏1内容摘要: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目标和路径是什么?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发现,产业集群升级理论主要是基于产业视角;通过观察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实践,基于产业组织视角,提出产业集群升级目标和方向是区域创新系统。
这需要分三个阶段完成,首先是建设与完善集群创新网络,通过嵌入技术服务组织,加强集群网络各节点的互动合作创新,提升集群创新能力,推动集群升级为创新型集群;再在引入风险投资等融资渠道的基础上,使创新型集群具备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同时,还要加强产城互动转型,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构建分工完善的大中小城市体系,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产业集群 转型升级 技术服务组织 创新型集群区域创新系统1 问题的提出当技术创新理论由线性模式转为网络范式时(Kline & Rosenberg,1986①),区域创新系统受到关注(Freeman,1987;Nelson,1992②;Lundvall,1992③;C. Edquist,ed.,1997④),进而聚焦到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基于马歇尔外部性1 岳芳敏, 博士,广东行政学院经济学系,教授。
题注:本文的文献和实证部分参见笔者的博士论文:基于交易的集群创新机制,中山大学2009年,该论文经过修改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文原稿曾收录于由王珺等撰写的课题成果《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第七章),本文已做了较大修改。
理论中的技术外溢,学者们认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本地网络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最使中小企业受益的是企业之间、企业与区域内外的非企业组织(比如,大学、科研机构、标准制定机构、金融组织、学校、政府部门、政策制定部门等)之间的互动联系(Edquist, 2000)⑤,在此互动联系和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知识(尤其是缄默知识)、信息的获取、转移扩散和利用,创新由此而产生(Storper, 1992⑥;Grabher,1993⑦;Nonaka et al,1994⑧; Saxenian,1994⑨; Cooke et al, 1997⑩;Audretsch, Feldman,1996;11; Eriksson, 200012)。
地域集中的关联产业形成的知识临近性、地缘优势形成的关系临近性有利于集体学习的发生(Camagni, 199113)。
那么,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吗?相关文献基于不同的观察对象,呈现两种观点:一是基于对较为成熟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的观察,认为产业集群就是区域创新系统(Asheim, Isaksen, 200114;王珺,2002a15;Philip Cooke,200416),区域创新网络(Camagni,1991;朱华晟,200317;魏江,200318;李青等,200419;盖文启,200420)和创新空间(王辑慈,200121;Lawson,Lorenz,199922)。
显然,这是一种集群创新理论的静态观,忽略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
另一种观点基于对由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的观察,认为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并不是自发启动的,需要外部创新资源的引发和扶持。
一些学者认识到产业集群只是具备了创新网络的特性,集群的存在并不一定使创新活动必然发生。
相反,基于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等内生困难(Bellandi,199423;格拉斯莫尔,200524)。
在中小企业缺乏创新动机与能力条件下,引入一个扶持性的技术组织是中小企业突破自身困境所必须的(Brusco,199025;Bianchi,199626;Asheim & Isaksen,2001)。
比如,意大利产业区中的“真实服务中心”(M.Clara,199527)。
欧洲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产业集群实行了创新性扶持,诸如制定补贴性的优惠政策、设立产业创新基金以及建立创新服务组织等(Asheim, et al.,200328)。
王珺、岳芳敏(200929)对广东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缺乏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中嵌入一个技术服务组织,作为中小企业的外部创新资源,该技术组织需要适应性演化才能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创新需求。
在广东,截止2011年,在326个专业镇式产业集群中建有209个公共创新服务平台,1但其中很多还只是刚刚成立,有些对其职能及如何发挥作用处于迷茫之中。
并非所有的技术服务组织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王珺,岳芳敏,2009)。
为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2012年广东颁布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决定》(粤发〔2012〕11号)(一下简称《决定》)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粤府〔2012〕98号),《决定》提出了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引领,创新支撑,平台提升,品牌带动,园区承载,集群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使专业镇发展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成为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具体指标。
比如,5年后,全省专业镇GDP总量突破2.5万亿元,占全省GDP的1/3以上;组建专业镇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300个以上,每万人R&D人员数量达到60人以上,专利授权量达到3.5万件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
然而,这些只是专业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目标。
产业集群升级目标应是一个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的目标,是集群作为地方网络化生产组织的发展目标。
这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提炼。
而且,该《决定》指出要加快建设以生产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2 国家科技部关于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也与此类似(参见文中第2部分)。
这一政策导向有可能误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对技术创新理论认识不足的结果。
当前,由于集群升级的目标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南,各地政府在引导、促进集群转型升级中缺乏指导,缺乏明确的目标。
集群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失去了发展和努力方向,一些企业由于担心本地政府鼓励产业转移,因产业1 专业镇是广东对产业集群的一种称法,是以镇这一行政边界为地域的产业集群。
现实中随着专业镇的发展,某一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边界已经跨越一个镇区,延伸到周边的镇,比如潮州的陶瓷产业集群,已经在枫溪镇及周边的镇区中延展;顺德的家具产业集群已经在乐从镇、龙江镇、伦教镇形成了家具市场、木工机械、家具制造一条龙的产业链。
2 参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的决定》(粤发〔2012〕11号)中的“(五)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 打造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支撑、商业模式先进、以生产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这部分内容逻辑不清,有误导性,表明制定者对此理论认识的模糊。
政策不明确而不敢或不愿加大技术改造升级投入,1一些企业因为成本上升、利润率降低,在近年来股市、房地产市场高额利润回报下,转而投入虚拟市场,实体产业投入大减,加上腾笼换鸟政策下的产业转移,一些产业集群出现了弱化、空心化迹象。
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广东促进专业镇转型升级政策可谓及时,虽然它在集群升级目标导向存在不足。
那么,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目标应是怎样的?该如何实现?对此,本文基于现有理论的梳理和现实观察,探寻答案。
第二部分是从理论上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及其成为集群升级目标的机理,第三部分提出一个“三阶段”集群升级发展路径,第四部分以广东发展实践为例进行一个动态的验证,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2 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产业集群升级目标的机理分析2.1 几个关键概念(1)创新。
依照熊彼特创新学派理论,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
前者是指产品、工艺、市场、原材料的创新,后者指引入新的管理方式,包括组织形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等。
弗里曼(C. Freeman,1973)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
后来他又在《工业创新经济学》一书中指出30,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
由此可知,创新不同于研究开发、技术发明,重在其初次商业性应用。
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二是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
渐进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是在主导设计、产品构造或现有需求背景下,对现有的产品、工艺或服务进行的改进。
弗里曼认为它主要依靠需求压力和技术机会推动,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
它可以是研究与发展项目的应用,但更多的是来自直接从事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或用户的建议。
虽然单个项目所带来的变化不大,但其累积效果和持续改进常常使企业获得很大优势。
而激进创新(Radical innovation,也译为“根本性创新”)是指企业首次引入的、能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
是一种非连续性事件,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现、发明相联系,其过程往往要经1 这一问题在增城新塘牛仔服装专业镇中问题较普遍。
2013年3月调研信息。
历较长时间。
弗里曼认为激进创新一旦成功后,将开拓新的市场或者使原有产品的质量得到巨大改善或降低成本。
还会引发出许多相关的创新,并引起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将带来技术和经济范式的变革,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因此也成为技术革命。
上述理论表明,渐进型创新也是创新的范畴。
渐进创新会产生工艺和产品或服务的创新。
这在传统产业集群中最为常见。
(2)创新型产业集群(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
引用波特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关于创新型产业集群(innovative cluster),有时也称为创新集群。
OECD (2001)认为它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驱动者。
31创新集群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和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目标已取得高度共识(王辑慈,2004,200532;丁魁礼等,201033)。
王辑慈(2004)认为创新性集群或创新集群(innovative clusters)是区别于低成本的产业集群(或低端道路的产业集群)而言的,是指创新性的产业集群或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
王福涛,钟书华(200934)认为创新集群是当代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式。
Liyanage (199535)认为它可通过协作研究网络培育而成。